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路由添加route命令

centos路由添加route命令
centos路由添加route命令

centos路由添加route命令

【来源:小鸟云计算】

Ps.小鸟云,国内专业的云计算服务商

方法一:

添加路由

route add -net 192.168.0.0/24 gw 192.168.0.1

route add -host 192.168.1.1 dev 192.168.0.1

删除路由

route del -net 192.168.0.0/24 gw 192.168.0.1

add 增加路由

del 删除路由

-net 设置到某个网段的路由

-host 设置到某台主机的路由

gw 出口网关IP地址

dev 出口网关物理设备名

增加默认路由: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1

默认路由一条就够了

实例:route add -net 10.192.139.0/24 gw 10.192.154.65 dev eth1

route -n 查看路由表

方法二:

添加路由

ip route add 192.168.0.0/24 via 192.168.0.1 ip route add 192.168.1.1 dev 192.168.0.1

删除路由

ip route del 192.168.0.0/24 via 192.168.0.1

add 增加路由

del 删除路由

via 网关出口IP地址

dev 网关出口物理设备名

增加默认路由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92.168.0.1 dev eth0 via 192.168.0.1 是我的默认路由器

查看路由信息

ip route

保存路由设置,使其在网络重启后任然有效

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目录下创建名为route- eth0的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route-eth0

在此文件添加如下格式的内容: 192.168.1.0/24 via 192.168.0.1

重启网络验证

/etc/rc.d/init.d/network中有这么几行:

# Add non interface-specific static-routes.

if [ -f /etc/sysconfig/static-routes ]; then

grep "^any" /etc/sysconfig/static-routes | while read ignore args ; do

/sbin/route add -$args

done

fi

也就是说,将静态路由加到/etc/sysconfig/static-routes 文件中就行了。

如加入:route add -net 11.1.1.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1.1.1.1

则static-routes的格式为: any net 11.1.1.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1.1.1.1

华为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华为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4.6.1 ip route 配置或删除静态路由。 [ no ] ip route ip-address { mask | mask-length } { interfacce-name | gateway-address } [ preference preference-value ] [ reject | blackhole ] 【参数说明】 ip-address和mask为目的IP地址和掩码,点分十进制格式,由于要求掩码32位中‘1’必须是连续的,因此点分十进制格式的掩码可以用掩码长度mask-length来代替,掩码长度为掩码中连续‘1’的位数。 interfacce-name指定该路由的发送接口名,gateway-address为该路由的下一跳IP地址(点分十进制格式)。 preference-value为该路由的优先级别,范围0~255。 reject指明为不可达路由。 blackhole指明为黑洞路由。 【缺省情况】 系统缺省可以获取到去往与路由器相连子网的子网路由。在配置静态路由时如果不指定优先级,则缺省为60。如果没有指明reject或blackhole,则缺省为可达路由。 【命令模式】 全局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 配置静态路由的注意事项: 当目的IP地址和掩码均为0.0.0.0时,配置的缺省路由,即当查找路由表失败后,根据缺省路由进行包的转发。 对优先级的不同配置,可以灵活应用路由管理策略,如配置到达相同目的地的多条路由,如果指定相同优先级,则可实现负载分担;如果指定不同优先级,则可实现路由备份。 在配置静态路由时,既可指定发送接口,也可指定下一跳地址,到底采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支持网络地址到链路层地址解析的接口或点到点接口,指定发送接口即可;对于NBMA接口,如封装X.25或帧中继的接口、拨号口等,支持点到多点,这时除了配置IP路由外,还需在链路层建立二次路

正确配置CentOS网络设置的常用命令

了解过一些基础的CentOS常用命令之后,现在这里介绍一下Linux下的CentOS网络设置文件,这是网络 计算机服务器的前提条件。 1.CentOS网络设置的基本设置 我们在设置网络环境的时候,提前要弄清楚以下的相关信息。 1.IP IP地 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0e8168534.html,mak 子网掩码 3.Gateway 默认网关 4.HostName 主机名称 5.DomainName 域名 6.DNS DNS的IP 2.CentOS网络设置文件 无论是通过网络配置命令(下文将提到)来进行CentOS网络设置,还是通过图形化的配置界面,最终的配置信息都将写入到某某的文件中,也就是说一旦我们知道了这些信息都写到了什么文件中或哪儿个文件中,我们就可以通过直接的修改某某文件来直接进行配置,下面就说明一下CentOS网络设置将要涉及到的几个主要的文件。不光是 CentOS,其他的UNIX系的OS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配置网络,不过系统的不同定义也不同,比如说有些系统会说到通过直接修改文件的方法配置网络信息会导致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提倡使用图形界面或配置命令的形式来CentOS网络设置,这里要特别的注意。https://www.360docs.net/doc/0e8168534.html, (1)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 这个/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是定义hostname和是否利用网络的不接触网络设备的对系统全体定义 的文件。 设定形式:设定值=值 1./etc/sysconfig/network的设定项目如下: https://www.360docs.net/doc/0e8168534.html,WORKING 是否利用网络 3.GATEWAY 默认网关 4.IPGATEWAYDEV 默认网关的接口名 5.HOSTNAME 主机名 6.DOMAIN 域名 (2)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 /sysconfig/network-scripts在这个目录下面,存放的是网络接口(网卡)的制御脚本文件(控制 文件),ifcfg- eth0是默认的第一个网络接口,如果机器中有多个网络接口,那么名字就将依此类推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实训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路由器配置命令的使用 ●熟悉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的配置命令 ●熟悉tracert路由跟踪命令 二、实验设备及条件 ●运行Windows 操作系统计算机一台 ●Cisco 1840路由器两台,RJ-45转DB-9反 接线一根,串口线一根 ●超级终端应用程序或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 三、实验原理 3.1 实训原理 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以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选择最

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 3.1.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为了完成路由选择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打个比方,路由表就像我们平时使用的地图一样,标识着各种路线,路由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路由表的项目一般含有五个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在进行路由选择时,路由器按照直接路由->特定主机路由->特定网络路由->默认路由的顺序讲IP 包头与路由表项进行匹配。 -直接路由项是指:该表项的“目的地址” 所在网络与路由器直接相连。 -间接路由项是指:该表项的“目的地址” 所在网络与路由器非直接相连。 -特定主机路由项是指:该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某台特定主机的IP地址。

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

1、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 例如: ip route 129.1.0.0 16 10.0.0.2 ip route 129.1.0.0 255.255.0.0 10.0.0.2 ip route 129.1.0.0 16 Serial0/0/0 注意:只有下一跳所属的的接口是点对点(PPP、HDLC)的接口时,才可以填写,否则必须填写。 2、在路由器Router A上配置: RouterA(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outerA(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A(config-if)#Interface s0/0/0 RouterA(config-if)#Ip add 221.237.46.2 255.255.255.0 RouterA(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 RouterA(config-if)#exit RouterA(config)#Ip route 61.139.2.0 255.255.255.0 221.237.46.1 3、在路由器Router B上配置: RouterB(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outerB(config-if)#Ip add 61.139.2.68 255.255.255.0 RouterB(config-if)#Interface s0/0 RouterB(config-if)#Ip add 221.237.46.1 255.255.255.0 RouterB(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 RouterB(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centos查找文件四种命令

1. find find是最常见和最强大的查找命令,你可以用它找到任何你想找的文件。 find的使用格式如下: $ find <指定目录><指定条件><指定动作> - <指定目录>:所要搜索的目录及其所有子目录。默认为当前目录。 - <指定条件>:所要搜索的文件的特征。 - <指定动作>:对搜索结果进行特定的处理。 如果什么参数也不加,find默认搜索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并且不过滤任何结果(也就是返回所有文件),将它们全都显示在屏幕上。 find的使用实例: $ find . -name "my*" 搜索当前目录(含子目录,以下同)中,所有文件名以my开头的文件。 $ find . -name "my*" -ls 搜索当前目录中,所有文件名以my开头的文件,并显示它们的详细信息。 $ find . -type f -mmin -10 搜索当前目录中,所有过去10分钟中更新过的普通文件。如果不加-type f参数,则搜索普通文件+特殊文件+目录。

2. locate locate命令其实是“find -name”的另一种写法,但是要比后者快得多,原因在于它不搜索具体目录,而是搜索一个数据库(/var/lib/locatedb),这个数据库中含有本地所有文件信息。Linux 系统自动创建这个数据库,并且每天自动更新一次,所以使用locate命令查不到最新变动过的文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使用locate之前,先使用updatedb命令,手动更新数据库。 locate命令的使用实例: $ locate /etc/sh 搜索etc目录下所有以sh开头的文件。 $ locate ~/m 搜索用户主目录下,所有以m开头的文件。 $ locate -i ~/m 搜索用户主目录下,所有以m开头的文件,并且忽略大小写。

CentOS 6.4常用命令

最近开始学Linux,在VMware Player中安装了CentOS 6.4。为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整理了Linux常用命令及快捷键。 常用命令: 文件和目录: # cd /home 进入'/home' 目录 #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 cd - 返回上次所在目录 # cp file1 file2 将file1复制为file2 # cp -a dir1 dir2 复制一个目录 # cp -a /tmp/dir1 . 复制一个目录到当前工作目录(.代表当前目录) #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 ls -l 显示详细信息 # ls -lrt 按时间显示文件(l表示详细列表,r表示反向排序,t表示按时间排序) # pwd 显示工作路径 # mkdir dir1 创建'dir1' 目录 # 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 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 # mv dir1 dir2 移动/重命名一个目录 # rm -f file1 删除'file1' # rm -rf dir1 删除'dir1' 目录及其子目录内容 查看文件内容: # cat file1 从第一个字节开始正向查看文件的内容 # head -2 file1 查看一个文件的前两行 # more file1 查看一个长文件的内容 # tac file1 从最后一行开始反向查看一个文件的内容 # tail -3 file1 查看一个文件的最后三行 文本处理: # grep str /tmp/test 在文件'/tmp/test' 中查找"str" # grep ^str /tmp/test 在文件'/tmp/test' 中查找以"str" 开始的行 # grep [0-9] /tmp/test 查找'/tmp/test' 文件中所有包含数字的行 # grep str -r /tmp/* 在目录'/tmp' 及其子目录中查找"str" # diff file1 file2 找出两个文件的不同处

网络实验-3个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4B) 实验名称: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及静态路由配置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路由器的基本结构,功能,使用环境以及基本参数的配置。 实验要求: 1.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 2.设置静态路由。 3. 测试静态路由:ping IP 地址; trace IP 地址 4.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准备知识: 一、实验环境的搭建: ?准备 PC 机 2 台,操作系统为 Windows XP ; ?准备Huawei S2501E 路由器 3 台; ?路由器串口线(2对) ?交叉线(或通过交换机的直连线)网线 2条; ? Console电缆2条。 步骤:del 删除各个路由器原有的路由表 ?第一步:设置Router1 [Quidway]SYSNAME R1 ?[R1] interface Ethernet 0 #设置其IP地址 ?[R1-Ethernet0] ip address 10.0.0.2 255.255.255.0 shutdown undo shutdown #激活此以太网口!!(对此口配置了IP地址后用此命令) #进入串口Serial0视图 ?[R1-Ethernet0] interface serial 0 #设置其IP地址

?[R1-Serial0] ip address 20.1.0.1 255.255.255.0 shutdown undo shutdown #激活此串口!!(对此口配置了IP地址后用此命令) #设置链路层协议为PPP ?[R1-Serial0] link-protocol ppp #进入系统视图 ?[R1-Serial0] quit #添加静态路由 ?[R1] ip route-static 40.1.0.0 255.255.255.0 20.1.0.2 preference 60 ##添加静态路由(R2的以太网接口) [R1] ip route-static 50.1.0.0 255.255.255.0 20.1.0.2 preference 60 #保存路由器设置 ?[R1] save #重启路由器 ?[R1] reboot ?第二步:设置Router2 [Quidway]SYSNAME R2 #进入以太网接口视图: ?[R2] interface Ethernet 0 #设置其IP地址 ?[R2-Ethernet0] ip address 50.1.0.2 255.255.255.0 shutdown undo shutdown #激活此以太网口!!! #进入串口Serial0视图 ?[R2-Ethernet0] interface serial 0 #设置其IP地址 ?[R2-Serial0] ip address 20.1.0.2 255.255.255.0 shutdown undo shutdown #激活此串口!!(对此口配置了IP地址后用此命令) #设置链路层协议为PPP ?[R2-Serial0] link-protocol ppp #进入系统视图 ?[R2-Serial0] quit #进入串口Serial1视图 ?[R2] interface serial 1 #设置其IP地址 ?[R2-Serial1] ip address 30.1.0.1 255.255.255.0 shutdown

CentOS常用命令大全

初学Linux系统,看的是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学习篇(第三版),还在看书阶段中,感觉就是命令和参数难道记呢,还有各种权限设置,先整理了这些常用的命令,以便使用中查阅。 一: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cpu more /proc/cpuinfo grep "model name"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root@localhost /]# grep "CPU" /proc/cpuinfo model name : Intel(R) Pentium(R) Dual CPU E2180 @ 2."00GHzmodel name : Intel(R) Pentium(R) Dual CPU E2180 @ 2."00GHz如果觉得需要看的更加舒服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cut -f2 -d: 二: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内存 grepMemTotal/proc/meminfogrepMemTotal/proc/meminfocut -f2-d: free -m grep "Mem" awk 'print $2' 三: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cpu是32位还是64位 查看CPU位数(32 or 64)

getconf LONG_BIT 四: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当前linux的版本more /etc/redhat-release cat /etc/redhat-release 五: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内核版本uname -r uname -a 六: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当前时间 date上面已经介绍如何同步时间了 七: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硬盘和分区 df -h fdisk -l 也可以查看分区 du -sh 可以看到全部占用的空间 du /etc -sh 可以看到这个目录的大小

H3C IPv6 静态路由配置

操作手册 IP路由分册 IPv6 静态路由目录 目录 第1章 IPv6静态路由配置......................................................................................................1-1 1.1 IPv6静态路由简介.............................................................................................................1-1 1.1.1 IPv6静态路由属性及功能........................................................................................1-1 1.1.2 IPv6缺省路由..........................................................................................................1-1 1.2 配置IPv6静态路由.............................................................................................................1-2 1.2.1 配置准备..................................................................................................................1-2 1.2.2 配置IPv6静态路由...................................................................................................1-2 1.3 IPv6静态路由显示和维护..................................................................................................1-2 1.4 IPv6静态路由典型配置举例(路由应用).........................................................................1-3 1.5 IPv6静态路由典型配置举例(交换应用).........................................................................1-5

centos7和centos6常用命令区别

CentOS 7 vs CentOS 6的不同 (1)桌面系统 [CentOS6] GNOME 2.x [CentOS7] GNOME 3.x(GNOME Shell) (2)文件系统 [CentOS6] ext4 [CentOS7] xfs (3)内核版本 [CentOS6] 2.6.x-x [CentOS7] 3.10.x-x (4)启动加载器 [CentOS6] GRUB Legacy (+efibootmgr) [CentOS7] GRUB2 (5)防火墙 [CentOS6] iptables [CentOS7] firewalld (6)默认数据库 [CentOS6] MySQL [CentOS7] MariaDB (7)文件结构 [CentOS6] /bin, /sbin, /lib, and /lib64在/下[CentOS7] /bin, /sbin, /lib, and /lib64移到/usr下(8)主机名 [CentOS6] /etc/sysconfig/network [CentOS7] /etc/hostname (9)时间同步 [CentOS6] $ ntp $ ntpq -p [CentOS7] $ chrony $ chronyc sources (10)修改时间 [CentOS6]

$ vim /etc/sysconfig/clock ZONE="Asia/Tokyo" UTC=fales $ sudo 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Tokyo /etc/localtime [CentOS7] $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Tokyo $ timedatectl status (11)修改地区 [CentOS6] $ vim /etc/sysconfig/i18n LANG="ja_JP.utf8" $ /etc/sysconfig/i18n $ locale [CentOS7] $ localectl set-locale LANG=ja_JP.utf8 $ localectl status (12)服务相关 1)启动停止 [CentOS6] $ service service_name start $ service service_name stop $ service sshd restart/status/reload [CentOS7] $ systemctl start service_name $ systemctl stop service_name $ systemctl restart/status/reload sshd 自启动 [CentOS6] $ chkconfig service_name on/off [CentOS7] $ systemctl enable service_name $ systemctl disable service_name 服务一览 [CentOS6] $ chkconfig --list

使用ruote 命令添加静态路由

使用ruote 命令添加静态路由 Route 在本地IP 路由表中显示和修改条目。使用不带参数的 route 可以显示帮助。 语法 route [-f] [-p] [Command [Destination] [mask Ne tmask] [Gateway] [metric Metric]] [if Interface]] 参数 -f 清除所有不是主路由(网掩码为 255.255.255.255 的路由)、环回网络路由(目标为 127.0.0.0,网掩码为 255.255.255.0 的路由)或多播路由(目标为224.0.0.0,网掩码为 240.0.0.0 的路由)的条目的路由表。如果它与命令之一(例如 add、change 或 delete)结合使用,表会在运行命令之前清除。 -p

与 add 命令共同使用时,指定路由被添加到注册表并在启动 TCP/IP 协议的时候初始化 IP 路由表。默认情况下,启动 TCP/IP 协议时不会保存添加的路由。与 print 命令一起使用时,则显示永久路由列表。所有其它的命令都忽略此参数。永久路由存储在注册表中的位置是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 cpip\Parameters\PersistentRoutes。 Command 下表列出了有效的命令。 add 添加路由 change 更改现存路由 delete 删除路由 print 打印路由 Destination 指定路由的网络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一个 IP 网络地址(其中网络地址的主机地址位设置为0),对于主机路由是 IP 地址,对于默认路由是 0.0.0.0。 mask subnetmask 指定与网络目标地址相关联的网掩码(又称之为子网掩码)。子网掩

CentOS之VI编辑器的常用命令

CentOS之VI编辑器的常用命令 一.vi的模式 命令模式:vi启动默认进入的模式,可进入输入模"i",或末行模式(:),除了可以完成命令的功能外,也是后两种模式的转换点 输入模式:即文本辑辑状态,最后一行显示"-- INSERT --"提示,按ESC返回到命令模式 末行模式:可完成一些复杂操作,以":"开始,执行完一个末行命令后自动返回命令模式 二.基本使用 1.vi 编辑器的启动与退出: (1).使用命令"vi"直接进入编辑环境 (2).在命令模式下输入":q!",可以强行退出编辑环境,对文件修改不进行保存 (3).以文件名作为"vi"命令的参数时,若存在此文件,则vi可对内容进行编辑,若不存在,打开以参数名命名的空文件 2.文件操作: (1).打开新文件:在末行模式下":e filename"关闭当前文件并打开新文件,":e! filename 强制关闭当前文件并打开新文件" (2).读取文件内容到当前文件:":r filename",读取的文件内容粘贴到当前文件光标所在行的下面 (3)保存文件:命令为":w [filename]",如果文件已经命名,可直接使用":w"命令的参数,如果没有命名,第一次保存时需指定文件名作为参数 (4).另存为文件:命令为":w filename",只保存到新文件,而不更新原来文件的内容 (5).退出vi编辑器:退出格式为":q",保存并退出为":wq",强行退出为":q!" 3.光标的移动操作(命令模式下) (1).光标方向移动:"h"左、"l"右、"k"上、"j"下

(2).翻页移动:"ctrl+f"前一页、"ctrl+b"后一页、"ctrl+u"前半页、"ctrl+d"后半页 (3).行内快速跳转:"^"本行首字符、"$"本行尾字符、"w"后一单词首字母、"b"前一单词首字母、"e"后一单词尾字母;可添加数字组合使用,例如:"3w"后三个单词首字母、"4b"前4个单词首字母、"5e"后5个单词尾字母 (4).文件内行间跳转:显示行号":set nu",取消显示行号":set nonu","1G"跳转到首行,"G"跳转到末尾行,"#G"跳转到第#行 4.编辑操作 (1).进行输入模式:"i"当前光标处,"a"当前光标后,"A"当前行末,"o"当前行下插入新行,"O"当前行上插入新行,"cw"删除当前光标到所在尾部字符,"c$"删除当前光标到行尾的字符,"c^"删除当前光标(不包括)之前到行首的字符;以上记忆如有困难,可只记"i"从命令模式进入输入模式,完成编辑后"Esc"退回到命令模式 (2).输入模式的操作:上下左右方向进行光标移动,"Home/End"定位光标到行首行尾,"Page Up /Down"上下翻页,"Backspace"左侧字符的删除,"Delete"删除光标位置的字符 (3).删除操作:在命令模式下,可用以下命令完成删除操作,"x"光标处单个字符,"dd"光标所在行,"dw"当前字符到单词尾(含空格),"de"当前字符到单词尾(不含空格), "d$"当前字符到行尾,"d^"当前字符到行首,"J"合并当前行与下一行的内容,可添加数字配合使用,例如"3x"当前光标向右3个字符,"2dd"从当前行开始向下两行文本, "3dw"当前光标向右3个单词,"2de"当前光标向右两个单词(保留一个空格),"5J"合并5行文本 (4).撤销操作:在命令模式下,"u"取消最近一次操作,可重复使用,"U"取消对当前行进行的所有操作,"Ctrl+R"对"u"产生的撤消进行恢复 (5).复制操作:"yy"整行,"yw"光标到单词尾,"y$"光标到行尾,"y^"光标到行首;与数字组合使用,"5yy"当前及后续共5行,"3yw"当前光标开始的3个单词; 末行命令":m,ny"m行到n行之间的文本,例如:":100,200y"100行到200的内容 (6).粘贴操作:在命令模式下,使用"p"将缓冲区中的内容粘贴到当前文档

计算机网络-静态路由配置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习三:路由器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利用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联的一般方法,掌握基本的路由器配置命令。 二、实验原理 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在技术和工作方式上的差异,是需要进行网络互联的基本原因。在现实的应用中,网络互联的工作主要是在TCP/IP体系结构下完成的。其主要的思路是: 1)构造一种全新的网络——互联网(internet)来连接各种使用不同技术的具体网络,互联网屏蔽不同技术的差异,同时使用不同技术的物理网络为自己提供的通信服务。 2)从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开始,将不同的物理网络统一到TCP/IP的体系结构中。其中,物理网络负责实际的通信和数据包的传输;TCP/IP负责网间选路,并向应用层提供通用的、应用级的服务。 路由器是实现上述互联功能的关键设备。路由器的一个端口连接了一个网络,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在不同的网络间进行数据的转发,从而达到网络互联的目的。当互联网的规模扩大,拓扑结构变得复杂时,通信的源和目的间可能存在多条路径,这时路由器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确定转发的路径,也就是完成选路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建立和维护路由表来实现的。路由表的基本组成为: 互联网中的每一个路由器根据数据中携带的目的地址,按照自己的路由表决定将从哪个(或哪些)端口转发此数据。路由表中的信息,可以由人工静态指配,也可以由一定的机制动态生成。其中静态路由信息中可以指定默认路由(Default Route),当IP分组的目的网络没有出现在路由表中时,就把此IP分组送往默认路由所指定的路由器。 三、实验环境 本实验采用Packet Tracer V5.3模拟器,其中型号为Generic Router-PT的路由器两台,型号为Generic Switch-PT的交换机两台,个人计算机PC-PT若干台。 实验场景:两个交换机各自形成一个子网。用路由器实现两个子网间的互联。 四、实验步骤 (1)启动模拟器Packet Tracer。参考图3-1的拓扑结构搭建网络。注意其中所连接的路由器端口要和自己所选用的连线相匹配。

查看Windows路由表

时间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过去令人感到惊异。人们倾向于认为计算机技术属于高科技,但是,TCP/IP协议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以各种形式出现,无所不在。因此,TCP/IP 协议有时间变得真正成熟起来,并且更稳定和更可靠。然而,当涉及到计算机的时候,事情就没有那样简单了。当路由包通过网络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熟悉Windows路由表是很有帮助的。路由表能够决定来自有问题的机器的数据包的去向。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查看Windows路由表以及如何让Windows路由表中包含的数据有意义。 查看Windows路由表 路由表是Windows的TCP/IP协议栈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路由表不是Windows操作系统向普通用户显示的东西。如果你要看到这个路由表,你必须要打开一个命令提示符对话框,然后输入“ROUTE PRINT”命令。然后,你将看到一个类似于图A中显示的图形。 图A:这是Windows路由表的外观 在我深入讨论这个路由表之前,我建议你在命令提示符对话框中输入另一个命令。这个命令是:IPCONFIG /ALL 我建议你使用IPCONFIG /ALL命令的理由是因为这个命令能够显示TCP/IP 协议在机器中实际上是如何设置的。的确,你可以在网卡属性页认真查看TCP/IP 协议,但是,如果你从IPCONFIG得到这个信息,这个信息会更可靠。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些例子,IPCONFIG报告的信息与机器中的TCP/IP 协议设置屏幕中显示的信息完全不一样。这种事情不常见,但是,如果正好出现这种错误,你就会遇到这种不匹配的情况。坦率地说,键入到TCP/IP属性页中的信息反映了你想要Windows为选择的网络设置的TCP/IP协议。IPCONFIG提供的信息显示了Windows实际上设置的协议。

CentOS 基本操作

CentOS 基本操作 标签:centos 2017年03月28日14:00:06 1081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 分类: Linux 初次安装CentOS ,一波几折,内容记录: 1.Vi 基本操作 1) 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 myfile 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 2) 切换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3) 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 e mode」,例如: : w filename (输入「w 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 q! (输入q!,不存盘强制退出vi) 2.CentOS 网络配置 1)找到/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目录下ifcfg-ens**, * 代表任意数字,修改其中的onboot=yes , :wq 保存并退出,然后重启网络

2)重启网络命令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3.CentOS 图像界面 1)命令模式进入图形界面 startx 2)安装图形界面 如果startx 命令不管用,说明没有安装图形界面,命令安装如下:(需要联网) yum groupinstall "GNOME Desktop" "Graphical Administration Tools" 3)如果想开机直接进入“命令行模式”,可编辑/etc/inittab 文件,设置为id:3: initdefault: 如果想直接进入“窗口模式”,则设置为id:5:initdefault: 在inittab文件里所有的有效语句都遵守如下格式: id:runlevels:action:process id 可任意起名但不能重复,是唯一标识 runlevels 运行级别

静态路由配置

静态路由配置 【实训名称】 静态路由配置。 【实训目的】 理解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配置静态路由。 【背景描述】 假设校园网分为2个区域,每个区域内使用1台路由器连接2个子网,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各个区域子网之间的相互通信。 【需求分析】 两台路由器通过串口以V.35 DCE/DTE电缆连接在一起,每个路由器上设置2个Loopback端口模拟子网,设置静态路由,实现所有子网间的互通。 【实训拓扑】 图6-3 实训拓扑图 【实训设备】 路由器(带串口)2台 V.35 DCE/DTE电缆1对 【预备知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方法,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实训原理】 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路和转发的。而路由表里就是由一条条的路由信息组成。路由表的产生方式一般有3种: 直连路由给路由器接口配置一个IP地址,路由器自动产生本接口IP所在网段的路 由信息。 静态路由在拓扑结构简单的网络中,网管员通过手工的方式配置本路由器未知 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连接。 动态路由协议学习产生的路由在大规模的网络中,或网络拓扑相对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在路由器上运行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互相自动学习产生路由信息。 【实训步骤】 第一步:配置路由器的名称、接口IP地址和时钟 R3740#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3740(config)#hostname RouterA !配置路由器的名称

如何配置静态路由

茂名门户:https://www.360docs.net/doc/0e8168534.html,茂名Seo:https://www.360docs.net/doc/0e8168534.html, 如何配置静态路由 概述: 如果同时存在两台路由器,那这两台路器由下的计算机是如何实现通信的呢?可能有的人也会想到用跳转就可以了,但具体的配置你们知道了没有呢?今天茂名Seo就用思科路由器的模拟软件来给大家分享讲解一下,如何配置静态路由! 网络拓扑图如下: 工具/原料: 路由2台 计算机2台 交叉线3根 步骤: 1、设置计算机A的IP为192.168.1.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192.169.1.1!配图如 下:

茂名门户:https://www.360docs.net/doc/0e8168534.html,茂名Seo:https://www.360docs.net/doc/0e8168534.html, 2、设置计算机B的IP为192.168.2.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192.169.2.1!配图如下: 3、给路由A的fastEthernet 0/0端口配置IP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由于路由默认的端口是关闭的,所以在给路由端口配置好IP以后,要注意用no shutdown(不关闭)命令把端口开启!如下是配置路由A端口fastEthernet 0/0的所有命令: 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o Router>enable(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茂名门户:https://www.360docs.net/doc/0e8168534.html,茂名Seo:https://www.360docs.net/doc/0e8168534.htm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进入端口模式,进入端口0/0了)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给端口0/0配置好了IP,子网掩码)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开启端口) 以下是截图(有红线画出的就是我输入的命令,没红线画出的,那是路由的提示): 4、给路由A的fastEthernet1/0端口配置IP为192.168.3.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如下是配置路由A端口fastEthernet1/0的所有命令 Router(config-if)#exit(从0/0端口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进入1/0端口)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给端口1/0配置好了IP跟子网掩码)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开启端口)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1/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xit(从1/0端口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以下是截图(有红线画出的就是我输入的命令,没红线画出的,那是路由的提示): 5、给路由B的fastEthernet1/0端口配置IP为192.168.3.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如下是配置路由B端口fastEthernet1/0的所有命令 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o Router>enable(进入特权模式)

Linux(centos)的常用基本命令

Linux的常用基本命令。 首先启动Linux。启动完毕后需要进行用户的登录,选择登陆的用户不同自然权限也不一样,其中“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 在启动Linux后屏幕出现如下界面显示: …… Red Hat Linux release 9 (Shrike) Kernel2.4.20.8 on an i686 login: 输入:root(管理员名)后,计算机显示输口令(password:),输入你的口令即可。当计算机出现一个“#”提示符时,表明你登录成功! 屏幕显示Linux提示符:[root@localhost root]#_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Red Hat Linux release 9 (Shrike)”表示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名称及版本。“2.4.20.8”表示Linux操作系统的核 心版本编号。“i686”表示该台电脑使用的CPU的等级。 下面我们来介绍常用基本命令 一,注销,关机,重启 注销系统的logout命令 1,Logout 注销是登陆的相对操作,登陆系统后,若要离开系统,用户只要直接下达logout命令即可: [root@localhost root]#logout Red Hat Linuxrelease 9(Shike) Kernel2.4.20.8 on an i686 Login: ←回到登陆的画面 2,关机或重新启动的shutdown命令 Shutdown命令可以关闭所有程序,依照用户的需要,重新启动或关机。 参数说明如下:  立即关机:-h 参数让系统立即关机。范例如下: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h now ←要求系统立即关机  指定关机时间:time参数可指定关机的时间;或设置多久时间后运行shutdown命令,范例如下: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now ←立刻关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