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做到能读会写知其意。

(知识与能力目标)2、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当中的情感。

了解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学习联系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重点语句体会老奶奶的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品质。

2、学生理解“绿手指”的意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老师伸出一根手指,问这是什么预设一学生答“1”预设二学生答“手指”老师总结,这是“1”,也是手指。

(板书手指),请大家看看自己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但是,今天,我们将去认识一位老奶奶,她被称为绿手指。

(板书“绿”)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预设:绿手指是什么手指为什么会是绿手指人真的会长绿手指吗师:过渡,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善于提问。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当中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2分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谁最快在文中寻找到答案。

师:“绿手指”是指绿颜色的手指吗生:不是。

师:那是指什么生:对好园丁的称赞!师: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能称为好园丁师:过渡,你们所说的确实是好园丁,老师想问,专家都种不出来的植物,她却种出来了,她是好园丁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师: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标出自然段。

画出生字词。

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三、学习生字词师:哪些词语你不认识······浏览课文。

师:提问: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事情的发展必须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22 《手指》教学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22 《手指》教学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22 《手指》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能够理解文章主题,抓住中心思想;–能够感受文章中描述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读懂课文,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通过朗读、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够在思维和语言上进行合作,发展语言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懂得感恩,珍惜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体验能力,关注身边的生活细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理解文章主题,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抽象情感,拓展课文内涵。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整理教学资料,准备教学用具;2.检查课堂设备运行情况;3.确认学生的课文预习情况;4.安排好课堂座位,确保教学秩序。

导入1.利用图片或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简短问答,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3.进行预备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引入课文主题。

学习过程1.第一遍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教师解释课文生字词,学生自主猜测意思;3.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理解课文段落;4.学生进行个人阅读,表达课文中引发的情感;5.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段落,加深理解。

拓展延伸1.学生就手指的作用进行讨论,达到拓展课文认知的目的;2.组织学生进行手指创意活动,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学生展示创意成果,互相欣赏交流。

课堂小结1.教师对课文中重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2.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和体会;3.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4.布置课下作业。

四、课堂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观察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情况,评价学生合作精神;3.对学生参与拓展活动的创意和表现进行评价;4.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个性化评价。

五、课后作业1.完成《手指》课文试题;2.创作手指作文,发挥想象力;3.阅读相关文章,写出自己的感想。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手指》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会写“拇、搔”等15个字,会写“拇指、接触”等9个词语。

2.能通过画关键句的方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文章按照总分总结构介绍了手指的姿态特点和性格特征,告诉我们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3.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和性格特征,体会它的特点,能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

【教学重点】1.能通过画关键句的方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文章按照总分总结构介绍了手指的姿态特点和性格特征,告诉我们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2.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和性格特征,体会它的特点,能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

【教学难点】读课文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和性格特征,体会它的特点,能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谈话导入: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白鹅》一文,课文中那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预设1:那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预设2:那是一只架子十足的白鹅。

过渡:《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你还记得他吗?2.简介作者: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号子觊,后改为子恺,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人,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鼻祖”。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漫画集《子恺漫画》等。

3.揭示课题: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丰子恺文章的最大特点,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大师的风采。

出示课题《手指》。

(板书:手指丰子恺)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从学生学过的《白鹅》入手,回忆丰子恺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画出文中的关键句并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随文识字拇(mǔ)指按弦(xián)揿(qìn)电铃搔(sāo)痒窈(yǎo)窕(tiǎo)秽(huì)物轧(yà)伤拧(nǐng)螺丝解纽(niǔ)扣周仓(cāng)附庸(yōng)爱憎(zēng)3.集中识字拇(mǔ)弦(xián)揿(qìn)搔(sāo)窈(yǎo)窕(tiǎo)秽(huì)轧(yà)拧(nǐng)纽(niǔ)仓(cāng)庸(yōng)憎(zēng)点拨1:“拇、秽、纽”都是形声字,可以按照形声字的特点记住读音。

22《手指》(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手指》(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手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手指》,让学生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掌握文章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手指》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手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感悟。

本文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幽默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感情。

2. 生字词:了解并掌握“拮据、恬静、篡改、斑斓、禁锢”等词语的意思。

3. 语法知识:学习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亲情的感悟。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手指。

2. 简介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

3.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手指有哪些作用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手指的课文,看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描绘手指的。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强调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文章主题。

3. 学生分享对文章中亲情感悟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教师批改练习,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读懂课文《手指》。

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知道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使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表达。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手指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懂得互帮互助。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手指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话题,让学生感受手指的重要性。

2. 分析课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手指》,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强化理解。

3. 阅读课文(1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

教师适时纠正发音错误。

4. 操作练习(20分钟)分组讨论手指的结构和功能,在课堂上模拟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手指的作用。

5. 合作探究(15分钟)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论,展开合作活动,完成一份小结论,分享给全班。

6.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介绍手指的保护知识,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自己的手指,提高安全意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留作业:写一篇关于手指的文章。

五、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手指的文章,介绍手指的结构、功能和保护知识。

六、板书设计•课文《手指》•手指的结构和功能•手指的保护知识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继续巩固学生对手指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和保护。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语。

•难点: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对话。

三、教学准备1.课文《手指》的课件或纸质版。

2.黑板、彩色粉笔、笔记本等教学用具。

3.单词卡片和图片卡片。

4.学生课前准备好的课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标题《手指》,呈现本课的主题。

2. 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猜测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集体朗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每段朗读完毕后进行解释词语含义,确保学生理解。

•学生合作朗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理解课文(15分钟)•开展讨论,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加深印象。

5. 学习重点词语(10分钟)•教师板书重点词语,解释词义,学生跟读并记忆。

•练习使用重点词语进行造句,巩固词语运用。

6. 情景对话(2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对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老师指导学生在对话中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引导活动讨论和分享。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五、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复习课文,准备朗读。

2.背诵本节课的重点词语及造句。

3.准备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以便下节课分享和讨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上课活动,学生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的引导和训练。

以上是本节《手指》第二课时的集体备课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会背诵课文。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讲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手指的结构、功能及重要性。

4.能用所学知识描述手指的作用,体会手指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识记并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3.认识到手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

2.让学生明白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A. 导入1.师生共同欣赏手指的图片或手势,引出“手指”话题。

2.引导学生谈谈手指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B. 学习课文1.师生共同阅读《手指》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讨论。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

C. 深化学习1.老师介绍手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手指的构成。

2.讨论手指的功能,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手指的认识。

D. 回顾梳理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点。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手指的观点,展示手指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背诵《手指》课文。

2.简单绘画手指的结构。

3.思考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写下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关注和珍惜自己的手指,明白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精品教案

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手指》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爱护自己的手指。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手指有关的日常生活经历,引发学生对手指的重要性的思考。

2. 学习课文《手指》(15分钟)•教师逐段阐述课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情感认识(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手指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指,描述自己对手指的感受。

4. 锻炼表达能力(15分钟)•让学生围绕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整理学生的学习收获,总结课文《手指》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手指的重要性,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手指》相关内容,复述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手指的重要性会有更深的认识,也会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并爱护自己的手指,让它们为我们服务更好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名著《手指》的情节和主题。

2.掌握《手指》中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写作。

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批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悉《手指》的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掌握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手指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2. 学习文本(20分钟)•听读课文《手指》,理解主要情节。

•解释生词和生词短语,确保学生理解。

•分析文章结构,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 讨论和小组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变化等,并进行总结。

•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交流学习。

4. 语言运用(10分钟)•操练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 写作训练(20分钟)•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手指”的作文。

•注重学生的写作结构和逻辑性,提高写作能力。

3. 朗读和评析(15分钟)•学生进行朗读课文或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析和互相指导。

4.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重点。

•布置作业:写作内容延伸,可以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手指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写作训练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教案旨在通过文学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并用心体会和感悟文学作品带来的启示和感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手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表达和意义。

2.能够准确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情节。

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

4.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体味文章中所传达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表达。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三、教学准备1.课文《手指》的教材。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课堂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热身老师播放与手指有关的歌曲作为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与手指之间的关系。

2.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谈谈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对手指的思考和好奇心。

3. 学习课文1.学生带领朗读课文《手指》,教师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意义。

2.进行课文段落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情节和感情表达。

3.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思考深层含义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有何寓意,带领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和哲理。

2.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

5.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手指操练活动,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增强对手指的认识和重视。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对课文《手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有所提升,但在思考深层含义方面还有待加强。

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体味文章的哲理和情感。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手指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第二课时《手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第二课时《手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第二课时《手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

2.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3.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思考。

4.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并根据要求完成作业。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讨论引导,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2.课件或黑板。

3.学生课前准备的学习资料。

4.学生课后作业的布置内容。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讲解本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引起学生注意。

第二步:学习课文1.全班朗读课文,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学生表达1.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写出自己的感受或见解。

第四步:总结1.对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进行点评和总结。

2.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及要求。

六、课后作业1.完成本节课课后习题。

2.按要求完成写作作业。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课文《手指》为材料,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的方式开展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表达,提升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22 《手指》 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22 《手指》 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22《手指》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手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以自己的话语表达。

3.通过朗读、默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课文情感。

2.大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表达课文情感。

2.通过导学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教学准备1.教材《手指》第一课时。

2.课件。

3.学生课堂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单介绍手指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引入课文话题。

2.课文学习(20分钟)1.分段学习课文,带领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意思。

2.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重点体会课文情感。

3. 理解课文(15分钟)1.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4. 情感体会(10分钟)1.学生个人或分组小结,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情感体会。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手指的感受。

5. 语言实践(10分钟)1.学生课堂笔记本上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学生进行默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内容和情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板书设计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一些和手指相关的短语或诗句,以便引起学生对手指的思考。

七、作业布置1.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任务。

2.让学生针对手指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写一篇作文,要求150字左右。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手指”这一主题,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和个人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

以上内容为第八单元 22《手指》第一课时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课《手指》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课《手指》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课《手指》教案(共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手指的构造和功能。

2.掌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物体的方法。

3.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能力目标1.发现和欣赏事物中的美。

2.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

3.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感悟。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情趣。

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描写手指的构造和功能。

2.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物体。

3.朗读诗歌,表达对事物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如何生动地描写物体,展现事物的美感。

2.如何正确、流畅地朗读诗歌,传达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文《手指》。

2.录音设备。

3.诗歌练习材料。

4.图片或实物展示手指的构造。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观察手指的构造,让学生发表关于手指的看法和感受。

2.导入课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课文中对手指的描写。

3.围绕课文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如何描写一个物体,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

4.练习朗读: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尽量地模仿录音中的语调和情感表达。

第二课时1.上节课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自由发言分享。

2.学习诗歌:播放诗歌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艺术欣赏:展示与手指相关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悟。

4.朗读训练:教授朗读技巧,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并进行评比。

六、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关于手指的描写,学会了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物体的感受,同时也深入体验了诗歌的魅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中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去感受和表达。

七、作业布置1.仿照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描写自己喜欢的物体的作文。

2.练习朗读本节课学习的诗歌,准备下节课的朗读比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朗读训练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流畅。

下节课需要更多的练习时间,同时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提高整体表达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22 手指【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课文的学习,继承发扬“团结才有力量”的传统美德。

语言运用:感受语言的风趣,尝试仿写。

思维能力: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审美创造: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解析】《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全文一共6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要十根手指,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作用和性格。

作者对五根手指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目的是由物及人,揭示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本文的语言十分风趣幽默,从外形到作用,将小小的手指刻画得栩栩如生。

本文的语言表达的方法多样,感染力强。

最为典型的是全文将手指这一寻常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他们各自鲜明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征,很是有趣。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初步作者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

2.能够运用所学词语,复述课文内容。

3.能够正确使用单词“手指”进行句子编写,并能够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

4.能够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激发学生对手指的认知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能够复述关键内容。

•熟练掌握单词“手指”的用法。

2. 教学难点•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单词“手指”。

•能够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手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3.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引入课文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手指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手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阅读课文,学生跟读。

•解释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带领学生复述课文关键内容。

3. 操练和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指功能描述”小组讨论,每组成员分享手指的功能,并给出例句。

•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和引导,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手指的作用。

4. 巩固和拓展(10分钟)•布置学生课后作业:以“手指”为主题,写一篇读后感或绘画作品。

•鼓励学生多样化展示作业成果。

五、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再次强调手指的重要性以及本课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相关习题。

2.写一篇以“手指”为主题的读后感或绘画作品。

以上就是本节课《手指》的教学安排,希朝老师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篇一:教材分析: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足见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手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教师:请大家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出示“阅读提示”]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

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首先,读的时候,把易读错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解决,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相互交流;其次,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好,下面就请大家开始预习)2、出示口头填空,指名回答。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过渡:让我们带着“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开始学习这篇课文吧!1、想想作者写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列表格。

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学生自学,出示表格。

3、汇报交流。

4、快速浏览全文,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特点的?5、学生汇报6、教师小结:抓住手指各自的特点,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表达方法,语言风趣幽默;在文末直接表达感悟。

四、联系实际,感悟道理1、准备一支笔,一本厚书要求: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这只笔,看能不能拿起来。

用二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会有什么发现?2、做了这个游戏后,你认为和文中的哪段话相符,找出来读一读。

3、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教师小结: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a.造房子,既需要房梁也需要椽子、砖块……方有方的好处,圆有圆的作用。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

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以手指为对象,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

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互读、互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错字。

(2)做到流利:自然停顿,朗读通畅,不回读。

(3)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

(指名读)重点指导“弦”“轧”“薄”“憎”“窈窕”等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口头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2)引导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找出分别对应的文章所在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5.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6.本文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三、指导写字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规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秀教案1.研究13个新字,包括“弦”、“揿”,并掌握多音字“薄”的正确发音。

此外,还要学会写16个字,如“拇”、“搔”,以及21个词语,如“关节”、“拇指”等。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3.找出描写五根手指特点及作用的语句,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第一课时:一、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引入课题《手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生自己先读一遍,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一起齐读,重点理解课文的主题。

三、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同时也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引导学生分享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团结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在复故知的同时,引入新课,重点回顾课文的主题,即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二、通过学生的汇报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表格中的内容,同时也能体会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

三、重点体会课文中最能反映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句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分成小组来扮演五根手指。

我们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我们要表达的意图,编写了一个课本剧来表演。

每个人都扮演了一个手指,我们通过手指的姿态和性格来表现每个角色的特点。

最后,我们团结一致,把手指握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拳,这也向我们表明了团结就是力量。

3.接下来,我们指定几个小组到前面来表演我们编写的课本剧。

其他同学将评价我们的表演,教师也会根据表演情况给我们一些点拨和指导。

我们要重点关注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我选择手指来写一段话。

手指的姿态不同,性格也各异。

但当我们团结一致时,将手指握成一个强有力的拳,这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读句子,完成下列各题。
⑴、








4、组织学生展开五指争论。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路,联系实际谈人生哲理。(师点拨)
四、当堂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算盘 ( )鼻涕 ( )纽扣
( )电话 ( )脂粉 ( )螺丝
2用“√”划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⑴、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秀 优美)的两瓣。
⑵、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 唐突)的,无如中指。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南家咀小学师生共用学练稿
课 题
手指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自读课文




知识
目标
1、读通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首先,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
瘙痒 窈窕 秽物 纽扣 渺小
养尊处优 附庸 爱憎
2、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⑴、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
⑵、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
能力
目标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情感
目标
1、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2、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一、出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手指。(板书课题)。
手指
姿态
性格
启发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后教:1、交流五根手指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完成表格)
2、作者如何将这五根手指各具不同的姿态与性格写具体的呢?(生畅所欲言)
3、师过渡小结:五根手指多么平常,然而丰子恺先生巧妙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各自的特点,读起来充满情趣且令人印象深刻。那么他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又是什么呢?(指名反馈、体会道理)
⑶、指生活在优裕的坏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坏境。( )
三、自学。
师出示自学提示一:
1、自由快速朗读课பைடு நூலகம்。
2、练习为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开始自学)(4分钟后比谁自学效果好)。
师出示自学提示二:
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同桌合作探究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列表格。(5分钟后比哪个小组自学效果好)
⑶、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 差距),却无爱憎在其中。
3、看看下面的句子写的是哪个手指的特点。
⑴、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 )
⑵、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
⑶、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
⑷、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舞蹈作兰花状时,他们是最优美的两瓣。(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