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规划中的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规划中的排水工程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dd7528c80eb6294dc886c21.png)
城市规划中的排水工程规划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居住区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居者有其屋”的福利分房时代思想,而是更多的关注了公建配套、生态环境各方面。
在此背景下,要求我们规划人员在城市规划中做好各项工程规划,尤其是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是关系到城市各项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排水工程节水不同城市有不同的自然、历史、性格、风貌,因此不同地区的城市建筑、给排水工程规划、设施规划等都有其各自的差异性。
在城市规划中,做好排水工程规划,不仅影响到整个小区环境体系的构建,还会直接影响城市居住区的生活质量。
1 城市排水规划的总体原则1.1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城市排水规划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要求进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与城市给水工程、供电工程、燃气工程、供热工程、环境卫生等专业工程规划衔接。
1.2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点,城市排水要考虑排水坡度,因此要分析城市排水的现状和城市的地形特点,在管线选择方面要尽量采取重力流输水,并尽可能与道路坡向相结合,以减少管道埋深。
1.3 利于发展原则城市排水属于市政工程规划的范畴,城市规划的执行,要以市政先行为原则,因此在进行排水工程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城市中长期发展的要求,做到远近期结合。
2不同地区排水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2.1干旱地区与多雨地区城市――排水与水资源应用2000年以来,我国就已经发生了多次地区干旱事件。
波及范围比较大的如2000年春,夏,北方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
2001年我国为1999年和2000 年连续大旱之后的有一个特大旱灾年,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的春夏连旱持续时间长,受旱面积大。
其次还有2004年东北干旱,2006年川渝干旱,2008年11月,北方大旱。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d0d4396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6a.png)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以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的需求,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和环境的良好水平。
下面简要介绍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1. 数据收集与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与城市供水和排水相关的数据,包括城市人口数量、工业发展情况、现有供水和排水设施的状况、水资源供需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面临的供水和排水问题,为后续的规划提供依据。
2. 规划目标的确定:在基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城市供水和排水的总量、质量和可持续性要求,以及供水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
3. 需求调研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户的供水和排水需求进行调研和预测。
通过调研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特点和波动情况,为后续的供水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4. 技术方案的制定:根据需求调研和预测结果以及现有的供水排水设施状况,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
这些方案应该包括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布局、主要设施的类型和容量、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等。
5. 经济可行性分析:对制定的技术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投资规模、建设成本、运营费用和收益等指标的综合评估,判断技术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为决策提供依据。
6. 环境影响评估: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供水排水设施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质安全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技术方案的优化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7. 社会可行性评估:对规划方案的社会可行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户是否能够接受和支持规划方案、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避免规划方案引发社会反对和争议。
8. 综合评估和决策: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技术方案、经济、环境和社会可行性评估的结果,综合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优劣,最终确定最适合的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方案。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https://img.taocdn.com/s3/m/d297635f26fff705cd170a46.png)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318-20001 总则1.0.1 为在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提高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排水工程规划。
1.0.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在城市排水程规划中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4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划定城市排水范围、预测城市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1.0.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
1.0.6 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用地应按规划期规模控制,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与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以及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
1.0.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排水范围和排水体制2.1 排水范围2.1.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2.1.2 当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设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时,应将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及其连接的排水管渠纳入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范围。
涉及邻近城市时,应进行协调,统一规划。
2.1.3 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城镇,其污水需要接人规划城市污水系统时,应进行统一规划。
2.2 排水体制2.2.1 城市排水体制应分为分流制与合流制两种基本类型。
城市排水体制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要求,当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2.2.2水排放系数,其数据应按厂、矿区的气候、水文地质条件和废水利用、排放方式确定。
1 城市污水排放系数应根据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之和占城市供水总量的比例确定。
2 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应根据城市规划的居住水平、给水排水设施完善程度与城市排水设施规划普及率,结合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确定。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118fe67dd88d0d232d46ae3.png)
污水处理厂靠近出水口,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在河流 的下游,并在城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与居住 区及公共建筑留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
39
3、污水的利用和处理方式
排入水体、灌溉农田、重复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要求和处理方式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产 生影响。
集输送由支管流来的污水;主干管是汇集输送由两个以
上干管流来的污水,并将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或排放地 点。总干管尾部通常不接其他管道。
室外污水管道系统附属构筑物:检查井、跌水井、倒虹 管。
(3)污水泵站
受到地形等条件的限制时需设置泵站,分为:中途泵站、 终点泵站、局部泵站。
(4)污水处理厂
供处理和利用污水和污泥的一系列构筑物及附属构筑物 的综合体。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将车间及其他排水对象所排出的不同性质的废水收 集起来,送至回收利用和处理构筑物或排放。
组成部分:
1、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 2、厂区管道系统 3、废水泵站和压力管道 4、废水处理站 5、出水口
.
26
.
27
(三)雨水排水系统
4、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关系
工业企业位于城市内,应尽量考虑工业生产污水(无害 化)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一起排除处理。
5、污水主干管的位置
主干管的走向取决于城市布局及污水厂位置。 主干管最好设置在次要街道上,便于施工和维修 主干管不能埋置太浅,但也不宜太深不易施工 尽量避免与河流、铁路等交叉,避免穿越劣质土壤地区
第四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c90087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3.png)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主要包括水资源评价、水需求预测、水资源配置、供水系统规划、排水系统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进行水资源评价,包括对城市周边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分布、水量以及水质等情况。
通过水资源评价,可以明确城市所能利用的水资源,为后续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进行水需求预测,根据城市的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农业用水等因素,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的供水需求量。
在预测中还需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进行灵活调整。
然后,进行水资源配置,根据城市的水资源评价和水需求预测结果,合理配置已有的水资源,考虑水源地的开发利用、水量的分配以及水质的处理等问题,确保供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进行供水系统规划,包括供水工程的设计和布局。
要考虑城市的用水量、用水压力、供水管网的布设等因素,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规划中要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54c46b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a.png)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我们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全面的考虑,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需要充分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划和需求。
城市的发展规划对于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来确定相应的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内容和重点。
也要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用水用量、用水习惯等情况,以及城市的雨水排放情况,这些都是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
只有深入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划和需求,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需要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城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于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地质条件、水资源情况、气候特点等都会对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产生影响,需要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案,确保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需要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在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中,需要注重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手段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可以通过建设节水型设施、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方式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只有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才能实现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在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变化,提前做好规划和预留空间,确保给水排水工程能够适应未来的需求和变化。
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确保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的分析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27f8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f.png)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的分析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合理规划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不仅可以保障城市的供水和排水需求,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环境保护水平。
对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都会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对未来的城市发展进行充分的预测和规划。
在给水方面,需要考虑城市用水量的增长趋势,确定未来的给水需求,并合理安排供水设施的建设。
在排水方面,需要考虑城市的建设用地和自然地形,确定城市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以保障城市的排水需求。
只有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出合理的规划。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也不例外。
在给水方面,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采取节水措施并建立循环水利用系统,以降低城市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在排水方面,需要设计合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排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促进城市的水体环境恢复与保护。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排水出口,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还需要考虑城市的抗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威胁,例如干旱、洪水、地震等,因此在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抗灾能力。
对于给水系统来说,需要设计合理的水源保护区和备用水源,以应对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带来的用水紧缺问题。
对于排水系统来说,需要合理规划排水设施和管网,增强城市的排水能力,以防范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还需要充分考虑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选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c15956bb84ae45c3b358c03.png)
截流式合流制
特点:投资较省、污染不大、有污水厂 适用:干旱地区、旧城改建
完全分流制
特点:投资大、污染小、有污水厂 适用:新建地区
不完全分流制
特点:投资较省、污染小、有污水厂 适用:地形起伏且水系健全地区
返回
LOGO
二、城市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体制选择
环境保护方面 工程投资方面 近远期关系方面 施工管理方面 城市建设初期,根据情况,采用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 流制、不完全分流制,逐步向完全分流制过渡。 要因地制宜,一个城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排水体制是很 正常的。
★雨水排水系统
*用来收集径流的雨水,并将其排入水体。 *包括:房屋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街坊或厂区雨水 管渠系统;街道雨水管渠系统;雨水泵站及压力管; 出水口。
前进
返回
LOGO
街坊污水管道系统布置图
前进
返回
LOGO
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平面示意图
返回
LOGO
四、城市排水工程系统布置
形式分类
Q (n0 1)Qf Q1 Q2
前进 返回
LOGO
返回
LOGO
合流制改造
★改合流制为分流制 ★保留合流制,修建截留干管
返回
LOGO
第五节 污水处理
污水指标(P145) 处理方法与处理分级
★物理法 ★生物法 ★化学法
厂址与用地
★污水处理厂 ★小型污水处理站 ★生态型处理设施
口径小,造价节省;污水 排放迅速
★缺点:水体污染严重
返回
LOGO
截流式布置
正交式的基础上,在河岸 敷设总干管,将各干管的 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的方 式。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的分析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02c74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c.png)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的分析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和生活环境的卫生情况。
合理规划城市的给水排水工程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进行分析,探讨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水需求的增加将对城市的给水排水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合理规划能够优化城市的给水排水系统,提高供水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排水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将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规划可以确保居民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同时提供有效的排水系统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
这不仅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针对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我们有以下建议。
需要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体系,整合城市规划、建设和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和力量,统筹规划城市的给水排水系统。
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来优化和提升城市的给水排水系统,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面临日益增长的挑战和影响因素,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管理,促进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向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加可靠和优质的服务。
【2000字】。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ce2a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5.png)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随着经济的高速开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已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变到改善生活环境和质量方面,对城市根底设施的建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由为大家的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划定城市排水范围,预测城市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展排水系统布局;原那么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的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立规模和用地。
排水工程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和某一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重要性排水工程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目的之一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立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
因此,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当地的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一)排水工程设计的原那么排水工程设计要在分析城市排水管线系统现状的根底上,结合城市排水规划的相关技术指标,计算城市排水管线的容量并提出详细要求;落实上一层排水工程规划在规划区的城市排水设施数量、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布置排水管线走向并计算管径或断面。
(二)排水工程设计的任务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
城市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指建立在市政道路上,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雨水、污水的城市排水设施的设计。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涵盖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过程规划和修建规划中,其作用是要指导下一层次的排水专业规划或排水工程设计。
排水工程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分析区域现有排水系统情况;确定排水体制和划分排水区域;确定排水量预测方法和指标;进展排水量预测;进展排水系统布局;确定排水处理设施种类、数量、位置和用地;布置排水管道及进展相关计算等。
(一)城市排水规划不以城市的可持续性开展为依据,缺乏前瞻性城市排水管网修建完成后,短的要效劳十几二十年,长那么到达三四十年。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1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17](https://img.taocdn.com/s3/m/d9f4372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2.png)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1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是根据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排水规划与设计技术要求、节水节能和排水系统设计要求、城市排水设施的综合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要求、排水与污染防治方面的最新要求,对城市污水处理及排水规划设计进行了系统统一的规范性约定。
本规范包括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数量统计、排水设施设计、污水处理、节水节能、排水污染防治和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城市排水系统及其重要设施(如水厂、污水处理厂、雨水和污水收集系统、洪水应急处置设施及排水设施)的城市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但不包括农业排水或工业污水的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1、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数量统计(1)设计依据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和数量统计必须满足《城市污水处理标准》(GB18918-2002)和《城市非生活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189-1993)的国家标准规定;并结合城市水质监测数据、发展规模、季节特征等实际情况,制订技术要求,确定排水系统的规模和特性。
(2)设计规模与型式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宜综合考虑污水处理率、设施布局、施工难度、经济效果等因素,采取一定的水处理级次和处理方法,确定排水系统的规模和技术型式,确定系统中分泵线路、污水收集系统、主排水系统、污水排空系统等。
(3)水质监测、排放联锁与排污许可具体根据城市排放水质监测要求,采用排水系统的水质监测站点抽样分析,对排出水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湖泊水质、河流水质及其水环境质量目标,确定排水联锁技术措施。
以达到排放目标,保护排放污水的水环境质量,并同步运用排污许可、联合调控机制等手段。
2、排水设施设计(1)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污水处理技术有生物污泥法、好氧厌氧工艺及普通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及传统沉淀法等技术,根据不同排放水质要求,适当结合先进处理技术,采取较合理的技术组合,进行污水处理,以达到排出水质要求。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的分析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0ca1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6.png)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的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规划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规划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给水工程是城市生活和生产的基础设施之一。
合理规划城市给水工程可以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用水,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城市排水工程则是保障城市排水畅通,防止城市内涝,确保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保障。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不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包括水资源开发、水源地保护、给水设施建设、供水网络、排水设施建设、污水处理、雨水管理等内容。
水资源开发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首要任务,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确保城市的日常用水需求。
水源地保护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重要环节,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防止水源地水质受到污染。
给水设施建设和供水网络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用水需求,确保城市居民的用水安全和供水可靠。
排水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是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核心内容,要保障城市排水畅通,并做好污水的处理工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雨水管理也是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要合理规划城市的雨水排放,防止城市内涝。
三、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原则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应该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科学、合理、可行、经济的原则。
合理规划城市给水排水工程需要充分调研城市的用水需求和排水情况,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
要注重节约用水,推广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排水方面,要注重雨水的有效利用,加强城市防洪排涝措施,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畅通和安全。
要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好城市的水环境。
市政工程规划 第3章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市政工程规划 第3章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0cb0e6ff524ccbff0218499.png)
流速过大,使干管受到严重冲 刷或跌水井过多。
二、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4)分区式布置
• 概念: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
区,当污水不能靠重力流流至污 水处理厂时,可采用分区布置形 式,分别在高、低区敷设独立的 管道系统。高区污水以重力流直 接流入污水厂,低区污水则利用 水泵抽送至高区干管或污水厂。
城市污水排放系数 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 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系数
二、城市污水量预测和计算
1)城市污水排放系数应根据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与工业用 水量之和占城市总用水量的比例确定。
2)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应根据规划城市的居住水平 、给水排水设施完善程度与城市排水设施规划普及率, 结合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确定。
三个目标——治污、排涝、 合流制、截流式合流
综合利用。 四个方面
制、不完全分流制, 逐步向完全分流制过 渡。
– 环境保护方面 – 基建投资方面
• 要因地制宜,一个
城市有两种或两种以
– 维护管理方面
上的排水体制是很正
– 建设施工方面
常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的特点• 历史欠账多,弱点明显 • 涉及地域大,问题复杂 • 雨污合流多,污染较大 • 水系破坏重,排涝困难 • 发展不均衡,混接较多 • 综合利用少,有待加强 • 经济实力强,发展较快
三、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
(一)污水管道系统平面布置 2.城市污水管道系统平面布置的一般形式
• 污水干管的布置的形式按污水干管与等高线的关系分
为平行式和正交式两种。 (1)平行式布置的特点:污水干 管与等高线平行,而主干管则 与等高线基本垂直,适用于地 形坡度较大的城市,既减少管 道埋深,改善管道的水力条件, 又避免采用过多的跌水井。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雨水)解读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雨水)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cdc79f59ec3d5bbfc0a7408.png)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主要任务
(1)根据城市自然环境和用水状况,合理确定 规划期内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 容量,降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 (2)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站)等各种污水处 理与收集设施、排涝泵站等雨水排放设施以及 各级污水管网; (3)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与措施。
1.3 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4)施工管理方面 合流制 优点:管线单一,减少与 其它地下管线、构筑物的 交叉,管渠施工较简单。 缺点:管渠中流量变化较 大,对水质有一定影响, 不利于泵站和污水厂的稳 定运行,造成管理维护复 杂,运行费用增加。
分流制 水质变化较小,有利于污 水处理和运行管理。
2.1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形式
(1)正交式布置 概念:在地势向水体适当 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 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与水 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布置。 优点:干管长度短、口径 小,污水排出迅速,造价 经济。 缺点:污水为经处理直接 排放,使水体污染严重。 适用范围:在现代城市中 仅用于排除雨水。
1.3 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混合制排水系统: 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 产生原因:与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相联系。建设初期,周 围水体良好,并受建设资金限制,多采用合流制,甚至直 排式;随着城市发展和水环境恶化,逐渐在水体岸边进行 截流,排入污水处理厂;新建城区往往直接按雨、污分流 规划设计,有的结合旧区改造,变合流制为分流制。 现状:一种是分流制区域和合流制区域相互独立,分别明 显;另一种是同一区域既有分流制管道,又有合流制管道, 甚至是同一干管中同时接纳污水和雨水混合水流。 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都是合理的。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902c1e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d.png)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管道的建设、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等,在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确定合理的水量规模,才能确保城市居民的日常用水和排水。
二、水量规模的确定原则在确定水量规模时,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结合城市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计划,制定长期规划,以满足未来10年的供水和排水需求。
2.根据城市给水和排水系统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科学的预测未来的水量需求,制定适当的供水和排水计划。
3.结合城市的地理环境,确定不同区域的水量需求,可采取分区建设的方式满足具体的需求。
4.结合城市的气候因素,制订防洪、抗旱等灾害处理预案以保障城市的正常供水和排水需求。
三、水量规模的确定方法1. 统计法统计法是根据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预测未来的水量需求。
其作用是分析分析目前的供水和排水情况、生产情况以及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的程度,预测未来的用水和排水量,从而制定供水和排水计划。
2. 系数法系数法是运用统计学原理推算未来的供水和排水量。
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广泛使用,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模拟,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出一系列属性系数,然后运用现代模拟计算方法来预测未来的水量需求。
3. 应用GIS技术分析水源地数据应用GIS技术分析水源地数据,可以有效的确定管道布局及其规模。
同时,GIS技术还可以优化市政给水排水系统,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城市雨水径流,从而更准确的设计城市排水系统的规模。
四、水量规模的计算方法1. 基准年水量的确定城市水量规模设计的首要目标是要确定基准年水量。
基准年水量是指在规划期内基于城市历史使用和预测的供水和排水流量,反映城市各个水量层次的水量变化情况的既定数量。
基准年水量的确定需要结合城市历史各项数据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进行,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和GIS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计算。
2. 水量的预测随着城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变化,未来的城市供水和排水需求也将发生变化。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4e686e7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d.png)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重要保障。
下面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一、需求分析首先需要通过统计资料、社会发展趋势等来分析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需求,掌握城市现有及未来人口、地形、气候、经济发展情况、水资源状况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给排水工程。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进行规划前,必须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确定技术方案是否能够实现需求。
在确定工程类型和工程方式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确保工程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三、资源评估需要评估城市现有的水源、水质、排水溶液环境、排放标准等资源,确保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在可行的范围内。
四、设计原则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程所在地区地形、气候、城市建筑规模、人口密度、用水需求等;全面分析市场竞争、社会需求、环境保护、成本收益等要素;关注运行管理,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来确保工程的可持续运维和管理。
五、断面设计断面设计考虑到自然条件、生态保护等方面,通过技术手段,确定不同水源定向、传输和分配的主要管径、分支管径、支管细分等参数,保证分流严密,分级分段精准,实现城市给水管网的高效运行。
六、建设方案综合考虑资源状况、设计原则、断面设计等因素,确定建设方案,按照标准化程序完成选址、勘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等工作。
在建设期间需要考虑协调政府、企业、居民家庭等各方的利益,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七、管理制度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完成后,必须实施合理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升级,同时,完善工程运行和管理体系,保证设备的稳定、安全和效能。
总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整合各种资源,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规范统一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
第一章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第一章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f505b661ed9ad51f01df262.png)
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用水量指标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 称用水量指标1W仓储用地 ~504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仓储用地20~ 称用水量指标 仓储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5~502T对外交通用地 ~605G绿地 ~303S道路广场 对外交通用地35~ 绿地10~ ~ 对外交通用地 绿地 道路广场 20~256D特殊用地 ~90 特殊用地50~ ~ 特殊用地
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单位:m3/hm2d) 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单位: )
城市规模 区域 一 二 三 特大城市 180~280 130~195 130~185 大城市 160~250 110~170 110~160 中等城市 130~230 95~150 953~140
小城市 125~220 85~145 85~133
三,城市水源的选择和保护 1.城市水源的选择 ①城市水源:指可洪城市利用的水资源,包括:①河流, 湖泊,水库的地表水;②地下水;③海水;④处理后符合 各利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海水,再生水. ②选择城市水源的原则: (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以满足城市近,远期发展 的需要.城市供水水源的设计最小(枯水)流量的保证书, 一般采用90%~97%,设计枯水位的保证书,一般采用 90%~99%. (2)水源具有良好的水质. (3)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布局, 从整个给水系统(取水,净水,输配水)的安全和经济考 虑.
2.城市分区规划阶段 . (1)估算分区用水量. )估算分区用水量. (2)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 )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 用地范围. 用地范围. (3)对总体规划中供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 )对总体规划中供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线路, 落实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 落实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 3.城市详细规划阶段 . (1)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 )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 (2)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3)计算输配水管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 )计算输配水管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 (4)选择管材. )选择管材. (5)进行造价估算. )进行造价估算.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b63e8ed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b.png)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划思路,才能确保工程的高效、可靠和可持续性。
需要进行详尽的市区资源评估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城市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等进行分析,以把握城市给水排水系统的总体规模和性能要求。
还需要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了解水资源供应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要确立工程的总体规划方向和目标。
总体规划方向可以包括提高供水可靠性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水环境的整体水平等。
总体目标则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水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政策来实现。
可制定水资源管理目标,包括提高供水水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鼓励节水用水、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
还可制定水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减少污水排放和水体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等。
然后,要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和工程预算。
工程实施方案要根据对市区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规划方向,确定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布局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等内容。
工程预算要根据实施方案,确定工程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并综合考虑政府财政能力和社会资金投入,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要制定工程的实施计划和管理措施。
实施计划要根据工程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确定工程的实施步骤、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等,并合理安排资源和人力,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管理措施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工程施工管理、设备运行管理、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等内容,以确保工程的高效和可靠运行。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需要围绕市区资源评估和需求分析、制定总体规划方向和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工程预算、制定实施计划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展开。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城市给水排水系统的高效、可靠和可持续运行,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中的排水工程规划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居住区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居者有其屋”的福利分房时代思想,而是更多的关注了公建配套、生态环境各方面。
在此背景下,要求我们规划人员在城市规划中做好各项工程规划,尤其是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是关系到城市各项
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排水工程节水
不同城市有不同的自然、历史、性格、风貌,因此不同地区的城市建筑、给排水工程规划、设施规划等都有其各自的差异性。
在城市规划中,做好排水工程规划,不仅影响到整个小区环境体系的构建,还会直接影响城市居住区的生活质量。
1 城市排水规划的总体原则1.1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城市排水规划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要求进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与城市给水工程、供电工程、燃气工程、供热工程、环境卫生等专业工程规划衔接。
1.2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点,城市排水要考虑排水坡度,因此要分析城市排水的现状和城市的地形特点,在管线选择方面要尽量采取重力流输水,并尽可能与道路坡向相结合,以减少管道埋深。
1.3 利于发展原则
城市排水属于市政工程规划的范畴,城市规划的执行,要以市政先行为原则,因此在进行排水工程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城市中长期发展的要求,做到远近期结合。
2不同地区排水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2.1干旱地区与多雨地区城市――排水与水资源应用
2000年以来,我国就已经发生了多次地区干旱事件。
波及范围比较大的如2000年春,夏,北方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
2001年我国为1999年和2000 年连续大旱之后的有一个特大旱灾年,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的春夏连旱持续时间长,受旱面积大。
其次还有2004年东北干旱,2006年川渝干旱,2008年11月,北方大旱。
每次旱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南方局部地区,如西北东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北部、江汉北部及广东东南部、西藏中部和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
在此情况下,许多城市景观水系也出现干涸的情况,居住区内设计的景观水系很多更是形同虚设。
除了天气原因,北方地区内部水系较南方较少,所以
结合北方城市水资源情况和气候情况,北方地区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在进行排水工程设计时候,要进行节约设计原则,在排水的同时考虑水资源利用。
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多,地下水丰富。
排水规划中不能仅仅起到疏导的作用,而是应该着眼于将丰富的雨水资源进行储备。
因此同样要注意排水与水资源的应用。
2.2山区与平原地区城市――排水与防洪防涝
山区城市地形复杂,并且常常伴有暴雨、泥石流等恶劣自然现象,在进行排水的同时有必要进行防洪预警。
平原地区一马平川,规划社区自然容易构思多样结构,但是从1975年河南驻马店洪灾到1998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都是发生在平原地区,也就是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一旦突遇洪水,会将上游的洪峰冲到下游,因此山区与平原城市要注意的是排水与防洪防涝。
2.3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
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到地区,主要是在于经济上的比较所以要注意的是排水系统的经济性与适用性。
发到地区,排水体制优良精密,排水管网可靠耐用,欠发达地区则应该稍微考虑一下城市发展对排水管网的经济承受能力。
2.4滨水与非滨水地区城市――水系的保护与建设
滨水地区城市我国南方有很多。
最著名的杭州西湖、武汉东湖等。
内部湖泊,除了可以丰富城市的风景之外,还
可以减缓城市的排水压力。
但是在利用的时候,保护环境不容忽视,现在很多内部湖泊城市,由于不断的围垦和垃圾堆放,已经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以后的重点应放在水资源的保护上面。
而在一些非滨水城市,许多地方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往往在中心区开挖很大一片池塘或者在小区内部设置水系景观。
如图1、2郑州郑东新区、东区小区水系等。
这样做的目的很好的解决了城市人的亲水问题,也可以缓解城市的排水问题。
但是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考虑水系的建设细节问题,如排水解决措施、雨污水处理方案等,处理不好,反而会恶化城市环境。
图1郑州东区水系图2小区水景
3 城市规划中如何做好排水工程规划
3.1做好城市雨污水处理方案
3.1.1计算城市雨污水量
根据城市排水规划的资料,参照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趋势,计算城市污水排水量,并根据多年气象资料计算地区雨水量,推测城市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
3.1.2 提出排水体制
根据城市雨污水量,结合城市实际情况,提出采取的排水体制,解决好雨污水的排除方案,是采取合流制还是采取
分流制。
采取雨水、污水分别排除的同时考虑一下雨水、污水以及污水处理厂的位置。
3.2排水同时节约水资源
有资料显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400 多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1]。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节约用水成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城市排水规划中节约用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中水技术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下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水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再生污水回用的研究与应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主要集中于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采严重过量的西南部和中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等[2]。
进入90年代以后中水技术在我国一些地区也开始使用,尤其是在北方缺水城市排水工程中。
城市可以结合地形特点,在一定面积内将城市污水中的无毒无害部分经过简单处理以后,再次进入城市家庭、公共建筑用于冲洗马桶、市政、园林用水等。
对于排水设施完善地区的单位建
筑中水回用系统,其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本建筑内部或临近外部,如有些公共建筑的中水处理设备可以设于地下室中。
该排水处理后供建筑内冲洗便器、清洗车、绿化等。
中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再生水合理回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问题的必选。
3.2.2雨水资源利用
国外排水规划中雨水利用情况十分普遍,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城市排水规划中一直是作为重要内容来加以研究规划的。
国外很多街道在进行规划时,不像国内一样做了很多的硬质铺装,而是在路面两侧辟出低洼的湿地,城市排水顺着道路横坡就进入道路两边的湿地,湿地可以栽植绿化植物,很好的利用雨水资源进行浇灌。
这种设计方法在我国南方很多城市中也开始使用。
城市雨水利用在解决用水短缺、改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防洪减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