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8.4 大气压所有知识点及例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大气压的五种变化知识点分析全国通用

初中物理大气压的五种变化知识点分析全国通用

大气压的五种变化大气压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等条件下,地球上方大气压的值有所不同。

本文择取大气压的五种主要变化,做一些分析讨论,供教学时参考。

1、大气压随地势高低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气体的密度n;二是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

在地球表面随地势的升高,地球对大气层气体分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空气分子的密度减小;同时大气的温度也降低。

所以在地球表面,随地势高度的增加,大气压的数值是逐渐减小的。

如果把大气层的空气看成理想气体,我们可以推得近似反映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化的公式如下:p=p0gh/RT(μ为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P0为地球表面处的大气压值,g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R为普适气体恒量,T为大气热力学温度,h为气柱高度)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大气温度变化这一次要因素的影响时,大气压值随地理高度h 的增加按指数规律减小,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在2km以内,大气压值可近似认为随地理高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在2km以外,大气压值随地理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渐缓。

所以过去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介绍: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米,大气压降低1毫米汞柱。

2、大气压随地理纬度的变化地球表面大气层里的成份,变化比较大的就是水汽。

人们把含水汽比较多的空气叫“湿空气”,把含水汽较少的空气叫“干空气”。

有些人直觉地认为湿空气比干空气重,这是不正确的。

干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8.966,而水气的分子量只有18.106,所以含有较多水汽的湿空气的密度要比干空气小。

即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干空气的压强比湿空气的压强大。

在地球表面,由赤道到两极,随地理纬度的增加,一方面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极地半径的减小,地球对大气的吸引力逐渐增大,空气密度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两极地区温度较低,所以空气中的水汽较少,可近似看成干空气,所以由赤道向两极,随地理纬度增加,大气压总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增大(因气候等因素影响,局部某处的大气压值变化可能不遵循这一规律)。

初二大气压强的练习题

初二大气压强的练习题

初二大气压强的练习题气压(Pressure)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常常在天气预报、气象学和地理学等领域中被用到。

初二学生通常会学习有关气压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

在本练习题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初二水平的气压计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练习题1:某地气压计读数为101.3 kPa,求将该气压计移至海拔1000米处后的读数(假设气温不变)。

解答1: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根据气压和海拔的关系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2 = P1 * e^(-h/7500)其中,P2表示海拔处的气压,P1表示初始气压,e为自然常数(约等于2.71828),h为海拔的高度差(单位:米)。

在本题中,初始气压P1为101.3 kPa,海拔高度差h为1000米。

代入公式,可以得到:P2 = 101.3 * e^(-1000/7500)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得到P2约为100.59 kPa。

因此,将气压计移至海拔1000米处后的读数约为100.59 kPa。

练习题2:某地气压计读数为100.0 kPa,气温为20℃。

如果气温升高到30℃,求此时的气压计读数。

解答2:气温升高会导致气压增大。

根据气压和气温的关系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2 = P1 * T2 / T1其中,P2表示新的气压计读数,P1表示初始气压计读数,T1表示初始气温,T2表示新的气温(需转化为开尔文温标)。

在本题中,初始气压计读数P1为100.0 kPa,初始气温T1为20℃,新的气温T2为30℃。

代入公式,可以得到:P2 = 100.0 * (273+30) / (273+20)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得到P2约为105.41 kPa。

因此,当气温升高到30℃时,气压计读数约为105.41 kPa。

练习题3:某地气压计读数为100.0 kPa,海拔高度为500米,气温为20℃。

如果海拔升高到1000米,气温升高到30℃,求此时的气压计读数。

八年级上册大气压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大气压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大气压知识点大气压,是指地球周围的气体对地面或物体所施加的压力,这种压力是由于气体由于重力而受到的压缩而产生的。

了解大气压的知识对我们理解和预测天气以及进行气象学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八年级上册大气压知识点。

一、大气压的概念大气压,又称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空气对物体所产生的压力。

一般来说,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地球表面的海拔高低变化而变化。

在同一高度上,气压与气温、相对湿度、天气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二、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的测量仪器称为气压计,一般常用的有水银气压计、青铜气压计和气动气压计等。

常见的气象台站会使用水银气压计来测量当地的大气压。

三、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的变化通常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地面高低、地形、时间、季节等。

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里,气压存在着周期性的变化。

气压的高低对天气起着重要的作用,气压升高或下降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

四、大气压的单位大气压的常用单位为帕斯卡(Pa),1帕斯卡相当于1牛/米^2。

气象学中常用的一个更大的单位是百帕(hPa),也称为毫巴。

1百帕等于100帕斯卡≈0.1千克力/厘米^2。

五、大气压的应用大气压的研究和应用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在气象预报、物理学、机械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气象学中,研究气压变化可以用来判断天气的转变;在物理学中,研究气压可以用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原因;在机械学中,气压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仪器等。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八年级上册大气压知识点,包括大气压的概念、测量、变化、单位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了解大气压的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地理解和研究自然现象。

2022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讲义:8.4 大气压强(学生版+教师版)

2022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讲义:8.4  大气压强(学生版+教师版)

2022年八年级下册物理讲义(北师大版)课时8.4 大气压强(学生版)一、目标要求二、知识点解析1.大气压强:大气对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用p0表示。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并且具有流动性。

3.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如图所示。

(2)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5.大气压的特点:(1)空气内部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

(2)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3)大气压变化规律: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6.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气压减小而(如在海拔高的山上煮饭,煮不熟);随气压增大而(如用高压锅煮饭快)。

7.体积与压强: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三、重点、难点与易错点★重点一:大气压强1.产生: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①大气压的存在;②大气压很大。

托里拆利实验表明76cm汞柱的高度是由当地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

所以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⁵Pa。

★重点二: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1.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空气分子运动的越强烈,压强越大。

八年级物理气压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气压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气压知识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

- 马德堡半球实验: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把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当每队马各增加到8匹马时,才把半球拉开。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 覆杯实验:将一个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硬纸片盖在杯口,然后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

这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托住了纸片和水,从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 吸盘挂钩:将吸盘用力挤压在光滑的墙壁上,挤出里面的空气,吸盘就会紧紧地“粘”在墙壁上。

这是由于吸盘外部的大气压强把吸盘压在墙壁上的缘故。

2.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 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1. 托里拆利实验。

- 实验过程: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进行了这个实验。

他取一根一端封闭、长约1米的玻璃管,在管内灌满水银,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

当手指松开后,管内的水银面开始下降,最后管内水银柱的高度稳定在760mm左右。

- 实验原理: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是真空,没有空气压强,而管外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大气压强就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 计算: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 ρ gh(其中ρ是水银的密度,h是水银柱的高度),p=ρ_水银gh = 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 注意事项:- 实验中玻璃管的粗细、形状等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 实验时必须保证玻璃管内是真空,如果混入少量空气,测量结果会偏小。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与浮力8.4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与浮力8.4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4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空气,习惯上称为大气,所以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又叫。

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简称。

[2.0]*2.固体、液体能够产生压强,人们比较好理解。

但空气看不见,人们生活在空气中并没有感觉到压力,很自如。

所以说大气有压强人们感到怀疑,开始时并不相信。

后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做了著名的、也是十分有趣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0]*3.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这个实验表明大气压大约能支持约高的水银柱,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值约为 Pa。

[1.5]*4.自来水笔(通常所说的钢笔)吸墨水时,用手捏橡皮管再松开,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里去。

捏橡皮管的目的是;松开时,墨水在的作用下进入橡皮管中。

[1.5]*5.下面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A.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力B.大气压是指空气对地面的压强C.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D.空气产生的压力简称为大气压*6.对下列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1.0]A.人跳起来或物体被抛向高处,总要落回地面,这是由于受大气压作用的缘故B.人生活在大气中,并没有被压的感觉,这说明大气压是很小的C.吸盘式挂衣钩能紧贴在平整的木板或玻璃板上,是因为它能产生很大的吸力D.人在大气中没有被压的感觉,是因为人体内,也有压强及长期生活在大气中习惯了*7.实验表明,大气压的值并不是到处都一样的。

离地面越高,大气压。

课本中列出了一组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值,请查阅并回答:(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面海拔高度约为几米或几十米,这一地区的地面附近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2)长江源头的海拔高度约6km左右,这里的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3)号称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顶峰海拔高度近9km,这里的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8-4大气压强 第2课时 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8-4大气压强 第2课时 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 教案

第二课时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知道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2.了解气体的压强跟高度的关系,知道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测量.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应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难点】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大气压的变化【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4,完成以下问题:1.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2 000 m以内,大约每升高12 m,大气压减小133 Pa.2.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合作探究】1.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怎样的?答:(1)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由于越向高空,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由于大气层密度变化是不均匀的,因此压强随高度的变化也是不均匀的.在海拔2 000 m以内,每升高12 m,大气压减小133 Pa.(2)天气、气候影响大气压.一般来说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晴天的气压比阴雨天的高.2.大气压和水的沸点存在什么关系?答: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降低.3.大气压与体积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它的压强就减小.打气筒打气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教师点拨】大气压强受海拔高度、天气变化的影响.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随天气、季节变化有一定幅度的波动.知识点二大气压的应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1-72,完成以下问题:大气压的典型应用是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合作探究】1.你知道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吗?答:抽水机也叫水泵,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装置.使用时,若提起活塞,阀门A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关闭,活塞的下面空气稀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于是,低处的水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图甲);当压下活塞时,阀门B被水压下而关闭,水被阻不能向下流动,于是冲开阀门A进入圆筒的上部(图乙);再提起活塞时,活塞上面的水迫使阀门A关闭,从出管流出.与此同时井里的水又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阀门B 进入圆筒(图丙).2.离心式水泵是怎样工作的?答:如图所示,由泵壳、叶轮、泵轴、泵架等组成.起动前应先往泵里灌满水,起动后旋转的叶轮带动泵里的水高速旋转,水作离心运动,向外甩出并被压入出水管.水被甩出后,叶轮附近的压强减小,在转轴附近就形成一个低压区.这里的压强比大气压低得多,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冲开底阀从进水管进入泵内.冲进来的水再随叶轮高速旋转中又被甩出,并压入出水管……叶轮在动力机带动下不断高速旋转,水就源源不断地从低处被抽到高处.【教师点拨】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常见的应用实例除去离心式抽水机、活塞式抽水机之外,还包括吸管吸饮料、吸盘、钢笔吸墨水、圆珠笔等.【跟进训练】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A.小王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课堂小结1.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2)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大气压的应用(1)活塞式抽水机(2)离心式水泵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八年级物理大气压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大气压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大气压知识点介绍大气压知识点前,需要先了解大气的组成和性质。

大气是指地球上被重力束缚,周围被电离层包围的气体层。

大气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其中,对流层是我们生活的大气层,也是大气中最底层的部分。

在对流层,空气的温度随高度不同而变化,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聚集,进而形成了大气压。

大气压是指空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或毫米汞柱(mmHg)表示。

正常的海平面大气压约为101325Pa或760mmHg。

而此值会随着地球的海拔高度、气压等条件变化而变化。

现在,让我们进入八年级物理大气压知识点的讨论。

一、大气压与重力在地球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所有物质都受到来自中心的拉力。

对流层底部的空气由于受到地面的重力,其密度大,空气压力也大,进而形成了大气压。

这种压力是空气分子相互碰撞产生的,决定因素是气体分子的质量、数量和运动速度。

二、大气压与高度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这是由于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的密度逐渐变小,空气分子之间的环境也变得稀少,因此大气压逐渐降低。

因此,在登山等高海拔活动中,需要注意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

三、大气压与压强如果在一个封闭的容器内增加空气的数量,容器内空气的密度和压强会增加。

压强与大气压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在抽气机内,抽掉一部分空气后,容器内的压强会降低,大气压也会随之影响。

因此,在实验室内,大气压的测量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大气压是重要的物理因素之一,影响着生态系统和气象学的功能。

通过了解八年级物理大气压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压的本质,更好地了解地球和大气层的基本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一、必背知识点
◆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例1: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茶壶上留有小孔D.利用离心水泵抽水
◆大气压的利用:吸管吸水,水泵抽水,吸盘
◆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意义: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其他实验:①瓶吞鸡蛋②纸片托水等等。

◆托里拆利实验:
(1)现象:玻璃试管内的水银高出液面760mm
(2)结论:此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60mm水银产生的压强
(3)意义:托里拆利实验既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注意:①玻璃管的粗细与测量结果无关
②在实验中应竖直放置,如果玻璃管倾斜,则管内水银柱长度将,水银柱竖直高度将。

③将玻璃管向上提或者向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_________。

④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的玻璃试管长度为10.336m。

解释
例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取决于()
A 外界的大气压强
B 外界大气压强和管粗细
C 外界大气压强和液体密度
D 外界大气压强和玻璃管的倾斜度
◆标准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水银产生的压强,为1.013×105 Pa。

◆大气压的变化: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

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注意:①大气的密度不是均匀的,所以大气压的值是不固定的。

我们只能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某个地点在某个时刻的压强
②大气压与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大气压强与液体的沸点成正比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A 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均匀减小
B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升高
C 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D高山上做不熟饭,是因为高山上的温度太低
二、经典试题
1、____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 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2、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钢笔吸墨水B.用吸管吸饮料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D.用高压锅煮食物
3、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 000m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
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人潜水时感觉胸口很闷
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5、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6、在冬天,载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拨出,这主要是由于()
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7、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的气压急剧降到0. 9×105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是1标准大气压,约
为1×105Pa,屋顶面积是100 m2,这时屋顶受到的内外压力差可达________N,足以把屋顶掀飞.
8、某高原地带,大气压为550毫米汞柱,这么大的压强等于多少帕?能支持多高水柱?
第八章第三节流体压强
◆流体: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流体压强特点: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例1: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B、C、D、E、
例2:以下措施中,跟“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无关的是()
A.轮船在水中并排航行时,为了安全,要保持一定的间距
B.游泳时,人不能靠近行驶的轮船
C.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D.地铁车站的站台处设有安全线
例3: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橫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A.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B.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