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粘性土的液、塑限含水量
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2、放锥时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 3、从调土杯中取出土样式时,必须将沾有凡士林的土弃掉,方能重新调制或者取样侧 含水率。 4、搓滚土条时,必须用力均匀,以手掌轻压,不得作无压滚动;应防止土条产生中空 现象,搓滚前土团必须经过充分的揉捏。 5、土条需在数处同时产生裂纹始达塑限;如仅有一条裂纹,可能是用力不均所致,产
粘性土的物理特性

式中:ω—含水量,计算至0.1% m1—盒加湿土质量,g; m2—盒加干土质量,g; m1-m2—土中水质量,g; m1-mo—干土质量,g
2.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 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三点连一直线(如附图中的 A线)。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可通过高含水量的一点与 另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处查得相应 的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2%时,应重做试验。 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2%时,用这两个含水率的平均值 与高含水率的点连成一条直线(如附图中的B线)。
式中:IL——液性指数,以小数表示;
w——土的天然含水率。
液性指数表征了土的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之间 的相对关系,表达了天然土所处的状态。
当w≤wp时,IL≤0,土处于坚硬状态; wp<w≤wL时,0<IL≤1.0,土处于可塑状态;
wL<w时,IL>1.0,土处于流动状态。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 5秒入土17mm时的含水量
3、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1.塑性指数
塑性指数:液限和,即: I p wL wp 塑性指数越高,吸着水含量可能高,土的粘粒含量越高。
2.液性指数 粘性土的状态可用液性指数来判别。 定义为:
IL w wp wL wp w wp Ip
3.接通电源:在圆锥仪锥尖上涂抹一薄层凡士林, 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4.测读深度:调整升降座,使锥尖刚好与试样面接触, 切断电源使电磁铁失磁,圆锥仪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 秒钟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
5.测含水量:取出试样杯,测定试样的含水量。重复 以上步骤,测定另两个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和含水量。
(三)试验设备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如附图,有电磁吸锥、测读装 置、升降支座等,圆锥质 量76g,锥角30°,试样杯等; 2.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击实试验中土的液塑限及含水率关系探讨

击实试验中土的液塑限及含水率关系探讨江燕芳【摘要】摘要:为了探析击实试验中土的液限、塑限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对试验进行深入阐述。
【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3【关键词】击实;试验;液塑限;最优含水率;探讨1 引言回填土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回填土压实的问题,例如修筑道路、堤坝、飞机厂、运动场、挡土墙、埋设管道、建筑物地基的回填等。
工程实践中较为普遍的采用粘性土回填。
轻型击实中5个含水率中应有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以此思路进行了以下研究。
2 液限、塑限试验概述粘性土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液限是指粘性土流动状态与可塑状态之间的界限含水量(也称为塑性上限);塑限是指粘性土呈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之间的界限含水量(也称塑性下限);塑性指数是指液限与塑限之差,塑性指数愈大则表示土的可塑性愈强,其压缩性也愈大,透水性则降低。
工程上常用塑性指数对粘性土分类和定名。
含水率的不同而发生状态的变化,力学性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液、塑限是粘性土必测项目,液、塑限的大小反映了土的工程性质。
对工程来说,土的液、塑限数据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液限与塑限之差为塑性指数,表示了粘性土呈可塑状态的含水率的变化范围。
塑性指数是划分土的类别及评价工程性质的重要性,反映出土的某些物理力学特征,液性指数IL的大小,把粘性土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五个状态。
实验步骤:2.1 备样(1)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将土样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2)用调土刀将调拌均匀的土样分层装入试杯中并注意土中不能留有空隙装满试杯刮去余土使与杯口齐平。
刮平时以一次刮平为宜不得用刀在土面上反复涂抹。
测定粘性土的液、塑限含水量

试验三测定粘性土的液、塑限含水量
I 测定粘性土的液限含水率(锥式仪法)
一、基本原理:粘性土处于液态到塑态的物理稠度状态时,平衡锥下沉10mm,并延
时15sec不变,即为土的液限含水率。
二、仪器设备
1.锥式液限一套(质量76g,角度30 °)
2. 分析天平(1%或1‰)
3.铝合,烘箱,调土刀,凡士林
三、操作步骤
1.将试样(已备)调至成一定稠度状态(不宜太湿)用刀反复调制均匀
2.在试样杯内,填入试样(先四周后中间)压密并刮平。
3.手持平衡锥上端,自由落体(锥尖接触土体表面),放锥,下沉10mm。
并延时15sec,即为土的液限(锥尖涂抹薄层凡士林)。
4.重复上述操作,测第二次,做平行测定。
5.在100~105℃温度下,经6h以上温度恒温烘干,称量之(0.01或0.001g)。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Ⅱ测定粘性土的塑限含水率(搓条法)
一、基本原理:粘性土处于塑态至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即土的塑限。
本试验用搓条法。
二、仪器设备
1.毛玻璃板
2.其他如用液限试验。
三、操作步骤
1.将不粘手的试样(已备)放在毛玻璃板上来回轻轻反复捏,压,搓滚,至3mm断裂垂直裂纹的土条。
2.将搓好的土条约8-10条装入铝盒内(半满即可)并称量之(0.01或0.001g)。
3.在100~105℃温度下,经6h以上恒温温度烘干,并称量之(0.01或0.001g)。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试验

19.01.2021
编辑ppt
2
试验用仪器及材料
主要设备: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限、天平、称量盒、 烘箱;
其它:电吹风、干燥器、调土碗、调土刀、凡士林、 蒸馏水、滴管、研钵、带橡皮头的研棒及0.5mm筛 等。
19.01.2021
编辑ppt
3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所用土样应过0.5mm的筛 ; 说明: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界限含水率 中的液限可以采用圆锥仪或碟式仪法,塑限可以采用滚搓法。联合测定法 是为改进碟式仪液限和滚搓法塑限而提出的一种试验方法,就是根据土样 在可塑状态范围内,用质量76g,锥角300的圆锥仪,以瞬时落锥方法,测得 圆锥入土深度h与含水率w两个参数,然后绘制在双对数坐标纸上,得到深 度h与含水率w之间的直线关系,取等效碟式仪法强度相应的入土深度 h=17mm(水利部取法,建工取h=10mm )时的含水率为液限,取等效滚搓 法强度相应的入土深度h=2mm时的含水率为塑限。
③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19.01.2021
编辑ppt
7
成果整理
(2)确定液限、塑限 在锥入深度h与含水量w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
度为20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wL;查得下沉深
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P,以百分数表示。
19.01.2021
编辑ppt
8
成果整理
(3)按下式计算塑性指数: Ip= wL-wp
(6)改变锥尖与土体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
重复5条步骤,测得锥深入试样深度值h2,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 应重做;
(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放入称量 盒内,称质量,测定其含水量;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操作步骤

碟式仪法液限试验
操作步骤:
1.制备试样:同联合测定仪法,制成3~5份不同含水率的 土膏,要求击数N在15~20击、23~27击、30~35击范 围内各有一点;
2.将一份试样用调土刀调匀后,平铺于土碟的前半部,使 最厚处土样厚10mm;
3.用划刀自后至前沿土碟中央将试样划成槽缝清晰的两半。 以每秒钟两转的速率转动手柄,使土碟反复起落,坠于底 座上,数记击数,直到试样两侧在槽底的合拢长度为 13mm为止。记录这时的击数,并在槽的两边各取一土样, 测定其含水率;
IL>1.0,土处于流塑状态。
液限试验原理和方法
重塑土处于液态时,在自重作用下发生流动,而处于 可塑态时,必须施加外力作用才发生变形。在两种状态的 分界处,土从不能承受外力向能承受一定外力过渡。试验 时,给予试样一个小的外力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形 量达到规定值时的含水率叫做液限含水率。规范中给出了 两种液限试验方法:锥式液限仪法和碟式液限仪法,并以 前者为标准方法。
基本知识
四、液性指数
IL
wwp wL wp
wwp Ip
式中:IL——液性指数,以小数表示; w——土的天然含水率。
四、液性指数
基本知识
IL
wwp wL wp
wwp Ip
粘性土的状态可用液性指数来判别。
IL≤0,土处于坚硬状态; 0<IL≤0.25,土处于硬塑状态;
0.25<IL≤0.75,土处于可塑状态; 0.75<IL≤1 ,土处于软塑状态;
塑限(Wp)——从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 率, 缩限(Ws)——也从就半是固可体塑状状态态转的变下为限固含体水状率态;的界限含水 率,
亦即粘性土随着含水率的减小而体积开始不 变时的含水率。
实验三----稠度实验

《土力学》实验报告指导老师:商翔宇组别第四组组长张明小组成员:张小浩、赵丹、阴悦、林元俊、王然、赵毛兵、朱先智实验一稠度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粘性土的液限与塑限,从而计算出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以对土进行分类并确定屠宰天然含水量下的状态。
根据天然含水量与液限和塑限的比较,可以判断土的稠度状态,并据此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确定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
二、实验原理液限,粘性土有液态变为塑态的临界含水量。
当粘性土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时候,处于液态,反之处于塑态;塑限,粘性土从塑态变为半固态的临界含水量,当粘性土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土处于塑态,反之,处于半固态。
三、实验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圆锥质量为76g、锥角为30度;读数显示采用游标式,试样杯内径为40mm,高度为30mm。
(2)称量盒9个(3)分析天平一台(感量0.01克)(4)调土刀、调土杯、玻璃片、蒸馏水、凡士林、秒表等四、操作步骤(1)本实验宜采用天然含水量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
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样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
(3)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样时不应留有空间。
密实的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层。
(4)将试样杯放在圆锥仪升降座上,调节零点,将游标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旋转按钮,圆锥在自重作用下沉入试样,经5s 后读出圆锥下沉深度,取出试样被,去椎体附近的式样不少于10g,放入称量盒,测定含水率。
(5)将全部试样再加水或加干土样并调匀,重复本条3至5款的步骤分别测定第二点,第三点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及相应的含水率。
注意:液塑限联合测定应不少于三点:圆锥入土深度宜分别为3~4mm,7~9mm,15~17mm。
试验四界限含水量试验

试验四 界限含水量试验概述粘性土的状态随着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当含水量不同时,粘性土可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
土从流动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ωL;土从可塑状态转到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ωP;土由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则体积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人界限含水量称为缩限ωS。
土的塑性指数I P是指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由于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影响粘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因此粘性土常按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土的液性指数I L是指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液性指数可被用来表示粘性土所处的软硬状态,所以土的界限含水量是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不可缺少的指标,土的界限含水量还是估算地基土承载力待的一个重要依据。
界限含水量试验要求土的颗粒粒径小于0.5mm,且有机质量不超过5%,且宜采用天然含水量的试样,但也可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 的土粒或杂质时,应过0.5mm的筛。
一、液限试验液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测定土的液限主要有圆锥仪法、碟式仪法待试验方法,也可采用液塑限联合温室法测定土的液限。
(一)圆锥仪液限试验圆锥仪液限试验就是将质量为76g的圆锥仪轻放在试样的表面,使其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若圆锥体经过5s恰好沉入10mm深度,此时试样的含水量就是液限。
图4-1 锥式液限仪1.仪器设备(1)圆锥液限仪(图4-1),主要有三个部分:①质量为76g且带有平衡装置的圆锥,锤角30°,高25mm,距锥尖10 mm处有环状刻度;②且金属材料或有机玻璃制成的试样杯,直径不小于40 mm,高度不小于20 mm;③硬木或金属制成的平稳底座;(2)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 g的天平;(3)烘箱、干燥器;(4)铝制称量盒、调土刀、小刀、毛玻璃板、滴管、吹风机、孔径为0.5 mm 的标准筛、研钵等设备。
粘性土的物理特性

(三)试验设备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如附图,有电磁吸锥、测读装 置、升降支座等,圆锥质 量76g,锥角30°,试样杯等;
2.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3.其它:调土刀、不锈钢杯、凡士林、称量盒、烘箱、 干燥器等。
粘性土就是指具有可塑状态性质的土。
粘性土的物理特性
5.测含水量:取出试样杯,测定试样的含水量。 2.装土入杯:将制备的试样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用刮土刀刮平表面,然后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 查得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 2.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三点连一直线(如附图中的A线)。 测定粘性土的液限ωL和塑限ωp,并由此计算塑性指数Ip 、液性指数IL,进行粘性土的定名及判别粘性土的软硬程度。 1.土样分层装杯时,注意土中不能留有空隙。 塑限(Wp)——从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粘性土的状态可用液性指数来判别。
(四)操作步骤
1.土样制备:当采用风干土样时,取通过0.5mm筛 的代表性土样约200g,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不锈钢杯中, 加入不同数量的水,然后按下沉深度约为4~5mm,9~ 11mm,15~17mm范围制备不同稠度的试样。
2.装土入杯:将制备的试样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 中,填满后用刮土刀刮平表面,然后将试样杯放在联合 测定仪的升降座上。
3、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塑性指数:液限和塑限之差的百分数值(去掉百分号)。 用Ip表示,取整数,即:
Ip wLwp
塑性指数越高,吸着水含量可能高,土的粘粒含量越高。
粘性土的状态可用液性指数来判别。
定义为:
IL
wwp wLwp
wwp Ip
式中:IL——液性指数,以小数表示; w——土的天然含水率。
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内容:
一、准备工作
1. 取干燥后的土样,筛取通过0.425筛的土进行试验。
2. 称取一定量的土样,加适量的水调制成不同含水量的土样。
二、液限试验
1. 将土样放入液限仪的杯中,用刮板将土样铺平。
2. 缓慢转动手轮,使杯体升高并自由落下,记录闭合长度为20时的击数。
3. 取出土样,测定含水量。
4. 重复步骤1-3,获得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击数。
5. 绘制闭合击数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含水量对应的25击为液限。
三、塑限试验
1. 取约15左右的土样,反复揉捏成直径约3的土丝。
2. 当土丝刚开始破断时,收集土样,迅速测定其含水量。
3. 重复步骤1-2,取3-5个含水量的平均值为塑限。
四、计算液性指数
液性指数=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
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试验.

2018/9/27
7
成果整理
(2)确定液限、塑限 在锥入深度h与含水量w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 度为20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wL;查得下沉深 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P,以百分数表示。
2018/9/27
8
成果整理
(3)按下式计算塑性指数: Ip= wL-wp 式中:Ip —— 塑性指数; wp —— 塑限含水量(%); wL —— 液限含水量(%)。
2018/9/275Fra bibliotek试验步骤
(5)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使试杯徐徐上 升,土样表面和锥体尖好接触,蜂鸣器报警,停止升降,按检测键,同 时锥体立刻自行下沉,5S时液晶显示器上显示锥入深度h1,试验毕,手拿 锥体向上,锥体复位; (6)改变锥尖与土体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 重复5条步骤,测得锥深入试样深度值h2,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 应重做; (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放入称量 盒内,称质量,测定其含水量; (8)重复(3)至(7)的步骤,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 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2018/9/27
2
试验用仪器及材料
主要设备: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限、天平、称量盒、 烘箱; 其它:电吹风、干燥器、调土碗、调土刀、凡士林、 蒸馏水、滴管、研钵、带橡皮头的研棒及0.5mm筛 等。
2018/9/27
3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所用土样应过0.5mm的筛 ; 说明: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界限含水率 中的液限可以采用圆锥仪或碟式仪法,塑限可以采用滚搓法。联合测定法 是为改进碟式仪液限和滚搓法塑限而提出的一种试验方法,就是根据土样 在可塑状态范围内,用质量76g,锥角300的圆锥仪,以瞬时落锥方法,测得 圆锥入土深度h与含水率w两个参数,然后绘制在双对数坐标纸上,得到深 度h与含水率w之间的直线关系,取等效碟式仪法强度相应的入土深度 h=17mm(水利部取法,建工取h=10mm )时的含水率为液限,取等效滚搓 法强度相应的入土深度h=2mm时的含水率为塑限。
液限、液性指数及塑限、塑性指数

液限、塑限液限、液性指数(不叫液限指数)以及塑限、塑性指数在土力学中是评价粘性土的主要指标。
同一种粘性土随其含水量的不同而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
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W p;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W L。
土的塑限和液限都可通过试验得到。
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可以根据土的塑限和液限通过计算求得:塑性指数I p=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液性指数I L=(土的天然含水量-塑限含水量)÷塑性指数。
根据塑性指数可以对粘性土进行分类;根据液性指数可以判断土物理状态,土的液性指数越小,土越硬,如下:液性指数IL的范围土的软硬状态IL≤0 坚硬0< IL≤0.25 硬塑0.25< IL≤0.75 可塑0.75<IL≤1 软塑IL>1 流塑塑性指数:可塑性是粘性土区别于砂土的重要特征。
可塑性的大小用土处在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从液限到塑限含水量的变化范围愈大,土的可塑性愈好。
这个范围称为塑性指数Ip :塑性指数习惯上用不带%的数值表示。
塑性指数是粘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指标之一,它综合地反映了粘土的物质组成,广泛应用于土的分类和评价。
由于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影响粘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
塑性指数愈大,表明土的颗粒愈细,比表面积愈大,土的粘粒或亲水矿物(如蒙脱石)含量愈高,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就愈大。
也就是说塑性指数能综合地反映土的矿物成分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因此,在工程上常按塑性指数对粘性土进行分类。
因此,能通过液限和塑性指数来区分软土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二者决定了粘性土分类标准的塑性指数。
经验方法不好讲,粘性土的问题很复杂,还是实验室测定准确些。
实验一 土的液,塑限和含水量试验【精品-doc】

实验一土的液,塑限和含水量试验【精品-doc】实验一土的液、塑限和含水量试验学时:2学时实验性质:操作型实验一、目的要求:掌握土的液、塑限和含水量试验的基本原理,了解试验的仪器设备,熟悉试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液限、塑限和含水量的计算方法和试验成果的整理。
二、试验原理:(一)、含水量试验原理:105110土样含水量是指土样在?至?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烘干,,,,,m,mm,100%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为:。
式中,——代表土样含水量ss%mgmsg ();湿土质量();烘干土质量()。
土样在在105?至110?温度下加热,土中自由水会变成气体挥发,土恒重后,即可认为是干土质量ms,挥发掉的水分质量为水重ms=m-ms。
(二)、液限、塑限试验原理:粘性土随着含水量变化,其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
重塑土处于液态时在自重作用下不能保持其形状,发生类似于液体的流动;土体处于可塑状态,在重力作用下能保持形状,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外力消失后能保持外力消失前一时刻的形状而不变,有一定的抗剪强度。
通过给予试样一个小的外力,在一定时间内变形达到规定值时的含水量。
塑限试验利用土体处于可塑时,在外力下产生任意变形而不发生断裂;土体处于半固态时,当变形达到一定值(或受力较大)时发生断裂底特点。
试验时给予一定外力,使试样变形达到规定刚好出现裂缝时所对应底含水量作为塑限含水量。
三、试验方法:液限测定可以采用锥式液限仪法以及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塑限测定可以采用挫滚法以及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四、仪器设备:(一)、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仪器设备:锥式液限仪、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毛玻璃板、调土刀、0.5mm孔径分析筛、凡士林、纯水、恒温烘箱、天平、铝盒、干燥器、铅丝篮等。
(二)、锥式液限仪法仪器设备:锥式液限仪(图1.1)、毛玻璃板、调土刀、0.5mm孔径分析筛、凡士林、纯水、恒温烘箱、天平、铝盒、干燥器、铅丝篮等。
工程岩土与测试:液塑限测定:联合测试仪测试

▪ 碟式液限仪(欧美)
• 塑限的测定:
锥式液限仪
• 搓条法测定。3mm土条。碟式液限仪
• 缩限的测定:
• 收缩皿法测定。
液限和塑限也可用光电式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
光电联合测 定仪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 1. 试验目的 • 数IL,作为细粒土分类及估计 地基土承载力的一个依据,供设计、施工 使用。
• 4.5 重复测定,将全部试样再加入水或者吹 干并调匀,制备不少于3个土样,重复上述 步骤,分别测定第二个样,第三个试样的
圆锥下沉深度及相应的含水量,测定应不 少于3个点(三点圆锥入土深度宜控制在 3~4mm、7~9mm、15~17mm)
5. 试验数据整理
5.1 计算含水量
w
m ms
1 *100%
⑶当两个 含水量的差 值大于或等 于2%时,应 补做试验。
5.3 确定液限、 塑限
在圆锥下沉深 度h与含水量w关 系图上,查得下 沉深度为17mm 所对应的含水量 为液限wL;查得 下沉深度为2mm 所对应的含水量 为塑限wP,以百 分数表示,取整 数。
WP
WL
5.4 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4.测试方法、步骤
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量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 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 时,应过0.5mm筛。
4.1试样制备:视频0`22``~1`48``
• 4.2 装土样于试杯中:1`53``~2`18`` • 4.3 测读圆锥下沉深度:2`18``~3`17`` • 4.4 测含水量3`18``~3`21``
•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主要测定粒径小于 0.5mm颗粒组成的有机质含量不超过总土质 量5%的粘性土。
1.0-土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

1、液限WL土从可塑状态变成流动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2、塑限WP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3、缩限WS土由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体积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土的界限含水量。
实际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一书上还配了一个图,非常清晰的表明了这几种界限含水量的关系和意义。
从这个图就能看出,所谓的液限、塑限实际上指的就是土由固体状态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呈现另一种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4、塑性指数Ip=WL-Wp塑性指数是液限和塑限的差值,实际上反映了土在可塑状态范围内的含水量变化。
其值越大,粘性土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越大,其可塑性就越强。
如果土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黏粒或亲水矿物如蒙脱石含量越高,土能够结合水的能力就越强,液限就越大,从而塑性指数就越大。
所以塑性指数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粘性土的性质。
用不带%的数值表示,综合反应了粘土的物质组成,可塑性是粘土区别于砂性土的重要特征因此工程可以根据塑性指数的大小,对于粘性土进行分类。
当塑性指数Ip>17时,为粘土当塑性指数10<Ip≤17时,为粉质粘土当塑性指数3<Ip≤10时,为粉土当塑性指数Ip≤3时,土表现不出来粘性性质,所以就不是粘土了,砂类土5、液性指数土处于何种稠度状态取决于土中的含水量,但是由于不同土的稠度界限是不同的,因此天然含水量不能说明土的稠度状态。
为判别自然界中粘性土的稠度状态,通常采用液性指数(I L)进行评价,即对黏性土和粉质粘土来说,有一个指标叫液性指数,是判断土的软硬状态,表示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相对关系的指标。
IL=(W-Wp)/(WL-Wp)液性指数是天然含水量与塑限的差值除以塑性指数。
当天然含水量小于Wp时,IL小于0,土体处于坚硬状态。
当天然含水量W大于WL 时,IL大于1,土体处于流动状态。
当天然含水量介于Wp与WL之间时,IL介于0和1之间,土体处于可塑状态。
所以IL液性指数可以反映粘性土的软硬程度,IL越大,土越软,IL越小,土越硬。
粘性土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的解析

粘性土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的解析液限、塑限、液限指数IL和塑形指数IP是土力学里面的概念,地基基础规范中也经常提到,这几个概念其实很重要,都是最基本的东西。
不过我经常是看完就忘,原因是教科书一般都是直接给个公式,不讲具体的意义和如何使用,所以一般都是看完就印象了。
近日,在看中国院朱炳寅大师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一书时,看到了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答。
觉得解答的非常仔细,也非常容易懂,特地摘抄过来。
1、液限土从可塑状态变成流动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2、塑限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3、缩限土由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体积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土的界限含水量。
实际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一书上还配了一个图,非常清晰的表明了这几种界限含水量的关系和意义。
从这个图就能看出,所谓的液限、塑限实际上指的就是土由固体状态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呈现另一种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4、塑性指数Ip=WL-Wp塑性指数是液限和塑限的差值,实际上反映了土在可塑状态范围内的含水量变化。
如果土颗粒越戏,黏粒含量越高,土能够结合水的能力就越强,液限就越大,从而塑性指数就越大。
所以塑性指数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粘性土的性质。
因此工程可以根据塑性指数的大小,对于粘性土进行分类。
当塑性指数Ip>17时,为粘土当塑性指数10<Ip≤17时,为粉质粘土当塑性指数3<Ip≤10时,为粉土当塑性指数Ip≤3时,土表现不出来粘性性质,所以就不是粘土了5、液性指数IL=(W-Wp)/(WL-Wp)液性指数是天然含水量与塑限的差值除以塑性指数。
当天然含水量小于Wp时,IL小于0,土体处于坚硬状态。
当天然含水量W大于WL时,IL大于1,土体处于流动状态。
当天然含水量介于Wp与WL之间时,IL介于0和1之间,土体处于可塑状态。
所以IL液性指数可以反映粘性土的软硬程度,IL越大,土越软,IL越小,土越硬。
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试验

液塑限试验

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
2丙法
1)将已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逐次分小,至最后取出约33kg试料。再 用四分法将取出的试判分成6份/至少要5份),每份重约5.5个(风于质 量) 2)预定5-6个不同含水量,依次相差1%—2%。 3)按预定含水量制备试样,与甲法相同。 4)将混合料拌和均匀,与甲法相同。 5)将试筒、套环与夯击底板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并将垫块放在筒内底 板上。击实筒应放在坚实(最好是水泥混凝土)地面上,取制备好的试 样1.8kg左右放入筒内,整平其表面,并稍加压紧。分3层,每层 击 98次。试样击实后,试样超出试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6mm,超出高度过大的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2)确定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配制混合料 1)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至少应该制备6个试件;对于无机结 合料稳定细粒土,至少应该制备6个试件;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 土和粗粒土,至少分别应该制备9个和13个试件。 2)对于细粒土,可以一次称取6个试件的土;对于中粒土,可以一次 称取3个试件的土;对于粗粒土,一次只称取1个试件的土。 3)向称好混合料中加水,浸润备用。 (4)按预定的干密度制件 5.养生 6.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8.强度评定
(1)评定路段试样的平均强度R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承载比(CBR)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承载比
所谓CBR值,是指试料贯人量达2.5mm或5.0mm时,单位压力与标准碎石压 入相同贯人量时标准荷载强度的比值。 贯入量为2.5mm时的CBR值
液塑限试验
(一)概述 含水量对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如强度、压缩性等)有极大的影响。当土从 很湿逐渐变干时,会表现出几个不同的物理状态,土也就有不同的工程 性质。 当粘性土含水量极高时,土成泥浆,呈粘滞流动的液体。当施加剪力 时,泥浆将连续地变形,土的抗剪强度极低。当含水量逐渐降低到某一 值,土会显示出一定的抗剪强度,并且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塑成任何形 状,并不发生裂缝,解除外力后,土仍保持已有的变形而不恢复原状。 这些特征与液体完全不同,它表现为塑性体的特征。土从液体状态向塑 性体状态过渡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wL。 当含水量继续降低时,土能承受较大的剪切应力,在外力作用下不再 具有塑性体特征,而呈现具有脆性的固体特征。土由塑性体状态向脆性 固体状态过渡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wP。 液限和塑限,在国际上称为阿太堡界限(Atterberg Limit),它们是粘性 土的重要物理性质指标。
仪器设备检(校)验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方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方法
TZJT73-2004
本方法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及检修后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
1 概述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是进行粘性土液塑限含水量测定的专用设备,液塑限是指粘性土呈可塑状态的上下限含水量。
2 技术要求
2.1 液限仪总质量为76±0.2g或100±0.2g;
2.2 锥尖磨耗容许值不得大于0.3mm;
2.3 锥尖角为30°±0.2°;
2.4 锥尖脱离后,作自由落体,不得左右摆动;
2.5 锥体下落时间:5±0.5S。
3 校验用标准器具
3.1 电子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3.2 秒表:精度0.1S;
3.3 万能角度尺。
4 环镜条件
温度:20~24℃;相对湿度:≤75%。
5 校验方法
5.1 用电子天平称量液限仪总质量,准确至0.01g;
5.2 锥尖磨耗: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量;
5.3 锥尖夹角:用万能角度尺测量;
5.4 锥体下落时间:用电子秒表测量锥体下落至鸣迪声响时间。
6 校验结果处理
校验结果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合格者方可使用。
7 校验周期
12个月。
8 附录
校验记录表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三 测定粘性土的液、塑限含水量
I 测定粘性土的液限含水率(锥式仪法)
一、 基本原理:
粘性土处于液态到塑态的物理稠度状态时,平衡锥下沉10mm ,并延
时15sec 不变,即为土的液限含水率。
二、 仪器设备 1.锥式液限一套(质量76g ,角度30 °)
2. 分析天平(1%或1‰)
3. 铝合,烘箱,调土刀,凡士林
三、操作步骤
1. 将试样(已备)调至成一定稠度状态(不宜太湿)用刀反复调制均匀
2.在试样杯内,填入试样(先四周后中间)压密并刮平。
3.手持平衡锥上端,自由落体(锥尖接触土体表面),放锥,下沉10mm 。
并延时15sec ,即为土的液限(锥尖涂抹薄层凡士林)。
4. 重复上述操作,测第二次,做平行测定。
5. 在100~105℃温度下,经6h 以上温度恒温烘干,称量之(0.01或0.001g )。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Ⅱ测定粘性土的塑限含水率(搓条法)
一、基本原理:粘性土处于塑态至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即土的塑限。
本试验用搓条法。
二、仪器设备
1.毛玻璃板
2.其他如用液限试验。
三、操作步骤
1.将不粘手的试样(已备)放在毛玻璃板上来回轻轻反复捏,压,搓滚,至3mm断裂垂直裂纹的土条。
2.将搓好的土条约8-10条装入铝盒内(半满即可)并称量之(0.01或0.001g)。
3.在100~105℃温度下,经6h以上恒温温度烘干,并称量之(0.01或0.001g)。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