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家庭原因和对策
我国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一:低保标准偏低在我国,低保制度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人群过上基本生活而设立的。
然而,目前我国的低保标准相对较低,很难满足真正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根据国家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各地低保标准均未达到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
这就意味着很多贫困家庭即使享受了低保待遇,仍然无法摆脱生活困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提高低保标准。
政府应该适当提高低保标准,确保贫困家庭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可以通过多方面补充资金来实现这一目标,如增加国家扶贫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捐助等。
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由于物价水平和经济发展具有时效性和不稳定性,政府应该建立起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跟进经济形势变化,合理调整低保标准,保证其与时俱进。
问题二:低保申请流程繁琐在我国的低保制度中,申请流程繁琐、审批时间长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贫困群众需要提供大量的材料证明自己的经济困难和家庭状况,这给他们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而且,由于申请审批程序复杂,导致办理周期较长,让有急需救助的人们等待过久。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简化申请材料和手续。
政府应该对低保申请所需的材料进行合理简化,并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在不降低公正性和透明度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和文件。
二、优化审批流程。
政府应该着重改善低保申请审批流程,减少冗余环节和审核时间。
可以通过优化相关部门协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效率等方式来实现。
问题三:资金分配不均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低保资金分配不均的问题凸显。
一些发达地区由于地理、经济等条件的优势,低保资金相对充裕,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却经常出现低保资金不足的情况。
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使得贫困群众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救助待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建立统一的资金调配机制。
政府应该建立起统一的低保资金调配机制,将资源有限但需求较小的地区与需求较大但资源匮乏的地区进行合理协调和分配,确保各个地区都能够公平获得低保救助。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本文将就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收入水平低目前,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这一问题主要源自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收入占比较高,农民在务农收入上较为依赖,而农业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水平的需求。
2. 收入不稳定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不稳定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农村就业市场相对不稳定,很多农民存在着季节性失业或者就业机会较少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收入来源不稳定,生活水平难以保障。
3. 劳动报酬低在农村,由于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较为普遍,很多农民在务农和临时工作中的劳动报酬都偏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尤其是一些妇女和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和技能单一,更容易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劳动报酬更是少得可怜。
4. 缺乏社会保障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资性收入。
在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农村居民依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也使得他们在工资性收入的使用和储蓄方面较为谨慎,难以实现家庭财务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二、对策1. 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为了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必须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增加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非农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和引导农民转移就业,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和收入水平。
2. 加强技能培训技能是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能力,增加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和收入。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保障力度,提高他们的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障水平,减少他们的风险感受,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工资性收入。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成因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成因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成因及对策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多数贫
困大学生都会面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精神病等等,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其社会成因及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成因
1、低收入户缺乏经济条件:贫困大学生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拥有较
低的家庭收入,很难承担大学生活动及生活开支;
2、社会阶层因素:贫困大学生同时承载着社会压力,大部分贫困大学
生来自底层,社会地位较低,他们可能会遭受排挤和歧视;
3、家庭环境因素:贫困大学生受家庭作用更加紧迫,缺乏父母的关心
与支持,容易落入受挫、自卑感的困境。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多种政策措施:国家应该加大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费,开展贫困大学
生就业扶助,帮助他们缓解经济负担;
2、完善网络资源:完善全国性的心理咨询平台,提供贫困大学生免费
的院校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开展心理教育:学校可以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打造校园和谐心
理环境,建立社会关爱机制,给予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安全感。
总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多方面的策略应用能够助力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健康成长,实现梦想。
各级政府应该及时采取和完善有效的政策措施,给予贫困大学生帮助,助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成长。
低保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低保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低保政策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推进,低保政策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低保标准不足、审核流程繁琐和管理漏洞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确保其更好地发挥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作用。
首先,低保标准不足是当前低保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我国一些地区,低保标准往往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导致低保对象无法真正享受到应有的保障。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低保标准的调研和分析力度,充分考虑物价上涨、生活成本等因素,合理提高低保标准,确保低保对象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其次,审核流程繁琐是低保政策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在申请低保过程中,往往需要居民提供大量申请材料,而且审核周期也较长,导致低保对象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获得保障。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简化低保申请流程,减少申请材料的数量和审核时间。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电子化申请和审核系统,提高审核效率。
此外,低保政策的管理漏洞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低保对象众多,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虚假申报、重复申请等。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强对低保资金的监管和使用审计,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低保对象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真正需要低保的人群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此外,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加低保对象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就业创业等措施,提升低保对象的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脱贫致富。
此外,还可以鼓励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企业为低保对象提供就业岗位。
总之,低保政策在保障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低保政策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政府应加大对低保标准的调研和调整力度,简化审核流程,加强管理和监管,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低保对象的就业机会,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收入在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日益扩大;目前,不仅是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行业间及区域间的收入差距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只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用合理对策进行分配才能使人民生活幸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关键词:收入差距分配格局合理对策引言收入分配,是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实践是富有成效的,打破平均主义,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是改革开放的初衷,也是推动改革的基本措施之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多样化,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群体中重新调整分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日益扩大;其分配现状主要表现在:地区收入差距在逐步加大,总体来说是东部明显高于西部;城乡及城乡内部差距十分显着;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严重,如垄断行业、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等收入高,而一些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收入在相对下降;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我国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由洛伦茨曲线而来,表示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这一指标为国际公认,在0到1之间取值,取值越大,平等程度越低;并且为国际警戒线,到之间算合理,超过为严重不平等;对于我国,面临不平等的面积越来越大,逐渐由45度偏向90度的完全不平等;图1: 1978-2010年全国基尼系数图1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总体上是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变化很大;在1978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仅为,而在2000年左右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在2010年已达;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预计我国基尼系数可能超过,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也会进一步加深;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东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54元,中部地区为16868元,西部地区则为15376元;东部地区由于自身区位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成为先富起来的地区,此外,中西部居民收入虽有提升,但跟东部相比差距明显;地理人文环境等差异条件、区域发展的政策性变化等均是造成不同地区收入差距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相对差距依然很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0年起波浪式上升,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达到倍,之后逐年下降,2015年缩小到倍,但是仍处于较高水平见图2;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的差别、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以及政策的倾斜等诸多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工资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越来越大;从人均年工资看,全国机关约1.6万元;事业单位约万元;企业约万~万元;垄断行业约6万元以上;可见一些垄断性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是如此的明显,在2010年两会中,有政协委员提供材料显示,“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垄断行业的员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其收入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家庭收入差距家庭收入差距明显;2015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报告指出,我国城乡家庭收入差距明显,城市最高20%的家庭收入是最低20%家庭收入的19倍,农村家庭间的收入不均程度大于城镇家庭;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显示,中国目前的收入和财产不平等状况正在日趋严重;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最为严峻的是,低收入家庭用于进行子女投资的资源很少,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在教育机会、劳动力市场中的机会等方面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劳动力市场中出现基于家庭收入背景的回报差异现象;有研究表明,家庭收入差距存在代际之间的传递现象,子女收入水平和父母收入水平存在正向关系;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国家的政策因素从政策方面看,政府对某些行业或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对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导致国家财富向企业、企业财富向个人倾斜,造成行业间和企业间竞争机会的不均等,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如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长期受国家政策保护,实行制度性垄断,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客观上拉大了行业间收入差距;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提倡部分人先富,然后带动后富,致使大部分人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得利,积累了一定收入,并且可以靠投资增值,造成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差距自然扩大;另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不断加大科研教育和第三产业的投入,逐渐将所其相关的单位国有化,推动着这些行业迅速发展,对于从事其他技术劳动或体力劳动的行业,投入力度小,工资增长速度慢,客观上也加剧着行业企业间的收入差距;非法收入和腐败因素加剧收入分配差距一部分人为了个人利益或者局部利益或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毒,从而获取暴利;或欺行霸市、黑心宰客,从而暴富起来,形成了被社会关注的高收入群体;或一些掌握着行政权力和稀缺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寻求在行政定价与市场价格之间产生的巨额政策“租金”,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蔓延;这突出地表现在国有土地和国有资产的划拨与交易、贷款及各种许可证的发放、稀缺资源的调配、上市指标和各种投资项目的审批等方面;虽然这部分人在总人口中比重不大,但其危害性不可低估,人们对分配不公的痛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非法收入者的反感,非法收入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削弱了人们对分配制度改革的信心,也加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还未完全形成市场经济要求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根据平等的权利进行公平竞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机会的平等或起点的平等;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行业垄断促使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某些特殊行业和特殊企业掌握着垄断性的权力和垄断性的资源,它们与其他一般的行业和一般的企业处在不平等竞争的地位,并且垄断行业在缺乏适当约束机制的条件下将垄断收益大量分配给职工个人,以致形成这些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如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和房地产等行业;这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合理扩大;2.税收调节不力税收对收入分配可以起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差距,防止贫富分化过分悬殊;但目前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情况并不乐观,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漏洞很大;部分单位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用来发放工资以外名目繁多的各种补贴、奖金,以及各种财务制度不允许的开支,未在工资表中体现的个人收入,税务部门很难对其征收,部分高收入者,如私营企业主、从事第二职业的兼职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其收入缺乏有效的监控,也常漏征个人所得税;据有关方面统计,2001年中国7万亿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到储蓄总额的80%,但其所交的个人所得税仅占总量的不到10%;低收入者如工薪阶层,由于其收入简单明了,却成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有人把这个现象概括为个人所得税“管住了工薪阶层,却管不住新兴贵族”;富人大量逃税,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巨额损失,还使得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失效,富者更富,贫者更贫,导致了“逆向调节”的后果,贫富差距由此进一步拉大;三、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积极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适当范围之内收入分配差距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要素在市场中按贡献分配;要素所有者决策的差异以及要素配置合理性的差异所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激励机制;b、改革的先行推动者和早期实践者,他们可能会得到较高的收入;这种收入是他们投入产出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对改革创新者的激励,这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是合理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c、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可以形成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和多层次的购买力,可以推动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生产的投向,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d、差距的适度扩大可以让金融资本在少数人手中集中,形成更大的社会投资规模,从而增强资本积聚能力,推动社会经济更快地向前发展;收入分配差距的消极影响收入分配差距引起不公平竞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竞争,降低工作效率;劳动力素质差别的存在会导致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竞争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是居民经济机会不平等的重要方面,并且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所引起的收入分配差距可能会产生收入分配分化的“马太效应”;1再者,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会导致个人权力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在市场经济中,权力和金钱常常是可以互换的;收入分配差距一旦扩大,高收入者很可能获得更大的权力,而权力的不均等又能成为收入和财富进一步扩大的源泉;这就是说,结果的不平等会导致和加深起点的不平等,起点的不平等反过来又会加深结果的不平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意味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后,收1郭聪:“关于我国收入差距的社会现状探析”,。
农村低收入群体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农村低收入群体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根据中央精神把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山东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的低收入群体。
2008年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68.3元,比上年增长11.1%,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20%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为此,高度关注并重点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对于促进农民收入总体水平的提高,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山东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现状和特征低收入群体是指相对于一般水平,收入处于较低层的居民家庭。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农户按人均纯收入排序后,五等份分组为20%低收入户组、20%中低收入户组、20%中等收入户组、20%中高收入户组、20%高收入户组。
本文以20%低收入农户的人口作为山东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
(一)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提高增收难度仍然较大对全省有代表性的39个县的42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山东20%农村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为1537.4元,比上年增加164.5元,增长12%,增速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0.9个百分点。
低收入组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830.9元,比20%的高收入户低7521.7元,高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的5.9倍。
高低收入差距之比,由2000年的1:4.86扩大到2006年的1:5.89。
从总量上看,低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省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
1、收入来源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
2006年农村低收入农户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856.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55.7%,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低收入农户现状分析和持续增收对策思考
低收入农户现状分析和持续增收对策思考国家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宏伟蓝图,这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重要举措。
实现国民收入倍增关键在于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增加重点在于低收入农民群体实现增收。
本文以沿海发达某县为例,通过对低收入农户现状分析,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快低收入农民增收作一分析思考。
一、低收入农户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据统计分析,按照省定扶贫标准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5500元和地方扶贫标准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8700元的要求,某县确定的省级低收入农户户数和人数为1326户和2188人,县级低收入农户户数和人数为5620户和14970人。
综合计算,全县县级以上低收入农户户数和人数为6946户和17158人,占全县农户比重达到8%。
具体分析出现了三种趋向:(一)从地域分布分析偏向于偏远区域群体。
我县低收入农户主要分布在320国道以北区域,靠近县城区域低收入农户较少。
其中分布较多的镇分别为西塘镇(1363户、3331人,分别占比19.62%和19.41%)、陶庄镇(751户、1408人,分别占比10.81%和8.21%)、姚庄镇(1040户、2861人,分别占比14.97%和16.67%)和天凝镇(1549户、4155人,分别占比22.30%和24.22%)。
低收入农户现在本村内以纯农业为主的15349人,占比达到89.46%。
(二)从就业分布分析偏向于无固定职业群体。
全县低收入农户从事种养业的2883人,占比16.8%;从事加工业的654人,占比3.81%;从事建筑业的178人,占比1.04%;从事工业1080人,占比6.29%;从事第三产业668人,占比3.89%;读书的1840人,占比10.72%;无职业886人,占比5.16%;其他8969人,占比52.27%,这部分群体大部分是打零工为主,没有长期固定的职业。
(三)从文化素质分析偏向于低学历弱势群体。
在低收入人口数中文盲半文盲有4679人,占27.27%;小学有6249人,占36.42%;初中4168人,占24.29%;高中787人,占4.59%;中专435人,占2.54%;大专以上574人,占3.35%。
低收入家庭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低收入家庭调研报告篇一:关于贫困家庭的调研报告关于贫困家庭的调研报告根据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我的中国梦大学生党员访万家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于20XX年1月25日到**特困户张日如家进行入户走访,现将调查情况及帮扶计划措施报告如下。
一、特困户基本情况张日如,家住**市**县,农民,家中有人口8人,家中有6个小孩,其中5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都已结婚,4个女儿都嫁到外省,生活也不太富裕,很难回家一次,儿子还在读书,支出费用较大,生活来源完全靠农作物,耕地7亩,完全靠其妻子来劳作,因为其丈夫身体不太好,不能干重活,所以其妻子是家中的主心骨,以前住的房子破败不堪,很容易倒塌,他的妻子四处借钱建了房子,目前还欠债,平均月收入500,生活较为困难。
根据调查情况,其家贫困原因有:一儿子上中专学支出费用较大,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
二、除了农作物,无其它收入来源,由于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单一,主要以种植收入为主,偶遇干旱,农业辛勤劳作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致富的路子比较窄。
由于其文化程度较低,长期在家务农,没有外出务工的经验和技术,没有致富的观念。
此外,我们也调查了多户贫困家庭,根据调查情况,总结出了几个**县贫困原因:一、文化程度较低,**县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援,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在**县,多数人的家依山而建,在20XX年期间,因雨水较充足,导致多处山体滑波,不少人的房屋倒塌,不得不到处筹钱建新屋,致其家徒四壁。
三因病、残致贫。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
贫富差距的原因与对策
贫富差距的原因与对策贫富差距是指社会中贫困人口与富裕人口之间的经济差异。
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
贫富差距的扩大不仅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削弱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贫富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贫富差距的原因1.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但农业收入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
与此同时,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较慢,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2.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下,导致贫困家庭的子女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而在富裕地区,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质量高,富裕家庭的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增加了他们未来获得高收入的机会。
3.就业机会不足就业机会的不足也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就业机会有限,导致大量劳动力无法找到稳定的工作。
而在发达国家,由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一些传统产业的就业机会减少,导致一部分劳动者失业或收入下降。
4.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贫困人口难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教育和养老保障。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虽然相对完善,但由于财政压力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社会保障水平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二、贫富差距的对策1.调整经济结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加强教育投入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的贫困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贫困问题不仅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生存状况,也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
为了深入理解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以下将从经济、教育以及社会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经济原因分析农村贫困的经济原因根植于资源缺乏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首先,农村地理环境较差,土地资源稀缺,这导致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且不可持续。
农村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面临土地面积有限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导致农业效益低下。
其次,信息不对称和技术滞后也制约了农村发展。
农民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无法有效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导致利益受损。
对策研究:为了解决农村经济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通过修建农村公路、水利设施以及通讯网络等,可以解决交通不便和信息不畅的问题,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其次,应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产能和质量。
加强农村合作社的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更好地参与到现代农业生产中。
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原因分析教育是农村脱贫的重要因素,但农村教育滞后是让贫困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校舍设施简陋,这导致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低下。
由于家庭收入有限,农村学生普遍面临辍学或者不愿继续上学的问题,教育程度低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对策研究:为了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拨款,提高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和家庭的资助,确保贫困学生能够继续上学。
此外,可以通过建立与乡村特色相关的职业教育,培养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三、社会原因分析农村贫困问题还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农村贫困家庭普遍存在传统观念守旧、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中等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问题与解决——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城 市 低收 人 家 庭是 指 家 庭成 员 人 均 收入 和家 庭 财 产状 况 符合 当地 人 民政 府 规 定 的低 收 入 标 准 的城
市居 民家庭 。认 定城 市低 收入 家庭 是住房 救 助 、 医疗
务越 来越 重 .传 统 的核 查 手段 已不 能 满 足 实 际工 作 需 要 为 了规 范廉 租 住 房 、 济适 用住 房 保 障 以及 其 经
规 范此 项工作 积 累经 验
为, 芜湖 市 出 台 了《 湖 市 城 市低 收 人 家 庭认 定 暂 行 芜
办法 》 同时 , 了 获取 更 为 准确 的居 民收 入 与财 产 。 为
信息 , 芜湖 市建 立 了惠 民直 达信 息 系 统 。 个 系统 整 这
合 了分 散在 公 安 、住房 城 乡 建设 等部 门群 众 的基 本
电子 信 息 . 中形 成 了一 个 惠 民 电子数 据 库 . 集 为各 专 项 社 会救 助 部 门 对 申请 人 的 家庭 经 济 状 况核 对 提 供 电子 信 息服 务 芜 湖市 低 收 人 家庭 认 定 工 作 已经 取 得一 定 的成 效 然 而 当前 芜 湖 市低 收 入 家 庭认 定 工
本 研究 采 用 随 机抽 样 、 谈 法 、 型 座谈 会 相 结 访 小
作 仍 存 在一 些 问 题 .芜 湖 市 低 收入 家 庭 认 定机 制 亟
待完 善
合方式 , 先在 镜 湖 区 、 江 区 、 鸠 弋江 区 、 山 区随机 抽 三 中镜 湖街 道 、 陡街 道 、 山街 道 、 江 桥街 道 , 在 官 三 弋 并 各 街道 工作人 员 的帮 助下 获取 低 收入家庭 名 单 。 再次
他 社 会 救 助 工 作 中 的 城 市 低 收 人 家 庭 收 入 核 定 行
低收入家庭原因及对策
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正文内容社会调查基本情况2011暑期社会实践——民和县……镇农村低收入家庭调查总报告第一部分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基本国情,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根据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的有关规定,我小组按照院方有关要求,积极配合与组织了暑期的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城乡差距,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村,明确大学生更的使命和肩上的责任。
也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农村低收入人群,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帮扶与资助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活动中,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更多的帮助,做出大学生应有的努力!我们特组织了此次调查。
本次活动,流程基本分为准备期、实施期、总结期、汇报期四个阶段。
从团队的组织、项目的申报,到材料的准备,收集;从后期的实地考察、采访,再到前往有关部门反映调查情况等等。
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基本上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大量与农民生活情况有关的资料,而且也发现和记录了不少在当今农村低收入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切都不仅使我们掌握了十堰市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更使我们发现了在农村问题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本文根据农村低收入家庭情况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民和县农村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状况和致贫原因,反映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呼声,希望为政府与有关部门制定保护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XX的5919元。
但在体制不断转换的过程中,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高平均收入条件下的低收入群体则不容忽视。
中国2020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
我国2020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分析在我国2020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家庭收入在不同层次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们可以对我国2020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家庭收入的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
一、低收入家庭根据我国2020年的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低收入家庭占比较大,这一现象在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地区都十分普遍。
低收入家庭往往面临着生活压力大、教育医疗资源匮乏等诸多困境。
这些家庭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导致收入增长缓慢,难以摆脱贫困状态。
二、中等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在我国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他们通常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相对较高的收入,但仍然面临着房价上涨、子女教育负担重等问题。
然而,与低收入家庭相比,中等收入家庭有更多的选择,能够更好地改善家庭生活水平和健康教育水平。
三、高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在我国社会中的比例虽然较低,但却在继续增长。
这些家庭通常拥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资历,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他们的生活水平较高,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给自己的家庭成员,同时也对社会公益事业有着较大的支持和影响力。
我国2020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反映了我国家庭收入在不同层次之间的差距。
在评估这些数据的我们也需要关注家庭收入分配不均和社会公平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也需要更多地关注中等收入家庭的实际需求,制定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政策措施,营造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对于高收入家庭而言,在享受自己辛苦劳动所带来的成果的也应该更多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希望看到我国家庭收入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不同层次的家庭都能够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发展机会。
这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个更加和谐和美好的社会。
总结回顾:通过对我国2020家庭收入等级比例表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家庭收入的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
缓解低收入家庭生活压力的对策
缓解低收入家庭生活压力的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放缓,低收入家庭生活压力逐渐增加,成为了社会问题的一个焦点。
这些家庭面临着更高的物价、更高的房租、更高的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等等,因而这些家庭如何缓解生活压力,成为了社会各方面关注的话题。
一、解决低收入问题首先,缓解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压力最基本的就是要解决低收入问题。
政府需要在税收上给予低收入家庭更大的减免,同时也可考虑提高税收上的调节性政策,以达到更好的收入调节效果。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扶贫政策、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慈善捐赠等多种方式,帮助低收入家庭改善生活境况。
二、增加收入来源除了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低收入家庭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来源,以缓解生活压力。
例如,通过在工作之余开展打工、兼职、小微企业等方式,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以避免带来更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
三、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在缓解生活压力的过程中,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以达到更好的财务平衡。
这包括各类贷款、信用卡消费等开支和习惯的改变。
例如,采用“先存钱,再花钱”的理念,逐步树立储蓄观念,将部分开支用于积累储蓄、投资等,以增加收益和稳定财务。
四、精打细算缓解生活压力的另一个方式是精打细算,将生活中的一些必要开支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节约能源、节约交通费用、合理规划饮食等方式,减少开支、避免浪费,以达到更好的生活经济效益。
五、寻找帮助和支持在缓解低收入家庭生活压力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帮助和支持。
可以与相似情况的家庭联系,分享经验和资源;与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联系,获得合适的帮助和支持;与身边的亲朋好友联系,获得情感支持和鼓励。
总之,缓解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压力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支持,低收入家庭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和削减不必要开支,以及通过精打细算和寻找帮助和支持等方式,共同实现生活财务平衡,达到更好的生活效益和福利。
低收入群体成因及对策思考
低收入群体成因及对策思考耿车党政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四大建设中,又要从小处“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走共同富裕道路。
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把基尼系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着力点在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区发展步入快车道、良性循环,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但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甚至产生新的低收入群体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资料查询,今年二季度耿车镇涉及弱势群体的上访共15人次,占全镇上访量的37.5%,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上升趋势。
反映的问题主要有:生活困难、疾病求助、下岗失业、由于突发事件受到伤害、住房、养老、低保、残疾人求助等。
低收入群体的问题尤其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问题已逐渐成为我镇乃至全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低收入群体形成主要原因低收入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于家庭客观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制约,也有来自主观行为、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
据调查问卷统计主要原因有:1.自身素质原因。
大部分低收入群体文化水平较低,1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以致不太能接受新观点、新事物,自我发展的空间狭小。
同时,低收入群体还普遍存在着劳动力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发展生产的资金缺乏等问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自力更生和发展。
2.自然灾害原因。
低收入群体拥有社会资源量少,物质条件困难,社会关系有限,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低。
譬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他们受到的打击更严重,往往“致命”,长期难以恢复生活、生产。
仅2010年我镇因雪灾、9.7汛灾、旱灾受灾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就近300人。
3.子女上学原因。
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子女上学对每一个家庭都是一笔沉重的开支,义务阶段外的教育费用更高,尤其是高等教育,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至少要1万多。
家庭贫困的原因范文
家庭贫困的原因引言家庭贫困是指一个家庭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生活水平低于贫困线的状态。
家庭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原因涉及经济、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三个方面来探讨家庭贫困的原因。
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经济问题:就业问题家庭成员缺乏稳定的就业机会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
就业机会有限或就业市场不景气导致一些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此外,一些家庭成员可能由于技能不足或教育水平低而无法获得高薪工作。
低工资和不稳定的收入低工资和不稳定的收入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
一些劳动者可能只能从事低薪的工作,收入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
此外,一些家庭可能还面临着工资拖欠、不按时支付工资等问题,导致收入更加不稳定。
高昂的生活成本高昂的生活成本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另一个因素。
生活成本包括食品、住房、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的开支。
如果家庭的收入无法覆盖这些基本开支,就会导致家庭贫困。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不健全社会保障不健全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
某些家庭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保障福利,如医疗保险、退休金等。
在面对意外事件或重大疾病时,家庭可能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从而陷入贫困。
社会歧视和不公平社会歧视和不公平现象也容易导致家庭贫困。
某些群体由于种族、性别、残疾等原因可能受到歧视,他们面临更大的就业难题和收入差距,从而更容易陷入贫困。
缺乏社会资本缺乏社会资本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
社会资本包括人际关系、社会网络等。
如果家庭缺乏有效的社会资本,如没有合适的人脉关系、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等,那么他们很难从社会资源中获得帮助和支持。
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教育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一些贫困家庭由于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孩子们接受的教育质量较低,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增加了他们陷入贫困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正文内容社会调查基本情况2011暑期社会实践——民和县……镇农村低收入家庭调查总报告第一部分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基本国情,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根据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的有关规定,我小组按照院方有关要求,积极配合与组织了暑期的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城乡差距,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村,明确大学生更的使命和肩上的责任。
也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农村低收入人群,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帮扶与资助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活动中,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更多的帮助,做出大学生应有的努力!我们特组织了此次调查。
本次活动,流程基本分为准备期、实施期、总结期、汇报期四个阶段。
从团队的组织、项目的申报,到材料的准备,收集;从后期的实地考察、采访,再到前往有关部门反映调查情况等等。
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基本上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大量与农民生活情况有关的资料,而且也发现和记录了不少在当今农村低收入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切都不仅使我们掌握了十堰市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更使我们发现了在农村问题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本文根据农村低收入家庭情况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民和县农村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状况和致贫原因,反映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呼声,希望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保护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0年的5919元。
但在体制不断转换的过程中,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高平均收入条件下的低收入群体则不容忽视。
特别是农村一部分人的贫困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由于地区的差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 “三农问题”受众人瞩目,低收入群体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更加有效地扶助低收入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与政府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焦点问题。
我们以一百户农户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找准敌手农户贫困的根源,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活动前期,我小组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认真制作好了《农村低收入家庭情况问卷调查报告》和《2010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反馈书》,作为调查资料,并且事先向有过社会实践经验的学长和老师们咨询有关的事项,准备好了学校开除的证明和介绍信,为前往目的地的调查做好铺垫。
第三部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边陲,素有“青海门户”之称。
全县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223米,最低海拔1650米,相对高差2570米。
县境南北长约69公里,东西宽32公里,地形呈东西窄、南北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这里高原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十分显著,光热资源比较充足,黄河、湟水河经南、北流经县域,形成了著名的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
除盛产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瓜果蔬菜,在全省享有“瓜果之乡”的美称。
县府所在地川口镇是古丝绸之路(辅道)和唐蕃古道(南道)的必经之地,是东下兰州、西上西宁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屯兵镇守的战略要地。
今109国道、兰青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县辖22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回、土、藏等14个民族,全县人口3 9.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4.8%。
民和是农业大县。
近年来,民和县以特色农牧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特色农业主导地位已经形成。
冬小麦、优质马铃薯、杂交油菜、精细蔬菜、制种、全膜双垄集雨栽培等优势作物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全县特色农作物占到总播种面积的76%以上。
畜牧业、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民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令人瞩目。
民和建设农业示范园区,是以省委打造“河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和地委“建设全省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和集散中心”为契机,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按照“园区引领、产业带动、基地推进、项目支撑、服务保障”的总体思路,全面启动高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计划按照“一区多园,点状分布”的建设模式,投资35381万元,利用三年时间,努力建设包括一个综合功能区、七大核心示范园和十二个十大辐射基地。
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菜、花卉苗木繁育、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特色养殖业,努力将园区建成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基地,现代科技的辐射源,成为全县乃至全区、全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样板,积极引领全县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转变。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和在对当地的了解之后,我们得知,在农村已经存在了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局面。
还有其他的问题,例如低收入家庭面临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求学难、保障难等“五难”困境,这些都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之后,我们向村民发放了《农村低收入家庭情况调查问卷》,请村民协助我们完成调查。
考虑到当地人口众多,于是我们便采用抽样调查法,一家一家的前往调查,这样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却是我们获得了最真实可靠的资料。
在我们的调查走访工作中,除了村民给我们提过的问题之外,我们自己也在留心农民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先将有关情况做以归纳:一、农村低收入家庭基本情况:从被调查情况看,低收入家庭由于老弱病残者多,或者是家庭劳动力人数少,导致经济收入来源较单一,一般以务农和打工为主要,少数家庭以小本生意增加收入。
导致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令人担忧。
1家庭基本收入低,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通过我们的调查,大多数低收入户只能在当地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家庭人均年收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2500元左右),约占调查总数的56%,每个家庭的劳动力人数大多数在1个的占86%,而家庭人均年支出在3000元以上的却约占47%,这其中,收入与支出呈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除此之外,农村人口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年长的主要从事务农及小本生意。
青年人则多半选择外出打工或者经商。
很少有人能够从事稳定的职业。
2、消费层次较低,看病就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维持生活,低收入家庭省吃俭用,将衣食住行的支出压到了最低的水平,其中,医疗费用支出是低收入家庭消费支出中日常开支外的另一项支出大项,致使多数低收入家庭陷入目前生活困境。
有的特殊家庭几乎将全部的生活开支都投入在医疗上。
据不完全统计,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农村依然大量的存在。
虽然现在的农村医疗合作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初具规模。
但是由于地方机构的部分负责人办事效率不够高等等原因,导致很多地方的医保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农民看病就医难的情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但这还不足以满足日渐增长的物质生活。
就此次调查情况反映,身体状况较好的居民只占总数中的一小部分,农民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
3、文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子女受教育情况良好。
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大多数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小学以内学历(包括没读过书的)的约占53%,而初中学历的约占42%,很少有高中程度。
这也是我国目前农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但当咨询到子女的受教育情况时,很多家长都表示要积极支持子女读书,就已调查数据显示,正在接受高中以下教育的占约70%,上大学的约占7%,而少数由于特殊情况而没有读书、外出打工的只占23%,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对于家境不殷实的低收入家庭,越来越高昂的教育支出将使家庭长期背负重担,生活条件也长期无法得到改善,对改善低收入家庭增加收入是个不小的障碍。
4、抗险能力不够高,自救自保意识低。
家庭财产是否殷实,反映了一个家庭抗风险能力的高低。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农村低收入家庭缺乏购买保险的意识,在他们的生活只能维持在解决温饱这一程度的情况下,保险对他们是个遥远的东西,还有大部分人依旧缺乏自保自救的意识。
目前,由于农村养老保障政策不全、资金筹措困难等多方面原因,保险政策在农村的覆盖率一直不是很高,而低收入家庭的覆盖率更低。
这无疑给政府出了一个较大的难题:如何解决农民的财产和自身保险风险问题?如何使农民主动、愿意去购买保险?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致贫原因一显形问题(一)自然性结构1、人口结构与贫困分析(1)人口规模与贫困。
低收入家庭的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较为明显。
独居,寡居家庭较多。
由于农村低收入家庭规模较小,日常刚性支出较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庭的贫困。
[2](2)家庭类型与贫困。
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家庭类型来看,14.0%的家庭是单身与子女家庭,17.2%的家庭是无子女家庭,与一般农村住户家庭相比,1代人、1人户、2人户家庭在低收入家庭中增长很快,除核心家庭占多数以外,单亲家庭和单身家庭正构成低收入家庭人口结构的重要内容。
(3)代际结构与贫困。
从代际结构来看,隔代共居(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与老老共居(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些家庭中缺少经济支撑的中年人,直接导致了低收入家庭的贫困。
2、年龄结构与贫困分析(1)户主年龄结构与贫困。
在一个家庭中,户主担负着家庭事务管理和家庭经济保障的双重任务,是家庭成员中的核心角色,户主的年龄结构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经济状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户主平均年龄为老人的占44.7%,农村低收入家庭中户主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
与户主年龄结构相对应,这些家庭大部分处于空巢期、鳏寡期。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家庭在不同生命周期面临不同的任务和困难,同时,前一阶段的经历会对其后面阶段的经历产生影响,一些特定阶段的问题会在后一阶段重新出现。
处于空巢期、鳏寡期的低收入家庭,户主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养老功能。
但由于户主在就业困难、失业、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使其在养家糊口的过程中经常处于贫困和低收入状态,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及早安排自己养老事宜,从而导致老年期基本生活水平逐年下滑。
(2)家庭年龄结构与贫困。
家庭年龄结构是指家庭所有成员的年龄在家庭整体上的构成特征,主要可以从“家庭老人数量”和“家庭学生数量”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同一般农村家庭相比,农村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数量较多,有1/3的家庭有1个老人,1/4的家庭有1个以上老人。
在家庭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家庭成员赡养老人的负担较重。
另一方面,低收入家庭有学生数量多,也是导致低收入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每4户低收入家庭中就有1户家庭有在校学生。
其中,,初中及高中、中专、中技学生占50%。
这些家庭一年用于教育的开支达到了4000元左右,占全年总收入比重相当高,小学学生占35%。
可见,经济尚不宽裕的中低收入家庭,只要有1个学生上学,高昂的教育资本投入,便会立即让这些家庭入不敷出,成为贫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