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程YWJ250-II主机中文说明书; 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构简介:
本机主要由压丸主机、输送机、流化定型转笼、电控系统、气动夹模系统、地面供料桶、地面明胶桶及制冷系统等部分组成。

1.1压丸主机
压丸主机包括机身、机头、供料系、左右明胶滚、下丸器、明胶盒、润滑系、制冷系等(见图一)。

机身用来支承全机。

左侧装减速电机一台,是压丸主机的主要动力源。

通过电控箱中的变频器进行变频调速,使滚模转速在0~4.5转/分钟范围内无级变速,并通过触摸屏显示滚模转速。

机身内还装有润滑系统,以便向机身、机头等部位的轴承、齿轮等供应液态润滑石蜡。

机头是压丸主机的核心,由机身电机传来的动力通过机头上的减速机及机头内部的齿轮系再分配给供料泵、滚模、油滚系等,驱动这些部件协调运动。

下丸器及拉网轴由可调减速电机带动。

两个滚模分别装在压丸主机的机头左右滚模轴上(面对压丸主机正面,左手侧为左),右滚模轴只能转动,左滚模则既可转动又可横向水平移动,当滚模间装入胶皮后,可使用气动夹模系统“加压”开关控制加压气缸,将胶皮均匀地压紧于两滚模之间,调节调压阀及压紧手轮控制夹紧力。

机头后部装有滚模“对线”的调整机构,用来单独转动右滚模,使左右滚模上的凹槽一一对准。

第1页
供料系包括料斗、供料泵、进料管、回料管、供料板组合等,供料泵将料斗中的料液吸入,通过20根进料管送入供料板组合,经供料板组合中的分流板分配后,部分料液从楔形喷体喷出,其余料液沿回料管返回料斗。

料斗上部设置了电动搅拌机构,以防料液分层或沉淀。

供料泵右侧的调整机构可用来调整供料量,通过调整触摸屏上的药量即可实现胶囊装量的设定。

供料板组合上装有开关杆,向外拉动开关杆可切断料液进入楔形喷体的通路,使料液返回到料斗,停止供料。

楔形喷体上装有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通过触摸屏,可显示喷体的温度并可通过设定值来调节喷体的温度,以便将胶皮加热至合适的温度,以保证滚压胶囊时能可靠地粘合。

机头前部油滚系及微量润滑系统位于机身左右两侧,用来输送胶皮,并给胶皮表面涂一层液态石蜡,润滑油量大小可通过左右侧的流量旋钮控制。

下丸器在机头正前方的下部,由可调减速电机来的动力,经下丸器内部的齿轮带动一对六方轴和一对毛刷旋转,前者用来拨落经滚压后未从网胶上脱落的胶囊,后者则用来清扫滚模。

旋动换向手轮可控制六方轴正转或反转;调整螺钉则用来调整两六方轴间的间隙。

胶丸成形后由下丸器下部的小输送带输送出机外。

第2页
下丸器下部是拉网轴,拉网轴用于将网胶拉直。

拉网轴由可调速的减速电机带动,并可根据需要调整速度。

机身左右侧各有明胶滚一套,明胶滚后通入冷风使明胶滚温度控制在压丸所需温度范围内,明胶滚由其后部减速电机提供动力,通过触摸屏可控制变频器从而控制胶皮滚得旋转速度,改变胶皮滚的旋转速度可改变胶皮的输送速度以使之与模具速度相适应。

胶皮滚上明胶盒的用途是将胶液均匀涂敷在旋转的胶皮轮上而形成胶皮,明胶盒上装有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通过触摸屏可显示明胶盒的温度,并可以控制明胶盒内胶液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转动明胶盒两边的调整螺钉则可调节胶皮的厚度和均匀度。

1.2输送机
输送机用来输送软胶囊,它由机身、减速电机、不锈钢传送带和调整机构等组成,调整机构用来张紧并调整不锈钢传送带。

不锈钢传送带向左运动时可将压制合格的软胶囊送入流化定型转笼内,向右运动时则将不合格的废胶囊送人废丸桶中,其转向控制按钮和控制压丸主机“点动”的按钮设置于触摸屏上。

输送出的软胶囊被送入风力输送机中,通过输送管送入流化定型转笼入口内。

1.3流化定型转笼
压丸主机压制的合格软胶囊,经风力输送机自动送入定型干燥
第3页
转笼内,进行定型干燥,流化定型转笼有8节用不锈钢板丝网制成的转笼,转笼反转时软胶囊留在笼内,正转时软胶囊可以自动进入下一转笼。

流化风机装在每节转笼内,通过风道向各个转笼输送清洁的自然风,使软胶囊处于流化状态,供软胶囊干燥之用。

1.4电控箱
电控柜装有控制胶囊机工作状态的电气系统和仪表。

电气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

1.5气动夹模系统
气动夹模系统位于机头左侧,用于软胶囊压制时,将模具压紧或松开。

1.6地面明胶桶
地面明胶桶是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三层容器,内桶装制备好的明胶液,外桶与中桶之间有保温材料,中桶和内桶之间夹层装软化水,并装有电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通过触摸屏来显示和控制水温,以保证所需要的胶液温度。

使用时明胶桶放置于主机后侧,通过气压将明胶液经保温套保温的硅胶管压入明胶盒内。

1.6地面供料桶
地面供料桶是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用来贮存制备好的料液,使用时放置于主机后侧,通过气压将药液打入主机上部的料斗
第4页
内。

1.7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装在机身里,通过自动温控的制冷系统将风冷却,然后将冷风送入胶皮滚而形成稳定控温的冷却系统。

2.主要技术参数
2.1压丸主机
滚模最高转速:5转/分钟
调速方式:交流变频无级调速
装量差异:±1.5%
电动机电源:三相五线制380V/50Hz
电动机功率:2.2Kw
电动机转速:2840rpm
加热管功率:400 WX6
加热套功率:100W
外形尺寸:2200X890X2100
重量:2000Kg
2.2输送机
输送线速度:7.2m/min
电动机功率:0.09 Kw
减速机传动比:1:10
电动机电源:三相五线制380V/50Hz
第5页
外形尺寸:1100X155X50
2.3流化干燥机
转笼节数:8节
转笼转数:0-40转/分钟
转笼尺寸:φ523X620
电动机功率:0.4KwX8
风机台数:16
风机功率:0.32KwX16
风机风量:700-1000m3/h
外形尺寸:6000X700X1123mm
2.4明胶桶
贮胶量:~200升
夹层注水量:~80升
电加热功率:1.5Kw
外形尺寸:φ890X1200
2.5地面供料桶
贮料量:100升
外形尺寸:φ600X1350
3.机器的安装及对厂房的要求
3.1机器在厂房内的布置见厂房平面布置图(图三所示)
第6页
地面应平整光滑,承压能力不小于6Mpa。

全机总用电量约为15千瓦,厂房内须备有380V及220V电源。

室内必须装有空调设备,保证室温为20℃~25℃,相对湿度为40~60%。

3.2压丸主机的安装
压丸主机安放于厂家提供的油盘内(见图三)。

压丸主机放好后,可调整支撑座下面的螺旋支承千斤顶调平设备,使机头上平面的倾斜度不超过5%。

3.3输送机在压丸主机的前面,风力输送机进料斗的上部,剩胶桶
则放于压丸主机前侧与输送机下侧,压丸主机拉网轴的下部。

3.4流化定型转笼应装于压丸主机左(面对压丸主机左手侧)后方
(参见图三),在流化定型转笼下部放置一盛油盘,整套流化定型转笼在盛油盘内应安放平稳,排列在一条轴线上,并调整位置及高度,将定型转笼进料口与风力输送管相连。

3.5压丸机的供电要求
3.5.1该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控制箱外壳与地线相联接,接地
电阻不大于10欧姆,地线接地面积不小于6平方毫米,防止漏电伤人。

3.5.2该压丸主机采用变频器进行无级调速,当瞬时停电大于15ms
及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10%时,变频器则停止运行,所以对工厂供电电源要求如下:
第7页
3.5.2.1保证不间断供电。

3.5.2.2允许电压波动±10%以内
3.5.2.3允许频率波动±5%以内
如果工厂供电质量难以满足以上三条基本要求,压丸主机应加交流稳压电源,其功率不小于4千瓦,以保证电机正常运行。

3.6所有设备就位后,连接所有电缆,连接点应牢固,在确认所有
接线正确无误后方可正式供电进行通电检查、运行。

4.操作使用
4.1操作使用必须注意的问题
4.1.1开机前机身内的润滑油箱内液态石蜡应不低于油箱高度的
2/3;供料泵壳体内的液态石蜡应充足;左侧内的油箱内也应注入液态石蜡约油箱高度的2/3;并在机头上部的齿轮和门梁上部液态石蜡孔内加注适量液态石蜡,确认润滑系统工作正常时方可开机。

4.1.2在两个滚模间没有胶皮的情况下,严禁用气动夹模开关给滚
模加压,以免损坏模具。

4.1.3当滚模转动时,不得将楔形喷体直接压在滚模上。

4.1.4严禁将硬物掉入两滚模之间。

4.1.5地面明胶桶中桶与内桶间的夹层内必须用软化水,防止日久
产生水垢,同时严禁在缺水情况下使电加热器通电加温。

4.1.6输送机和流化定型转笼换向时,必须待输送机、流化定型转
第8页
笼完全停稳静止后,方可换向,否则,可能导致电器元件损坏。

4.1.7所有电气系统中的接插件,均不应带负载插拔,防止接点烧
蚀。

4.2模具的安装
4.2.1将模具安装到机头上就可自动对线,即左右滚模上的凹槽已
一一对准(出厂前已经调整好)。

4.2.2运转过程中如发现模具跑线现象,这时就需要重新调整,调
整的方法是:将喷体置于非工作位置(即升起位置),使左右滚模刻线尽量靠近(但模具不可施压接触),然后松开机头后面滚模对线机构的锁紧螺钉,使压丸主机点动(用对线扳手调整压丸主机后面的对线机构),反复调整,使左右滚模端面销孔上的刻线对准(出厂状态),对线误差应不大于0.05mm,然后将锁紧螺然旋紧即可。

4.3滚模及供料泵的定时调整
4.3.1使机头后部的惰轮与变换齿轮脱开(处于啮合状态),用扳手
转动供料泵的驱动轴(见图四),使供料泵左边的10个活塞杆位于极左或极右(极左或极右取决于分流板的结构,详见图五)位置。

4.3.2以压丸主机点动方式,使左右滚模慢速微量转动,当喷体处
于工作位置(即降下位置)时,使喷体上的定时刻线低于滚模端面上较近的一对定时刻线2~2.5mm,(见图六)。

针对不同
第9页
形状、装量的模具,此值会略有变化,调整时需保证压丸过程中喷体喷出的料液完全喷入胶囊腔内为宜。

4.3.3将变换齿轮板上的惰轮与变换齿轮啮合,即完成滚模及供料
泵的定时调整。

4.4胶皮的制备和调整
4.4.1调整压丸主机两侧明胶盒的前板,使其与胶皮轮完全接触,
即间隙为0。

4.4.2将明胶桶与明胶盒通过输胶硅胶管连接,其外部包以加热套,
设定温度(一般为55~60℃)使温度稳定,即可起动主机,调整地面明胶桶上气动减压阀压力(压力不大于0.2兆帕)。

直至明胶液由明胶桶进入明胶盒。

4.4.3旋转明胶盒两侧的调节螺钉提起前板,使其与明轮的缝隙加
大,使胶液流出,调整胶皮到所需的厚度。

4.4.4用测厚表(本机配带)测量两条胶皮厚度,根据测量结果调
整明胶盒上前板与明胶轮的间隙,使胶皮厚度满足要求并均匀一致。

4.5压制胶囊
4.5.1将两条胶皮分别送入机头两侧传动轴及油滚轴,经导向轴后
进入两滚模之间,再通过下丸器两六方轴间和拉网轴间的间隙,使胶皮进入剩胶桶内。

4.5.2将气动夹模系统面板开关拧至“加压”位置并调整前端压紧
第10页
手轮,使左右滚模受力贴合,调整后气缸压力旋钮,压力表显示约0.2-0.3MPa,
直至胶囊从滚模间顺利切断为宜。

4.5.3启动地面供料桶压力阀至约0.03MPa,将料液打入主机料斗
内,将气动夹模开关拧至“复位”位置,启动触摸屏上喷体升降开关放下喷体(工作位置),调节温控仪,使喷体上的加热管通电加热达到设定温度然后将气动夹模开关拧至“加压”位置,给滚模加压,调整供料量,推回供料板组合上的开关杆使喷体喷液,即可生产出胶囊。

注意:为防止机器过早磨损,延长第一次大修期,机器长期工作的滚模转速宜不超过3.0转/分钟;特别是新机器各机械传动尚未完全磨合,不宜一开始即长期工作在很高转速(转速应该小于2.0转/分钟)。

4.6滚模的更换
生产形状大小不等的胶囊,须使用不同规格的滚模,同时须更换与该滚模配套的变换齿轮、楔形喷体、分流板以及与分流板相适应的密封垫等。

5.电控操作说明
5.1打开压丸机机头后部的电控箱,检查电控盘上各处接线有无松
动、掉线,再确认机器各处接线的完整性。

第11页
5.2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合上空气开关,机器供电,打开总电源
开关,此时用专用钥匙右旋打开操作面板上的钥匙开关,则触摸屏点亮,其自动初始化后进入机器运行主画面。

5.3
图5.1触摸屏主画面
检查机器运行主画面上各处部件参数,主要包括各处温度、转速,及各部件(包括辅助转笼、风机、微量润滑泵)的开关状态。

5.4机器各部分主要按下列说明操作:
5.4.1 在主运行画面左下角有主机运行按钮,点击之则主机开始运
行或停止。

第12页
5.4.2 在主运行画面左下角有加热开、关按钮,点击之则主机各处
开始自动加热或停止。

5.4.3 在主运行画面中部有喷体,左、右明胶盒,空调,明胶桶的
示意图,各部件均有两组温度参数,其上部为测量参数,下部为设定参数,点击设定值则画面上弹出小键盘,可以改变设定值的大小。

喷体、左、右明胶盒的缺省设定值分别为0℃、60℃、60℃。

5.4.4在主运行画面中下部有输送机的示意图,点击此处左、右箭
头,则输送机分别向左或向右运行。

5.4.5 在主运行画面中部有滚模运行的示意图,点击转速显示键则
画面上弹出小键盘,可改变主机转速。

5.4.6在主运行画面中部有胶轮的示意图,点击左右胶轮数值设定
键,可分别对左右胶轮速度进行调整。

注意:左右胶轮速度设定值,是在主机转速上进行加减的偏差值。

5.4.7 在主运行画面中“上料桶”上有开关,点击之则自动供料系
统打开或关闭。

5.4.9下丸器随主机一起运行,可通过开关停止运行,但是主机未
运行时下丸器不能单独运转。

5.5.0 胶轮转速调整是在主机转速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5.5.1 微量润滑也是在主机工作时才工作,可通过开关关闭。

第13页
图5.2手动操作画面
5.5.2点击“手动操作”按钮可加入手动操作画面。

5.5.3 画面左侧红色按钮为“主机点动”按钮,当主机未运行时,点按此按钮时主机转动,松开按钮后主机停止。

5.5.4拉网轴调速也是与主机随动,速度在主机转速的基础上调节。

5.5.5 冷风开关及调速是用来控制给胶皮冷却用的风机。

最快速度为5.0转。

5.5.6除霜开关用来为制冷机组的蒸发器除霜。

可分别调整除霜的
工作时间和除霜的停止时间。

第14页
图5.3 自动整定画面
5.5.7自整定功能该功能由三个按钮及一个状态显示键实现,点击
“喷体温度整定”键可以在喷体与“制冷温度整定”之间切换,点击“开始整定”按钮,进入温度整定状态,可通过状态显示键观察整定进行情况。

在整定结束或中途终止整定后,必须点击“更新PLC”键,如不点击,相应温控将不能正常工作。

整定过程中禁止改变温度设定值。

第15页
第16

5.5.8点击主画面的“系统设置”按钮即进入系统设置画面:
图5.4系统设置画面
5.5.9在此画面中可对触摸屏进行设置,点击“对比度增加”或“对
比度减少”按钮,可调整触摸屏的对比度。

5.6.0点击“触摸校准”按钮可以修正触摸误差。

5.6.1点击“清洁屏幕'按钮可以在线对屏幕进行清洁。

5.6.2点击“口令列表”键可进入口令列表画面:
在此画面中高等级用户登陆后可以分配低等级用户。

可进行用户等级记录。

图5.5口令画面
5.6.3在系统调整画面中点击“报警信息”按钮进入报警画面,可
以查询整机是否有故障报警,可以为故障检修提供参考。

第17页
5.6.4点击“装量调整”按钮可进入装量调整画面:
第18页
图5.7装量调整
5.6.5在此画面中原料比重及所要达到的装量需要操作着根据实际情况写入,操作者还要知道每粒要是由单柱塞还是双柱塞来供药。

(一般情况16#以上软胶囊需要双柱塞)。

所有数据填好后,如设定的装量与测量的装量大于一个调节单位(0.000536ml),那么点击“自动调整”按钮后,PLC将自动调节装量的大小,到设定的数值。

此数值为理论值,如有偏差,可通过“手动调整”按钮微调装量大小。

5.6.6在主画面中点击“转笼控制”按钮可进入转笼控制画面:
第19页
图5.8转笼控制
5.6.7转笼控制分为两种方式手动或自动。

两种方式互斥。

也就在同一时间,转笼控制只能工作在手动或自动单一模式下。

通过屏幕左下角的切换键选择,(该键为双击方式触发,避免误操作。

)在切换到自动运行状态前,操作者需要将胶囊干燥时间,和出丸时间调整合适。

在屏幕的右下角是自动控制单次或连续的切换开关,选择单次,自动转笼在运行一个周期后自动停止工作,如果选择连续运行,自动转笼将在完成一个周期后继续运行下一个周期。

在自动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点击每节转笼控制下方的暂停键,暂时停止该节
转笼的运行,但转笼控制的计时不停止。

第20页
5.6.8自动转笼设计的开盖停止保护系统,该系统是用来保护操作者安全的,严禁将此功能当作转笼停止开关使用,停止转笼运行请在触摸屏上进行相应的操作。

5.6.9转笼节数由于配置不同可能不完全相同。

5.7.0机器的关闭。

在确认各处停止运行、各画面上相应部分分别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左旋钥匙开关,则触摸屏关闭,机器停止运行,此时再关闭机器供电空气开关,触摸屏面板绿色指示灯熄灭,机器停电。

5.7.1机器的急停
在确认机器运行不正常的情况下,可按动操作面板上的急停开关,则机器触摸屏和PLC掉电,此时可停机检查机器故障。

急停开关右旋可打开复位。

此时在钥匙开关处于右旋打开的情况下,触摸屏和PLC可重新上电,重新开始运行,此时应按开机步骤重新开始机器的运行。

5.8注意事项。

5.8.1电源必须按大于10KW,三相五线制配电,必须确保机器保
护地与大地以足够粗的地线接通。

5.8.2在交流电源不稳定或附近电网存在大负载干扰的情况下,应
增加交流稳压及隔离滤波装置,确保不对机器(尤其是PLC、触摸屏、变频器及它们相互之间通信)的干扰。

第21页
6.故障及其排除
6.1机器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如下表,供用户参考。

序号现象原因解决方法
1 胶皮割裂或出现凹
沟明胶盒胶液出口处
有硬胶或其他杂物
清除硬胶或杂物(不必停机)
2 胶皮高低不平或呈
波浪线胶皮轮上有油或异

擦拭胶皮轮
3 胶皮在油滚系与滚
模之间堆垂喷体位置不当或拉
网轴过松
调整喷体位置及压紧拉网轴
4 胶皮宽度不够明胶盒出口有异物清理异物
5 胶皮粘在胶皮轮上冷风不足增大冷风量或降低胶液温度
6 胶囊开头不对称侧胶皮薄厚不均调节胶皮厚度
7 胶囊壳内凹胶皮质量问题调节胶皮厚度,降低喷体温度改
善环境温度
8 胶囊畸形胶皮过薄,喷体温度
过高,环境温度不适
宜调节胶皮厚度,降低喷体温度改善环境温度
9 胶囊封口不好滚模跑线,胶皮润滑
不好,胶皮厚度不
当,喷药时间,调节
工作参数,更换滚模
或喷体重新对线,改关胶皮润滑,调节胶皮厚度,调节喷药时间,调节工作参数,更换滚模或喷体
10 胶囊接缝开裂胶皮太厚,胶液质量
差,滚模跑线,喷体
温度低,料液不适应
等调节胶皮厚度或更换胶液,重新对线,提高喷体温度检查料液
11 胶囊装量不准料液有气泡或过稠,
供料泵泄漏
改善料液状态,修复供料泵
第22页
6.2电气系统、PLC常故障及排除方法如下


现象原因解决方法
1 触摸屏不亮。

A、机器空气开关未合上。

B、急停开关未复位。

C、触摸屏故障。

A、合上空气开关。

B、急停开关复位。

C、回厂返修。

2 按动主机运行按
钮,主机不运行。

A、转速设定为0.0。

B、P LC与变频器通信电缆屏蔽层未
接地,产生通信干扰。

C、P LC通信故障。

A、增加转速。

B、确保屏蔽层接
地。

C、P LC返厂检修。

3 按动加热按钮,
各部分不热。

A、各处加热部分设定值低于测量
值。

B、电控箱内加热空气开关未合上。

C、加热管故障。

A、调整设定值。

B、合上加热空气开
关。

C、更换相应加热
管。

4 点击触摸屏各处
均未见主机动
作。

A、PLC内程序未处于运行状态。

B、P LC与触摸屏通信受到干扰。

C、P LC或触摸屏故障。

A、调整拨动开关让
PLC处于“RUN”
位。

B、确保PLC或触摸
屏、变频器之间
通信,各屏蔽与
机体均接入大
地。

C、返厂检修。

5 触摸屏弹出异常
窗口。

触摸屏故障。

返厂检修
7.设备维护及保养
7.1定期检查电气系统中个元器件和控制回路的绝缘电阻(应不小
于5兆欧)及接地的可靠性,以确保用电安全。

7.2每班检查机身、供料泵及主机左侧石蜡油箱内的液态石蜡油量,
发现不足时及时补充。

7.3每周更换一次机身和供料泵内的液态石蜡,并清洗过滤网。

第23页
7.4每周将下丸器拆下,清洗一次,然后加适量的液态石蜡,重新
装复。

7.5使用过程中及时向机头门梁上的孔和机头顶部外漏的齿轮和传
动轴加适量液态石蜡。

7.6经常保持两侧胶皮轮上清洁无油,发现油污,及时擦除。

7.7明胶盒和输胶管在停止使用时,必须及时清洗干净。

7.8一般情况下,每半年清洗一次油滚微孔轴筒(左右各两件)。

7.9每班检查主机传动皮带及输送带的张紧程度,发现过松则及时
调整。

7.10定期清理干燥机上风机罩的进风口,保证用风干燥与通畅。

7.11一般情况下,每一年对全部机械设备分解检查、清洗一次。

24
根进料管不要分解,机头内的传动系统分解和装复要特别慎重、细致。

第2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