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原乡的想象与构建
申论范文:构筑精神家园 追求精神幸福
构筑精神家园追求精神幸福我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是物质文明层面的高速发展,依靠人们对美好生活锲而不舍追求的动力,来源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但是,三十余年前后的物质生活出现了巨大反差和对比,既跨越了千年又走进了新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了富裕程度,可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在三十年来缺少明确的衡量标准和标杆。
进而,生活中的人们在精神世界的追求样式上表现出单一化的模仿和追随,在巨大的物欲和信息面前,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性。
因此,还需构筑精神家园。
构建精神家园为寻求精神寄托、丰富精神生活提供了港湾。
当人们在找寻不到自己的精神寄托的时候,往往就会迷失自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不到最终的方向,在这个时候,网络便填补了人们内心的空虚,这腐蚀着人们美好的前程和心灵。
独居老人拾荒解闷、买菜散心、按抽水马桶、打110找警察陪聊……这些现实故事反映了老人内心世界的荒芜,让人心酸。
而象鼻嘴村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呈现出友好、孝爱的场景,提升农村居民的素质,更丰富了农村的精神生活。
只有构筑了精神家园,人们才能够追求真正的幸福。
构建精神家园为改善党风政风、实现国家发展提供了基石。
一些官员争相结交所谓的“大师”,败坏党风政风,影响十分恶劣。
从工程开竣工要看黄道吉日,到三番五次改造广场喷泉和政府大门,再到由主政官员一手操持下奠基的“榕江观音阁”、规划的“金木水火土”五城门,甚至用公款或让企业买单为自己建“寿墓”、迁祖坟等……精神空虚便是党员干部走向迷信之路的原因之一。
不良的党风将会带坏社风民风,长此以往,我们将面临亡党亡国的威胁。
因此,只有构筑精神家园,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后盾。
构建精神家园为发扬民族文化、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土壤。
有人说,“土豪”现象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隐喻,它意味着一个新富阶层的崛起,然而在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受到国外瞩目的同时,国人的形象却是“土豪”、“不讲文明”、“没有素质”,而这都源于国人精神的荒芜,得了“文化软骨病”。
国考2020年申论范文: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
国考2020年申论范文: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马斯洛需求原理指出: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将会追求社会交往乃至自我实现的精神目标。
然而当下的中国民众却陷入了不断追求物质而无视精神价值的无限循环中。
无论是“还不完”的房贷,还是“换不完”的汽车都成为了压在现代人生活脊背上的重担。
精神空虚、生活焦虑、情绪紧张让人们的神经时刻紧绷。
倘若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永不停息地追逐,那么茫然、迷失甚至极端都会成为埋藏在平静表面下的社会隐患。
可见,构建物质化时代下的精神家园已是当务之急。
构建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要条件,又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的题中之义。
当前,人们对物质条件的追求已达到了步步紧逼的境地,而精神上的虚无又使得人们无法对现有的物质条件感到满足。
古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下提升中国国民素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
加快丰富精神文化内涵、打造精神文明形象、树立精神品质楷模有助于减轻国民生活压力、提升生活品质、提升国民素养、实现国泰民安、生活富足的远大社会理想。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毫无疑问是主导、是先锋、是掌舵人,把握着精神家园建设的方向和条件。
同时,民众是主体、是主角、是主心骨,决定了精神家园建设的成败与得失。
在全社会掀起广泛的精神文明建设风潮,需要各行各业、各年龄段、各社会阶层的参与。
工人的参与能够让工程降低偷工减料几率、市民的参与能够让好人好事在城市中传递、学者的参与能提高科技含金量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
化解焦虑,弘扬正气,让坚强、诚信、奉献的旗帜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飘扬。
为了建成精神家园,更为了民众有一个良好的精神寄托和追求,我国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来培植好精神土壤:既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完善社保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又要在政府职能上下狠手,提高服务效率,简化办事流程;更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决心,树立道德楷模,传播优良风尚。
低河:精神原乡的价值与建构(评论)——与海轶诗歌浅论
野之子逐渐 明朗的叛逆之心和作为诗人在寻找 灵 感方面 的勃勃野心,在情感化的诗歌里片段 式地 出现 多年 以后 , 他想理性地观 照、 重建 已经淡远 的 世界 , 并以‘ 河地带 ’ 低 为名将之改造为 自己的‘ 约 克纳帕塔法 ’ [ 。” 2 跟马丁的看法接近 , 我认为马海 轶诗文 中的“ 河地 带” 低 在他构筑的文字王国中至 关重要。 这在马海轶 自己, 也以他评论家的敏感 意
组低 河“ 浮世绘 ” 更 是马 海轶 对低 河价值 认识 , 的逐步清晰, 并确认 它的过程。 低河之上” “ 一组人 物 肖像各具神采 , 重要 的是 他们 以其 “ 最 简单” 应 对 生活和命运 带给他们 的全部苦难。关于简单 , 马 海 轶 有 这 样 的 阐述 : 要 写 出 我 的 真 正 的 低 河 故 “
低河:
精 神 原 乡的价 值 与建 构
— —
与 海 轶 瞥 歇 袭 论
和诗人马海轶建立的最初联 系是 20 年 的一 05 天,当学者马钧 向他介绍我先生时 ,他们握 了握
手, 当马钧接着介绍说我先 生就是“ 海西那个写诗 的人” 他于是再次握手 。 时, 这更有力 的一次握手 , 让 我 们建 立 了一种 “ 同是 故 乡人 ” 联 系 。 由 于这 的 种感觉 ,我读马海轶 的诗文 时多少 能感受到他 的 情感流向。 马海轶 的诗歌和散文 中都有 一部分特别 的文
字——关于“ 河” 低 的想象和抒情 。关于“ 河” 低 的 书写延续于马海轶 几乎所有重要的创作 中,而这 种延续 ,使 马海轶 的文本形成 了一个具有互文 性 的体系。 互文性一词指的是 一个( 多个) “ 或 信号系 统被移至另一个 系统 中。” 在这种 互文性的变换 Ⅲ 与联 系中, 低河价值得 以强调 、 深化和升华。在其 弟 马丁先 生为其诗集《 密的季 节》 做 的序 中, 秘 所 他这样 理解哥哥笔下的低 河: 我意识到 了作为荒 “
精神原乡的探寻和情感追忆的回望
精神原乡的探寻和情感追忆的回望——安然主编《第一届白鹭洲文学奖获奖作品》解读摘要《第一届白鹭洲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所有作品都出自于井冈山下的吉安大地上担负着不同社会使命的非职业写作者。
作品的整体风格特色是“我手写我心”,注重记忆的储存,贴近情感积淀。
有的篇章则把艺术点放在了文化遗产的开发与间接资源的使用上。
作品不仅丰富了庐陵文化,还使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升华。
吉安大地上的人情人性美一一得以抒发。
关键词庐陵文化;精神原乡;情感追忆前言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井冈山下的吉安大地上,依然有那么多人喜欢写作,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他们是一批担负着不同社会使命的非职业写作者,他们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无比的执著进行着散文的耕耘。
读完作品后,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作者都坚持以“我手写我心”,他们注重记忆的储存,贴近情感积淀,坚持把自己已有的经验世界和情感天地当成审视和表现的主要对象,就中采掘生活的本相和生命的况味[1]。
同时作品在进行生活与生命的采掘时,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性和具象的层面,而是以此为基础,自觉注入了作家的一些理性思考与深度发现,从而增添了审美境界的包孕性与厚重感。
如陈炜的《乡间桃李》[2],这篇作品追述了青年女教师执行“下乡任务”的一段经历。
如果没有作者切身的体会和感受的刻骨铭心,是不可能写出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那个缺了门牙的小女孩,既请求“我”唱歌,又送给“我”咸鱼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数年前的往事,在作者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当然,贴近生活与生命,耽于经历与体验是作品的突出特点,但却不是唯一,有的篇章将艺术点放在了文化遗产的开发与间接资源的使用上,以此来丰富自身的文本属性和表现能力。
如贫村的《不爱,何以伤害》[3],作者通过张爱玲作品《小团圆》中的一句话从而引出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悲剧,领悟出“不爱,何以伤害”的道理。
一、庐陵文化视野下的作品风格庐陵文化是吉安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是有史以来生活在庐陵一带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
让童年成为永远的精神原乡
让童年成为永远的精神原乡作者:张礼霞来源:《江苏教育》2012年第03期小学生年龄小,意识发展程度低,生活在一个自由、梦想的王国里。
他们能够整天做游戏而不知疲倦;能整天涂画依然兴趣盎然;整天说唱还是兴致勃勃。
他们用独特的视角看世界,其片面性和不成熟性恰好成就了他们表达的诗意。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那些我们成人不屑一顾的游戏、说唱乐此不疲。
小学生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作文就应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就如春风吹过,冰雪就融了、原野就绿了、桃花就红了。
一、纪实:有外观的俗气,无内在的气韵1.“图式语言”多于“儿童语言”。
习作教学中教师指导习作的重要手段是“例文”,就是想给学生一种“图式语言”的构建。
“图式”最初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他把图式看做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
“例文”实际上就是将抽象的习作知识技能形象化、具体化、操作化。
可是结果往往是学生只关注于作文的格式,“例文”成了模版,就连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大致相同。
2.“胡编乱造”代替“亲身经历”。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一,要求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把这种自然现象变化的特点写下来。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那需要耐心与细心,很多学生并没有花时间细心观察,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想象。
有一个同学在描写雪花时这样写道:雪的形状各式各样,千姿百态。
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菱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有的是六角形。
3.“流水叙述”多于“生动描写”。
在描写活动的习作中,学生的大多数记叙活动的过程,很少有细节生动的描写。
偶尔有生动的地方,那也是受例文影响摘抄的结果。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二《拔河》,写作时学生把拔河的过程记录得很详细,把每个比赛环节都写了出来,但没有详略之分,有的连神态、动作描写也基本没有。
如:“嘟”的一声比赛开始了。
同学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向后拉。
绳子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向对方那边移。
我们拉拉队为他们加油。
随着那响亮的哨声,我们班终于赢了。
孩童意识与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谈鲁迅小说《故乡》独特的审美意蕴和精神追求
11神州文化孩童意识与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谈鲁迅小说《故乡》独特的审美意蕴和精神追求于俊杰烟台工贸技师学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切入,对鲁迅短篇小说《故乡》有着多种经典解读,有着重分析文本流露的故乡情怀和家园意识的,也有探究小说蕴含的生命哲学。
的确,作品在某些层面客观地显示了上述的特征和含义,这正体现了《故乡》所具有的文本张力和多重阐释空间,而且它还是有超时空意义的。
本文基于作品中较为明显的孩童意识进行分析,以进一步说明小说独特的审美意蕴和精神追求。
《故乡》中让人记忆犹新的一段是少年闰土月夜刺猹图: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少年闰土的这个形象定格在读者的脑海中,成为了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
其实“故乡”在作者笔下是有着很多层含义的,正如许多研究者指出的,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
三种意义上的“故乡”分别有着不同的时间或空间差异,同时也带有着或物质或精神的色彩。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或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存留着故乡的美好记忆,每当忆及童年时的故乡,那个有着“无穷无尽稀奇事的闰土”就出现了,那是属于记忆的一段美好时光。
既为回忆,那就意味着过去,我们都必然生活在现实之中,都要面对现实。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一旦回到现实中的故乡,就要面对着一副暗淡、凄凉、衰败、沉重的画面,全不是记忆中的模样,以杨二嫂和成年闰土为代表的故乡人也是或自私狭隘,或麻木压抑,丧失了生命的活力。
现代知识分子“我”在故乡中再也找不到人与人之间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了,只有再一次逃离。
总之,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回忆中的美好的故乡,而这恰恰又是残酷而真切的现实。
如果说闰土是连接回忆中的故乡和现实故乡的纽带,那么宏儿和水生则是连接现实故乡和理想故乡的寄托。
中国当代作家研究网络课期末参考答案
中国当代作家研究网络课1、根据汪曾祺的创作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原乡想象?汪曾祺的原乡想象有何特征?原乡想象即指汪曾祺小说多是以对其故乡江苏高邮及其相关地域的回忆想象所作,汪曾祺认为“小说是回忆”,其小说多是对往事的追忆与眷念,如同鲁迅的朝花夕拾和沈从文的湘西故事一样,汪曾祺将写作对象限定为故乡往事,因为时间的推移而积淀出的审美效果,在其笔下物化为短篇小说。
其原乡想象主要特征如下:首先是文体上以短篇小说为主,其小说观念认为短篇小说最适宜表现个人情感和日常生活。
其次在内容上以对故乡往事的回忆为主,如《大淖记事》、《受戒》等都反映出其故乡经历。
再次在艺术上追求小说散文化,其小说多取材于童年生活往事,注重民间习俗的细致描写和故乡生活的形象展示,在“散文化”中创造一种生活的“诗意”。
2)汪曾祺对于故乡的回忆,既有着文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有着唯美中的丑陋以及平淡叙述中的紧张或绷断。
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原乡想象的辩证法。
3)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
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篇幅上以短篇小说为主,他从未涉足长篇小说领域,立足短篇小说创作,用短篇来展现丰富的世态人情和原乡景象。
其次,小说艺术的散文化,其小说不注重情节的发展与悬念的设置,而是立足对故乡的生活往事的书写,追求一种散文化的诗意。
汪曾祺小说的文学史价值在于废名、沈从文,与阿城、贾平凹之间的承前启后,如下:首先,其小说散文化艺术倾向继承受废名、沈从文的艺术特色,受他们的影响较大。
废名的小说如《竹林的故事》、《桥》等,多是“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田园牧歌的情调和古色古香的意蕴影响了汪曾祺的创作。
而沈从文作为汪曾祺的导师,对其产生了更加深远直接的影响,他在创作中较多地融入个人情感体验与人生经历,追求散文化的笔法和世外桃源式的情调,形成小说风格的生活化和散文化,展示生活的原生态而不注重情节建构,这些小说价值主张都对汪曾祺创作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
原乡理念
原乡理念原乡主义:【总结】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以“无为”作为最高境界,尊重自然,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规划理念和方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以自然为本,以居民为本,主张保持好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主张为人们提供本色的自然体验和生活体验。
原乡规划运用于乡村规划的思想,是拒绝乡村的城市化,使乡村保持好乡村景观和乡村意象,是拒绝让“城市病”蔓延到乡村。
1 “原乡”的词义解释“原乡”是早年的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的称呼,原意是指一个宗系之本乡,换言之,原乡是指祖先未迁移前所居住的地方。
对个人而言,家乡是目前居住的地方,故乡是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原乡是祖先居住过的地方。
从字面意义来看,“原”字意思为“最初的,开始的”“本来”“起源、根本、根由”,《礼记·孔子闲居》中有“必达于礼乐之原”,《史记·货殖列传》有“原小则鲜”,《易·系辞》有“原始要终”,师古注曰:“原,谓寻其本也”。
同时,“原”是“源”的古字,是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如《说文》有“原,水泉本也”,《孟子》有“原泉混混”。
“原”小篆字体为“”,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
“乡”字甲骨文为“”,像二人对食形,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后引申为“乡村”、“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两种解释。
所谓“原乡”即“原色本乡”,意味着传承着祖先的历史记忆和原味生态环境。
笔者提出“原乡规划”理论,旨在说明规划的意念是在规划中应尽量保持历史记忆、原真记忆和原生态规划手法,应尽可能地因应自然、因应历史文化。
2 原乡规划的理论源泉原乡规划理论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对人类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所产生的担忧,尤其是中国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过程中,大量的村落被毁,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所表现出来的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离“原乡”的本意越来越远,这样的规划在毁掉城市后又将毁掉美丽的乡村,我们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重识乡土中国03:祠堂归来:中国乡村精神复归与空间再造 (2)
祠堂归来:中国乡村精神复归与空间再造一、祠堂的社会意义宗教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儒教和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宗教,但是,中华民族对于宗教的追崇是不太强烈的,况且事实上中国人心目中的宗教远不是道教和儒教那样,而他们对于姓氏文化和祖先崇拜是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大差异。
事实上中华民族对于祖先崇拜和姓氏文化的信仰,在笔者看来也是一种宗教文化。
中国近代大儒梁漱溟认为,宗教解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问题,中国人则以家族之三世,行宗教解决之道:过去的信仰依于祖先,现在的安慰寄于家室和合,而将来的希望则寄托于儿孙。
祠堂里的对象虽为逝去的先祖,然而目的却在作用、影响于生者和看不见的未来之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下的重新修建祠堂风潮自有其积极的一面,可视为对内心生活秩序重建的一次努力,其间也包含了中国式信仰的重拾。
”(引自共识网,李礼:《“祠堂”里的乡村信仰》)杜赞奇说:“村落组织是由拥有共同祖先的血缘集团和经济上互相协作的家庭集团组织”,而祠堂、宗族高于家庭,与村落大体相当。
自从人类有了姓氏以来,人们就有了家族认同感,同样就产生了宗法思想,同祖同宗成为了中华民族认同自己集体的标准。
对于祖先的崇拜让自己不会在去世后寂寞和无所归依。
在这其中祠堂是宗法精神的物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维护了社会的持续和稳定。
有的学者还提出祠堂、宗族就是类似于西方“公民社会”的“公共空间”。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些问题,而是肯定祠堂的积极作用,除了祭祖、正化、教化,还有作为商讨家族重大事情的“公共场所”,族人进行礼制、礼法、礼教宣传教育的活动场所,甚至还有乡村道德法庭的作用,是处理家庭内部事务、赏勤罚懒、化解纠纷、处理矛盾的地方。
可谓“上奠祖先之灵,下规后嗣之则”。
(但不可否认的是祠堂在传统文化中有私设刑罚、重男轻女等弊端,但是看其主流还是有益的。
)总结说来,传统的祠堂具有如下四种作用:教化功能,指以祠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族众教育、感化的活动;规范功能,指祠堂文化对族众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起的约束作用;维系功能,指祠堂文化起着统一族众的行为与思想的作用,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族众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调节功能,通过祠堂文化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论文学中的“精神原乡”对当代生态文学圈建设的意义
乡” 从而治疗现代文明带来的心疾。人在与自然的和谐相 ,
处中 , 重获心 灵的 自由 , 重返人性 本真 的家 园 。贾 平 凹在他 的《 州三绿 》 商 中就 将这 种 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 相 处 , 返 “ 重 精 神 原 乡” 的极 乐抒写得 十分 明 白:
又表现了对文化生态圈建设的诉求 , 体现 出了生态综合精 神和生态价值观念。
一
在 文学 创作 的历 史上 , “ 神原 乡 ” 对 精 的追 怀 和 重 返 ,
总是起 于对 既存 现实 的 怀 疑和 不 满 。在 当代 , 文学 创 作 中 的“ 精神返 乡”当然 也 是反 现 代 性 意识 的流 露 。文学 中 那
自然 中获得天性 释放 和精神释 然的 快乐 , 即回 归“ 精神原
野地”, 回归到人性 的原 生态 ; 另一方 面则要 对抗强势 文化 的 同化 强力而追 求文 化的 多样 性并 存 的生态 平衡 , 实现文化 的共 生态。 如此 , 文学 中的“ 精神原 乡” 象便 具 有 了文化 生态 的价值 和 意义 。从 生态 意 综合精 神和 生态价 值观念 来考察 文学 中的 自然、 童年 回忆、 民歌 民俗 等“ 精神原 乡” 意象 , 可发现 其 自 便
化 书写 , 是尊崇 自然 与人 的 和 谐融 洽 的 生 态关 怀 情 怀 的 便 剖 自 。迟 子建 的《 鬼的鱼鹰 》 酒 中鱼 鹰 “ 像浓 荫 遮蔽 的 一处 湖 水般神 秘 , 寂静 而 美丽 ” 它 与 人心 灵 相通 ; 一匹 马 两个 , 《 人》 中赢 弱 的老马 具 有 人 格 存 在 ; 花 瓣 饭 》 那 来 自 自然 《 中 的 美艳而 香气 蓬 勃 的 “ 瓣饭 ” 和 煦 的阳 光 抚 慰 了受 伤 花 像 的心 灵 ;原 野上 的羊群 》 我 ” 自然 当做 医治 被 现代 文 《 中“ 把 明戕 害的 灵魂 的药 方 … …无 一不 是 自然 与 人和 谐 的 展演 。
探寻精神原乡是否可能与如何
衍生义之一:月亮是美的象征,月亮既然是诗化的女性,它也就是一种婉约通脱淡泊的女性
映照在中国人心中的有两个月亮世界: 一中神话观念中的月亮,一种是科学本体 的月亮,它盈亏变化,启迪着中国的科学 与智慧。在禅宗哲学里充满了月的意象, 以月喻禅是禅家的传统,以月喻禅至少获 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 讨论
什么叫“精神原乡”?
• 原乡是指一个宗系之本乡。 换言之,原乡是指祖
先未迁移前所居住的地方——祖居的地方, 所以对 个人而言,家乡是目前居住的地方,故乡是曾经居住 过的地方,原乡是祖先居住过的地方,没有迁居过的 人是没有故乡的。 精神原乡主要指涉个体的精神的 本原,即个体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灵中的始源,谈论 精神原乡,旨在强调个体文化精神与族群精神的深 度联系,思考影响个体文化精神的某种深层精神结 构,这种族群性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当下的 “我”。
外, 一个众所周知的表达原型的方式是神话和童话”,“神话是揭示心灵现象的最
早 或最突出的心理现象”。神话和仪式是原始人在天、地、神之间寻求自己的地
位 的努力,是他们在无序的世界中寻求秩序的努力,是人类对世界和自身意义的 解释系统。其实神话并为死,古老神话中的原型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原型与仪式。弗雷泽认为人的思想发展是由巫术经宗教过渡到科学,因此,人 的高级思维中保留着巫术、宗教的痕迹,从中可以发现巫术、宗教、仪式和图
通过原型批评在神话、传说、诗歌中探寻精神原乡就成为一种可 能。
【doc】精神的田园——铁凝访谈
精神的田园——铁凝访谈精神的田园铁凝访谈朱育颖勃兰兑斯有言:"一个国家的文学,只要它是完整的,便可以表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感情的一般历史.对我国20世纪后20年,特别是世纪末文学的精神走向也可以作如是观:它是国人精神的一种写照,一种折光.存在决定意识.每一个时代的精神归趋总是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走向.在一个正常的,健康的,民主的国度,在社会向人们敞开多个门户,提供多种选择的时代,意识形态的多向度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因此,应该给人们以充分的选择自由,但这种自由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不损害国家民族利益为前提,并在总体上应该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因此,我们对文学的要求应该是两方面兼顾的.一方面,要正视它的精神走向的多向度.这是因为,其一,文学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意识形态的单一的符码,也就是说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单一的反映,不能给予文学过多过重的负载,否则就要重蹈一体化的文学的覆辙.其二,文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教化,认知,审美,娱兴消闲……,不同的读者将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从文学作品中寻求某一方面的精神补偿,并根据各自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对文学作品进行取舍,单向度的文学实际上是剥夺了读者的选择权,丰富性是读者对文学的最基本的需求.这些都决定了文学的精神走向和艺术取向必然是多向度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提倡文学有一种自觉的,向上的精神追求,它在总体上应该有利于陶冶人的性灵,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质和品位,促进社会的进步与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所说的"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灯火,又是至理名言.因此,文学不仅不能放弃,而是应该坚持对其精神品位和精神境界的追求,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和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家也应该对文学有一种自觉的精神性追求,笼统地排斥文学的职责和必要的负载也是一种片面.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以为,研究20世纪后2o年,特别是世纪末文学的精神旅程,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这种研究既可以是总体文学思潮,创作思潮的研究.也可以是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但即令是总体思潮的研究也离不开具体的作家作品.如果说2O余年来文学最大最深刻的变化是精神追求和艺术取向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狭隘走向扩大,从一体走向多元的话,那么,这在具体作家作品中是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明显的.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从具体作家作品人手研究2O世纪后20年,特别是世纪末文学精神旅程的缘故.我首先选择了文学访谈录这种形式.这是一种既能走近作家,又能走近读者的形式.先期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20余位作家,他(她)们分属于2O世纪80-90年代以来文坛上各种主要创作群体("五七"作家群,"知青"作家群,"先锋"作家群,"新写实"作家群,"新生代"作家群,"女性写作"作家群)的代表人物,8O一9o年代以来文坛上各种主要创作潮流都与他们脱不开干系(不管是自觉的抑或不是自觉的).这些作家老中青三代均有,而以中青年两代为主,这是一批虽然年龄不同,经历各异,但都历经磨练,成果颇丰,于今依然充满着锐气和活力的作家.我请lO余位中青年朋友参与此项工作这些文学访谈录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围绕着作家8o-9o年代以来文学创作的演变轨迹.探询其精神(心灵)和艺术的发展旅程.访谈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文学多元的,丰富的精神走向和艺术风貌,同时也为了解和研究当代作家的精神和艺术追求提供了一份原汁原昧的档案.我相信这些访谈录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学术参考价值为此.我应该特别感谢作家朋友的积极配合.感谢参与访谈的中青年朋友的认真劳作,同时也感谢《小说评论,的慨然相助使其中的部分篇章得以从本期起陆续先行问世.朱育颗l以下简称朱):我是第一次来石家庄.曾经从作品中读你,在课堂上讲你,真正的面对你,今天还是第一次.当年.你挥舞着"会飞的t刀"起步,走过"夜路",带着纯真的"香雪"蹯上文坛,穿越人生的"玫瑰闩".成为领略了社会风雨洗涤的"大浴女".2o多年来,你充满锐气.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着自己的路.不断推出佳作,不断超越白我.我觉得小说好像是作家在心灵的作坊里构筑出来的,你能不能说说经过多年的创作实残.你是怎样从一个"学徒"成为一个燕练的精神劳作者的?铁蠢I以下篱称铁):你圉才说翻'会飞的镰刀>,'香雪>,'玫瑰门>等作品,其实这中同隔的时问很长.'会飞的镰刀>本来是我的一篇作文,也应该说是我的处女作,'香雪>是我的成名作.我在l6岁时写了一篇作文,700O多字,写在大作文本上.那是高中一年级,我们走出课堂去学农,帮助收稻子.回来以后.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写了几个城市女中学生和房东小孙子的友情.为了与内容相吻合,我还擅自给作文起了个名字:'会飞的镰刀).老师把它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我回到家里,拿给父母看,他们感到这篇作文和通常的作文是不一样的,但究竟是什么呢?后来.我父亲想到徐光耀..朱:就是<小兵张嘎)的作者? 铁:对.提到我的创作经历,不能不提到我文学的启蒙人徐光耀.父亲带我去找徐光耀鉴定这篇作文,说'实话.他很冷淡,在那里跟我父亲说话.也不理我,只让我把作文本留下.我们第二次见面,他非常激动,连着说了两个"没想到",还说你不是问什么是小说吗?你写的已经是小说了.当时我觉得很意外,后来.经常去向他请教.在我的创作经历中,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朱:那时的作品没有温情.只有火药味.铁:78年时,我写了<夜路),发在<上海文艺)上.后来调我回来,因为我喜欢写作,就到了河北保定地区文联办的<花山)杂志当小说编辑.朱:乡村虽然成为越来越遥远的记忆,但是,有时记忆也可以"保鲜".请问.那段知青生活对你的审美方式有什么影响?铁:有句俗话叫歪打正着,我去了农村,当了四年农民,回过头看这段生活并不后悔.那时矢天跟一些十七八岁的女孩一起去劳动,那种感同身受,跟B径成为一个作家去体验生活是不一样的.不过,我似乎也还算不上一个纯粹的知青作家,下乡插队只是赶上了一个尾巴,好像把我归到哪儿去,都不太合适.我对乡村的真正情感源于我插队四年又返回城市之后,地理距离的拉开使我得以经常有机会把这两个领域作相互的从容打量.在我的视野里似乎不可能没有乡村,这恐怕是作为我这样一个人抒发对自己民族的情感的一个重要渠道.朱:这期问你好像还写了<灶火的故事>等作品,睁大好奇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铁:那是受生活所触动.82年我还是业余作者,白天上班.晚上写作朱:其实,整个新时期你一直在写.你和王安忆不仅与新时期文学一起成长.也和自己的作品一起成长.早期作品都善于营构富有诗意的氛图,写纯真,稚气的少女.陈:清纯,像诗一样.铁:我写得很慢.不是快手.王安忆写得多,贯穿新时期.朱:我觉得你的创作经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作家不断进行探索的精神蔽涉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年龄,阅历的增长.求新求变是一个作家应有的心态.你认为自己的创作在变中有没有不变的东西?铁:变与不变是辩证的.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你要有勇气善于打倒自己(笑).比如说,早期写的人物与我的年龄相近.有一种稚气和纯真在里面.当你年龄大了以后,比如,一个中年女性,你的穿着打扮很奇特,像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就曼得很矫情. 朱:你的早期作品是用少女纯真的_一L光打量这个世界,写出香雪,安然等天真,稚气的女孩儿;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开始用一种成熟的女性的目光审视人与生存状态.,铁:咱们得拿作品来说,不然就是空对空的.比如,就从'香雪)说起,圉才陈老师用"清洁",诗一样"什么的来说.看了'玫瑰门> 以后,喜欢'香雪>的读者就说,你怎么变得太复杂,把女人写得那么"恶",不留情面.身为女性作家,怎能把女人写得这么丑?还是回到香雪吧!另一些人就说,人成熟了你的香雪还是太幼稚.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它的片面性,就这两部作品来看,我想说明白的是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从《香雪)刭'玫瑰门>,对人性的探究更深,更广,更丰富,我不会后悔自己的这种变化.但是我也很想提醒读者,看到这种变化时,是不是也能够从作品更深的部位发现这个作家能不能固守自己,这个作家有没有变中不变的东西.在我看来,要讲变化,拿近期作品与以前相比,无论是短篇,中篇还是长篇,人物~故事,表达的意思都会有变化,但是有一个精神的核是不变的,不变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对人类和生活永远的爱和体贴,也就是说,还有作为一个写作者一直葆有的那种对生活的情义.这个情,就是情感的"情;义,就是义气的"义".生活中的不愉快,不满意的地方,甚至表达一些人性当中惊心动魄的残酷的一面,这些东西,不会妨碍你的真正的情义,你给生活的温暖. 其实,这里就涉及到文学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康野上的"三垛"朱:你在人生的原野上行走,常常把深情的目光投向在黄土地上的劳作的人.女性一直是你格.外关注的主题,在当下文坛,像你这样执着于展示乡村女性生存状态的作家并不多.在女作家中曼是个异教.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吗?铁:我想说一下我对中国农村的情感和看法.对评论界划分的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我觉得比较粗糙,不是那么黑白分明的.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我想的更多的是中国式的人的生存状态.既是乡村女性,也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活,生长,生存着. 我插队四年,当时私下里觉得是"体验生活",现在想把这个词更完整一下.我不愿用"体验生活" 这个词,生活就是生活,不必去刻意"体验".陈:"体验"与生活在其中味道就不一样了.铁:作为一个中国作家,你可以一辈子不去农村,也可以写得很好,这个没关系,不一定要求所有的作家都到农村去,写城市也可以写出很漂亮的小说,并不一定以农村作为底色作为根基.但是作为我自己呢?可能是一种过时的顽固吧,我觉得一个中国作家可以不写农村,或者中国式的农民.但是你至少应该对中国的农民有所了解,因为直到现在中国所有的城市的根基都与农村相连,至少可以说大部分人是这样.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认为不了解中国农村,中国农民,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人和中国社会. 朱:乡村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也是中国作家寄寓情感与灵感的一片沃土.这方水土滋润了你,你用真诚去拥抱它,感受着土地的神力.在这种交融过程中,你以自己的方式感知,把握和表述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理解,真善美成为你的作品的底色. 在你的笔下,有一个乡村女性系列:"大芝娘,孕妇,七月,他嫂等等,你写她们的母性和原欲,她们的坚忍和愚昧.她们的欢欣和悲苦.可以谈谈你的想法吗?铁:我在写作中.没有居高临下地想我来给你写个中国农民, 我来告诉你中国农村的女人是什么样的.而是在广义上,是在中国的这块具体的土地上生活的这么一个人,这么一个女人.她们身上可能有蒙昧的,麻木的,浑然不觉的那一面,但是也很难说很多中国的城市妇女就已经超越她们了.有些中国女作家或者男作家以他们自己解放的灵瑰来表现笔下的那些女性,就以为他们笔下的女性自然的要求自己解放自己,灵瑰充满了痛苦,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乡村女性是有一些变化,但是更多的妇女仍然处在不自知的一种状态,没有方向感的生活i你认为她们很麻木,实际上可能是你的自作聪明,那可能是乡村女性的大智慧,或者是中国女性的大智慧.她们的生活目的非常小,比如大芝娘,你也很难说她就是愚昧,当时我写她时,觉得她其实是一个圣母的形象.朱:在"三垛"中,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你对女性生存状态和命运的整体性思考.第一垛《麦秸垛> 影响最大,你对生命这个神秘而又永恒的主题进行了探寻.铁:《麦秸垛>是86年发表的,那是中国文坛最耀眼,最热闹,全社会的关注点最集中,作家操作与实验最热闹的时候.陈:王安忆写"三恋",铁凝写"三垛".时间差不多,有没有人做过比较?朱:"三恋"和"三垛"都是系列小说,影响较大,味道不同."三垛"中,你最喜欢的是那一垛?铁:<棉花垛》,这篇小说发表的时候,被《玫瑰门》遮盖了. 朱:《棉花垛》讲述了乔,米子和女儿小臭子的故事.借助战争这一残酷,复杂的背景,揭示了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心理和不可逆转的轮曰的悲剧命运.铁:在<棉_花垛)里,战争只是背景,是比较虚的.我在这里写了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战争也没有掩饰女人的"被看".乔在夜色艨胧中,用皮带勒出腰身.国本来奉命枪毙叛徒小臭子,却把她先奸后杀.女人的本相,本真的一面在这里显示出来.战争是背景,其实是写人.我没有经过战争,.这是我感觉劲的战争.朱:"三垛"中的<青草垛>好像是9o年代中期发表的吧?与前"两垛"隔了很长时闯,采取的是男性税角.弥漫看青草的甜气和苦气.铁:发在96年的<钟山)上,'青草垛)的第一人称是男性. 朱:这一组小说的标题和中心意象都取自乡村,又都是由常见的植物所构成,你却把它们"移植"到精神的田园,显然是"别有用心"的,能说一说有关"三垛"的想法呜?铁:我一直坚持读者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也不一定告诉读者其实应该是什么,因为权利在读者手里.但是如果一定要说是什么,写"三垛"也不是说一定先有很强的女性意识,特别是(青草垛)的第一人称是男性,不是从女性出发的小说.●与女性"厮杀"的是谁朱:9O年代席卷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感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挤压,淡化理想,讲究实惠.这种倾向反映在文学上,出现了平面化,世俗化,欲望化的现象,导致精神的萎缩与失落.时尚文化装点着五彩缤纷的城市,,而你却坚守精神的家园,深情地回望乡村.写出了<孕妇和牛>,<秀色>等小说,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化选择呢?铁:90到91年,我在山区里选择了一个县,也没有人强迫我必须去体验生活,是我自己想到那里生活一段时间.那地方有山.有一条河,正在开发成旅游风景区.写香雪时,那里非常穷,现在变化很大.为了生活的方便,我在那里兼了个职.那个县的县委副书记.人家还找我反映问题,这就很真实,便于沟通.有一次,我到一个地方去,都快收麦子了,麦穗已经很饱满,麦田一望无际,在地头上,站着一个怀孕的妇女,挺着大肚子特别自豪.我觉得那个"景象"特别打动人,就想把它写成小说.朱:你在小说里又加了个石碑?铁:真有石碑,躺在路边,人们老是坐在那个石碑上,过路的歇歇脚.朱:多年来,你在短篇小说的园地里耕作,不断获得好收成,常常给人新的惊喜,新的感悟.《孕妇和牛》问世以后,文坛为久违的"香雪"的回归兴奋不已.你觉得这两篇小说有什么不同?铁:写完<孕妇和牛》以后,得到一些称赞.我觉得与<香雪》相比没有什么可比性,一定拿它与香雪相比的话,我可以说,更爱这个《孕妇和牛》《香雪》已是约定俗成的.技术上还有一些不老到的地方,我看了很脸红.<孕妇和牛)发表以后,有人说香雪回来了.又不复杂了.如果非要相比的话,我觉得写香雪时的心态,是一个刚睁开眼睛的女孩子,没有经过生活的……朱:磨难?铁:说磨难也太做作了,不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如果说香雪没有出过山的话,那么写她的人也没有出过山.这个山当然是有象征性的,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人心有多深,香雪的希望其实也就是作者的希望,美的和善的, 对于新生活不顾一切的不由分说的向往.当然,这是令人心酸的希望,所以,很多人喜欢她,包括现在已经不读小说的以前的文学爱好者.他仃的注意力已经转刭别,处去,但还能想到这个香雪来,我就很感谢了.'孕妇和牛)的境界更高一些,现在你要找毛病,就不像香雪那样明显.我自己对这篇小说,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小说的本身上,都比较满意.一朱:我读到你对母性光辉的抒写.人与自然的和谐.怀孕的妇女和怀孕的牛之间似乎有一种默契."同病相怜",有着共同的自豪感.你通过一个农妇由生理变化jl发的心理变化,开掘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一个从大山里走出的农妇文化人格的觉醒. 从表层来看是对"香雪"的回归, 实际上是不同的,正像清纯的少女变成孕妇.她在穿越人生的关一隘时灵魂受到了历炼,正在走向成熟.我看过以后,瞎想了一通,很受感动.铁:现在读小说能受感动的已经不多了=女性不衰的母性的光芒,是神奇的,这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自豪.朱:咱们聊了半天,谈的都是乡村的事情.其实,你为我们提供了两个世界,不仅有古老而凝重的"黄土地",还有纷繁变幻的"万花筒"——城市.你不仅善于写纯真的农家少女,也擅长写城市的普通姑|.L,比如'永远有多远)中的白大省.这是一个善良,厚道的女藏,一心想改变自己,却总也改变不了.作品对白大省精神层面的蠢秘的探寻达到相当的深度. 表现的是地道的老北京生长出来的人品与人格:意情与心理,让人怀恋而又困惑.可以谈谈写这篇小说的初衷吗?铁:这篱小说呢,实际上也不是从女性出发.深圳的一个70多岁的男性读者,给我写了一封信, 他说年轻时在北京工作,家住西单大木仓胡同,寓我姥姥家很近, 读了小说以后感翻很亲切,感叹劲非北京不能有白大省,北京非有白大省不可,北京再没有这些傻里傻气的女孩子,就太冷冰冰的,他说他本人兢是一个漂漉在外多年的白大省.能与读者沟通, 我心灵上也有一些安慰.因为我是写给所有读者看的,而不是写给小■子的女性主义者看的.所以说,我们身上可能多少都有一些白大省的成分.'这么一个从北京小胡同里走出来的女孩子,实际上很不满意自己这么善良,这么不女性,这么不娇娆,和西单小六的反差是这样大.她想改变自己,不想成为自己已经成为的这种好人.她是一个热烈的恋爱者,但永远失败.光有种子.没有结果,一腔过时的热情.人总有一些美德和弱点,要改变自己的合理性,可能性极小,而不仅仅像有些评论家说喜欢这个小说是因为传达了北京小胡同里的美德.朱:从表层看是这样的吧?铁:从表层看,是传达了东方精神和传统美德.可是又有哪一个人真的希望我们自己都变成白大省呢?读者单方面的愿望是希望白大省还存在,只有她存在,社会才平安,人类才更像人类,而我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所以,从这一点出发,如果仅仅呼唤一种善良,呼唤一种硕果仅存的东方美德,胡同文化,那么这小说可以读下去,但不是一篇好小说.实际上这篇小说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更想讨论的是人要改变自己的合理性,但同时这改变几乎又是不可能的,她的悲剧构成一种存在.这个悲尉不是属于女性的,而是属于人类的.我想探讨她的悲剧,她的合理性.如果我们今天问自己, 都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有时想成为另外一个人.当然也有人想我就是我,现在的我就是我想成为的我,但是也有人在生活中存在着偷偷的幻想,好人的灵魂也有最隐秘的追求,也有被人忽略,轻视的地方.陈:看来你在创作前,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还是有所考虑的.铁:我肯定是有所考虑的,而且不考虑成熟的时候,不能动笔.这个人实际上在我心中存在了很多年.可能跟我认识的人有关.但是变成小说时,已不是生活中的那个存在了.朱:重新组合了一个人?铁:她在我心中存在了好多年,是我很心疼的一个人,不能随便写她.不是我先有一个概念,一个人要怎么样,然后再去找材料.t开"玫瑰门"朱:长篇小说不是文字的集合,有着其它文体所不具备的能量.可以说你在小说艺术的"马拉松"竞技中.也遥遥领先.铁:在长篇中,我对'无雨之城)不是最喜欢的,严格来讲,也不能说是纯粹的游戏之作.我还不想否定它..朱:你的三部_长篇小说中,曩喜欢的是哪一部?为什么?铁:最耗费时问,也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玫瑰门>,但是写作技巧的相对成熟是'大浴女>.'玫瑰门>提供的是人物形象,'大浴女> 的叙事手段熟练一些.朱:有住女大学生曾同我.玫。
关于乡村振兴将物质变精神的文章
关于乡村振兴将物质变精神的文章《乡村振兴:从物质到精神的奇妙变身》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唠唠乡村振兴这个热门话题。
这乡村振兴啊,可不只是房子盖得漂亮、马路修得宽敞这么简单,还是一场让物质摇身一变成为精神的奇妙之旅。
咱先说说这物质方面。
以前的乡村,那真叫一个穷得叮当响,土房子歪歪斜斜,一下雨到处漏水;村子里的路那叫一个泥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可现在不一样啦,政府大力搞乡村振兴,那房子修得跟小别墅似的,既结实又好看;路也修成了水泥路、柏油路,走在上面那叫一个带劲。
还有啊,各种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种蔬菜水果的、搞养殖的,大家的钱包都慢慢鼓起来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但是呢,光有这些物质还不够,还得让这物质变出点精神来。
这就好比咱吃了顿大餐,不光肚子饱了,还得心情舒畅、精神饱满才行。
你看啊,以前农村里大家除了种地干活,好像也没啥别的娱乐活动,晚上天一黑就早早睡觉了。
现在可不同了,村里建了文化广场,晚上灯火通明,大妈们跳起了广场舞,那架势,一点不比城里差;还有农家书屋,大家农闲的时候可以去看看书,学习点新知识,感觉自己肚子里都有墨水啦。
这就是物质变精神啊,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也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了。
而且,乡村振兴之后,大家的心也更齐了。
以前可能为了一点小事就吵吵闹闹,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要齐心协力把村子建设好,一起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不也是从物质变化中来的吗?我觉得呀,乡村振兴就是一个魔法,把穷乡村变成了富乡村,把物质变成了精神。
这魔法让我们的乡村越来越美,让我们这些农村人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盼头。
所以呀,让我们一起为乡村振兴加油鼓劲,期待着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化。
让我们的乡村不光有好看的房子、宽敞的马路,还有浓浓的文化氛围,甜甜的笑容,以及满满的幸福!哈哈,乡村振兴,奥利给!。
精神文化振兴乡村
精神文化振兴乡村精神文化振兴乡村乡村是我们民族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乡村的发展却逐渐落后,乡村精神文化的振兴迫在眉睫。
乡村精神文化振兴是指通过传承、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重塑乡村的精神风貌。
在乡村精神文化振兴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教育、乡村社区建设等方面。
首先,乡村文化传承是乡村精神文化振兴的基础。
乡村的传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居民身份认同的来源。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冲击,许多乡村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
可以开展乡村传统文化的展览、培训班等活动,让乡村居民了解和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乡村精神文化的内涵。
其次,乡村教育是乡村精神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
乡村教育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乡村居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们的乡村教育发展不平衡,乡村教育资源匮乏。
我们应该在乡村建立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乡村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乡村社区建设是乡村精神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
乡村社区是乡村居民生活的核心,也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乡村社区的建设,提高乡村社区的服务水平。
可以在乡村社区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文化展览、演出、体育比赛等,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创造力和参与热情。
在推动精神文化振兴乡村的过程中,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各方都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精神文化振兴的投入,提供资金、政策等支持。
学校应该加强乡村教育的建设,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推动乡村精神文化振兴的进程。
总之,精神文化振兴乡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提高乡村教育水平,加强乡村社区建设,我们才能实现乡村精神文化的振兴,让乡村焕发出新的光彩。
汨罗:韩少功的精神原乡
汨罗:韩少功的精神原乡作者:梁小娟来源:《江汉论坛》2020年第12期摘要:韩少功依托汨罗的乡土经验在创作中不断地呈现与建构颇具湖湘风味的自然风景,同时借助方言土语、民俗风情来塑造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人文景观。
汨罗作为韩少功的精神原乡,在创作层面、现实层面、思想层面、审美层面深刻影响着韩少功,不断反哺韩少功的文学创作,丰富韩少功的文学地图。
重返汨罗的人生实践,既是韩少功应对都市文明的个人化选择,也是重新发掘被城市化进程所湮没的民间传统与民间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
关键词:韩少功;汨罗;精神原乡;返乡;乡土经验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五七干校文人文学书写研究”(16YBA171)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12-0060-07从生活履历来看,出生于1953年的韩少功1968年12月以知识青年身份落户湖南省汨罗县天井公社,务农六年后调入汨罗县文化馆,1978年考入大学离开汨罗;1996年4月回访汨罗,为建房安居选址;2000年5月迁入汨罗八景乡新居,此后每年有半年时间在汨罗农村生活。
早年汨罗的人生经历夯实了韩少功创作的根基,从初入文坛的伤痕反思之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到90年代的《马桥词典》再到新世纪以来的佳作迭出,韩少功每个阶段的文学创作都与汨罗有着紧密的联系。
汨罗的乡土经验已经深深渗入韩少功的骨血,不断反哺韩少功的文学创作,丰富着韩少功的文学地图。
从文学地理学意义上来讲,韩少功的汨罗与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小镇、哈代的威塞克斯郡、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沈从文的湘西边城一样,都因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韩少功在文学创作中究竟是如何呈现汨罗的?汨罗的地域文化与生活经验又是如何影响韩少功的文学创作的?韩少功重返汨罗的人生实践对其个人而言具备了怎样的意义与价值,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怎样的启示?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加以一一探讨。
从回望到审思我国电影中的“原乡”问题透视
392020在西方语源学上,“原乡”(nostalgia)一词来自两个希腊语词:nostos(返乡)和algia(怀想),其中前半部分涉及远离,后半部分与忧郁、痛苦有关,“nostalgia”意为“由未满足的回归欲望引起的痛苦”。
[1]乡愁不仅是空间和空间上的远离,也不单纯等同于“去国怀乡”之地理空间中的“故乡”,更在于“忧谗畏讥”中满心忧郁而不可回望的心灵之“乡”,是一个既不可返回,又无法抵达,只能在无限怀想中试图追溯的“乌有之乡”。
美国文学家博伊姆对“原乡”做出这了样的现代定义:“对于某个不再存在或者从来就没有过的家园的向往。
”[2]故乡作为中国文学中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文化标识符号,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
然而,在二十世纪,携带着怀旧情怀的“原乡”情结已转化为一种全球化下对前现代传统的集体症候,这种转变与现代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巨大冲击联系密切。
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中国电影中三种“原乡”问题的成因、表达行为和引发机制,探讨了对前工业时期、后工业时期和全球化社会中不同“原乡”情结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前工业时期的割裂性“原乡”在传统的中国农耕社会,由于离开故乡而产生的“乡愁”无论是在文学还是哲学中都是无法回避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农耕文化社会中,引发中国文人“乡愁”的直接原因则是空间的阻隔与交通的不便造成的人与故乡、与他人联系的割裂。
加之社会动荡、王朝更迭、仕途贬谪等因素使中国古代文人对土地与故乡越发产生依赖,被迫背井离乡之时对回到难以返回的“故国”与“故乡”(或称“原乡”)的渴望也就愈发强烈。
由此,时空的割裂造成的“原乡”情怀不仅是农耕制度下的中国先民共有的文化心理现象,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中上升为对自然意象、仕途起伏等因素所引发的理想与精神寄托,一些古典哲学家则从其中意识到人与天地、自然、宇宙的关系,从自身归返生命故乡的自然本性之“原乡”上升到包含社会人伦情怀、诗学特性及悲愁审美等文化内涵。
精神原乡的呼唤——笔谈鲁枢元新著《生态时代的文化反思》
第22卷第10期Y o222N o.10黄河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nghe s&t college2020年10月Oct.2020精神原乡的呼唤——笔谈鲁枢元新著《生态时代的文化反思》胡艳秋李金来秦春刘晗梅雨恬张昭希常如瑜摘要:鲁枢元教授新著《生态时代的文化反思》最近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该书多方位呈现了作者面对当下生态危机的观察与反思,主张深陷生态困境的现代人必须超越笛卡儿、培根设定的现代性思维模式,跳出“二元对立”“人类中心”与“无限发展观”的藩篱,汲取东西方先民积淀下的生存智慧,让“低物质消耗的高品位生活”成为新时代的期许。
学界多位相关学者对本书从各自角度进行了解读和评论,以期推进学术界对生态危机更加深入的文化反思,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学理基础。
关键词:-生态时代的文化反思》;生态文化;精神生态中图分类号: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90X(2020)10-0095-06DOI:10.19576/j.issn.2096-790X.2020.10.018The Call of the Spiritual Self------Conversation by Writing abouh Lu Shuyuan's New BookCultural Reflection in the Ecological EraHu Yanqin Li Jinlai Qin Chun Liu Han Mei Yutian Zhang Zhaoxi Chang Ruyu Abstract:P j S ssot Lu Shuyuan's new book Cultural Reflection in the Ecolooicy1Era has been published recently by China Oeental Press.This book represents multi-dimensiong1y the authle's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current ecolooical cesis.In the book,the authoe proposes that modem people in ecolooical dilemma should suers the modern thinking mode set by Descymes and Bacon,and jump out of the bo m erv of“binare opposition", human-centered",and"infinite development view".In this modern world,people should draw on the survival wisdom accumulated by ancestore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and make“a high-quality life with low mateeal consumption"the aspiration of the new ere.A numbee of relevant scholare in the academic circle read and comment on the book from theie own perspectives,and expect to promote the academic circle to have a deepee cultural reflection on the ecoloricy1crisis so as to lay a more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e the censtruction of ecoloricy1civilization.Key words:Cultural Reflection in the Ecological Era;ecological culture;spi/tua1ecology胡艳秋(厦门大学文学院博士):在文化领域寻找精神绿洲1990年鲁老师《超越语言》一书出版后,作家王蒙指出此书是“一本超拔的书”,全书怀着“论辩的激情”,为语言“寻找绿洲”。
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是乡村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组织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路径。
一、农村精神文化需求农村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需求。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村民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较为多元化。
他们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希望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来拓展眼界、提升内涵,同时也希望能够传承和弘扬自身的乡土文化。
二、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关键环节。
农村地区应通过建设文化设施、培养文化队伍、完善文化制度以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式,全面提高农村的精神文化水平。
此外,还应注重农村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通过保护传统村落、修缮古建筑等措施,让村民们在熟悉的乡土环境中感受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文化活动组织为了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需要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例如,可以定期组织电影放映、戏曲表演、书法、绘画等艺术类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主题讲座、读书分享会、农耕技艺展示等,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村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文化传承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
农村地区应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组织舞蹈、音乐、传统戏剧等活动,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传统技艺培训,让村民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有效传承农村乡土文化。
五、发展路径要促进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持续发展,需要有一条科学的发展路径。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
其次,要完善乡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方便村民参与文化活动。
最后,要重视文化人才培养,提升农村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创作能力,为农村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结起来,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既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在需求,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尘埃落定》的诗意化解读
《尘埃落定》的诗意化解读【摘要】随着《尘埃落定》的出世,阿来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一道奇异的风景,而对这部小说的解读,则使这道风景变得更为喧嚣和亮丽。
作者诗化的题材处理,以及抒情话语的使用,使得小说具有浓浓的诗意,特别是“傻子视角”叙事,更使文本语言具有了诗化的特点。
比起小说,《尘埃落定》更像一首诗,一首长散文诗。
【关键词】《尘埃落定》;诗意;诗化一看完《尘埃落定》,心潮澎湃,感触颇多,震撼不小。
第一个感觉是,它跟其他作家沉浸在都市欲望、私人化场景写作的小说很不一样:不是纯粹的故事情节的讲述,也不是纯粹的艺术形式的展示;不像现实主义作品那样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不像某些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作品那样语言晦涩主题缥缈。
它既给我浑厚的文化历史感以及某种哲学启示与处事顿悟,同时又让我觉得它是首诗,是支歌,是幅画。
作者阿来用诗人的笔触、史家的眼光、异域的情调、幻奇的色彩勾勒出一幅来自异族的风景,他既让读者饱览了那个神奇而又陌生的土地在过去发生的一切:权力、金钱、战争、女人,又让读者在更广阔的叙事空间中解读了特定历史语境下人类的生死存亡、聪明痴傻。
《尘埃落定》的艺术魅力不仅来自于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阐释,而且也来自于作者切入作品的独特写作视角,真不愧是在20世纪末众多茅盾文学奖入选作品中一枝独秀脱颖而出的作品,也难怪受到国内外的青睐。
随着《尘埃落定》的出世,阿来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一道奇异的风景,而对这部小说的解读,则使这道风景变得更为喧嚣和亮丽,诸如历史的、族别的、宗教的、权力的和寓言的等等。
我本人虽仍感念于该小说的巨大的历史沧桑、原淳的文化意蕴以及深邃的人性关注,然而在此我更想说的,相信其他读者也颇有同感的是,比起小说,《尘埃落定》更像一首诗,一首长散文诗。
严家炎为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起草的评语肯定《尘埃落定》“有丰厚的藏族文化底蕴,视角独特,语言轻巧而富有魅力,充满灵动的诗意”。
[1] 诗是意象表达的另一种说法,是融合着具象与思情的写意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原乡的想象与构建
在屠国平用语言构建的世界里,最醒目的地标不是别的,当属那个“几里外的村庄”。
这位有着“测绘所所长”的世俗头衔的诗人,从开始书写生涯的那一刻起,自始至终都试图和他的本职工作那样,在文字中重新丈量、绘制昔日的乡村生活地图,并努力地不断练习和重温它。
诸如《乡村练习曲》(新作)、《月色下的村庄》等作品以及用“童年村庄”为总题的那一系列诗篇,无疑是这种“绘制”行为的点睛之笔。
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这个“村庄”并不是他物理意义上的故乡,不是那个离南浔古镇近在咫尺的旧马腰镇上一个名叫下庄的村落,而是一个可以称之为原乡(OriginalHome)的精神自留地。
从此一意义上来说,他的写作就是,身为测绘师的屠国平进入到诗人屠国平创造的世界,在俗世劳顿的间隙,于这爿精神的自留地做一场酣然的田园之梦。
梦中的田园生活,混杂了记忆、憧憬和想象,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乡愁。
对于俗世生活而言,这种乡愁不惟起怀念往昔和安顿心灵的作用,还是提示和自我勉励。
屠国平的村庄与田园书写,更属于后者的序列,潜通和遥领陶渊明在《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田舍获》这首诗中深远的精神:“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屠国平如今自然不是“贫居依稼穑”了,但依然执著地在诗篇里书写戮力田园的农业生活和充满灵氛的少年时光,是因为他的内心抱持着原始的朴素,一种以辛勤劳作来回应自身成长与昔年抱负的“初心”。
于是,理解的脉络变得更加明晰了:屠国平诗中的那个村庄——无论是“童年村庄”还是他念兹在兹的“几里外的村庄”——与其说是属于现实的、空间意义的,毋宁说是属于构建的、时间意义的。
当然,首要的是,这个村庄真实得让人信服,因为里头不仅有二德子、阿贵、阿伦以及村里去世的老人们的故事(参阅《二德子的早晨》《阿贵老人》《阿伦的赌注》《村里去世的老人》等诗作),还有在作者的记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位置的爷爷(参阅“怀念爷爷”辑的七首诗)。
然而,如果仅及于此,那么这样的写作不过是散文的,是涣散于日常与记忆中的纪事因素,固然感人而且生动,却并不具有足够的诗的质地。
好在作者能于这种日常与记忆中提炼出凝练而神圣的瞬间,如《芦苇塘里的风吹着》(2004):
芦苇塘里的风吹着,
我的村子在这田野的波浪中
一晃一晃開着。
我和爷爷锄着荒地。
不远的槐树上,
一只新来的野鸽
静静滑向
淡蓝的午后。
倘若诗停留在芦苇塘—村子—田野—荒地的场景中,那么这将是一篇不错的乡村风景素描散文;场景中继而出现“我和爷爷”的劳作,那么这素描里还多了作者的回忆——但那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情境,
还是作者虚构、想象出的瞬间?这里大概有讨论的空间。
接下来,镜头被拉向“不远的槐树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疏离——,有“一只新来的野鸡”,正是这突如其来之物,在“静静滑向/淡蓝的午后”的那个瞬间,使这首以怀念祖父为名义的诗洋溢着创造的热情。
因此,屠国平的乡村书写,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乡愁诗和田园诗,正在于他的“创造”性的构建和“想象”——哪怕这种构建与想象经常以“回忆”的面貌出现——如作者在《鸭子们站在雨中》(2014)说的那样:
多少年了,
我仿佛还在想象,
想象自己赶着
一群鸭子在田间,
仿佛赶着一群雨水
缓慢地回家。
诗人杨键说,屠国平在用一种寂静而谦逊的口吻作诗,诗里回荡
的总是“缄默的农人害羞的声音”。
这是理解屠诗的一个很好的角度。
但和杨键在诗作及言论中流露的保守的文化立场(或许可以暂时性地将之概括为一种“反现代性”的文化立场)相区别的是,屠国平在诗里留恋乡村、回顾往昔的同时,并不为之设定“假想敌”或对立面,而是对他心目中本然的乡村生活作一种温和的呈现。
诗人庞培说,他震惊于屠国平诗集中的“平凡和清新”,又了然于部分作品的“明显的稚嫩”的痕迹,或许正是这种“温和”所能导致的效果。
屠国平在诗作里头和乡村的关系,以及和当下处于城市世俗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充满谦逊感的关系——只不过,前者兼有仪式感,而且是那种更具亲和性的仪式感;后者则隐藏在他的乡村书写的背面,为之提供常态、稳固和平衡的现实根基。
《几里外的村庄》里头有一辑诗叫“太湖边”,其中的一首诗即《在太湖边醒来》。
这是屠国平那一系列乡村书写之外,能又一次标识自身的、极具象征性的作品。
庞培的序言里敏锐地注意并提及到了它。
我比较认同序言作者的这份判断,因为基于这首诗的坐标性意味,
作者确实可以、并且完全有可能因此而建构起他的“个人的诗学”。
但作者的野心似乎并不在此,而他也不像是那种想在诗歌写作中实现某种“文化抱负”的诗人。
在这类诗中,他的诗思通常飘然而来、倏然而去,只取一隅而不及其余,只观照瞬间而不考虑整全性的搭建。
不过,我们亦需要警惕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屠国平是一个完全沉浸在某种地方性色彩中不能自拔的作者,因为他的笔触无外乎“几里外”和“太湖边”——这倒是暗合了夸西莫多或沃尔科特等人关于地方性的教诲——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回忆和想象。
在经由通往“几里外的村庄”的小径来对精神原乡进行想象和构建的过程中,屠国平意外地收获了一种经由简单纯粹而达致深刻的高妙境界。
作者简介
茱萸,本名朱钦运,生于1987年。
诗人,哲学博士,兼事批评与随笔写作。
出版作品、论著及编选约十种。
诗作被译为英、日、俄、法等多国语言,获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华语诗歌创作及翻译奖金,及国内文学、诗歌奖项多种。
现供职于苏州大学文学院,从事新诗史、
当代诗及比较诗学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