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端砚知识100问答

合集下载

辨别端砚有妙招

辨别端砚有妙招

标题:辨别端砚有妙招:一辨色二品纹三听声(注:本篇用瑞哲轩ID发布)正文:现在端砚收藏越来越火了,我们瑞哲轩的小小展馆里经常迎来四方嘉宾,高手有之,菜鸟也不少,尤其是新入行的同志,对如何辨别端砚的优劣更是问题多多。

在下知道坛子里高手云集,也并不敢卖弄,无非是做点小收集,抛砖引玉,希望有高人也出来指点一二!辨别端砚,和鉴赏别的艺术品一样,首先就是视觉上的冲击,辨色,各个品种颜色自有特色!1.老坑:老坑颜色是灰紫色,有时候带点蓝色;2.坑仔:紫红色(坑仔是三大名坑中颜色稍微偏深红一点的)3.麻坑:青红相间;4.宋坑:深紫色偏红;5.梅花坑:苍灰色带军绿;6.绿端:绿色为主,也有黄色和红色7.白端:白色;8.冚箩蕉:颜色各异,近似三大名坑;9.朝天岩:灰褐色;10.白线岩:又称有冻岩,颜色近似三大名坑,但稍微偏黄;11.宣德岩:颜色多种,几乎涵盖所有的端砚坑别的颜色;12.沙浦石:颜色多种,几乎涵盖所有的端砚坑别的颜色;仅从颜色上可以轻松而准确判断的坑别是:宋坑(深紫红色,该颜色是宋坑独有的)、白端、绿端。

再者,就可以细品石品纹理了。

1.老坑:冰纹、冰纹冻、鱼脑冻、金银线、天青、青花、火捺、五彩丁等;具有冰纹和冰纹冻石品的端砚几乎可以有八成的把握判断为老坑,当然其他坑口偶尔也具有该种特征。

但五彩丁作为石品中的瑕疵,是和老坑相随相伴的。

2.坑仔:鱼脑冻、天青、青花、火捺、蕉叶白等;3.麻坑:翡翠纹、鱼脑冻、天青、青花、火捺、蕉叶白等,石疵虫蛀等麻坑在石品上除了少见冰纹以外,其他的石品特征和老坑和坑仔相近,有虫蛀石疵是麻坑相对而言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4.梅花坑:多眼且大,而且石眼的颜色偏黄。

这一特征几乎是梅花坑所特有的。

5.冚箩蕉:编制状的平行纹理是冚箩蕉独有的,而且冚箩蕉没有石眼。

6.朝天岩:青苔斑又称霉苔斑或者玳瑁斑,是朝天岩独有的,就像生长在石头上的发霉斑点。

7.白线岩:火捺、青花、鱼脑冻和眼;8.宣德岩:石品多种多样,涵盖端砚所有坑别的特征;9.沙浦石:石品多种多样,涵盖端砚所有坑别的特征;通过石品纹理的辨别,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出梅花坑、冚箩蕉和朝天岩了,剩下的就是白线岩、宣德岩和沙浦石了,因为这三种坑口的石头无论是从颜色还是石品纹理上面,都具有三大名坑的特征,这也是端砚判断的重点,也是人们经常容易犯错的误区,当然也就是不良商家通常以次充好的重灾区了。

中国四大名砚之端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端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端砚
端砚以石质优良、细腻滋润和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被推为「群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

用于书画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端石制砚,以石质要达到「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储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者」为佳品。

端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带。

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为「端砚」。

端砚砚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间发现的,端砚石由于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滋润、具有发墨不伤毫和呵气可研墨的特点。

端石中的佳品长年浸于水中,温润如玉。

《端溪砚史》称之:「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

歙砚和端砚并称,而端砚又较歙砚更佳,据说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后主时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石。

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为砚中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级。

它出产自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名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

采集端石的地方,通常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岩、中岩、上岩、龙岩、蚌坑等采石之所;下岩洞在山底,终年浸水,而砚石贵润,所以下岩之质量最佳。

端砚鉴赏要点略谈

端砚鉴赏要点略谈

端砚鉴赏要点略谈什么是鉴赏?鉴就是对石质的优劣、作品的真伪进行科学有效地鉴别和区分。

赏就是对端砚作品的艺术特点,包括天然石品花纹,以及雕刻技艺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欣赏。

说通俗点,鉴赏就是欣赏者对自己喜欢、感兴趣的端砚作品领略它的全过程,而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一种高雅的心里活动。

当人们在购买或欣赏端砚的时候,总要对它进行全方位“审视”,如:端砚的石质、造型、题材、雕刻、砚盒等工序是否做工精致,是否有艺术美感等等。

那么我们怎样去欣赏端砚呢?究竟什么样的砚才算好砚呢?好砚的鉴定标准又是什么呢?端砚鉴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

它包括了石质优劣的确定、砚雕艺术水准高低的确定和包装艺术精美与否的确定等等,是对端砚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艺术评价。

如果说“鉴”是一种认定,那么“赏”则是认定后的一种观摩享受。

要想对端砚进行鉴赏,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端砚的结构特点、石品花纹、工艺制作特点以及历史渊源等知识。

要知道端石的产出有很多的坑洞,而每个坑洞甚至相邻坑洞的砚石都十分接近,我们不但要阅读有关端砚的历史资料和书籍,还要通过看石质、摸砚堂、敲砚石、洗砚池、掂重量、刻砚石等方法亲身体验端石之美。

要掌握这些“鉴”的技巧并非易事。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具有文学、造型、金石书法、雕刻等姊妹艺术的素养。

笔者在端砚之乡有近40年的制砚经验,相信已对端砚的各种特点有所了解。

现就对端砚的鉴赏作以下简要的论述:一、材质石质优良的石质是体现端砚价值的根本所在,也是辨别端砚的依据。

《广东新语》说:“端溪石石质细嫩。

”“体重而轻,质刚而柔。

”这是因为它长期浸渍于水中,石层中杂质被水分解,使砚石得到净化而变得更加纯净体轻。

既下墨快、又发墨好,贮水不涸。

端砚的石质,其特点是石性温润,细腻娇嫩,坚实致密,呵气即泽,手按若小儿肌肤。

从外观上看。

哪怕是端砚中最低档的古塔岩石,其石质的细润度也远远高于其他砚种,更不用说端砚中最璀璨的明珠水岩老坑石了。

古人赞美老坑“其腻若脂,其润比玉”,“冰盈为肌间紫碧”。

端砚石品知识点总结

端砚石品知识点总结

端砚石品知识点总结端砚的品种众多,如何正确辨认端砚的品质和价值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辨认端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石质首先要观察端砚的石质,石头的质地和颜色对端砚的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好的端砚应该选用石质坚硬、细腻,并且具有一定的韧性,这样才能够研磨出充满韵味的墨汁。

而且端砚的颜色也非常重要,通常来说,颜色愈深,代表着端砚的品质愈高。

二、石纹端砚的石纹是一个很重要的鉴别标准。

石纹是指砚石内部的纹路和纹理,石纹越美丽,表面越光滑,端砚就越有艺术价值。

常见的端砚石纹有木纹、鱼鳞纹、星芒纹、龙眼纹等,每种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价值。

三、雕刻好的端砚还应该有精美的雕刻工艺,雕刻应该清晰、细腻、生动,这样能够提升端砚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常见的雕刻图案有寿字、花鸟图案、山水人物等。

四、产地端砚的产地也是一个重要的鉴别标准。

中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种类的端砚,其中以安徽的徽砚、浙江的歙砚、四川的青石砚等最为著名。

不同地方的端砚在用料、制作工艺、风格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也会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价值。

对于端砚的收藏和保养知识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收藏端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择购买端砚时要选择有正规渠道的商家,尽量选购有证书的正宗端砚,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同时要选择适合自己书法水平和喜好的端砚,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二、保养端砚的保养非常重要,因为好的端砚需要精心呵护才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品相。

在平时使用端砚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首先,使用时要用清水来清洗,不要用化学品来清洗端砚,以免损坏端砚的质地和颜色。

其次,在不使用端砚时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长时间潮湿。

最后,要避免碰撞和摔落,以免端砚出现裂纹或破损。

三、观赏收藏端砚不仅是为了使用,更是为了其观赏价值。

因此,在平时使用完端砚后要及时清洁,将端砚观赏收藏在适当的位置,以展现其美丽的石质和纹理,同时也为了长久保存端砚的艺术价值。

端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拥有着独特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

端砚文化常识高考知识点

端砚文化常识高考知识点

端砚文化常识高考知识点端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经常作为考点出现。

端砚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历史积淀和智慧的结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端砚文化的常识,并结合高考考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端砚的定义与历史渊源端砚,是用于研磨墨汁的工具,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石砚和陶砚。

石砚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常用的材质有青石、紫砂、花岗岩等,而陶砚多以陶瓷的形式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端砚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象征。

古代文人士大夫均视石砚为不可或缺的文房四宝之一,并视之为写作文化的象征和内涵的寄托。

可以说,端砚是中国文人雅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端砚的制作工艺端砚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

首先,选取合适材料,然后将石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进行粗磨和细磨,最后通过打磨、刻字等工艺进行加工和装饰。

石砚的制作不仅注重物理特性,如质地硬度、墨槽深度等,还注重艺术性。

一款好的石砚不仅要具备使用功能,还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陶砚的制作则完全依赖于陶瓷工艺。

陶砚的出现,大大扩充了砚台的材质范围,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三、端砚的文化内涵端砚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它象征着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端砚作为书法创作的必备工具,传承了这一重要文化元素。

其次,端砚传达着一种品格和气质。

研磨端砚是一种静心、沉思的过程,夹杂其中的是对文字、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它不仅有助于培养专注力和耐心,更能提升个人的魅力和气质。

此外,端砚还代表着与古代文人的联结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古代文人士大夫们普遍热衷于传统文化,而研究书法、砚墨则是他们的必修课。

通过研习端砚文化,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文人及其卓越的学识境界。

四、端砚在高考中的考点高考中经常会涉及端砚相关的考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常识类题目。

考生需要掌握端砚的定义、历史渊源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在此类题目中,考生需要注意结合文化背景进行解答,同时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扩展性思维。

端砚知识

端砚知识

端砚知识(粘板岩为制作端砚的材料。

黄岗镇是端砚的故乡)斧柯东以出产端砚著称于世的斧柯山,位于肇庆市羚羊峡东南,绵延十多公里,崇山峻岭,气派非凡。

其东麓地域一直是沙浦镇辖区,故有些人习惯称这一带产出的端石为沙浦石,还有羚羊峡以东(属鼎湖区)的沙浦诸坑,此地自明末清初曾断断续续开采过砚石,沙浦石现在称之为新麻坑或斧柯东。

石质不俗,细腻,坚硬致密,石品纹理丰富,实用性很强,送礼佳品。

砚的分类及称谓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它的历史已很久远了,近年出土文物中,有西汉初期的砚台和砚石,那么,它至少有二千年的历史了。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关它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一曰即墨侯。

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

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

如宋朝王迈的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二曰万石君。

宋朝苏轼作《万石君罗文传》,以他优美的文笔,给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

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

万石君的名字从此传开。

三曰瓦砚,亦称砚瓦,俗称瓦头砚。

唐以前除石砚、瓷砚外,就是陶砚。

澄泥砚是陶砚的进步。

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讲的"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

秦汉时建筑宫殿用的砖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后来有人用这些砖瓦改制为砚。

正象唐朝吴融《古砚瓦赋》中描述的:"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

还有一说,谓:"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

"四曰陶泓。

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陶泓指的也是砖瓦砚。

唐宋时,尽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红丝石以及洮石等相继出现,用这些石料做成的砚开始流行,但砚石开采、制作仍受种种条件限制。

端砚收藏要诀

端砚收藏要诀

中;切忌将蜡涂于砚堂磨墨的部分,因为此处涂 蜡,则水墨不融,亦不能发墨。砚上抹植物油的 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植物油属慢干性油脂,砚 面有油多招尘土,使砚污秽不堪,并且日久油腻 也会散发出一种怪味令人生厌,或者植物油产生 霉变,在砚的表面会出现霉斑,擦洗不去大煞风
景。
一路上听的话多了,耳朵却是空的
一、避光
砚若置于窗前案头,应避阳光直射,否则砚 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易于干 裂。
二、玩赏
佳砚玩赏,桌上宜铺毛毡,不可使砚接触金 属及玻璃等器物;更不可将砚重叠放置,以防碰 伤。
三、涂蜡
对于涂蜡古人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砚之涂
一路上听的话多了,耳朵却是空的
蜡是:蜡中视石如隔云见日,昏翳闷人。且蜡石 不发墨。此语是极有道理的。现在有不少制砚人 将蜡涂遍砚身,有的还涂抹植物油,更有的涂沫 墨,以为可以养砚,给人一种滋润古朴的感觉。 但这些做法并不妥当,涂蜡封石是可以的,但方 法须得当。蜡可以涂于砚的四周,底部要薄而适
六、砚匣的收藏与保养
一路上听的话多了,耳朵却是空的
砚匣多为木质,清代初期佳砚的匣也大多为 优良木材制作,如红木,紫檀,黄花梨等。其砚 匣之内壁还涂有漆数层,防止墨汁水份的蒸濡, 使砚匣胀裂。另外砚匣还应经常打蜡砚身放之不 下时,此时可用砂纸打磨匣之内侧,使其增宽易 放,切忌磨去砚,致遭削足适履之讥。古砚匣因 年代久远多有破烂和损坏,对于此类砚匣可采用 匣外配匣的方法,以此对古砚匣进行收藏。因为 古砚匣是研究砚匣的形制,工艺制作,髹漆技术
四、取砚
遇到砚壅塞砚匣之内,应双手将砚匣倒置于 有毡的桌面上,轻敲匣边,使砚身重堕出匣为宜, 切不可用金属物撬弄,以免损伤砚。
五、放砚
砚放在匣内,要依砚与匣的原来位置自然放 入。特别是长方形的砚,上下边并非等长,多是 底边略宽于上边,放砚时应视其宽窄放置。若不 知其妙将砚倒置,紧塞砚匣,则会发生砚匣崩裂。

端砚的鉴别

端砚的鉴别

1、端砚的鉴别端砚名坑众多,常见亦有十多个,开采的坑洞随着时间的伸延,有的坑洞砚石逐渐稀少,甚至枯竭,或塌方淤塞,无开采价值;亦有些是新开发的坑洞,近些年在沙浦、典水、洮溪一带发现和开采出大批砚石(还未给予它们正名,只统称沙浦石);因此要准确地分辨那个坑洞的端石,恐怕也不容易,历史上就有以广东恩平的茶坑石冒充端砚石的事。

清梁绍壬撰《两般秋雨盦随笔》说:“端砚之辨最难,非生长斯土悉心穷究者不能知也。

”鉴别端砚可以说是一门科学,因为要有各方面知识做基础;同时又是一门技术,因为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最好能掌握开采各坑砚石及刻制端砚技术的实践,而多年、多比较、多分析是最重要的。

就以端砚的镶眼、贴眼来说,古人亦偶尔会在端砚上镶嵌石眼,以掩盖瑕疵,且技术高超,做得天衣无缝。

现在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用镶嵌石眼来冒充天然石眼,以提高其价值,甚至用胶水贴眼,甚至用墨色点睛,这种人为的强求性的“加工”,不仅达不到艺术效果,时间长了更得不到经济效益,反之损害了端砚的声誉。

要鉴别不会很难,首先要知道端砚石眼的形成和各坑砚石眼的区别。

如坑仔岩石眼多为圆形的鸡公眼或绿豆眼,颗粒不大,以米黄色为多,或奶黄偏白,偶有翠绿色偏蓝的;麻子坑的佳眼圆正,晶莹、翠绿,作数重晕,多为鸲鹆眼,值得注意的是,麻子坑的石眼是顺着石的纹理生长的,即纹理是右斜,石眼的生长也是右斜,其余类推,而镶眼或贴眼者往往于此暴露破绽;老坑口石眼不多,其色泽比麻子坑石眼要浅淡一些,偶然也有翠绿圆正的佳眼;象牙眼多见于老坑和坑仔岩。

其次,就镶眼或贴眼的技术来说,今人远比不上古人,经常放错方向和位置,或者张冠李戴,如把麻子坑石眼贴到坑仔岩上,把坑仔岩石眼贴在老坑上。

如果掌握各坑砚石眼的特征,就不难辨别出其真伪了。

当然,光凭实践也不行,有时一些制砚名手也会把砚石搞错。

以端砚中的绿端来说,本来是最容易辨别的,但制砚的绿石不是只有绿端,甘肃的洮河石砚、吉林的松花石砚、宁夏的贺兰砚、安徽祁门的一种淡绿石砚、广东恩平也有一种绿石,从色泽来看它们之间非常相似,以致清初的琢砚名手金殿也错把绿端看作松花砚。

端砚—搜狗百科

端砚—搜狗百科

端砚—搜狗百科
端砚
端砚(duān yàn)坑口众多,历史悠久。

但自2000年开始,所有坑口因禁采而停止开采。

端砚砚石主要有五个产地:1、端溪东侧斧柯山西麓一带,有老坑、坑仔、麻子坑、冚罗蕉、朝天岩等。

2、羚羊峡北岸,与老坑一江之隔的白线岩等。

3、北岭山一带,有宋坑、梅花坑。

4、小湘峡一带,绿端。

5、斧柯山东麓,沙浦镇一带,沙浦诸坑(又称“斧柯东”)。

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更是不少人心头之结。

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端砚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

端砚之所以封坑,是因坑道闭塞、塌方和政府保护而封坑停采,砚资源越来越少了,现在销售的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卖一块就少一块了,故端砚之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

民间做工很多品味不高,甚至俗不可耐,即使有方难得的好石,被庸工俗手一雕,是为废品。

令人痛恨不己,既爱其石,又实难接受收藏使用,此其二。

因此,不少人孜孜以求,却难有佳遇,是为心结。

端砚的基本知识

端砚的基本知识

端砚的基本知识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端砚呀!这端砚啊,那可是咱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宝贝呢!你说这端砚像啥?就好比一位有内涵又低调的大师傅!它外表可能看起来普普通通,但你一旦深入了解,哇塞,那可真是不得了!端砚的历史那叫一个悠久啊,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都对它爱不释手。

想想看,那些大诗人、大书法家们,在书桌上摆着一方端砚,磨着墨,然后挥毫泼墨,写出一篇篇千古佳作,多带劲啊!这端砚可不就是他们创作的好帮手嘛。

端砚的石质那是相当讲究的呀!细腻温润,就像婴儿的皮肤似的。

而且啊,它发墨快,墨汁还特别浓黑发亮,这要是用来写字画画,那效果,啧啧,绝对一流!你说要是用别的砚台,能有这效果吗?肯定不行啊!再看看端砚的雕刻,那可真是巧夺天工啊!雕刻师傅们用他们精湛的技艺,在端砚上雕琢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造型。

有山水、有花鸟、有人物,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砚台上蹦出来似的。

这哪里只是一方砚台啊,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咱平时用端砚的时候可得注意保养啊,可不能随随便便对待它。

就像你对好朋友一样,得细心呵护呀。

不能让它磕着碰着了,也不能让它沾到脏东西。

要经常给它擦擦身子,让它干干净净的。

还有啊,现在市面上有好多假冒伪劣的端砚呢,咱可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假货给骗了。

怎么辨别呢?这可得有点经验和眼力劲儿了。

真正的端砚,石质、纹理、雕刻工艺那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不是那些假货能比的。

你想想,要是你有一方真正的端砚,摆在书房里,那多有面子啊!朋友们来做客,看到这么漂亮的端砚,不得对你竖起大拇指啊!而且啊,这端砚还能传家呢,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也感受感受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端砚这东西,真的是太好啦!它不只是一方砚台,更是咱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啊!咱可得好好珍惜它,让它一直传承下去,不是吗?。

端砚文化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端砚文化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端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我们特设计这份问卷。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端砚文化,促进其保护和传承。

请您抽出几分钟时间,如实回答以下问题。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男()女2. 您的年龄段是:()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的学历是:()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二、端砚文化认知4. 您是否了解端砚文化?()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5. 您了解端砚文化的途径有哪些?()网络搜索()书籍阅读()参观博物馆()听取专家讲座()其他(请说明)6. 您认为端砚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怎样的地位?()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三、端砚文化传承与传播7. 您认为端砚文化的传承面临哪些主要问题?()技艺传承困难()市场需求减少()年轻一代对端砚文化兴趣不高8. 您认为应该如何加强端砚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加强技艺培训,提高传承人素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举办各类展览、比赛等活动,激发年轻人兴趣()加强与其他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他(请说明)9. 您认为端砚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前景如何?()非常广阔()比较广阔()一般()不太广阔()不广阔四、端砚文化保护与开发10. 您认为端砚文化保护与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保护力度不足()开发过度()缺乏合理规划()其他(请说明)11. 您认为如何平衡端砚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加强法律法规保护()制定合理开发计划()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五、其他12. 您对本问卷的填写有何建议?()请在此处填写您的建议再次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完——。

石头 石磨 砚台 考题

石头 石磨 砚台 考题

石头石磨砚台考题
古代砚台的种类虽多,但最贵重者为端、歙砚。

歙砚的佳品,目前已很难见到。

因此,对于古砚的鉴别和收藏,主要针对端砚。

上乘的端砚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天青、冰纹、火捺、马尾纹、胭脂晕、石眼等。

1.蕉叶白,浑成一片,嫩净如柔软的肌肤,如凝脂,温润而光泽,沉而密,一眼看去,深深然,隐隐然,如见其里。

蕉叶白,象蕉叶初展,含露欲滴的是上品,素而洁的稍次。

黄而焦、蓝而灰的为下品。

2.天青荧洁无疵,色泽较青的端石叫天青。

天青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的为上品;色泽阴暗晦涩的为下品。

3.冰纹石,白晕纵横,有痕无迹,细如蛛网,轻若藕丝,即使大西洞也不多见。

4.青花微细如尘,隐隐浮出,或如虮虱脚者,为最上乘。

粗点成片的,稍次。

5.鱼脑冻此石有如荡漾着一团生气,如澄潭月漾,故称鱼脑冻。

错落疏散的,叫碎冻。

洁白疏散的为上品,灰色、褐色的为下品。

石墨是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著另外三个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个六边形)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

由于每个碳原子均会放出一个电子,那些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因此石墨属于导电体。

石墨是其中一种最软的矿物。

它的用途包括制造铅笔芯和润滑剂。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

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

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

端砚知识100问答

端砚知识100问答

四宝之首——端砚知识100问答1问:砚在我国存在了多年?为什么说砚是“四宝之首”?砚台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商殷时代用瓦片或石片作研墨的工具,也可以称为砚台的话,那么就是3000年的历史了。

以端砚而言,始于初唐,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同时它又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甚至可以说,从某一个角度、某一范围内反映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活、艺术水平。

自唐以来,我国出现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

以后,澄泥代替了红丝。

四大名砚之所以为人们称誉,当然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有它各自的地方特色和雕刻风格。

砚在我国的文明史上,和纸、笔、墨一样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砚也是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四宝之首”。

2问:端砚起源于何时?关于端砚的源起和传说,专家考证认为端砚自唐朝初年就开始生产了。

据史料记载,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勤劳的肇庆人民就开始生产端砚,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正了端砚问世的历史。

3问:端砚在一开始时是什么样子的,是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在砚上进行雕饰的?自唐朝初年就开始了端砚的生产。

不过,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后来到了唐朝中叶,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

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

砚台的种类:细说端砚(一)

砚台的种类:细说端砚(一)

砚台的种类:细说端砚(一)砚,也是“文房四宝”之一。

砚是墨的佳偶。

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砖砚、瓦砚,后来才逐渐有了石砚。

到了隋唐,就有了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砚”和山西的“澄泥砚”。

端砚名列各砚之首,最享盛名。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古端州)市郊羚羊峡之柯山端溪一带。

隋朝在肇庆设置端州府,旧址在七星岩一带,在那里至今还保留着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书《端州石室记》碑刻。

端州所产石砚,故名“端砚”。

端溪产砚,名坑有十:一、老坑,水岩砚石,为端溪砚中之最优秀者;二、麻子坑砚石,仅次于老坑;三、宋坑,次于老坑和麻子坑;四、坑仔岩,介乎老坑与麻子坑之间;五、梅花坑,亦名九龙坑,石质近宋坑但较粗;六、绿端,一片青绿,较名贵难得;七、宣德坑,质近宋坑;八、朝天岩,砚石紫兰;九、白线岩,石分三层,各有特色;古塔岩,近似老坑。

端砚的石品,名堂繁多,各有特点,别具风格,比较著名的有:鱼脑冻: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

荡:若水在砚石中荡漾。

青花:浮水观之,若有苹燥浮动其中者。

以“微尘”为上,“鹅毛”次之。

蕉叶白:如蕉叶初展,白中青黄。

天青:如秋水乍晴,蔚蓝无际。

翡翠:砚石中有翠绿色的点块。

火捺:色紫红微带黑。

猪肝冻:色深于“火捺”,像似猪肝。

金星点:金色满布,闪闪发光。

金银线:黄纹为金线,白纹为银线。

冰纹:峭壁瀑布,一泻千尺。

石眼:石核如眼,色泽各异。

端砚的造型及艺术加工,更为考究。

要点在于造型及艺术加工要与石品的特色密切协调,出于自然。

有“雕花砚”(精工雕花)、“三边雕花砚”、“池头雕花砚”、“杂形雕花砚”、“天然雕花砚”。

此外,还有“太史砚”、“兰亭砚”、“蛋形砚”、“平板砚”、“淌池砚”、“单打砚”、“斗方砚”、“走水砚”等。

端砚的使用和保养值得注意养护:端砚要配以硬木盒盖,既雅观又护砚。

要“清水养石”,以保泽润。

使用:要注意墨的质量,用墨以不伤砚为原则。

研墨须用冷清水,由慢而快,由轻而重,“打圈”或“拉锯”各随其便。

认识端砚(石品)——

认识端砚(石品)——

认识端砚(石品)——(老坑端砚,有冰纹、青花、天青、玫瑰紫、金线、银线、火捺、五彩钉)黄龙纹俗称黄龙,其色泽似由土黄、黄褐、米黄及青绿、苍灰混合而成。

有时会在砚石表层出现,跨度较大,呈条带状。

黄龙纹多在坑仔岩中出现,利用的好有其特殊的艺术效果。

魚脑冻鱼脑冻是端砚石中质地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因其形状如鱼脑而得名,其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略带灰黄色。

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是洁白、轻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带淡青,或白中有微黄略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

”有鱼脑冻的端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确如“小儿肌肤”。

鱼脑冻一般为不规则圆形,四周有火捺环绕,常见于老坑、坑仔岩、麻子坑。

蕉叶白蕉叶白又称蕉白。

它的特征是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白中略带青黄。

古人对蕉叶白评价极高,赞美备至:“浑成一片,净嫩如柔肌,如凝脂。

”蕉叶白一般边缘较清晰,有细条纹,没有火捺环绕。

石眼端砚石眼是一种天然生长在砚石上,有如鸟兽眼睛一样的名贵花纹。

它是含黄铁矿与赤铁矿的结核体。

石眼呈翠绿色,或黄绿色,或米黄色,或黄白色或粉绿色,大小不一,一般直径是3~5毫米,也有个别达到8~15毫米的,而且神态各异。

好的石眼圆正完美,晕圈数层,中间有瞳,叫做活眼,无瞳叫死眼,因石眼稀有,所以“端砚贵有眼”。

天青端石中的天青较为少见,难得,古人所谓:“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是上品天青。

在端砚石中色青而微带苍灰,纯洁无瑕者谓天青,即恰如临近黎明前的天空,深蓝微带苍灰色。

它是端石的青花最密集之处,也可以说天青就是青花的聚集空间,由于各种青花聚集一起就形成天青。

故说天青是非常难得,罕见的,也是端石中十分细腻、幼嫩、滋润之处。

青花青花是一种难得的、十分名贵的石品花纹,青花是自然生长在砚石中呈青蓝色的微小斑点,是由微粒赤铁矿和磁铁矿等矿物细小斑点形成,一般要湿水方能显露。

“端砚之最”八题

“端砚之最”八题

“端砚之最”八题骆礼刚【摘要】本文从研究端砚发展史、传播史的角度出发,分别论述了有关端砚的八个问题:一、最早的端砚铭文;二、最早以“紫云”比喻端砚的诗人;三、最早提到端砚是贵重礼品的诗歌;四、谁最早记载端砚石眼;五、最早吟颂绿端砚的诗歌;六、最早的天然形端砚;七、最早的山水端砚;八、最早的端砚专著《端溪砚谱》。

不仅指出其时间上的“最早”,还论析了其在端砚发展史的意义,并对其中存在的讨论作了辨析。

【关键词】端砚;发展史;端砚诗文;端砚石质石品我在研究端砚文化中,一直很想弄清楚一些问题,诸如:可知的最早端砚是哪一方、端砚装饰图案的源流及其演变、人们对端砚石质石品的认识过程,等等。

我认为,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了解端砚的发展史、传播史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因此。

特将自己在翻阅有关端砚的历史文献中得到的一些认识,收束在这篇题为“端砚之最八题”的文章中,分别陈述如下。

一、最早的端砚铭文在砚台上镌刻铭文,既能够起到装饰砚台的作用,又是砚台使用者或收藏者表达自己的志向、情趣的一种方式,从而丰富了砚台的文化内涵。

而且,通过铭文,还能够使后世了解砚台的制作时间和流传情况。

所以,具有铭文的古砚,就一向为人重视。

那么,在端砚的发展史上,最先出现的铭文是什么时间、什么人撰写的呢?清代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钦定西清砚谱》卷七中,载录了一方“唐褚遂良端溪石渠砚”。

这是文献记载得具体详细、时代最早的一方端砚。

砚台背面的覆手内镌刻有褚遂良题写的铭文:润比德,式以方。

绕玉池,注天潢。

永年宝之,斯为良。

——遂良铭第一句说端砚石质温润如玉,好比君子仁厚的德性。

此本于《礼记·聘义》载孔子论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第二句说砚台式样方正,比拟君子端庄正直的品格。

第三、四句说石渠环绕砚堂(“天潢”即“天上的池塘”),暗喻自己作为大臣要护卫效忠朝廷的意思。

最后二句说要永远保存好这方珍贵的砚台。

褚遂良(596—658年),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重臣、著名书法家。

什么是端砚的七大名品(二)

什么是端砚的七大名品(二)

什么是端砚的七大名品(二)石眼,石头的眼睛,看看像不像,石头的眼睛,非常漂亮的石眼。

宋坑的石眼,你看看这个梅花坑的石眼,这个有点儿像恐龙的眼睛,不是人的眼睛。

看看这个石眼,不同的石头、不同的端砚品种都会有石眼,我们实际上辨别石眼,但是并不是所有有眼睛的,有石眼的都是好的,因为这个眼睛也分,实际上就跟看我们人的眼睛一样的,有一些有红眼的,我们有称红眼病的,跟判断人的眼睛是一样的,青不青涩,透不透明,有没有神采。

再看看端砚的最后一个饰品火辣。

中间这一块圆形的红红的火辣,这个叫金钱火辣,什么叫火辣呢?大家想象为家里边用电熨斗烫衣服烫微焦了以后,不是很焦,我们称之为火辣,颜色身的地方火辣。

金钱火辣、呈不规则形状的火辣。

刚刚讲的是端砚的七大名品,只要出现在端砚上面它一定是好东西,除了这七大名品以外,端砚也还有其他的饰品或者叫花纹,这些是否是名品?或者是否值得出现在端砚上面,是个人的一个喜好。

我们来看看第一个翡翠斑,像翡翠一样的翡翠斑,玳瑁斑,刚刚我们讲朝天岩的时候讲过了,这种叫玳瑁斑,黄龙纹,也很好理解,黄色的部分就叫黄龙纹,利用好了,如果设计师把它设计好了,跟砚融为一体了,非常排除了,黄龙纹,彩带,呈带状的,我们称之为彩带,这是宋坑上边的彩带,然后就刚刚我讲的这种像这种条状的杉木纹,宋坑上边的,朱砂冰,又称朱砂斑,红色的地方箭头所指的朱砂斑。

这一块更明显,箭头所指的地方。

石皮,这个就保存得非常漂亮,整个与砚融为一体,非常古朴、典雅的这种感觉,再看看这个石皮,非常漂亮。

金线,出现在老坑身上的机率比较大,但是我个人认为它是瑕疵,如果我们看看这方砚,如果中间没有这条线的话可能会更美,但是现在有很多商家把金线当作一个名贵饰品,因为他为了证明这个是老坑,所以告诉你看我这个上边有金线,因为我这个是老坑,所以借此抬高价格,但是并不是所有出现金线的石头都是老坑,只是说出现金线以后石头是老坑的机率相对大一些。

银线,白色的银色的叫银线,端砚的石吃比较多,我们来看看第一个裂纹,这个是因为裂纹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裂开了,大家看没看到这个裂纹?在这个地方。

有关砚台的二三问

有关砚台的二三问

有关砚台的二三问明清家具研习社砚台,位传统文房四宝之首,为挥毫作画时的不可或缺之器,传百世而不巧,历代文人墨客将其视为珍玩之佳选,且以拥有一方佳砚为荣。

今个便以问答的形式,大体了解一番砚台的基本情况。

歙石青红云龙纹官砚研习社藏01砚的发展历程?砚,汉代以前被称作研,汉代刘熙的《释名》中写道,“砚,研也,可研磨使之濡也。

”作为一种研磨供工具,其历史悠久,已知最早的砚的实物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秦墓。

冯铨款“汗简”铭文竹节大端砚研习社藏早期的墨尚未成锭,为零碎的片状和颗粒状,使用时须用研杵碾压,进而研成墨汁。

直至东汉后期,墨始制成锭。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推动了书画艺术的向前发展,进而对砚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发墨不损毫、质地细密滋润等,四大名砚由此问世。

熊廷弼汪苕文铭塔景砚研习社藏宋代注重石砚,钟爱端砚、歙砚之习蔚然成风。

砚之造型趋于多样化,一扫汉唐砚圆形三足和箕形的单调风格,以抄手砚为代表。

老坑君子端砚研习社藏唐宋之后,砚台的质料与造型进一步扩充,逐渐由单一的书写用具转变为集绘画、书法、诗文、雕刻于一身的艺术品。

明代制砚,注重美石,以端石为重。

砚雕风格端庄厚重,纹饰不甚繁琐,另有随形而制的“不拘一格”者,开创了追求风韵文人砚雕的先河。

太师少师端砚研习社藏及至清代,达到了砚台制作的鼎盛时期,风格多样,且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流派。

清代砚雕侧重雕工,吸收了石雕、牙雕、木雕和漆雕的长处,偏重于精细雕刻和线刻,尤以乾隆朝为代表。

02四大名砚是哪些?四大名砚形成于唐代,此时期讲求砚材的质、色,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婺源的歙砚、山东的红丝石砚以及山西的澄泥砚凭借精良的质地,一跃为唐代的四大名砚而名重天下。

清乾隆澄泥海天初月砚而至宋代,随着洮河石的开采,洮河砚凭借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淌溪下岩,逐渐取代了红丝石砚,成为四大名砚之一。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故宫博物院藏03常见的砚台造型有?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砚台造型样式纷呈,面貌繁多,概而梳之,可分为三大类型、七大砚式。

什么是端砚的七大名品(一)

什么是端砚的七大名品(一)

什么是端砚的七大名品(一)我们看看端砚有哪七大名品?首先天青,什么叫天青?看看这张图大家明白了,这个叫天青,青色的天空,我们再看看实际端砚反映出来的天青什么样?大家可以看看白色这些斑点,周边包围着我们称之为天青,因为这是摄影技术问题,这个天青稍微明显一点,泛青蓝色的这些叫天青。

这个是端砚里边非常名贵的一个饰品,一般如果是端砚有这个饰品,就非常值得收藏。

我们再看看这是坑仔岩的天青,端砚的另外一个食品非常名贵的叫冻,我们刚刚看到有朋友感觉有点儿动,但不是那个意思动。

冻可以分为鱼脑冻、浮云冻、天青冻、米穗冻、冻中冻,基本是这些,什么叫鱼脑冻?类似于我们吃的鱼头咬开之后里边白花花一片的鱼脑冻,大家对鱼脑冻有一个概念;浮云冻,这个不用我解释了,像天上的浮云一样的,称为浮云冻;再看看什么叫天青冻,天青包裹的这一片叫天青冻,端砚的另外一个食品蕉叶白,也有人称为蕉白,简称蕉白,什么意思?像芭蕉、叶子,初生芭蕉叶子发白的,叫蕉叶白这个食品,我们可以看到蕉叶白,白色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蕉叶白。

青花,我研究了一段时间,但是我很难用言语或者文字来形容什么叫青花,我在做这张PPT的时候在网上找那么多图都找不到合适的,唯一我觉得比较贴切的,大家先有一个概念,如果你的印象中青花是这样子,你对比一下后面的实际的图是什么样?这一片呈现斑点状的我们称为青花,这个青花类型我们叫青花肚皮上的青花,青花这种斑点,这是其中一类,这也是,老坑的微尘青花,非常细的灰尘,近距离看一下,这种有斑点状的,我们称之为微尘青花。

鱼仔队青花,就像一条一条的小鱼排成队伍一样的,可以看到右边这里,鱼仔队青花,玫瑰紫青花,整体呈现玫瑰的紫色的一种斑点。

雨淋墙青花,类似雨水打在墙上以后形成的这种痕迹,雨淋墙青花,鹅毛绒青花,像鹅毛一般细腻的,也是绒毛感觉的,这个是坑仔的青花肚皮的青花,沙朴坑,非常明显的形象。

冰纹,这是另外一大特征,端砚的另外一个名贵饰品,我个人而言七大名品里边我个人而言非常喜欢冰纹,为什么贴这张图呢?因为我当时做PPT的时候想找类似冰纹这么一个概念的东西,发现没有这张更形象,我们看实际的冰纹是什么样的?是不是非常得像,这种就叫冰纹,冰纹一定要区别于金线和银线,冰纹和它和金线和银线的区别是它有雾化,有点儿朦胧感觉,我们再看回这个闪电是不是也是这种感觉,所以这是冰纹。

端砚鉴定浅谈

端砚鉴定浅谈

端砚鉴定浅谈先就坑口色调简介一下:老坑外观青灰微带紫蓝、坑仔青紫带红,颜色比较均匀、麻子坑石色青紫略带蓝,色泽油润,石色丰富(这是就老麻坑而言)、宋坑石色紫如猪肝,有些部位带紫红或玫瑰红,好的还有金星点,是宋坑特有的石品,闪闪发光。

此外还有绿端和白端,绿端磨墨勉强可以,白端太硬太“滑”,不能下墨,更不能发墨,只可研朱磨绿。

一般绿端、白端都是观赏用的,实用价值不及其它坑口,还有一种流溪石绿端,是独石。

比正统绿端还差,还有冚罗蕉石、沙浦石、古塔岩、朝天岩等杂石。

冚罗蕉质佳者可冒充坑仔,沙浦石有金银线者可冒充老坑,切记小心上当。

此外还有端溪子石,类似鹅卵石,是长沉水底的独石,是为黑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因为珍罕,价格很贵,但石质不够大西洞的细腻。

同是一个端溪砚坑所出之砚石,由于时代不同或不同时期开采,它的色泽也不会完全相同。

即使同时开采,同一个坑,由于矿脉走向不同或者采石工作面不同,砚石色泽亦有稍微差别。

比如同样是老坑砚石,大西洞与水归洞的色泽就有些不同,大西洞以蓝为主,水归洞以紫为主,宋代开采的与清末开采的也大有差别。

自清代开采的麻子坑也是这样,旱洞与水洞的砚石色泽就不完全一样。

水洞的今叫老麻,旱洞的为新麻,价值相差十倍。

说老坑青灰而带蓝,这是就大西洞而言,大西洞石肉湿水后呈现宝蓝色,这是所有坑口都没有的色调,很容易分辨,却最难比较,因为现存大西洞石肉的大料砚材实在太少,市面看到的以水归洞为多,而水归洞则青灰偏紫。

大西洞的石质比水归洞为佳,也较嫩,以指尖抚之就可分出高下,而大西洞的冰纹一般比水归的多。

行内对新出老坑的分级是石肉,底板和顶板(或叫上板)三类,据我估计都是中岩北壁或南壁石。

之前断断续续也说过了,端砚自唐开采,宋代开采的为最佳,老坑在当时有上中下三岩之分,而每岩各有南北壁之别,下岩北壁石最佳,石质及价值十倍于下岩南壁石,而下岩南壁石又十倍于中岩北壁,如此类推,一方宋代的下岩北壁可抵四百方清代老坑,而一方清代老坑可抵现今十方老坑,下岩北壁石的珍罕可想而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宝之首——端砚知识100问答1问:砚在我国存在了多年?为什么说砚是“四宝之首”?砚台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商殷时代用瓦片或石片作研墨的工具,也可以称为砚台的话,那么就是3000年的历史了。

以端砚而言,始于初唐,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同时它又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甚至可以说,从某一个角度、某一范围内反映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活、艺术水平。

自唐以来,我国出现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

以后,澄泥代替了红丝。

四大名砚之所以为人们称誉,当然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有它各自的地方特色和雕刻风格。

砚在我国的文明史上,和纸、笔、墨一样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砚也是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四宝之首”。

2问:端砚起源于何时?关于端砚的源起和传说,专家考证认为端砚自唐朝初年就开始生产了。

据史料记载,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勤劳的肇庆人民就开始生产端砚,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正了端砚问世的历史。

3问:端砚在一开始时是什么样子的,是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在砚上进行雕饰的?自唐朝初年就开始了端砚的生产。

不过,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后来到了唐朝中叶,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

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

从史料记载来看,唐代中晚期,端砚已被列为贡品。

4问:为什么称肇庆端砚为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现实所认可的。

端砚位居我国”四大名砚”之首,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天下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所喜爱和珍藏。

肇庆被称为“中国砚都”,是名符其实的。

在这里,生产端砚的工厂、销售端砚的商店在随处可见,当地原住民几乎人人提起端砚都能娓娓道来许多有关端砚的故事。

肇庆市是中国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在肇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岭南土著文化、端砚文化、宋文化、龙母文化、包公文化等等异彩纷呈。

肇庆的艺术特色鲜明,尤其是以牙雕、玉雕、竹编、工艺扇具、端砚等位代表,独具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端砚更是被誉为我国”文房四宝”之珍品,四大名砚之首。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熏。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观宽顽何足云。

”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所写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是对端砚历史文化地位的很高评价。

5问:肇庆哪些地方产的砚石最佳?早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

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

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

端砚石主要出产在肇庆市东部和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

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

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肇庆于2004年被授予“中国砚都”称号,之后,端砚制作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端砚精品层出不穷,不断涌现极有潜力的制砚新秀。

■出生何地6问:开采端砚的名坑如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宋坑等各有什么特点?现在的境况怎样?端砚各名坑有老坑(水岩)、旧老坑洞、新老坑洞等各有特点,下面分开简述一下。

老坑--砚石岩主要由云母类(水云母)粘土为主组成,还有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类,微量矿物有: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等。

赤铁矿呈微粒状,相对集中成环带状的晕圈时,则谓之为“火捺”。

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

大西洞与水归洞同称老坑砚石,在色泽上粗看大致一样,其实仔细审视仍可分辨出来。

大西洞石色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蓝;水归洞则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紫。

大西洞之冰纹似乎多些,水归洞则相对少些。

老坑砚石击之发出木声,无铿锵之声(与宋坑比较有明显不同)。

7问:坑仔岩砚石的特点是什么?从何时开采的?坑仔岩--又名康子岩(本地口音“坑”与普通话“康”音相近,故又称康子岩),亦有人称岩仔坑。

它位于老坑以南半山这上,距老坑洞约200余米。

坑仔岩砚石质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且滋润。

坑仔岩开坑采石历史较长。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治平年间开坑采石以来,历代均有开采。

相传咸丰九年采砚石时洞内曾大塌方,造成伤亡。

在坑仔岩旧洞口旁不远处还立一石碑镌上“坑土地之神”以志,故有人称坑仔岩为土地坑。

从原石碑看,“坑”字之上还有一个字的位置,因为年久日深,字迹剥落,据采石工分析,前人采石事故很多,常有伤亡,坑仔岩尤甚,故立土地神碑以镇邪,或寄托安全感。

“坑”字之上很可能是个“砚”字,全碑文应是“砚坑土地之神”。

8问:麻子坑是哪年停止开采的?它的砚石质量怎样?麻子坑--有水坑和旱坑之分,两洞口相隔不过5米,水坑在下,终年浸水,洞内泉水从岩壁不断渗出;旱坑在上,亦为”泉生石中”,不过积水时间比水坑稍短。

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约四公里处,洞口在山岩上,距山脚之端溪水约600米。

该处山坡陡峭,怪石嶙峋,山道崎岖险峻,攀登不易,上落困难。

相传麻子坑得名于一位脸上生有麻子的采石砚工,该砚工在清代乾隆年间发现此坑,并冒险开采,为纪念这位开拓者,人们将他发现的砚坑取名麻子坑。

解放后,端砚恢复生产后,麻子坑是最早重新开坑采石的。

在进行了半年的准备工作后于1962年底正式开坑。

当时的麻子坑洞内坑道低矮,平均只有80~90厘米的高度和宽度,很多地方要匍匐而过。

进入1990年麻子坑(水坑和旱坑)停止了开采,1990年末有采石工人在麻子坑周围开凿了十多个新洞穴,这些洞穴比较宽敞,配上发电机用以照明,抽水和通风,先后采出不少麻子坑砚石,其中不泛佳石,但这个开采不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行为,而是承包式的私人组织行为,开采也是断断续续,总的来说,近几年麻子坑开采不正常,出产砚石不多,佳石更少。

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优质的麻子坑石可与老坑石媲美。

一般来说它仅次于老坑,而与坑仔岩同级,如遇佳石则又胜于坑仔岩。

9问:宋坑砚石有什么特点?宋坑--因在宋代被发现而开坑采石,故取名宋坑。

但宋坑非指某一采石坑洞,而是拥有好几处岩洞;盘古坑、陈坑、伍坑、蕉园坑等,均位于肇庆市北郊七星后面的北岭山一带,西起三榕峡,东到鼎湖山,又因七星岩以北将军岭下有将军坑,产砚石,前人也有称宋坑为将军坑。

据传最早采砚石的是将军坑和盘古坑,将军坑早已砚石枯竭,无开采价值;盘古坑也停采多年了。

比较集中开采,砚石产量较大的是伍坑,其次是陈坑和蕉园坑(蕉园坑砚石紫色偏青黄,色泽不够油润,但多石眼,人们干脆称它为有眼宋坑);蕉园坑因在鼎湖风景区内,开采受到严格限制。

宋坟砚石由于矿区范围宽广,所以石质粗细不等,上乘的宋坑砚石质致密,润滑细腻,下墨快,发墨好,可作高中档的雕花砚材,其余则可制作墨海、淌池等砚台。

石质稍粗的宋坑砚石叫紫端。

在端溪各坑砚石中,宋坑砚以下墨快而著称,这与宋坑砚石中的”金星点”有关,不过下墨虽然快些,仍比不上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等砚石研麻出来的墨汗细腻、油润。

要书写奔放、流畅,笔力劲健的大字,用宋坑砚研墨为宜;要画严谨精致的工笔花鸟,人物画和书写工整的蝇头小楷,则用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砚更加合适。

经地质部门鉴定,认为宋坑砚石是粉砂质绢云母泥质板岩,为变余泥质结构、平行构造。

矿石主要成份为粘土、绢云母、氢氧化铁、石英,微量矿物有电气石和锆石等。

宋坑砚采石区大都在北岭山腰,高度在海拨400至500米以上,山坡陡峭,并常常下着毛毛细雨,山泉和山沟特别多,陈坑和伍坑等都在山沟附近,因此宋坑洞内亦常积水,每次采石,必先抽水,清理石屑。

宋坑砚石可以常年开采。

10问: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宋坑的石品花纹都有哪些?老坑老坑的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青花、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

较常见的石品是冰纹和金线、银线,其次是火捺。

其中鱼脑冻(包括碎冻)和蕉叶白则是稀有的,非常难得。

老坑,尤其是出自大西洞砚石中的鱼脑冻是最理想的,是砚石中最为娇嫩之处,最为难得。

鱼脑冻或蕉叶白的周围必定有胭脂晕火捺,最好者是将整个“冻”团团围住。

冻内或近边沿处必定有青花,有时还有玫瑰紫青花,这种鱼脑冻是非常罕见的,不要说是完整的白如晴云的鱼脑冻,就是碎冻亦属少见。

有专家认为,很有必要将老坑砚石中的“冻”,“晕”和“荡”区分开来,否则就会影响“冻”的真正价值。

老坑砚石中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冰纹冻,这也是唯老坑水岩砚石所独有的。

古人曾赞美老坑砚石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

把“重与轻”,“刚与柔”这两对矛盾统一在一体之中,这是有根据和有道理的。

老坑砚石从表面看呈紫蓝色略带青,使人感到比原来的感觉要轻些。

所谓”质刚而柔”是从雕琢的过程和研墨的角度来说,老坑砚石的确质地坚实而又带柔性,这种柔性即古人所谓”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

假如用手心轻按老坑砚的砚堂,旋即会出现滋润的水气。

这些特点是因为老坑砚石的矿物成分主要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同时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老坑砚石的泥质比重很大,所以敲击它时发出“笃笃”的木声,即所谓“扣之无声”,“磨墨亦无声”,缺少铿锵之声。

又由于老坑砚石中含硅质的作用,所以还有”久用锋芒不退”的优点。

老坑砚石长其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是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的缘故,故使老坑砚石如引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的效果。

坑仔岩坑仔岩砚石不像老坑或麻子坑那样层次分明。

石色青紫稍带赤,颜色花纹均匀,也不如老坑或麻子坑砚石色彩斑斓。

石品花纹中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以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著称。

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乃是端溪各坑中的高级砚材。

坑仔岩砚石是含石英粉砂的绢云母泥质页岩。

岩性:粉砂泥质结构,致密块状。

矿物万分为泥质矿物(以水云母为主)、赤铁矿、石英、电气石、金红石、绿泥石等微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