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共82页文档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ppt 39页)
1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_1 .1 基本概念
4
1 .1 基本概念
4、信息维度(Dimension of Information):
信息维度(Dimension of Information):反映信息在时间、内容、形式 和其他方面的属性。
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1.1 基本概念 1.2 理论基础 1.3 研究对象与发展
1 .1 基本概念
一、数据
1、定义
数据(data)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 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描述5个人:5,五,伍,正,101,five,☆,条形码等。
2、类型
一的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下为逻辑上的集中统一)。 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日常信息处理业务,优化分配各种资源(物资、
人力、资金、设备等)。 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用各种管理方法或模型(特别是定量化
的方法,如数学模型、经验模型、程序化模型和运筹学模型等)对 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组织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环境条件,支持 管理和决策工作,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数值数据一般认为可以直接进行科学运算,它 使得客观世界严谨有 序;
笔记本电脑的体积为700*500*30mm,螺钉的直径为20mm
非数值数据包括除了数值数据以外的其它数据,如图片、表单、声音、 图像等,非数值数据使客观世界丰富多彩。
1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_1 .1 基本概念
2
1 .1 基本概念
二、信息
工作的动力。 设计系统时,强调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努力使系统设计
符合实际情况,力求使系统的求解过程和解达到最优化。 系统具有动态性。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MIS的推行把事物由艺术变为科学,甚至技术。 管理者决策习惯的改变。
2.3 管理和组织理论
组织发展阶段
1. U型组织 2. M型组织 3. H型组织 4. V型组织
UNITARY MULTIDIMENSION HOLDING COMPANY VIRTUAL ORGANIZATION
2.3管理和组织理论
U型组织 它是以权力集中于高层为特征的组织结构。
最早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展起来。
厂长
市场
生产
会计 人事
车间1
车间2
车间3
U型组织
优点:有利于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按总体设 想,投资到最有效的项目上去。有利于产供销 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协调。
•劳动分工
•职权、职责,权责相关
•纪律,尊重协议,服从,尽力,重视声誉
•命令统一,一个上级
•个别利益服从总体利益 •集中程度 •程序,各有其位,各就其位 •公道公正
•首创精神
•计划统一,指导统一 •报酬公平 •等级清晰
•使用期稳定 •团结精神
行为科学学派
迈约
霍桑试验 一、照明实验 二、福利实验(继电器装配测试室研究) 三、访谈实验 四、群体实验 【实验结论】 1、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没有直接关系; 2、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 3、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
ERP
ERP的益处: 决策支持:快速向管理人员提供关于企业运营
的跨部门信息,显著提高了管理者及时制定管 理决策的能力; 提高企业的敏捷性:打破了业务流程、信息系 统和信息资源中传统的部门和职能壁垒,使企 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层的反应能力和员工的工 作角色变得更加灵活;
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
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它越来越得到普及。
MIS是一门新的学科,它跨越了若干个领域,比如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
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信息收集和加工的方法,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织的系统。
9.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20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众多经济学家纷纷提出了新的管理理论。
20世纪50年代,西蒙提出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思想。
同时期的维纳发表了控制论,他认为管理是一个控制过程。
1958年,盖尔写到:“管理将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做到较好的控制。
”这个时期,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出现数据处理一词。
1970年,Walter T.Kennevan给刚刚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一词下了一个定义:“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在这个定义里强调了用信息支持决策,但并没有强调应用模型,没有提到计算机的应用。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的管理学教授Gordon B.Davis给了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人机系统。
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这个定义全面地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和组成,而且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在当时达到的水平。
9.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管理信息系统在最初级阶段是统计系统,所研究的内容是数据间表面的规律,它可以把数据分成较相关和较不相关的组,然后把数据转换为信息。
第二阶段是数据更新系统,其典型代表是美国航空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SABRE 预约订票系统。
它设有1008个订票点,可以存取600 000个旅客记录和27 000个飞行段记录。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章1.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支持的、以信息为基础的管理活动的系统。
它主要应用在企业组织中,通过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关组织运营和管理的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并对组织的战略规划和决策制定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2.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将组织内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系统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多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部分组成,在系统中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
•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不同部门和层级的信息,构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和决策支持系统。
•灵活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业务需求。
•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向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进行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
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
数据是各种信息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是按照固定格式和规则组织的数据,如数据库中的表格;非结构化数据是没有固定格式和规则的数据,如电子邮件、文档等。
2.硬件: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主要指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是信息处理和存储的工具,包括主机、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
3.软件: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是指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应用程序。
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底层程序,应用软件是为特定业务需求开发的应用程序。
4.网络: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网络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网络可以是局域网、广域网或互联网,通过网络可以连接各个部门和层级,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协作。
5.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需要专业的人员的参与。
这些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等。
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第十二页,共55页。
1.信息的概念与本质
信息的本质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现实性:信息来源于现实世界,反映事物的现实状态,体现人们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主观性:信息是人们对数据有目的加工的结果,这种加工处理带有主观性。 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需求视角进行加工或过滤,从 而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2)信息是可以被复制的。信息与能量不同,能量虽然守恒,但
一定形式的能量,只会使用一点少一点。信息则不然,信息 拷贝或传递给别人,自己拥有的信息量一点也不丧失,信息 也不改变,只是信息的价值会相应减少。
(3)信息不会被消耗。
第二十二页,共55页。
7.企业信息
(1)企业的信息资源
企业的资源,包括人、财、物资、设备、技术及信息。其中 信息资源将前五种资源有机的联系成一个整体,如图1.7所 示。
第三页,共55页。
1.1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本身——是渗透到企业及管理机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 节的十分复杂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简单的购买软件和建立系统过程, 它是管理思想与具体企业文化的结合,其中管理思想是实施管 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管理者会提出不同的 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正是围绕着企业 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业务需求建立的。
战略 信息处理
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篇(所有基础知识点)
(3)系统的层次性 一个系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些组成部分看成是一个个的子系 统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将这些子系统划分成一些子模块,以此类推,可以将一个系统 逐层分解。体现出系统的层次性,例如,可以把一个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它可以分 解为市场调研子系统、研发子系统、生产制造子系统、营销服务子系统、物流配送子 系统等。 正是由于系统的层次性,才使得我们在开发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系统分解的 方法,先将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然后给予分别实施。
• 信息的分类:
稳定性分类: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 决策层次分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业务信息
1.信息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 下列属于固定信息的是(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 ) A.工资信息 C.定额信息 B.财务信息 D.市场信息
• 信息五个要素:
信源 信宿 媒介 信道 反馈
信息的性质
信息系统的类型
作业信息系统 处理组织的业务 控制生产过程和 支持办公事务。
管理信息系统
对一个组织进行全 面管理的人和计算 机相结合的系统。
业 务 处 理 系 统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办 公 自 动 化 系 统
•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特点与基本功能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_MIS
MIS 的主要功能
• • • 信息处理:收集、存储、传输、加工和查询 辅助事务管理:计划、物资、设备、销售等 辅助决策:实测企业运行、辅助企业决策者决策、辅助企业管理、辅助企业 未来行为、控制企业未来行为,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电子数据 处理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管理信息系统第1章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 .1 基本概念
六、系统 系统(system)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 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 体。
1、系统要素
系统环境(Environment) 边界(Boundaries)、 输入/输出(Input/Output) 组成要素(Element) 系统结构(System Structure) 接口(Interface)
系统工作的动力。 设计系统时,强调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努力使系统
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力求使系统的求解过程和解达到最优化。 系统具有动态性。
发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文档; 5.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6.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应用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1 基本概念 1.2 理论基础 1.3 研究对象与发展
数值数据一般认为可以直接进行科学运算,它使得客观世界严谨有序; 笔记本电脑的体积为700*500*30mm,螺钉的直径为20mm
非数值数据包括除了数值数据以外的其它数据,如图片、表单、声音、图 像等,非数值数据使客观世界丰富多彩。
4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3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演示)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1.1信息和数据(P24)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而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例温度计上指示的是----今天最低气温0℃表达的是---水在0℃结冰,是---今年冬天的平均气温非常低,将造成燃料短缺,是----信息和数据互相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否相互转化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信息是认识了的数据,是数据的含义;同时,信息更本质地反映事物的概念,而数据则是信息的具体表现,所以信息不随载体的性质而改变,而数据的具体形式却取决于载体的性质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管理的重要工作就是决策),决策的基础是信息或“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管理活动有三大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物流:企业中的实体运动称为:物流”,物流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主体流动)信息流:企业中信息的定向流动称为信息流,信息流的运动表示了企业中各项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节奏,信息流是双向的.(主导,通过它了解物流,随物流产生,反映物流, 驾御物流,计划和调节物流的流量,)伴随生产活动的是物流,伴随管理活动的是信息流,就管理信息,物流的畅通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信息的水平和质量信息的特点传递性---通过网络、报纸、图书、杂志、电视、电影、卫星等形式,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数字、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尽可能多地用信息流代替物流,信息的可传递性加快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促进了社会的加速发展。
传递性有利于我们交流和沟通,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传播。
生物体—DNA上载有遗传信息,共享性:只有达到企业信息的共享,信息才能成为企业的资源,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进行企业的计划与控制,从而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有两面性:共享后有可能造成信息贬值,不利于保密,不利于保护信息所有者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所以,我们制定了保密法、专利法、出版法等。
等级性(层次性)战略信息寿命较长(5年规划),操作信息寿命较短(考勤)管理三角:基层运作、中层控制、高层决策,基层信息有规则可循,很容易实现编码,结构化程度较高,高层少有规则,很难编码。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共84页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a
3
数据的表现形式
• 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a
4
数据处理
• 数据处理目的
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 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
a
27
知识的特点
- 可以共享,可以越过时空传递,可以 重复使用,可以再生。
– 知识分类
• 事实知识(是什么) • 原理知识(为什么) • 技能知识(怎么做) • 人际知识(谁有) –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 显性知识:文字资料,图纸 • 隐性知识:手工技艺,难共享,如:陶艺、刺绣
a
28
知识管理需要弄清
• 由决策者进行识别(交谈,发调查表) – 介绍者“对某一现象了解得越少,在描述和解释这种现象时使用越多的 变量” – 系统分析员自观测识别
a
15
信息的收集
• 时间:哪个阶段(一次,二次) • 地点:来源,内部还是外部 • 层次:高,中,低
a
16
例:在营销系统中,如何获取顾客 数据
• 从中间商和推销人员处 • 在商品上附回函明信片,以销售后服务作为回报 • 通过传媒做广告,以电话或电子邮件回复 • 购买合乎要求的名单 • 同业间的名单交换,如服装店和化妆品店交换各自的名单效果很好 • 通过会员制、优惠卡,商品打折回报
•
P(Xi)代表出现第i个状态的概率
•
H(x)就是用以消除这个系统不确定性所
需的信息量。
a
24
例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与简介精品文档
决策分类
决策类型
决策方法 传统方法
现代方法
1.习惯
结构化决策
2.标准作业规程
3.适当的组织机构
非结构化决策
1.判断力、直觉 2.经验规则
3.选拔训练管理人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MIS(包括各种管 理科学方法)
1.DSS 2.ESS 3.人机对话进行探索
第第1111页页
管理系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Figure 1.4
2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第第 2200页页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Perspectives on Information Systems
Information Systems Are More Than Computers
Using information systems effectively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ping the systems. An information system creates value for the firm as an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ment solution to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environment.
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第第66页页
信息与数据
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 别的物理符号,或者说数据是用各种可以鉴别的物 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客观事实。
数据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CH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对学习、理解和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好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
这一章的基本内容的掌握对学习课程的后续章节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本内容第一节信息与管理信息一、信息1、什么是信息(Information)?⑴人们对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以下的一些定义: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信息是系统有序的度量;信息表现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决策的知识。
⑵信息论的奠基者 C.E.Shannon(香农)在1948年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控制论的创始人 N.Wiener(维纳)则指出:“信息就是人与外界互相作用的过程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一般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通讯的知识。
⑶关于信息有两点应该明确:a.信息在客观上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的;b.信息在主观上是可以接受、利用的,并指导我们的行动。
⑷从本质上讲,信息存在于物质运动和事物运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它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
正如一位美国科学家在一首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没有能源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2.信息与数据、资料、消息、情况、知识、情报的区别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和数字,是指客观实体属性的值。
数据解释后才能成为信息。
而信息则是数据的含义,它更能直接、明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资料,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作为研究参考或保存的材料。
资料可以看成是学习物化后的一种存在形式。
由于收集者不同,资料中有可能蕴藏着大量的信息而成为获取信息的原料,但也可能不包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