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经济区位: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耍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经济区域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给果。
3区域经济: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亦是指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区域结构:所谓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就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
巾于地域分工则形成了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最终是巾区域产业结构表现出来的。
5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第三,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6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城||了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而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
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极化方法,以区内经济结构的非同一性,即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为前提,强调全区功能上的整体性与区内务部门、各个下级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在全国宏观经济战略布局中,形成相对完整的经济结构和体系。
7经济特区:为了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山中央政府设立,给予特殊的经济管理权限,允许海外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的特殊地区。
8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 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
城市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
科技工业园区:科技工业园区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他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难题,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增长极),是经济实现突发式、跨越式、阶跃式的发展模式。
9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内具有不同经济功能各产业部门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10二重结构: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变动导向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是指从宏观上看, 区域产业结构沿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演进。
11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12、类型经济区
13、变动导向理论
14、科技工业园区
18、区域开放度
19、极化效应:根据迈达尔理论,任何一•个区域,不管什么原因,只耍它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这口寸,即使原先赖以发展的优势巳经消失,它仍可以向前发展。
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则越来越困难。
20、要素禀赋
21、回程效应:同波效应:指为了在发达区域获得更高的报酬,不发达区域流出其劳动和资木,发达区域或核心区域凭借自身的优势,从不发达和边缘区域吸入要素和资源壮大自己,引起不发达和边缘区域的衰落,扩大区域经济差异。
22、涓滴效应: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
思考题
1.经济区位的含义是什么?
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研究区域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1、我国是一个自然、人文条件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
2、西方国家都曾经出现过箫条区、衰落区,我国某些老矿区集中的地区,人口超载地区等不同类型与成因的“问题区域”至今还没有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的区域政策。
3、任何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案的实现,必须以各利益主体合理权益得到保证为前提。
4、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内容?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机制,即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关于单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静态研究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此外,还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理论等
5、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请分别论述。
6.区域经济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系?
7.战后区位论有哪些特点?
8.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
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第三,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9、什么是区域分工?他的实质是什么?
1)区域分工是指各区域为了获得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区际贸易而实现专业化利益的区域经济空间叩织方式。
2)这个定义反映了区域分工的实质。
第一,区域分工的目的是每个区域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收益,表明区域分工是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主观上的利他行为。
第二,区域分工的形式是区域的专业化生产。
没石专业化生产,也就不可能产生区域分工。
第三,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
同时,区际贸易也是促进区域分工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四,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组织方式。
因此,需要用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分析区域分工。
10、结合具体区域,论述如何确定区域优势产业。
第一、对区域已有产业进行分析,识别其具有优势特征的产业。
第二、根据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区外市场需求潜力大,本区域又有要素优势的产业作为潜在的优势产业培养,给予其必要的扶持。
第三、对有创新能力的区域,一定要注重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和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来培养新的优势产业。
第四、选择优势产业不能只局限于大的产业层面上,而是要在技术、产品的层次上进行细分,在产业组织上,企业经营上进行创新,从而发现优势的源泉。
第五、选择优势产业一定要有动态的概念。
11、什么是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他们的区别与联系何在?
1)区域优势产业属于资源配置范畴,表示某一地区在某种产业的全国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这种区位优势可通过产业的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来衡量。
2)区域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或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支柱产业,顾名思义犹如整个工业体系的栋梁,支撑着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
支柱产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栋梁,支柱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
4)支柱产业强调该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页献,他的生产并不一定服务于区际贸易。
区域优势产业则主要是服务于区
域分工和区际贸易。
分析判断题、要素丰裕或要素稀缺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他与一个国家实际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量有很大区别o要素丰裕是指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的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其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
衡量要素丰裕的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生产要素的供给总量来衡量;二是以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来衡量。
总量法只考虑要素的供给,而相对价格法考虑了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相比来说,相对价格法较为科学。
鲍恩等人1987年提供了1966年部分国家的数据,用三种生产要素的三个不同的相对量来分析各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
表8.4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
M资本/劳动资本/土地
(每个劳动比美元数)(每公顷土地比美公顷土地比劳动人数)
澳大利亚7415.5 67.2
巴西1151.6 42.8
加拿大10583.1 198.0
日本3358.5 5286.5
香港1368.5 90739.1
美国10260.9 1058.6
问:你从表中能得出那些结论?
2、如果全国范围内食品加工业生产的就业量占全国就业量的1%, A 城市从事食品加工业生产的就业量占该城市就业总量的4%,问:(1)计算其乘数。
(2)计算该行业的区位商。
5、思考题:试利用表中数据判断:
要素禀赋A国B国
资本(K)60 45
劳动(L)30 10
1) A、B两国哪个国家资本相对丰裕,哪个国家劳动相对丰裕?2)如果假定X为劳工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A、B 两国的比较优
势何在?
13、简述国内综合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
(1)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14、分别阐述经济特区的基本类型。
1)贸易型的经济特区:其功能在于让外商在区内免税(关税)进行商品转运、仓储、分装与贸易。
这类经济特区包括自山港、自山贸易区、自山边境区、对外贸易区和保税区等具体形式。
2)工业型的经济特区:其功能在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与技术在区内投资设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从国内外采购原材料进行工
业生产和制造,产品全部或大部分出口到国外市场销售(生产成本低,获利空间大)。
3)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这种经济特区兼具贸易型经济特区和工业型经济特区的两种功能,外商既可以在区内从事贸易活动,也可以在区内从事投资生产等工业方面的活动。
4)科技型的经济特区:其功能在于吸引国内外企业到区内投资设厂,集中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及其产品,加速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步伐,推动技术进步,扩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这种经济特区的具体形式有: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公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X、高科技园区和尖端工业区等。
5)金融型的经济特区:这种类型经济特区的功能是在国际资本融通的税率、管制、保密和服务等方面提供比区外更为优惠的政策和更为有利的条件,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来此设立银行或金融机构,促进该区金融业的繁荣和发展。
离岸金融中心、国际银行业自由区和金融贸易区等。
6)旅游型的经济特区:这种类型经济特区基本上都设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在区内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创办旅游方面的企业,如宾馆、饭店、娱乐设施、运输企业、旅游食品和纪念品加工企业以及各种旅行社等,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7)综合型的经济特区:其功能是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特别是加快落后地区的开发。
我国已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汕头、深圳、珠海、厦门、海南)就属于这种类型。
15、为什么说乘数是城市基础模型的核心概念。
它是指基础部门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城市经济整体规模增长的倍数,在数量上等于城市整体部门(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之和)与城市基础部门之比。
16、论述科技工业园区的互动机制。
(1)人才激励机制。
权利与责任的协调;委托代理制度的完善;注重公平的多元化分配制度的建立;承认人力资本和技术这一重要的生产力。
(2)要素流动机制。
人、财、物的流动在我国难度较大, 但必须努力去做。
(3)市场选择机制。
市场机制实质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是者淘汰。
淘汰旧的管理体制、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制度。
(4)“政、产、学、研”互动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
17.阐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论点。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怫大学弗农等人。
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
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耍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①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则为高梯度地区,其经济发展实力雄厚,而且说明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
②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种种不祥之兆,或巳陷入严重危机之中。
这种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
第二,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X,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第三,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
①局部范围的扩展,由创新原地由近及远向外扩展。
这种扩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扩大引起的,由中心城市向外扩展。
②大范围的扩展,也是由社会需求的扩大引起的0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
所以会产生这种有序的梯度转移,则是山种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18.为什么说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发达地区的工业(兴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规模大的钢铁业、石化业、建材业等)集聚程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需要与之服务和配套的产业、行业就越来越多,如运输业、公用事业、商业、银行、保险业、环保业、零部件生产与修理行业等等,这样就会引起人口的增长,为区域内市场服务的非基础部门就会扩大,因而乘数效应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大大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19.处在较低发展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在扩展效应作用下,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
1)促进不发达地区或国家初级加工工业的发展2)促进不发达地区或国家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3)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发展4)军事工业5)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6)先进城市带对落后地区的支持20.论述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
(1)两者之间存在着彼此的辐射:(双向辐射,吸取有用的东西。
互相融合、渗透,缩小差距)
(2)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或地区首先并较强地向周边城市或地区辐射,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开,辐射的范围取决于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水平相对越高,技术、资金、人才和其他方而的实力就越雄厚,辐射的范围越大就越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3)辐射的媒介主要是道路、交通、通信等,它们所决定的市场一体化水平,直接决定着辐射的有效性。
(4)物理学中辐射的是能量,而在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中福射的是所有影响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包括技术、资金、人才、自然资源、市场信息、文化、环境和法律、制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21.你能举几个我国经济发展中线辐射的例子吗?
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
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1乂或上下游地区推开。
线辐射和点辐射的特点、过程完全一样,只是辐射源不同。
如陕西提出的“一线两带建设”:即陇海交通干线,高新技术开发带,星火技术开发带。
带动两翼(陕南、陕北)的发展。
线辐射还有一个上下游的问题,旦上下游辐射要快于向两翼的辐射。
这主要是由于交通、通信等流通加快等因素。
在福射干线上,最大的特点是上下游之间交通方便,人员流动频繁,经济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比较小,经济资源周转快,信息也相对更加畅通,因此辐射的效率更高。
于是,辐射干线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在向两翼辐射的同时必然更加容易向上下游之间辐射。
我们已经说明线辐射不同于点辐射的重要特点是,线辐射不仅包括输射干线向两翼的辐射,而且包括辐射干线上下游之间的辐射。
这样,上下游的纵向线辐射和向两翼的垂直线辐射就同时向两个方向推开,因此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线辐射体系,辐射的范围和程度都比点辐射宽广。
22.简论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
1)按照梯度推进理论把中国划分成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X,是比较粗略的一种划分方法。
2)按照梯度推进理论的划分方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3)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同一地区之内的经济互补性(只是空洞的理论分析研究)。
4)从长期来看,如果西部落后地区等到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后再得到推动力,那么,必然延误西部落后地区和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国的地区差距将在很长时期内进一步扩大,这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5)从理论上来看,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性。
23.分析辐射理论对于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意义
一、辐射理论的理论意义
1)双向辐射,优势互补,促进协调发展。
2)强调市场机制作用。
3)辐射理论高度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和依赖性。
4)辐射理论把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解决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辐射理论的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交通建设,如高速公路、铁路、乡乡通、村村通工程;②信息网络建设,如电话、网络、电视,农业部就在全国建设了农业信息网络;
%1在交通、信息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配套以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如电网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包括人畜引水工程);
%1资源开发,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实现优势互补; %1中心城市、小城市、小城镇、中心村建设(经济发展极工程);⑥大江大河治理,水运、空运、港口等建设。
24.区域之间的合作主要包括:
(1)共同实施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降低辐射成本,提高辐射效率。
(2)共同制定相邻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发挥诸多方面的规模优势,充分利用可以共享的一切经济资源。
(3)共同制定相邻地区的脱贫计划、就业计划以及房地产开发计划,共同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
(4)共同开展人才与技术的交流,落后地区的干部和企业家可以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先进地区的干部和企业家也可以到落后地区短期工作,在技术方而,也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技术共享。
(5)共同采取措施根除污染、水土流失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6)共同加强市场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25.区域产业结构多层次分析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26.论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二重结构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而的含义:一是从量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而存在若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二是从质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而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型企业。
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27.简单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1.动态比较费用论
(1)需求收入弹性原则。
需求量的增长率
H 本的经济学家根据比较成本学说和“扶持有效产业学 说”理
论,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该理论认为,产品 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
如果在重点发展传统的具有相 对优势但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的同时,必须扶持有发展前 途的新兴产业,使之逐渐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2. 雁行形态说
日本经济学家根据本国棉纺工业发展实际提出了“雁行形 态说"。
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 一国内 生产一出曰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 级化。
这个进展过程,在图形上像三只大雁在飞翔。
3. 产品循环说
第一个过程,新产品推出、扩大市场直至饱和。
第二个过程,在国内市场饱和后,这一产品将出口到国外, 开拓国外市场。
第三个过程,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产从出口,出 现了资本和技术的出口,这些资本、技术与当地廉价劳动 力及其他资源相结合,在输入国发展了这种产品。
第四个过程,国外生产能力的形成,又会使这种产品以更 低的价格打P1到本国市场,使得原先开发这种产品的国家 不得不放弃这种产品的生产而转向更新的产品开发。
4. 非平衡增R 论
这个理论认为,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中,应选择好带头的先 导产业(也叫战略产业,类似于上而讲的地区专业化产 业),加以重点发展。
以战略产业的优先发展带动整个国 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所应遵循的原则, 实质上就是选择战略产业的基本原则。
H 本经济学家提出了两大原则: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一收入额的增长率
(2)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原则
战略产业应当是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较大的产 业。
在中国既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考虑技术和资金密 集型产业,否则我们就很难赶超发达国家了。
这就是走自 己的路。
我们做不起美国的梦,我们做不了H 本的梦,我 们不想做印度的梦,我们只能做自己的梦。
5. 相关分析法
28. 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导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导向
1. 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
2. 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
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 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二、简答题
1. 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 研究区域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3.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内容?
4. 区域经济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 系?
5. 论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6. 简单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 理论。
7. 简述国内综合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
8. 分别阐述经济特区的基本类型。
9. 为什么说乘数是城市基础模型的核心概念。
10. 阐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论点。
11. 为什么说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12. 论述经济发展中的福射理论。
13. 你能举几个我国经济发展中线轴射的例子吗? 17、 什么是区域分工?他的实质是什么? 18、 结合具体区域,论述如何确定区域优势产业。
19、
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他们的区别与联系何 在?
21、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决定劳动费指向的主要因素有 哪些?并
阐述各因素与劳动指向的关系。
(材料)
24、 简述“产品循环说”产业结构高级化理论。
25、 简要说明区域经济分异的客观基础。
26、 简要说明区域经济增长阶段。
27、 简要说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28、 说明区域城镇体系的含义和城镇体系的特点。
29、 简要说明区际经济分工的客观基础。
三、论述题
1、 为什么说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2、 试用区域经济学(或经济学)理论分析为什么我国要 进行新农
村建设?
3、 举例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线辐射的例子。
4、 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论述“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 继续实施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积极促进中部 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一区域协调发展的 指导思想的?
5、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分别起什么 作用,二
者如何协调?
6、 论述辐射理论对我国实现东西、南北的经济互补有什 么启发意
义。
(3) 投入水平
(4) 生活水平(5)时间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