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样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自动计算程序

合集下载

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一)液限 1、制备土样 取天然含水量的土样 50g 捏碎过筛,若天然土样以风干,则取样 100g 研碎过 0、5mm 筛,加蒸馏水调成糊状,盖上湿布或置保湿器内 12 小时以上,使水分均匀分布。 2、装土样于试样杯中 将备好的土样再仔细拌匀一次,然后分层装入试样杯中,用手掌轻拍试杯,使杯中空气 逸出,土样填满后,用调土刀抹平土面,使之与杯缘齐平。 3、放锥 (1)在平衡锥尖部分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拇指和食指执执锥柄,使锥尖与试样面接 触并保持椎体垂直,松开手指,使椎体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注意放锥时要平稳,避免 产生冲击力。 (2)放锥 15 秒钟后,观察锥体沉入土中的深度,以土样表面与锥接触处为准,若恰为 10mm(锥上有标志),则认为这时的含水量视为液限。若锥体入土深度大于或小于 10mm 时, 表示试样含水量大于或小于液限。此时应挖去占有凡士林的土,取出全部试样放在调土杯中, 使水分蒸发或加蒸馏水重新调匀,直至锥体下沉深度恰为 10mm 为止。 4、测液限含水量 将所得的合格试样,挖去沾有凡士林的部分取锥体附近试样少许(约 15~20g)放入秤 称量盒中测定其含水量,此含水量即为液限。 5、本实验须做两次平行测定,计算准确至 0.1%,取计算平均值,两次平行差值不得大 于 2%。 (二)塑限 1、将做完液限实验的土样取一小块在手中揉捏至不粘手,用手指捏成椭球形,至于毛 玻璃板上,用手掌搓滚,手掌用力要均匀,土条长度不能超过手掌宽度,土条不能出现空心 现象;当土条被搓至
2、放锥时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 3、从调土杯中取出土样式时,必须将沾有凡士林的土弃掉,方能重新调制或者取样侧 含水率。 4、搓滚土条时,必须用力均匀,以手掌轻压,不得作无压滚动;应防止土条产生中空 现象,搓滚前土团必须经过充分的揉捏。 5、土条需在数处同时产生裂纹始达塑限;如仅有一条裂纹,可能是用力不均所致,产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步骤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步骤

风干1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步骤。

(每种试验的温度。

湿度整理)1、锥体质量为100g或76g,锥角为30度。

2、(1)取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2)使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焖料18h以上。

(3)将备好的图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中,刮平。

(4)测记经过5s锥的入土深度h,两次平行试验误差不得大于0.5毫米。

(5)测盛土杯中土的准确含水率w.(6)对其他两个含水率的土样进精品文档,超值下载行测试。

含水率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a值连成一直线。

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查的纵坐标入土深度H=20mm(对于100g 的锥)或H=17mm(对于76g的锥)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率w,即为土样的液限含水率WL。

对于细粒土hp=WL/(0.524wl-7.606) 对于砂类土hp=29.6-1.22wl+0.017Wl3-0.0000744Wl3.液限碟式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毫米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滚搓法塑限试验法:土条直径恰好为3毫米左右时,断为塑限。

土分类的依据:(1)土颗粒的组成特征(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细粒土应根据塑性图分类。

土的塑性图式以液限为横坐标、塑限位纵坐标构成的。

土的击实性在工程中的意义,使土变的密实,在短期内提高土的强度。

击实试验的原理,使颗粒重新排列紧密,对于粗粒土因颗粒表面摩擦力和颗粒之间嵌挤形成的咬合力。

室内击实试验的步骤:1试样的制备,(1)干法制样,(2)湿法制样。

2(1)去制备好的土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或5次倒入筒内。

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小筒5毫米,大筒6毫米)。

3、用削土刀齐筒顶削平试样,称筒和击实土重,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率和测算击实后土样的湿密度。

土的界限含水率(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土的界限含水率(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注: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不小于2% 时,应重做试验
二、试验准备
取0.5mm筛下土样三份 湿布闷土
二、试验准备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2mm,对于76g锥应为 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
在2mm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 5mm,用76g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
三、试验步骤
分层装满盛土杯
三、试验步骤
锥入试验
三、试验步骤
锥入试验
间隔不小于1cm
三、试验步骤
分别取土测定含水率 (称量准确至0.01g,计算到0.1%)
四、结果计算
在双对数坐标上,点绘a、b、c三点含水率的h-w图
注:两个含水率的差值不小于2%时, 应重做试验
四、结果计算
塑限的确定方法:
土的界限含水率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 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一、仪器设备
圆锥仪与盛土杯 电子天平、筛及其他工具
二、试验准备
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压碎大于 0.5mm的土或杂物,并过0.5mm筛

《土力学》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土力学》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土力学》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土的界限含水量与土的机械组成、矿物成分、活动性、吸附水的表面电荷强度以及颗粒比面积有关,所以根据界限含水量可以反映土的某些物理特性。

一.试验原理用联合测定仪测定土在不同含水量时圆锥入土的深度,根据含水量和对应的入土深度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直线。

在直线上查得圆锥入土深度为20mm时的相应含水量为液限ω,然后根据Lω—p h曲线,查出塑限时入土深度p h,L求出塑限ω。

P二.适用范围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是为了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液性指数,以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之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三.仪器设备1.LP-100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100g,锥角30°。

2.盛土杯:直径5cm,深4~5cm。

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4.其他:筛(孔径0.5 mm),调土刀,调土皿,铝盒,研钵(附带橡皮头的研杵或橡皮板,木碾),烘箱、干燥器,吸管,凡士林,蒸馏水等。

四.试验步骤1.取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土中若含有大于0.5mm 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过0.5mm筛。

2.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左右,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小时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应为20(±0.2)mm,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时粘性土应控制在5mm以下,而对于砂类土,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3.将制备好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先充分揉搓,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4.在圆锥仪锥尖上涂少许凡士林,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停止升降,然后按动落锥开关,测记经过5s锥的入土深度h1。

液塑限试验方案

液塑限试验方案

液塑限测定实验方案1.试验基本原理实验采用型号为LG-100D的数显式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该仪器主要包括圆锥(常用圆锥质量为76g,也有质量为100的,锥角为30°)、显示圆锥入土深度的显示屏和自动放锥的电磁铁3部分。

实验时用联合测定仪对3种不同含水率的试样进行放锥锥入,得到圆锥入土深度和相应试样含水率,然后,以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作双对数曲线,3个点应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上锥入深度为17mm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锥入深度为2mm时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本实验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样。

2.试验仪器设备(1)LG-100D数显式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体质量为76g,锥角为30°,最大量程为22cm,测量时间为5秒。

(2)天平:称量2000g,最小分度值为0.01g。

(3)其他:标准筛(孔径0.5mm)、调土刀、调土皿、研钵或木棒、干燥器或烘箱、吸管、保湿器或棉纱布、凡士林、铝盒、试样杯、蒸馏水等。

3.试验操作步骤3.1制备土样(1)取土过筛。

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试样700g,经烘箱烘干,如试样中含有大于0.5mm的颗粒和杂物时,用研钵或木棒压碎,过0.5mm的标准筛,取筛下的试样500g。

(2)制备土膏。

将所取的试样分别放在5个调土皿中,加入适当的蒸馏水制成含水率不同的土膏,盖上棉纱布或置于保鲜袋中,静置12个小时以上。

3.2装土入杯将制备好的试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试样杯中,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试样应先充分揉搓,用调土刀使其密实的填入试样杯内。

填满后刮平表面。

3.3放锥入土(1)将仪器放置在平面工作台上,调整水平螺旋脚,使水泡聚中。

(2)将仪器的电源插头插好,打开电源开关,预热5分钟。

测量前用手轻轻托起锥体至限位处,此时显示屏上的数字为随机数,测量时会自动消除。

(3)将装好式样的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涂抹一薄层凡士林,这时缓缓地向逆时针方向调节降旋纽,当试杯中的土样刚接触锥尖时,接触指示灯立刻发亮,此时应停止旋动,然后按测量键。

18.2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18.2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实施细则1.项目名称液塑限联合定法试验。

2.适用范围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3、主要标准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4、主要仪器设备4.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克。

4.2.盛土杯:直径5cm,深度4~5cm。

4.3.天平:称量1000g,感量0.01g。

4.4.其它:筛(孔径0.5㎜)、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5.试验步骤5.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过0.5mm的筛。

5.2.每个盛土皿中放大约200g土样,加入不同数量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

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应为20(±0.2)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应控制在5mm以下。

对于砂类土,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5.3.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中,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5.4.调平仪器,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提起锥体,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5.5.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刚与土样表面接触时停止升降,锥体立刻自行下沉,经5秒时,试锥自动停止下沉,读数窗显示锥入深度h1。

5.6.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3、4 步骤,得锥入深度h2,要求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作。

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5.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克以上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w1、w2 (计算到0.1%)。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1)圆锥仪:锥质量未100g或76g,锥角未30°,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盛土杯:直径50mm,深度40^50mm o(3)天平:称量200g,感量0. 01g o(4)其他:筛(孔径0. 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 •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上中含有大于0. 5mm的土粒或杂物时9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的筛。

取代表性上样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上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馆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g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

用调土刀调匀,密封放置18h 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 ±0. 2mm,对于76g 应为17mm o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 一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mm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o用76g 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o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是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5s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山。

(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lcm),重复本试验步骤(3)和(4),得锥入深度h2o hi、th允许平行误差为0. 5mm,否则,应重做。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1)圆锥仪:锥质量未100g或76g,锥角未30o,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盛土杯:直径50mm,深度40~50mm。

(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4)其他:筛(孔径0.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上中含有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的筛。

取代表性上样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上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

用调土刀调匀,密封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0.2mm,对于76g应为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一下,对于76g 锥应控制在2mm 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 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

用76g 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 。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是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5s 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h 1。

(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 ),重复本试验步骤(3)和(4),得锥入深度h 2。

土工液塑限联合测定作业指导书

土工液塑限联合测定作业指导书
5.2.条件控制
5.2.1室内常温条件下
5.3.试样制备
5.3.1取具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m的筛。
5.3.2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之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5.5.2.液限的确定方法
5.5.2.1若采用76g锥,则在h—w图上,查得在纵坐标上h=17mm所对应的横坐标上的含水率w为该土的液限含水率。
5.5.2.2若采用100g锥,则在h—w图上,查得在纵坐标上h=20mm液限含水率。
5.5.3塑限的确定方法
5.5.3.1若采用76g锥时,在h—w图上,查得在纵坐标上h=2mm时所对应的横坐标上的含水率w为该土的塑限。
江苏苏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文件
土工液塑限联合测定作业指导书
ZY-G-SYG-30
受控状态:受控
受控编号:ZY-G-SYG-30
2008年09月25日
TC-QR-Ⅰ-04
江苏苏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文件
第1页共2页
日期
2008.09.25
ZY-G-SYG-30
土工液塑联合测定试验作业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冲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
5.4.测试过程
5.4.1接通电源:在圆锥仪锥尖上涂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5.4.2将制备好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先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
1、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进行试验时,应调平仪器,在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后涕泣锥杆,此时应游标或百分表的读数为零。

2、将符合试验方法要求的土样装入试杯后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按钮,待锥体的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停止升降,转动锥体下降旋钮,同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5 s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如深度h1。

3、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0㎜),重复前两步骤,得出锥入深度h2(h1、h2的允许误差为0.5㎜),否则应重新试验,取h1、h2
的平均值做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4、用光电式或数码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进行试验时,在接通电源听到蜂鸣器响,表示电源已接通后,将推杆上推到位,然后调整机身,开启开关,提起锥体(此时刻度盘或数码显示器应显示为零)。

将符合试验方法要求的土样装入试杯后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顺时针转动升降调节杆,使工作台徐徐上升,待锥体的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仪器将发出提示声,指示灯亮,停止升降。

5、按“测量”按扭(或转动锥体下降旋钮)。

位移传感器则自动清零,锥体与连杆立即自动释放,锥体自行下降,并自由穿入试样中,同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液晶显示器显示“三三05”),5s计时时间一到,锥体自动停止下落并自动锁定,此时读书窗上或数码管上立即显示锥体插入土样的深度。

试验完毕,按动复位按钮,锥体复位,读数显示为零。

6、试验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将联合测定仪的锥体、锥杆等部位及相关试验用具擦拭干净,涂饰缝纫机油,进行常规保养,并做好周围环境卫生。

7、设备使用后应填写设备使用记录。

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土的液限塑限试验是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以确定土的液态限和塑态限,这对于土的工程性质的评价和分类非常重要。

Liquid limit and plastic limit test of soil is a commonly used testing method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hich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liquid limit and plastic limit of soil,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准备好代表性的土样,并在试验之前需要对土样进行充分地分散和去除颗粒中的气泡。

The basic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test is as follows: first, prepare a representative soil sample, and before the test, it is necessary to thoroughly disperse the soil sample and remove air bubbles from the particles.接着,将土样放入液限杯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水,然后用搅拌棒搅拌土样和水,直到土样完全失去塑性并流动。

Then, put the soil sample into the liquid limit cup, adda certain amount of water, and then stir the soil sample and water with a stirring rod until the soil sample losesplasticity and flows completely.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记录下土样吸水和失去塑性的水分含量,用以确定土的液态限。

实验一 土的液,塑限和含水量试验【精品-doc】

实验一 土的液,塑限和含水量试验【精品-doc】

实验一土的液,塑限和含水量试验【精品-doc】实验一土的液、塑限和含水量试验学时:2学时实验性质:操作型实验一、目的要求:掌握土的液、塑限和含水量试验的基本原理,了解试验的仪器设备,熟悉试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液限、塑限和含水量的计算方法和试验成果的整理。

二、试验原理:(一)、含水量试验原理:105110土样含水量是指土样在?至?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烘干,,,,,m,mm,100%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为:。

式中,——代表土样含水量ss%mgmsg ();湿土质量();烘干土质量()。

土样在在105?至110?温度下加热,土中自由水会变成气体挥发,土恒重后,即可认为是干土质量ms,挥发掉的水分质量为水重ms=m-ms。

(二)、液限、塑限试验原理:粘性土随着含水量变化,其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

重塑土处于液态时在自重作用下不能保持其形状,发生类似于液体的流动;土体处于可塑状态,在重力作用下能保持形状,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外力消失后能保持外力消失前一时刻的形状而不变,有一定的抗剪强度。

通过给予试样一个小的外力,在一定时间内变形达到规定值时的含水量。

塑限试验利用土体处于可塑时,在外力下产生任意变形而不发生断裂;土体处于半固态时,当变形达到一定值(或受力较大)时发生断裂底特点。

试验时给予一定外力,使试样变形达到规定刚好出现裂缝时所对应底含水量作为塑限含水量。

三、试验方法:液限测定可以采用锥式液限仪法以及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塑限测定可以采用挫滚法以及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四、仪器设备:(一)、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仪器设备:锥式液限仪、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毛玻璃板、调土刀、0.5mm孔径分析筛、凡士林、纯水、恒温烘箱、天平、铝盒、干燥器、铅丝篮等。

(二)、锥式液限仪法仪器设备:锥式液限仪(图1.1)、毛玻璃板、调土刀、0.5mm孔径分析筛、凡士林、纯水、恒温烘箱、天平、铝盒、干燥器、铅丝篮等。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土的液塑限试验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土的液塑限实验步骤:1.取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杯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两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放置18h以上,(定a 点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对于76g锥应为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mm以下。

2.将备好的土样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图杯,压密,使空气逸出。

3.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坐上,待锥尖与土样刚好接触,锥体下落,5s时度数的锥入深度h1。

4.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测得锥入深度h2,h1与h2允许误差,否则应重做,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5.去掉锥尖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测定其含水率,计算含水率平均值ω。

6.重复上述步骤,对其他两个含水率土样经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与含水率。

结果整理方法:1.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率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啊a,b,c三点,连此3点应成一条直线,如3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要过a点与b,c两点连两条直线,根据液限在hp-ω1图上查得hp,以此hp再在h-ω图的ab,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条直线,当两个含水率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2.在h-ω图上,对于100g锥,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h=20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若采用76g锥,则在h-ω图上,查的纵坐标入土深度h=17mm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率位土样的液限3.100g锥塑限应根据液限,通过hp-ω1关系曲线,查的hp,再由h-ω图求出入土深度为hp时所对应的含水率限为塑限。

土工试验中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土工试验中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玛 ) 研 究农 用 土 的 物 理 状 态 认 为
.
成 果 比 较稳 定

经 采 用 电磁 放 锥
J

t枪 be
其优 点 更 为 显 著


·
细 粒 上 随 着 上 中 含 水量 的 不 同 分 别 处 于 各 种 不 同 的状 态
,
塑 限 的测 定

他 提 出 了土 从 固 态 过 渡 到液 态
,

塑 限 有较 大 的 优 越 性
显 著 偏低

;
而按 7 6 克锥 1 0 毫米 入
,
例如
,
当碟 式 仪 液 限
;
土 深 度 测 得的 液 限 与 碟 式 仪测 得 的 液限 相 比
所 得 结 果基 本 一 致
w L 做

0 2
,
(
% ) 时 两者
,
` 2 0
( % )
6 克 时 7
,
近 几 年 的 研 究 又 进 一 步 发现
而 苏联

关系
.
,
然 后 分 别 按 液 限 和 塑限 的 入 上 深
东欧



中国

英国
,

法国

瑞典
.

印度等国
度标 准


直 接 从 图 上查 出 土 的 液 限 和 塑 限

己 采 用锥 式 仪
但 各国 的 锥 度
锥 重不 尽 相
用 园 锥 仪 联 合测 定 液
塑限
.
国内 外学
碟式 仪 法 为测 定 液 限 的 经 典 方 法

土工试验中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土工试验中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撰写高水平的论文也成为高校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

为了繁荣科技论文写作, 本文
概要地介绍了论文的分类、如何选题、撰写准备、各部分撰写要点、论文语言修辞、
若干技术准则、修改与定稿等有关知识
。仅供撰写科技论文时参考。
申请学位、发表成果、
交流学术以及晋升业务考核, 都给教师、工程师、科技工作者,
一个固定值( 2 毫米) 作为塑限; 而交通部
则认为在确定塑限的入土深度时, 不能用一
个固定值, 而要考虑土质

密度等情况。

们根据大量试验资料分析和计算. 发现塑限

J气
-
—6 3 一
科技论文撰写概略
李纯兴邻乐旺
(科研处)
【提要】目前, 客观形势已把论文撰写提到了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任务日程;
测定液塑限是有一定可靠性的, 但由于资料
不足, 故列为试行规程。以后交通部在制君努
路土工试验规程( J T J 0 51 一81 ) ” 时, 提出
了改进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即用10 0 克锥同
时测定液限和塑限的联合试验, 代替76 克锥
求液限和拼条法求塑限的方法。从国内外研
究的现状和趋势来看, 以锥式仪测定液塑限
由f 样条法的缺点是众所
周知的, 已不能适应当前岩土工程的需要,
在此情况下, 用园锥仪联合i则定液塑限己逐
步提到日程上来
.
J
了.
三、用园锥仪联合测定液塑限
所谓联合测定, 就是用园锥仪同时测 液限和塑限。方法是在不同含水量情况下,
作入土试验, 寻求入
_
1几深度与含水量( h -

简要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简要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简要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土的液限和塑限试验是用来确定土壤的工程性质和工程分类的一种重要方法。

The liquid limit and plastic limit test of soil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engineering classification of soil.液限试验首先需要取一定量的细土,并加入一定量的水,制成泥浆状的土样。

The liquid limit test firstly requires a certain amount of fine soil to be taken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water to be added to make a mud-like soil sample.然后,将泥浆状的土样放入液限试验装置中,通过不断的捏合和切割,使其逐渐流动,记录所需的水分含量。

Then, the mud-like soil sample is placed in the liquidlimit test device, and through continuous kneading and cutting, it is gradually made to flow, and the required moisture content is recorded.最后,根据流动点的水分含量和对应的击击次数,求出土的液限。

Finally, the liquid limit of the soil is obtained basedon the moisture content at the flow poi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blows.塑限试验需要取一定量的细土并将其制成泥球。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2.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二.仪器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克。

2.盛土杯:直径5cm,深度4~5cm。

3.天平:称量1000g,感量0.01g。

4.其它:筛(孔径0.5㎜)、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三.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过0.5mm的筛。

2.每个盛土皿中放大约200g土样,加入不同数量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

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应为20(±0.2)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应控制在5mm 以下。

对于砂类土,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3.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中,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4.调平仪器,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提起锥体,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5.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刚与土样表面接触时停止升降,锥体立刻自行下沉,经5秒时,试锥自动停止下沉,读数窗显示锥入深度h1。

6.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3、4 步骤,得锥入深度h2,要求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作。

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克以上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w1、w2 (计算到0.1%)。

计算含水量平均值w。

8.重复2、3、4、5、6步骤,对其它两者个含水量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四.结果整理1.在二级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量w为横坐标,锥入深度h为纵坐标,点绘a、b、c三点含水量的h-w图,连接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实验步骤:1.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杯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两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放置18h以上,(定a点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0."2mm;对于76g锥应为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mm以下。

2.将备好的土样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图杯,压密,使空气逸出。

3.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坐上,待锥尖与土样刚好接触,锥体下落,5s时度数的锥入深度h1。

"4.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测得锥入深度h2,h1与h2允许误差0."5mm,否则应重做,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5.去掉锥尖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测定其含水率,计算含水率平均值ω。

6.重复上述步骤,对其他两个含水率土样经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与含水率。

结果整理方法:1.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率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啊a,b,c三点,连此3点应成一条直线,如3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要过a点与b,c两点连两条直线,根据液限在hp-ω1图上查得hp,以此hp再在h-ω图的ab,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条直线,当两个含水率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2.在h-ω图上,对于100g锥,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h=20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若采用76g锥,则在h-ω图上,查的纵坐标入土深度h=17mm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率位土样的液限3.100g锥塑限应根据液限,通过hp-ω1关系曲线,查的hp,再由h-ω图求出入土深度为hp时所对应的含水率限为塑限。

4.对于76g锥,通过其锥土的深度h与含水率ω的关系曲线,查的锥入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该土的塑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