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古代的运动养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说古代的运动养生
健康长寿是每一个时代人类共同的追求。

在古代社会,我们的祖先就
很重视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的出现与发展历程、古人的养生方法,以及运
动养生发展过程中受哪些因素影响,对我们今天运动养生的发展都有一定
的借鉴作用。

先秦时期《庄子·刻意》中提到:“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从文中可
以看出,庄子将“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看作是导引。

从而看
出运动养生在先秦时期已经有了雏形。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玄学、道教、佛教的兴盛,使
得当时的养生术出现了畸形的发展。

在养生方法上偏重于神丹妙药,忽视
了身体运动。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养生理论与方法,如葛洪在《抱朴子》提
到“龙导、虎引、龟咽、燕飞、蛇屈、猿踞、兔惊、天俯地仰”,说明葛
洪对当时的导引术有一定的研究。

又如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提到:“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为快也。

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
动数故也。

”由此可见,当时对养生研究的还大有人在,所以,养生才得
以流传下来。

明清时期
把太极拳进一步改编,去掉其技击成分,使它成为强身保健的拳术,
并且加以推广传播的,是道光/咸丰年间河北省永年县人杨露禅。

杨露禅
出身贫寒,小时候就卖身给给陈德瑚家为奴仆,并从陈家学到拳术。

拳术
学成后,到北京以教拳为生。

他所教的对象大多是王公贵族,因而比较注
重于健身。

古人推崇的两种运动养生方法
我国古代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运动养生术,思想和方法也不一样。

总体概括有散步、登山、还有保健体操(导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

散步是一种简便易行、老少皆宜的一种运动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
就曾提及“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汉唐时的不少养生著作中,都把散步
作为一种养生手段。

隋唐时兴盛起来的元宵夜游观灯也是一种散步,明清
以后它发展、演变为一种“走百病”的风俗。

每年元宵节之夜,姑娘媳妇、大娘大嫂们相约结伴上街,一人持香在前引路,众人跟在后面,遇桥过桥,叫做“度厄”,男人们远远看见烟火就会避开。

据说这样一走,可以整年
不病,逢凶化吉。

这种想法固然可笑,但这种活动本身却对健康大有益处。

登山在我国古代也作为一种运动养生的手段。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
的家、教育家,而《孟子·万章章句上》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泰山而小天下。

”这反映了孔子的体育运动中就有登山。

而在我国古代记
载关于登山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

如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山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接
近自然,陶冶情操,所以古人将登山作为一种运动养生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