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四课第四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②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 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 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P64 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P64
(5)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茉莉花
你是如何看待教育与经济关系问题上的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片面的,第二种观点正确。 因为: A、我们国家要在日趋激烈的国家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就要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 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C、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 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根据教材所设置的情景,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P60
是什么力量使通信方式变的越来越迅速便捷?
科学技术的力量 你能设想一下未来通信工具还会有哪些变化? 微型化、遥控化、智能化 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 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近代工业文明对生产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
2006年 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 的外籍院士。
从袁隆平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 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 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 人类的进步和未来。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③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④我国的经济、科技与发达国家 的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6)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①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②养成勤动 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勤于实践;③要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向 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④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 前进。⑤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2)为什么我国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材料一: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走的是一 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他所设 计的主要关键技术都是我国创造的。俄罗 斯的航天专家曾指出,中国的航天计划百 分之百是国产的。曾参观过“神舟”五号 组装基地的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的负责人也 曾对中国的技术水平之高感到惊讶。
材料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在谈论这次载人飞船成 功发射的意义时特别强调:“从飞船研制、发 射到太空飞行、测控、通讯直至飞船安全返回 等重要环节中的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都是我 国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成果。”
四、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①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 会的巨大进步。P60.如三次产业革命对社会起巨大作用
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 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P61
(3)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P64 ②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 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P64不断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 投入。
阅读58页的材料回答:
该制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重视科技创新。
(4)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P64
第四框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四、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生产力。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以农 民耕地为例说明:
科学技术 生产工具 耕地面积 生产力水平
落后
先进
牛
拖拉机
少
多
低
高
根据教材所设置的情景,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P60
如何看待打工女回乡重读小学事件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 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 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 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达国家 已由本世纪初的20%左右增加到60%以上,其 中美国等国家已经超过80%,但我国仅为 30 %左右,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 比发展中国家40%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另外, 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小,但产品技术含量低, 单位产出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是发达国家的4 至6倍;半数以上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技术开 发;科技与经济脱节,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只 有6%至8%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发达国家 的转化率已经超过50%
第一次产业革 第二次产业革 命 命 时间 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后期到 20世纪中叶 代表 蒸汽机 工程技术
开创大机器工业 时代,全面开创 以社会化大生产 影响 为基础的近代工 业文明。 人类进入电气化、 原子能和航空航 天时代,现代化 大生产普遍发展。
第三次产业革 命 20世纪下半叶 信息技术
生产生活自动化、 智能化,科技转 化为生产力的能 力加强。速度加 快,成百上千倍 地提高了社会生 产力和劳动生产 率
(2)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为什么要发展科技: ①②③④ 2)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⑤⑥⑦⑧ 3)总之,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 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 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P64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 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 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正负电 子对撞机、银河白亿次计算机、“神 舟”五、六号等等。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达国家已由本世纪 初的20%左右增加到60%以上,其中美国等国家已经超过80 %,但我国仅为 30%左右,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且比发展中国家40%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另外,我国的经 济总量虽然不小,但产品技术含量低,单位产出的能源、原 材料消耗是发达国家的4至6倍;半数以上企业不能进行有效 的技术开发;科技与经济脱节,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只有6 %至8%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已经超 过50%
以上图表说明了什么?
• 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 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 的巨大进步
•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 的力量。 • ——马克思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邓小平
以上名言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中国谁的名字最值钱?为什么?
中、日、美等国万人中的在校大学生数 (90年代初)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在校大学生人数 中国 日本 美国
这张图表说明了什么?这会 反映出什么现状?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什么是科教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战略?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来振兴国家, 这种战略称之为科教兴国战略。(加)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从整体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 差距,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迅速提 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 发展科学技术。
(2)为什么我国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①科学技术的作用:①P60②P61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 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 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白亿次计算 机、“神舟”五、六号等等。P61 ③从整体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 距,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迅速提高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 展科学技术。P61 ④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发和发展 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和 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P62
• • •
•
2、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 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 民族最根本的事业。P62 ②我国有13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要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P63 ③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面 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 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 生的命运。P63 ④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 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教育事业的 意义)P63
(5)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茉莉花
你是如何看待教育与经济关系问题上的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片面的,第二种观点正确。 因为: A、我们国家要在日趋激烈的国家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就要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 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C、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 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根据教材所设置的情景,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P60
是什么力量使通信方式变的越来越迅速便捷?
科学技术的力量 你能设想一下未来通信工具还会有哪些变化? 微型化、遥控化、智能化 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 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近代工业文明对生产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
2006年 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 的外籍院士。
从袁隆平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 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 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 人类的进步和未来。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③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④我国的经济、科技与发达国家 的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6)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①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②养成勤动 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勤于实践;③要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向 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④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 前进。⑤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2)为什么我国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材料一: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走的是一 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他所设 计的主要关键技术都是我国创造的。俄罗 斯的航天专家曾指出,中国的航天计划百 分之百是国产的。曾参观过“神舟”五号 组装基地的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的负责人也 曾对中国的技术水平之高感到惊讶。
材料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在谈论这次载人飞船成 功发射的意义时特别强调:“从飞船研制、发 射到太空飞行、测控、通讯直至飞船安全返回 等重要环节中的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都是我 国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成果。”
四、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①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 会的巨大进步。P60.如三次产业革命对社会起巨大作用
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 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P61
(3)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P64 ②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 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P64不断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 投入。
阅读58页的材料回答:
该制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重视科技创新。
(4)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P64
第四框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四、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生产力。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以农 民耕地为例说明:
科学技术 生产工具 耕地面积 生产力水平
落后
先进
牛
拖拉机
少
多
低
高
根据教材所设置的情景,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P60
如何看待打工女回乡重读小学事件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 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 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 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达国家 已由本世纪初的20%左右增加到60%以上,其 中美国等国家已经超过80%,但我国仅为 30 %左右,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 比发展中国家40%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另外, 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小,但产品技术含量低, 单位产出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是发达国家的4 至6倍;半数以上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技术开 发;科技与经济脱节,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只 有6%至8%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发达国家 的转化率已经超过50%
第一次产业革 第二次产业革 命 命 时间 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后期到 20世纪中叶 代表 蒸汽机 工程技术
开创大机器工业 时代,全面开创 以社会化大生产 影响 为基础的近代工 业文明。 人类进入电气化、 原子能和航空航 天时代,现代化 大生产普遍发展。
第三次产业革 命 20世纪下半叶 信息技术
生产生活自动化、 智能化,科技转 化为生产力的能 力加强。速度加 快,成百上千倍 地提高了社会生 产力和劳动生产 率
(2)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为什么要发展科技: ①②③④ 2)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⑤⑥⑦⑧ 3)总之,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 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 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P64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 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 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正负电 子对撞机、银河白亿次计算机、“神 舟”五、六号等等。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达国家已由本世纪 初的20%左右增加到60%以上,其中美国等国家已经超过80 %,但我国仅为 30%左右,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且比发展中国家40%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另外,我国的经 济总量虽然不小,但产品技术含量低,单位产出的能源、原 材料消耗是发达国家的4至6倍;半数以上企业不能进行有效 的技术开发;科技与经济脱节,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只有6 %至8%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已经超 过50%
以上图表说明了什么?
• 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 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 的巨大进步
•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 的力量。 • ——马克思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邓小平
以上名言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中国谁的名字最值钱?为什么?
中、日、美等国万人中的在校大学生数 (90年代初)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在校大学生人数 中国 日本 美国
这张图表说明了什么?这会 反映出什么现状?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什么是科教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战略?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来振兴国家, 这种战略称之为科教兴国战略。(加)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从整体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 差距,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迅速提 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 发展科学技术。
(2)为什么我国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①科学技术的作用:①P60②P61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 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 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白亿次计算 机、“神舟”五、六号等等。P61 ③从整体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 距,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迅速提高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 展科学技术。P61 ④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发和发展 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和 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P62
• • •
•
2、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 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 民族最根本的事业。P62 ②我国有13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要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P63 ③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面 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 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 生的命运。P63 ④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 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教育事业的 意义)P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