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房珍品——砚》阅读答案
《文房四宝》的阅读答案
《文房四宝》的阅读答案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
由于它们在运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
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则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是唐代(公元618~907年)制造于安徽省泾县,曾被朝廷封为贡纸。
由于它历来集散于泾县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纸”。
宣纸蜚声海外由来已久。
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
英国的一个贵族,竟以70个基尼金的高价,在伦敦买下了一束用宣纸扎的花。
楮片(檀树皮)和稻草是宣纸的原料。
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
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的宣纸,按厚度分单宣、夹宣、三层以至四层;就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
“生宣”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工笔画则一般使用“熟宣”。
由于宣纸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优点,所以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是在烟灰中加胶调剂,而后置铁臼里捣研制成。
质量高的墨还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几种中药,有的还掺入黄金。
这样的墨研磨起来香气馥郁,书写后色泽乌艳,墨迹见水不化。
古时制的墨往往有“轻胶万杵”或“十万杵”的字样,意思是料精功到。
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
相传河北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庭珪避乱南徙,看到黄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
以歙州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钻研技术,改进捣烟、和胶等方法,墨的质量具有“光泽如漆”“其坚如玉”的`优点。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
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到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
传说后来蒙恬曾在浙江吴兴县的善琏镇住过,当地人奉他为“笔祖”,在镇上修建了“蒙恬祠”,并开始制造湖笔。
湖笔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山兔毛(紫毫)、黄鼠狼尾毛(狼毫)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砚文化》阅读答案
《砚文化》阅读答案《砚文化》阅读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
而砚则因其“坚固,传万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在文房四宝中有“以砚为首”的美誉。
砚台是我国特有的文书工具,它融绘画、雕刻、书法、篆刻等各种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品,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史上,对我国民族的延续和灿烂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宋代是砚业蓬勃发展的时期。
宋代有重文轻武的风尚,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他们在书写之余,讲究用具品位,对案头摆设之砚,开始追求美的精神享受。
他们志趣高雅,体现在砚台中即表现为讲求砚之品格,追求砚之境界。
在制砚上,考究其文化内涵,在继承传统的精致外,将“文人画”的理念引入砚的制作中,将绘画、书法、诗词、金石等艺术融入其中,创作出了“文人砚”。
俗语说:武士爱剑,文人好砚。
历代文人墨客都爱砚,收藏砚,常与砚相伴,因而有“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一生最相亲傍”之说。
一代文豪苏东坡,兼文学家、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于一身,其嗜砚成癖,被砚林传为佳话,“东坡玩砚”也成为绘画创作的传统题材。
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喜爱鉴赏收藏奇石和砚石,有得砚石砚山“抱眠三日”之说,还曾以一方歙砚与人换地,后来又写诗怀念失去的宝砚,对歙砚的钟情可见一斑。
在我国砚文化历史上,米芾是一位重要人物。
他著写的《砚史》,在砚石质到砚台形制等诸多方面,均有比较系统的论述。
他到过端州,并亲临砚坑考察过,写下有关论述,还亲自参与端砚的创作,对砚的制作工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文人,如苏洵、欧阳修、王安石、蔡襄等等,他们或参与制砚,或为砚作铭,留下丰富的砚文、砚诗和重要的著作,为后人所传诵,正是他们这些文人合力将宋代砚文化推向一个高潮,为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文化有雅俗之分,而砚台是文人雅士的爱物。
《文房四宝》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房四宝①“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
笔、墨、纸、砚为文房所用,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
南宋初年,陆游甚至还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文房四宝”品类繁多,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②毛笔,据说是秦朝大将蒙恬创制的。
实际上,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
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这是汉文帝时的产物。
毛笔的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健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
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
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崭;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弹性。
毛笔产地,唐宋时期,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笔,为无上佳品,“千金求买市中无”。
明清以后,为浙江湖州所产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③墨的出现很早,《述在书法纂》上说: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荆州凤凰山汉墓出土的墨是颗粒状的,磨时放在凹形砚池上,用一个扁圆形的研石,压在墨颗粒上加水磨细。
后代的墨确是煤烟所成,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炱,加黄明胶和麝香、冰片等制成。
南北朝时,河北易州的墨就很有名,又以奚氏出品为最佳。
五代时,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乱到徽州,改进了先前的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
新安即徽州,这就是徽墨的源头。
徽墨的特点是:“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施以五彩,精美异常。
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了麻制的纸。
东汉蔡伦采用多种原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
晋安帝时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
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出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
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突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刘镇中学叶建红一.实用类文本的特点及考查要求1.选材涉及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内容涉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文化视野等。
选文以文质兼美的课外阅读材料为主。
2.考点为要点概括、文意把握、内容探究。
考题的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筛选信息、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形成对事物或事理的整体认识,进而延展至生活,形成从文本走向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
二.阅读步骤及解题方法1.快速解读、整体认知。
答案就是文章中是解读这类文章客观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因此文章没有细看不要匆匆忙忙地做题,必须先快速浏览全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原文中画出重要信息,如中心句、过渡句、结论句等,然后明确文章的结构、思路和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认识,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
为答题做好第一步的准备。
2.审题察意,按图索骥。
按题目要求,让试题备选项中的关键词句迅速回到原文信息源中,紧扣文本,找到相应语段的位置,相关语境,辨识细节,追踪筛选,定位对比,相互印证。
或求同,或求异,或求正,或求反。
逐项审查排除题目设置的干扰项,进而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
3.明确错点,有的放矢。
错点的常规设计有如下几点:(1)替换法:即故意将因果互换,主客颠倒,或部分代全体,或以整体代局部,或将现实当推测,或将必然当可能。
(2)缺漏法:即故意缺漏原句的成分或某一方面的内容,不全面提示概念所包含的重要属性,造成信息残缺,以偏概全。
(3)添加法:即不立足文本,而是凭空设想,无中生有,或在相关的信息中添加望文生义的理解,与正确信息杂糅在一起。
(4)偷换法:即将两个不同的概念进行偷换,张冠李戴。
三.具体题型解题技巧(一)卷中第5小题,示例解析。
考点:要点概括分整体概括和局部概括。
例题1,文章介绍了有关砚的知识,下面概括不能与其他三项并列的一项是()(见《考试说明》)A.砚的历史B.四大名砚C.砚的雕工D.砚的优劣例题2,文章围绕膝关节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不属于这三方面的一项是()(见《四月调考卷》)A.膝关节的进化B.膝关节的功用C.膝关节的构造D.膝关节的保养例题3,下面对本文的观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见《考试说明》)A.“巧实力”和“硬实力”,“软实力”有差别B.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挖掘“巧实力”C.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发挥你的“巧实力”D.发挥“巧实力”并无固定模式[解析]例1、例2为说明文阅读的题目,考查整体概括重点在于理清文章的结构,认清题干的关键问题,例1考查并列知识,注意种属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砚的雕工是判断砚的优劣条件之一,它是属于砚的优劣这一内容中的。
古砚说阅读题及答案
古砚说阅读题及答案古砚说阅读题及答案古砚说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古砚说[明]许獬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
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
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
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
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④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
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
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辱:羞辱,侮辱。
②哓(xiāo)哓:吵嚷。
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遗:赠送B.示周、秦、汉、魏以上人示:告诉C.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效:模仿D.是以好之而不厌厌:满足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非以其物,以其人也王好战,请以战喻B.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A①砚是纸墨笔砚之一。
制砚的石料一定坚硬、细腻,既易出墨又不吸水,最有.名的是端砚和歙砚。
砚台表面光滑,亦有微凹者,一般凿有小池蓄水或墨。
适用..的砚台一般朴素无华,但有的制砚工匠依据石料的形状花纹加以雕琢装修,创意..奇特,制作奇妙者成为珍藏之物。
②在砚上磨墨的时候,摩擦声最先有点尖锐,逐渐地成为柔和的滑行声,说明墨汁愈来愈浓稠,接下来还要持续磨多久,全在你自己了。
书法要求墨色较浓,颜色成效才会好。
但波及绘画则还有规矩和要求。
③所谓中国画重在笔墨,自然还存心境。
近处要深色,那尖尖的竹叶近得仿佛能够触摸;但竹林深处,雾霭缭绕,竹枝、竹叶若有若无,墨水越淡,竹的枝叶越是隐隐约约,到最后 . ,化为一片灰白的模糊,只剩下墨的影子。
④或许或许该换个角度按过程的次序来描绘:开始画的是雾,竹子在此中摇摆,而后代越凑近,竹叶的颜色渐深,制造一种亲密感。
⑤砚从一个适用的工具很早就变为了工艺品和珍藏品。
很多中国的画家和书法家,如米芾、欧阳修还为此做过文章。
而在那些皇家的藏品中,砚则有其独到的地位。
那些优美的浮雕、刻文、标新立异的形状、考究的硬木砚盒到现在为古玩家们所喜爱的,来自亚洲各地的赏鉴家们排着长队,翘首等候着珍品出此刻市场上。
⑥记得在北京荣宝斋的进口处,有块几平方米大的古砚,大得像张双人床,砚的周边雕着龙,标价十八万人民币,当时中国的人均年收入仅四千元。
B①以下做剖析的前提条件是: 1. 均为老坑石料。
2. 以评鉴砚台下墨、发墨。
3. 以下硬度均以摩氏为单位。
②砚台的适用功能是磨墨,此中下墨、发墨是权衡砚材利害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说,下墨,是经过研磨,墨从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
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交融的速度、细腻程度。
发墨好的墨如油,在砚中生光发艳,漫笔旋转流利,因此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求更高。
下墨讲究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常常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
因此,下墨发墨均佳的砚极其宝贵。
《古代文房珍品——砚》阅读答案
古代文房珍品——砚①砚,又称砚台、砚田等,是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
古时候的文人以文墨为生,以田喻砚,赋予它特别的意义。
在文人眼里,砚台实际上是自己的生产工具,莫不精益求精,爱护备至。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诗中就有:“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传说他爱砚成癖,为了得到张近的一方龙尾石砚,竟用家传宝剑与之交换。
②砚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砚台,是陕西临潼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砚。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战国末期的石砚。
汉代以后,砚台种类渐多,有石砚、陶砚、玉砚、漆砚、木砚等。
砚最初只是一种实用的工具,汉以后添加了纹饰,使其兼具了观赏性。
③最为有名的砚是四大名砚。
④歙砚产地在皖南古歙州境内,其开采始于唐代。
宋代时,歙砚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名目繁多,有眉子纹、外山罗纹、水玄金纹等数十种。
南唐后主李煜对龙尾砚极为推崇,将之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三者并称天下之冠。
龙尾砚是歙砚中的名品,以产于今江西婺源县东部的龙尾山(古属歙州)而得名。
用手指轻弹,有清脆的“镗镗镗”金属声者为佳。
⑤比歙砚更为有名的是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端溪沿岸的端砚。
端砚的石质比歙砚要好。
有青花、鱼脑冻、冰纹冻、蕉叶白、火捺、绿端等品种。
端砚比较突出的一点,是许多石头有眼,古代有“无眼不成端”的说法。
端石的眼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其实是动物化石或彩泥形成的结核,又称石核。
将端砚用五指托空,轻轻敲击,有竹木之声者为上品,如发出金属声,那便是下品了。
⑥甘肃卓尼县洮砚乡是洮河砚的产地。
洮河砚质地细润、色泽碧绿,砚面多有微黑的水波状花纹。
澄泥砚属陶类。
与端砚、歙砚相比,澄泥砚使用范围不太广泛。
⑦砚台的优劣,首先取决于砚石,其次是雕工。
⑧好砚石要细而不滑、涩而不粗,用术语说就是润、发墨。
如端石,外柔内,摸起来很细腻,但极细的沙粒中藏着尖利的小东西,所以是制砚的良材。
⑨砚台的雕工具有观赏价值。
一般来说,砚的雕刻以浮雕为主,也可使用少量圆雕、透雕或者线刻。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七、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砚台是用来研墨的器具,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的历史悠久,古人对它的称谓可谓多矣。
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民间常把祖传的砚作为家山显贵、家道兴隆、书香绵远的象征人们还认为砚是文人秀士或达官显贵的宝器,有驱邪避妖、镇恶扬善的功能。
()。
砚虽小,却承载着泱泱大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历千载不衰,传万代不朽,是我国艺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8.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将美好的心愿,以及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寄托于方寸之砚台上B.美好的心愿,以及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被人们寄托于方寸之砚台上C.方寸之砚台,寄寓着人们美好的心愿,凝聚着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D.方寸之砚台,凝聚着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寄寓着人们美好的心愿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B.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八、语言表达21.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康受损。
睡眠质量如果长期不好,人就会渐渐失去活力、萎靡不振、神经衰弱。
健康存活,甚至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比如失语症、痉挛、抽搐等。
如果长时间睡眠不足,还有可能引发癌症。
单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睡到自然醒是最好的,不能自然醒都会折寿。
人的生命就像燃烧的火焰,要有规律地燃烧。
有规律地燃烧,火焰的生命就持久;③__________,火焰的生命就缩短。
生活有规律,可以延缓衰老。
18.C19.B20.砚已由最初的文房用具,逐渐演变为精致的艺术品,并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分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古砚说》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古砚说》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古砚说[明]许獬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
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
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
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
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④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
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
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辱:羞辱,侮辱。
②哓哓:吵嚷。
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遗:赠送B.示周、秦、汉、魏以上人示:告诉C.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效:模仿D.是以好之而不厌厌:满足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以其物,以其人也王好战,请以战喻B.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C.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古砚说》阅读答案
古砚说[明]许獬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狈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修辱。
而不知羞。
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
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
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
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夫既与庸俗人问好矣,而犹哓哓。
然窃好古之名,以求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③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
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令世之所好,大率类是。
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辱:羞辱,侮辱。
②哓(xiāo)哓:吵嚷。
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10.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遗:给,赠B.宜谨宝藏之宝:像宝贝一样C.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射:追逐D.人见世之熙熙者熙熙:忙忙碌碌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B.褰裳濡足,被俘辱而不知羞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C.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12.下列对文中意思理解有误的二项是()A.作者当得知家里的这方砚是古砚之后,并没有及时去验证它的真伪。
砚只为磨墨而生阅读题及答案
砚只为磨墨而生阅读题及答案砚只为磨墨而生阅读题及答案【原文】砚,只为磨墨而生宰予砚,俗称砚台,是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
古代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宋代米芾对一方山形砚台爱不释手,还专门为它写了《研山铭》,连续三年抱着砚山入睡,真是痴迷到一定境界了。
砚台一物,大致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于研磨的石槽、石板。
目前所知道最早的成型石砚,出土于一座战国秦墓,跟毛笔、墨块放在一起,文房四宝在这时就已有其三了。
汉代的砚,往往还附带一块研石,就像捣药的杵,被称为“研杵”。
这说明当时墨锭制作工艺尚未成熟,不能用手捏着墨直接在砚上磨,需用研石将墨块碾碎磨细。
东汉之后,随着制墨工艺进步,墨锭可直接用手捏着磨,就不需研石了。
早期的砚注重实用,普遍造型朴素,只有一些贵族墓葬才会出土比较精美的砚。
唐宋以后,日常所用的砚造型也日渐丰富。
比如唐代流行龟形砚、鱼形砚,明清流行牧牛砚、虎伏砚等,精彩纷呈。
制作砚台,主要材质是天然岩石。
但并非所有石头都适合做砚,必须精挑细选,核心因素就是材料的硬度。
墨锭的莫氏硬度通常在2.3左右,想让它轻松磨出墨汁(称为“易发墨”),砚石中要有石英、长石等硬度较大(6-7)的矿物,它们是决定发墨效果的关键成分。
然而柔软的毛笔也要频繁接触砚台,如果硬度太高,容易损伤笔毛,缩短笔的使用寿命。
所以,砚台又必须有一定的柔韧性。
通常,在砚台中占主流的成分是方解石、绢云母等,硬度在2-4之间,质地偏软,细腻滑润,不易伤笔。
从微观视角看,砚面经过打磨后,软石部分磨损较大,微微下凹,硬石颗粒则微微凸起。
研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众多“小刺”从墨块上刮下墨粉,再溶于水中。
硬质的石英、长石颗粒必须很细,分布也要均匀,研磨出的墨汁才够细腻均匀,不会出现粗粒。
各种矿物成分之间联结紧密、颗粒间空隙小,砚台就“不吸水”,墨汁更不易干涸。
【符合这些标准的'就是一款好砚】,人们将广东的端砚、甘肃的洮砚、安徽的歙砚、黄河岸的澄泥砚,并列为“四大名砚”。
自古,文人恃文墨为生,所以传统文房四宝中的砚...阅读附答案
自古,文人恃文墨为生,所以传统文房四宝中的砚,又被称为“砚田”。
砚的历史可谓久远。
古语中“砚”通“研”,砚台其实是由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它可以将大小不一的有色物研碎、磨细,使其成为书写用的颜料。
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的砚为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出土的一方研磨盘,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根研磨棒、一个水杯和几块颜料。
经专家鉴定为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时期制造,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
?从砚诞生之日起,它的首要作用就是研磨发墨。
一方砚,最关键的是实用。
否则“文藻缘饰,虽天然,失砚之用”,再美的纹饰,假如失去使用的功能,也毫无意义。
砚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在隋唐。
当时经济发达,文化事业也随之繁荣,唐朝实施的“以书取仕”方针,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人们对砚台的要求也从原来的坚实、美观,变得更细致。
四大名砚之中的端砚和歙砚就出现在唐朝。
端砚因石材产于端州的端溪而得名,唐代诗人李贺诗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歙砚具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南唐后主李煜曾赞“歙砚甲天下”。
唐代砚形也多为箕形砚,是根据生活中的簸箕而发明的,实用性强,墨堂前低后翘,砚形前窄后宽。
隋唐之后,砚的作用超出了文具范畴,砚台从一种工具演变成文人墨客争先珍藏的艺术品。
南唐后主李煜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藏砚大家。
他曾专门召集大臣,研究怎样改良纸张和制砚,还封了历史上第一个现在还可以查见姓名的“砚务官”。
到了北宋,已经达到了“无砚不文人”的境界。
宋代砚文化的再一次飞跃式发展,得益于当时采取的重文抑武施政方针。
从宋词的风格可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弄里文人,均醉心于风花雪月,这一特征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砚台的雕刻制造上。
当时,砚开始按做派进一步分为匠人砚和文人砚。
匠人砚出自手艺人之手,工艺上乘,雕琢细致,但可能创意稍逊,多会刻画吉祥图案或花鸟鱼虫。
古时手工艺人多是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因此,他们所制的砚上一般无铭款。
文士做的砚台为自己的创意,因此雕饰虽也有,但诗词歌赋、铭文跋语占了很大空间。
《砚铭考》语文阅读答案
《砚铭考》语文阅读答案砚铭考砚,是人们熟识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有悠长的历史。
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构成过渡的时代,当时,已呈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具有。
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份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
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
因而,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良的传统文化情势之一。
它不但能增添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仍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根据,故颇受人们的爱好和注重。
后来,跟着社会的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瓜葛的姓名,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情势。
《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先的砚铭,是以文学情势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
”无非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文体的砚铭,仍是到了汉魏时代才构成。
作为文学情势的初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讴歌砚的。
到了宋朝,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喜闻乐见的名篇佳作。
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呈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很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昌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
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能,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以前代更加普遍,并呈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
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更增添了砚铭的装潢美。
明清时代,赏砚之风日盛。
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很多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
为了把书法、雕刻和装潢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刻以前,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应用进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今年考试卷的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我国古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文人墨客的必备之物。
其中,砚台作为书写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围绕砚台的历史、种类、雕刻技艺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5分)砚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最初,人们用石头、兽骨等天然材料制作砚台,用于研磨墨汁。
到了汉代,砚台的制作工艺逐渐成熟,出现了以石、玉、铜、瓷等材料制作的砚台。
唐代以后,砚台的制作技艺更加精湛,雕刻工艺也更加丰富。
(二)种类繁多(5分)砚台种类繁多,按材料可分为石砚、玉砚、瓷砚、铜砚等。
其中,石砚以其质地细腻、易于研磨而最为常见;玉砚则以其温润如玉、寓意吉祥而备受文人喜爱;瓷砚则以其釉色丰富、造型美观而受到推崇;铜砚则以其坚固耐用、寓意吉祥而流传至今。
(三)雕刻技艺(5分)砚台的雕刻技艺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雕刻技法主要有浮雕、镂空、圆雕、透雕等。
其中,浮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技法,雕刻出的图案立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镂空雕刻则通过雕刻出各种图案,使砚台更具艺术魅力。
圆雕和透雕则以其独特的雕刻手法,展现了砚台的高超技艺。
(四)文化内涵(5分)砚台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古代,砚台象征着智慧、高雅和吉祥。
文人墨客以砚台为载体,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同时,砚台也成为了友谊、师生情谊的象征。
在民间,砚台还有祛病消灾、招财进宝的寓意。
二、古诗文阅读(35分)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10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诗人以清晨的景象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禅院图。
B. 诗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表现了诗人对禅院的喜爱。
C. 诗人通过描绘山光、潭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陆涛声《古砚》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涛声《古砚》阅读练习及答案陆涛声《古砚》阅读练习及答案年已古稀的舒启正书台上新添了一方古砚,用木盒装着。
古砚是长方形,古朴的橙色,上沿儿有刘、关、张三顾茅庐的半身浅浮雕,凹处嵌有墨垢,看上去有了年代。
舒老并不爱好收藏,对名砚、古砚没有深入研究,不过能认出这块是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用土陶烧制的。
这是姚斌送的。
姚斌是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爱好文学,写了一批生活随笔结集出版,请舒老作序。
后来姚斌送舒老古砚表示谢意。
舒老早年曾做专业美术工作,三十多岁改行从事文学创作和艺术评论,在全国有些影响,业余还一直与书画做伴,书法也享誉一方,常有人求“墨宝”。
早在二十年前当地有人出书就请他作序。
舒老作序从不收润笔。
也有人求他书法,他也没有要人酬谢的念头。
不过,请他作序或写字的人也总会送点儿小物件、食品、茶叶、酒之类的礼物。
他每回都拒收,然而对方大都坚持留下。
姚斌送这方古砚,是在请舒老吃饭时,说:“是别人送我的,我不写书法不画画,给您才能派上用场。
”舒老万事力求简朴,写字不讲究砚台档次,书台上用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文物商店买的歙砚,虽也属名砚,只是普通级别。
姚斌送这澄泥砚价值如何,他无法判断,推了几次推不掉,只好收下。
吃饭时,舒老谈了些关于文学、书法的话题,姚斌边饮边听,似乎很佩服,激动地说:“我还有一块古砚,也是别人送的,上面雕着龙,是乾隆年间的,在老家,我下次回去看老母亲时也取来送给你。
”口气里显然有比澄泥砚还珍贵的意思。
舒老忙说:“我哪用得了这么多砚台?千万不要。
”时隔不久,姚斌还是托人送来了。
这方砚台是不规则的圆形,灰黑色,沾满墨垢,上部雕刻着的深浮雕,其实并不是龙,而是麒麟,头似龙,纯写实造型,形很准;底部有一方雕刻的印章:“大清乾隆年制”,按颜色看,可能也是歙砚。
舒老又一次表示拒收。
代送者却拒绝带走:“我受姚校长之托,得忠他之事,求您别为难我。
”舒老无奈,任其留下。
他专心于写作,没有兴趣弄清它的价值,把它放到博古架上。
《文房四宝》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房四宝》阅读练习及答案(一)新闻、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阅读完成7-9题(共9分)文房四宝①“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
笔、墨、纸、砚为文房所用,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
南宋初年,陆游甚至把“文房四宝”叫作“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文房四士”品类繁多,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②毛笔,据说是秦朝大将军蒙恬创制的。
实际上,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
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这是汉文帝时的产物。
毛笔的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健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
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
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整;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弹性。
毛笔产地,唐宋时期,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笔,为无上佳品。
“千金求买市中无。
”明清以后,为浙江湖州所产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③墨的出现很早,《述在书法墓》上说:西周“郡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墨是颗粒状的,磨时放在凹形砚池上,用一个扁圆形的砚石,压在墨颗粒上加水磨细。
后代的墨确是提烟所成,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熏加黄明和麝香、冰片等制成。
南北朝时河北易州墨就很有名,又以奚氏出品为最佳,五代时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乱到徽州,改进了先前的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新安即徽州,这就是徽墨的源头。
徽墨的特点是:“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施以五彩,精美异常。
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麻制的纸。
东汉蔡伦采用多种材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
晋安帝时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
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的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
《文房四宝》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房四宝①“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
笔、墨、纸、砚为文房所用,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
南宋初年,陆游甚至还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文房四宝”品类繁多,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②毛笔,据说是秦朝大将蒙恬创制的。
实际上,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
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这是汉文帝时的产物。
毛笔的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健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
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
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崭;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弹性。
毛笔产地,唐宋时期,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笔,为无上佳品,“千金求买市中无”。
明清以后,为浙江湖州所产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③墨的出现很早,《述在书法纂》上说: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荆州凤凰山汉墓出土的墨是颗粒状的,磨时放在凹形砚池上,用一个扁圆形的研石,压在墨颗粒上加水磨细。
后代的墨确是煤烟所成,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炱,加黄明胶和麝香、冰片等制成。
南北朝时,河北易州的墨就很有名,又以奚氏出品为最佳。
五代时,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乱到徽州,改进了先前的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
新安即徽州,这就是徽墨的源头。
徽墨的特点是:“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施以五彩,精美异常。
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了麻制的纸。
东汉蔡伦采用多种原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
晋安帝时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
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出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
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
砚铭考阅读理解附答案
砚铭考阅读理解附答案砚,也称"砚台'。
中国传统文房用具,始于汉代。
文房四宝之一。
那么关于砚铭考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第一我整理的砚铭考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砚铭考》阅读材料砚铭考砚,是人们熟识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
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消失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
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
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
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
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观赏价值,而且还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宠爱和重视。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洁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渐渐进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
《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
'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
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
到了宋代,人们喜爱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今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消失,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头向艺术方向进展。
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汲取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观赏品位。
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普遍,并消失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 题。
砚文化肇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___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观台由石器时代的研磨器逐渐演变而来,"观,研也,研磨使和濡也"。
两汉时期,砚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汉现以石、陶制品为多。
汉代石观的装饰十分讲究,砚盒通体_____,古色古香。
隋唐以来,由于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使中国观台开启了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文人墨客更加重视砚台,纷纷通过诗歌、言论等品评鉴赏各种观台。
两宋之际,观台在形制、材质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砚台收藏、品鉴之风盛行,论砚名篇、现史专著迭出。
清时期是观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砚形____,观上铭文增多;观台材质____;制砚工艺迈向巅峰,制砚名家辈出;文人墨客对砚台的收藏、研究愈发重视,宫廷、民间都有重要论著出现。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凝聚流光溢彩丰富多样不胜枚举B.汇集流光溢彩丰富多彩不胜枚举C. 汇集光彩夺目丰富多彩数不胜数D. 凝聚光彩夺目丰富多样数不胜数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由于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B.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C.由于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和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D.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和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新年伊始,大山深处的古镇小学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云端课堂"。
B.从酷暑到严寒,从白天到黑夜,考研人为了"上岸"都很拼。
C.他通过网络稍微懂得一些零碎的知识,就自认为是博学的"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房珍品——砚
①砚,又称砚台、砚田等,是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
古时候的文人以文墨为生,以田喻砚,赋予它特别的意义。
在文人眼里,砚台实际上是自己的生产工具,莫不精益求精,爱护备至。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诗中就有:“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传说他爱砚成癖,为了得到张近的一方龙尾石砚,竟用家传宝剑与之交换。
②砚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砚台,是陕西临潼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砚。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战国末期的石砚。
汉代以后,砚台种类渐多,有石砚、陶砚、玉砚、漆砚、木砚等。
砚最初只是一种实用的工具,汉以后添加了纹饰,使其兼具了观赏性。
③最为有名的砚是四大名砚。
④歙砚产地在皖南古歙州境内,其开采始于唐代。
宋代时,歙砚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名目繁多,有眉子纹、外山罗纹、水玄金纹等数十种。
南唐后主李煜对龙尾砚极为推崇,将之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三者并称天下之冠。
龙尾砚是歙砚中的名品,以产于今江西婺源县东部的龙尾山(古属歙州)而得名。
用手指轻弹,有清脆的“镗镗镗”金属声者为佳。
⑤比歙砚更为有名的是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端溪沿岸的端砚。
端砚的石质比歙砚要好。
有青花、鱼脑冻、冰纹冻、蕉叶白、火捺、绿端等品种。
端砚比较突出的一点,是许多石头有眼,古代有“无眼不成端”的说法。
端石的眼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其实是动物化石或彩泥形成的结核,又称石核。
将端砚用五指托空,轻轻敲击,有竹木之声者为上品,如发出金属声,那便是下品了。
⑥甘肃卓尼县洮砚乡是洮河砚的产地。
洮河砚质地细润、色泽碧绿,砚面多
有微黑的水波状花纹。
澄泥砚属陶类。
与端砚、歙砚相比,澄泥砚使用范围不太广泛。
⑦砚台的优劣,首先取决于砚石,其次是雕工。
⑧好砚石要细而不滑、涩而不粗,用术语说就是润、发墨。
如端石,外柔内,摸起来很细腻,但极细的沙粒中藏着尖利的小东西,所以是制砚的良材。
⑨砚台的雕工具有观赏价值。
一般来说,砚的雕刻以浮雕为主,也可使用少量圆雕、透雕或者线刻。
好的雕工,必然是美而雅的。
⑩砚的文物价值还体现在铭文上。
许多文人在砚铭上花了不少工夫,他们或者将砚台人格化,或者借砚台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或者借砚台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般而言,刻有名人砚铭的砚台,收藏价值都比较高。
15.第①段中表示特殊意义需要加上引号的词语是(2分)
A. 以田喻砚
B. 生产工具
C. 精益求精
D. 爱砚成癖
16. 请在第⑧段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与“柔”意思相反的词。
(2分)
外柔内
17.第②段介绍砚台时采用了顺序,主要说明了。
(4分)
18.第③段提及的“四大名砚”是指、、和。
(4分)
19.从文中看,要挑选一方好的端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8分)
(1);(2);(3);(4)。
阅读答案:
15.(2分) B
16.(2分)刚(坚)
17.(4分)时间砚台的来源与发展
18.(4分)歙砚端砚洮河砚澄泥砚
19.(8分)石质;石眼;敲击;雕工(或“铭文”)(任写四点,次序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