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word精品文档7页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亿美元,进口额为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持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了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伍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9,远低于世界平衡1:的水平(美国这一比例为1:)。
(1)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偏小,整体水平差。
我国服务业总量不够,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920亿美元,进口额1008亿美元,贸易逆差88亿美元,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服务业落伍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而同期美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的%,是我国的倍。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①出口的部门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部门。
②服务贸易的国别(地区)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欧盟、美国和日本,合计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
③服务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
2006年,北京服务贸易占到全国服务贸易总额19%。
(3)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康。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危机滞后,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
服务贸易的立法未成为体系,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已颁布的一些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仅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而且立法层次低、缺乏协调,影响到我国服务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一些规定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服务管理体制落伍。
目前,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有些地方不符合国际惯例。
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贸易伙伴。
然而,在与外部经济体开展贸易活动过程中,中国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贸易逆差问题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贸易逆差问题,即进口货物远远超过出口货物。
这种情况导致了中国对外支付高额汇款,增加了国内外汇储备压力。
1. 原因分析首先,我国产业结构单一,依赖于低附加值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这使得我们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较低端位置,利润空间有限。
其次,由于国内市场发展迅速,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需要进口大量商品满足需求。
这也导致了进口额不断上升。
2. 解决方案为解决贸易逆差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通过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减少对低价商品的依赖。
(2)扩大开放市场,吸引外国投资。
通过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打开市场,吸引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高儿童电竞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侵犯。
二、不平衡贸易结构中国对外贸易以一些传统行业为主导,例如纺织品、电子产品等。
这种单一性使得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低端位置,缺乏核心竞争力。
1. 原因分析我国发展较早期采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在实现快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形成了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
2. 解决方案针对不平衡的贸易结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注重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
(2)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3)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通过自贸区建设、减少行政壁垒等手段,促进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三、贸易摩擦与国际争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逐渐抬头,给中方出口带来了很大压力。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引言我国对外贸易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评价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1. 出口额和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是衡量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出口额反映了我国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进口额则反映了我国从国际市场中获取资源和消费品的能力。
高出口额和进口额意味着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力强大,能够实现贸易顺差,增加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
2. 贸易收支贸易收支是另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贸易收支指的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的差额。
贸易收支可以被视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净收入,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的贸易收支表明我国能够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利润,负的贸易收支则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存在逆差,需要支付更多的外汇。
3. 贸易均衡指数贸易均衡指数是用来衡量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均衡发展的指标。
贸易均衡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对出口额和进口额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小则说明我国的贸易均衡度较高。
贸易均衡度的提高意味着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能够更好地平衡出口和进口,避免贸易逆差的问题,促进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产品结构产品结构是评价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品结构反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种类和质量水平。
如果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偏重于低附加值产品,那么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将会受到限制。
相反,如果我国能够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那么对外贸易将会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5.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评价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外汇储备反映了我国拥有的外汇资金储备量。
高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能够获取更多的外汇,并且具备更强的支付能力。
外汇储备的增加可以为我国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包括出口额和进口额、贸易收支、贸易均衡指数、产品结构和外汇储备。
最新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090.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80.2亿美元,进口额为9558.2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连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27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9,远低于世界平均1:4.2的水平(美国这一比例为1:2.6)。
(1)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偏小,整体水平差。
我国服务业总量不足,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920亿美元,进口额1008亿美元,贸易逆差88亿美元,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服务业落后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3.6%,而同期美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的13.02%,是我国的3.6倍。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①出口的部门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部门。
②服务贸易的国别(地区)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欧盟、美国和日本,合计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
③服务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
2 006年,北京服务贸易占到全国服务贸易总额19%。
(3)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
服务贸易的立法未成为体系,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已颁布的一些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仅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中暴露出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中暴露出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问题1. 外贸结构单一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存在着外贸结构单一的问题,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产品为主,而进口产品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
这种外贸结构的单一性使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2. 外贸环境恶化由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
贸易壁垒增多、贸易摩擦增加等现象使我国对外贸易难度加大,增加了贸易成本,降低了出口竞争力。
3. 外贸企业竞争力不足我国对外贸易企业总体竞争力不足,技术含量低、品牌影响力小是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4. 金融支持不足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现在银行对外贸易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使得对外贸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解决办法1. 调整外贸结构为了化解外贸结构单一带来的风险,必须调整外贸结构,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外贸易的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加强外贸环境优化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对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需要通过国际贸易谈判来打破外贸壁垒,维护国际贸易规则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我国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拓展市场,并在国际贸易中积极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3. 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对外贸易企业的技术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些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贸易不平衡:我国对外贸易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出口规模相对较大,而进口规模相对较小。
这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不够均衡,对外依存度较高。
2.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规模较小。
这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的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有限。
3. 依赖程度较高:我国对外贸易仍然比较依赖一些特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
这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对外贸易形势较为脆弱。
4. 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了阻碍和困扰。
5. 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竞争对手的压力。
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取得更好的地位。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调整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产品的出口结构。
加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2. 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建设。
通过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拓展市场和资源。
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
4. 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在国际贸易体系改革中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
(完整word版)当前我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我市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宣讲培训活动以后,全市干部工作面貌焕然一新,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我局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调研活动,切实了解企业诉求,确保我市外贸进出口年底稳定增长。
调研中发现,受环保整治、安全生产、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趋缓、环境趋紧、竞争趋强、贸易摩擦增多,外贸进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一、当前外贸运行情况及特点1-11月份,全市完成货物进出口52.3亿元,同比增长16%,低于威海市平均增幅。
其中,出口40.6亿元,同比增长10.4%,进口11.7亿元,同比增长41.3%.主要呈现三个“不平衡"特点:(一)与文荣等区市相比发展不平衡。
1-11月份,我市完成货物进出口52。
3亿元,增长16%,虽然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但与荣成、文登等区市相比差距明显。
荣成完成进出口197。
8亿元,增长8.7%;文登完成进出口153。
6亿元,增长52%。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少产业链条长、拉动作用强的“旗舰型”外贸企业,截止目前,进出口额超过5000万企业仅21家,20家重点外贸企业进出口额仅为36。
8亿元.华信集团虽是我市外贸龙头企业,1-11月份进出口刚突破11亿元。
(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农副产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逆势增长,分别完成进出口21.3亿元和8。
3亿元,增长1.3%和55.2%。
其中,华信集团、振华海洋食品、鲁菱果汁、金果花生等企业由于客户稳定,订单持续增加,进出口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纺织服装行业的和信制衣、特来蓓丝特、奥润服装、兴进印染等企业由于产能扩大、客户追加订单,进出口持续增加;而机电高新产品行业伯特利汽车、力久电机、日信工业等公司尽管订单稳定、出口增加,但由于亚细亚机电、双连制动材料等出口大户订单的大幅减少,导致机电行业进出口出现小幅下滑。
(三)贸易发展方式不平衡。
外贸指标存在问题和工作举措
外贸指标存在问题和工作举措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外贸也越来越繁荣,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外贸指标存在问题”。
外贸指标是外贸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但如果这些指标存在问题,就可能会导致外贸的质量下降、可持续发展遭到破坏。
本文将深入探讨外贸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工作举措。
一、外贸指标存在的问题1.卫生和环境标准不统一在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的卫生和环境标准不尽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根据产品数量来衡量外贸成果,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因为我们并没有准确地考虑到商品的质量和安全。
2.贸易额的真实性难以确认在外贸过程中,贸易数额往往是双方严格保密的,并不能轻易地对贸易额进行确认。
如果我们完全依赖贸易额来衡量国际贸易的贡献,就可能忽略一些实际上并没有产生实质贡献的贸易。
3.只注重商品进出口,忽略了服务贸易此外,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只关注商品的进出口,而忽略了服务贸易。
这样的做法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相背离,也使得我们对外贸的贡献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
4.数据的准确性需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也是外贸指标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因为各种原因,数据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这就会影响到我们对外贸数据的认识。
以上就是外贸指标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工作举措。
二、工作举措1.加强标准化建设通过加强卫生和环境标准的统一化建设,也可以有效提高外贸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比如,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参与制定卫生和环境标准,加强对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力度等等。
2.完善贸易统计体系为了解决贸易额的真实性问题,我们需要加强贸易统计体系的建设。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更专业的贸易统计系统,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此外,针对服务贸易,我们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统计体系,以对外贸的贡献进行更加准确的衡量。
3.提高数据质量为了提高数据质量,我们需要加强对数据的质量监管。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突破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结合当前现状,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1.1 贸易总额增长速度放缓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甚至有下降趋势。
2019年1-7月,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0.27万亿元,同比下降至1.4%。
尤其是受国际贸易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中国出口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很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1.2 贸易结构存在问题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
同时,进口贸易中大量存在资源类产品和食品等初级产品,缺乏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这导致贸易结构过分依赖资源和低端制造业,贸易模式单一,不利于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
1.3 单一市场依赖度过高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的地区结构几乎没有改变,依然以欧盟、美国和东盟为主。
然而,美欧贸易摩擦的持续和东南亚国家的产业升级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了较大压力。
此外,受疫情影响,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的稳定性也在面临较大挑战。
1.4 商业环境存在障碍商业环境是影响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进出口企业面临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际贸易规则变化等也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很多挑战。
二、对策研究为了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一系列对策。
2.1 调整贸易结构中国应着力培育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积极推动贸易模式转型升级,加强跨境电商、产业链拓展等发展。
同时,要加快绿色和数字化贸易的推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2 提高开放程度中国应加快改善商业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对外贸易的便利化程度。
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业开放等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为进口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受过去传统的以“出口导向型”的对外经济战略的影响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指标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忽视了对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社套公平缺失。
在以重商主叉的视角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与资源、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相结合。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重商主义;修正1 重商主义基本思想(1)在社会财富观上重视货币。
重商主义坚持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金银。
认为金银即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态,把货币即金银的多寡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
(2)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重视对外贸易、谋求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才能增加社会的财富。
还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
认为国家应保护商人的地位,发展商品经济。
随着认识的深化,他们进一步明确:纯粹的国内商业虽属必要,但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货币量),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保证。
同时,贸易顺差,才能保证金银源源不断的流人国内。
托马斯·孟在他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贸易差额论的原则。
他极力主张发展对外贸易,并提出和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
(3)强调国家的作用。
重视发展本国的制造业。
重商主义者要求建立统一的民主国家,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
同时颁布保护商业、工业的法令,实行货币输入和产品出口,限制或禁止货币输出和商品进口的政策。
可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重商主义是一个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仅仪是斯密所描述的那样“重商”,而是一个将商业、贸易、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及政策体系。
历史证明,重商主义学说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2 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重商主义分析受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借鉴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经验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一条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对外经济战略。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
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
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
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
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篇: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随着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缺乏多样性、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分配不平衡、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办理融资的手续烦琐,融资条件较为苛刻、缺少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易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发生法律纠纷。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及原因分析1.1 体制改革不够到位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对外贸易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等方面。
在我国,依然还存在着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出口创汇压力过大等不利因素。
这些困难和问题,必然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不够理想,效益不够好。
由此必然带来难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应该有的作用,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竞争能力力不强等。
此外,由于受到宏观调控和一些经济、货币政策措施的影响制约,我国出口退税等不能及时到位,数额也不能足额到位,导致了一些外贸企业周转资金严重不足,进而影响了对外贸易企业经营发展的积极主动性。
1.2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虽然世界金融危机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其影响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目前,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逐步平稳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也出现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来自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研究解决,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进出口数额,不断挤二、积极转变政策,合理应对,促进国内经济发展:1、进一步完善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和财税、金融政策,大力支持各类出口企业培育基于创新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2、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增强各类出口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
浅析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浅析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经济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然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应对。
本文将从贸易逆差、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分析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法。
首先,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贸易逆差过大。
虽然我国出口规模庞大,但进口规模同样巨大,导致我国贸易逆差居高不下。
贸易逆差使得我国的对外储备增加,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通胀压力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方法。
首先,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从而加强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其次,实施优化贸易结构的政策措施。
在发展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结构调整,促进贸易发展的同时,鼓励发展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减少对原材料和低技术产品的依赖程度。
同时,加大对农产品、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开放力度,扩大对外贸易的领域和规模。
其次,积极稳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可以加快我国企业向全球市场的布局,通过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我国可以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以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其次,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
面对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维护公平、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
同时,积极参与WTO的进程,争取在贸易规则制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
最后,我们还应加强贸易摩擦的解决机制建设。
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在与其他国家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分歧和争议。
我们应加强对外经贸法律规则的研究,在国内建立完善的仲裁和争端解决机制,以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仍面临一些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和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国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贸易结构单一化中国对外贸易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内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
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成本逐渐增加以及环保压力加大,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因此,我们需要改善现有的贸易结构并推动技术创新。
首先,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这将有助于打破低附加值产品的价格竞争局面,并使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其次,政府应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并提供相关支持政策。
通过技术引进、科研投入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还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二、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增加。
一些国家采取贸易壁垒、限制外资进入等手段,对中国商品和企业进行歧视性对待。
这给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积极应对,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我国的利益。
首先,我们可以加强国内市场开放程度,扩大内需。
通过扩大内需市场规模,减少对外贸易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部不确定性影响。
其次,我们应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寻求多边和区域经济整合机制。
通过参与国际组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方式,促进地区间合作与互联互通。
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企业在创新和技术尖端领域获得的利润往往被迅速侵蚀,造成对外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改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并加强执法力度。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在侵权行为方面加大处罚力度。
此外,还可以提高知识产权维权渠道和机制的透明度与效率,鼓励企业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_梁玉栋
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4 10:08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5527.TM.20140514.1008.001.html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梁玉栋(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专业,山东日照 276826)摘要:自从我国加入了WTO后,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速度逐渐的加快,总的来说可谓是蓬勃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含义、不足及修正的原则,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表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本质主要是通过对外贸易活动的进行,来完成对社会劳力的节省,形式是通过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的转换,将国内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述通常来说,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人们的劳动成果及所消耗的劳动构成的一定比例关系,即输入和输出的比例关系。
一般国家,只要通过了解劳动成果及所消耗的劳动构成比例关系,便能够来确定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低及多少。
所以依据这一客观事实,可以说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一般含义是国家利用与国际交换的商品,获得更大的价值、使用价值;对外贸易的特殊意义是同经济效益发达的国家,通过外贸商品交易来增加价值量;同不是很发达的国家,间接地完成增加本国的价值量利益,主要是用过外贸完成的。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评价指标主要是通过结果的角度来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是否合理、准确、客观会影响到经济行为是否真实有效。
如果评价指标是准确的,那么经济行为便是真实及准确的。
如果评价指标不是很合理,也不够客观准确,那么也可能影响到经济行为的客观真实准确。
所以,评价指标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评价指标既是对已经产生的经济行为的评估测量,也是对还没有产生的经济行为结果的指导,总的来说对我国外贸发展影响比较深远,但是作用重要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录1 引言 (1)2.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1)2.1.1外贸进出口结构 (2)2.1.2外贸企业结构 (2)2.1.3外贸市场结构 (3)2.1.4外贸产品结构 (4)2.1.5外贸方式结构 (7)2.1.6自营进出口占当地口岸比例 (7)2.2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及原因分析 (8)2.2.1?体制改革不够到位? (8)2.2.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8)2.2.3管理协调机制缺乏? (8)?3.应对我国对外贸易存在隐患的对策措施 (9)3.1?全面加快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步伐? (9)3.2?着力改变我国现有外贸企业结构? (9)3.3?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进出口协会? (10)3.4?切实提高外贸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10)总结 (11)参考文献:? (11)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日益重要,对外贸易结构是一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不仅关系着一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同时也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的发展,无论从贸易规模的扩展上还是贸易结构的优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折射出我国经济的不平衡。
本文主要从上海、深圳、宁波、对比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出口竞争力1 引言虽然当今全球自由贸易的体制已经基本形成,但当次贷危机恶化成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经济遭到很严重的打击,再加上美元贬值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为此,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对外贸易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及时做好相应措施,加大对外经济的交涉力度,有效化解对外贸易纠纷,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快速回到告诉增长的轨道上来。
[我国,问题]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繁荣、制造业低成本及对出口的政策激励使我国迅速融入世界产业链。
30年来,从沿海地区承接制造业开始,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最大工业品生产基地,但纵观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我国明显处于世界分工最低端,不同与我国,发达国家大多拥有自然资源投入少,附加值高的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类型。
毋庸置疑我国制造业为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贡献了不菲力量,但30年这种日益固化的分工模式使中国在经济转型中显得非常被动。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衰退造成我国对外贸易下滑。
据估算,这两年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尤其制造业占比下降的贡献接近七成;我国同时期也成为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者,据统计,仅2011 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受69 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 59 亿美元。
我国制造业吸纳大量就业,使得国内经济受到的影响程度更大。
总体来看,外需疲弱是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外资流入以及我国对外投资也不同程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2011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有所下降,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减少,一些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因经营管理不善清盘撤回。
2012年来华直接投资继续减少,投资流出虽较上年增长40%,但撤资回流却增长91%,对外投资情形不容乐观。
从长期来看,中国应以重振内需为基本立足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寻找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路径。
调整逐渐显现出成效,2012年国内最终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51.8%和50.4%,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自主性进一步增强,但同时仍需重视对外贸易和投资长期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
世界经济仍在低谷,国内经济亟待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何去何从,出口贸易还能否发挥拉动经济的作用,怎样通过对外投资使我国更主动参与到全球经济中去,我们仍需从自身发展路径和国际经验中寻找思路。
笔者尝试通过对国际收支统计中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数据分析部分揭示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可行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
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
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
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
201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
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19年的第4位升至2019年的第3位,并在2019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
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
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2019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 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
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
如天津2019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
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 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
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
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着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
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
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
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 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
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
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 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
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
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
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
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
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
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
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
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科学评价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
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
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
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
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
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
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
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
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
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
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 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正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宏观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负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会损害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
维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正相关的状况,是国家调控对外贸易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
因此,坚持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确保两种效益的协调同步增长,就显得十分必要。
由于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矢量和,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那么从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考虑,必须剔除和修正有损宏观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效益。
换句话说,任何建立在损害国家宏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微观经营活动,不管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必须加以制止。
在这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同时进行所取得的相关结论,是政府行为发生的重要依据。
san“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