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6九上·崇仁期中) 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阔绰(chuò)凝níng望颤chàn动断章取意
B . 汲(xī)取栈(zhàn)桥旁鹜(wù)妄自菲薄
C . 灵柩(jiù)骈(pián)进狡黠(xiá)登峰造极
D . 拮据(jù )抽噎(yē)恣睢(zì)涕泗横流
2. (2分)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 . 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 . 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 . 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3.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 . 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 . 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 . 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4. (2分) (2019八下·重庆月考) 下面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心运地自偏,我这顶楼的迷你园景就是我的世外桃源了。

B . 当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读《傅雷家书》时,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面镜子,映照着思想与艺术,书信戛然而止。

C . “隐姓埋名三十载,甘为祖国马前卒”,新时代要大力弘扬黄旭华院士的这种精神,坚决抵制社会上错误思潮影响,培养更多属于人民的科学家。

D . 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二、默写 (共1题;共12分)
5. (12分)(2016·丹东) 补充句子
①________ ,君子好逑。

(《关雎》)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泊秦淮》)
③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望岳》)
④浊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渔家傲•秋思》)
⑤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⑥蒙络摇缀,________。

(《小石潭记》)
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生动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________ , ________。

⑧《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相反的句子:________ , ________。

⑨“无私奉献”是时代的主旋律,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奉献”有关的古诗句:________ , 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6. (12分)(2020·长沙) 【实践园地】我们身边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现象,如歇后语、谐音、避讳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语言现象。

(1)歇后语解读:请从以下三个歇后语中任选一个,按照示例进行解读。

①竹篮打水——场空
②泥菩萨过河一一自身难保
③哑巴吃黄连一一有苦说不出
示例:黄鼠狼给鸡拜年一一不安好心
解读:比喻那些假装好意,却暗藏坏心的人。

(2)谐音辨析:下列句子中没有谐音现象的一项是()
A . 小玲在门上倒贴“福”字,妈妈高兴地说:“福到啦!”
B . 除夕夜,爷爷看到饭桌上的必备菜——鱼,捋捋胡子笑着说:“年年有余啊!”
C . 中秋佳节,桂花飘香,圆月当空,妹妹吃着月饼说:“真是花好月圆啊!”
D . 婚床上摆上枣子、花生、桂圆、瓜子,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

(3)避讳探讨:古代有许多避讳的语言现象,如称“老人去世”为“老了”或“升仙了”;称“上厕所”为“解手”;唐代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将“民”字改称“人”。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避讳现象?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7. (4分)(2017·湘西) 名著阅读
①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②明月!/完成了你的凄清了!/银光的田野里/是谁隔着小溪/吹起悠扬之笛
这两首小诗选自________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部诗集的主题是对________的赞美。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8. (12分) (2019八上·椒江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关于“锦鲤”的主题阅读
“转发这条锦鲤,好运不断,心想事成!”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句话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

在这里,“锦鲤”已经不只是一种鱼,更是一种符号——它既可以是锦鲤,也可以是王思聪、杨超越、魏璎珞,或者是最近的“信小呆”。

作为鱼的锦鲤
在网络时代之前,作为鱼的“锦鲤”在真实的历史中其实已被赋予很多鱼之外的涵义。

在中国的典籍中,不难找到带有神话色彩的相关传说。

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了鲤鱼驮人升天成仙的传说,将鲤鱼作为仙人的坐骑;东汉的《三秦记》已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梁代陶弘景认为,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

可见当时的鲤鱼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至唐代,“锦鲤”二字开始出现在诗中。

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黄滔《成名后呈同年》中都出现了“锦鲤”。

鲤鱼成为可供欣赏的品种。

需要说明的是,诗句中的“锦鲤”一般认为指“鳞光闪烁的鲤鱼”,并非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锦鲤。

现代锦鲤诞生于19世纪的日本,祖先应是原产于中国的鲤鱼。

由于鲤鱼本为黑色,因变异而颜色艳丽、带有花纹的鲤鱼颇为少见,当时人们将这种鲤鱼称为“神鱼”,后来又衍生出“变种鲤”“色鲤”“花鲤鱼”“模样鲤”等说法。

有文章考证,日本人兰木五助1889年培育出现在红白锦鲤的原种。

此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养殖,反复作交配、改良,锦鲤的色彩愈发丰富绚丽,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中国红鲤鱼、金鲤鱼的色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锦鲤开始成规模进入中国。

锦鲤的“信仰之跃”
今年2月发表在《新闻研究导刊》中的一篇论文统计,在微博指数页面以“锦鲤”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涉及此话题的人群年龄分化明显:12-34岁的用户占87.62%。

文章将这种被称为“日常迷信”的“在线祈愿行为”看作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并认为这呈现出明显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当锦鲤成为一种“转运符号”,它开始成为网上的一张张图片。

各种冠以“锦鲤”之名的“转运”图片涌现。

此前支付宝抽中的“中国锦鲤”中奖者“信小呆”一夜爆红,两天内狂涨85万微博粉丝。

写出“超级锦鲤”文章的公号作者在之前给读者的回复中坦言:“公号变现方式很多,当下80%都是靠广告费。

”只要能吸引流量,账号价值就能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陈歆磊表示,此类转发行为都可以被归类为“病毒式营销”,其特点是速度快、扩散性强、内容有趣或搞怪,“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做一个很好的包装,这样大家乐意去分享转发”。

转发“锦鲤”需谨慎
“转发又不要钱,不转白不转”的行为真的没有代价吗?方可成认为,社交媒体时代并非文章好就能传播广,这种文章刷屏的后果就是让公众注意力被绑架,社交媒体上其他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公众号却收割了大批流量,“真正只赚不赔的只有公众号”。

对于“锦鲤崇拜”,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解释称,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外控型个体”,他们通常认为事情的结果是由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

越是外控型的个体,越是觉得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更加焦虑。

“转发锦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的恐惧感。

“转发‘锦鲤’除了求好运以外,还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是一种紧跟热点的表现。

年轻人的目标大多是未来导
向,动动手指转发没有成本,而且心理暗示如果对未来有帮助岂不是更好。

”张昕认为,转发锦鲤并不会让你真的心想事成,但有可能减少眼前面临的无助和失控感。

“营销的本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

”陈歆磊认为,消费者要想防范此类虚假营销,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抱着占便宜的心理,“某些‘锦鲤’营销已涉嫌欺诈,其成功的核心就是把握了消费者占便宜的心态,本质上和电信诈骗并没有区别。

”陈歆磊指出,由于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太快,一些法律法规还存在滞后或空白,消费者需注意保护自身权益,而工商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健康。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锦鲤”在我国的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唐诗中就曾出现“锦鲤”二字,后来经日本人精心培育,才开始大规模养殖。

B . “中国锦鲤”图片经支付宝中奖者“信小呆”转发后,一夜爆红,成为了一种“转运符号”,成了某些人借“在线祈愿”以赚钱的工具。

C . 网上出现一张张冠以“锦鲤”之名的“转运”图片,是“病毒式营销”者借助网民的迷信心理,以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的恶意行为。

D . 转发“锦鲤”,看似没有造成个人损失,但刷屏的后果是让公众的注意力被绑架,使其他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2)文中引述了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鲤鱼的传说,其用意是什么?
(3)“锦鲤”图片在网上被频频转发,异常火爆,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回答。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9. (9分)(2018·普陀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或以钱币乞之。

(3)这段文字按“//”分为两层,请简要概括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八上·大石桥期末) 作文:
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
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嘱托……
请以“留只耳朵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1题;共12分)
答案:5-1、
考点:
解析: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0-1、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