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包括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包括哪些
⽬前,⽀撑我国税收的四⼤税种依次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个⼈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收⼊的逐年⾼速增长使所得税的特点和作⽤越来越明显,地位也不断提⾼,成为我国的主体税种,在企业的纳税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它的税源⼤,税负强性⼤,具有很⼤的纳税筹划空间,是企业特别是中⼩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重点。
企业若能利⽤筹资⽅案、投资⽅案、⽣产经营决策⽅案和利润分配⽅案的合理选择开展纳税筹划⼯作,必将给企业合理合法的减轻所得税负担,增加税后收益带来益处。
⼀、筹资过程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筹资是企业进⾏⼀系列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新设⽴或进⾏扩充投资经营的企业都会涉及筹资问题。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得所需的资⾦,⽽不同的筹资渠道和不同的筹资⽅式组合,将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预期收益,也将是企业承担不同的税负⽔平。
利⽤银⾏贷款从事⽣产经营活动是减轻税负的⼀个途径,因为企业归还利息后,企业利润数量有所降低,实际税负⽐未⽀付利息还要⼩。
若⾦融机构与企业之间达成某种协议,出⾦融机构提⾼利率,使企业计⼊成本的利息增⼤,还可以⼤⼤降低企业承担的税负。
同时⾦融机构以某种形式将获得⾼额利息返还给企业或以更⽅便的形式为企业提供贷款等,也可以达到避税的⽬的。
从纳税⾓度看,⾃我积累筹资⽅式所承担的税收负担重于企业经济组织之间拆借所承担的税收负担,⽽相互融资所承担的税负⼜⼤于社会融资所承担的税负。
这是因为从资⾦的实际拥有或对资⾦风险负担的⾓度看,⾃我积累最⼤,社会集资最⼩。
从避税的⾓度看,以社会集资⽅式产⽣的效果最好,因为社会集资容易使应纳税利润规模降低。
⼆、中⼩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投资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它既是企业诞⽣的唯⼀⽅式,也是企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段。
对投资主体来说,投资的主要的⽬的就是赢利。
由于现代税制的发展,对赢利的关注应充分考虑各种税收的因素。
在投资决策中,纳税筹划成为⽇益重要的内容。
(⼀)投资⽅向选择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投资者进⾏投资⾸先必须明确投资⽅向,即选准投资⾏业和投资区域。
不同的⾏业、不同的区域,投资收益会有很⼤不同。
就税收⽅⾯来说,为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确保经济发展计划的顺利完成,国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投资,经予诸如减免税的税收优惠待遇。
为能进⼀步改善我国的地区经济布局,国家对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倾斜也不⼀样。
这些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税收优惠待遇的⾏业和地区进⾏投资。
(⼆)投资结构选择中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为配合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对不同地区、⾏业、⽤途、性质的投资项⽬给予不同的税收待遇。
如国家为能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有时互补、协调发展”原则要求,进⼀步改善我国的地区经济布局,出台了许多区域性政策。
但是从分散风险的⾓度出发,投资者不可能也不应该把资⾦全部投资于某⼀地区、某个⾏业,因此,这⾥就有⼀个投资结构的优化组合问题。
⽽不同的投资结构必然形成不同的应税收益过程,不同的应税收益构成⼜最终影响投资者的纳税负担。
税法规定,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的企业,⽤银⾏贷款或企业⾃筹资⾦购进技改项⽬所需国产设备投资额的40%,可以从技术改造项⽬设备购置当年⽐前⼀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但抵免期限最长不能超过5年。
如果企业设备前⼀年亏损,其投资抵免年限内实现的利润先⽤于绝弥补亏损,弥补后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可⽤于抵免国产设备投资额。
三、企业营运过程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企业营运过程中所得税纳税筹划利益的实现主要通过成本费⽤的核算⽅法的合理选择运⽤取得。
(⼀)利⽤折旧⽅法的合理选择进⾏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折旧是成本的组成部分,⽽按现⾏制度规定,企业常⽤的折旧⽅法有平均年限法、⼯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度总和法。
运⽤不同的折旧⽅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致的,分摊到各期⽣产成本去的固定资产成本也存在差异。
因此折旧得计算和计提必然关系到成本的⼤⼩,直接影响到利润的⽔平,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税负轻重。
这样,企业便可利⽤折旧⽅法上存在的差异,开展纳税筹划的⼯作。
(⼆)利⽤存货的计价⽅法的合理选择进⾏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我国现⾏税制规定:纳税⼈各项存货的发⽣和领⽤,其实际成本的计价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
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法任选⼀种。
计价⽅法⼀经选⽤,就不得随意改变。
(三)利⽤企业坏账损失处理⽅法的合理选择进⾏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税法及现⾏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均规定,企业可以选择备抵法(即计提坏账准备⾦法)或直接冲销法(即不计提坏账准备⾦法)处理企业的坏账损失。
不同的坏账损失处理⽅法对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不同。
⼀般情况下,选择备抵法⽐直接冲销法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税收收益。
因此,企业选择备抵法处理坏账损失,可以增加当期扣除项⽬,降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从⽽减轻企业的⼀部分后移,使企业获得延迟纳税和增加企业营运资⾦的好处。
(四)利⽤长期投资的核算⽅法的合理选择进⾏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企业对长期投资可以采⽤成本法或权益法进⾏核算。
由于成本法在其投资收益已实现但未分回投资之前,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账户反映。
这样,投资企业拥胆的股份⼩于等于被投资企业全部股份的25%时,投资企业就可以选择成本核算长期投资,并将应由被投资企业⽀付投资收益长期滞留在被投资企业账上作为资本积累,或挪作他⽤,以便获得延迟纳税的好处,或选择有利的时机(如投资企业出现亏损或利润较低的年份)将投资收益汇回,以达到⽬的减轻税负⽬的。
四、企业收益调整过程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税法规定:“纳税⼈发⽣年度亏损,可以⽤下⼀年的所得弥补;下⼀年的所得⾜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期不得超过5年。
”这样,企业便可以在所得合理分散和合理归属的基础上,充分利⽤此项优惠政策来达到减轻税负的⽬的。
以上分别从企业筹资、投资决策、⽣产经营和利益调整的某⼀侧⾯、某⼀⾓度分析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问题,他们各⾃实现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定⽬标,但他们⼜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共同构成企业所得税筹划的整体,从⽽最⼤限度的实现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标。
尽管以上做法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纳税筹划,但是它同时也存在较⼤的风险。
因为纳税筹划经常是在税收政策法规定性的边缘操作,其风险⽆时不在。
之前随着纳税筹划在跨国公司和国内⼤型企业的普遍应⽤,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中⼩企业的重视,然⽽由于中⼩企业在规模、资⾦、⼈员素质、融⾦渠道与跨国公司和⼤型企业的巨⼤差异,纳税筹划的⽅法和风险也有不同。
因此中⼩企业在进⾏纳税筹划时⼀定要树⽴风险意识,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避免落⼊偷税漏税的陷阱,从⽽实现纳税筹划的⽬的。
必须强调⼀点:合法规避税收与偷税、漏税有质的区别。
因此,在实现纳税筹划⼯作中,不能孤⽴的看问题,必须综合权衡各⽅⾯因素后,对企业的纳税筹划作出抉择。
在⽅案的抉择中,不能只把眼光盯在税收上,必须和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化作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