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效益理念界定分析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重新界定及其重要性
目
臻蚕 隧l 釜 戮: 叠墨● 】 警
麓外
界
■ 曾 卫 锋 集美 大学
念 要性
必须 首 先 搞 清 楚 经 济 效 谈 不上 提高经 济效率 的问题 。 在我 国传统 的计 划经济或 有计 划 个 概 念 之 前 , 另 一方
笔者 认为 , 在 中国市场经 济深 化 下 , 经 济 效 率 的 提 高 是 建 立 在 企 业 讲 循环往 复 , 经济 效率 与经济效 益会在
发展 的今 天 , 对 外 贸 易 经 济 效 益 这 个 究 经 济 效 益 的 基 础 上 的 , 这 是 经 济 效 市 场竞争 的均衡 中不断 变化 ; 市场竞 概念 的这种界定 , 显然存在着局 限性 , 率 与经 济效 益的根本 联 系。 如果 企业 争 的结 果 会 使 得 企 业 的 经 济 效 益 出现 主 要 是将 经 济 效 益 与 经 济 效 率 混 为 一 是理性 的 , 即企业 以利润 或经济 效益 波动 变化 , 而整 个经济社 会 的经 济效 谈, 使 得 人 们 不 能 正 确 使 用 这 个概 念 最 大 化 为 其 根 本 目标 , 则 在 公 平 竞 争 率则 总处于 不断提 高的过程 之 中。 总 来 研 究 有 关 对 外 贸 易 的理 论 和 实践 问 的 市 场 环 境 下 , 为 了 实 现 利 润 或 经 济 的来说 , 对于 整个经济社会来说 , 最重
效率 的提 高 ; 相反, 如果一个经济社 会
一
经 济效益与经 济效率并 不讲究 经济效 益 , 那 么 企 业 就 会 缺 区别表现为 : 一方面 , 提 高经济效率 是 乏改进生产 与经 营技术 的动 力 , 也 不 整个经济 社会 的根本 目标 , 而提 高经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word精品文档7页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
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
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
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
201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
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19年的第4位升至2019年的第3位,并在2019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
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引言我国对外贸易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评价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1. 出口额和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是衡量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出口额反映了我国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进口额则反映了我国从国际市场中获取资源和消费品的能力。
高出口额和进口额意味着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力强大,能够实现贸易顺差,增加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
2. 贸易收支贸易收支是另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贸易收支指的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的差额。
贸易收支可以被视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净收入,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的贸易收支表明我国能够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利润,负的贸易收支则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存在逆差,需要支付更多的外汇。
3. 贸易均衡指数贸易均衡指数是用来衡量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均衡发展的指标。
贸易均衡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对出口额和进口额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小则说明我国的贸易均衡度较高。
贸易均衡度的提高意味着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能够更好地平衡出口和进口,避免贸易逆差的问题,促进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产品结构产品结构是评价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品结构反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种类和质量水平。
如果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偏重于低附加值产品,那么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将会受到限制。
相反,如果我国能够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那么对外贸易将会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5.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评价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外汇储备反映了我国拥有的外汇资金储备量。
高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能够获取更多的外汇,并且具备更强的支付能力。
外汇储备的增加可以为我国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包括出口额和进口额、贸易收支、贸易均衡指数、产品结构和外汇储备。
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数量及规模迅速发展 的同时如何判断 和衡量其 内在 的经济效益 的发 展是一个值得我 们思考 的问题。本文以对 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对外商 品贸易为例 , 论如何通过建立一套台理完整 的统 讨
计指标体系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来反映这一经济活动 内在经济效益 .以促进我 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的发
维普资讯
问 题 研 究
i —— —■ — ■■ 誓
对我月 对外 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 系的分析
杨淼 杰
( 西南财经大学
高恒娣
成都 6 07 ) 10 4
研究 生部 . 四川
摘要 : 我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 后 , 我国与世界其他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将呈现蓬勃生机。在这些
效益 统计指 标体 系与进 口经 济效益 统计 指标体 系的设 定 ,然后再 在两个层次下具体设立 不同的经济效益指标 并予以分析说明。
盥趔础赫
滥 删*
式 中若出 口商品原材料为进 口原材料 .它 的外 { 成 [ 本 即购买这些进 口原材料所 支付 的外汇 ,如果是 国产 原 材料 .其外 汇成本则是这些 国产 原材 料于出 口时 收取 的
展:
美量 词 : 对外贸易 ; 对外 商品贸易; 经济 效益 ; 统计指标 中圉分类号  ̄2 45 F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5— 7 2 2 0 )2 0 9— 2 10 5 6 {0 2 0 —00 0
加^ WT O为我国的对外经 济贸易 活动带来 了无限 品成 车 ( 民币 ) 人 与出 口外汇净收入 ( 美元 ) 进行对 比而得
出 口商品刨汇率
:
这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 围绕从事对外商品贸易活 动“ 所得” “ 与 所费” 间的关系, 采用量化的指标 以定量分 析为基础得 出定性的结论 .同时指标的设定要有较强 的 操作性 , 兼顾全面性及 可行性 。
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战略综述
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战略综述我国作为一个经济上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参与强手如林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合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国际分工中我们是否处于不可改变的被剥削、被控制的地位,这些问题必须从理论高度上予以回答。
这是涉及我国经济建设战略思想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要不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对外贸易做出了一些列战略规划,对对外贸易总量、商品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指导和调控。
一、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理论依据1、西方传统贸易理论(1)绝对成本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说明社会分工以及国际分工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国际贸易并不像重商主义者所说的那样只能是交易的某一方获得利益,而是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贸易礼仪的普遍性原则为自由贸易的政策主张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种强调绝对优势的理论隐含着一个前提,及贸易双方分工和贸易状况是吻合的。
(2)比较成本理论李嘉图所阐述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根据劳动价值论,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
在一国国内贸易中,劳动成本决定交换价值。
根据李嘉图的观点,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地位,但是两者的不利程度必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要少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
用俗语说即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3)要素禀赋论要素禀赋论简称H-O定理,该学说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裕或稀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异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
(4)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研究发现,得出与要素禀赋论相反的结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换言之,这个国家是立冬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生育劳动力,而不是相反。
”2、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1)国际分工理论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主要内容:1)国际分工是客观的经济范畴,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解释国际贸易的原理和效益
解释国际贸易的原理和效益国际贸易的原理和效益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购买和销售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是通过进出口,国际投资和技术转让来实现的。
国际贸易的原理建立在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带来多种效益。
本文将解释国际贸易的原理以及它所带来的效益。
一、国际贸易的原理国际贸易的原理主要包括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
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有绝对优势,它仍然应该专门从事那些它相对更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
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可以在参与贸易的国家之间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绝对优势理论表明,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率,它应该专门从事该商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带来其他国家所需的商品。
通过绝对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各国的生产效率。
二、国际贸易的效益国际贸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供了多种效益。
1. 促进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可以为参与贸易的国家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商机,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开放市场,国家可以扩大商品和服务的销售范围,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消费,推动本国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2. 扩大就业机会国际贸易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出口商品和服务,国家可以增加生产,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进口商品和服务也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减少国内失业问题。
3. 降低成本和提高消费者福利国际贸易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低廉的价格和更多的选择。
通过进口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较低的价格购买。
这样可以提高消费者福利,并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4. 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在生产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专门从事自己相对有优势的产业和商品的生产,国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整体效益。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受过去传统的以“出口导向型”的对外经济战略的影响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指标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忽视了对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社套公平缺失。
在以重商主叉的视角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与资源、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相结合。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重商主义;修正1 重商主义基本思想(1)在社会财富观上重视货币。
重商主义坚持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金银。
认为金银即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态,把货币即金银的多寡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
(2)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重视对外贸易、谋求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才能增加社会的财富。
还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
认为国家应保护商人的地位,发展商品经济。
随着认识的深化,他们进一步明确:纯粹的国内商业虽属必要,但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货币量),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保证。
同时,贸易顺差,才能保证金银源源不断的流人国内。
托马斯·孟在他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贸易差额论的原则。
他极力主张发展对外贸易,并提出和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
(3)强调国家的作用。
重视发展本国的制造业。
重商主义者要求建立统一的民主国家,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
同时颁布保护商业、工业的法令,实行货币输入和产品出口,限制或禁止货币输出和商品进口的政策。
可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重商主义是一个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仅仪是斯密所描述的那样“重商”,而是一个将商业、贸易、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及政策体系。
历史证明,重商主义学说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2 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重商主义分析受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借鉴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经验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一条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对外经济战略。
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引言对外贸易政策是国家在其与外国间进行贸易活动时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称。
贸易是国家间经济交流的重要形式,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将对外贸易政策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其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政策手段。
重要性对外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贸易政策可以促进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国际贸易,国家可以进口所需的资源或商品,同时出口自身的优势产品,从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贸易政策可以拓展国内市场,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
通过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等措施,可以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进口,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再次,贸易政策可以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贸易活动,不同国家之间可以加深了解,增进互信,为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基础。
影响因素对外贸易政策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制定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可以更加自信地开放市场,吸引外商投资和技术进口;而经济相对薄弱的国家可能需要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其次,国内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也影响着贸易政策的制定。
如果某个国家的产业具有竞争优势,那么其贸易政策可能更加开放;反之,如果某个产业存在不竞争或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情况,国家可能会采取一些保护政策。
此外,国际形势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动也会对贸易政策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政策手段国家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可以借助多种手段来实现既定目标。
其中,关税调整是最为常见的手段之一。
通过降低关税,可以减少商品的进口成本,促进进口,同时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另外,非关税壁垒也是调整贸易政策的手段之一。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标准等,通过设置合理的限制,可以实现对市场的控制和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
此外,贸易政策还可以通过汇率调整、贸易补贴、贸易促进等方式来影响国际贸易的平衡。
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益与风险分析
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益与风险分析随着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贸易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贸易可以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价格竞争优势。
然而,贸易也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特别是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
本文将重点关注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益与风险,并探讨如何在风险中实现更多的效益。
一、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益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扩大市场规模贸易可以把本国产品销售到全球市场,可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提高本国生产效率。
同时,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上,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利润。
这种市场扩大效应可以促进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降低成本通过贸易,企业可以避免一些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
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进口原材料或半成品,避免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国家之间的资本、技术和资源优势,降低各自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 利用差异优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差异性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贸易可以有效利用各自的差异优势。
比如,某些国家具有一定的制造业和技术优势,可向其他国家提供加工、装配、制造等服务;一些国家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材料,可向其他国家提供矿产、农产品等资源;同时,还有些国家具有良好的金融和通讯体系,可向其他国家提供金融服务、技术咨询等。
二、国际贸易的经济风险国际贸易虽然有很多的好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针对进口产品的保护政策。
它的实质是通过限制进口产品的数量和提高关税税率等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利益。
贸易保护主义会限制贸易自由化,增加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贸易障碍,导致国际贸易低效和低质。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还会引发贸易争端和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何评价国际贸易和自由贸易的理念和实践
如何评价国际贸易和自由贸易的理念和实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贸易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国际贸易不仅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也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自由贸易则是国际贸易的一种理念和实践,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和举措。
今天,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国际贸易和自由贸易的理念和实践。
第一,国际贸易带来的好处和挑战国际贸易带来了许多好处,比如促进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货物交换,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同时,国际贸易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更便宜的选择,扩大了市场的规模,提高了商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然而,国际贸易也带来了很多挑战,比如全球经济不平衡、社会不公和环境问题。
国际贸易过程中,一些国家和企业可能通过“倾销”和“补贴”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引发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
此外,国际贸易也可能对本地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一些人的生计陷入困境。
第二,自由贸易的优势和劣势自由贸易是一种基于市场竞争和国家之间互信的理念和实践,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
自由贸易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降低了商品价格,提高了商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同时,自由贸易也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市场机会,增强了经济创新和竞争力。
然而,自由贸易也存在很多挑战和阻力,比如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贸易活动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性等。
此外,自由贸易可能导致一些国家或行业面临竞争压力,而另一些国家或行业则因得到更多的市场机会而受益。
这种不均衡的效果可能导致一些人的生计陷入困境,需要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公平和正义。
第三,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繁荣不应该以破坏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环境损失和资源浪费。
同时,环境保护也应该尊重国际贸易原则和规则,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协作和交流,推动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
论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论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摘要:本文是以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来展开讨论,从而来达到提高我国经济效益的目的。
所谓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耗费的劳动以及由此获得的劳动成果之比。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其对外贸易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也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弊端,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处在较低水平。
文章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的现状和问题,然后引用数据、例子和参考文献,并查阅文章、专著等,从政府、企业等方面入手,在本篇文章中对此提出转变政府职能、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外贸体制改革,实现规模经济、做好国际市场营销,调整商品价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意见和建议,从而可以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有利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并进而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通过这篇文章,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影响因素;提高途径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正在日益加强,经济往来也更加频繁,全球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截止2014年,我国的贸易总值已经达到了26.4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占14.39万亿元,进口占2.04万亿元,贸易顺差为2.35万亿元。
并且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经营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国也在长期对外贸易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也对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一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本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所以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而也影响着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效益状况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外汇增值比率=(出口收汇额-进口用汇 额)/加工成本×100%
第四节 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提高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途径 提高外贸社会经济效益,就是要积极、合理、
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最大限度 地节约社会劳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益,除了必须给企业
币出口成本、出口销售收入、出口换 汇成本、出口盈亏额与出口盈亏率。
1.人民币出口成本 是指外贸公司从生产或供货单位购进货物的价 格(即进货价款),加上把出口货物运至口岸, 加工、整理、包装,直至交到装船码头所需的 一切费用。如果出口企业完成出口后从财政部 门得到出口退税,企业还可在出口总成本中将 这部分已经到位的税金减去。公式为:
二、外贸经济效益的形成
(一)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形成 1.利用“绝对差异”和“比较差异”,形
成外贸社会经济效益 2.通过使用价值转换,形成外贸社会经
济效益 3.发展对外经贸产生广泛的社会经济效
益
从浅层次考察,发展外经贸的间接社会效益
主要表现在:
(1)扩大社会开工率。 (2)提高社会的就业水平。 (3)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外汇 收入。 (4)提高全社会居民的物质文化 生活水平。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第一节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一般地说,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为了达 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耗费的劳动和由此取得的成 果之比。简言之,经济效益即投入与产出之比。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对外贸易领 域的劳动和由此取得的成果之比。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三)货币因素
对外贸易中通常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 计价,其中必然涉及汇率,而汇率的波动会影 响对外交换的价值增值,从而影响对外贸易经 济效益。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现状的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现状的分析摘要: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一路攀升。
然而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却不断恶化, 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处在较低水平,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
文章通过一系列指标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现状,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贸易经济效益;现状分析;提高途径1关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评价对外贸易效益的指标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指标,二类是用以评价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指标,三类是评价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的指标。
文章主要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应,因此选择第三类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进出口增长速度、外贸依存度和贸易条件,它们反映了一国对外贸的规模和效益。
2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①进出口增长速度。
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量只有2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7位。
到1990年,增至1100多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6位。
到2001年,猛增至5098亿美元,世界排名跃居第6位。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在二十多年里增长了20多倍,排名前移21个位次,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由此可见,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最近二十多年间迅速发展,总量不断增大,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1979~2005 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293.3 亿美元增加到14221 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
出口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1978~2005 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4%左右。
②对外贸易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依赖对外贸易的程度,即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所占比重。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在1990年至2007年间,虽有部分年份有所下降,但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且其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其下降的幅度。
统计表明,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而中国在短短的18年间,其外贸依存度从29.98%一路蹿升至接近70%的水平,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水平。
【精品】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理解与评价.精讲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理解与评价.精讲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理解与评价引言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指在该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有关对外贸易发展的全局性决策和长期性规划。
一国的对外贸易分为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两部分,相应地,对外贸易战略也可以分为进口贸易战略和出口贸易战略两大类。
货物贸易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体部分。
改革开放后,为了发展我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提出并实施了一些列具体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我国的出口贸易战略主要包括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商品战略、科技兴贸战略等;进口贸易则主要是指进口商品战略。
以下将重点对我国四种重要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进行理解与评价。
一、以质取胜战略1.来源:在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种,价格竞争已退居次要地位,质量好坏在竞争中是决定性因素。
从我国外贸出口的长远发展出发,从1991年起“以质取胜”战略成为外经贸领域贯彻实施《质量振兴刚要(1996-2010)》、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换增长模式的核心战略之一。
2.内涵: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创名牌出口商品。
3.措施:(1)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与执法。
执法部门要加快《对外贸易法》、《产品质量法》、《商检法》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保证出口商品质量,维护对外贸易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维护国家信誉,工作重点放在促进出口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国家信誉上。
(2)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要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保持优势,根本的出路在于加速科技进步,发挥科学技术在产品质量提高中的关键性作用。
首先,要加强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其次,要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技贸结合。
(3)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一,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认证标准。
第二,应积极宣传和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系列》。
(4)实施名牌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贸易效益理念界定分析
本文作者:曾卫锋单位:集美大学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人们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经济效益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
人们认为,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耗费的劳动和由此取得的成果之比,即产出与投入之比;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经济效益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
根据经济效益的这个概念,人们进一步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对外贸易活动的劳动和取得的成果之比。
笔者认为,在中国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的这种界定,显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混为一谈,使得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个概念来研究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
因此,正确认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重新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在合理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所需要的商品,则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
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多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联
系表现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企业讲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的,这是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根本联系。
如果企业是理性的,即企业以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则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实现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就会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技术水平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并不讲究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就会缺乏改进生产与经营技术的动力,也不会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不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也就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率的问题。
另一方面,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过程。
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在技术外溢的作用下,就会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促进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又会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又迫使企业不断地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会在市场竞争的均衡中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波动变化,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则总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之中。
总的来说,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要使得所有企业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是要使得企业在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并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经济效益与经济
效率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为:一方面,提高经济效率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根本目标,而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这是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一个根本区别。
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消费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则经济社会的生产就能够节约经济资源,减少资源耗费和浪费,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越高而成本支出越少,则其经济效益就会越好。
现代微观经济学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假设为基础来研究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
另一方面,影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多的差别:(1)从市场结构来看,在市场的长期均衡中,相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完全竞争市场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但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或经济效益是最低的;随着市场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会下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好。
(2)从同一个时点的单个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来看,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产或经营技术水平较高或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显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但未必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中国彩电行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明显低于当前的水平,那时彩电行业的经济效率明显低于当前的经济效率,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多数彩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于当前的经济效益。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为简单,20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落后,但那时市场供小于求,因此,那时彩电企业普遍能够
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当前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先进,但市场供大于求,因此,当前的彩电企业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由这一点来看,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而市场供求关系则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重新合理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作重新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高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
从企业、产业和国家层次来说,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又可以分外三个层次:(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益;(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如纺织服装或机械电子或化工等等行业)内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
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是影响三个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本文同时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对外贸易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对
外贸易活动中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