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课堂练习

合集下载

《刺客列传》同步练习

《刺客列传》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诚得樊将军之首诚:确实B、盖聂怒而目之目:用眼睛看C、乃造焉造:拜访D、却行为导却:倒退着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A、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称:符合B、秦王之遇燕太干丹不善遇:对待C、遂不复会遂:最终D、稍蚕食诸侯稍:稍微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BA、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报:报答B、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公桓公,则大善矣反:归还C、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间:间接D、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购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DA北有甘泉,谷口之固B、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C、太子丹受而舍之D、荆轲嘿而逃去5、选出古今义相同的项CA、足为寒心..B、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C、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举秦D、却行为..导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遂不复会.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B、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荆轲嘿而.逃去C、祸必不振.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尽失其度.相如度.秦王虽斋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B①进兵北.略地②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④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又前.而为歌曰⑦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⑧倚柱而笑,箕.踞以骂⑨天雨.粟,马生角A、①⑧/②⑥⑨/③⑤/④/⑦B、①②⑧/③/④/⑤⑦/⑥⑨C、①②⑧/③④/⑤/⑥⑦⑨D、①⑧/②⑥⑨/③⑤⑦/④8、下列句中“顾”字与“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顾计不知所出耳B、不复顾利害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D、荆轲顾笑舞阳9、选出“以”的意义,用法相同两项 C DA、以次进B、以欲生劫之C、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D、不敢举兵以逆军吏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A、持千金之资币.物(礼品)B、愿举.国为内臣(全、整个)C、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信件、信函)D、荆轲奉.樊于期头函(同“捧”)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A、①恐惧不敢自陈.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B、①图穷而匕首见.②风吹草低见.牛羊C、①秦王惊,自引.而起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D、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②轲自知事不就.二解释下列加点词(每题1分,共计46分)1、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2、使使往之.主人3、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4、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5、擅.巳、汉之饶6、民众而士厉.7、兵革..有余8、太子丹受而舍.之9、委.肉当饿虎之蹊.10、祸必不振.矣11、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12、旷日弥.久13、心惛然..14、乃造.焉15、太子逢迎..,却.行为异16、即赵,趋.出17、偻行..18、愿足下过.太子于宫19、膝.行流涕20、其意不厌.21、将数十万之众距.漳22、窥.以重利23、诚.得劫秦王24、彼秦将擅.兵于外25、异物间进..26、微.太子言27、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28、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9、顾.计不知所出耳30、以药淬.之31、人不敢忤.视32、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33、比.诸侯之列34、剑长,操其室.35、尽失其度.36、王负剑..37、赏群臣及当坐.者38、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39、闻于.秦始皇40、彼乃以我为非人..41、天雨.粟42、然其立意较然..43、不欺.其志44、名垂后世,岂妄.45.秦王不怡者良久46.愿大王少假惜之三、翻译句子(每题3分,共计12分)1、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

文言文阅读《刺客列传》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刺客列传》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刺客列传》题目及答案文言文阅读《刺客列传》题目及答案刺客列传(节选)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④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⑤就⑥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⑦其约。

管仲曰:“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⑧,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①败北:战败。

②遂邑:今山东宁阳县。

③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

④坏:倒塌。

⑤北面:面朝北。

⑥就:趋向,回到。

⑦倍:通“背”,违背。

⑧快:快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②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②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3.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1.①替……做事(或侍奉)②结盟(会盟或订约)2.①曹沫是鲁国的将领,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

②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

3.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

《刺客列传》课堂练习

《刺客列传》课堂练习

刺客列传 课堂练习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吾曩者目摄之 3、北购于单于 5、揕其匈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9、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三、找出下列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足为寒心 2、跪而蔽席3、愿大王少假借之4、樊将军穷困来归丹5、膝行流涕四、找出下列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盖聂怒而目之2、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3、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4、稍蚕食诸侯5、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6、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7、未发,太子迟之8、既祖,取道9、使使以闻天下 10、群臣怪之11、皆白衣冠以送之 五、解释下列加点词一、注音: 荆卿. 盖.聂樊於.期 雕鸷. 偻.行 间.进以药淬.之 自刭. 蓟.城 社稷.矐.其目太子丹受而舍.之 曩.者驽.马戮.没忤.视 彷.徨.邯.郸. 自刎. 揕.其匈瞋.目 天雨.粟2、荆轲嘿而逃去 4、莫敢合从 6、偏袒扼腕 8、卒起不意10、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1、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3、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5、擅.巳、汉之饶2、其所游.诸侯4、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6、民众而士厉.7、兵革有余 9、委肉当饿虎之蹊11、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 13、心惛然15、太子逢迎,却行为异 17、偻行 19、膝行流涕21、将数十万之众距.漳 23、诚得劫秦王 25、异物间进27、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9、顾计不知所出耳 32、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34、剑长,操其室 36、王负剑38、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 40、彼乃以我为非.人. 42、然其立意较然43、不欺其志44、名垂后世,岂妄.六、 翻译下列句子1、 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2、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3、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4、 燕小弱,数困于兵5、 甚矣,吾不知人也!七、 名句积累: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8太子丹受而舍.之 10、祸必不振矣 12、旷日弥久 14、乃造焉 16、即赵,趋出 18、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20、其意不厌 22、窥以重利 24、彼秦将擅兵于外 26、微太子言28、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0、以药淬之31、人不敢忤视 33、比诸侯之列 35、尽失其度 37、赏群臣及当坐.者 39、闻于秦始皇 41、天雨粟。

刺客列传测试题

刺客列传测试题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荆轲知太子不忍C.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右手揕其匈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然其为人沉深..好书沉深:深沉稳重B.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质:动词,做人质C.乃造.焉造:制造D.却.行为导却:倒退着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B.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C.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D.吾欲之.南海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B.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C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D.田光坐定,左右..无人5.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3分)A.稍蚕食诸侯B.使使以闻大王C.倚柱而笑D.太子迟之6.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B.荆轲者,卫人也。

C.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D.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21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2020学年高中语文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第14课刺客列传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20学年高中语文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第14课刺客列传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刺客列传(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积累运用(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民众而士厉.厉:振奋B.委.肉当饿虎之蹊委:放置C.其意不厌.厌:厌恶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残酷解析:选C。

厌:满足。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北购于单于B.右手揕其匈C.举筑朴秦皇帝D.购将军首金千斤解析:选D。

A.“购”同“媾”;B.“匈”同“胸”;C.“朴”同“扑”。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进兵北.略地②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④太子迟.之⑤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⑥又前.而为歌曰⑦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⑧倚柱而笑,箕.踞以骂⑨天雨.粟,马生角⑩群臣怪.之A.①②⑧/③/④⑩/⑤/⑥⑨/⑦B.①⑧/②⑥⑨/③⑤/④⑩/⑦C.①②⑧/③④⑩/⑤/⑥⑦⑨D.①⑧/②⑥⑨/③⑤⑦/④⑩解析:选A。

依次为: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B.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C.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D.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解析:选C。

A项“穷困”,古义:困窘,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B项“灭口”,古义:采取某种措施,避免给人以口实;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

D项,“偏袒”,古义:脱掉一边衣袖,露出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了此行的动机。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是因为他想要挟秦王,定下条约,来报答燕太子丹。

《刺客列传》练习教师版

《刺客列传》练习教师版

《刺客列传》练习(分值:70分)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D )A.燕(yān) 榆次(yú) 曩(nǎng)者庸人(yōng)B.蹊(xī) 和而歌(hè) 濡缕(rú) 变徵(zhǐ)C.自刎(wěn) 窥视(kuī) 燎(liáo) 忤视(wǔ)D.戮没(lù) 柙(xiá) 瞋目(chēn) 偻行(lǒu)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A.然其为人沉深..好书沉深:深沉稳重B.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质:动词,做人质C.乃造.焉造:制造D.却.行为导却:倒退着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C )A.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B.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C.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D.吾欲之.南海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B.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C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之..D.愿大王少假借5.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C )A.稍蚕食诸侯B.使使以闻大王C.倚柱而笑D.太子迟之6.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B.荆轲者,卫人也。

C.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D.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荆轲知太子不忍C.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右手揕其匈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称:符合B.秦王之遇燕太干丹不善遇:对待C.遂不复会遂:最终D.稍蚕食诸侯稍:稍微9.下列句中“顾”字与“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顾计不知所出耳B.不复顾利害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D.荆轲顾笑舞阳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①进兵北.略地②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④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又前.而为歌曰⑦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⑧倚柱而笑,箕.踞以骂⑨天雨.粟,马生角A.①②⑧/③/④/⑤⑦/⑥⑨B.①⑧/②⑥⑨/③⑤/④/⑦C.①②⑧/③④/⑤/⑥⑦⑨D.①⑧/②⑥⑨/③⑤⑦/④二、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刺客列传》练习

《刺客列传》练习

• 10.振①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同震,害怕,恐惧) • ②祸必不振已(挽救) • ③威振四海(同震,震动) • ④大命将泛,莫之振救(同赈 赈济) • ⑤振长策而御宇内(挥动) • 11. 擅 • ①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擅:独揽,掌握) • ②擅巴汉之饶(擅:拥有,据有) • 12.顾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 •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拜访) • ③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只是) • 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 ⑤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古义:放在心上;今义:注意,小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
• 11.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古义:消除借口;今义:为防止泄 密而害死知情者)
• 12、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古义:太行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至于燕 (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14、偏袒扼捥而进曰(古意:脱掉一边衣袖,露出臂膀 今义:偏爱) 15、太子逢迎 (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
《刺客列传》练习(教师稿)
•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榆次(yú) 曩(nǎng)者
庸人(yōng) 饿虎之
蹊(xī)
• 和而歌(hè) 濡缕(rú) 变徵(zhǐ) 自刎 (wěn) • 窥视(kuī) 燎(liáo) 忤视(wǔ) 戮没(lù) • 柙(xiá) 嗔目(chēn) 偻行(lǚ) 矐其目 (huò)
• 7.资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资财) • ②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资本) •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资助) • ④昔仲尼资大圣之才(凭借) • 8.图①请入图之(谋划) • ②图穷而匕首见(地图) • ③不图子自归(料到) • 9.解①可以解燕国之患(解除) • ②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缓解宽 释) • ③胡虏益解(同懈,松懈)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刺客列传》练习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使工以药淬之 B.卒起不意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往而不反者
【解析】 B项,“卒”通“猝”;C项,“振”通“震”; D项,“反”通“返”。 【答案】 A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 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 得谒之 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解析】 【答案】 ①②副词,假如没有;③副词,只是;④动词,回头看。 D
3.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意义与用法都 相同的是( ) 例:慕大王之威 A.千金之资币物 B.太子迟之 C.皆白衣冠送之 D.顷之未发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 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愿大王少假借之

9. 翻译下列句子。 (1)乃为装遣荆轲。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0.翻译下列句子。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愿足下更虑之!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 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荆轲迟迟不肯行事,依照他自己的说法:秦舞阳不行(事实 也证明了这一点)是要等待一个助手。但是太子丹已经等不及 了。那么,荆轲到底在等待谁?这个人真的存在么?遗憾的是, 二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任何的资料能直接证明此人的存在。 有人甚至认为根本就没有这个人,是荆轲胆怯,为拖延时 间随口编造的谎言。以荆轲的为人,不可能如此。这个人肯定 是存在的,否则不会多次提到他。太子丹配给他的助手秦舞阳, 尽管“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实在是地痞流氓之 “勇”,非大智大勇。

《刺客列传》巩固练习

《刺客列传》巩固练习

《刺客列传》巩固练习南航苏州附中方志诚【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请用0.5毫米及0.5毫米以上的签字笔完成,完成时间为2个小时内。

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实词考查(涵盖各种题型)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每空1分,满分为10分)1.吾曩者目摄之2.荆轲嘿而逃去3.北购于单于4.心惛然5.右手揕其匈6.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曰7. 图穷而匕首见8. 卒起不意9.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10.举筑朴秦皇帝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

(每题2分,满分20分)(答题要求:在横线上先写出句中的古今异义词,随后解释古义:今义:)(例如: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1.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2.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3.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4.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5.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6.太子逢迎7. 终已不顾8. 愿大王少假借之9.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10.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说明活用方法并解释(每题1分,满分10分)(答题要求:在横线上先写出句中的活用词,随后说明活用方法并解释。

)(例如:盖聂怒而目之目:名词用作动词,瞪眼看。

)1.吾曩者目摄之2.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3.太子丹受而舍之4.臣海内之王者5.秦兵旦暮渡易水6.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7.其人居远未来8.太子迟之9.以欲生劫之10.天雨粟,马生角四、一词多义(以图表题形式出现,直接在第三列回答,每空1分,满分9分)第二部分:虚词考查(选择题)五、在括号内填上“之”“而”两个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每空1分,满分10分)“之” A.结构助词,“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B.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D.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E.音节助词,补足音节,不译;F.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G.用作动词,译为“去”“往”。

苏教版语文高一刺客列传同步练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苏教版语文高一刺客列传同步练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刺客列传同步练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①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②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③秦王必说见臣。

④遂自刭。

⑤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⑥荆轲和而歌⑦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⑧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2.区别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不同意义。

⑴①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②方急时,不及召下兵③秦兵旦暮渡易水⑵①图穷而匕首见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⑶①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②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3、注意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②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③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⑤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于期之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同步训练:刺客列传(含答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同步训练:刺客列传(含答案)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荆轲知太子不忍C.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右手揕其匈解析A“振”同“震”;C“卒”同“猝”;D“匈”同“胸”。

答案 B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然其为人沉深..好书沉深:深沉稳重B.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质:动词,做人质C.乃造.焉造:制造D.却.行为导却:倒退着解析C.造:拜访。

答案 C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B.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C.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D.吾欲之.南海解析C项为助词,无实义。

ABD为动词,到。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B.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C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D.田光坐定,左右..无人解析A指“困窘,走投无路”;B指“放在心上”;C指“消除……的借口”。

答案 D.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3分)A.稍蚕食诸侯B.使使以闻大王C.倚柱而笑D.太子迟之解析A“蚕”名词作状语;B“闻”使动用法;D“迟”意动用法。

答案 C6.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B.荆轲者,卫人也。

C.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D.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解析D项为一般陈述句,ABC项为判断句。

答案 D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21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刺客列传、魏公子列传练习

刺客列传、魏公子列传练习

《刺客列传》《魏公子列传》练习一、解释加点字1、盖聂怒而目.之( )2、吾曩者目摄..之()()3、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4、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5、稍蚕.食诸侯()6、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7、愿足下过.太子于宫()8、太子丹受而舍.之()9、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10、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11、太子日造..门下( )( )12、微.太子言,臣愿谒之()13、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14、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15、图穷而匕首见.( )16、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17、致.食客三千人()18、公子从.车骑,虚.左() ()19、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20、顾.未有路耳()21、此五霸之伐.也()22、而公子亲数存.之( )23、矫.魏王令代晋鄙()24、椎.杀晋鄙( )二、一词多义1、故2、伐终不以监门困苦而受公子财()故木受绳则直()俾倪故久立()故久立公子车骑()广骑曰:“故李将军”()此五霸之伐也()自矜攻伐()平伐其功()非有功伐()3、 过4、 属5、 谢三、虚词1、 乃2、 为愿枉车骑过之 ( )不宜有所过 ( )是寡人之过也 ( )三过其门而不入 ( )无乃尔是过欤 ( )且尔言过矣 (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善属文 ( )乃以秦王属吏 ( )屈平属草稿未定 (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乃谢客就车 ( )摄衣谢之,延上坐 ( )驱之鸿门,见谢项王 (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 )乃谢客就车 (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 )其先乃齐人 ( )乃二十八骑 ( )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 )李广乃归其大军 ( )良久乃许之 (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为父老除害 ( )此其所有为我擒也 ( )为汉中郎 ( )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 (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为大梁夷门监者 (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3、 于4、 以四、指出下列句式1、诸将过此者多 ( )2、项羽王诸侯之有功者 (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 )4、离骚者,犹离忧也 ( )5、信而见疑 ( )6、是以见放 ( )7、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8、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 )10、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11、求人可使报秦者 ( )1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1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15、甚矣吾不知人也 ( )16、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 )17、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 )18、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 )19、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 )20、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 )五、翻译1、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教师用书)高中语文 刺客列传课后知能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

(教师用书)高中语文 刺客列传课后知能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刺客列传课后知能检测苏教版选修《史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乃持项王头视鲁B.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C.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D.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解析】A项,“视”通“示”,出示、展示;B项,“匈匈”通“汹汹”,动荡不安;C项,“被”通“披”,穿上,披上。

【答案】 D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梁以此奇.籍B.壮丁苦.军旅,老弱罢转漕C.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D.项梁怒.之【解析】A项,认为……是奇异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以……而疲惫不堪,意动用法;D项,以……而发怒,意动;C项,使……受苦,使动用法。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C.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D.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解析】A项,古义:拒绝;今义:感谢;B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土地;C 项,古义:近臣;今义:表示概数或者方位。

【答案】 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封于.项与籍避仇于.吴中B.⎩⎪⎨⎪⎧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C.⎩⎪⎨⎪⎧ 梁以.此奇籍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D.⎩⎪⎨⎪⎧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是何楚人之.多也【解析】 A 项,介词,在;B 项,代词,他(指项羽);C 项,介词,因/介词,用;D 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C★5.(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2题)下列各句句式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今卒困于此A .项籍者,下相人也B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C .不忍杀之,以赐公D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解析】 例句为意念被动句。

A 项为判断句,B 项为定语后置句,C 项为省略句,D 项为被动句。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刺客列传同步练习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刺客列传同步练习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荆轲知太子不忍C.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右手揕其匈解析A“振”同“震”;C“卒”同“猝”;D“匈”同“胸”。

答案 B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然其为人沉深..好书沉深:深沉稳重B.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质:动词,做人质C.乃造.焉造:制造D.却.行为导却:倒退着解析C.造:拜访。

答案 C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B.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C.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D.吾欲之.南海解析C项为助词,无实义。

ABD为动词,到。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B.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C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D.田光坐定,左右..无人解析A指“困窘,走投无路”;B指“放在心上”;C指“消除……的借口”。

答案 D.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3分)A.稍蚕食诸侯B.使使以闻大王C.倚柱而笑D.太子迟之解析A“蚕”名词作状语;B“闻”使动用法;D“迟”意动用法。

答案 C6.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B.荆轲者,卫人也。

C.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D.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解析D项为一般陈述句,ABC项为判断句。

答案 D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21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五章刺客列传巩固提升案 含解析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五章刺客列传巩固提升案 含解析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修治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解析:选C。朋友是劝说豫让假意投靠赵襄子,寻找机会报仇。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B.愿举国为内臣举:全、整个
C.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函:信件、信函
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同“捧”
解析:选C。函:名词作状语,用木匣装。
7.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②秦舞阳色变振恐
(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句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燕王拜送于庭
D.荆轲者,卫人也
解析:选A。A项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B项为被动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6~9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刺客列传 课堂检测

刺客列传  课堂检测

《刺客列传》检测一、字词解释1、擅.巳、汉之饶;彼秦将擅.兵于外:2、民众而士厉.:3、祸必不振.矣:4、太子逢迎,却.行为导:5、愿足下过.太子于宫:6、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诚.得劫秦王:7、窥.以重利:8、以顺适.其意: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0、顾.计不知所出耳:11、比.诸侯之列:12、剑长,操其室.:13、彼庸乃.知音:14、赏群臣及当坐者:15、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16、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17、稍.蚕食诸侯:18、奈何以见陵.之怨:19、资.怨而助祸:20、跪而蔽.席:21、愿因.太傅而得交於田先生:22、幸.而教之曰:23、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得李广必生致.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致.食客三千人;视鳏寡孤独之有失其所有者,如己致.焉:24、则.不可,因而刺杀之:25、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26、以其间.诸侯得合从:27、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28、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王北略中山之地:2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0、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31、轲既取图奏.之:32、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赵王扫除.自迎:33、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34、然其立意较.然:35、不欺.其志:36、赵不能支.秦,必入臣;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37、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38、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39、愿大王少假借之:40、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41、秦王必说.见臣:兴42、今太子迟之,请辞决.:43、燕王拜送书于庭.:44、群臣皆愕,卒.起不意:45、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购.千金:。

46、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野有麦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47、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48、微.太子言;微.斯人,吾谁与归;其辞微.,其志洁;微.行入古寺;微.指左公处:49、委.肉当饿虎之蹊;厚币委.质事楚:50、丹终不以.迫於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夫以.鸿毛燎於炉炭之上:二、重点句子翻译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刺客列传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刺客列传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刺客列传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管仲囚焉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子孙世禄于齐 D .吾幽囚受辱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深虑论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

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以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变封建而为郡县封建:封邦建国B .方以为兵革可以不复用革:兵器C.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治乱:治理乱世D .笼络当世之务络:包揽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祸常发于所忽之中/ 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B.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使力弱而易制C.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 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D.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3.以下符合文章内容或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秦代吸取周代的教训,改变封建制为郡县制,于是加强了中央极权,却因放弃了兵器而失去天下。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五章刺客列传巩固提升案+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五章刺客列传巩固提升案+Word版含解析.doc

一、积累运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众而士厉.厉:振奋B.委.肉当饿虎之蹊委:放置C.其意不厌.厌:厌恶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残酷解析:选C。

厌:满足。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购于单于B.右手揕其匈C.举筑朴秦皇帝D.购将军首金千斤解析:选D。

A.“购”同“媾”;B.“匈”同“胸”;C.“朴”同“扑”。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进兵北.略地②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④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又前.而为歌曰⑦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⑧倚柱而笑,箕.踞以骂⑨天雨.粟,马生角⑩群臣怪.之A.①②⑧/③/④⑩/⑤/⑥⑨/⑦B.①⑧/②⑥⑨/③⑤/④⑩/⑦C.①②⑧/③④⑩/⑤/⑥⑦⑨D.①⑧/②⑥⑨/③⑤⑦/④⑩解析:选A。

依次为: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B.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C.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D.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解析:选C。

A项“穷困”,古义:困窘,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B项“灭口”,古义:采取某种措施,避免给人以口实;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

D项,“偏袒”,古义:脱掉一边衣袖,露出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5.下列各句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求人可使报秦者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燕王拜送于庭D.荆轲者,卫人也解析:选A。

A项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B项为被动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D 项为判断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6~9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专题5第15课刺客列传版含答案

专题5第15课刺客列传版含答案

第15课刺客列传先读先知——文木助读ET语言积累----------------------------1.通假字⑴吾曩者目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荆轲嘿而逃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右手摧其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为羽声忧.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穷而匕首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乃引其匕首以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北购于单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樊於期偏袒扼挽.而进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方急时,不及召下兵:(1)兵?秦兵旦暮渡易水:〔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顾?大行不顾细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江山险固,沃野万里:秦孝公据靖函之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f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ft也:(4)私{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见张良:____________________项王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3.虚词归纳,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1)虽{那么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2)之<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那么不可,因而刺杀之:⑶因』 'L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摧之:4.古今异义词(1)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诸即牛执兵皆陈殿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樊於期偏.袒.扼挽而进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说以下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⑴盖聂怒而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荆轲和而歌.于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天用粟,马生角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皆旦存冠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目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稍奄食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有陇、蜀之山,左.关、骰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太子日.造门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倚柱而笑,箕.踞以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太子丹涅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群臣样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太子丹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太子丹受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以下各句的句式特点(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连结一人之后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群臣侍殿上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复为羽声忧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⑺光窃不自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甚矣吾不知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译下面的句子(1)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客列传》课堂练习
一、注音:
荆卿.盖.聂曩.者邯郸
..
樊於.期雕鸷.驽.马自刎.
偻.行间.进戮.没揕.其匈
以药淬.之自刭.忤.视瞋.目
蓟.城社稷.彷徨
..天雨.粟矐.其目太子丹受而舍.之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吾曩者目摄之
2、荆轲嘿而逃去
3、北购于单于
4、莫敢合从
5、揕其匈
6、偏袒扼腕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8、卒起不意
9、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10、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三、找出下列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足为寒心
2、跪而蔽席
3、愿大王少假借之
4、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5、膝行流涕
四、找出下列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盖聂怒而目之
2、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3、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
4、稍蚕食诸侯
5、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6、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7、未发,太子迟之
8、既祖,取道
9、使使以闻天下
10、群臣怪之
11、皆白衣冠以送之
五、解释下列加点词
1、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2、其所游.诸侯
3、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4、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5、擅.巳、汉之饶
6、民众而士厉.
7、兵革
..有余8、太子丹受而舍.之
9、委.肉当饿虎之蹊.10、祸必不振.矣
11、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12、旷日弥.久
13、心惛然
..14、乃造.焉
15、太子逢迎
..,却.行为异16、即赵,趋.出
17、偻行
..18、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19、膝.行流涕20、其意不厌.
21、将数十万之众距.漳22、窥.以重利
23、诚.得劫秦王24、彼秦将擅.兵于外
25、异物间进
..26、微.太子言
27、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28、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9、顾.计不知所出耳30、以药淬.之
31、人不敢忤.视32、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33、比.诸侯之列34、剑长,操其室.
35、尽失其度.36、王负剑
..
37、赏群臣及当坐.者38、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
39、闻于.秦始皇40、彼乃以我为非人
..
41、天雨.粟42、然其立意较然
..
43、不欺.其志44、名垂后世,岂妄.
六、翻译下列句子
1、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2、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
3、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4、燕小弱,数困于兵
5、甚矣,吾不知人也!
七、名句积累:
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