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电池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现状与改进
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现状与改进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先进的电池技术,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长寿命,因此它在插电式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不过,在不断追求更高的性能和安全性方面,磷酸铁锂电池研究仍在不断进行。
本文将介绍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现状和改进。
一、磷酸铁锂电池的原理和特性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其正极材料采用LiFePO4磷酸铁锂,负极材料采用石墨,电解液为有机溶液。
这种电池具有以下特征: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快充快放性能好以及低自放电率等。
二、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现状1.提高能量密度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但是与其他电池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因此,有一些研究着眼于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提高能量密度的方法包括改进正极材料结构、改善电解液、改进电极设计等。
2.改进安全性虽然磷酸铁锂电池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安全的电池,但火灾和爆炸的事件仍然偶尔发生。
因此,有一些研究着眼于改进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
改进安全性的方法包括改进内部设计、改进电解液、改进生产工艺等。
3.提高充放电性能磷酸铁锂电池的快充快放性能已经比其他锂离子电池更好,但还有提升空间。
有一些研究着眼于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提高充放电性能的方法包括改进材料设计、改进电解液、改进制造过程等。
三、磷酸铁锂电池的改进1.改进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
现有的正极材料可以搭配多种填充材料来改善电池性能。
例如,为磷酸铁锂正极添加碳黑、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填充材料可以增加导电性和电池的能量密度。
2.改进电解液电池中的电解液可以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
改进电解液的方法包括改进成分、改进浓度、改进添加剂等。
例如,添加一些添加剂(如酸、碱、氨)可以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3.改进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可以影响电池的品质和性能。
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电池质量和性能。
例如,采用更严密的生产过程、更高效的制造设备和用于检测质量的更先进的技术,都可以提高生产工艺的效率和准确性。
磷酸铁锂研究进展
电池 。
成功的在 40℃ 合成出了橄榄石相 L eO , 0 iP F 但是在 40 0 ℃结晶度不高, 影响了电化学性能, 0 C 5 保持 1 0o 2
一
个 FO 八 面体与两个 L e i 八面体 和一个 P F。相, O O 四 e 对产物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优点 : 高温 固相合成法操作及 工艺路线设计简
面体共棱, 而一个 P O 四面体则与一个 FO 八面体 e
和两个 LO 八面体共棱 。L 在 4 以位形成共棱 的 单 , i i a 工艺参数易于控制, 制备的材料性能稳定, 易于实 连续直线链, 并平行于 C 从而 L 具有二维可移动 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轴, i 性 , 之在 充放 电过程 中可 以脱 出和嵌 入 。强 的 使
过程中会产生氨气、水 、二氧化碳, 他们在炉膛内经 大, 造价也高) 或工艺较复杂的缺点。 过冷却的过程时会产生碳酸氢铵晶体颗粒而造成产 25 液 相共 沉淀 法例 . 品的污染 。此外, 氨气 的产生不利于环保, 应进一步 液相共沉淀法是先用氧化剂氧化 F ( ) e Ⅱ 化合物
增加尾气处理设备 。
池产 业 发 展 的规 律 , 论 是 材 料 , 是 电池 , 本 呈 现 a dpo l [ P weS ucs0 31. 1 3 — 3. 无 还 基 n rbe 1 o r o re 0 ,9 2 2 2 2 8 msJ ] 2 1 1
1j ah , n n a my Ma u lr , 1 f c 3 P d i KNaj ds A u wa S s ee e a. et K , q iCt E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等优点,因此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磷酸铁则是磷酸铁锂的前驱体,对于制备高性能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能源存储需求的增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磷酸铁的研究进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磷酸铁的合成方法磷酸铁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法合成、固相反应合成、水热法合成等。
溶液法合成是最常用的一种合成方法,其原理是将铁盐和磷酸盐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磷酸铁。
固相反应合成是将铁盐和磷酸盐直接混合固相反应生成磷酸铁。
水热法合成是将铁盐和磷酸盐在高温高压水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磷酸铁。
不同的合成方法对磷酸铁的形貌和性能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对于磷酸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磷酸铁的晶体结构磷酸铁具有多种晶体结构,包括α-FePO4、β-FePO4、γ-FePO4等。
α-FePO4是最常见的一种晶体结构,其晶格参数为a=6.47 Å,b=6.76 Å,c=6.60 Å,空间群为Pna21。
β-FePO4和γ-FePO4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分别为a=8.85 Å,b=8.53 Å,c=6.69 Å,空间群为P21/n和a=5.37 Å,b=6.71 Å,c=6.88 Å,空间群为Pna21。
不同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对磷酸铁的电化学性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对磷酸铁的晶体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磷酸铁的电化学性能磷酸铁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电化学性能是其研究的重点之一。
磷酸铁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寿命等性能均对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掺杂、表面修饰、纳米化等手段改善磷酸铁的电化学性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高
工作电压、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电动汽车、电动工具和储能
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进行
综述。
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高温固相法和水热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制
备金属盐水溶液,然后在适当条件下进行溶胶形成、凝胶形成和终产品形
成的过程。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产物具有均匀的微观结构和较好的颗粒形貌,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高温固相法是指将相应的金属盐与磷
酸进行共热处理,产物为晶体结构的磷酸铁锂。
水热法则是通过在高温高
压水体环境下进行反应合成,具有制备简单、反应速度快的优点。
目前,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随
着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优化,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通过改变金属盐浓度、pH值和热处理条件等参数,可以控制
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形貌,从而提高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寿命。
此外,磷酸
铁锂与其他材料(如磁性材料、导电聚合物等)的复合以及表面改性等方
法也被广泛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总之,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
制备工艺的改进和深入研究电化学性能的机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磷酸铁锂
的性能,并推动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磷酸铁锂(LiFePO4)是一种具有高比容量、良好循环稳定性和较低成本的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其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电化学法等多种方法。
物理法制备磷酸铁锂主要有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
固相反应法是通过将含有Li、Fe和PO4离子的原料粉末混合,然后经过高温固相反应得到LiFePO4、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并且无需有机溶剂,对环境友好。
然而,由于原料粉末的颗粒尺寸较大,反应速度较慢,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并且控制反应过程较为困难。
溶胶-凝胶法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溶胶-凝胶处理,使得反应速度更快且反应温度更低。
该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和均匀的粒径分布,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化学法制备磷酸铁锂包括水热法和溶液法。
水热法是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将含有Li、Fe和PO4离子的溶液反应得到LiFePO4、该方法反应速度快且反应温度较低,粒径分布较窄,电化学性能较好。
溶液法是先制备含有Li、Fe和PO4离子的溶液,然后通过蒸发溶剂或者溶剂热法得到LiFePO4、溶液法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然而,该方法需要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电化学法制备磷酸铁锂是在电解液中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
电化学沉积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积在阴极上形成薄膜。
该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和均匀的粒径分布,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
然而,电化学法制备磷酸铁锂需要较高的工艺条件,控制难度较大。
此外,还有一些改进的制备方法被提出,如微波法、流化床法、溶胶热分解法等。
这些方法在提高制备效率和材料性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总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丰富多样。
不同的制备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需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制备方法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并不断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升做出贡献。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存储设备,对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正极材料的性能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关键影响。
磷酸铁锂作为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成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备受关注。
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取决于其晶体结构和形貌,因此,控制晶体结构和形貌对于提高其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
过去几十年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调控和制备方法的改进上。
首先,针对磷酸铁锂材料的结构调控研究,研究人员通过控制锂离子在材料内的扩散路径,改变其晶体结构中的结构间隙,以提高其离子扩散速率。
例如,在某些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微波炉热处理法制备出了多孔磷酸铁锂材料,实现了离子扩散路径的缩短,从而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通过合成纳米颗粒或片层状结构的磷酸铁锂材料,减小颗粒或片层之间的离子扩散距离,从而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
其次,制备方法的改进也是磷酸铁锂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传统的磷酸铁锂制备方法多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工艺繁琐且需要较高的温度。
为了简化制备工艺,降低成本,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备方法,如溶剂热法、水热法、电化学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制备温度,还可以控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从而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然而,虽然磷酸铁锂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其容量仍然较低,无法满足某些高能量密度应用的需求。
其次,磷酸铁锂材料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结构变化,导致电池性能衰退。
此外,其循环寿命较短,这也限制了其在长寿命应用中的应用。
因此,进一步优化磷酸铁锂材料的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挑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例如,利用共掺杂的方法,引入一些稀土离子或过渡金属离子,可以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究进展
综述专论化工科技,2010,18(3):80~82SCIENCE &TECHNOLO GY IN CH EMICAL INDUSTR Y收稿日期:2010201212作者简介:单玉香(1983-),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南濮阳化工研究所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
3濮阳市科技攻关项目(0905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究进展3单玉香,王群才,孟庆臻(河南濮阳市化工研究所,河南濮阳457000)摘 要: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
首先介绍了固相合成法的基本过程、研究改进情况以及优缺点,其次介绍了液相合成法即水热法、溶胶2凝胶法和共沉淀法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然后从非晶相掺杂和晶相掺杂两个方面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性能改进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池;磷酸铁锂;制备中图分类号:TQ 1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511(2010)0320080203 锂离子二次电池自1990年由日本Sony 公司首次成功开发以来[1],常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层状的过渡金属氧化物LiMO 2(M =Co ,Ni ,Mn 等)与尖晶石型的LiM 2O 2(M =Co ,Ni ,Mn 等)[2]。
然而,钴酸锂(LiCoO 2)安全性能差、钴资源的严重缺乏、锰酸锂(LiMnO 2)比容量低和高温性能差、三方晶系镍酸锂(LiNiO 2)制备难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材料的应用性能而使这些材料仍处在不断研究和开发的阶段。
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过程中,橄榄石型的磷酸铁锂(Li FePO 4)由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环境友好,而且Li FePO 4结构非常稳定,具有适中的电位平台和较高的比容量,因此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3,4]。
1997年,A K Padhi 等研究得到了具有规则橄榄石型的Li FePO 4,其理论比容量相对较高(0.17A ・h/g ),能产生3.4V (vs.Li/Li +)的电压,在全充电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较小的吸湿性和优良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磷酸铁锂电池电化学性能与快速充电研究
磷酸铁锂电池电化学性能与快速充电研究磷酸铁锂电池(LiFePO4)因其高能密度、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然而,高速充电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也是电池应用领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在快速充电方面的研究进展。
1. 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1.1 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磷酸铁锂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组成。
其中,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Graphite),电解液是锂盐(LiPF6)溶液。
1.2 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和负极都会发生电化学反应,而电解质起到电介质和离子传递的作用。
充电时,电池内部发生以下反应:正极:LiFePO4 ↔ Li+ +FePO4+e-负极:C+Li+ ↔ LiC电池处于闭路状态,Li+离子由正极穿过电解质进入负极,在负极与C发生化学反应,形成LiC化合物,同时电池内部外部上下的电子流动,电池被充电。
放电时,电池内部发生以下反应:正极:Li+ +FePO4+e- ↔ LiFePO4负极:LiC ↔ C+Li+电池处于开路状态,电子从负极进入正极,Li+由负极经电解质进入正极,与FePO4结合,形成LiFePO4,同时电池输出电能,被放电。
1.3 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磷酸铁锂电池,基于Li+离子在物质中的移动,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放电平台、长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等特点。
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具有以下诸多优点:(1)良好的循环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可实现高倍率充放电,并具有高的循环寿命和极佳的循环稳定性。
(2)较低的内阻:磷酸铁锂电池的内阻较小,因此它可以提供更高功率密度,适合应用领域较广。
(3)较高的放电平台电压:磷酸铁锂正极的平台电压在3.3V 左右,相对于其它类型的锂离子电池更高。
(4)安全性:相比其他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有较好的安全性,在高温、短路等极端条件下,电池仍能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
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锂离子电池是现代电子产品中最常用的电池之一,其高能量、高比能力、长寿命和环保等特点,使得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锂离子电池由负极和正极组成,因此正极材料的性能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都有着关键的影响。
磷酸铁锂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具有结构稳定、容量高、寿命长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一、磷酸铁锂的基本性质磷酸铁锂(LiFePO4)是一种具有嵌锂过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晶体结构属于层状结构。
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稳定,安全性好,具有很高的比容量和长寿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车等领域。
二、磷酸铁锂与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比较1、与钴酸锂的比较钴酸锂是当前锂离子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之一,其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高的循环寿命和优秀的高温性能等特点。
但是,钴酸锂的成本高、资源稀缺且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其替代材料备受关注。
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的成本低、资源丰富且无毒、可回收等环保优势。
而且,磷酸铁锂具有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高比功率、安全性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
2、与锰酸锂和三元材料的比较锰酸锂和三元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正极材料,锰酸锂具有高比能力、成本低的优势,但其循环寿命较低;三元材料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优点,但其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
相比之下,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比容量、更长的循环寿命和更好的安全性,是一种替代锰酸锂和三元材料的新型正极材料。
三、磷酸铁锂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1、固相法固相法制备磷酸铁锂是最早的方法之一,其操作简便、制备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固相法制备的磷酸铁锂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匀、晶体尺寸大小不一的问题,从而影响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
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磷酸铁锂电池(LFP)作为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安全性、良好的循环寿命以及环保的特点,已经在电动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正极材料作为磷酸铁锂电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池性能的提升和应用的推广。
本文将对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讨论。
一、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历程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现了商业化生产。
最初的磷酸铁锂电池采用的是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可追溯性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锂离子电池出现的安全问题。
然而,LiFePO4的电导率较低,无法满足高功率输出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研究者们通过掺杂和合成方法开发了一系列改性磷酸铁锂材料。
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改性主要包括盐酸处理、炭黑导电剂改性、石墨烯包覆等。
这些改性方法可以增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导率,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二、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1. 合成方法的改进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对于电池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传统的固相法合成不仅存在合成时间长、合成温度高等问题,还容易导致材料中存在不均匀的成分分布。
近年来,研究者们采用溶液法、水热法等新型合成方法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添加适量的助剂,可以获得纳米级的颗粒和均一的成分分布,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电池性能。
2. 结构的优化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优化是提高其电池性能的关键。
传统的结构是多晶形态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因晶界阻碍离子和电子的传输,导致材料的电导率较低。
因此,研究者们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合成助剂的添加以及晶粒工程等方法,成功制备出单晶和高度取向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电导率和电池性能。
3. 框架结构和界面改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框架结构和界面改性也是提高电池性能的重要手段。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安全性、良好的循环寿命和较高的放电平台电压,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便携电子设备等领域。
磷酸铁锂的合成主要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固态反应法等方法进行。
溶胶-凝胶法由于能够得到较小颗粒的LiFePO4,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合成条件,逐步优化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提高其循环寿命和放电特性。
对磷酸铁锂的微波合成进行了研究。
微波合成方法能够实现高效、均匀的加热,可以显著缩短合成时间,提高产物的结晶度和比表面积。
还有研究人员研究了磷酸铁锂的可控合成和多级合成方法,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添加特定表面活性剂,可以得到尺寸均一、结晶度高的磷酸铁锂颗粒。
这些优化方法提高了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进一步推动了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
研究人员还通过改变磷酸铁锂的晶体结构和尺寸,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通过掺杂其他金属离子(如锰、镍等)或改变磷酸铁锂的晶体结构(如缩短a轴或c轴的长度),可提高其离子扩散速率和电子传导性能,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制备纳米结构磷酸铁锂也能够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通过溶液法、热分解法等方法可以制备纳米结构的磷酸铁锂,使其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短的离子传输路径,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和循环寿命。
在锂离子电池领域,针对磷酸铁锂材料的研究还在不断发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在改进合成方法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电动车、便携电子设备等高功率、长寿命的要求。
也有研究者利用磷酸铁锂的多功能性,进行了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领域的拓展研究。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重要性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在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其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以及优良的安全性,使其成为锂离子电池领域备受关注的材料之一。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也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其性能的改进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结构特性、性能表现及应用前景。
对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拓展其在能源存储和转换领域的应用,推动其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2 研究磷酸铁的动机磷酸铁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因此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磷酸铁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容量衰减、电导率低等。
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求改良材料性能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磷酸铁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
研究磷酸铁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探索新型合成方法和改良技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研究磷酸铁的应用领域,拓展其在能源领域的新应用,促进材料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通过对磷酸铁的深入研究,可以不断优化材料性能,实现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1.3 研究目的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其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发展其性能改进的关键技术。
通过研究磷酸铁的合成方法、表征技术和性能改进,可以为磷酸铁锂前驱体的制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进一步推动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通过研究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性能改进和应用领域,可以为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提升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支持,从而促进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能等优势,因此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研究。
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湿法和固相法两种方法。
湿法方法是最常用的工艺之一,一般通过化学共沉淀、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方法来制备。
其中,化学共沉淀法是最为常见的方法,通过将铁盐和磷盐在水溶液中共沉淀生成磷酸铁锂前驱体,然后通过煅烧和碳酸锂反应得到磷酸铁锂。
然而,湿法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表现出颗粒粒径分布较大、粒径分布不均匀等缺点,同时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等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技术难度。
固相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一般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
该方法将铁粉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铁锂前驱体,然后通过焙烧和碳酸锂反应得到磷酸铁锂。
固相法制备的磷酸铁锂具有颗粒粒径分布较小、分散性较好等优点,但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并且反应时间较长,因此生产效率较低。
近年来,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也在不断研究和改进中。
一种新的制备方法是固相球磨法,通过固相球磨和高温焙烧的组合方法来制备磷酸铁锂。
该方法可以实现低温合成,大大缩短了制备时间,并且可以控制颗粒粒径和形貌。
另外,还有一种新的制备方法是溶胶凝胶法结合固相球磨法,将溶胶凝胶法和固相球磨法相结合,可以得到更细小的颗粒和更均匀的分布。
此外,对磷酸铁锂材料的表面涂覆和改性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通过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涂覆一层金属氧化物或磷酸锂等材料可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提高其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
常用的涂覆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铝和环糊精等。
综上所述,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在不断改进和研究中,从传统的湿法和固相法到新的固相球磨法和溶胶凝胶法结合固相球磨法等方法,制备工艺逐渐趋于高效、低成本、高性能。
同时,对磷酸铁锂材料的表面涂覆和改性也在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研究应注重制备工艺的经济性和可扩展性,进一步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因此备受关注。
而磷酸铁锂的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磷酸铁的制备质量和性能对最终的磷酸铁锂电池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合成方法、磷酸铁的结构特性和性能以及磷酸铁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磷酸铁的合成方法磷酸铁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溶剂热法等。
溶胶-凝胶法因其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该方法是将适当的金属盐和磷酸盐在溶剂中混合形成溶胶,经过水热处理或加热干燥形成凝胶,再经过煅烧得到所需的磷酸铁。
溶剂热法也是一种较新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得到纳米级的磷酸铁颗粒,具有颗粒尺寸小、分散性好等优点。
二、磷酸铁的结构特性和性能磷酸铁的结构特性主要包括晶型结构、结晶度和表面形貌等。
磷酸铁具有多种晶型结构,主要包括β相、γ相、M相等。
这些不同的晶型结构对磷酸铁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如β相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性能,γ相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等。
磷酸铁的结晶度和表面形貌也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高结晶度和良好的表面形貌有利于提高磷酸铁的电化学性能。
磷酸铁的性能主要包括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等。
在电化学性能方面,磷酸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电荷传输阻抗,这使得其成为一种优秀的正极材料。
在循环性能方面,磷酸铁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循环寿命,其循环性能与其晶型结构、结晶度和表面形貌等密切相关。
三、磷酸铁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的影响磷酸铁是磷酸铁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
磷酸铁的结晶度和表面形貌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结晶度和良好的表面形貌有利于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荷传输速率和倍率性能。
磷酸铁的晶型结构也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β相结构的磷酸铁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性能,可以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
先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究进展
先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究进展磷酸铁锂(LiFePO4)是一种具有很高电化学稳定性和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因此,它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磷酸铁锂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磷酸铁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改进其制备工艺。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改变磷酸铁锂的结构和组成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
例如,合成纳米颗粒可以提高材料的电荷传输速率和电化学活性。
此外,通过合成掺杂材料,如铝、镍和钴等,可以显著提高磷酸铁锂的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
其次,研究人员还通过改进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来提高其性能。
传统的固相法和湿化学法制备磷酸铁锂存在一些问题,如反应速度慢、粒度分布不均等。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一些新的合成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氢热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得到具有更好结晶度和颗粒分布均匀性的材料。
除了改进磷酸铁锂的性能和制备方法外,研究人员还开展了磷酸铁锂的改性研究。
例如,将磷酸铁锂与其他材料复合,如碳材料、导电高分子和硅/石墨烯等,可以提高其电导率和电化学活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探索了磷酸铁锂与其他离子型材料进行混合,以提高其容量和性能。
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发展迅速。
目前,磷酸铁锂已经商业化,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能量存储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
与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磷酸铁锂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成本,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正极材料。
然而,磷酸铁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低的离子导电率和低的比能量等。
因此,研究人员仍在努力改善其性能,并寻找更好的替代材料。
总之,磷酸铁锂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改进其电化学性能、改进制备工艺和改进合成方法,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克服其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其性能。
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源领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诸多电池技术中,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应用潜力的电池技术之一,而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更是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1.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优势在众多锂离子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以其高比容量、高循环寿命、安全性好等特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电池的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比较稳定,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相比,具有较高的电位平台、较高的比容量和更好的耐循环寿命等特点。
此外,磷酸铁锂材料中磷酸根离子的加入,还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防止电池过度放电。
2. 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迅速。
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优化主要通过改善电池正极材料来实现,例如改进材料的结构、添加新的元素等。
如钴化剂的添加能够增加电池的放电比容量,锰化剂的添加则能够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等。
此外,高电压稳定的正极材料的开发也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3.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应用前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力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在电动汽车领域,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能耗等优点,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开始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电池系统的选择。
此外,随着家庭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推广,磷酸铁锂电池的储能应用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总之,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将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
在未来的研究中,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开发。
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及应用研究
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及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新能源需求的逐渐增加,磷酸铁锂电池(LFP电池)逐渐成为替代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的重要选择。
LFP电池不仅具有环保、高效、安全等优点,还能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探讨。
一、LFP电池的优势LFP电池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电解液为有机碳酸酯或无水四氢呋喃等,负极材料为石墨。
与其他电池相比,LFP电池具有以下优势:1. 环保:LFP电池不存在汞、镉等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2. 高效:LFP电池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充放电效率一般可达到90%以上,比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效率更高。
3. 安全:LFP电池的自放电率低,不会产生火灾和爆炸等危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4. 寿命长:LFP电池的循环寿命一般可达到2000次以上,比其他电池类型更加耐用,因此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5. 可靠性高:LFP电池的性能稳定,不容易出现“记忆效应”等问题,保证了电池的可靠性。
二、LFP电池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磷酸铁锂电池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研究人员通过改善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优化电解液的组成、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 改进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电极材料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改善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提高电极的比表面积,增加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化学反应活性,使得LFP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得到了提升。
例如,增加电极的纳米级孔隙结构可以增加电极的比表面积,提高电池的储能能力。
2. 优化电解液的组成电解液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另一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电解液的组成,改善了其在LFP电池中的应用效果。
例如,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和助剂可以调整电解液的比容量和导电性能,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储能能力和循环寿命。
3. 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电池的循环寿命是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背景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作为磷酸铁锂的前驱体,磷酸铁在锂离子电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可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也日益重视。
通过对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结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改进和性能提升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深入探究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背景,了解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和价值,对促进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的明确概念和深入了解,将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能。
目前对于该材料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其结构和性质的详细理解、制备方法的优化、电化学性能的提升、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文旨在系统地总结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研究进展,探讨其结构和性质、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研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分析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各方面特性,并结合相关研究现状和趋势,旨在为开发更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推动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2. 正文2.1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结构和性质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结构和性质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主要由Li、Fe和PO4组成。
在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晶体结构中,Li离子位于六角形的孔隙中,Fe和PO4离子形成六方最密堆积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具有较好的离子导电性能和稳定性,适合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研究进展
电池技术是电池应用推广及领域拓展的关键, 而 改善电池性能又取决于电池电极材料及其他组件。具 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新电极材料的发现将具有重要的 时代意义。相对于普遍使用的金属氧化物,新电极材 料应该在保证相应的电池性能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良 好的安全稳定性及市场可接受的低廉成本。磷酸铁锂 (LiFePO4 ) 早在 1997 年就被作为正极材料应用到锂离 子电池中,随着其电化学性能的改善,逐渐成为新电 极材料的典型代表 [1] 。磷酸铁锂具有低成本、高循环 特性、高安全性、高开路电压 (3.5 V) 等优点,同时 也有电导率低的本征缺陷。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时,在晶格内锂离子将发生 嵌入与脱嵌。晶体结构决定着电池材料的稳定性和锂 离子扩散通道
第4期
刘洪权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研究进展
・749・
的方向选择性。增加表面锂离子向 [010] 方向扩散将 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倍率特性[7]。 在 LiFePO4 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可 以理解为 FePO4 与 LiFePO4 之间的一级相变 (脱嵌时 由 LiFePO4 转变为 FePO4 )
[2,3]
论,提出一些缺陷补偿机制,解释掺杂在 LiFePO4 中 存在的可能性 [4] 。表面包覆是提高材料电导率的另一 种有效手段,尤其是碳包覆改善 LiFePO4 材料低电导 率的不利影响,推进材料的工业化应用[8, 9]。电池的倍 率性能依赖于电极、电解液中载流子的输运,而锂离 子交换发生在材料界面,电池性能也依赖于电极材料 的表面形貌[10,11]。本文从 4 个方面阐述磷酸铁锂的研 究进展,即晶体结构、缺陷化学、 表面包覆及形貌控 制。
4形貌控制电池性能取决于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这个动力学过程又受到电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表面积以及载流子的扩散速率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 c t : L i Fe P O4 ma t e r i a I h a s b e e n o n e o f t h e mo s t p o t e n t i a l c th a o d e ma t e r i a l s f o r L i — i o n b a t t e r i e s . Bu t ,L i F e PO4
D e l a c o u r t 等尝试制 备 N b掺杂 的 L i F e P O ,结果 发现 Nb并未
真 正掺 杂到 L i F e P O 的晶格结 构 中,而在材料 表面 生成 的含
F e 2 P , N b, C等的包覆层是该材料具有高 电导 的真 正原 因。 尽管 如此 , C h i a n g等人的发现还 是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用价值。相 对表 面包覆碳来说 , 1 %左右 的金属离 子掺杂几乎 不影 响 L i F e
电导率 。
素取代 的位 置 ,文献 中的报道多数都 是根据 离子半径 的大小 来推测是掺杂在 L i 位 还是 F e 位。 而离子 的半 径大小是 随其周
围 的化学 环境不 同而改 变的 , 所以, 根 据离 子半径 的大 小推测
除 了在 L i F e P O4 表 面包覆碳 或金属的 电子导体层 以外 , 包 覆快 L r导体也取得了优异 的电化学性能 。C e d e r 等人通 过控
me t h o d s we r e r e v i e we d a n d t h e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i on wa s p r o p o s e d . Ke y wo r d s : p o we r b a t e r i e s ; L i — i o n b a t t er i e s ; L i F e P b a t t e r i e s
度慢 这两个缺 点 , 综述 了磷酸铁锂材料在 元素掺杂 、 表面包覆或修饰 、 通过 降低粒 子尺寸改变其充放 电机 制以及寻找 固 溶体 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对磷酸铁锂未来 的发展 方向进行 了展 望。
关键 词 : 动 力 电池 ; 锂 离 子 电池 ; 磷酸铁锂
中图分类号 : T M 9 1 2
1 研 究进 展
针对 L i F e P O 4 的电子导 电率 低和锂 离子扩散 速度慢 这两 个缺点 ,研 究者们进行 了很多努 力 ,采取 的方法包括元 素掺 杂、 表面包覆或 修饰 、 通过 降低粒子尺寸 改变其充放 电机制 以 及 寻找 固溶体等 , 此外, 可控合成 晶面定 向生长 的 L i F e P O 4 也
F e , 但更接 近 L i , 故取代 的是 晶格 中 L i 的位置。 由于高价离
子 的引入 , 在F e O 子 阵列 中形成 了 F e We 混合价态结构 , 放
电时会形成 P型半导体 L i + l -  ̄ r - ” e 时形成 n型半导体 电导率 。 e [ P 0 4 ] , 充电 e F e 3 + l _ 3 x ) [ P O ] , 从而极大地提 高了
是一个重要研究方 向。
随着研究工作 的深 入 , 也有研究 者对 C h i a n g等 ¨ 位体相 掺杂 的机制 提 出了质疑 。A r ma n d等人 认为 ,该方 法制 备的
L i F e P O 4 的高 电导来 源 于原 材料 中残 余 的碳 而非 体 相掺 杂 。
1 . 1 元 素掺 杂
ma t e r i a l h a s t wo f ta a l d i s a d v a n t a a e s : I o w c o n d u c t i v i t y o f e l e c t r o n s a n d s l o w di f u s i v i t y o f L i -i o n s .I n o r d e r t o i mp ov r e
在L i F e P O 中掺入某些元素通常能够引入 缺陷 , 提高材料
的电子电导率 , 并有利于形成 L i 扩散的环境 。因此 , 元素掺杂 在L i F e P O 4 电极材料 的改性 中受到 了极大 的重视 。 最常见 的是 金属 阳离子 的掺 杂 , 按 照 占位 的不同 , 这种掺杂 又分为锂位 掺
面的任意处 进行 , 而L r在 L i 向进 行 的, 所 以从 晶体表面 到( 0 1 0 ) 面 的扩散速率 至关重要 ; 而该 材料 表面形成 的无定 形的 L i + 良导体层弥补 了 L i F e P O 4 材料各 向异性 的不足 , 提高 了从 晶体 表面到( 0 1 0 ) 面的
1 . 1 . 1 锂 位掺 杂
物理化 学性 能具 有重要意义。
1 。 1 _ 2 铁 位 掺 杂
G. X . Wa n g及其合作者最 先报道 了对 L i F e P 0 4 的铁位 进行 掺 杂 来 提 高 其 电 导 率 。他 们 采 用 溶 胶 一 凝 胶 方 法 制 备 了 L i T i o 。 。 F e 。 0 负极材料 ,认 为铁 位掺杂能够提高 电子 电导率 和改善 L i + 传输 的速 率 , 主要是掺 杂离子导致 了微 区结 构 的畸 形, 使L i F e P O 的能带发生变化 , 减小了禁带 的宽度 , 从而使 材 料的电子 电导率得到改 善。当然 , 结构 畸变还可能影 响 L i + 的
电解质和 L i F e P O , 正极 之间 的 " 交换可 以在 L i F e P O 颗粒表
Wa n gZL等人选择 Mo对 L i F e P O 4 进行微 量掺杂 ,并 对
其 中 Mo的 占位情况进行 了研究 。通过对 Mo 掺杂 L i F e P O 4 的 X AS研究 , 发现 Mo掺杂原子 同时 占据 L i 位和 F e 位 。此外 , 通过 Mo掺 杂 L i F e P O 4 ( L i Mo l e 3 o 4 和 L i 3 w 2 Mo  ̄F e P O 4 ) 的
P O , 的实际密度 , 而且 对于提高体相 电导 率 , 改善材 料的整 体
杂( L i M e P 0 ) 、 铁位掺 杂( L fe i 一 M 0 4 ) 和锂 位铁 位 同时掺 杂三种情况 。另外 , 国内外研 究者对非金属元素掺杂也进行 了 有益的探索 , 但 其掺杂机理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
t h e s e d i s a d v a n t a ge s , v a r i o u s me a s u r e s we r e a d o p t e d, s u c h a s t h e e l e me n t d o p i n g , s u f r a c e c o ti a n g o r mo d i f i c a t i o n, c h a n g i n g c h a  ̄i n g a n d d i s c h ar g i n g me c h a n i s m b y r e d u c i n g p a r t i c l e s i z e, a n d f i n d i n g s ol i d s o l u t i o n . Th e s p e c i f i c
L i + 传输速率 。
第 一性 原 理计 算 ( M0 表示 掺 Mo含 量 占 1 / 3 2 , 余 同) , 发 现 Mo的掺杂改 变 了 L i F e P O 4 费米 面附近 的电子态 密度 的分 布 , Mo的掺杂使 L i F e P O 4 费米 面上有少 量 的电子态密度 分布 , 这 和未掺杂 的 L i F e P O 4 相 比导 电性有所改善 。
C h i a n g及 其 合 作 者 进 行 了 L i F e P O 中 掺 杂 高 价 金 属 ( Nb , M , A1 , T i , w 等) 的研究 , 合成 了具有 阳离子缺 陷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1 0 — 2 0
作者简 介 : 石治 国( 1 9 7 7 一) 。 男, 河北省 人。 本科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 军 用 电 源 研 究 和 质 量 监 督 工作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 0 0 2 — 0 8 7 X( 2 0 1 5 ) 1 2 — 2 7 7 8 — 0 3
Ad v a n c e i n Li Fe PO4 b a t t e r i e s
S HI Z h i — g u o
( Na v yR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i n T i a a j n, i T i a n j n i 3 0 0 3 8 4 , C h i n a )
201 5. 12 VO1 . 39 NO. 1 2
2 778
豫 技 不
结合能 以及锂 的迁移通 道 , 从而影 响 L i + 迁移速率 。
L i F e P O 4 具有 L i ( M1 ) 和F e ( M2 ) 两个 金 属位 , 关 于掺杂 元
品初始放 电比容量提 高了 2 5 mA h / g ,并推测包 覆的金属粉可 以在 L i F e P O 4 颗粒间起导 电桥的作用 , 改善 L i F e P O 4 的放 电性 能 。与碳包覆相似 , 这些包覆也没有从根本 上提高 L i F e P O 4 的
掺杂位 置是不够严谨 的 ,而且也不 能证 明掺杂元素掺 杂进入
了L i F e P O4 的晶格。
制化学计 量 比制备 了具有快 导体 ( L i  ̄ P O . , F e : P , L i 4 P : O ) 表
面相的 L i F e P O。 , 该 材料拥 有极其优异的倍率性能 。他们 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