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钦州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5高二下·红河期中)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2. (2分) (2017高二上·澄海期中) 现在,我们把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而最初,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根据最初的说法,下列属于绿色食品的是()
A . 大米
B . 海带
C . 食醋
D . 食盐
3. (2分) (2016高一下·景县期中) 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1moL C(石墨)完全燃烧放热393.51kJ;C(金刚石)+O2(g)=CO2(g),1moL C(金刚石)完全燃烧放热 395.41kJ.据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C . 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
D .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一定是吸热反应
4. (2分)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 CO(g)的燃烧热ΔH=-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566.0 kJ/mol
C .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 kJ/mol
D . 已知在120 ℃、101 kPa下,1 g H2燃烧生成水放出121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O2(g)=H2O(l) ΔH=-242 kJ·mol-1
5. (2分) (2018高二上·武汉期末)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1 〉Q2的是()
A . 2H2(g)+O2(g)=2H2O(l) ;△H= Q1 2H2(g)+O2(g)=2H2O(g);△H= Q2
B . S(g)+O2(g)=SO2(g) ;△H= Q1 S(s)+O2(g)=SO2(g);△H= Q2
C . C(s)+0.5O2(g)=CO(g);△H= Q1 C(s)+O2(g)=CO2(g);△H= Q2
D . H2(g)+Cl2(g)=2HCl(g);△H= Q1 0.5H2(g)+0.5 Cl2(g)=HCl(g);△H= Q2
6. (2分)对于敞口容器中的反应:Zn(s)+H2SO4(aq)= ZnSO4 (aq)+H2(g),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Zn和H2SO4的总能量大于 ZnSO4和H2的总能量
B . 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
C .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Zn为负极
D .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11.2L气体
7. (2分) (2018高二上·成都月考) 往1.0 mol·L-1KI溶液中加入固体I2 ,发生反应:I2(aq)+I- (aq)
I3-(aq)△H;I-的物质的量浓度c(I-)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时用时1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的△H>0
B . a、c两点对应的I-反应速率相等
C . b点时0~10s I-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
D . d点时该反应在对应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
8. (2分) (2018高三上·海淀期末) 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水合法生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2H4(g) + H2O(g) C2H5OH(g) ,下图为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起始n(C2H4) : n(H2O) =1: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Y对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B . X、Y、Z对应的反应速率:υ(X) >υ(Y) >υ(Z)
C . X、Y、Z对应的平衡常数数值:KX < KY <KZ
D . 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均可提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
9. (2分) (2016高三上·河北期中)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B . 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 ,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加入盐酸溶解
C . 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时氢气转化率增大
D . 吸热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S<0
10. (2分)反应2A(g) 2B(g)+E(g)一Q(Q>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 缩小体积加压
B . 使用催化剂
C . 增加A的浓度
D . 降温
11. (2分)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 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生成乙烯的速率:v(M)一定小于v(N)
B . 化学平衡常数:KN>KM
C . 当温度高于250℃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D . 若投料比n(H2):n(CO2)=3:1,则图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
12. (2分) (2018高二上·衡阳期中) 恒温下,可逆反应aA(g) + bB(g)cC(g)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c1。

增大压强,待各组分的浓度保持恒定时,测得C的浓度为c2。

则c1与c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可能有c1 = c2
B . 一定有c1 < c2
C . 一定有c1 > c2
D . 无法判断
13.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末)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 COCl2(g),其中容器Ⅰ中反应在5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
容器编号温度/℃
CO Cl2COCl2COCl2
Ⅰ500 1.0 1.000.8
Ⅱ500 1.0a00.5
Ⅲ6000.50.50.50.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 mol·L-1·min-1
B . 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
D .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加入CO0.8mol、Cl20.8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
14. (2分)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B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 . 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 . 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15. (2分) (2016高二上·淄博期中)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一样多
B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 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
D . 在强酸强碱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将含1molNaOH的溶液和含
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二、实验题 (共2题;共17分)
16. (7分) (2018高二上·合肥期中)
(1)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

已知:①C(s)+O2(g)=CO2(g);ΔH1=-393.5 kJ·mol-1
②CO2(g)+C(s)=2CO(g);ΔH2=+172.5 kJ·mol-1
③S(s)+O2(g)=SO2(g);ΔH3=-296.0 kJ·mol-1
请写出CO与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在2 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已知:K300℃>K350℃ ,则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下图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

③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④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17. (10分)青蒿素的提取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_。

(2)操作I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

(3)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青蒿素分子式的装置.
① 按上述所给的测量信息,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________(每个装置限用一次)。

② 该实验装置可能会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________。

③ 青蒿素样品的质量为28.2 g,用合理改进后的装置进行试验,称得A管增重66 g,B管增重19.8 g,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________。

④ 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

(4)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

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____________(填字母)具有相同的性质。

A . 乙醇
B . 乙酸
C . 葡萄糖
D . 乙酸乙酯
三、填空题 (共1题;共8分)
18. (8分) (2019高二上·醴陵期末)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已知:2CH4(g)+O2(g)=2CO(g)+4H2(g)△H=a kJ/mol,CO(g)+2H2(g)=CH3OH(g)△H=b kJ/mol。

(1)写出由CH4和O2制取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020********* c(N2O4)0.20a0.10c d e
c(NO2)0.000.12b0.220.220.22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 2NO2。

①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K值越大,N2O4的转化率越高
B.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浅
C.增大N2O4的浓度,新平衡建立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加快
D.起始条件相同,将等量的N2O4分别在A、B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反应建立平衡,A保持恒温、恒容;B保持恒温、恒压,达到平衡后,A中的N2O4平衡转化率小于B
(3)可逆反应 A(g)+2B(g) xC(g)。

①在一容积不变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A和20molB,一定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B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的2倍B.温度不变
C.A的转化率和B的转化率相等 D.气体密度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②恒温:若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压缩容器,达新平衡时A的平衡浓度如下:
容器体积4L2L1L
A的平衡浓度2mol/L3mol/L 6.5mol/L 则容器体积由4L至2L过程中,平衡________移动(填正向或逆向);解释容器体积由2L压缩至1L,平衡移动方向,及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

四、综合题 (共2题;共15分)
19. (8分) (2019高三上·贵阳期末) 工业上制备丙烯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如下(本题丙烯用C3H6表示):
(1)丙烷(C3H8)脱氢制备丙烯(C3H6)
由下图可得,C3H8(g) C3H6(g)+H2(g),△H=________kJ/.mol
(2)用惰性电极电解CO2的酸性溶液可得丙烯(C3H6),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则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以丁烯(C4H8)和乙烯(C2H4)为原料反应生成丙烯(C3H6)的方法被称为“烯歧化法”,反应为:C4H8(g)+C2H4(g) 2C3H6(g) △H>0
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恒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4H8和C2H4 ,发生烯烃歧化反应。

I.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a.反应速率满足:2v生成(C4H8)=v生成(C3H6)
b.C4H8、C2H4、C3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4H8、C2H4、C3H6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Ⅱ.已知t1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中n(C4H8)=mmol,n(C2H4)=2mmol,n(C3H6)=nmol,且平衡时C3H6的体积分数为。

①该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v(C4H8)= ________mol/(L·min)。

(用只含m、V、t1的式子表示)。

②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t1min时再往容器内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4H8和C2H4 ,在新平衡中C3H6的体积分数________ (填“>”“<”“=”)。

(4)“丁烯裂解法”是另一种生产丙烯的方法,但生产过程中伴有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发生,具体反应如下:主反应:3C4H8 4C3H6;副反应:C4H8 2C2H4
①从产物的纯度考虑,丙烯和乙烯的质量比越高越好。

则从下表现的趋势来看,下列反应条件最适宜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300℃0.1MPa
b.700℃0.1MPa
c.300℃0.5MPa
d.700℃0.5MPa
②下图中,平衡体系中丙烯的百分含量随压强增大呈上升趋势,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0. (7分) (2018高一下·包头期末) 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丙是种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有毒液体,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向其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写出在一定条件下,乙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于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与甲互为同系物的物质均符合通式CnH2n+2 ,当n=6时,该有机物有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碳链最短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5)用甲作燃料的碱性燃料电池中,电极材料为多孔情性金属电极,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实验题 (共2题;共17分)
16-1、
16-2、
17-1、
17-2、
17-3、
17-4、
三、填空题 (共1题;共8分)
18-1、
18-2、
18-3、
四、综合题 (共2题;共15分)
19-1、19-2、
19-3、19-4、20-1、20-2、20-3、20-4、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