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攀枝花市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攀枝花市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
1.读拼音,写词语。

牪zhèng fǔgē da shēn yín qín jiàn
牪( )( )( )( )
牪xuán yálíng lìtái xiǎn dǐ yù
牪( )( )( )( )
2.下列加点读音只有一个错误的选项是()
牪A.蒸融.(lóng)蒜瓣.(pàn)掺和.(huo)附和.(hè)
牪B.憧.(chōng)憬糊.(hú)弄起哄.(hòng)哄.(hōng)堂大笑
牪C.榛.(zhēn)子阻.(zǔ)击窜.(cuān)过撇.(biě)嘴
牪D.温馨.(xīn)瘙.(sāo)痒执著.(zhuó)见微知著.(zhù)
3.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牪A.惊惶蟋蟀辨论凄凉B.残爆革命猜想耽搁
牪C.领域彻底严峻匪徒D.栅栏控致送葬饺子
4.选出不是比比喻句的一项是()
牪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牪B.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牪C.燕子像褐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牪D.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牪A.我肯定李宁大概是生病了。

牪B.一排排松树挺立在风雪中。

牪C.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牪A.你们是赞成明明的意见呢,还是赞成亮亮的意见?
牪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夫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牪C.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

牪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牪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古时也称“诗三百”。

牪B.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薛宝钗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牪C.《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鲁迅原名周树人。

牪D.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8.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牪就在这时,我看见我的同桌站在队伍的前面,好像在向我打招呼。

牪①购买车票的队伍长长的,轮到我得好久。

牪②我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呢,心里十分着急。

牪③我灵机一动,悄悄地走到她身旁,趁势站在她前边。

牪④站着站着,我想到《小学生守则》,感到很惭愧,悄悄退回原位。

牪A.①之前B.①一②之间C.②一③之间D.③一④之间
9.下面语段有三处错误,请根据提示进行修改。

牪①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自启动以来,有近8万名市民报名参加。

②9月27晚的终极赛场上,年纪最小的选手仅8岁,可他能背诵近700首左右诗文。

③大赛中,他一路战胜了许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最终获得“诵读榜眼”。

④而“诵读状元”和“诵读探花”都是80后人民教师。

⑤这次大赛,在我市掀起了一场诵读中华经典的热潮。

牪(1)第②句语义重复,应删去“___________”。

牪(2)第③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_____________”。

牪(3)第⑤句词语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牪(1)“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希望是努力出来的,是探索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

牪(2)李勇是一名警察,别看他在罪犯面前刚硬强悍,回到家对女儿却充满了柔情与怜爱,妻子常笑话他:“这哪还像个真豪杰、大丈夫呢?”李勇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3)《伯牙鼓琴》一文选自《______》。

锺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牪(4)看着翻滚的黄河水,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着淡雅的菊花香,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着稻田里的蛙鸣,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5)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口语交际。

(1)牪、现在好多人认为电脑打字方便快捷,打印的字漂亮、整齐、美观,写不好字没有关系。

至于书法,那都已经过时了,没必要去练习,你是怎么认为的?请发表你的看法
牪_______________
(2)牪、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多令人感到温暖的“小事”,说说你对其中一件“小事”的看法。

牪_______________
12.文言文阅读。

牪狼子野心
牪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牪(1)将啮.其喉( )(2)信.不诬哉( )
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的相似之处是:
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5、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牪“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
牪材料一:主食不可偏废
牪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

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牪材料二:相关的调查
牪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的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

换句话说,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牪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

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

孩子肚了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

牪③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要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

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牪④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

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

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

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感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

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就会被破坏,影响身体健康。

牪16、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牪(1)目前,由于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致使大多数人群引起了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 )
牪(2)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不吃主食。

( )
牪(3)在我国,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已是件非常紧迫的事。

( )
牪17、对于中小学生,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的现象。

牪A.反应迟钝B.血糖水平低C.记忆力下降D.影响到学习质量
牪18、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19、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

请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牪最安全的笼子
牪女人拉开枕头套上的拉链儿,伸手摸索,内心一惊:藏在枕头里的200元钱不见了。

她焦急万分,猛地将枕头芯儿掏出来,钱仍不见踪影。

女人一屁股坐在床上,丈夫每天冒着
生命危险下井挖煤,一个月才500多元的工资,这200元钱可是一家人一个月的油盐酱醋啊!女人想起了8岁的儿子,拼命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可并没有儿子回应的声音。

牪女人拉开门跑出去,外面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太阳雨。

女人一路狂奔,呼唤着儿子。

在一个五金加工门市部门口,儿子傻傻地站着,痩弱的身体顶着一个大脑袋,像一棵豆芽菜,湿湿的头发打着绺儿贴在脑门上,浑身的衣服湿漉漉的。

他双手捂脸,正透过指缝看焊枪下刺眼的电孤。

女人生气地抓住儿子的衣领将他拎在半空中:“小兔崽子,你偷家里的钱!”儿子吓得脸色蜡黄,嗫嚅着:“我……我想给爸爸做个铁笼子,把他关在里面!”女人怒火万丈,举起手狠狠地打向儿子:“你这个白眼儿狼,你爸爸拼死拼活地挣钱供你上学,你却想把他关在笼子里?”
牪拿焊枪的师傅扔了焊枪、面罩,将浑身发抖的男孩儿拽起来,搂在自己怀里,不解地问:“你这个大嫂,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女人反唇相讥:“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了偷钱,还不孝顺,我不该打他?”师傅一手拦着男孩儿,一手从兜儿里拽出一张白纸:“你看看吧!”白纸上用稚嫩的线条画着一个笼子,女人看不懂。

师傅的眼圈儿红了:“孩子说,他一听到矿难的消息,就吓得睡不着觉,生怕自己变成了没爹的孩子。

他半夜里爬起来,画了这张‘图纸’,要我在笼子的顶上焊上全世界最厚的钢板,这样就砸不着他爸爸了。

笼子底下不焊钢筋,可以让他爸爸插脚迈步;两侧焊上把手,他爸爸挖一段煤,就可以提着笼子前进一段;前面留出门,方便他爸爸挖煤。

天底下你上哪儿找这样聪明的孩子?”
牪女人早已听得泪流满面,怜爱地抱起儿子:“儿啊!妈妈对不起你!走!咱上井口等你爸爸去!”
牪在井口,男孩儿展开汗津津的小手,露出两张皱巴巴的纸币,不甘心地说:“妈妈,我还是想给爸爸焊个铁笼子!”女人把脸贴在儿子的小脸上,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啊,妈妈和你的牵挂就是你爸爸最安全的笼子!”儿子扬起小脸,无限向往地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挣了大钱,我要给每位挖煤的伯伯、叔叔都焊一个铁笼子!”
牪女人紧紧地抱着儿子:“我的儿子,那你就快快长大吧!”
牪男孩儿脸上挂着泪珠,咧着嘴幸福地笑了。

牪20、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1、短文主要写了男孩儿的一件什么事?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2、根据本文内容给下面表现母亲心理变化的词语排序,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牪生气( )愧疚( )愤怒( )焦急(①)欣慰( )
牪23、下列对短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牪A.短文的开头,通过对女人找钱进行细致描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牪B.文中,作者把“女人”和“师傅”对儿子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女人的蛮横无理,可见她不会教育自己的儿子。

牪C.文中画“——”的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天底下你在哪儿也找不到这样聪明的孩子”。

牪D.文中主要描写了男孩儿的外貌、动作和语言。

牪24、文中女人说“我的儿子,那你就快快长大吧”,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5、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男孩儿是个怎样的孩子?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快乐习作
牪这件事真让我_______
牪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成整。

2.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选择一件你在校园里看到、听到或经历过的事情,可以是使人惊喜的,可以是令人气愤的,可以是让人惭愧的。

也可以是使人无法理解的……3.绕中心选材,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

字数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政府疙瘩呻吟琴键悬崖伶俐苔藓抵御
牪【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牪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疙、瘩、键、悬、崖、藓、御”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牪【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字词的掌握情况。

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带点字所在的词语进行选择,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

牪【详解】A答案蒸融(róng)蒜瓣(bàn)
牪B答案糊(hù)弄
牪C答案窜(cuàn)过撇(piě)嘴
牪D答案完全正确
3.C
解析:C
牪【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

牪A.辨论——辩论
牪B.残爆——残暴
牪D.控致——控制
4.A
解析:A
牪【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修辞手法。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A 项属于陈述句。

5.B
解析:B
牪【详解】略
6.C
解析:C
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

牪C:“三四里”是概数,所以三四之间不能使用顿号。

修改为: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

7.B
解析:B
牪【详解】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牪 A、C、D正确。

B: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8.C
解析:C
牪【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牪结合句子“我灵机一动,悄悄地走到她身旁,趁势站在她前边。

”可知前面的句子应为:就在这时,我看见我的同桌站在队伍的前面,好像在向我打招呼。

9.近或者左右的称号一场一股
牪【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

牪(1)“9月27晚的终极赛场上,年纪最小的选手仅8岁,可他能背诵近700首左右诗文。

”语义重复,应删去“近”或者“左右”。

牪(2)“大赛中,他一路战胜了许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最终获得“诵读榜眼”。

”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在句末加上“的称号”。

牪(3)“这次大赛,在我市掀起了一场诵读中华经典的热潮。

”搭配不当,把“一场”改为一股。

10.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吕氏春秋·本味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环境人物情节
牪【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课文理解、文学常识、诗句识记和小说三要素的掌握。

牪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牪(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说,只有空想希望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的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

牪(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

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鲁迅在当时的众矢飞射之下,理直气壮地热爱其子,并把这种感情泛而至于广大人民,并不失为丈夫本色,而那些标榜“无情”的人却跟豪杰一点也不沾边。

诗人痛斥“无情”论者,没有回避“怜子”,相反地正以“怜子”来证明攻击者的卑鄙,这就完全取得了主动的地位。

牪(3)《伯牙鼓琴》一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文中: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意思是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牪故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牪(4)“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

意思是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牪“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牪“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意思是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牪(5)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可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我认为即使在科技发达、电脑普及的时代,仍然要练习书法,要写好字。

一是写字的用途仍很“广阔”。

诚然,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写字的场合的确少了,但并不是没有“用武之地”。

正如交通工具发达了,汽车多了,但乘车绝不会全部代替“走路”,作为一个人还是要走路、走好路的。

电脑打字也是这样,能代替一部分手工“写字”,但不可能全部替代。

写字的用途还是很广,如签名、签字、留言、题字、记录、写信等等。

二是写字的意义仍不可忽视。

“字如其人”,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艺术。

电脑打字有它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特点,写字也有它千姿百态、龙飞凤舞的“风韵”,更何况,练字还可以陶冶情操,我们不要求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努力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一些,总不是苛求吧!今天在小区里,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捡起路上的果皮,放入垃圾桶里。

让我心底里感到一阵温暖。

虽然事小,但是我们人人都能像这位小朋友一样,那么我们的环境一定会更加干净整洁。

12.12、咬确实、的确
13、于是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着没防备时咬他的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它靠近主人。

14、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15、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牪【分析】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

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

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

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

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

(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

(他)就说:“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

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

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牪“将啮其喉”一句的意思是“要咬他的喉咙”,其中“啮”的意思是“咬”。

牪“信不诬哉”一句的意思是“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其中“信”的意思是“确实、的确”。

13、本题考查句的子翻译。

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本句应注意“乃”、“伪”、“俟”、“啮”、“阻”、“使”等字的翻译。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狼表面上与人很亲热,但是背地里却存有坏心思,其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的人,我们应该警惕。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狼和像狼这样的人的不耻,也表达了对主人不能看清狼的本性的讽刺,警示人们不能对某一事物抱有绝对信任。

13.B
解析:牪16、 × × √
牪17、B
牪18、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膳食结构的理念的迫切性。

牪19、同学,你知道吗?作为主食的饭不够,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而且,常吃零食会使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就会缺少食欲,最终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牪【解析】
牪16、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牪(1)结合文中“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 可知,说法错误。

牪(2)结合文中“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可知,说法错误。

牪(3)结合文中“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可知,说法正确。

牪17、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牪结合文本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

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

”可知,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血糖水平低这一现象。

故选B。

牪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牪画线句子“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

”可知,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把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的摄入量介绍得非常清楚,明了,从而突出要树立平膳食结构的迫切性。

牪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牪结合题干要求,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来规劝,言之有理即可。

牪如:同学们,请不要再在午餐和晚餐时吃零食了,在主食的摄入量不够时,会引发血糖低的现象,导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的。

14.牪20、男孩儿女人电焊师傅男孩儿
牪21、男孩儿为了爸爸的安全画了一张图纸,拿钱请电焊师傅焊一个铁笼子。

牪22、②④③
解析:牪20、男孩儿女人电焊师傅男孩儿
牪21、男孩儿为了爸爸的安全画了一张图纸,拿钱请电焊师傅焊一个铁笼子。

牪22、②④③⑤
牪23、B
牪24、孩子长大是每个母亲的希望,而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个男孩儿心中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保证矿工的生产安全,母亲也希望这个理想能随他的长大变成现实。

牪25、他是个孝顺父母、聪明(善于动脑筋)、善良的孩子。

牪【解析】
牪20、本题考查文章人物。

牪结合文章,从“拿焊枪的师傅扔了焊枪、面罩,将浑身发抖的男孩儿拽起来”、“女人拉开枕头套上的拉链儿”可知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男孩儿、女人、电焊师傅。

故事是围绕男孩儿拿钱去焊笼子展开的,所以主要人物是男孩儿,女人、电焊师傅是次要人物。

牪2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牪通读全文,从文章第二至第六段都是围绕男孩儿做的事情展开的,从第二至第六段内容可概括:男孩儿为了爸爸的安全画了一张图纸,拿钱请电焊师傅焊一个铁笼子。

牪22、本题考查情节梳理。

牪心情描写,一般都能从动作或直接表现心情的词中找到答案,回到原文一一对应寻找即可。

牪生气对应第二段:女人怒火万丈,举起手狠狠地打向儿子:“你这个白眼儿狼,你爸爸拼死拼活地挣钱供你上学,你却想把他关在笼子里?”
牪愧疚对应倒数第四段:女人早已听得泪流满面,怜爱地抱起儿子:“儿啊!妈妈对不起你!走!咱上井口等你爸爸去!”
牪愤怒对应第三段末尾:女人怒火万丈,举起手狠狠地打向儿子:“你这个白眼儿狼,你爸爸拼死拼活地挣钱供你上学,你却想把他关在笼子里?”
牪焦急对应第一段:她焦急万分,猛地将枕头芯儿掏出来,钱仍不见踪影。

牪欣慰对应倒数第二段:女人紧紧地抱着儿子:“我的儿子,那你就快快长大吧!”
牪23、该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和赏析。

牪A 正确。

结合第一段内容可知短文的开头,通过对女人找钱进行细致描写,设置悬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