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中考化学试卷与答案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试卷化 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4道小题,满分45分。
考试时间:与生物合计9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分)每小题1份。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需要摄入的元素是( )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2.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 2CO B 2H C 2O D 2N 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 S H 2B. 52O PC. 3AgNOD. O H 2 4.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 A. 放出热量 B. 产生大量白烟 C. 火星四溅 D. 生成黑色固体 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粉末6.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 A. Cu B. Zn C. Al D. Mg 7.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 2OB. O H 22C. 32CO HD. 2SO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银用于制作导线 B. 干冰用作制冷剂 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 赤铁矿用于炼铁9.氯化钯(2PdCl )可用于检测CO 。
2PdCl 中Pd 的化合价为( ) A . +1 B. +2 C. +3 D. +4 10.不同温度下3KNO 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31.645.863.9A. ℃20时,100g 3KNO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B. ℃30时,100g 3KNO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 ℃30时,将50g 3KNO 放入100g 水中得到150g 溶液D. ℃40时,100g 水最多溶解63.9g 3KNO11.使用右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22.补全实验报告。
装置及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1)向1中滴加______溶液
铁片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2)向2中滴加盐酸
固体减少,得到黄色溶液
化学方程式:___
(3)向3中滴加足量盐酸
________
Ca(OH)2能与盐酸反应
23.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A a-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
B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
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
D “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17.从下图选择仪器,配置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____g。
(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____(写名称)。
(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11.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_____。
(2)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
(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________。
精品解析: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4道小题,满分45分。
考试时间:与生物合计90分钟。
2.在试卷和草槁纸上准确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Na23Cl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A. 钙B. 铁C. 锌D. 碘【答案】A【解析】【详解】A、骨质疏松是由骨组织中钙盐流失引起的骨病,缺钙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选项A正确;B、人体缺铁会得缺铁性贫血,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B不正确;C、缺锌会影响人体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C不正确;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2.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 O2B. H2C. N2D. CO2【答案】A【解析】【详解】A、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A正确;B、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故B错误;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 H2SB. P2O5C. AgNO3D. H2O【答案】C【解析】【详解】A、H2S中氢元素、硫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P2O5中磷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AgNO3中银元素为金属元素,符合题意;D、H2O中氢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 放出热量B. 产生大量白烟C. 火星四射D. 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解析】【详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不会产生大量白烟。
北京第四中学2020年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北京第四中学2020年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C.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D.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答案】B【解析】A、不知道溶液的状态,故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相等,错误;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故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正确;C、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错误;D、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表明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
在Ⅰ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
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Ⅰ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A B C D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I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弹簧夹后Ⅰ中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稀盐酸压入Ⅱ中,但是盐酸和硝酸钾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A错误;B、I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B错误;C、I中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能看到溶液变浑浊,符合实验现象,故C正确;D、铜和硫酸不反应,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不会看到气泡,现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C3.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前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H2 B.一定含有COC.可能含有HCl D.可能含有CO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和氯化氢气体发生反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一氧化碳、氢气能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来分析判断。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2020 年中考考试试卷化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 页,共两部分,24 道小题,满分45 分。
考试时间:与生物合计90 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 分)每小题1 份。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需要摄入的元素是()A. 钙B. 铁C. 锌D. 碘2.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 CO2 B H2 C O2 D N2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B.P2O5C.AgNO3D.H2O4.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 放出热量B. 产生大量白烟C. 火星四溅D. 生成黑色固体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C.加热液体6.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A. CuB. ZnC. AlD. Mg7.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2C.H2CO3D.SO2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银用于制作导线B. 干冰用作制冷剂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 赤铁矿用于炼铁9.氯化钯(PdCl2 )可用于检测CO。
PdCl2 中Pd 的化合价为()A.+1 B. +2 C. +3 D. +410.不同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 30 40溶解度/g31.6 45.8 63.9A.20℃时,100g KNO3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B.30℃时,100g KNO3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30℃时,将50g KNO3 放入100g 水中得到150g 溶液D.40℃时,100g 水最多溶解63.9g KNO311.使用右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020北京中考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分子中氢原、氧子个数比为1:2,利用的性质是 。
)酸溶槽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 。
(1)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B.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C.实验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Ⅰ.图所示Ⅱ.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试卷化学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分)每小题1份。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答案】A【解析】A. 缺钙元素,引起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B. 缺铁元素,引起贫血;C. 缺锌元素,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D. 缺碘元素,引起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故选A 。
2. 【答案】C【解析】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性质。
故答案是C 。
3. 【答案】C 【解析】A. 中,氢元素、硫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S H 2B. 中,磷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52O P C. 中,氮元素、氧元素为非金属元素,银元素为金属元素。
3AgNO D. 中,氢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故选C 。
O H 24. 【答案】B【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其中不包括产生大量白烟,故选B 。
5. 【答案】B【解析】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酒精灯对点,应该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故选B 。
6. 【答案】A【解析】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后金属不能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
铜属于后金属,不能和稀盐酸发H H 生反应。
故选A 。
7. 【答案】A【解析】只有氧气中含有氧分子,其他物质中含有的为氧元素。
2020北京中考化学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分)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A.钙B.铁C.锌D.碘2.(1分)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CO2B.H2C.O2D.N23.(1分)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 B.P2O5C.AgNO3D.H2O 4.(1分)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D.生成黑色固体5.(1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粉末6.(1分)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A.Cu B.Zn C.Al D.Mg 7.(1分)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2C.H2CO3D.SO2 8.(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银用于制作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赤铁矿用于炼铁9.(1分)氯化钯(PdCl2)可用于检测CO.PdCl2中Pd的化合价为()A.+1B.+2C.+3D.+410)331.6gB.3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30℃时,将50g 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 KNO311.(1分)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12.(1分)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二、非选择题(共33分)每空一分。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4道小题,满分45分。
考试时间:与生物合计90分钟。
2.在试卷和草槁纸上准确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016 S32 Na23C1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为预防竹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A、钙 B.铁 C.锌 D.碘【答案】A【解析】【详解】A、骨质疏松是由件组织中钙盐流失引起的计病,缺钙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补钙可以预防朴质疏松,选项A正确:B、人体缺铁会得缺铁性贫血,与卄质疏松无关,选项B不正确:C、缺锌会影响人体发冇,与计质疏松无关,选项C不正确;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弃,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2.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O2 B. H2 C. N2 D. CO2【答案】A【解析】【详解】A、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A正确:B、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故B错误:C、氮气化学性质稳左,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扎H2S B. P2O5 C. AgNO3 D. H20【答案】C【解析】【详解】A、H2S中氢元素、硫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P2O5中磷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AgNOs中银元素为金属元素,符合题意;D、H2O中氢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D.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解析】【详解】铁线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岀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不会产生大量白烟。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分)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A.钙B.铁C.锌D.碘
2.(1分)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CO2B.H2C.O2D.N2
3.(1分)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H2S B.P2O5C.AgNO3D.H2O 4.(1分)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白烟
C.火星四射D.生成黑色固体
5.(1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粉末6.(1分)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A.Cu B.Zn C.Al D.Mg 7.(1分)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H2O2C.H2CO3D.SO2 8.(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银用于制作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赤铁矿用于炼铁
9.(1分)氯化钯(PdCl2)可用于检测CO.PdCl2中Pd的化合价为()A.+1B.+2C.+3D.+4。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精编解析版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A. 钙B. 铁C. 锌D. 碘2.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 O2B. H2C. N2D. CO2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 H2SB. P2O5C. AgNO3D. H2O4.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 放出热量B. 产生大量白烟C. 火星四射D. 生成黑色固体5.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点燃酒精灯C. 加热液体D. 取用固体粉末6.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A. CuB. ZnC. AlD. Mg7.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 O2B. H2O2C. H2CO3D. SO2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铜用于制作导线B. 干冰用作制冷剂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 赤铁矿用于炼铁9.氯化钯(PdCl2)可用于检测CO。
PdCl2中Pd的化合价为()A. +1B. +2C. +3D. +410.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B. 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 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D. 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11.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 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12.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B. 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 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 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二、填空题(共5题;共17分)13.垃圾分类是新时尚。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水B、空气C、生铁D、干冰、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B、面粉D、花生油、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青花瓷瓶B、塑料水杯C、纯棉毛巾D、不锈钢锅、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A、纯碱B、烧碱C、生石灰D、熟石灰、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A、石灰水B、氧化钠C、浓盐酸D、浓硫酸、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H2B、2HD、2H2、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下列物质中,能作磷肥的是A、NH4HCO3B、CO(NH2)2C、K2CO3D、Ca(H2PO4)2、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近似pH,其中一定呈碱性的是(6、5~7、5)(4、0~4、4)(2、0~3、0)(9、5~10、5)A、饮用水B、番茄汁C、柠檬汁D、液体肥皂、次氯酸钠(NaClO)是某种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5B、+3C、+1D、-1、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6B、原子序数为16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下了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盐酸用于除铁锈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A、氧气和空气B、二氧化碳和氮气C、甲烷和空气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Fe(OH)2],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