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一)井点降水因暂无地质勘察报告资料,根据实际开挖情况,确定使用井点降水的段位。
1、井点管的位置布置,考虑到土方施工、基础施工及埋管的铺设施工均有车辆出入,因而井点布置在单侧,同时避开地下管线的影响;当井点管槽与地下管线相遇时,必须事前开挖样洞,确定其位置、口径、标高,妥善保护,必要时进行加固,并与井点管保持一定的距离。
2、井点在施工前,应布置好冲水管线及回浆线路。
进水管线采用橡胶软管供水,回浆线路在埋管直线位置、土方开挖处预挖300*300的回浆沟,以利于排除冲沉井点管时的工作水,但冲沉时排放的混浆应过滤,不得直接排入其它管道或影响环境。
当因地形条件限制时,可考虑集水坑用水泵抽除。
安装井点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点管组装前做好以下检查工作:1)井点管内保持清洁无积泥等杂物,保持通畅。
2)滤管孔眼无阻塞,滤网绑扎要牢固,铁丝形成整体电焊牢固,端部闷头应拧紧。
3)各联接端的丝牙应完好,涂抹黄油。
4)根据井点管需要的长度,用束节联接接长,螺牙必须有足够长度(不小于6~7牙)并用白漆麻丝或生料带围紧两端防止滑牙、漏水脱节。
(2)组装好的井点管应隔离地面,堆放整齐。
井点总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总管联接用法兰对接,间衬4~5mm厚的橡胶板垫圈总管终端用套盖封塞。
2)总管和弯连管均应逐根检查,管内不得有泥砂和沉积物。
3)总管布置应稳固,联结处不得漏水、漏气,总管与泵体连接处宜保持水平,一般总管起点与进泵处按1/1000~1/500落水坡度按直线状排设,减少弯角。
4)冲沉管采用冲枪冲孔后,再将井点管沉放。
5)冲枪下端设有冲嘴,一般除直孔喷嘴外再加设斜向喷嘴口以加强扩孔能力,如在较硬地质情况下,可考虑在冲水管两旁加设压缩空气管助动冲孔,冲水管长度比所沉放的井点管长1m,冲枪顶端用高压橡胶管连接高压水泵,有压缩空气则用高压橡胶管与空气压缩机联接,两者联接处用夹箍夹紧,防止脱落。
6)冲沉管对于5~6米的井点管考虑采用汽车吊或人工冲孔,采用人工冲孔时,必须有2人以上方可进行。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7.4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管道施工采用轻型井点排水时,井点一般是管道一侧排列. 井点距离管道结构外缘一般不小于1.5m。
2、井点滤管长度,一般采用2m.滤管顶部高程,一般应低于槽底不小于1m.;大面积基坑降水时,根据计算确定。
3、井点实管长度及水泵轴线高程,应根据槽深、水位及降低井点干管和泵房高程的许可条件等,合理确定。
实管长度一般采用5~6m.,最长不应超过7m。
水泵轴线高程降低后的地下水位(指井点管水位)不应大于6m。
4、井点安装在管道沟槽槽台上时。
槽台的宽度和单独开挖井点槽时,槽底的宽度,均不应小于1m。
共槽台和井点槽底的高程,宜低于计划井顶高程20cm。
5 、一个井点机组带动的井点数,根据机泵性能、含水层土质、降水深度、水量及水泵进口高程等确定。
6、井点排水机组带动宜设于一个井点组的中部。
井点干管的坡度可按0.1%~0.2%考虑,并使水泵进口处于最高点。
7、一个井口组最少应设置观测井管2根,一根设于排水机组后边,一根设于离排水机组最远处。
8、井点管安装前,应对井点管作如下列检查:一、虑管滤层棒扎牢固,下端装有丝堵;二、实管长度误差不大于±10cm.接头不搂气,上端装有临时丝堵或木堵。
三、管内冲洗干净,无泥傻。
9、井点管一般采用0.6~1.0MPa高压水泵冲孔下沉.冲孔一般采用套管,套管直径一般采用250或300mm.当土质条件好,不塌方时,也可不用套管。
10、水冲井孔应保持垂直,深度符合井点设计要求.井点管应尽量置于井空正中,井点管顶部高程不应大于±10cm,水平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0cm。
11、井点管就位后,应在井点管四周填以干净的虑料,填至原地下水位以上0.5cm左右;上部可利用冲相邻井点管时的泥水自然淤填,并取粘土封顶,封顶厚度不小于0.8m。
12、每个井点管安装好后,应即进行试抽水,以出清水为合格.合格后,应仍将井口堵好。
13、井点管及干官上的所有接头,都应安装严密,不得漏气.每一组井点及机泵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抽水,并对所有接头逐个进行检查,如发现漏气,应认真处理,使真空度符合要求。
井点降水工序以及注意事项

井点降水工序及注意事项一、井点降水概述井点降水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
通过在施工区域内布置一定数量的井点,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抽出,降低地下水位,达到保持基坑干燥的目的。
井点降水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二、井点降水工序1.井点设计井点设计是井点降水工程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确定井点管的直径、长度、间距和埋深,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和配件。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及降水深度要求,结合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和设计。
2.井点制作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井点制作,一般采用钻孔或沉井方法。
钻孔法是在地面上钻孔至设计深度,插入井点管并固定,然后填入砂石滤料;沉井法则是在预制沉井内安装井点管和抽水设备。
3.井点系统安装将制作好的井点管按照设计要求连接成系统,接通电源和水管,确保抽水设备和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同时,应安装观测井和观测设备,以便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4.抽水运行启动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试验,检查井点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排水效果。
在正式抽水运行期间,应定期对地下水位进行观测和记录,及时调整抽水设备和井点布局以满足降水要求。
5.结束降水当工程结束后,应逐步关闭部分或全部井点,直至完全停止抽水。
同时,应继续观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保工程安全。
对于需长期维护的工程,应定期检查和保养井点系统。
三、注意事项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分布及变化规律、含水层性质等。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准确地进行井点设计和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
2.井点管埋深与间距根据降水深度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井点管的埋深和间距。
埋深过浅可能导致降水效果不佳,埋深过深则可能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
间距太密会增加成本和能耗,太疏则可能影响降水效果。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3.抽水设备选择与维护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详解在各类土建工程中,地下水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喷射井点降水技术则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
4.09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O10409—2004)1 适用范围在降低地下水位超过8m,且在容易产生流砂的区域降水施工时采用本施工工艺标准。
它在渗透系数为3~50m/d的砂土中应用最为有效,渗透系数为0。
1~2m/d的粉质粘土、粉砂、淤泥质土中效果也较显著,其降水深度可达8~20m.2 施工准备2。
1 主要使用材料及要求2。
1.1井点管:用直径38~55mm钢管,长5m~7m, 下端1。
0m~1。
8m的同直径钻有φ10mm梅花形孔(6排)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外包尼龙窗纱二层,棕皮三层,缠10号铁丝,间距40mm。
2。
1.2 连接管:用直径38~55mm的胶皮管、塑料透明管或钢管,每个管上宜装设阀门,以便检查井点。
2.1.3 集水总管:用直径75~127mm的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4m,每隔0.8~1。
6m设一个连接井点管的接头。
2。
1。
4滤料:中、粒砂,含泥量小于3%。
2.2 主要工机具2。
2。
1 高压水泵:用6SH6型或150S75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m3/h,扬程78m)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为50~80m3/h,压力为0。
7~0。
8Mpa)1~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2。
2.2 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2500×1450×1200。
表2。
2。
4 φ100mm,φ75mm喷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2.2。
3 管路系统:包括进水、排水总管(直径150mm,每套长60m)、接头、阀门、水表、溢流管、调压管等管件、零件及仪表。
2.2.4 喷射井管:喷射井管分外管、内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与滤管相接。
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压力为0。
4~0。
7MPa )经进水(气)管压入喷嘴,形成水气射流,此时地下水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滤管上升与高速水流汇合,流经扩散管时,由于截面逐步扩大,流速降低遂转化为高压,沿喷射井管的内管上升,经排水总管排出。
喷射井点施工工艺标准

型号 V-0.67/7 W-0.67/10
空气压缩机技术参数表
电机功率(kW)
排量(m3/min)67
表 2.2.1-3 工作压力(MPa)
0.7 1.0
2.2.2 降水设备:包括井点管、喷射器、高压水泵、进水总管、排水总管、循环水箱等。喷射井点应
根据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井点间距选择设备型号,可参考表 2.2.2。
BQZ-II 型 ZKL400 型
钻孔直径 (mm)
300~400
400
钻孔深度 (m) 8 12
转速 (r/min)
85 75/110
钻杆最大扭矩 (kN·m) 2.47
动力 (kW) 电动机 22 电动机 30
高压水冲法成孔设备的种类、名称、性能规格表
表 2.2.1-2
种类
名称
性能规格
备注
起重机
装过滤器。地面设置进水总管和排水总管两条管路。
第2页共8页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安装抽水设备
敷设进水、排水总管
钻设井孔
粘性土封填孔口
连接进排水总管
投放滤料
沉设井点管
洗井
连接循环水箱
试抽
正式抽水
3.2 操作方法 3.2. 1 作业准备: 3.2.1.1 根据设计要求平整场地,当集水总管平台低于地面时,应开挖基槽至集水总管平台标高。 3.2.1.2 开挖排水沟,按施工准备的要求准备钻机或起重机、高压水泵,滤料、井点管、连接软管、 集水总管、抽水机组、排水管等。降水系统应设双路电源供电。。 3.2.1.3 根据实地测放的孔位,排好集水总管。 3.2.1.4 按降水设计的要求检查喷射器的真空度。 3.2.2 安装抽水设备: 3.2.2.1 抽水设备包括高压水泵、循环水箱和进出水管路,应稳固地设置在平整、坚实、无积水的地 基上。高压水泵出水管必须安装压力表和调压回水管路。水箱吸水口与总管、井点管口高程一致, 各接口必须严格密封。 3.2.2.2 抽水设备应架设防雨设施。 3.2.3 敷设进水、排水总管:利用进水总管可以为施工和洗井提供水源。井点距离基坑边缘一般为 1.0m 左右,井点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与进、排水总管的接头位置相适应。 3.2.3 钻设井孔:见“轻型井点施工工艺标准”。 3.2.4 沉设井点管: 3.2.4.1 应保持井点管位于井孔正中位置,禁止剐蹭井壁和插入井底,发现有上述现象发生时应提出 井点管对过滤器进行检查,合格后重新沉设。 3.2.4.2 直接利用井点管水冲孔下沉时应先沉设外管后再安装内管。 3.2.4.3 井点管应高于地面 300~500mm。管口应临时封闭以免杂物进入。井点内外管底座的安装应 严密,顶端接头处应用油封装置联结。 3.2.5 投放滤料: 3.2.5.1 投放滤料前应检查泥浆稠度,当泥浆过稠时可用清水通过井点管进行置换,泥浆适当稀释后 在循环状态下进行投放滤料。 3.2.5.2 投放过程应缓慢地从四面围投,保持井点管居中,并随时探测滤料深度,以免堵塞架空。滤 料顶面深度应距地面 1m 左右。 3.2.6 连接进排水总管:所有接头应严密、不漏水。各井点管的连接管应安装阀门,每组进水总管应 用阀门隔开,排水总管应分开。 3.2.7 粘性土封填孔口:用粘性土将孔口填实夯平,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3.2.8 洗井:一组喷射井点安装完成后,打开阀门,开动高压水泵进行抽水,将混水经过沉砂后方能 进入循环水箱。应注意采取措施防止洗出的混水回流入孔内。 3.2.9 连接循环水箱:洗井水清后方能将排水总管连接循环水箱。
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3.6.1总则3.6.1.1降水作用与适用条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透水土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由于基坑内外的水位差较大,较易产生流砂、管涌等渗透破坏现象,有时还会影响到边坡或坑壁的稳定。
因此,除了配合围护结构设置止水帷幕外,往往还需要在开挖之前,采用人工降水方法,将基坑内或基坑内外的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
1.降水作用(1)防止地下水因渗流而产生流砂、管涌等渗透破坏作用。
(2)消除或减少作用在边坡或坑壁围护结构上的静水压力与渗透力,提高边坡或坑壁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3)避免水下作业,使基坑施工能在水位以上进行,为施工提供方便,也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2.适用条件(1)地下水位较高的砂石类或粉土类土层。
对于弱透水性的黏性土层,可采取电渗井点、深井井点或降排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2)周围环境容许地面有一定的沉降。
(3)止水帷幕密闭,坑内降水时坑外水位下降不大。
(4)采取有效措施,足以使邻近地面沉降控制在容许值以内。
(5)具有地区性的成熟经验,证明降水对周围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
3.6.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6.2术语1.降水:又称人工降水,即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将基坑内或基坑内外的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
2.止水帷幕:用于阻止或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用的连续止水体。
3.轻型井点降水:系在基坑外围或一侧、两侧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以下。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 概述喷射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降水施工方法,通过设置喷射井点,利用人工或自然压力将地下水引出,以保证施工现场的干燥和安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喷射井点降水施工方案的设计、施工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2. 设计2.1 喷射井点位置确定选择合适的喷射井点位置是施工方案设计的关键之一。
通常需要根据地下水埋深、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地下设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在确定喷射井点的位置时,还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布局和后续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2.2 喷射井点数量确定根据施工现场地质特征和降水需求,确定喷射井点的数量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喷射井点数量可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降水效果,并能降低施工成本和时间。
2.3 喷射井点设置参数确定根据地质勘探和喷射井点位置确定,需要对每个喷射井点进行详细的设置参数确定。
主要包括井点直径、排水管材质和规格、排水管间距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地下水位、地下水流速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3. 施工步骤3.1 喷射井点钻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钻机对喷射井点位置进行钻孔。
钻孔深度通常要求超过地下水位,以确保地下水能够被有效引出。
完成钻孔后,还需要对孔壁进行处理,以提高稳定性和抗滑性。
3.2 安装排水管道和喷射泵在喷射井点钻孔完成后,需要进行排水管道和喷射泵的安装。
排水管道可以选择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以确保排水管道的稳定和长期使用。
喷射泵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水位和流量要求。
3.3 连接排水管道在完成排水管道和喷射泵的安装后,需要将排水管道与喷射井点进行连接。
连接时要注意密封性和牢固性,以防止水流泄漏和管道脱落。
3.4 启动喷射泵完成排水管道连接后,可以启动喷射泵开始降水施工。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节喷射泵的流量和压力,以达到最佳的降水效果。
3.5 监测和维护在降水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降水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泵站故障或管道堵塞等,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以保证施工现场的干燥和安全。
喷射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降水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喷射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排走。
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大,可达8~20m,比多层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少,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大于6m、土渗透系数为3~50m/d 的砂土或渗透系数为~3m/d的粉土、粉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中的降水工程。
一、材料要求与“轻型井点降水”一节材料要求相同。
二、主要机具设备喷射井点根据其工作时使用的喷射介质的不同,分为喷水井点和喷气井点两种。
其主要设备由喷射井点、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和管路系统组成。
1.喷射井管(图1-8)分内管和外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并与滤管相接。
喷射器由喷嘴、混合室、扩散室等组成。
常用φ100mm、φ75mm喷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1-15。
2.高压水泵用6SH6型或150S78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m3/h,扬程78m)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50~80m3/h,压力为~)1~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3.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4.管路系统包括进水、排水总管(直径150mm,每套长60m)、接头、阀门、水表、溢流管、调压管等管件、零件及仪表。
上海有成套喷射井点系统设备生产供应。
三、作业条件与“轻型井点降水”一节作业条件相同。
四、施工操作工艺1.喷射井点管的布置、井点管的埋设方法和要求,与轻型井点基本相同。
基坑面积较大时,采用环形布置;基坑宽度小于10m时,采用单排线型布置;大于10m时作双排布置。
喷射井管间距一般为2~;采用环形布置,进出口(道路)处的井点间距为5~7m。
冲孔直径为400~600mm,深度比滤管底深1m以上。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大于6m、土渗透系数为3~50m/d的砂土或渗透系数为0.3~3m/d的粉土、粉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中的降水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粒径0.5~3cm碎石,含泥量小于1%。
2.1.2粒径2~4mm粗砂,含泥量小于3%。
2.2主要机具设备喷射井点根据其工作时使用的喷射介质的不同,分为喷水井点和喷气井点两种。
其主要设备由喷射井点、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和管路系统组成。
2.2.1喷射井管图1分内管和外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并与滤管相接。
喷射器由喷嘴、混合室、扩散室等组成。
常用φ100mm、φ75mm喷射井点的技术性能见表1。
注:1.适于土层:粉细砂层、粉砂土(K=1-10m/d);粉质粘土(K=0.1-1m/d);2.过滤管长 1.5m,外包一层70目铜纱网和一层塑料纱网,供水回水总管150mm。
2.2.2高压水泵用6SH6型或150S78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m3/h,扬程78m)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50~80m3/h,压力为0.7~0.8MPa)1~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2.2.3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2.5m×1.45m×1.2m。
2.2.4管路系统包括进水、排水总管(直径150mm,每套长60m)、接头、阀门、水表、溢流管、调压管等管件、零件及仪表。
2.3作业条件2.3.1地质勘探资料具备,根据地下水位深度,土的渗透系数和土质分布已确定降水方案。
2.3.2基础施工图纸齐全,确定基础放坡系数、降水深度、井点布置、数量、观测井点位置、泵房位置,并已入线定位。
2.3.3三通工作已定,并设置了排水沟。
2.3.4井点管及设备已备齐,加工配套完成。
3 施工工艺3.1 基坑面积较大时,采用环形布置;基坑宽度小于10m时,采用单排线型布置;大于10m时作双排布置。
喷射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排走。
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大,可达8〜20m比多层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少,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大于6m 土渗透系数为3〜50m/d的砂土或渗透系数为〜3m/d的粉土、粉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中的降水工程。
一、材料要求与“轻型井点降水”一节材料要求相同。
二、主要机具设备© 100mm外75mm喷射井点主要技术性能6一喷嘴;注:1 .适于土层:粉细砂层、粉砂土(K=1〜10m/d);粉质粘土(K=〜1m/ d);7 一缩节管; 2 •过滤管长,外包一层70目铜纱网和一层塑料纱网,供水回水总管150mm8 一连接座;9 一真空测定管;图18喷射井点管喷射井点根据其工作时使用的喷射介质的不同,分为喷水井点和喷气井点两种。
其主要设备由喷射井点、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和管路系统组成。
1 .喷射井管(图1-8)分内管和外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并与滤管相接。
喷射器由喷嘴、混合室、扩散室等组成。
常用© 100mm© 75mm贲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1—15。
2.高压水泵用6SH6型或150S78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nVh ,扬程78n)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50〜80nVh,压力为〜)1〜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3 .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XX4 .管路系统包括进水、排水总管(直径150mm每套长60m)、接头、阀门、水表、溢流管、调压管等管件、零件及仪表。
上海有成套喷射井点系统设备生产供应。
三、作业条件与“轻型井点降水”一节作业条件相同。
四、施工操作工艺1 .喷射井点管的布置、井点管的埋设方法和要求,与轻型井点基本相同。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第1章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渗透系数3 50m/d 的砂土层中的喷射井点降水工程第2章施工机具喷射井管滤管供水总管排水总管高压离心泵排水泵压力表循环水箱等第3章工艺流程1. 设置泵层安装进排水总管→水冲法或钻孔法成井→安装喷射井点管填滤料→接通进水排水总管并与高压水泵接通→将各井点管的外管管口与排水管接通并通到循环水箱→启动高压水泵抽取地下水→用离心泵排除循环水箱中多余的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2.井点布置喷射井点在设计时其管路布置和高程布置与轻型基本相同基坑面积较大时采用环行布置基坑密度小于10m 时采用单排线型布置大于10m 时采用双排线型布置喷射井管间距一般为2~3.5m 当采用环行布置时进出口井点的间距可扩大到5~7m3. 井点埋设与使用1) 喷射井点井管埋设方法与轻型井点相同,为保证埋设质量宜用套管法冲孔加水及压缩空气排泥当套管含泥量经测定小于5%时下井管及灌砂然后再拔套管对10 m 以上喷射井点管宜用吊车下管下井管时水泵应先开始运转以便每下好一根井点管立即与总管相通然后及时进行单根试抽排泥让井管内出来的泥浆从水沟排出并测定真空度待井管出水变清后地面测定真空度不宜小于93.3kpa2) 全部井点管沉没完毕后再开通回水总管全面试抽然后使工作水循环进行正式工作各套进水管均应在用阀门隔开各套回水管应分开3)为防止喷水器损坏安装前应对喷射井管逐根冲洗来泵压力要小些不宜大于0.3kpa 以后再将其逐步开足如果发现井点管周围有翻砂冒水现象应立即关闭井管检修4) 工作水位保持清洁试抽2d 后应更换清水此后视水质污浊程度定期更换清水以减轻对喷嘴及水泵叶轮的磨损第4章质量记录1.当在基坑外降水时应有降水范围的计算对重要建筑物或公共设施在降水过程中应监测2.降水施工前应有降水设计3.降水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观测孔中的水径4.降水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试运转如发现井管失效应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如无可能恢复则应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5.降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第5章成品保护1. 在基坑开挖时把井点(管)插上标志防止开挖至井管(点)破坏降水2. 降水时应有专人值班定期或不定期巡察防止停电或其他外界因素破坏降水第6章安全与环境1. 降水时对于周围在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建立好标高观测系统并准备好防止沉降的措施2. 井点的拔除应在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于浮力的情况下进行且底板凝土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地下结构浮动或破坏底板3. 抽水过程中注意施工用电抽水泵必须实行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保护特别在雨季注意用电巡察4. 由于井点降水对引起周围地层的不均匀沉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降水前认真做好对周围环境的调研工作并合理使用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井点降水是一种常见的降水施工工艺,用于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体液化等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挖探井。
在每个垂直管井上钻前,必须进行人工挖探井,深度为2.5~4m,以确认无地下管线,并下入护筒。
护
筒外侧填充粘土,防止钻井施工用水漏失及塌孔。
如遇地下管线,需要适当调整井位并重挖探井。
其次是井位布设。
在布置井位时,需要考虑地下管线的位置,错开地下障碍物,并采用显著标志。
最后是泥浆池。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泥浆池来处理钻孔排出的泥浆,并定期清理泥浆池。
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制作井管、吊放井管、回填滤料、洗井、做人井、埋设排水管联络管线、安装水泵及控制电路、抽水以及井点保护等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确保施工质量。
资料员-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噴射井點降水施工工藝標準第1章適用範圍本工藝標準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中滲透係數3 50m/d 的砂土層中的噴射井點降水工程第2章施工機具噴射井管濾管供水總管排水總管高壓離心泵排水泵壓力錶迴圈水箱等第3章工藝流程1. 設置泵層安裝進排水總管→水沖法或鑽孔法成井→安裝噴射井點管填濾料→接通進水排水總管並與高壓水泵接通→將各井點管的外管管口與排水管接通並通到迴圈水箱→啟動高壓水泵抽取地下水→用離心泵排除迴圈水箱中多餘的水→測量觀測井中地下水位2.井點佈置噴射井點在設計時其管路佈置和高程佈置與輕型基本相同基坑面積較大時採用環行佈置基坑密度小於10m 時採用單排線型佈置大於10m 時採用雙排線型佈置噴射井管間距一般為2~3.5m 當採用環行佈置時進出口井點的間距可擴大到5~7m3. 井點埋設與使用1) 噴射井點井管埋設方法與輕型井點相同,為保證埋設品質宜用套管法沖孔加水及壓縮空氣排泥當套管含泥量經測定小於5%時下井管及灌砂然後再拔套管對10 m 以上噴射井點管宜用吊車下管下井管時水泵應先開始運轉以便每下好一根井點管立即與總管相通然後及時進行單根試抽排泥讓井管內出來的泥漿從水溝排出並測定真空度待井管出水變清後地面測定真空度不宜小於93.3kpa2) 全部井點管沉沒完畢後再開通回水總管全面試抽然後使工作水迴圈進行正式工作各套進水管均應在用閥門隔開各套回水管應分開3)為防止噴水器損壞安裝前應對噴射井管逐根沖洗來泵壓力要小些不宜大於0.3kpa 以後再將其逐步開足如果發現井點管周圍有翻砂冒水現象應立即關閉井管檢修4) 工作水位保持清潔試抽2d 後應更換清水此後視水質污濁程度定期更換清水以減輕對噴嘴及水泵葉輪的磨損第4章品質記錄1.當在基坑外降水時應有降水範圍的計算對重要建築物或公共設施在降水過程中應監測2.降水施工前應有降水設計3.降水系統在運轉過程中應隨時檢查觀測孔中的水徑4.降水系統施工完成後應試運轉如發現井管失效應採取措施使其恢復正常如無可能恢復則應報廢另行設置新的井管5.降水施工品質檢驗標準第5章成品保護1. 在基坑開挖時把井點(管)插上標誌防止開挖至井管(點)破壞降水2. 降水時應有專人值班定期或不定期巡察防止停電或其他外界因素破壞降水第6章安全與環境1. 降水時對於周圍在抽水影響半徑範圍內需要保護的建築物及地下管線等建立好標高觀測系統並準備好防止沉降的措施2. 井點的拔除應在基礎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於浮力的情況下進行且底板凝土必須要有一定的強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地下結構浮動或破壞底板3. 抽水過程中注意施工用電抽水泵必須實行三相五線制和一機一閘保護特別在雨季注意用電巡察4. 由於井點降水對引起周圍地層的不均勻沉降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在降水前認真做好對周圍環境的調研工作並合理使用井點降水第7章注意事項1. 利用噴射井點降低地下水位元揚水裝置加工的品質十分重要如果噴射的直徑加工不精確尺寸加大則工作水流量需要增加否則真空度會降低影響抽水效果如果噴嘴混合室和擴散室的軸線不重合產生偏差則不但會降低真空度而且由於水力沖刷磨損較快需經常更換會影響施工的正常順利進行2. 工作水要乾淨不得含泥沙及其它雜物尤其在工作初期更應注意工作水的乾淨因為此時抽出的地下水可能較為渾濁如不經過很好的沉澱即用作工作水會使噴嘴混合室等部位很快的磨損如果揚水裝置已磨損應及時更換3. 用噴射井點降水為防止產生工作水反灌現象在濾管下端最好增設逆出球閥4. 在噴射井點運轉期間要及時觀測地下水位的變化測定井點抽水量通過地下水量的變化分析降水效果及降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5. 在噴射井點運轉期間需測定井點管真空度檢查井點工作是否正常第8章品質記錄1.所選機械設備性能合格證2.井點平面佈置圖3.井點設計計算書4.井點降水記錄表5.井點降水監測記錄。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方案之欧阳育创编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时间:2021.02.04 创作:欧阳育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排走。
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大,可达8~20m,比多层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少,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6~20m、土渗透系数为3~50m/d的砂土或渗透系数为0.1~3m/d的粉土、粉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中的降水工程。
一、主要机具设备喷射井点根据其工作时使用的喷射介质的不同,分为喷水井点和喷气井点两种。
其主要设备由喷射抱点、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和管路系统组成。
1.喷射井管(图2—14)分内管和外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并与滤管相接。
喷射器由喷嘴、混合室、扩散室等组成。
常用5&100mm、≯75mm喷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2—17。
,/,lOOm{秒7Smm)喷射井点主要技术性能表2-17注:l.适于土层:粉细砂层、粉砂土(K=1~lOre/d);粉质粘土(K=0.1~lm/d);2.过滤管长1.5。
,外包一层70目铜纱网和一层塑料纱网,供水回水总管150mm。
2.高压水泵用6SH6型或l50S78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m3/h,扬程78m)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50~80m3/h,压力为0.7~0.8MPa)1。
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3.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2.5m×1.45m×1.2m。
图2—14喷射井4.管路系统点管构造包括进水、排水总管(直径l50mm,每套长60m)、接头、阀门、水表、溢流管、调压管等管件、零件及仪表。
上海有成套喷射井点系统设备生产供应。
二、施工操作工艺l.喷射井点管的布置、井点管的埋设方法和要求,与轻型井点基本相同。
基坑面积较大时,采用环形布置;基坑宽度小于lOm时,采用单排线型布置;大于lOm时作双排布置。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方案之欧阳治创编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排走。
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大,可达8~20m,比多层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少,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6~20m、土渗透系数为3~50m/d的砂土或渗透系数为0.1~3m/d的粉土、粉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中的降水工程。
一、主要机具设备喷射井点根据其工作时使用的喷射介质的不同,分为喷水井点和喷气井点两种。
其主要设备由喷射抱点、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和管路系统组成。
1.喷射井管(图2—14)分内管和外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并与滤管相接。
喷射器由喷嘴、混合室、扩散室等组成。
常用5&100mm、≯75mm喷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2—17。
,/,lOOm{秒7Smm)喷射井点主要技术性能表2-17项目规格、性能项目规格、性能外管直径lOOmm(75)喷嘴至喉管始端距离 25iYlm喉管长与喷嘴直径比 2滤管直径lOOmm(75)内管直径 38mm扩散管锥角 80、6。
(8。
)芯管直径 38mm工作水量 6m3/h喷嘴直径/mm吸入水量 45ln3/h喉管直径 14ram工作水压力 0.8MPa喉管长 45ram降水深度 24m注:l.适于土层:粉细砂层、粉砂土(K=1~lOre/d);粉质粘土(K=0.1~lm/d);2.过滤管长1.5。
,外包一层70目铜纱网和一层塑料纱网,供水回水总管150mm。
2.高压水泵用6SH6型或l50S78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m3/h,扬程78m)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50~80m3/h,压力为0.7~0.8MPa)1。
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3.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2.5m×1.45m×1.2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O10409-2004)
1 适用范围
在降低地下水位超过8m,且在容易产生流砂的区域降水施工时采用本施工工艺标准。
它在渗透系数为3~50m/d的砂土中应用最为有效,渗透系数为0.1~2m/d的粉质粘土、粉砂、淤泥质土中效果也较显著,其降水深度可达8~20m。
2 施工准备
2.1 主要使用材料及要求
2.1.1井点管:用直径38~55mm钢管,长5m~7m,下端1.0m~1.8m的同直径钻有φ10mm梅花形孔(6排)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外包尼龙窗纱二层,棕皮三层,缠10号铁丝,间距40mm。
2.1.2 连接管:用直径38~55mm的胶皮管、塑料透明管或钢管,每个管上宜装设阀门,以便检查井点。
2.1.3 集水总管:用直径75~127mm的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4m,每隔0.8~1.6m设一个连接井点管的接头。
2.1.4滤料:中、粒砂,含泥量小于3%。
2.2 主要工机具
2.2.1 高压水泵:用6SH6型或150S75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m3/h,扬程78m)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为50~80m3/h,压力为0.7~0.8Mpa)1~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2.2.2 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2500×1450×1200。
表2.2.4 φ100mm,φ75mm喷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
2.2.3 管路系统:包括进水、排水总管(直径150mm,每套长60m)、接头、阀门、水表、溢流管、
调压管等管件、零件及仪表。
2.2.4 喷射井管:喷射井管分外管、内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与滤管相接。
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压力为0.4~0.7MPa )经进水(气)管压入喷嘴,形成水气射流,此时地下水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滤管上升与高速水流汇合,流经扩散管时,由于截面逐步扩大,流速降低遂转化为高压,沿喷射井管的内管上升,经排水总管排出。
喷射器由喷嘴、混合室、扩散室等组成。
常用φ100mm ,φ75mm 喷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2.2.4。
2.3 作业条件:
2.3.1 具有施工所需资料,主要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平面图、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坑的设计资料等。
2.3.2 已编制施工方案,确定基坑放坡系数、井点布置、数量、观测井位置、泵房位置等。
2.3.3 井点设备、动力、水源及必要的材料准备完毕。
2.3.4 排水沟开挖(或接排水管),附近建筑物的标高观测及防止附近建筑物沉降措施的实施。
2.3.5 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场地应安装照明设施,在基坑(槽)上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安全标志。
2.3.6 对喷射井管逐根冲洗。
2.4 作业人员
2.4.1 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在入场前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2.4.2 电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4.3 钳工、运转工:已经过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工艺
3.2.1 井点布置
3.2.1.1 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土质和地下水的流向、降低水位深度而定。
3.2.1.2 当基坑宽度小于6m ,可采用单排线型布置。
3.2.1.3 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布置。
3.2.1.4 井点间距一般为2~3m 。
井点管距坑壁不小于1.5~2m 。
3.2.2 井点管埋设
3.2.2.1 成孔方法:宜采用套管冲枪冲孔,加水及压缩空气排泥,当套管内含泥量测定小于5%时,才下井管及灌砂,然后再将套管拔起。
3.2.2.2 冲孔直径为400~600mm ,深度应比滤管底深1m 以上。
3.2.2.3 下管时,水泵应先开始运转,以便每下好一根井管,立即与总管接通(不接回水管)后及时进行单根试抽排泥,并测定真空度,待井管出水变清后为止,地面测定真空度不宜小于93.3KPa 。
布置井点总管 接通总管
3.2.2.4全部井点管沉设完毕后,再接通回水总管,全面试抽,然后让工作水循环进行正式工作。
3.2.3井点运行
3.2.3.1各套进水总管均应用阀门隔开,各套回水管应分开。
3.2.3.2开泵时压力要小于0.3MPa,然后逐步开足压力。
如发现井点管周围有翻砂、冒水现象,应立即关闭井管检修。
3.2.3.3工作水应保持清洁,试抽两天后应更换清水,此后视水质污浊程度定期更换清水,以便减轻工作水对喷嘴及水泵叶轮等的磨损。
3.2.4井点拆除
3.2.
4.1地下建筑物竣工并进行回填、夯实至地下水位线以上时,方可拆除井点系统。
3.2.
4.2 拔出井点管可借助于倒链或杠杆式起重机。
所留孔洞,下部用砂,上部1~2m用粘土填实。
4质量标准
4.1 一般规定
4.1.1 排水沟坡度:检查要求:允许值为0.1~0.2%。
检查方法:目测,沟内不积水,沟内排水畅通。
4.1.2 井管(点)垂直度:检查要求:允许值为1%以内。
检查方法:插管时目测。
4.1.3 井管(总)间距:检查要求:与设计相比小于等于150%。
检查方法:用钢尺量。
4.1.4 井管(点)插入深度: 检查要求:与设计相比小于等于200mm。
检查方法:现场测量(水准仪)。
3.2.4井点拆除。
4.2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等的控制方法
4.3 质量记录
4.3.1降、排水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4.3.2 施工日志和每天观测井中水位记录
4.3.3机械台班运转记录
4.3.4降水与排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降水深度不足: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前,要查明地质、水文情况,编制详细的降水施工方案,提出购置、加工配套数量,进行必要的试验、试运转,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降低水位的要求。
5.2回水倒灌:
进水、回水总管与每根井点管的连接管均需安装阀门,以便调节使用和防止不抽水时,发生回水倒灌。
井点管路接头应安装严密,不得漏气。
5.3 组装偏差:
井点管组装时,必须保证喷嘴与混合室中心线一致;组装后,每根井点管应在地面作泵水试验和真空度测定。
6成品保护
6.0.1 井点成孔后,应立即下井点管并填入滤料,以防塌孔。
不能及时下井点管时,孔口应盖盖板,防止物件掉入井孔内。
6.0.2 井点管埋设后,管口立即插上吸引胶管,以防异物掉入管内堵塞。
6.0.3井点使用应保证连续抽水,并设备用电源,以避免泥渣沉淀淤管及水位回升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