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表关系模型解析6——多对多
数据库关系运算理论(1)
9
基本表
查询表
视图
10
(4)关系的规范化性质
列是同质的, ①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 来自同一个域。 据,来自同一个域。 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 ②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称其中的每一列为一 个属性, 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 ③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④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⑤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分量必须取原子值, ⑥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再分 的数据项。 的数据项。
2)笛卡尔积:给定一组域D 2)笛卡尔积:给定一组域D1,D2,…Dn,这些域中 笛卡尔积 D 可以有相同的。笛卡尔积表示为: 可以有相同的。笛卡尔积表示为: D1╳D2 ╳ … Dn={(d1,d2,…dn)|di∈Di,i=1,2 …n} d n} 其中每一个元素(d 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做一个n元组, 元素 d 叫做一个n元组, 简称为元组 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 叫做一个分量 元组。 分量。 简称为元组。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i叫做一个分量。
一张二维表。 (1)数据结构:一张二维表。现实世界的实体 以及实体间的联系均用关系(二维表)表示。 以及实体间的联系均用关系(二维表)表示。 关系操作包括 操作。 (2)关系操作包括:查询和更新操作。 关系操作包括:查询和更新操作 查询操作包括:选择、投影、连接、 查询操作包括:选择、投影、连接、 操作。 除、并、交、差等操作。 更新操作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操作。 更新操作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操作。 操作 特点: 对象和 都是集合 关系操作的特点 操作对象 结果都是 关系操作的特点:操作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本章学习重点: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2.数据模型中概念层模型(E-R)模型域逻辑层模型(关系模型)第一节数据库基本概念一、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包括数字、字母、文字、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语言等多媒体数据。
例如,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客户档案记录、商品销售记录等都是数据二、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1.定义: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2.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三、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产生的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DBMS必须具有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这就是数据库的故障恢复1.定义:是位于应用程序(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2.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例如: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2)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例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用户只能使用视图定义中的数据,而不能使用视图定义外的其它数据)、完整性(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以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创建数据库及对数据库空间的维护、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等数据库恢复采用的方法:建立检查点、建立副本、建立日志文件(5)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例如:索引查找、顺序查找(6)其他功能:主要包括与其他软件的网络通信功能、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相互访问功能等四、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1.通常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2.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专门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并保证数据库正常、高效运行第二节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一、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特点:1.数据不保存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3.数据面向应用注意:记录内无结构,整体无结构二、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缺陷: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数据联系弱特点:1.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数据可长期保存2.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3.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4.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5.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6.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三、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特点:1.数据集成2.数据共享性高3.数据冗余度小4.数据一致性5.数据独立性高6.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7.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第三节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一、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1.模式:也称为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2.外模式:也称为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DBMS提供子模式描述语言(Subschema DDL)来严格地定义子模式3.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形式4.三级模式结构的两层映像与数据独立性(1)外模式/模式映像(逻辑独立性)(2)模式/内模式映像(物理独立性)数据独立性: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库存储(物理)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二、数据库系统的运行与应用结构1.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需要下载)例如:QQ、桌面客户端游戏2.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例如:网站、在线web游戏第四节数据模型一、数据特征与数据模型组成要素1.数据结构:描述的是系统的静态特性及数据对象的数据类型、内容、属性以及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2.数据操作: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对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3.数据约束: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间的语法和语义关联,包括相互制约与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与相容性二、数据模型的分类1.概念层数据模型(1)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A.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B.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种特性称为实体的属性,一个实体可以由多个属性来描述C.码或键(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D.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E.实体型(Entity Type):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F.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G.联系(Relationship):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型间联系:★一对多1:N★一对一1:1★多对多N:M(2)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概念模型: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无关表达用户需求观点的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最典型的概念模型是实体联系(E-R)2.逻辑层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2)网状模型(3)关系模型(4)面向对象模型在面向对象技术中,相同元素的有序集合,并且允许有重复的元素的复合数据类型是列表类型3.物理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数据的物理模型(Physical Model),其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是逻辑模型的物理实现,即每一种逻辑模型在实现时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物理模型逻辑模型是从数据库实现的观点出发,对数据建模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本章学习重点:1.关系数据库的相关概念2.关系规范化理论,各个范式之间的转化关系第一节关系数据库概述系统而严格地提出关系模型的是美国IBM公司的E.F.Codd1.1970年提出关系数据模型2. E.F.Codd在1970年发表了论文《Communication of the ACM》3.之后,提出了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的概念4.1972年提出了关系的第一、第二、第三范式5.1974年提出了关系的BC范式关系数据库应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80年代后,关系数据库系统成为最重要、最流行的数据库系统典型实验系统:System R、University INGRES典型商用系统:ORACLE(占有率最高)、SYBASE、INFORMIX、IBM DB2课程中使用的是MySQL第二节关系数据模型一、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简单,只包含单一的数据结构,即关系基本术语:1.表(Table):表,也称为关系,是一个二维的数据结构,它由表名构成表的各个列(如学号、姓名等)及若干行数据(各个学生的具体信息)组成。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数据库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每名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可有多名教师讲授,则教师与课程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是()4-117 A.1:1 B.1:N C.M:N D.N:1 答案:C 解析:本题意思就是多名老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所以老师与课程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M:N,选 C。
27.将两个关系中相同的元组构成一个新关系的关系运算是()4-124 A.并 B.差 C.交 D.投影 答案:C 解析:将两个关系中相同的元组构成一个新关系的关系运算是交。
28.数据规范化主要是解决关系模型的()4-126 A.逻辑结构优化 B.物理结构优化 C.应用程序界面美观 D.用户的数据操作权限 答案:A 解析:数据规范化主要是解决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优化。
14.以二维表形式表示数据和数据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4-120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答案:C 解析:关系模型以人们经常使用的表格形式作为基本的存储结构,通过相同关键字段实现表格间的数据联 系。
15.每名读者可借阅多本书,一本书可被多名读者借阅,则读者和图书之间联系类型是()4-117 A.1:1 B.1.N C.M:N D.N:1 答案:C 解析:当前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在另一个实体集中可以找到多个与之相对应的实体;反过来说,在另 一个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也能够在当前实体集中找到多个与之相对应的实体。可见本题中读者与书本
6.已知关系 R 和 S,经连接操作得到关系 Z,如题 9 图所示,则 R 和 S 的连接类型是()4-162
A.内部连接 B.左连接 C.右连接 D.完全连接 答案:B 解析:连接类型有内部连接、左连接、右连接、完全连接,内部连接只包括两个表中满足条件的全部记录; 左连接包含满足条件的全部记录及右端表全部记录;右连接包含满足条件的全部记录及左端表全部记录;
2023年软考中高项知识点速记口诀
高项知识点口诀一、IT部分1、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划分为几个阶段四阶段法:花开云散立项(规划),开发,运维,消亡五阶段法:划分设时运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口诀:不愿对象;门清接福解析:需求不清---原型法;需求明确---结构化方法;符合人类思维、可复用----面向对象方法;接口、构件、系统之间共享----面向服务3、网络存储计算口诀:打哪傻存,犯傻、怕傻、不傻解析:DAS-达斯-直接附加存在;NAS-纳斯-网络附加存储;SAN-撒们-网络附加存储;FC SAN-光纤通道;IP SAN---IP存储;IB SAN-无限带宽存储。
4、OSI模型物联网传话适应通信设备:高官三鹿二乔5、网络设计口诀:主核汇控接用户解析:网络主干部分称为核心层;汇聚层核心层和接入层的分界面,完成网络访问策略控制、数据包处理、过滤、寻址以及其他数据处理任务;接入层的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
6、数据库管理系统口诀:芒果分开存;红孩没关系。
解析:MongoDB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介于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产品。
常见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MySql、SQLServer;常见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HBASE。
7、数据仓库的特点口诀:祖籍易变解析: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随时间变化的8、需求分析的四个过程口诀:获粉定症解析:需求获取:产生《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分析:建立概念模型需求定义:产生《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验证:开发方和用户评审,承诺,需求文档合同化。
需求验证后形成需求基线。
9、UML静态图和动态图记忆法静态图记忆口诀:部队负包累成狗!解析:静态-部队(对)负(复)包累(类)成狗(构)(部署图,对象图,复合结构图,包图,类图,构建图)动态图记忆口诀:制定交通,顺桩活用(想象汽车考试倒桩)动态-制定交通,顺桩(状)活用(制品图,定时图,交互概观图,通信图,顺序图,状态图,活动图,用例图)10、软件架构风格口诀:数风流、调主子、需立库数据流风格:数据流风格包括批处理序列和管道/过滤器两种风格。
国家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试卷34
国家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试卷34(总分:1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61,分数:122.00)1.选择题()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二叉树是树的特殊情况B.二叉树的结点的子树区分左子树和右子树√C.如果一棵二叉树最多只有最下面的两层结点度数可以小于2,称之为完全二叉树D.树和二叉树之间不能相互转换解析:解析:二叉树不是树的特殊情况。
二叉树的结点的子树区分左子树和右子树。
如果一棵二叉树最多只有最下面的两层结点度数可以小于2,并且最下面一层的结点都集中在该层最左边的若干位置上,称之为完全二叉树。
树和二叉树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掌握树的二叉树表示方法,以及树和二叉树的主要区别。
3.完成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高效地获取和维护的系统软件是(分数:2.00)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操作系统D.语言处理程序解析:解析:在了解数据和数据库的概念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完成这个任务的是一个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它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以及数据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4.下列4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 )。
(分数:2.00)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C.数据冗余很高√D.数据独立性高解析:解析:数据库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5.在数据库的故障恢复中,事务没有按预期的要求成功完成,产生的原因是逻辑错误或系统错误属于( )。
关于数据库构成从大到小的合理排列
关于数据库构成从大到小的合理排列数据库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金融、电商、医疗和其他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是一个组织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按照构成从大到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数据库实例数据库实例是一个计算机上的进程,负责启动和管理一个或多个数据库。
每个数据库实例拥有自己独立的内存和进程空间,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进行独立设置。
一个计算机可以启动多个数据库实例,每个实例可以独立运行,且不会相互影响。
2. 数据库数据库是一个集合,其中存储着一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与数据库实例的关系类似于进程和进程空间的关系,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可以包含多个表、视图、存储过程和用户定义的函数等。
数据库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和管理,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存储、查询和管理。
3. 数据库表数据库表是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一组数据的集合,是按照某种关系模型组织的。
表由一系列列组成,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每一行数据代表了一个实体。
表是数据库中最常见的数据存储方式,常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都支持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4. 数据库字段数据库字段是指表中的每一个列,它代表了表中的一个属性。
字段的数据类型和长度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指定,可以包括数字、字符串、日期等类型。
字段可以用于查询、排序、分组等操作。
5. 数据库记录数据库记录是指表中的每一行,它代表了一条记录或一条数据。
记录可以包括多个字段,每个字段记录了一个属性,数据库系统可以根据字段进行数据的查询和管理。
6. 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索引是一种增强数据库性能的技术,它是对表中的某个或多个字段进行排序,并创建一个索引文件,以便快速查找。
索引可以加速数据库的查询、排序和分组等操作,对于大型数据库和需要实时查询的系统非常有用。
7. 数据库约束数据库约束是对表中数据的限制,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约束包括主键约束、唯一键约束、外键约束、检查约束等,这些约束可以控制数据的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防止数据的破坏和错误。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库设计基础)模拟试卷11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库设计基础)模拟试卷1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图所示,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分数:2.00)A.自然连接√B.交C.投影D.并解析:解析:在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连接是一个叫自然连接的特例。
它满足下面的条件:两关系间有公共域;通过公共域的相等值进行连接。
通过观察三个关系R,S,T的结果可知关系T是由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得到的。
2.在关系模型中,每一个二维表称为一个(分数:2.00)A.关系√B.属性C.元组D.主码(键)解析:解析:每个二维表代表一个关系,由表框架及表的元组组成。
3.若实体A和B是一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一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分数:2.00)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解析:解析:由于B和C有一一对应的联系,而A和B之间有一对多的联系,则通过关系之间的传递,则A和C之间也是一对多的联系。
4.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图所示,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分数:2.00)A.选择B.投影C.交D.并√解析:解析:关系代数的并运算是指:设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R和s的并是由属于R或属于s 的元组组成的集合,记为R∪S。
形式定义为:R∪S≡{t|t∈R∨t∈S),式中t是元组变量。
本题中关系T 是由属于关系R的或者属于关系S的元组组成,所以T是R∪S的结果。
5.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共有的(分数:2.00)A.记录B.行C.属性√D.元组解析:解析:自然连接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两关系之间有公共域。
二是通过共域的相等值(属性)进行连接。
6.有三个关系R,S和T(分数:2.00)A.选择B.差√C.交D.并解析:解析:由关系T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其数据由属于关系R但是不属于关系S的数据组成。
数据库四大范式
数据库四⼤范式⼀、概念在创建⼀个数据库的过程中,必须依照⼀定的准则,这些准则被称为范式,从第⼀到第六共六个范式。
⼆、背景数据库的规范化(上⼀篇博客有写到)的程度不同,便有了这么多种范式。
数据库范式是数据库设计必不可少的知识,没有对范式的理解,就⽆法设计出⾼效率、优雅的数据库,甚⾄设计出错误误的数据库。
三、⽬标⼀般数据库设计只要遵循第⼀范式,第⼆范式,和第三范式就⾜够了,满⾜这些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插⼊(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
使⽤正确的数据结构,不仅有助于对数据库进⾏相应的存取操作,还可以极⼤地简化应⽤程序中的其他内容(查询、窗体、报表、代码等),按照“数据库规范化”对表进⾏设计,其⽬的就是减少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以增加数据的⼀致性。
四、概念1、候选键:唯⼀识别该表的属性或属性组。
⽽其任何、⼦集都不能再标识,则称该属性组为(超级码)候选码。
例如:在学⽣实体中,“学号”是能唯⼀的区分学⽣实体的,同时⼜假设“姓名”、“班级”的属性组合⾜以区分学⽣实体,那么{学号}和{姓名,班级}都是(超级码)候选码。
2、所谓依赖,就是函数依赖,就是映射。
可以⼀对⼀,可以⼀对多,可以多对多。
五、六⼤范式第⼀范式(1NF):属性不可拆分或⽆重复的列⼀个属性不允许再分成多个属性来建⽴列。
事实上,在⽬前的DBMS中是不可能拆分属性的,因为他们不允许这么做。
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对多关系。
第⼀范式的模式要求属性值不可再分裂成更⼩部分,即属性项不能是属性组合或是由⼀组属性构成。
简⽽⾔之,第⼀范式就是⽆重复的列。
例如,由“职⼯号”“姓名”“电话号码”组成的表(⼀个⼈可能有⼀部办公电话和⼀部移动电话),这时将其规范化为1NF可以将电话号码分为“办公电话”和“移动电话”两个属性,即职⼯(职⼯号,姓名,办公电话,移动电话)。
数据库 数据表 关系模型
数据库数据表关系模型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在数据库中,数据被组织成数据表(或称关系)的形式,每个数据表由行和列组成。
每一行代表一个特定的实体或记录,每一列存储该实体或记录的某个属性。
关系模型是一种概念数据模型,用于设计和描述关系型数据库。
它基于数学学科中的关系理论,将数据库抽象为一个或多个数据表的集合。
关系模型主要由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1. 数据结构:由数据表组成,每个数据表由多个数据行构成,每行表示一条记录。
2. 数据操作:对数据表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的方法。
3. 数据完整性:通过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关系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就是按照关系模型的要求,根据业务需求将数据组织为多个相互关联的数据表。
良好的关系数据库设计能够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更新异常和插入异常等问题,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数据表是关系模型的基本构造单元,而关系模型为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和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正确地理解和应用关系模型是设计高质量关系数据库的关键。
数据库系统概论CH6(部分)习题解答.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第六章讲解关系数据理论。
这是关系数据库的又一个重点。
学习本章的目的有两个。
一个是理论方面的,本章用更加形式化的关系数据理论来描述和研究关系模型。
另一个是实践方面的,关系数据理论是我们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
因此,人们也把关系数据理论中的规范化理论称为数据库设计理论,有的书把它放在数据库设计部分介绍以强调它对数据库设计的指导作用。
一、基本知识点本章讲解关系数据理论,内容理论性较强,分为基本要求部分(《概论》6.1~6.3)和高级部分《概论》6.4)。
前者是计算机大学本科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后者是研究生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
①需要了解的:什么是一个“不好”的数据库模式;什么是模式的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规范化理论的重要意义。
②需要牢固掌握的:关系的形式化定义;数据依赖的基本概念(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的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的概念,码、候选码、外码的概念和定义,多值依赖的概念);范式的概念;从lNF 到4NF的定义;规范化的含义和作用。
③需要举一反三的:四个范式的理解与应用,各个级别范式中存在的问题(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和解决方法;能够根据应用语义,完整地写出关系模式的数据依赖集合,并能根据数据依赖分析某一个关系模式属于第几范式。
④难点:各个级别范式的关系及其证明。
二、习题解答和解析1.理解并给出下列术语的定义: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依赖、候选码、主码、外码、全码(All-key)、lNF、2NF、3NF、BCNF、多值依赖、4NF。
解析解答本题不能仅仅把《概论》上的定义写下来。
关键是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答函数依赖:设R(U)是一个关系模式,U是R的属性集合,X和Y是U的子集。
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如果r中不存在两个元组,它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同,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同,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
第二章 关系模型及关系运算(简略)
2.3关系运算
8)除法运算:关系R(X,Y),关系S(Y, Z),其中X,Y,Z为属性组,R的Y和S的Y属 性名可以不同,但必须出自相同的域集,则 R/S=关系P(X)。 9)外连接运算:连接运算中如果把舍弃的元 组也保存在结果中,无值的属性上填空值 (NULL)。左外连接和右外连接。 注意:与乘积运算的区别。 10)外部并运算:关系R和S不相容,外部并 是由R或S的所有属性组成,没有具体值的属 性为NULL。
7
2.1 关系的定义和性质
现实世界 两个实体型间
1:1 信息世界 ER模型 关系模型 两个实体型间 1:N(1:1) 两个实体型间 1:N(1:1) 无联系表,主 外键 M:N 建立联系 表 M:N 1:N M:N 同一实体型内 1:N 同一实体型内 1:N 增加标识属 性 M:N 建立联系 表 M:N 多个实体型间 M:N:S 多个实体型间 M:N:S 建立一个联系表
1
2.1 关系的定义和性质
2.1.1关系的定义 域(Domain):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属性A1, A2,…, An, 对应域D1, D2,…, Dn,笛卡尔积D= D1,xD2x…x Dn= {(d1,d2,…,dn)| di∈Di, i= 1,2,…,n},其中每一个元素 (d1,d2,…,dn)叫做一个元组,元素中每一个值di叫做 一个分量(Component)。 笛卡尔积可列成一张二维表。 关系R:D的子集D’叫做在域D1, D2,…, Dn上的关系。 --值
4
2.1 关系的定义和性质
2.1.2关系具有的性质: 1)列是同质的,来自同一个域; 2)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但每一个列(属性) 要有不同的属性名; 3)数据项的原子性,每一个分量都必须不可分; 4)任意两个元组的候选码不能相同,没有完全相 同的记录; 5)列(属性)排列次序、行(记录)排列次序可 任意交换; 关系模式稳定,而关系(实例)在变化。
多对多关系模型的特点
多对多关系模型的特点多对多关系模型是指数据库中两个实体集之间存在多对多关系的模型。
它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多个实体与多个实体之间的复杂关联,扩展性强,能够准确地描述实际世界中的复杂关系。
多对多关系模型适用于现实生活中存在多对多关系的场景,比如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系,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也可以被多个学生选择。
在多对多关系模型中,学生和课程都被视为实体集,它们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多对多关系。
在多对多关系模型中,可以使用关系表来表示实体集之间的关系。
关系表包含了两个实体集的主键作为外键,用于建立实体之间的关联。
以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系为例,可以创建一个关系表,其中包含学生的主键和课程的主键作为外键,表示某个学生选择了某门课程。
多对多关系模型的特点如下:1. 复杂关联:多对多关系模型可以实现多个实体与多个实体之间的复杂关联。
它能够准确地描述实际世界中的复杂关系,使数据模型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2. 扩展性强:多对多关系模型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轻松地添加新的实体和关联关系。
这使得数据库在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时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3. 数据一致性:多对多关系模型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通过使用关系表来建立实体之间的关联,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的问题,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简化查询:多对多关系模型可以简化查询操作。
通过关系表的连接操作,可以方便地进行多表查询,获取相关实体之间的数据,提高查询效率和灵活性。
5. 可扩展性:多对多关系模型可以通过添加新的实体和关联关系来扩展数据模型。
这使得数据库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多对多关系模型是一种能够准确描述实体之间复杂关系的数据模型。
它具有复杂关联、扩展性强、数据一致性、简化查询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多对多关系模型能够很好地满足复杂关系的数据管理需求,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库表_类_映射_概述说明
数据库表类映射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数据库表类映射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库设计技术,用于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结构映射到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的类结构。
通过这种映射,可以方便地在程序中操作和处理数据库数据,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可维护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强调介绍数据库表类映射的概念和作用开始。
接着,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和创建数据库表以及对应的类与表之间的映射关系。
然后,我们会详细讨论类的属性与表的字段之间的映射规则,包括类型匹配、主键与唯一约束、外键与关联关系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分享一些有关映射策略与技巧的实践经验,包括单表继承映射策略、定义复杂查询方法与SQL查询语句映射以及性能优化技巧与缓存策略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或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数据库表类映射技术,并提供相关实践经验和指导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人员,都可以通过本文深入了解数据库表类映射的概念、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从而在实际项目中提供更高效、可维护的数据库操作和管理。
2. 数据库表类映射2.1 定义和作用数据库表类映射是指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将数据库中的表与程序中的类进行对应关联的过程。
它充分利用了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型之间的相似性,将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并将其以对象的形式在程序中使用,从而实现数据持久化和操作的便利性。
数据库表类映射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简化开发:通过将数据库表与类一一对应,可以使开发者在编码时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处理,减少对底层数据库操作的关注。
- 提高可维护性:通过使用对象来操作数据库数据,可以降低代码的耦合度,并且使代码更加易于理解、扩展和维护。
2.2 表的设计和创建在进行数据库表类映射之前,需要先进行表的设计和创建。
在设计数据表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表名和字段名:命名规范清晰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所存储数据内容。
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冲刺复习笔记(8)
核心提示:第2天:软件工程与数据库设计Point1:数据模型考点精讲1、数据模型的概念:是数据特征的抽象,从抽象层次上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为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表与操作提供一个抽象的框架。
描述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及数据约束。
2、数据模型分为三种:(1)概念数据模...第2天:软件工程与数据库设计Point1:数据模型考点精讲1、数据模型的概念:是数据特征的抽象,从抽象层次上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为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表与操作提供一个抽象的框架。
描述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及数据约束。
2、数据模型分为三种:(1)概念数据模型:简称概念模型,是对客观世界复杂事物的结构描述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刻画。
主要有:E-R模型、扩充的E-R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及谓词模型等。
(2)逻辑数据模型:又称物理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该模型着重于在数据库系统一级的实现。
主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
(3)物理数据模型:又称物理模型,它是一种面向计算机物理表示的模型,此模型给出-25-了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上物理结构的表示。
3、E-R模型(1)E-R模型的基本概念①实体:现实世界中的事物;②属性:事物的特性;③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系。
(2)实体集的关系有一对一(一个学校和一个校长)、一对多(学生和宿舍)、多对多(老师与学生)的联系。
两个实体集间联系可分为:①一对一联系(onetoonerelationship)简记为1:1。
②一对多联系(onetomanyrelationship)简记为1:m或m:1。
③多对多联系(monytomanyrelationship)简记为m:n。
(3)E-R模型三个基本概念之间的联接关系:实体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单位,属性有属性域,每个实体可取属性域内的值。
一个实体的所有属性值叫元组。
(4)E-R模型的图示法:①实体集表示法:在矩形内写上实体集的名字;②属性表示法:在椭圆形内写上属性的名称;③联系表示法:用菱形内写上联系的名称;④实体集与属性的联接关系:用无向线段来表示;⑤实体集与联系间的联接关系;E-R模型由实体、属性、联系这三个基本概念细成。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关系表(Relation):关系模型的基本存储结构是关系表,也称为二维表。
它由行(Row)和列(Column)组成。
关系表用于存储数据,一个关系可以存储多行数据,行与行之间通过主键(Primary Key)进行区分。
主键通常是唯一标识表中每一行数据的键,具有唯一性。
2.元组(Tuple):关系表中的每一行数据称为一个元组。
在关系模型中,每个元组都有一个主键,用于区分不同的行数据。
3.属性(Attribute):关系表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属性的值取决于其所在的行,可以是离散值(标量值),也可以是集合值。
4.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域。
域是属性的值集合,用于定义属性的取值范围。
在关系表中,属性的值必须在其对应的域范围内。
5.关键字(Key):在关系模型中,用于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称为关键字。
关键字可以是一个属性或一组属性的组合。
在关系表中,关键字的值必须是唯一的。
6.外键(Foreign Key):若两个关系表之间存在联系,则可以使用外键来表示这种联系。
外键是另一个关系表的关键字,用于在当前关系表中建立与其他关系表的关联。
7.关系模型的约束(Constraints):关系模型还包括一些约束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这些约束包括:- 主键约束(Primary Key Constraint):用于确保关系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 外键约束(Foreign Key Constraint):用于确保当前关系表中的某个元组与另一个关系表中的关键字存在关联。
- 唯一约束(Unique Constraint):用于确保某个属性的值在关系表中是唯一的。
- 检查约束(Check Constraint):用于检查某个属性的值是否满足特定的条件。
- 默认约束(Default Constraint):用于定义关系表中某个属性的默认值。
在关系模型中,通过定义这些约束和关系表之间的关联,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的实现方式
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的实现方式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实体间的联系逐渐变得复杂多样化。
在数据管理中,实体之间多对多关系的存在也需越来越频繁。
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对多对多关系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的实现方式进行探讨。
一、概述关系模型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数据,并通过关系(关系是表格的一列,包含了相同数据的不同实例)来描述实体之间的联系。
在实体之间的联系中,多对多关系是一种较为通用的形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不妨举个例子:学生与课程之间存在多对多关系,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也可以被多个学生选择。
二、实现方式我们来看下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的一些具体实现方式:1. 连接表法连接表法也叫做交叉或中间表。
这种方式使用另一张表格来存储参与多对多关系的实体。
以学生和课程为例,学生表格和课程表格之间还需要创建一张中间表格,记录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系。
中间表格是由两个外键组成的,分别引用学生和课程表格。
2. 集合属性法集合属性法是在一个实体的表格中增加一个属性列,在该列中存储与其它实体的关系。
以学生和课程为例,学生表格中增加一列课程,用来存储该学生选修的课程信息。
这种实现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存在缺点:难以查询特定的记录。
另外,在该列中使用集合类型的数据操作也比较困难。
3. 逗号分隔符法逗号分隔符法也称为字符串法。
该实现方式将实体之间的关系表示为一个长字符串,并使用逗号连接起来,存储在一个表格中。
以学生和课程为例,可以将一个学生选修的所有课程名称连接成一个长字符串,存储在学生表格的一个特定列中。
4. 嵌套表法嵌套表法是在表格中嵌套另一个表格来存储实体之间的关系。
以学生和课程为例,可以在学生表格中设置一个嵌套表格,用来记录该学生选修的所有课程。
在嵌套表格中,可以设置课程名称、教师姓名等属性,以丰富选课信息。
5. DML (Domain Model List)法DML (Domain Model List)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实现方式。
简述关系模式
简述关系模式关系模式是一种用来描述和组织数据库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结构和关系的数据模型。
它把数据库中的数据元素组织成一组数据库表,表中的每一行描绘了这些数据元素关系。
关系模型将数据在表中以行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得数据可以抽象描述和表示。
关系模型由三要素组成:实体、属性和关系。
“实体”是关系模型中的数据元素,它可以是某一真实的物体,如学生,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形状。
“属性”是描述实体的特征,如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关系”是实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如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考试关系,学生和课程之间的选课关系等。
关系模型把关系用表来表示,通过表中的列来表示实体和属性,通过表中的行来表示实体和关系。
表中的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每一行代表一个实体;因此表中的每一行只能表示一种关系,而且每一行的内容必须是实体的属性。
这样的关系模型被称为关系模式,也可以称为数据库模式。
关系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关系模式可以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抽象,使得数据可以得到有效的表示和描述;其次,关系模式可以在表示上更加接近于数据的本质,使得数据更加容易理解和使用;最后,关系模式可以使用表的方式把关系和实体表示出来,使得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更加方便。
关系模式在数据库的开发和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数据库,帮助使用者更加便捷地检索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因此,关系模式在许多数据库系统中都有其应用,如MySQL、Oracle等,在开发数据库系统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关系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据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开发数据库系统时更加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容易地从数据库中获取所需要的数据。
它的出现,使得数据库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运行,为我们提供了多种灵活的功能。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与关系模型的解析与对比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与关系模型的解析与对比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用于存储、管理和操作数据,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支持。
在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中,数据模型是一个关键概念。
数据模型定义了数据的结构、约束和操作方式,而关系模型则是其中较为常用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数据模型。
本文将对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和关系模型进行解析与比较。
一、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数据的结构、行为和属性等方面信息的形式化工具。
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于帮助我们理解和组织数据。
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等。
1. 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数据库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之一。
它将数据组织成一种层次结构,其中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但只能有一个父节点。
层次模型适用于描述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例如树形结构。
然而,层次模型存在访问和维护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2. 网状模型网状模型是在层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它克服了层次模型中只能有一个父节点的限制。
在网状模型中,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父节点和多个子节点,通过指针来建立关系。
网状模型提供了更灵活的数据组织方式,但其复杂的结构和指针的使用给数据操作和管理带来了困难。
3.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现代数据库中最为常用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数据模型。
它使用表格(关系)来表示数据,每个表格包含多个行(记录)和列(字段),并通过主键和外键等约束来建立表格之间的关系。
关系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理解和使用的优点,同时也支持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之一。
4. 对象模型对象模型是在关系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改进的。
它将数据组织成对象的形式,允许存储和操作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如对象、类和继承等。
对象模型适用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数据库需求较为复杂的场景,但其在性能和查询效率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二、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一种基于关系代数和集合论的数据模型,它以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和操作数据。
数据库设计中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关系依据外键的实现条件及方法
数据库设计中⼀对⼀、多对⼀、多对多关系依据外键的实现条件及⽅法下⾯以departments和staff_info表为例(为staff_info添加指向departments的外键)⼀个表的字段作为外键的条件:列值必须⾮空且唯⼀测试例⼦如下:mysql> create table departments (dep_id int(4),dep_name varchar(11));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2 sec)mysql> desc departments;+----------+-------------+------+-----+---------+-------+| Field | Type | Null | Key | Default | Extra |+----------+-------------+------+-----+---------+-------+| dep_id | int(4) | YES | | NULL | || dep_name | varchar(11) | YES | | NULL | |+----------+-------------+------+-----+---------+-------+rows in set (0.00 sec)# 创建外键不成功mysql> create table staff_info (s_id int,name varchar(20),dep_id int,foreign key(dep_id) references departments(dep_id));ERROR 1215 (HY000): Cannot add foreign key# 设置dep_id⾮空,仍然不能成功创建外键mysql> alter table departments modify dep_id int(4) not null;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2 sec)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0mysql> desc departments;+----------+-------------+------+-----+---------+-------+| Field | Type | Null | Key | Default | Extra |+----------+-------------+------+-----+---------+-------+| dep_id | int(4) | NO | | NULL | || dep_name | varchar(11) | YES | | NULL | |+----------+-------------+------+-----+---------+-------+rows in set (0.00 sec)mysql> create table staff_info (s_id int,name varchar(20),dep_id int,foreign key(dep_id) references departments(dep_id));ERROR 1215 (HY000): Cannot add foreign key constraint# 当设置字段为unique唯⼀字段时,设置该字段为外键成功mysql> alter table departments modify dep_id int(4) unique;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1 sec)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0mysql> desc departments;+----------+-------------+------+-----+---------+-------+| Field | Type | Null | Key | Default | Extra |+----------+-------------+------+-----+---------+-------+| dep_id | int(4) | YES | UNI | NULL | || dep_name | varchar(11) | YES | | NULL | |+----------+-------------+------+-----+---------+-------+rows in set (0.01 sec)mysql> create table staff_info (s_id int,name varchar(20),dep_id int,foreign key(dep_id) references departments(dep_id));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2 sec)特别注意:需要主外结合的两个表必须是使⽤同样的⼀个引擎类型:两个表必须都是innodb存储引擎添加外键的⽅法⼀般有两种⽅法,在创建表的时候添加,或者后期再添加创建时添加mysql> create table score(-> s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student_id int,-> corse_id int,-> number int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id foreign key (student_id) references student(sid),-> constraint fk_corse_id foreign key (corse_id) references course(cid));-----------------------------------------------------------------------------------[CONSTRAINT symbol] FOREIGN KEY [id] (从表的字段1)REFERENCES tbl_name (主表的字段2)[ON DELETE {RESTRICT | CASCADE | SET NULL | NO ACTION}][ON UPDATE {RESTRICT | CASCADE | SET NULL | NO ACTION}CONSTRAINT symbol:可以给这个外键约束起⼀个名字,有了名字,以后找到它就很⽅便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表关系模型解析6——多对多
狼奔代码生成器是一款为程序员设计的前期开发辅助工具,是一个软件项目智能开发的平台,它可以自动生成页面及后台代码。
实践开发过程中,我们使用PowerDesigner设计数据库模型。
狼奔代码生成器就是读取PowerDesigner设计的数据库模型,分析其中的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其中的表和字段的说明信息中的关键字,自动生成不同的页面。
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模型包括
1.单表数据模型
2.自连接数据模型
3.一对一数据模型
4.一对多数据模型
5.一对多数据模型中的一张表是自连接
6.多对多数据模型
7.多对多数据模型中的一张表是自连接
关键字包括
1.查询
2.状态
3.上传
4.工作流
架构图
数据访问层(DAL)
数据实体Entity Framework
业务实体和校验元数据
业务逻辑层(BLL)
业务处理
工作流
事务
接口层(IBLL)服务契约
展示层(App )View (视图)
Controller (控制器)
Models (页面实体)对其他系统暴露服务Service (服务)
公共组件
安全组件
日志记录
异常捕获
公共类库(Common)
组件说明
图表1项目组件说明图
1)App——页面展示层
采用MVC框架,使用Jquery脚本库,控件选用Easyui。
2)WcfHost——服务宿主(后期扩展)
为对外的服务提供宿主,使用WCF技术,HTTPS通讯协议。
3)IBLL——业务接口层
业务逻辑层的方法对外暴露的接口和服务契约。
4)BLL——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的操作,包括业务处理,事务,日志。
5)DAL——数据访问层
数据库访问的操作,数据实体,业务实体,数据校验,使用Entity Framework。
6)Common——公共组件层
整个应用程序使用的公共辅助方法。
7)WFActivitys——工作流活动层(后期扩展)
定义了工作流需要的活动,使用微软WF技术。
8)WFDesigner——工作流设计器(后期扩展)
可以让实施人员自由配置工作流的设计器,使用微软WPF技术。
采购计划明细和分发的作用
业务需求:将采购计划明细中的物资分发到不同的站点
采购计划明细和分发之间有一张关联表,这三张表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多对多数据模型”
下面我们以分发为例子分析“多对多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代码已在生成的文件中,并且注释详备,此文不再赘述
数据模型
采购计划明细和分发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查询
设计表的时候,在“分发数量”字段的注释处写上“查询”,另外“分发数量”字段是int 类型,所以呈现两个输入框,输入范围
列表
页面展示层App
Mvc中的View的代码
Mvc中的Controller的代码
Mvc中的Model的代码
Model就是Entity Framework自动生成的实体
业务接口层IBLL
此层作为业务逻辑层方法的接口,也是WCF对外暴露的契约
业务逻辑层BLL
数据字典类的业务逻辑写在BLL类库中,事务使用TransactionScope对象,FenFaBLL.cs类文件里面封装了业务逻辑的操作方法,并且继承了BaseBLL基类
整个项目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胖BLL,瘦mvc
数据访问层DAL
其中FenFa.cs文件放置的是表的实体和实体元数据的验证,而FenFaRepository.cs文件放置的是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业务实体在FenFa.cs文件中的FenFa类,它是一个分部partial 类,内部可以自定义属性,MetadataType属性中指定了该实体属性的校验类FenFaMetadata,并且它继承了IBaseEntity 接口(此接口暂时没有任何成员);
FenFa.cs文件中还有一个FenFaMetadata类用于校验FenFa类中的成员。
注意校验类需要引用using ponentModel.DataAnnotations;命名空间。
服务层
(后期扩展)
删除
先选中一条,然后点击删除
创建
选择分发
修改
查看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