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湾区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著名湾区对比分析

湾区(Bay Area)拥海、抱湾、合群、通陆,是区域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并非只是自然地理上的概念,而更多的是作为经济地理上的概念,并且具有区域经济的特定内涵。因湾区衍生而来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优越的经济地理条件、产业结构的高度开放和合理分工、要素资源的丰富多样和自由流动,促进了湾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从全球湾区的实践来看,目前最重要的国际一流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相继形成并崛起,分别以金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要特点。这三大湾区发挥着引领创新、集聚辐射、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作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和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在中国,相对于环渤海湾区、杭州湾区、北部湾区等知名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更为成熟,具备建成世界一流湾区的基础和条

件,未来有望成为第四个国际一流湾区。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走向,本文采用PEST分析方法,即从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和技术(Technology)四个维度对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的异同,并基于世界湾区的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PEST分析本来是战略咨询顾问用来协助企业检阅其外部宏观环境的一种方法,它是对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因素进行的宏观环境分析。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对宏观环境因素所做的具体内容分析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借助于PEST法,将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做多个维度的对标。

一、政治视角的比较

市场机制在湾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湾区城市群的产业集聚和扩散。同时,基于整体效益考虑的协调区域利益、避免各自为战的湾区规划亦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世界三大湾区均由政府部门定期出台发展规划,推动其健康发展。

(一)三大湾区

1.纽约湾区

1929年,纽约区域规划协会(RPA)发表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都市区的全面规划——《纽约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规划》;其后,纽约区域规划协会于1968年制定了第二次规划、1996年制定了第三次规划(《危机挑战区域发展》)、2014年制定了第四次规划(《脆弱

的成功》)。历次规划都始终关注城市之间的整理联动和空间协调,促进了纽约湾区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2.旧金山湾区

1961年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ABAG)成立,由湾区的101个城市和9个县作为成员组成,属于半官方性质的联合政府规划咨询机构,负责推进区域综合规划。每5年做一次城市规划,既高密度开发城市用地,又保留农田、林地,以优质的自然、文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及一流企业。2013年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与其他机构联手启动湾区规划2040区域战略修编。

3.东京湾区

1956年日本国会制定了《首都圈整备法》,成为东京湾区最早的统一规划,在法律层面为东京湾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保障。类似的专门性、补充性法律还包括:1958年的《首都圈市街地开发区域整备法》、1959年的《首都圈建成区限制工业等的相关法律》、1966年的《首都圈近郊绿地保护法》以及1986年的《多极分散型国土形成促进法》等。在构建湾区法律保障体系的同时,日本分别在1960年、2006年、2011年和2014年相继推出了《东京规划1960——东京结构改革的方案》、《10年后的东京——东京将改变》、《2020年的东京——跨越大震灾,引导日本的再生》以及《创造未来——东京都长期愿景》等专项湾区规划,通过具有延续性、可调整的统一规划实现经济的深度融合。

(二)粤港澳大湾区

2019年2月18日,酝酿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成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构建极点带动(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规划纲要将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二、经济视角的比较

(一)三大湾区

其一,经济规模方面。如表1所示,2016年东京湾区GDP达到1.8万亿美元,是当今世界GDP最高的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GDP分别为1.4万亿美元和0.76万亿美元。三大湾区中,就人均GDP而言,旧金山湾区最高,接近10万美元,纽约湾区其次,为69307美元,东京湾区最低,仅有41070美元;就地均GDP而言,纽约湾区最高,为4.6亿元/平方米,东京湾区紧随其后,达到3.44亿元/平方米,旧金山湾区则为3.09亿元/平方米。

表1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的比较三大湾区在人均GDP上有所分化,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旧金山湾区人均GDP遥遥领先,以金融业为主的纽约湾区位列其后,而主攻工业制造的东京湾区排在第三,并且三者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意味着创新与金融在增长潜力上大于工业制造。

其二,产业结构方面。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的GDP增长已经以服务业或信息产业为主导,完成了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的过渡。三大湾区的产业主要由第三产业构成,三大湾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均在80%以上,第一产业接近0,其中纽约湾区的第三产业

占GDP比重最大,达89.4%;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的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相近,分别为82.8%、82.3%。

其三,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东京湾区的上榜企业最多,达到39家;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上榜企业分别为23家和12家。

其四,金融业发展。强大的金融业是湾区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湾区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纽约湾区汇聚了世界市值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市值第三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旧金山湾区科技金融和科技银行尤为发达,硅谷的风投资本非常丰富;东京湾区是日本最主要的银行集中地,拥有日本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

(二)粤港澳大湾区

从经济规模指标上看,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为1.36万亿美元,接近纽约湾区(1.4万亿美元),而高于旧金山湾区;但在人均和地均GDP上,粤港澳大湾区与三大湾区相比,明显落后。

从产业结构来看,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比重仅为62%,仍处于工业经济阶段。第二产业占比高,主要发展工业、进出口贸易、批发和零售业等,不少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处于价值链较低端位置。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拥有港交所、深交所,广州南沙商品期货交易所、深圳成熟的风险投资中心、广州的银行体系、珠澳的债券市场及“深港通”、“债券通”,澳门亦开始试水成立中华(澳门)金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