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诏安县官陂中学沈杰华 2017年3月23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案例分析及读图的能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合理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2.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地区发展的影响,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和发展方向的选择。
3.通过具体案例学习理解农业地域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知识的学习,理解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的思想。
2.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
2.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因素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原理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四、课时安排建议用时1课时。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中,力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采用问题探究和小组合作模式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对图表的判读和教材文字内容的阅读,试图提高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小组合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知识层面上,本节课让学生充分参与,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使其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讨论诏安具有的特色农产品有哪些?以材料展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诏安青梅的区位因素导入新课。
(二)主要教学环节
1.农业区位
教师对学生分组,安排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41页内容,指出42页图3.1和图3.2中农业活动的劳动场所、劳动对象。
(2)说出造成图3.1和图3.2农业活动差异的地理原理。
教师巡视各组讨论的情况,请各组学生代表发言,然后进行总结性说明。根据教材41
页对农业生产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对象是动物和植物。而动植物生存所依赖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地带性规律,各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必然存在差异。农业在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这两个区位的不同选择,是考虑到地理环境差异之后的结果。
2.农业区位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区位的含义,然后带领学生对两幅图片进一步分析:
(1)找出图中你能看到的所有信息,并推测某些现象背后的地理信息。
(2)结合图3.3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说明它们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各组学生探讨之后,教师采用抢答的形式总结学生观察到的信息。然后,教师再予以总结,同时把提取信息的结果展示在幻灯片上。
师生一起对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细化:
(1)气候:热量、光照、昼夜温差、降水等气候要素以及水热组合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
(2)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耕作不便,且发展种植业不利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等。
(3)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4)水源:干旱地区特别重要,有河流经过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
(5)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6)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对农业影响很大。
(7)机械:机械化水平高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8)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并且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扩大农作物的销售范围,从而有利于专业化区域的形成。
(9)政策:各国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如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利于粮食作物的种植。
以上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材43页的活动。此部分活动内容多,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活动中的一个问题即可。学生分析期间,教师巡视积极参与各组的讨论。然后,教师利用提问软件在屏幕上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在进行总结时,针对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教师可以着重做出以下说明: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域分异,农作物分布随海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由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案例可以看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很快,那么它们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
学生活动:
(1)找出案例1中描述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句子,并在教材上标示出来。
(2)指出该地农业区位因素发生的变化,说明它们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各组完成后,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到屏幕前标示出描述环地中海农业区位因素的句子。
教师对此案例进行简单总结:随着欧洲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交通运输的改善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条件。对于农业生产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各国通过技术投入大大克服,从而提高了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对于各国之间的竞争,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进行避免。如利用气候条件的季节差异,西班牙和法国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
4.农业地域的形成
通过案例1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是不一样的。在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就会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业生产地区,我们称之为“农业地域”。
学生活动:
阅读案例2,完成教材表格“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和屏幕上的表格“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