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合集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2.10.22•【文号】国办发[2012]53号•【施行日期】2012.10.2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10月22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1.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各地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力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学校体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三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三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明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1.05.28•【字号】明教体〔2021〕92号•【施行日期】2021.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正文三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教体〔2021〕92号各县(市、区)教育局,三明教育学院,市直属中职学校、中小学校: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16号)部署,确保2030年我市中小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全市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市教育局研究提出了“54321”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突出教会,做好“五会教学”,促进研教融合。

发挥市、县(区)体育教研员和省、市、县(区)学科带头人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带头作用,开展中小学体育学科常态化“五课”教研,即“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形成我市培养中小学新教师成长的路径和教学特色。

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一要教会体育健康基础知识。

要以人教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为准绳,落实学校健康教育教学内容。

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包括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如何预防肥胖及近视等体育健康知识内容,有意识将健康知识渗透到课堂实践和课外的锻炼中并加以运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要教会规范体育运动技能。

要以《福建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设计与实施的主要依据,形成各水平段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在技能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以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为导向,让学生掌握1到2项体育运动技能,逐步养成终生体育运动习惯。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06.12.20•【文号】教体艺〔2006〕5号•【施行日期】2006.12.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教体艺〔2006〕5号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教育工作重点的必然要求,必须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性。

近些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但是,由于全社会的教育观、健康观和生活方式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还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使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学生的体能与运动素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与肥胖比例迅速上升。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06.03.01•【文号】体发[2006]13号•【施行日期】2006.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10年11月22日,实施日期:2010年11月22日)废止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的通知(体发[2006]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决定“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组织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体育总局制定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部署落实。

国家体育总局二○○六年三月一日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在“十一五”期间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重要意义(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政策引导、竞赛推动和激励表彰机制,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特别是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来,农村体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但是,农村体育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由于基础薄弱,欠账过多,投入较少,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借力百年内涵 强壮学校“筋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守正创新

借力百年内涵 强壮学校“筋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守正创新

1062021年2月刊(总第 94 期)学校体育:理论与方法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1)02-106-02投稿日期:2020-12-05作者简介:王琦(1973—),正高级,本科。

研究方向:课程改革、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管理。

借力百年内涵 强壮学校“筋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守正创新王 琦(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 100020)摘 要: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和要求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以首都百年名校陈经纶中学的学校体育工作特色为切入点,以体教融合的关系发展为方向点,沿着历史进程与学校体育改革开展研究,提出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展望构想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始建于1921年,历经崇贞学园、女四中、朝阳中学、陈经纶中学4个历史时期,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学校,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培养出了女排名将郎平、亚运会跳高冠军周忠革、击剑冠军鄂杰等优秀运动员,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斐然,形成了具有北京市陈经纶特色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回眸百年发展历史,站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新的起点,学校坚持体育工作的“守正”与“创新”,坚持“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正在把学校建成一所体教融合、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赞誉、五育并举的学校。

1 “老实”表现为聚精会神、务实求真1.1 有健康,才有快乐以体育人、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是陈经纶中学体育工作的特色。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通过体育课程选项走班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最适合的体育教学,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有保障的体育课程,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提供最有特色的体育处方,培养出了一大批全面发展、个性突出的优秀学生。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意见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意见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7.16•【字号】京发[2003]15号•【施行日期】2003.07.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意见(京发[2003]15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做好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加快本市体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紧抓机遇,积极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一)改革开放以来,本市体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健身环境和竞技体育的训练、比赛条件明显改善,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体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但是,全市体育事业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体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对滞后,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和市民健身需求有较大差距,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不尽合理,竞技体育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速度跟不上全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体育法制建设与执法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几年,是北京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关键时期。

为适应新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全面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体育活动,提高北京在世界体育领域的地位。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创造条件。

袁伟民在国家体育总局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袁伟民在国家体育总局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袁伟民在国家体育总局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四年前,2000年的4月18日,在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我出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党组副书记决定的大会上,我有一个讲话,在这个讲话中,我曾表示:作为体育总局的新一任局长,我将和党组书记志坚同志一起,带领班子全体成员,本着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巩固“三讲”成果,进一步锐意创新,深化改革,甘当公仆,廉洁从政,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力争在任期内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的信任和期望。

今天我已交完在我任期内的答卷,即将离任。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领导干部到点就下,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自觉遵守的,我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

从2000年到2004年,体育事业经历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这期间,在两届夏季奥运会、一届冬季奥运会、一届亚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取得了优异成绩,振奋了民族精神;这期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圆了中华民族百年梦;这期间,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了努力;这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期的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四年,在中国体育事业的历史上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一页。

我相信,全国体育界都会有这样的共识:中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得益于中华民族对体育的热爱,全国人民、各行各业对体育事业的支持;成绩归功于伟大祖国、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国体育界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奋斗。

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是一代一代人不懈奋斗的结果。

我在以往领导和同志们打下的基础上,继承发展;现在我又将接力棒传给下任领导,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任领导一定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

我相信接任我的、比我年轻得多的刘鹏同志一定会干得比我更好,我也相信体育总局的同志们和全国体育界的干部和群众,一定会像支持我一样支持刘鹏同志的工作,一定会牢牢抓住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机遇,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创中国体育历史新篇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公布日期】2003.02.27•【字号】宁党发[2003]10号•【施行日期】2003.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宁党发[2003]10号2003年2月27日)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体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群众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所提升,体育场馆建设在世纪之交得到了较快发展,体育产业正在孕育和起步。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区的体育事业基础比较薄弱,与体育发达省区相比,人均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仍处在较低水平,区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实力不强,后备力量不足,体育市场的培育和管理还有待加强,体育经费还很短缺。

随着北京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以及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02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体育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分析了体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从政策上为体育事业的更快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为了贯彻落实中发[2002]8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区体育事业的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我区体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努力发展我区体育事业(一)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族兴旺发达,人民健康幸福的大事。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对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培养人们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品质,弘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社会风尚,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观后感

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观后感

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观后感在看完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后,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学校体育制度建设,提升学校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系统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意见》中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新措施,需要深入诠释、全面落实。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运转高效的现代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担起党和国家赋予学校体育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意见》的出台是对新形势、新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深刻践行,是遏制和扭转学生体质健康下滑顽疾、提升学校体育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诉求。

《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体育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改变学校体育在教育工作中薄弱环节的国家意志。

研读好《意见》,要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方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有更加明确的定位。

贯彻好《意见》,首先要认清三个意义。

一是认识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二是认识学校体育对幸福家庭的重要意义;三是认识学校体育对健康中国的重要意义。

其次要凝聚三种力量。

一是必须凝聚各级党政领导的共识和力量;二是必须凝聚人民群众的共识和力量;三是必须凝聚体育战线的共识和力量。

再其次要遵循三个规律。

一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是教育教学规律;三是学生自我锻炼习惯养成规律。

最后要加强三个联动。

一是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联动;二是学校、社区和家庭联动;三是教育、体育和卫生等部门联动。

深入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做好结合与转化、突破与创新这篇大文章,是学校体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

学校体育发展到今天,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需要重新审视体育教育的内在规律,从而在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做出更加科学的战略抉择。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起草过程及内容的解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起草过程及内容的解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起草过程及内容的解读作者:刘海元唐吉平来源:《体育学刊》2014年第02期摘要: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文件起草背景、过程和重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和解读。

指出53号文件是在继续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落实政协委员建议、有关领导批示的背景下起草的;文件起草过程分为教育部通知、教育部意见和国办转发3个阶段;文件内容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建立学校体育机制性目标、保证体育课时、配备体育教师、建设体育场地设备、解决体育安全问题、建立学校体育监测评估体系和加强学校体育投入及组织领导等方面。

关键词:学校体育;国办发53号文件;学生体质健康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2-0012-082012年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2]53号印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下称“53号文件”),这是我国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下称“中央7号文件”)[2]后,又一个高规格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是中央7号文件的延续和继承。

文件下发一年来,全国大多数地方通过出台政策,召开会议,举办活动,加强督查等措施积极贯彻落实53号文件精神,但是,也有部分地方和学校行动迟缓,落实不力,究其原因,与对53号文件理解不到位,重视不到位有关系。

在53号文件下发一周年之际,贯彻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非常有必要对53号文件的起草过程和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解读,以期达到更好理解53号文件精神和高度重视文件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努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1 53号文件的起草背景1.1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史上最高规格的学校体育的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了“533”的目标,即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3项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3种健康状况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刚才松彭同志对全市学校体育工作做了总结并提出了工作要求,我都同意。

下面,我将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学校教育和体育,但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解决对学校体育和学生身体健康的认识问题。

因为目前确实存在一些误解和错误的执行。

特别是今天到会的各级领导同志,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态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健康素质和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主义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K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党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接班人,他们的身体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祖国建设发展的未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前途。

我们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意义和其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地位,才能在办学方针上明确育人为本,“健康K”的指导思想,使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追求升学率而导致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要把我们的孩子们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年毛主席提出的“三好学生”,三好中K好就是“身体好”!1951年毛主席在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写的信中明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健康K,学习第二”!党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K的指导思想”,可到了一些学校就成了升学K,健康就成了虚词,就打了折扣!造成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负担过重、体育锻炼不足、睡眠时间不足、视力普遍下降、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陕西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

陕西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

陕西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体育局•【公布日期】2018.02.24•【字号】陕体发〔2018〕3号•【施行日期】2018.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陕西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陕西省体育局2018年2月24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和《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及市县配套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等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省县级体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力助推体育强省和健康陕西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抢抓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承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重大机遇,以增强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体为持续动力,着力解决县级体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力构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持续扩大体育文化影响力,奋力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全民健身示范县,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陕西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体育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实现县级体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县级体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保障公民基本体育权益,深入推进体育法制建设;坚持融合发展,主动将体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业态互动融合,增强县级体育事业发展动力。

坚持“五育”并举 深化体教融合 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五育”并举 深化体教融合 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体教融合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作者:张鲤鲤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3年第07期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明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方向,确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有效手段。

为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充分挖掘党史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本期特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省市区级体育教研员、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校长、园长、体育教师分别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着眼,畅谈如何将“强党性、筑灵魂、增体魄”落实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落实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以期更好地开展“青少年讲党史”主题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義建设者和接班人。

报告指出,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因此,可以说学校体育承载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工程,学校体育工作者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一、坚持“五育”并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1.体育促进身心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农民体育,在希望的田野上——新中国农民体育工作综述

农民体育,在希望的田野上——新中国农民体育工作综述

农民体育,在希望的田野上文/张会全——新中国农民体育工作综述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体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纳入了国家体育工作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向前发展。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58年 9月,中央批示:在组织了人民公社的地方,体育运动应在人民公社统一安排下,结合生产劳动,使之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事情。

当时,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公社建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或体育领导小组,负责体育工作,包括学校体育和农民体育。

同时要承认,在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优先考量的因素,农民体育的发展被边缘化,但从来没有停止努力发展的脚步。

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进第6个年头,农村经济生机勃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当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对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充分肯定了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及其在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的突出作用;同时针对我国体育运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总体差距,强调必须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使体育运动不断向新的广度和高度发展,争取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抓住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机遇,农民体育协会成为农民健身的引领者。

1984年9月,由国家体委、农牧渔业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全国农民“丰收杯”篮球赛在湖北省孝感地区举行。

在比赛期间,领导同志们热烈讨论和协商后决定,为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满足广大农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迫切需求,由农牧渔业部、国家体委有关部门开始筹备成立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工作。

1986年9月11日,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正式成立。

王任重副委员长担任名誉主席,农牧渔业部副部长肖鹏担任主席,何振梁等同志担任副主席。

体育工作意见

体育工作意见

体育工作意见
以下是一份关于体育工作的意见:
1. 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确保体育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各类运动项目的教学和实践。

2. 增加体育设施投入:学校和社区应增加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投入,提供更多的运动场地、器材和设备,以满足学生和居民的需求。

3. 促进全民参与体育: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重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4. 支持体育竞技发展:加大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提高竞技水平。

加强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5. 加强体育与健康的结合:推广体育与健康的理念,鼓励人们将体育运动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手段。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运动与健康的认识。

6. 发展体育产业: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加强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促进经济增长。

7. 建立评估和监测机制:建立体育工作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定期评估体育政策和计划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

通过以上意见的实施,我们可以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我国为体育发展而制定的政策与法则

我国为体育发展而制定的政策与法则

我国为体育发展而制定的政策与法则建国以来我国制定的体育政策建国初期我国的体育方针基本上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国家提倡国民体育同年9 月,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上说:现在我国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服务,表明了新生的人民政府对国民体育的重视特别是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上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u体质,为新中国体育方针确定了理论基调195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中,又一次特别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这充分表明了党对群众体育的关心和支持当时劳卫利就具体体现了政府对国民在体育锻炼上的要求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因,我国体育事业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直到1976年,体育领域在邓小平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始全面的拨乱反正,随着改革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80 年在困境中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以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以开明的政治手段和灵活的经济手段使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一个兴旺发达的新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并推动了各国群众性奥林匹克运动这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方针的制定也起了推动的开展作用1984 年,党中央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发ulchaH 号),提出了加快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表明了党中央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1985年我国体育工作者提出了以革命化为灵魂,以社会化和科学化为两翼,实现体育腾飞的改革指导思想1987年又提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在实践中协调发展的观点1992 年,中国体育工作者又提出了结合中国特色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问题,这更加坚定了实施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协调发展方针的决心中国体育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是符合历史和实际的,也正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所追求的这一阶段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尤其是在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杰出的表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影响的增大以及全民精神的振作,而这与中国体育方针的正确制定是密切相关的1993 年6月,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签署了一项基本目的应该是到2000 年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的协议1994年3 月,国际奥委会又在乌拉圭召开了专门研究体育和健康的会议,要求各国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以增强身体健康正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我国于1993年推出了深化体育改革的目标,提出了群众体育改革方案和训练体制改革方案,重新思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体育的发展道路和基本方针问题,a直接促成了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出台这两项计划标志着我国体育方针的重新调整,从偏重竞技体育转向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1996 年国家体委又制定全民健身计划科技工程和奥运争光计划科技工程,强调科技对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支持保证作用6 建国以来体育法规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不断地完善各种法制法规来保障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行政法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中央文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家体委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县级体育事业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其中还包括部门规章37件,规范性文件51 件,劳动人事15件,科技文化外事信访5 件,其他文件27 件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95年月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是我国首次把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法律责任等八个方面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它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的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管理阶段,体育法的颁布成为我国体育法制的一个里程碑1998 年,当时的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在全国训练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全国加强训练工作,为实现本世纪的奥运争光计划而努力奋斗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以训练为中心,围绕着奥运会的任务,把主要精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训练工作中去可见,我们在抓全民健身的同时,仍然是坚持竞技体育优先的原则,再一次表明对竞技体育的偏重在这期间,我国群众体育也得到较大发展,据统计,我国体育人口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但距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尚有显著差距群众体育的发展相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还显得不够200 年12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努力探索群众体育的发展规律和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全面提高我国体育的整体水平在1995 年到2004 年之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不断注重竞技体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也不断加大对群众体育的投入,两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效果总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体育方针经历了从偏重于群众体育到后来偏重于竞技体育再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中国奥运会前后体育事业发展的得与失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竞技体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举国体制的建立与计划经济体制高度相关,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对竞技体育的宏观调控作用得到极大的发展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通过行政力量调动全社会资源,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强力推动,新中国的体育事业从无到有,并在北京奥运会一些项目上取得了称霸世界的成就,这对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的信任,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是非常必要的奥运金牌不断跃升的势头,也正是中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缩影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在管理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由各级体育局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以专业运动队为中心的训练体制,以全运会为中心的国内竞赛体制三足鼎立的刚性结构然而由于这一模式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这一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了奥运会后中国体育如何发展,实质上是从政策和措施上解决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其政府管理体制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在我国竞技体育这个高度计划经济的领域,如何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使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政府竞技体育的管理方式如何为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转变则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形成的历史必须性和发挥的巨大历史功效已毋庸赘述但金牌只反映了一个国家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追求,是我们综合国力的体现在北京奥运会上所获得的近50 枚金牌,相当一部分属奥运边缘项目,含金量不够高在奥运核心项目田径游泳球类等比赛中,我们的实力差距有目共睹;在那些职业化程度高在全球开展广泛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项目中,我们还无法与美国等体育列强抗衡这些都是我们忧虑的另外虽然我们已连续届奥运取得大捷,跻身金牌大国行列,但群众体育全民健康水平还很低,中国人体质状况令人担忧,我们的体育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健身场地严重短缺诚如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后开始转型,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也应在登上金牌榜后开始转型:从举国体制转为全民体制,从精英体育转为全民体育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胜利的欢呼,更是理性的交流和冷静的思考,当国民身体素质提高了,中国的体育强国梦也就不远了国家体育运动的发展要以国民健康为本,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结语虽然后奥运时代的问题早就被不断提起,但也只有经历了一届真实的奥运之后,才真的有点感觉,知道了奥运会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产,也才真正开始思考,面对那么多的遗产,我国要多长时间,才能全部消化继承完毕金牌总数第一,这不过是竞技场上的胜利,我们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即便有了举国体制,有了职业体育,对中国体育来说,也还远远不够全面我们必须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全民体育上而在全民体育里,学校体育,又是重中之重素质教育身体健康期待民族能够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些都离不开体育只有把根扎在学校扎在社区扎在农村,中国体育事业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出路。

我国体育发展战略

我国体育发展战略

我国体育发展战略1从“优先发展”战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有学者又称其为“赶超战略”)初步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一战略的形成主要以一系列会议决策、方针政策等为标志。

如1984年在全国体育发展战略、体育改革会议上正式提出把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作为发展目标,要求“各级体委都立足本地区,面向全世界,为奥运会作贡献”,把运动技术水平作为体育强国的主要标志[1];中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是在“普及与提高”的政策方针基础上形成的。

根据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大局势和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1987年全国第2届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提出“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

1989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提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并把它作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指导方针。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更为丰富,原国家体委正式提出“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战略发展规划,并首次以法律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确立了“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2]: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国际上广为传播,我国于1993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了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并于1994年3月正式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

体育理论界就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较为广泛的讨论,我国体育界明确提出“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即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体育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的协调发展;体育内部的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3]。

袁伟民在200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谈到实现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有关对策问题。

以上这些方针决策标志着中国体育已经开始启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序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02.07.22•【文号】中发[2002]8号•【施行日期】2002.07.2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7月22日中发[2002]8号)1984年,党中央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发[1984]20号),提出了加快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近2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体育系统在《通知》精神指导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行“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人民体质普遍增强。

竞技体育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

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

全面客观地分析当前的体育形势,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1年,北京成功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对推动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北京市和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2008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全党、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发布部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已变更)【发布日期】1993.05.24【实施日期】1993.05.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1993年5月24日国家体委发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体育工作必须适应这一重大变革。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战线以社会化为突破口,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

但是,体育工作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体育经费紧张,高水平体育人才缺乏,全社会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不够,体育工作效率、效益不高,体育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足等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深化体育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当前,体育战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真抓实干,紧紧围绕体制和运行机制中的关键问题,加大体育改革力度,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登上新台阶。

深化体育改革要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办体育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改革的总目标是,改变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依赖国家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体育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有自我发展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

力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体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改革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宏观调控能力体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调整内设机构,实行政事分开,将大量事务性工作交给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宏观调控上来,加强调查研究、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竞赛等手段,建立灵活多样的调控机制,切实发挥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协调、监督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2002年7月22日1984年,党中央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发[1984]20号),提出了加快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近2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体育系统在《通知》精神指导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行“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人民体质普遍增强。

竞技体育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

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

全面客观地分析当前的体育形势,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1年,北京成功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对推动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北京市和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2008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全党、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

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

现对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二)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三)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

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四)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体育制度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建设,依靠科技力量,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水平;平衡区域体育发展格局,在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援建全民健身设施的“雪炭工程”,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发挥多民族人才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体育的共同发展;增加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育彩票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为发展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八)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九)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二是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群众体育工作应努力做到亲民、便民、利民。

(十一)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和连队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

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

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十二)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

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十三)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有关地区、部门和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开拓创新,把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和国际大型赛事组织能力的大舞台,作为学习国际体育事务、掌握现代体育运作方式的大学校,作为锤炼体育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的大熔炉,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声望。

同时,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集训、组团、参赛等工作,按照国际惯例,确保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十四)制定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

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全国的体育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

重视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体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竞争实力,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

(十五)密切跟踪世界竞技体育新动向,结合我国实际,科学部署竞技体育发展战略。

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争取在田径、游泳项目中有较明显突破,不断提高球类等集体项目的竞技水平。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努力提高成功率。

(十六)举办好全国运动会和国内其他赛事。

全国运动会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全面、科学安排国内各项赛事,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功能和效益,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服务。

举办赛事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十七)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要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

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业余运动队伍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

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五、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促进运行机制转换(十八)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

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十九)利用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

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理顺各级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

(二十)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

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