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杭州学军中学高一实验班化学期中试卷 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4月高一实验班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N-14,Cu-64,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氟利昂”是工业上大量使用的制冷剂,本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它对大气层会造成积累性的污染,危害性主要因氟利昂()
(A)是有毒的气体(B)能形成酸雨
(C)有强烈的腐蚀性(D)能破坏大气臭氧层
2.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的()。

(A)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严格处理
(B)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
(C)在化工厂周围种草、种花、种树,使化工厂成为花园式工厂
(D)以绿色植物为原料,以生物催化剂实现化工生产过程的化学
3.下列事实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是()
(A)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B)能与磷矿石[主要成分Ca3(PO4)2]反应生成磷酸
(C)能与金属锌反应产生氢气
(D)能与食盐固体共热产生氯化氢气体
4.气体X可能有NH3、Cl2、H2S、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溶液,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成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②一定不含CO2③一定不含NH3、Cl2、H2S ④可能含有Cl2、CO2。

(A)只有①(B)只有③(C)①和③(D)②和③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是铵盐均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氨气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后可得到纯净的氨气
(C)氨气溶于水后,主要以NH3·H2O形式存在
(D)氨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一氧化氮
6.某溶液中含有NO3-、SiO32-、AlO2-、S2-等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溶液中离子数目大量减少的是()(A)只有S2-(B)S2-和NO3-
(C)SiO32-、S2-和NO3-(D)四种离子都减少
7.将SO3溶解在硫酸中的混合物叫“发烟硫酸”,通常以SO3的质量分数表示其组成。

将0.1185g发烟硫酸溶解于水,用0.125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mL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试剂中SO3的质量分数是()
(A)15% (B)25% (C)34% (D)60%
8.浓硫酸与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若在反应过程中,锌与硫酸的质量比为26:49,则硫酸的还原产物为()
(A)SO2(B)S (C)H2S (D)ZnSO4
9.对于反应Br2+SO2+2H2O==2HBr+H2SO4和2HBr+H2SO4(浓)==Br2+S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
(A)它们互为可逆反应
(B)这是不同反应条件的反应,它们都符合事实
(C)它们互相矛盾,不可能都符合事实
(D)氧化性:H2SO4>Br2;还原性:SO2>HBr
10.向某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入另一种气体,再通入SO2,还是没有沉淀。

这种气体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A)Cl2(B)NH3(C)HCl (D)NO2
11.据某科学杂志报道,国外有一研究所发现了一种新的球形分子,它的分子式为C60Si60,它的分子结构好似中国传统工艺品“镂雕”,经测定其中有C60结构、也有Si60结构。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有很高的熔点、很大的硬度
(B)该物质形成的晶体属分子晶体
(C)该物质分子中C60被包裹在Si60的里面
(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
12.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单位:mol·L-1)()。

(A)0.045 (B)0.036 (C)0.026 (D)0.018
13.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有科学家根据蒸汽机的原理,设计制造出了液氮蒸汽机,即利用液态氮的蒸发来驱动机车,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依据是()(A)N2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
(B)N2与H2反应放热
(C)N2在空气中约占78%(体积百分数)
(D)液态氮的沸点为-195.8℃,远低于常温
14.我国医学工作者陈竺等人于90年代中期首创用剧毒的砒霜(As2O3)治疗癌症的方法,目前已得到国际公认。

1999年下半年我国已批准用砒霜制成亚砷酸注射液为国家级二类新药。

以下有关As2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s2O3是砷元素的最高价态的氧化物
(B)As2O3既能被氧化,也能被还原
(C)我国有丰富的以As2O3形式存在的含砷矿石
(D)砒霜制成亚砷酸注射液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5.硝酸和硫酸共有的性质是()。

(A)稀溶液都能跟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
(B)浓溶液在常温下均可与铜反应
(C)冷的浓溶液可使铝、铁钝化
(D)都不稳定、都具有挥发性
16.检验某一很稀的溶液中是否含有NO3-离子时,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加入浓硫酸和铜屑后共热
(B)加热浓缩后,再与浓硫酸、铜屑共热
(C)加热蒸干后,再加铜屑和浓硫酸
(D)加热蒸干后,混入炭粉并点燃
17.下列物质中既能跟H2S反应,又能跟溴水反应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B)硫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水
18.6.4g铜与过量的硝酸(8 mol· L-160mL)充分反应后,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离子为n mol,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A)0.28mol (B)0.31mol (C)(n+0.2)mol (D)(n+0.4)mol
19.下列变化主要是由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黄色的是()
(A)工业盐酸呈黄色Array(B)KI溶液放置时间长了变黄色
(C)纯净的氢气在玻璃导管中燃烧的火焰呈黄色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现黄色
20.右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型细玻管内放
有少量的水(已染成红色)。

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毫升浓硫酸,
静置片刻后,U型细玻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
(A)左高右低(B)左低右高
(C)左右一样高(D)来回振动
二.本题共3小题,共24分。

21.(6分)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

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力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 亦被称为“分子明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____(填以下项目的编号)
(A)破坏臭氧层(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C)造成酸雨(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2)在含Cu+离子的酶的活化中心中,亚硝酸根离子可转化为NO,写出Cu+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1×118Pa,在一个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三分之二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O,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向0.1mol·L-1的Na2HP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AgNO3溶液至恰好反应,生成黄色沉淀,试设计实验方案确定黄色沉淀是Ag3PO4还是Ag2HPO4?
23.(12分)已知NH3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3CuO+2NH3=N2+3Cu+3H2O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要证明下图A装置中产生的气体成分。

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装置(各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完成下列各个问题:
(1)正确的排列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盛装____________试剂,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需使用二次,它的第一次作用是______________,第二次作用是___________。

(4)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24.(8分)有铜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2.24g,加入5mL的浓硫酸,加热使其完全溶解,用1mol/LNaOH溶液100mL恰好中和过量的硫酸后,再加水将溶液稀释至500mL,然后向溶液中加入3.36g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取不溶物烘干,称重为3.6g。

求:(1)置换前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

(若改为原混合物中含铜的质量分数?)
(3)加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5.(8分)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粉末8g,将其全部溶于70mL7 mol·L-1的硝酸中,反应中收集到 3.36L(标准状况下)气体。

反应后用蒸馏水将溶液稀释至100mL,此时溶液中c(H+)=1mol·L-1。

再从中取出10mL跟10mL3.6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试通过计算求:(1)析出沉淀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O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2018年4月高一(12)班期中考试化学答题卷
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21.(6分)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
23.(12分)(1)正确的排列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盛装____________试剂,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24.(8分)
25.(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