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免疫血清学技术
兽医免疫学08.免疫学实验技术
(2)试管凝集反应
为一种定量试验,用已知抗原检查血清中有无特异抗体, 并测定其相对含量。
1.取7只洁净小试管于管架,分别加0.5mL生理盐水。
2.在第1管中加1:10稀释血清0.5mL,混合后吸出0.5mL 毫升于第2管,同样混匀后吸出0.5mL于第3管。依次类推,稀 释到第6管,吸0.5mL弃去。第7管不加血清作为对照;
间接血凝抗原的制备可用加碱或加热的方法使菌体中的 多糖物质浸出,去除类脂以免干扰红血球的吸附作用。但如 系蛋白质时则用来吸附的红血球需先用鞣酸予以处理。
Patient
1 2 3 4 5 6 7 8
间接血凝试验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1/1024 Pos. Neg.
(一)凝集反应
当颗粒性抗原与其相应抗血清混合时,在一定浓度的电解 质环境中,抗原凝集成大小不等的凝集块,叫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各种抗原性质的分析。 即可用已知免疫血清来检查未知抗原,亦可用已知抗原检测特 异性抗体。
凝集试验的种类
(1)直接凝集试验: 颗粒性抗原 (2)间接凝集试验: 可溶性抗原 (3)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 (4)乳胶凝集试验
3.用移液管吸取待检抗原,分别加每管0.5mL;
4.同法于第2排各管中加入伤寒O菌液0.5mL。
5.将各管振荡混匀,放37℃水浴箱中2—4小时或37℃ 孵育箱中过夜次日取出观察结果。
2、间接凝集反应 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颗粒载体上,然后
与相应的抗体结合,也可出现颗粒载体的凝集现象,称为间接 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比直接凝集反应敏感性为高,可用于 微量抗体或抗原的检查。
1、直接凝集试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低温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故广泛用于保藏食品和菌种。
B、天然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不十分明确。
C、巴氏消毒是由巴斯德创建的。
D、对于厌氧菌,氧气对其有毒,但不可致死答案:D2、以下靠电离作用杀菌的是A、紫外线B、红外线C、X射线D、微波答案:C3、下列何种微生物培养时会产生溶血环现象A、肺炎链球菌B、军团菌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支原体答案:C4、细菌生长繁殖中需营养物质其中的铵盐、硝酸盐、蛋白胨等属于哪一类物质A、碳源B、氮源C、无机盐类D、维生素类答案:B5、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A、结晶紫染色B、碘液固定C、酒精脱色D、复染答案:C6、无菌室的熏蒸消毒主要采用()熏蒸消毒法A、高锰酸钾B、酒精D、甲醇答案:C7、分离鉴别微生物时常用()进行培养A、基础培养基B、天然培养基C、加富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答案:D8、豆奶出现变质菌落总数超标的主要原因为()造成A、杀菌不彻底B、配料污染C、水质D、包装污染答案:A9、培养基中供给细菌生长需要的氮源主要来自于()A、琼脂B、糖C、蛋白胨D、无机盐答案:C10、常用于酵母菌生长的培养基的为()A、肉汁培养基B、高氏培养基C、察氏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答案:D11、为了得到较好的结果,在倾注平板上细菌的菌落数要在A、200和300之间B、500和1000之间C、30和300之间D、这些都是答案:C12、平板划线接种的目的是()A、分离出单个菌落C、保藏菌种D、鉴别菌种答案:A13、某饮料作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经胰酪胨大豆肉汤增菌后,应转种()平板A、伊红美兰B、2%琼脂C、血D、SS答案:C14、在细菌分类鉴定中,利用免疫血清学技术,测定细菌的()A、形态B、结构C、化学D、结构抗原答案:D15、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金黄色葡萄球菌镜检的结果为革兰色阳性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镜检的结果为革兰色阴性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产生β—型溶血环D、A、C二者答案:D16、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中,常加入醋酸盐,这主要是为了A、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B、为形成透明圈C、促进乳酸菌的生长D、这些都是答案:A17、以下最不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是()A、接种环B、试管C、营养琼脂培养基D、血清答案:D18、以下繁殖方式中那种属于无性孢子繁殖()A、孢囊孢子繁殖B、子囊孢子繁殖C、接合孢子繁殖D、卵孢子繁殖答案:A19、单个细菌分裂繁殖生长后再固体培养基上堆集成肉眼可见的集团,称为A、菌核B、菌体C、菌落D、菌膜答案:C20、糖发酵实验中加入杜氏发酵管的作用为()A、指示酸碱度的变化B、指示气体的产生C、指示微生物数量D、指示糖的减少答案:B21、血清培养基用流通蒸汽加热灭菌,通常温度不超过100℃,应每日()灭菌A、1次B、2次C、3次D、4次答案:A22、沙门氏菌属在普通平板上的菌落特点为A、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B、针尖状小菌落,不透明C、中等大小,粘液型D、针尖状小菌落,粘液型答案:A23、一般不适用于熏蒸空气消毒的是()A、醋酸B、乙醇D、甲醛答案:B24、紫外线杀菌消毒空气时,开灯照射()关灯,间隔30分钟后后方可进入室内工作。
免疫血清学技术
荧光色素
是能够产生明显荧光,并能作为染料使用 的有机化学物称为荧光色素或荧光染料。
可用于标记的荧光素有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四乙基罗丹明(RB 200)和四甲基 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
染色原理及方法
FITC含有异硫氰基,能与IgG分子自由基 结合,形成FITC-IgG复合物,且不影响结 合抗原的能力和特异性,因此,当荧光抗 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有荧光性的抗原抗体 复合物
高敏感性的标记分子
荧光素 酶分子 放射性同位素
荧光抗体技术 酶标抗体技术 同位素标记技术
(一)荧光抗体标记技术
fluorescent-labelled antibody technique
是指用荧光素对抗体或抗原进行标记,然 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所标记的荧光以分析 示踪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抗原可以是多糖、蛋白质、类脂等,抗原分 子较小,单位体积内所含的量多,与抗体结 合的总面积大,故在作定量试验时,为了不 使过剩,通常稀释抗原,并以抗原稀释度作 为沉淀试验效价。
参加沉淀试验的抗原称沉淀原,抗体称为沉 淀素。
环状沉淀试验
在小口径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血清,然后小心沿管壁 加入待检抗原于血清表面,使之成为分界清晰的两层
SPA与IgG结合后,其Fab片暴露于外,并保持其抗体 活性。
当此被覆着特异性抗体的葡萄球菌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时,就可互相连结引起协同凝集反应,简称COAG。
(二)沉淀试验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 体裂解液,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 织浸出液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 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 为沉淀试验(precipitation test)。
用于标记的酶
用于标记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葡萄糖氧化酶、碱性磷酸酶
血清学原理
血清学原理
血清学原理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特定抗体和抗原的方法。
它基于免疫学原理,即人体对入侵病原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抵御病原体的进一步感染。
血清学原理中常用的方法是血清中特定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反应。
抗体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具有特异性,可以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抗原。
当特定抗原存在于血清中时,与之相应的抗体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种结合反应可以通
过使用不同的实验技术来进行检测。
常见的血清学实验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
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凝集反应。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检测
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通过测量抗原-抗体
复合物的形成或凝集反应的程度,可以确定血清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和抗原。
这可以用于诊断疾病、监测免疫应答、评估免疫状态以及筛查疫苗的有效性。
血清学原理在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还可以追踪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感染人群的免疫状况。
此外,血清学原理还可以用于血型鉴定、移植匹配和妊娠筛查等领域。
总之,血清学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定抗体和抗原,可以为疾病诊断、流行病学研究和其他医学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总的要求:1.课程编号:2.本大纲适应的专业:四年制动物医学专业3.总学时及学分:总学时为100~110学时〔视教学周数而定〕总学分为7~8个学分〔按每16学时为1个学分计〕4.该课的先修课程为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等。
5.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该课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它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很强的技术性质。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技术。
以便为学习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其中家畜传染病学、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流行病学等与本课程的关系最为密切。
6.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应到达以下目的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掌握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等微生物的基本形态、分类特征、遗传与变异机理,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生长繁殖的条件。
熟悉和了解畜禽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致病因子、致病机理及基本的诊断和预防方法。
〔2〕实验技能方面:系统练习和掌握兽医微生物的基本实验室操作技能、细菌的各种染色法和形态观察、主要病原菌的基本形态观察、常规培养基的制备、细菌别离培养和移植、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病毒的鸡胚培养、常规血清学试验及实验室诊断技能,为开展病原微生物学诊断奠定良好基础。
7.课程内容改革新大纲是在兽医微生物学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而编写的,和原有教学大纲相比,有以下特点:〔1〕课时安排: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细菌总论与各论,病毒总论与各论,免疫学基础以及其它类型的微生物四部分。
在学时分配上适当向细菌、病毒总论和免疫学基础三大块上倾斜,其中理论课60~70学时,实验课39~42学时〔含实验室考试〕。
理论课和实验课单独开课。
〔2〕教学内容:即注重强化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要领,又注重增加新知识、新内容。
总论部分结合原有内容,结合相关内容发新进展,深化教学内容,注重补充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等前沿的知识,激发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免疫学课件:免疫血清学技术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抗体具有中和毒素、调理吞噬、介导炎症反应等 多种生物学功能。
抗原抗体结合机制
锁钥学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抗原与抗体结合就像锁和钥匙一样,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互补
性。
诱导契合学说
02
抗原与抗体在结合过程中,会发生构象变化,使得两者更加紧
力。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基础。
抗原的分类
根据抗原性质不同,可分为完全抗 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具有免 疫原性和特异性,而不完全抗原仅 具有特异性。
抗体结构与功能
1 2 3
抗体的基本结构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 通过二硫键连接。
抗体的功能区域
密地结合在一起。
多重识别机制
03
抗原抗体结合不仅依赖于锁钥关系或诱导契合,还涉及到电荷、
疏水作用等多重因素。
03 免疫血清制备技术
动物选择与免疫方案
动物选择
选用健康、适龄、免疫原性强的实验动物,如兔、马、羊等 。
免疫方案
根据实验需求和免疫原性质,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包括免 疫剂量、免疫途径、免疫次数和间隔时间等。
补体结合实验方法
补体结合试验(CFT)
在补体参与下,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间接补体结合试验
先用已知抗原致敏红细胞,再加入待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最后加入补体,观察红细胞是否溶解来判 断结果。该方法常用于检测某些病毒、立克次体等微生物的抗体。
gcp临床实验中免疫血清学专业临床实验方案的内容
GCP临床实验中免疫血清学专业临床实验方案的内容一、前言1. 本文旨在探讨GCP临床实验中免疫血清学专业的临床实验方案的内容,旨在帮助临床研究人员提高临床实验质量和效率,保障被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2. 免疫血清学是一门研究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分子的学科,是临床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对于保证免疫血清学专业临床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二、研究背景1. 介绍免疫血清学的基本概念和临床应用价值。
2. 分析目前免疫血清学临床实验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引出本次实验方案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研究目的1. 确定本次实验的总体目标,明确所要达到的临床效果和预期应用价值。
2. 在研究目的中突出免疫血清学专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突出本次实验与临床实际的联系。
四、研究对象与标准1. 确定实验对象的选择标准和排除标准。
2.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与配对原则进行详细说明。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 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包括样本采集、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等。
2. 对实验方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误差进行分析和对策预案。
六、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1. 确定血清学指标的观察方法和评价标准。
2. 对于免疫学指标的评价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
七、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1. 详细描述数据的管理和监控方法,包括数据来源、记录、存储和备份等。
2. 对于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说明,包括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和结果解释。
八、安全与伦理1. 突出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包括试验操作人员的培训、操作规范和紧急处理计划等。
2. 强调对被试者权益的保护,保证实验过程符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九、预期结果及讨论1. 对于本次实验的预期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
2. 对于实验结果的可能意义和临床应用进行展望。
十、结论1. 总结本次实验方案的重点和亮点,强调本次实验对免疫血清学专业研究的重要性。
11.免疫学技术概论
第十一章免疫学技术概论免疫学技术是指利用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原理,建立各种检测与分析技术,以及建立这些技术的各种制备主意。
免疫学技术包括:①免疫血清学技术: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体外免疫反应技术,或称免疫检测技术②细胞免疫技术:用于分析研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与状态的免疫学技术③免疫制备技术:用于建立免疫检测主意的技术第 1 节免疫血清学技术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和体外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因抗体主要来自血清,因此在体外举行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或免疫血清学技术。
一、免疫血清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主要是基于抗原与抗体分子结构及立体构型的互补,以及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两者在分子间引力参加下发生的可逆性免疫化学反应。
1.抗原抗体的结合力①库仑引力/静电引力:是抗原与抗体带有相反电荷的氨基与羧基之间互相吸引的力。
其大小与两个电荷间距离的平方呈反比。
②范德华引力:是原子与原子、分子与分子互相临近时分子极化作用产生的一种吸引力,引力大小与分子空间构象的互补性有关。
③氢键作用:是供氢体上的氢原子和受氢体原子间的引力。
④疏水作用:在水溶液中两个疏水基团互相接触,因为对水分子的排斥而趋向聚拢的力。
疏水作使劲在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强。
2.抗原抗体的亲和力与亲合力①亲和力(affinity):指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与相应的抗原决定簇之间的结合强度,它是抗原抗体间固有的结合力。
亲和力可用平衡常数K表示:K=K1/K2 (K1为结合常数,K2为解离常数)②亲合力(avidity):指一个抗体分子与囫囵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体结第 1 页/共7 页合价直接相关。
亲合力表现为多价优势。
3.抗原抗体的胶体特性及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①胶体特性:抗体和大多数抗原同属蛋白质,在通常的反应条件下均带有负电荷,使极化的水分子在其周围形成水化层,成为亲水胶体。
②亲水性改变:抗原抗体结合使表面电荷减少,水化层变薄,失去亲水性能,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检验项目
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检验项目
1.免疫球蛋白测定:通过检测血浆中的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判断机体的免疫状态,诊断免疫相关疾病。
2.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通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T细胞功能等指标,评估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3. 自身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4. 特殊免疫检测: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风湿因子检测、抗核抗体检测等,用于辅助诊断肿瘤和风湿性疾病。
5. 免疫荧光检测: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患者的组织或细胞中的自身抗体或抗原,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6. 免疫电泳:通过电泳分离血清中的蛋白质,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和种类,诊断免疫相关疾病。
以上是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检验项目的主要内容,这些检测项目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和参考。
- 1 -。
血清学技术
21世纪初,血清学技术在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
目前,血清学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1
02
03
04
05
血清学技术的特点
灵敏度高
血清学技术可以检测到非常微量的抗原或抗体
1
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其他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到的物质
02
自动化:自动化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01
应用拓展
疾病诊断: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和抗原,辅助诊断疾病
药物研发:通过检测药物对血清中抗体和抗原的影响,评估药物疗效
疫苗研发:通过检测疫苗对血清中抗体和抗原的影响,评估疫苗效果
食品安全: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和抗原,评估食品安全风险
环境监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和抗原,评估环境污染风险
2
灵敏度高,可以更早地发现疾病或感染
3
灵敏度高,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或感染
4
特异性强
B
D
A
C
血清学技术可以区分不同的抗原和抗体
特异性强,可以避免交叉反应和误诊
特异性强,可以准确检测出特定的抗原和抗体
特异性强,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操作简便
01
操作步骤简单,易于掌握
02
实验时间短,效率高
03
实验设备要求低,易于普及
04
实验结果准确,可靠性高
血清学技术的应用
疾病诊断
病毒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
01
细菌性疾病:如结核病、肺炎等
02
寄生虫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03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
微生物的免疫技术—微生物的血清学技术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 抗体结合所发生的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细菌 培养滤液、细胞或组织的浸出液、 血清蛋白等)与相应抗体在液相 中特异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 物受电解质影响出现的沉淀现象。
反应中的抗原称为沉淀原 (precipitinogen),可以是类 脂、多糖或蛋白质等;抗体称为 沉淀素(precipitin)。
不被结合而游离存在。 此时如在上述反应系统中加入绵羊红细胞(Ag)和溶血素(Ab)系统,即可与游离的补体结合而出现溶
血现象。因此,根据溶血现象是否产生,即可得知检测系统中有无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存在。
3、补体结合反应(complement fixation reaction)
补体结合试验:(CFT) 抗原、抗体、 补体、红血球悬液、溶血素
凝集试验 : 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 乳胶凝集试验
补体参与的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沉淀试验: 环状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免疫电泳
中和试验: 病毒中和试验
1、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所发生的凝集反应 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当与相应抗体特异结合后,在适量 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可逐渐聚集,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 为凝集反应。 反应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 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 根据凝集反应的原理,以后又发展建立了各种直接凝集试验、间 接凝集抑制试验以及固相免疫吸附血凝试验等新方法。
2、电解质: 生理盐水做稀释液
3、温度:
37-45摄氏度
4、酸碱度 : pH6-8
思考与讨论、任务
思考与讨论:我学到什么?
1、血清学反应的类型 2、血清学反应的特点 3、血清学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血清学的原理及应用原则
血清学的原理及应用原则血清学(serology)是研究血清成分、抗原和抗体之间反应的科学。
血清学的原理是通过检测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诊断病原体感染、疫苗免疫效果、血液输血的配型等。
以下将具体介绍血清学的原理及应用原则。
血清学的原理主要涉及到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抗原是一种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物质,可以是病原体、细胞成分、蛋白质等。
而抗体是机体免疫应答产生的,能与抗原结合进行特异性识别并进行相应免疫应答的分子。
在血清学中,常用到的抗体有种类多样,如总IgG、IgM、IgA、IgE等等,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抗体来进行实验。
血清学主要应用的原则如下:1.血清抗体检测: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来判断其是否受到其中一种感染。
例如,在一些疫情流行中,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定抗体,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该病原体,进而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2.免疫诊断:血清学可以用于诊断一些疾病,如肝炎、HIV、流感等。
通过检测特定抗体的水平,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其中一种疾病的存在与程度,并辅助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疫苗免疫效果评估:通过检测疫苗接种者的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水平,可以评估其对疫苗的免疫应答程度。
这对监测疫苗的效果、改进疫苗设计以及制定预防疫苗接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4.输血配型和血型鉴定:在输血前,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型,以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容。
血清学检测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特性,进行血型的鉴定和配型。
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后的副反应和免疫反应。
5.病原体感染监测:血清学可以用于监测其中一种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和感染率。
通过检测群体中抗体阳性率的变化,可以了解病原体的传播趋势和控制策略的效果。
总的来说,血清学的原理是通过检测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诊断感染性疾病、评估免疫效果、进行输血配型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抗体和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地诊断疾病、定量测定抗体水平,并为临床治疗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血清学的原理及应用原则
血清学的原理及应用原则1. 血清学的基本原理血清学是研究血清和免疫反应的学科。
它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或抗原来诊断疾病,评估免疫应答,以及研究免疫机制。
血清学主要涉及 ELISA、免疫印迹、免疫沉淀等实验技术。
2. 血清学的应用原则2.1 血清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疾病诊断:血清学技术可用于检测抗体或抗原以确认某些疾病的诊断,例如乙肝病毒感染可通过血清中检测乙肝病毒抗体来确诊。
•免疫应答评估:通过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或抗原来评估机体对感染或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
例如,检测流感病毒抗体可以评估病人是否对流感病毒有免疫力。
•血型鉴定:血清学技术可用于确定血型,以确保输血安全。
通过检测特定的血型抗体和抗原,可以确定血型,例如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2.2 血清学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抗原筛选:血清学技术可以用于筛选潜在的疫苗候选者。
通过检测病原体的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可以选择最有效的抗原作为病毒或细菌疫苗候选者。
•免疫保护评估:通过血清学技术,可以评估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通过检测疫苗引起的抗体水平的变化,可以判断疫苗是否能够引起有效的免疫应答。
2.3 血清学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抗体检测:通过血清学技术可以检测特定抗体的存在以研究免疫反应。
例如,ELISA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抗体水平的变化,从而研究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血清学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通过血清学技术如免疫沉淀,可以检测抗体与特定蛋白质的结合,以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免疫组化:血清学技术可以用于免疫组化实验,即检测免疫反应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的表达。
通过检测抗体与目标抗原的结合,可以确定特定蛋白质在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3. 总结血清学作为研究血清和免疫反应的学科,在临床诊断、疫苗开发和免疫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特异性相互作用原理,血清学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抗体或抗原,评估免疫应答,筛选疫苗候选者,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等。
免疫血清学技术
直接凝集试验: 玻片法:鸡白痢玻片凝集 试管法:布氏杆菌试管凝集 间接凝集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猪瘟间接血凝试验
乳胶凝集试验:猪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
SPA +
Ab
SPA-Ab +
Ag
SPA-Ab-Ag
2. 沉淀试验:
可溶性抗原(毒素、病毒、细菌裂解液)与相应抗体结合, 在电解质 存 在情况下,产生可见的沉淀物。
补体结合反应的基本原理
Ag + Ab
Ag Ab +
C
Ag Ab C
Ag?
Ab
Ag+ Ab
C C
E E H
+ 不溶血
H
Ag-
Ab
Ag-
Ab 溶血
C
C
E H
E
H
五、
中和试验
抗原和相应抗血清按适当比例混合作用后可被中和而失去
毒力,接种实验动物、组织细胞、鸡胚而不出现致病作用。
1. 终点法中和试验(End-point neutralizing test):
Reed 法Muench 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
2. 空班减少试验 ( Plague reduction test):
应用空斑技术使空斑数减少50%的血清量作为中和滴度。
将已知空斑单位(PFU)的病毒稀释成每一接种剂量含 100 PFU,加等量递进稀释的血清,37 ℃ 1h 。接种细胞后, 覆盖琼脂,培养数天后,计算空斑数,计算血清的中和滴度。
(3)免疫电泳技术 琼脂双扩散与电泳技术结合而成。
包括:免疫电泳
对流免疫电泳 火箭电泳
+
Ag Ab
Ag
Ab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一、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简介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的蛋白质、多肽、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该技术可用于疾病的诊断、病理学研究、药物靶点筛选等多个领域。
二、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的核心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这种反应基于抗体和抗原的互补性,即抗体分子中的抗原结合部位能够与抗原分子中的互补部位结合。
在免疫组织化学检验中,将组织或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然后加入特异性抗体,通过孵育反应,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中的抗原结合。
随后加入显色剂进行显色反应,根据显色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
三、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的应用例子1.肿瘤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可用于肿瘤诊断,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特异性抗原,如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化程度。
例如,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可能表达ER、PR、HER2等基因蛋白,通过检测这些蛋白的表达情况,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2.感染性疾病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也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例如检测病毒抗原、细菌抗原等,有助于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例如,在流感病毒感染中,通过检测病毒核蛋白抗原,有助于确诊病毒感染。
3.药物靶点筛选: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还可用于药物靶点筛选,通过检测目标蛋白在组织或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
例如,在寻找治疗肿瘤的新药时,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细胞中的各种蛋白表达情况,筛选出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
四、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的优缺点1.优点: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操作简便、易于定量等优点。
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的蛋白质、多肽、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助于深入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2.缺点:可能会出现非特异性染色和交叉反应,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免疫电泳
西南民族大学
(1)基本原理
带电的胶体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的 现象称为电泳。蛋白质分子为一种两性电解质。 在一定的pH下,其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叫做等 电点。等电点时蛋白质在电场中不移动。当电泳 所用缓冲液的pH小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 的氨基电离带正电荷向负极泳动,当pH大于等电 点时,蛋白质的羧基电离带负电荷向正极泳动。
西南民族大学
一般电泳所用缓冲液的pH偏于蛋白质等电 点的碱侧,故蛋白质带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 向正极泳动。
西南民族大学
(2)影响因素
泳动的速度和距离与蛋白质所带负电荷量、电 场强度、介质的性质、粘度及温度,以及缓冲液 的种类、pH、离子强度、电渗等因素有关。如蛋 白质所带的电荷量多,电场强度大,介质的粒度 小、吸附性小,缓冲液的离子强度较低,pH偏离 蛋白质等电点较远,琼脂的电渗作用较小,则泳 动速度快,反之则慢。
西南民族大学
再加入相应抗血清免疫扩散
西南民族大学
在最适比例处形成数条沉淀弧线。每一条 沉淀弧线,即代表一对抗原、抗体反应。并由 于抗原 (混合物中各组分)向四周扩散,而抗 体则为垂直扩散;故沉淀弧线呈弯曲弧型。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2、对流免疫电泳
在加有抗原、抗体的琼脂凝胶中,通电电 泳时,出现抗原、抗体向相反方向泳动的现象, 称为对流免疫电泳。
西南民族大学
一、凝 集 试 验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吸附在胶乳、 白陶土、离子交换树脂和红细胞的抗原,与相立 抗体结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 间,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称为凝集试验 (agglutination test)。
西南民族大学
参与凝集试验的抗体主要为IgG、lgM,又称 为凝集素。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 最突出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深受基层工作欢迎。
西南民族大学
(1)基本原理
抗原、抗体由于等电点不同,在pH偏碱性 的环境中,所带负电荷也有差异。抗原所带 负电荷多,在电泳时向正极泳动,而抗体则 接近其等电点,所带负电荷少,又加琼脂的 电渗作用,故电泳时,抗体向负极移动。如 二者相对应时,即可在相遇的最适比例处形 成一条白色沉淀线。
西南民族大学
(2)流程
凝集试验可根据抗原的性质、反应的方式 分为直接凝集试验 (简称凝集试验)和间接凝 集试验。
西南民族大学
(一)直接凝集试验
颗粒性抗原与凝集素直接结合并出现凝集 现象的试验称作直接凝集试验(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
西南民族大学
操作方法 玻片法 试管法
西南民族大学
1、玻片法
西南民族大学
(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琼脂是一种含有硫酸基的多糖体,高温时能溶 于水,冷却后凝固,形成凝胶。琼脂凝胶呈多孔 结构,孔内充满水分,l%琼脂凝胶的孔径约为 85nm,因此可允许各种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自由 扩散。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扩散,当二者在比 例适当处相遇,即发生沉淀反应,形成肉眼可见 的沉淀带,此种反应称为琼脂免疫扩散,又简称 琼脂扩散和免疫扩散。
制板
打孔
加样(于负极端孔
中加入抗原,正极端孔中加入抗血清 )
电泳(1小时)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3)火箭电泳
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在含定量抗体的离子琼脂 中泳动后,如二者比例合适时,可在短时间内出 现锥形的沉淀峰,形似火箭状,故又称为火箭电 泳。此沉淀峰的高度与抗原的浓度成正比,与抗 体的浓度成反比。单向琼脂免疫电泳技术常用于 检测标本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
西南民族大学
抗血清+病毒(毒素) (共同孵育 )
中和指数
接种宿主 动物 禽胚 细胞
保护效果
西南民族大学
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中和试验主要分两种。 1、终点法中和试验:测定能使动物或细胞死亡
数目减少至50%(半数保护率,PD50)血清稀释 度。 2、空斑减少法中和试验:测定使病毒在细胞上 形成的空斑数目减少至50%时血清稀释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3、协同凝集试验 (co-agglutination test,COAG)
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al Protein A,SP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表面抗原, 能与多种哺乳动物lgG分子的Fc片结合。SPA与 lgG结合后,后者的Fab片暴露于外,并保持其 抗体活性,当此SPA-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抗原 结合时,就可产生凝集反应。本法广泛应用于 多种细菌和某些病毒的快速诊断。
西南民族大学
第二节 凝聚性试验
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在有电解 质存在下,复合物相互凝聚形成肉眼可见的凝聚 小块或沉淀物,根据是否产生凝聚现象来判定相 应抗体或抗原,称为凝聚性试验。是最简单的一 类血清学试验。根据参与反应的抗原性质不同, 分为由颗粒性抗原参与的凝集试验和由可溶性抗 原参与的沉淀试验二大类。
为一种定性试验。 将含有已知抗体的诊断血清 (适稀释)与
待检菌悬液各一滴在玻片上混合,数分钟后,如 出现颗粒状或絮状凝集,即为阳性反应。此法简 便快速,适用于新分得细菌的鉴定或分型。如沙 门氏菌的鉴定、血型的鉴定等多采用此法。
也可用已知的诊断抗原悬液,检测待检血清 中是否存在相应抗体,如布氏杆菌的玻板凝集反 应和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
西南民族大学
抗原抗体在琼脂凝 胶内相向扩散,在两孔 之间比例最合适的位置 上出现沉淀带,如抗原 抗体的浓度基本平衡时, 此沉淀带的位置主要决 定于二者的扩散系数。 但如抗原过多,则沉淀 带向抗体孔增厚或偏移, 反之亦然。
西南民族大学
双抗散主要用于抗原的比较和鉴定,两个 相邻的抗原孔 (槽)与其相对的抗体孔之间, 各自形成自己的沉淀带。沉淀带的基本形式 有以下三种。
西南民族大学
(二)间接凝集试验
将可溶性抗原 (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免 疫无关的、一定大小的不溶性颗粒 (统称为载 体颗粒)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 (或抗原)作 用,在有电解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所出现的 特异性凝集反应称为间接凝集反应。
西南民族大学
间接凝集反应由于载体颗粒增大了可溶性 抗原的反应面积,因此当颗粒上的抗原与微量 抗体结合后,就足以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的优点是敏感性高,它一般要比 直接凝集反应敏感2~8倍。但特异性较差。
西南民族大学
(一)环状沉淀试验
是最简单、最古老的一种沉淀试验,目前仍有 应用。
在小口径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血清,然后小心 沿管壁加入待检抗原于血清表面,使之成为分界 清晰的两层。数分钟后,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 色环状沉淀,即为阳性反应。本法主要用于抗原 的定性试验,如诊断炭疽的Ascoli试验、链球菌 血清型鉴定、血迹鉴定和沉淀素的效价滴定等。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2、试管法
为一种定量试验,用已知抗原以检测待测血清中是 否存在相应抗体和测定该抗体的含量,以协助临 床诊断或供流行病学调查。
西南民族大学
将待检血清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然后加 入等量抗原,置37℃水浴数小时观察。视不同 凝集程度记录为十十十十 (100%凝集)、十十 十 (75%凝集)、十十 (50%凝集)、十(25% 凝集)和- (不凝集)。以其“十十”以上的血 清最大稀释度为该血清的凝集价 (或称滴度)。
抗体效价:测定抗体时可倍比稀释血清, 以出现沉淀带的血清最大稀释度为抗体效价。
西南民族大学
2、单向扩散
又称辐射扩散 试验在玻璃板或平皿上进行, 用1.6%~2.0%琼脂加一定浓度的等量抗血清浇 成 凝 胶 板 , 厚 度 为 2 ~ 3mm , 在 其 上 打 直 径 为 2mm的小孔,孔内滴加抗原液。抗原在孔内向 四周辐射扩散,与凝胶中的抗体接触形成白色 沉淀环。此白色沉淀环随扩散时间而增大,直 至平衡为止。沉淀环面积与抗原浓度呈正比, 因此可用已知浓度的抗原制成标准曲线,即可 用以测定抗原的量。
西南民族大学
毒素和抗毒素亦可进行中和试验,其方法与病毒 中和试验基本相同。
一、终点法中和试验 本法是滴定使病毒感染力 减少至50%的血清中和效价或中和指数。有固 定病毒稀释血清及固定血清稀释病毒两种滴定 方法。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烟草花叶病毒火箭电泳图
西南民族大学
第三节 补体参与的试验
西南民族大学
第四节 中和试验
根据抗体能否中和病毒的感染性而建立的免 疫学试验称为中和试验。中和试验极为特异和敏 感,主要用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 株的鉴定、不同病毒株的抗原关系研究、疫苗免 疫原性的评价、免疫血清的质量评价和测定动物 血清抗体的检测等。
第十四章 免疫血清学技术
岳华
西南民族大学
第一节 概述
凝聚性反应 (包括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 标记抗体技术 (包括荧光抗体、酶标抗体、 放射性标记抗体、发光标记抗体技术等)。 有补体参与的反应 (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粘 附血凝试验等)。 中和反应 (病毒中和试验、毒素中和试验)等。
西南民族大学
免疫复合物散射反应 (激光散射免疫技术) 电免疫反应 (免疫传感器技术) 免疫转印(Western Blotting)等新技术。
西南民族大学
常用的载体有红细胞 (“O”型人红细胞, 羊红细胞)、聚苯乙烯胶乳颗粒,其次为白陶土、 离子交换树脂、火棉胶等。
抗原多为可溶性蛋白质如细菌、立克次体及 病毒的可溶性抗原、或原虫、吸虫、丝虫的浸 出液、或动物的可溶性物质、或激素及各种组 织器官浸出液、域植物性蛋白质如花粉浸出液 等;某些细菌的可溶性多糖也可吸附于载体上。 当载体吸附了可溶性抗原后即称为致敏颗粒。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有多种类型,如:
单向单扩散 单向双扩散 双向单扩散 双向双扩散
西南民族大学
1 、 双 向 双 扩 散 (double diffusion in two dimension) 简称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