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外用治疗水疝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物汤外用治疗水疝临床应用四物汤外用治疗水疝临床应用
四物汤外用治疗水疝临床应用【1】
【关键词】水疝;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四物汤
水疝,相当于西医的睾丸鞘膜积液或精索鞘膜积液,是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引起阴囊或精索部囊性肿物的一种疾病,特点是阴囊无痛无热、皮色正常、内有囊性感的卵圆形肿物。

《外科正宗》云:“……又有一种水疝,皮色光亮,无红无热,肿痛有时,内有聚水,宜用针从便处引去水气则安。

”水疝可分为先天性水疝与继发性水疝两种,前者多见于婴儿,后者多见于成人。

西医治疗采用穿刺抽取积液并注入硬化剂或手术治疗,患者痛苦较大。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该病多例,疗效显著,而且患者容易接受,现报道如下。

1 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男,出生15 d,右侧阴囊肿大,皮肤光亮,无热、肿痛等子痈表现,透光试验阳性。

婴儿发育正常,外敷治疗为最佳选择。

给予四物汤治疗,药物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生地各15 g,加水500 mL,文火煎30 min取汁,将2次的煎液混合,以药液浸湿纱布热敷局部20 min左右,日1次。

3 d后右肾囊如常,至上学前未发作。

病例2:张某,男,35岁。

无明显诱因,右侧肾囊肿如桔子大,隐隐作痛,影响工作、生活。

无外伤瘀斑、子痈,排除内脏脱垂,透光试验阳性。

西医外科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建议手术治疗。

患者选择保守治疗,中西药内服外用均效差。

十余日后诊见,饮食二便如常,精神尚可,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

辨证为肝郁气滞,痰凝瘀阻脉络,水液停留肾囊。

治宜疏肝、化瘀、消痰导滞,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川芎、白芍、当归、生地黄各30 g,柴胡60 g,茯苓60 g,加水1 000 mL,文火煎20 min,两煎混合,坐浴20 min左右,日1次,3 d见效。

效不更方, 1 w后痊愈。

2 体会
水疝之名最早见于金·张从正的《儒门事亲》:“疝本肝经,宜通勿塞。

水疝,其状肾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囊肿而状如水晶,或囊痒而燥出黄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

得于饮水醉酒,使内过劳,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聚于囊中,故水多,令人为卒疝。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

肝主疏泄,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外伤或肿瘤致血气瘀滞、经络阻滞,津液失其正常输布、濡养形成水疝,常见阴囊肿大,局部疼痛并多连带小腹作痛。

由此可见本病病位在肝,当从肝论治,引药入经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通调水道消肿的目的。

四物汤为常用经典名方,首见于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

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上等分,每服三钱。

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方中熟地黄甘温,滋阴养血、填精,为君药;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臣药;白芍和营养肝为佐药;川芎活血行滞为使药。

四物合用,补中有通,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

《金匮要略》有云:“血不利则为水”,故血行则水亦去。

现代药理学研究提示,四物汤中药物所含的微量元素对人体血液循环有重要作用,其中川芎、芍药、当归还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的.功用。

阴囊部皮质较薄,外用局部吸收好,故采取外敷或坐浴治疗。

加味四物汤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2】
【摘要】《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若有虚实则冲任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凡在经期和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故用妇科总方“四物汤”辨证论治收获颇多。

现整理于下,以飨同道。

【关键词】痛经:中医药疗法:加味四物汤:临床应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若有虚实则冲任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凡在经期和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故用妇科总方“四物汤”辨证论治收获颇多。

现整理于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月经不调,痛经皆由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淫之感或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冲任不畅所致。

2 辨证论治
2.1 虚寒此类患者气血生化不足、饮食不节或疲劳过度导致脏腑虚寒,则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1]故见月经周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阳虚胞宫,胞脉失于温煦濡养,故经行腰膝酸软、心悸、气短、懒言、小腹隐痛,得热即轻,色淡、苔薄、脉沉迟无力。

治疗方法:养血调经,温经扶阳。

四物汤加味: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吴茱萸、肉桂、干姜、玄胡、香附方中熟地、当归养血补血,川芎调和血气,白芍、香附调经缓急止痛,吴茱萸、肉桂、干姜、玄胡散寒止痛共奏调经之效。

2.2 热郁痛经女子热内扰冲任,迫血提前而行,郁阻不畅,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偶有小块,腹痛拒按,以少腹二侧为重,尿黄赤或大便结、舌红、苔黄、脉弦。

治疗方法:清热调经。

四物汤加味:生地、白芍、川芎、当归、黄连、黄柏、山枝子、知母、大黄,方中重用生地清热凉血,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调和血气,黄连、黄柏、山枝子、知母泻三焦之火,大黄通便泻火,寒凉药非经期所宜,但即属血热妄行,故遇寒则止[2]。

(若月经过多者则去川芎)诸药合用,收效甚佳。

2.3 气滞痛经血为气滞,冲任气血运行受阻,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故经行延后,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胸胁胀痛不适。

精神抑郁,脉弦,苔白。

治疗方法: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四物汤加味: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川楝子、小茴香、青皮、乌药、香附,方中熟地、当归养血活血调经,川芎通调滞血,乌药理气行滞,香附疏肝理气。

青皮理气行滞,川楝子理气活血,白芍缓急止痛,小茴香温中和胃,以增强脾胃纳运之功能为佐入方中,常收出奇制胜之效。

2.4 血瘀痛经此病病因为淤血阻滞,新血难妄而妄行,故经期延长,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或夹小血块,小腹疼痛拒按,经行后痛减,舌紫黯或小淤点,脉涩或弦涩。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四物汤加味: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生地、桃仁、红花、茜草、泽兰,方中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调经,桃仁、红花、泽兰活血祛瘀,生地、茜草化瘀止血。

如辨证确切,确为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良药。

2.5 血虚痛经营血虚少,冲任气血不足,故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神失养,心悸乏力,皮肤不润,经行错后,量少,经行小腹绵绵作痛。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疗方法:补血调经。

四物汤加味组成: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首乌、黄精,方中四物汤重用熟地、当归补血调经。

首乌[3]滋养肝肾,填精益血,黄精[3]补诸虚,填精髓,髓为血之源,故临证贵在掌握病机,灵活施治,在补血调经方面有独特确切卓著的功效。

3 典型病例
邹某、女、31岁、江咀村人、已婚,1997年3月5日初诊,十三岁月经初潮,24岁结婚,一向月经错后,经血量少,色淡,经行小腹绵绵作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乏力。

追忆5年前流产大出血一胎,1993年生一男婴,脉细无力,舌淡苔薄,原用当归养血膏无济于事,经在四物汤调经补血中加首乌、黄精填精髓补诸虚,则虚证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自愈。

参考文献
[1] 中医妇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2] 名中医治疗难治性妇科病奇方妙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3] 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