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表示与计算

合集下载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1. 四肢箍下料长度计算:⼤箍套⼩箍的⼤箍=[(构件长-保护层*2)+(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箍=[(构件长-保护层)/3+(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两箍相同时
{[(构件长-保护层)/3*2+(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2个
2. 四肢箍下料有⼏种形式的。

⼀般为外围是⼀个箍筋,中间是⼀个箍筋。

另⼀种形式是两个箍筋相互套着的。

占构建截⾯的三分⼆。

电算:只要你在构件属性中设置正确的肢数软件会⾃动计算的。

计算式:⼩箍=[(构件长-保护层)/3+(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两箍相同时
{[(构件长-保护层)/3*2+(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2个
3. 四肢筋的下料长:⼀柱箍筋如下:1.截⾯周长+两弯钩长-8个保护层 2.(截⾯长的/3在截⾯宽)*2+两个弯钩;⼆梁的下料长同柱⼀样的;如果是电脑做预算的说就不⽤了,直接输进去就可以了,
4. 1.外为⼤箍,中间⼩箍:⼤:(B-25*2)*2+(H-25*2)*2+2*10*D
⼩:(b-25*2)*2+[(h-25*2-主筋d)/3+主筋d]*2+2*10*D
2两个⼩箍::(b-25*2)*2+[(h-25*2-主筋d)/3+主筋d]*2+2*10*D
5.外⾯⼤的可⽤这个公式计算:4*边长-8*保护层厚度+2*弯钩长度
⾥⾯⼩的:横向长度⽤其所在的结构长除以被四肢箍分成的三段,竖向长度你是知道的(即竖向截⾯长减去箍筋保护层厚度),再加两个弯钩长度(可查图集03G101-1).。

箍筋计算方法

箍筋计算方法

3×3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箍筋长度=H-2*保护层+2*Lw+2d(横向、纵向各设置一道)4×3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矩形箍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 )*2+8d+2*Lw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4×4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d)/3*1+d))*2+8d+2*Lw(横向、纵向各一道)5×4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3*1+d+(H-2*保护层))*2+8d+2*Lw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 (H-2*保护层))*2+8d+2*Lw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5×5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 + (H-2*保护层-d)/4*1+d))*2+8d+2*Lw内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B-2*保护层+2d+2*Lw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d)/4*1+d+(H-2*bh))*2+8d+2*Lw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保护层+2d+2*Lw6×6箍筋长度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d)/5*1+d))*2+8d+2*Lw(设置两道)内纵向箍筋长度:((B-2*保护层-d)/5*1+d+(H-2*保护层))*2+8d+2*Lw(设置两道)弯钩计算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35度时:抗震(I、II、III、IV级):Lw = max(11.9*d,75+1.9*d);普通箍筋:Lw = 6.9d;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80度时:抗震:Lw = 13.25d;普通箍筋:Lw = 8.25d;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90度时:抗震:Lw = 10.5d;普通箍筋:Lw = 5.5d。

箍筋表示方法

箍筋表示方法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中间层 无变截面 中间层 变截面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第二节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暗拄与墙身相平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箍筋长度计算详解

箍筋长度计算详解

箍筋长度的计算箍筋的长度计算通常有三种算法,按中心计算、按内皮计算和按外皮计算。

一般情况的计算方法均按外皮计算。

一下按外皮计算箍筋的长度公式推导。

(一):2肢箍箍筋按外皮计算基本计算公式:箍筋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按箍筋外皮计算公式推导如下:直段长度=箍筋按外皮直段周长={(构件长度-2×构件保护层+2×箍筋直径)+(构件宽度-2×构件保护层+2×箍筋直径)}×2={(b-2×bhc+2×d)+(h-2×bhc+2×d)}×2=(b+h)×2-8bhc+8d单个弯钩长度=单个弯钩平直长度+135°弯钩量度差135°弯钩量度差推导如上图:中心线长度=b+中心线弧长+10d135°的中心线弧长=(R+d/2)×π×θ/180=(1.25d+0.5d)×3.14×135/180=4.12d135°弯钩外包长度=d+1.25d=2.25d135°弯钩钢筋量度差=4.12d-2.25d ≈1.9d按以上公式推导故箍筋按外皮预算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b+h)×2-8bhc+8d+max(10d,75)×2+1.9d×2(二):复合箍筋内箍按外皮计算基本计算公式:内箍长度=内箍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内箍筋的平直长度的计算因素为、构件的尺寸、内箍占据主筋的根数和主筋的直径。

见右图:①延h边内箍的平直长度=h-2bhc+2d②延b边内箍的平直长度=(b-2bhc-D)÷间距j个数×内箍占间距j个数+D+2d故内箍筋的预算长度=2×①+2×②+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表示方法

箍筋表示方法

一、箍筋表示方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箍筋表示方法

箍筋表示方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 2Φ25N4Φ18(-0.100)4Φ256Φ25 4/26Φ25 4/26Φ25 4/2 4Φ25 □———————————□———————□———————————□4Φ252Φ254Φ25300×700N4φ10KL7(3) 300×700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一般的算法是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2+1.9d*2+max(10d,75mm)*2如果按实计算及下料长度,那么算法是:90/9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5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2个弯钩处的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8.56d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41.36;90/18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4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1个180°弯钩中心线长+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8.268d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99.61;135/135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3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2个135°弯钩中心线长(135°弯钩中心长度=3π/4*(R+d/2),R=2.5d)+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 >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33.266d;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29.6;箍筋内皮周长长度=2*(H-2bhc)+2*(B-2bhc)=2(H+B)-8bhc(即构件周长-8个保护层)。

yjk箍筋配筋换算公式

yjk箍筋配筋换算公式

yjk箍筋配筋换算公式在结构工程中,yjk箍筋配筋是一项关键的计算工作,用于确定在混凝土结构中需要使用的箍筋数量和尺寸。

为了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重要的换算公式计算。

yjk箍筋配筋换算公式根据结构的特性和要求,结合工程力学及相关规范,可以得出以下三个主要公式:1. 弯曲箍筋的配筋计算公式:根据结构的减振和抗弯刚度要求,弯曲箍筋的配筋计算公式表达为:As = (M * e)/(0.87 * fy * d)其中,As表示箍筋截面积,M表示弯矩大小,e表示箍筋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长度,fy表示箍筋的屈服强度,d表示截面的有效深度。

2. 拉力箍筋的配筋计算公式:为了增强结构的抗拉能力和承载能力,需要根据结构的荷载和约束条件确定拉力箍筋的配筋量。

拉力箍筋的配筋计算公式表达为:Asc = (τ * Vc) / (0.87 * fy * s)其中,Asc表示拉力箍筋的横截面面积,τ表示剪力大小,Vc表示混凝土的剪力承载能力,fy表示箍筋的屈服强度,s表示拉力箍筋的间距。

3. 抗压箍筋的配筋计算公式:为了增加结构的抗压能力和抗震性能,需要根据结构的荷载和约束条件确定抗压箍筋的配筋量。

抗压箍筋的配筋计算公式表达为:Ase = (ΣP * lp) / (0.87 * fy * d)其中,Ase表示抗压箍筋的横截面面积,ΣP表示所有承载在箍筋上的轴向力的代数和,lp表示箍筋的粘结长度,fy表示箍筋的屈服强度,d表示截面的有效深度。

这些换算公式在结构工程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合理地计算箍筋的配筋量和截面尺寸,可以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我们还应注意验算和合理施工,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箍筋、拉钩长度计算

箍筋、拉钩长度计算

箍筋或者拉钩的长度计算一、外围封闭箍筋长度:按外皮计算预算长度={〔b+h〕*2-8c+8d}+{1.9d*2+max 〔10d,75〕*2}可简化为〔b+h〕*2-8c+31.8d按中心线计算预算长度={〔b+h〕*2-8c+4d}+{1.9d*2+max 〔10d,75〕*2}可简化为〔b+h〕*2-8c+27.8d03G101-1的保护层是梁、柱主筋外边至构件边的距离,所以梁、柱箍筋按外皮计算长度时箍筋四侧的每边长度加d,整根箍筋要加8d,弯钩长度为23.8d.梁、柱箍筋按中心计算长度时箍筋四侧的每边长度加0.5d,整根箍筋要加4d,弯钩长度为23.8d.二、内箍的计算:内箍主要是要需要计算内箍的宽度,长度的计算是和外箍一样的.内箍的宽度=〔b-2c-D〕/〔n-1〕+D D为梁、柱主筋的直径三、单支箍或拉筋长度计算1.单支箍筋只钩住纵筋:按外皮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2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5.8d按中心线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4.8d2.单支箍筋钩住纵筋和箍筋:按外皮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2d〕+{2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d〕+25.8d按中心线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2d〕+{1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d〕+24.8d 3.梁、柱拉钩计算:规X要求拉筋应同时拉住梁、柱的箍筋或者主筋,所以计算梁、柱拉钩的长度的平直段都为〔h-2c+2d〕,或者是梁、柱外箍宽度+2d.按外皮计算两个弯钩长度为25.8d,按中心线计算两个弯钩长度24.8d.4.墙、板拉钩计算:墙、板的保护层外侧钢筋的外边到结构边的距离,拉筋平直段长度为墙厚、板厚-2c,按外皮计算两个弯钩长度为25.8d,按中心线计算两个弯钩长度24.8d.四、max〔10d,75〕的计算:其中max〔10d,75〕*2中在工程计算中只要是箍筋直径大于等于8的都按10d计算就可以,所以可以简化一下,但是算6.5的钢筋的时候,弯狗的直段长度要按75计算.例如构造柱箍筋常用的6.5的170*170的箍筋,如果按简化后的公式计算为:170*4+31.8*6.5=886.7,直段长度按75计算公式为:170*4+8*6.5+3.8*6.5+75*2=906.7,要是没考虑到每个箍筋会短20mm.当箍筋直径大于等于8时max〔10d,75〕=10d,按简化计算公式.计算6.5钢筋直径时max〔10d,75〕=10d+10,计算6.5的箍筋或者拉钩时按简化公式加上20mm.计算6的钢筋时max〔10d,75〕=10d+15,计算6的箍筋或者拉钩时按简化公式加上30mm.五、箍筋计算时钢筋弯曲调整值箍筋弯曲调整值是90°弯曲,90°弯曲的调整值为2d,箍筋每个90°弯曲实际能增加2d的长度,在考虑弯曲的延伸值时一个箍筋有3个90°弯曲,整个箍筋扣减6d.拉筋不需要扣减弯曲调整值.六、箍筋的内径和外径长度计算:预算计算箍筋长度时都是按内径计算长度.外径长度计算是保护层宽度为箍筋外边到构件边.也就是外径箍筋比内径箍筋每边少2d,整根箍筋长度外径比内径短8d.规X上面箍筋的计算都是按内径计算箍筋的长度,但是在做施工的时候,如果箍筋的直径比较大,现场也按内箍施工很可能出现钢筋和模板的间隙过小,柱很难按设计尺寸合模板,例如:直径12的柱箍筋,而一般楼层上部的保护层一般为30,箍筋和模板间隙为:保护层-箍筋直筋-拉钩直筋:30-12-12=6mm,间隙只有6mm,模板很难合上.在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下料要提前想到,可以和监理协商箍筋按外径下料同时拉钩拉在柱的主筋上面.七、结算和施工时箍筋或拉钩的长度计算选择.结算时按箍筋的外皮长度计算,不扣减弯曲调整值:拉钩长度=直段长度+25.8d.箍筋长度=〔b+h〕*2-8c+31.8d施工时按中心线计算,扣减弯曲调整值:拉钩长度=直段长度+24.8d箍筋按内径计算长度=〔b+h〕*2-8c+27.8d-6d=〔b+h〕*2-8c+21.8d 箍筋按外径计算长度=〔b+h〕*2-8c+27.8d-6d-8d=〔b+h〕*2-8c+13.8d梁、柱箍筋按外径计算长度时配套的拉钩要做出调整,外径拉筋的平直段要在内径的平直段扣减2d.八、总结箍筋的长度计算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的计算方法对箍筋的长度也有不小的影响.在结算对量时对方箍筋长度计算方法是必须要查的,说服对方按规X允许的最大量计算.按理论计算的箍筋长度在现场的可能不一定准确,针对箍筋长度可以在现场在钢筋工的配合下实测实量,做到下施工料单时心里有底.。

箍筋计算方法

箍筋计算方法

我们所见过的,箍筋计算有两种方法如下:1.箍筋长度=2×(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0d2.箍筋长度=2×(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和75mm中较大的值)+8d我认为第二种是正确的计算方法。

我来说一下我的理解。

先看一下这个表,钢筋加工弯曲时所用弯曲机芯轴的直径的规定如下:8d的来源要注意以下几点:1.我们所说的保护层指的是主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2.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通常都是按照钢筋外皮计算的,在扣减保护层时,应扣至主筋的外皮。

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或箍筋在每扣一个保护层就多扣掉了一个钢筋直径值。

所以多扣掉的长度应该补充回来。

3.计算箍筋时增加了8d那么计算拉筋时就应该增加2d了。

11.9d的来源在计算135度弯钩时,弯钩长度为11.9d而不是10d。

11.9d=(是平直段10d)+(量度差1.9d)那么量度差1.9d是怎么来的呢。

先看下图: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D=2.5d(《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这么描述的:“第3.3.4条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的平直部分,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需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那么L=(b-d-D/2)+x+10dx=135/360*3.14*(D/2+d/2)*2把x=4.121d代入L,我们可得L=b+11.87d≈b+11.9d以下内容预算中可以不考虑———————————————————————————————–其实,上述公式计算箍筋也不是最精确的。

因为,在90度钢筋弯曲处,我们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直角。

但一般意义上,预算可以选用公式2,而钢筋下料必须得考虑弯弧因素。

先看一下下图设弯弧所属原型的直径为D,则中心线所属圆的半径是(D+d)/2,故有:弧长BC=1/4*2π*(D+d)/2=(π/4)*(D+d)AB=L1-d-D/2CG=L2-d-D/2用L表示下料长度,就有L=AB+弧长BC+CG。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一般的算法是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2+1.9d*2+max(10d,75mm)*2如果按实计算及下料长度,那么算法是:90/9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5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2个弯钩处的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8.56d 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41.3690/18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4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1个180°弯钩中心线长+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8.268d 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99.61135/135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3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2个135°弯钩中心线长(135°弯钩中心长度=3π/4*(R+d/2),R=2.5d)+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33.266d 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29.6箍筋内皮周长长度=2*(H-2bhc)+2*(B-2bhc)=2(H+B)-8bhc(即构件周长-8个保护层)(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钢筋识图及计算方法(超实用)

钢筋识图及计算方法(超实用)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箍筋表示方法

箍筋表示方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 2Φ25N4Φ18(-0.100)4Φ256Φ25 4/26Φ25 4/26Φ25 4/24Φ25 □———————————□———————□———————————□4Φ252Φ254Φ25300×700N4φ10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没有标注N 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2、箍筋(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第一节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暗拄与墙身相平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端拄突出墙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间层一、柱纵筋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