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北京)18篇:宜居城市里的故事(3篇)第1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北京)18篇:宜居城市里的故事(3篇)第1篇
题目二:宜居城市里的故事(3篇)
【名师解读】
作文方向:和谐、文明、友爱、便利、舒适、美丽、有序……
关键词:宜居城市
审题:由阅读文章生发,形成最终作文题的设计,此种形式在北京中考试卷中还是首次。
当然,此种变化改变不了写作构思的本质。
首先,我们要从阅读文章入手,努力开拓并明确作文的创作空间。
文章主要介绍了宜居城市应具有的三个特点:其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二是合理的城市规划,其三是浓厚的文化氛围。
结合作文题要求,这样的背景要素必不可少,可选其一,亦可多选。
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构思。
如果考生仅是把这城市当作背景,可能会略显茫然,无处下手。
对于与写作密切的阅读文章,还应努力挖掘。
细读之下,文章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可算是作文的“隐性导语”了。
在末段中,诸如“舒适、惬意”“有序、便利”“心灵受到洗礼”等,都是极可参考的方向性语句。
因此,所写故事应努力展现这样的都市风貌或世情体验。
最后,必须要说最具体的,到底可以写什么故事?前面的分析头头是道,可最后的故事还是要落在实处。
此样标题的构思空间极大,为便于同学思考,试举几例,不代表最佳,但或许可以帮大家找找感觉。
比如:我曾住朝阳樱花街,出门便是元大都遗址公园,那里有水有花有树,空气与水颇为可人,当然,更有和谐的百姓图景。
在此背景下,我去晨跑,途中遇到常跑步的大叔,今日没有专心跑步,却在老人较多的地方穿梭搭话,之后才知,原来大叔一早捡到一张老人证,去寻失主了。
经过探问,最终物归原主。
好了,整件事情,天美水美,树美花美,当然,人也是充满朝气,那么美。
上一个故事,我是从生态环境入手,结合自己经历加工而成。
下面再来一个,这回从文化氛围角度入手。
比如: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地方,我家附件的XX公园,有一群喜爱京剧的老人,他们吹拉弹唱,自得其乐,很是一景。
就专门写写这几位可爱的老人吧,在人物刻画上,要用心雕琢,当然,“我”可以走过去,与他们有一点对话,除展现老人的亲和之外,更让人感受到一个城市浸润于民间的文化韵味。
相比作文题目(1),此题在把握上更具难度。
但我想,如果考生文笔细腻,于世情人物多有感触,还是很可一写。
此次,选取作文题目(2)的考生应为少数,因此,只要考生呼应宜居城市的关键词,在人物故事中展现出独有的美感与味道,作文成绩应很值得期待。
【满分作文】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1)
放眼美丽的春天,我看到了和谐。
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给这座宜居的城市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孟祥斌,一个平凡的军官,在寒风刺骨的日子里,为了救一位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毫不犹豫的扎进了冰冷的江水里。
甚至,还没有和妻子、儿女打招呼。
青年女子是救上来了,而这位可敬的军官,却永远的闭上了他的双眼。
他的举动,感动了所有人,震惊了整座城市。
过桥前嚷着买红皮鞋的女儿,如今拥有那么多崇敬她父亲的人所买的红皮鞋。
小女孩可以一直穿到十八岁甚至更久;去看望孟祥斌的人,司机会免费送你到目的地……不仅是整座城市,我们每个人都会崇敬着他,他,永远是我们每个人处事的楷模。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默默为城市奉献的人民。
环卫工人,不管是在多么寒冷的日子里,他们总是天不亮就在这个城市工作,从大街的一头
直扫到尾。
他们,是平凡的,但同时,在我的眼里,他们,又是不凡的。
有几次早早地赶去车站,总能够见到他们鲜明的身影,他们如此辛苦,却无怨无悔,尽心尽职的在我们身后埋头工作。
他们的一举一动,在我的眼里都是伟大的,平凡的他们,在为我们创造干净的和谐社会。
平凡的工作彰显伟大。
骄阳似火的夏天,建筑工人顶着烈日,在工地上挑钢筋,注水泥;老师们嘴唇干了,嗓子哑了,仍然在课堂上讲课;公交司机,早出晚归的全天工作着……
也许我们不会像孟祥斌一样,以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奉献。
但,我所希望的是,大家能从举手之劳,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
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往往使人的道德高了一阶。
在公共场合一个为他人着想的小手势、小动作,足以令他人温心。
平凡的一举一动,共创出和谐美好的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