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21-05-14T06:39:03.64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8期作者:韩垭坪1 陈玉香1 丁江2 姜梅3 徐瑶涵4 [导读] 农业气象灾害是农田工业生产以及农民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其中干旱、洪涝等都可能对农业生产产生消极影响。
在整个阶段需要科学的分析不同等级和不同种类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只有合理的进行预防,才能实现粮食增收。
1.贵州省赫章县气象局贵州毕节 553200
2.六枝特区气象局贵州六盘水 553400
3.贵州省毕节市气象局贵州毕节 551700
4.毕节市七星关区气象局贵州毕节 551700摘要:近些年对农业发展引起关注,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地位,农业的生产活动受到天气活动因素的影响,对粮食生产状况也造成干扰。
在农业发展中需要重点分析基本气象,掌握特点和规律,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完善现有的防范对策,进而确保农业生产
的积极性。
在本次研究中以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为基础,对具体的风险评估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粮食生产;风险评估
农业气象灾害是农田工业生产以及农民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其中干旱、洪涝等都可能对农业生产产生消极影响。
在整个阶段需要科学的分析不同等级和不同种类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只有合理的进行预防,才能实现粮食增收。
1.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气象灾害对农业的生产活动有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应对气象灾害,直接对农作物造成影响。
导致粮食减产,质量下降等,甚至影响到农户的生活质量,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造成消极影响。
因此在整个阶段要注意的是结合各个区域的气象条件和基本情况,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
以辽宁省为例,该区域的气象特点就是热量资源的空间变化比较大,存在将于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可能会出现干旱、洪涝以及霜冻等现象,无论是土壤缺水还是干燥,都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影响,收成降低[1]。
农业气象灾害的成因比较多,比较复杂,不同灾害对不同农作物破坏程度也不相同。
水稻和玉米是当前大家必需的食物,受到农业气象灾害影响之后,必然减产。
水稻以及玉米等可能会受到旱灾、风雹以及洪涝灾害等影响,导致产量降低。
对于小麦作物而言,出现洪涝之后,其影响巨大。
此外是干旱的气候条件,在辽宁区域,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小麦以及玉米的减产问题也比较严重。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如何确保农作物的产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因此针对变化的农业气象灾害,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计划,结合现有的防范机制和具体要求,积极应对农业气象灾害。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农业发展中,节流灌溉技术以及选育优良品种等都可以在农业发展中逐渐推广。
2.不同气象灾害的消极影响
2.1不同等级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粮食如果出现受灾的现象,如果短期内部及时处理,则会导致成灾面积逐渐扩大。
在对辽宁省的粮食总产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成灾面积中分析,其相关系数是0.567,经测验该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
粮食总产和受灾面积以及成灾面积的简单相关系数分析可知,均是负值,粮食的总产以及受灾面积相关系数达到比较显著的水平。
结合相关系数可知,受灾面积对粮食总产的影响小,其次就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对粮食总产最小。
粮食总产随着受灾面积的扩大,其产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
2.2不同种类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大,例如当前常见的气象灾害有风雹、洪涝等,经过多元相关分析可知,所得相关系数为0.602,经测验该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
3.如何有效的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
针对农业气象灾害的消极影响,在农业发展中需要做好风险评估相关工作,结合现有的风险管理现状,积极的落实相关的风险评估方案。
详细如下:
3.1设定合理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体系
在农业发展中,注意的是做好致灾因子的评估,将可能出现的灾情需要加以监测,此外通过人为努力之后,对不良的因素进行控制。
不同的致灾因子有不同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对灾害出现的规律、强度以及具体的频率等进行检测,实现全面的考量,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在风险评估的阶段,通过风险预算模型的估算,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预测,避免灾害恶化。
此外在实践中要对承灾体的脆弱性进行检测,也就是以致灾因子的强度作为基础,推算出承灾体可能承受的伤害和损失等。
一般来说,承灾体比较脆弱,其体现在风险评估差等方面,因此要以风险区的具体情况为主,合理处理,实现抗灾和减灾的效果,灾情出现后进一步的进行评估,通过概预算的方式支出灾害在某一个区域可能出现的后果,灾情损失的合理评估,采取的是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综合指标等,进行各个指标的评估之后,能减少隐患[3]。
3.2完善农业气象灾害服务设施
各项设施的完善可最大程度的减少灾害的损害程度,针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现状,完善现有的服务设施,提高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
很多农户对农业气象灾害无法及时预测,因此不能提前进行防护。
在实施中需要对现有的设施进行完善,提供更多有效的气象灾害信息的防范措施,在反季节以及超时冷的情况下,减少外部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的不良影响。
以辽宁区域为例,在冬季的时候,寒流来袭之后,持续的降温可能对农作物产生冷害以及冻害等现象。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恒温大棚随之出现,在农业发展中,多数区域建设了恒温大棚,在冬季可以对农作物起到保温的效果。
很多其他的气象灾害预报以及预警等也有积极的作用,在粮食生产的时候,要对基本生长情况进行检测,确保农作物健康的生长。
3.3完善风险评估模型
在农业发展中,完善现有的风险评估机制,采取的是同、异以及反联系数来定量描述客观存在的确定、不确定系统,最终定量比较分析研究背景下的研究对象与其标准之间的接近属性。
结语
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农业气象灾害的消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在整个过程中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评估,提前采取有效的防护对策,减少对农户的损失,本次研究中通过设定合理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体系、完善农业气象灾害服务设施、完善风险评估模型等方式构建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有助于确保农业结构的合理性,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丽珍.大同市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评估[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1):111-112+128.
[2]张宁,费梦婷,余鹏程,杨叶婷,娄雪沁.农业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八大经济区的面板数据回归[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06):57-59.
[3]郭丽娜,张立新.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动态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4):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