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同济大学机械设计教案轴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优质教案讲义轴的设计优质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优质教案讲义轴的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讲义基于《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第五章“轴的设计”。
详细内容涵盖轴的力学分析、轴的材料选择、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及轴的稳定性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轴的基本概念,掌握轴的设计方法。
2. 学会进行轴的强度计算,确保设计的轴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3. 掌握轴的稳定性分析,提高轴的使用寿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轴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强度计算。
难点:轴的稳定性分析,轴的强度计算公式推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轴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轴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
b. 讲解轴的材料选择原则,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轴的材料。
c. 分析轴的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轴的设计能力。
3. 例题讲解:a. 以实际轴的设计为例,演示轴的强度计算过程。
b. 解释轴的稳定性分析,展示稳定性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完成轴的强度计算。
b. 引导学生进行轴的稳定性分析。
六、板书设计1. 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
2. 轴的材料选择原则。
3. 轴的结构设计方法。
4. 轴的强度计算公式。
5. 轴的稳定性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给定参数的轴的强度。
b. 分析给定轴的稳定性。
2. 答案:a. 强度计算结果。
b. 稳定性分析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轴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a. 研究轴的疲劳寿命分析。
b. 探讨轴的优化设计方法。
c. 了解轴在工程领域的最新应用动态。
通过本讲义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轴的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轴的材料选择原则。
2. 轴的结构设计方法。
3. 轴的强度计算过程。
4. 轴的稳定性分析。
2024年机械基础教案7.3.轴
2024年机械基础教案 7.3.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基础》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主题为“轴”。
教学内容包括:轴的定义、分类及作用;轴的结构设计要素;轴的材料及性能要求;轴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轴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掌握轴的结构设计要素。
2. 了解轴的材料及性能要求,能进行轴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轴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重点:轴的定义、分类及作用;轴的结构设计要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轴模型、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轴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轴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自行车轮轴、汽车传动轴等实例,学生观察并思考轴的作用。
2. 新课讲解:教学活动:(1)教师讲解轴的定义、分类及作用,学生听讲并记录重点内容;(2)教师通过PPT展示轴的结构设计要素,学生观察并理解;(3)教师讲解轴的材料及性能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4)教师进行轴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学生跟随老师思路进行学习。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学活动: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满足强度要求的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教学活动: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学生听讲并模仿练习。
5. 随堂练习:教学活动:教师布置两道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轴的定义、分类及作用2. 轴的结构设计要素3. 轴的材料及性能要求4. 轴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轴的定义、分类及作用;(2)分析轴的结构设计要素,并举例说明;(3)根据轴的材料及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4)计算给定轴的强度,并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轴的基本概念、结构设计要素及强度计算方法。
机械课程设计轴
机械课程设计轴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2. 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及强度计算方法;3. 了解轴的连接方式、支承形式及装配要求。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轴的设计,具备初步的工程图纸绘制能力;2. 能够运用计算软件对轴进行强度校核,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轴的装配与调试,培养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轴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轴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轴的定义、功能及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不同类型的轴及其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轴、联轴器与离合器,第一节 轴的类型及特点。
2. 轴的设计方法:讲解轴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及刚度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轴、联轴器与离合器,第二节 轴的设计计算。
3. 轴的连接与支承:阐述轴的连接方式、支承形式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轴、联轴器与离合器,第三节 轴的连接与支承。
4. 轴的装配与调试:介绍轴的装配工艺、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轴、联轴器与离合器,第四节 轴的装配与调试。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轴的设计、计算、装配与调试的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明确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轴的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针对轴的基本概念、分类、设计方法和理论计算等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案讲义轴的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案讲义轴的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讲义基于《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第四章“轴的设计”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轴的设计基本要求、轴的材料和强度计算、轴的直径和长度确定、轴的结构设计及其与联轴器、轴承的配合设计。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轴的设计基本原理,理解轴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2. 学会轴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方法,能够确定轴的直径和长度。
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完成轴的结构设计,并正确进行联轴器、轴承的配合设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轴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结构设计。
难点:轴的强度计算,特别是在复杂工况下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介绍轴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汽车传动轴、机器设备中的主轴等。
2. 理论讲解:a. 轴的设计基本要求。
b. 轴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
c. 轴的直径、长度确定。
d. 轴的结构设计及配合设计。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典型轴的设计题目,包括材料选择、强度计算、结构设计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轴的设计计算,并提供解答。
5. 互动环节: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互相讨论。
六、板书设计1. 轴的设计基本要求。
2. 轴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公式。
3. 轴的直径、长度确定方法。
4. 轴的结构设计及配合设计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个实际工程中的轴设计计算,包括材料选择、强度计算、结构设计等。
2. 答案: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轴的疲劳强度计算、动力学分析等高级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轴的强度计算2. 轴的材料选择3. 轴的结构设计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一、轴的强度计算1. 确定载荷:根据实际工况,分析轴所承受的各种载荷,包括扭矩、弯矩等。
2. 选择计算方法:根据轴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如解析法、数值法等。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2) 项目 5 轴系零件部件的分析与应用
上一页
返回
任务 5.2 轴承的分析与应用
• 轴承是轴上非常重要的零件, 用来支承轴和轴上零件, 保证轴和轴 上转动件的工作位置和精度, 减少摩擦和磨损, 并承受载荷。 按运 动元件间的摩擦性质, 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见图 5 -13) 和滑 动轴承 (见图 5 -14) 两大类; 按照承受载荷的方向, 轴承可 分为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类。
项目 5 轴系零件部件的分析与应用
• 任务 5.1 轴的分析与应用 • 任务 5.2 轴承的分析与应用 • 任务 5.3 轴间连接的分析与应用
返回
任务 5.1 轴的分析与应用
• 1. 轴的认识 • 轴是机器中重要的机械零件, 例如机床主轴、 减速器齿轮轴、 自行
车轮轴等。 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承机器的其他回转零件, 如齿轮、 带 轮等, 使其具有确定的工作位置, 并传递动力和运动。 • (1) 轴的类型 • 轴的分类方法有很多, 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 • 1) 按照轴所受载荷的情况分类 • ① 心轴。 用来支承转动零件, 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 按其 是否与轴上零件一起转动, 又可分为转动心轴 (见图 5 -1) 和 固定心轴 (见图 5 -2)。 • ② 传动轴。 主要用于传递转矩, 不承受弯矩, 或所承受的弯矩很小 的轴, 如图5 -3 所示。
5 - 5 (b))。 另外, 直轴又可分为实心轴 (见图 5 -5 (a) 和图5 -5 (b))、 空心轴 (见图5 -5 (c))。 空心轴往住是大直径轴, 空心轴可以减小轴的质量, 且在相同质量 情况下空心轴比实心轴的刚度高, 空心轴的内孔还可以输送液体或 工件等。
同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同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将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将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并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将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增强对机械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分析、力学分析、材料选择、传动设计、结构设计等。
具体到教材的章节,我们将从第1章至第8章进行系统讲解,每个章节都会有相应的作业和练习,以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讲授法用于系统讲解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机械设计实例,实验法用于验证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小组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使用《机械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同时配以相关的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将用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参考书籍将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学生理解复杂原理,实验设备将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们将确保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以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和设计项目。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提问和团队协作情况进行评估。
作业将包括练习题和小论文,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考试将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设计项目将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机械设计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轴的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轴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轴在机械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轴的结构类型和设计原则。
2. 学生能够掌握轴的材料选择、尺寸计算和强度校核方法,具备基本的轴设计能力。
3. 学生了解轴的加工工艺和装配要求,提高对机械制造工艺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轴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强度校核。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轴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针对实际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轴设计方案,并进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机械设计制造的热爱,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轴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认识到机械设计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轴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轴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轴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轴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2.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轴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轴的受力分析与计算3. 轴的材料与强度计算- 轴的材料选择及性能要求- 轴的尺寸计算与强度校核- 轴的疲劳强度计算4. 轴的加工工艺与装配- 轴的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轴的装配要求及质量控制- 轴的检验与试验方法5. 轴的设计实例与优化- 轴设计实例分析- 轴的优化设计方法- 轴设计方案的评估与改进6. 轴的CAD软件应用-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功能- 轴零件图的绘制与修改- 轴装配图的绘制与标注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系统地安排了轴的设计制造知识。
教学大纲明确了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使学生掌握轴的设计原理和制造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基础教案——轴的结构课件
机械基础教案——轴的结构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轴的结构进行讲解。
主要内容包括:轴的定义、轴的分类、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轴的直径选择和轴的材料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轴的基本概念,掌握轴的分类和结构设计方法。
2. 学会轴的强度计算,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轴径和材料。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轴的强度计算和直径选择。
教学重点:轴的结构设计方法和轴的材料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轴的实物模型、计算器。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实际工程中的轴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轴的作用和结构。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轴的定义和分类。
(2)轴的结构设计方法。
(3)轴的强度计算。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轴的强度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道轴的结构设计题目。
5.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轴的定义、分类、结构设计方法。
2. 轴的强度计算公式。
3. 轴的材料选择原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易的轴,并计算其强度。
2. 答案:根据轴的强度计算公式,选择合适的轴径和材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掌握程度较高,但对轴的材料选择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轴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了解不同行业的轴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轴的强度计算和直径选择。
2. 轴的结构设计方法。
3. 作业设计中的实际应用题。
一、轴的强度计算和直径选择1. 确定轴所承受的载荷类型(如扭矩、弯矩等)。
2. 根据载荷类型选择合适的强度计算公式。
机械设计基础(机工版)教案:轴
教学内容:轴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轴的功用和分类;熟悉常用轴的种类和应用特点,熟悉轴的结构和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了解轴的结构工艺性。
2、能力目标: 通过轴上零件的装拆,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让学生体验机器的装拆过程,感受研究机器的过程和方法,获得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点: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及应用特点。
教学难点:轴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课前准备:课件制作、减速器教学模型6套、装拆工具6套。
学生按六人一组结合工作任务内容收集有关学习资料,预习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设计:1、情景设置(5,):通过实物教具和教学多媒体展示轴在机器中的应用实例,并展示一减速器中的轴系零件(其中轴上有两个没有固定好的轴上零件),向学生提问:1)该减速器中轴的作用是什么?2)该减速器中轴属于哪种类型的轴?3)该减速器中的轴上零件是否能正常工作?为什么?然后引入新课。
2、布置工作任务:减速器轴上零件的装拆(10,)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
1)减速器及轴上零件的认识:1)轴的分类:2)轴上零件识别及作用;3)轴上零件的固定:轴向固定、周向固定的目的和方法;4)单级单级减速器高速轴和低速轴轴上零件的拆卸分析;5)轴的结构工艺分析。
3、减速器轴上零件的装拆。
(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循环指导)(40,)(1)学生确定完成减速机轴上零件的拆卸和安装工作任务的方案:选用工具、和工艺。
(5,)(2)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制定轴的拆卸和安装工作计划,并由一同学记录。
(5,)(3)按计划开展减速器轴上零件的装拆工作。
(30,)要求工艺规范,零件摆放整齐;拆卸完成后由教师检查,然后进行安装、调试、质量检查。
4、成果展示和成果评价(30,)每个小组推荐1-2人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小组学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成果展示进行评价。
5、课堂小结(3,)本次课重点让学生了解了轴的功用和分类;熟悉常用轴的种类和应用特点,轴的结构和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轴的结构工艺性等理论知识。
机械基础教案7.3.轴
机械基础教案 7.3.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基础》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主题为“轴”。
详细内容包括:轴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轴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轴的材料选择原则及设计要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轴的基本概念,掌握轴的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轴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3. 学会根据轴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进行轴的材料选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轴的材料选择原则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重点:轴的结构特点、分类及设计要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轴模型、实物轴、PPT课件。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发动机的实物轴,引导学生思考轴在汽车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a. 轴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b. 轴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c. 轴的材料选择原则及设计要点。
3. 例题讲解:分析一辆汽车发动机轴的设计要点,并进行材料选择。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不同类型轴的设计要点。
六、板书设计1. 轴的定义、分类及作用2. 轴的结构特点3. 轴的材料选择原则4. 轴的设计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辆自行车前后轴的设计要点,并进行材料选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轴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要点掌握情况较好,但材料选择原则部分还需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轴的加工工艺和检测方法,提高学生对轴的整体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轴的材料选择原则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2. 轴的结构特点及其设计要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及例题讲解。
一、轴的材料选择原则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1. 材料选择原则:a. 根据轴的使用条件,如载荷、速度、温度等,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的材料。
b. 考虑轴的加工性能和成本,选择合适的材料。
c. 考虑轴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选择具有良好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的材料。
机械基础教案7.3.轴
机械基础教案 7.3.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基础》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主题为“轴”。
详细内容包括:轴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重点分析轴的受力情况、材料选择和设计要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轴的定义、分类和结构特点,掌握轴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2. 学会分析轴的受力情况,了解轴的材料选择和设计要求。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轴的受力分析、材料选择及设计要求。
教学重点:轴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系统中的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轴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轴的定义、分类和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轴的基本知识。
a. 定义:轴是连接两个或多个旋转部件的机械部件。
b. 分类:轴可分为实心轴、空心轴、阶梯轴等。
c. 结构特点:轴具有旋转、承受转矩和弯曲载荷等特点。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轴的受力情况、材料选择和设计要求。
a. 受力分析:轴主要承受转矩、弯矩等载荷。
b. 材料选择:根据轴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
c. 设计要求:轴的设计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4.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定义、分类、结构特点2. 受力分析3. 材料选择与设计要求4. 案例分析5. 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轴的定义、分类和结构特点。
b. 分析轴的受力情况,说明材料选择和设计要求。
d.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轴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轴的基本知识。
机械基础优质教案——轴的结构优质课件
机械基础优质教案——轴的结构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轴的结构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轴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功能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 学习并运用轴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轴的结构设计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轴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轴的实物模型、PPT课件、视频资料。
2. 学具:直尺、圆规、画图板、绘图仪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轴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轴的作用。
2. 新课导入:通过PPT课件,讲解轴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
3. 实践情景:分析轴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如汽车、机床等。
4. 例题讲解:讲解轴的设计原则,分析具体案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轴的图形,并进行评价。
7. 课堂拓展:观看轴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视频,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轴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
2. 轴的设计原则及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具体的轴的图形,并注明尺寸、材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轴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特点,但部分学生对轴的设计原则及应用仍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轴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轴的设计与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掌握知识。
在轴的结构教学中,难点主要是轴的结构设计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的设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的设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轴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原理;2. 学生能掌握轴的设计要求、计算方法和选择标准;3. 学生能了解轴的结构特点、材料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轴的设计计算,并正确选用轴的材料;2.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运用CAD软件绘制轴的零件图和装配图;3. 学生能分析轴的失效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课程设计,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增强工程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机械设计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轴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提高其机械设计能力,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其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轴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了解轴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学习轴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传递运动和承受载荷中的作用。
2. 轴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掌握轴的设计要求,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 学习轴的材料选择、尺寸确定和形状设计;- 熟悉轴的设计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
3. 轴的设计实例与CAD软件应用- 分析典型轴的设计实例,了解实际工程中轴的设计过程;- 学习运用CAD软件绘制轴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掌握轴的强度校核、失效分析和优化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轴的基本概念与作用(1课时)2. 轴的设计原理与方法(2课时)3. 轴的设计实例与CAD软件应用(3课时)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PPT、板书等形式,系统讲解轴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与方法,以及CAD软件在轴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教案:轴的认识与设计
授课教案No 授课内容No3.轴结构的工艺要求(1)加工工艺性轴的直径变化应尽可能少,应尽量限制轴的最大直径与各轴段的直径差,这样既能节省材料,又能减少切削量。
在砂轮磨削段尾和螺纹段尾要留有越程槽和退刀槽,如图10-5所示。
砂轮越程槽和螺纹退刀槽(2)装配工艺性为了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常采用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的阶梯轴,使轴上零件通过轴的轴段直径小于轴上零件的孔径。
轴上为便于安装而设置的轴肩,轴肩高度可取0.5~3mm。
轴端应倒角,并去掉毛剌,以便于装配。
固定滚动轴承的轴肩高度应符合轴承的安装尺寸要求,以便于轴承的拆卸。
在用套筒、圆螺母、挡圈等定位时,轴段长度应小于相配零件的宽度,以保证定位和固定可靠。
如图10-6所示齿轮宽度,应大于相配轴段长度1~3mm。
另外,应考虑旋转零件与箱体或支架等固定件之间留出适当距离,以免旋转时相碰。
(3)任务实施10分钟任务内容:请指出如图所示的轴结构设计图中存在的错误。
1. 轴承端盖与箱体之间缺少调整垫片。
应留有调整垫片。
2. 轴承端盖与轴之间无间隙,无油毡,缺少密封装置。
轴承端盖的内孔应大于轴径且应有具体密封形式。
3.键槽太长。
缩短键槽长度。
4.联轴器在轴上无定位轴肩。
在轴上应留有联轴器的定位轴肩。
5.左侧轴承内圈与轴之间无轴肩,轴承安装困难,不于轴承装配。
在轴上应留有轴承的定位轴肩。
6.套筒高度与轴承内圈高度一致,轴承内圈拆卸困难。
套筒高度要小于轴承内圈的高度。
7.轴和轮毂一样长,齿轮定位不可靠。
轴段长度应比齿轮轮毂宽度小2~3mm。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学习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汇报NoNo任务10.2 轴的设计计算一、复习10分钟 复习上次课学习内容 二、教师导课与课程学习: (1)学习提示。
15分钟本任务通过指出轴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错误来认识轴。
教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内容:轴的设计计算、轴的强度计算、轴的设计计算步骤。
(2)分小组学习: 40分钟 10.2.1轴的强度计算 1.圆轴扭转条件下轴的强度计算在工程实际中,各种传动轴和细长杆件在工作时都要产生扭转变形,扭转变形是轴和细长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如图10-9所示。
同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同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如CAD、SolidWorks等。
3. 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掌握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创新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机械结构设计与绘图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其热爱机械工程事业的情感。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动态,树立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同济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械设计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
-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设计概述- 内容列举: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流程、设计方法。
2. 机械结构设计与优化:介绍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结构类型、材料选择、力学分析等。
- 教材章节:第2章 机械结构设计- 内容列举: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类型、材料选择、力学分析。
3. 常用机械设计软件应用:学习CAD、SolidWorks等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机械结构设计与绘图。
- 教材章节:第3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内容列举:CAD、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操作、绘图技巧、三维建模。
同济大学机械设计教案第一与二章
第一篇总论本篇概括阐述与机械设计中的共性问题。
包括:绪论、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概述、零件的强度计算、摩擦学等。
第一章 绪论第1节机器的作用减轻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
第2节 机器的组成一. 从构成看 1. 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 机构:如右图由构件组成,且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运动。
如右图3. 构件:由零件组成,它是运动的单元体。
例:如右图4. 零件:加工的单元体。
(1)通用零件:在各类机器中都经常用到的零件。
例: 螺纹联接、键联接、联轴器等。
(2)专用零件: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上用到的零件。
例:曲轴、叶片等。
弹簧垫片 被联接螺母弹簧垫片垫片25. 部件:一组协同工作、独立制造或装配的零件所组成的组合体。
例:减速器、联轴器等。
二. 从功能看第3节 课程内容在简要..介绍整部机器设计的基本知识基础......上,重点..讨论一般尺寸和参数的通用零件(巨型、微型、高温、高压、低温等工作条件下的零件除外)。
一. 总论机器及零件的设计基本准则、设计计算理论、选材、结构要求及摩擦、磨损及润滑。
二. 联接主要学习:螺纹、键、花键、销联结等。
三. 机械传动例:带、链、齿轮、蜗杆传动、螺旋传动等。
四. 轴系例: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
五. 其它零、部件例:弹簧、机座与机箱、减速器同济大学 《机械设计》JXSJ3第4节 课程性质、任务及目的一. 性质1. 一门以通用零件的设计为核心的设计..性课程..。
2. 培养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二. 本课程任务及目的1. 掌握通用零件的设计方法。
2. 具有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查资料)。
3. 对机械的动手能力。
三. 要求1. 先修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图、机制工艺、公差与配合、机械原理等。
2. 课程特点:3. 作业、答疑、纪律第二章 机械设计概论第1节对机器的主要要求一. 使用功能要求:例:对减速器的传动比、功率、转速等的要求; 对牛头刨床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等二.经济性要求: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保养设计上:a) 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例:CAD)b) 采用三化零部件(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制造上:a) 采用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b) 力求改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减少用料、易加工、装配使用保养:a)合理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章轴第1节
概述一.作用:安装回转零件,传递转矩。
二.分类
转轴M +T 光轴
直轴心轴M
刚性轴传动轴T 阶梯轴
轴曲轴(例汽车)
柔性轴
三.轴的常用材料:碳钢及其合金钢
四.本章解决问题:
轴上零件轴向定位
1.轴的结构设计轴上零件周向定位
轴的各部分尺寸初步确定
强度
2.轴的计算刚度
稳定性
第2节轴的结构设计
一.对轴的结构要求:
1.轴上零件装拆、调整方便
2.工艺性好
3.轴上零件定位可靠
1)轴向定位
2)周向定位
注意事项
a.轴肩圆角r<零件的倒角C(圆角r)<轴肩高度a<轴承内圈高度
R(倒角C)> a
b:零件长度>对应轴段长度
a
R
R r R r
R>r R<r
二.结构设计
例:设计减速器低速级轴系结构。
已知功率P,低速级转速n. 设计
1.确定安装方式
2.确定最小直径1)轴承支点不确定2)旋转零件毂长不确定
A 0--与材料及受力有关的系数
3.确定各段直径和长度
三.例题:结构改错
第3节轴的强度计算
一.强度计算
1.按扭转条件计算
仅考虑扭转时:整理得: A 0--与材料和受力有关的系数
3
0n
p
A d T
T T d n P
W T ][2.09550000
33
0n
p
A d T
T T d n P
W T ][2.09550000
3
S
K S m
a 12.按弯扭组合较核计算
3.按疲劳强度较核计算
二.提高轴的强度措施
1)合理布置轴上零件减小轴的载荷
2)改进轴上零件结构减小轴的载荷。
3)改进轴的结构减小应力集中。
4)改进轴的表面质量提高疲劳强度。
轴小结
轴的分类
轴的结构设计:安装次序、轴上零件的定位(轴向,周向)、工艺性轴的计算:按扭矩计算,按弯扭组合计算、疲劳强度计算S
S S S
S S ca
22S K S m a 1
输入轮输出轮输入轮输出轮
输出轮T 4 T 3 T 2
T 1 T 4
T 3
T 1 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