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E考试经验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Q注册质量工程师(CQE)考试经验小结 (2010-06-06 00:22:51)转载▼
标签: asq cqe 美国质量学会 注册质量工程师 考试 经验 杂谈 分类: 培训与学习信息
昨天(6月5日)参加了美国质量学会(ASQ)注册质量工程师(CQE)考试,总的感觉良好。好长时间没参加考试了,对用标准答题卡涂写答案还真不习惯。感觉自己有“强迫症”倾向——总怀疑所涂写的答案能否被读卡机正确辨读,结果“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竟花了半个小时来涂写答题卡。还好时间还比较充裕,在规定时间内顺利交卷。

ASQ-CQE考试的标准时间为5个小时,考试从上午8:00一直到下午1:00结束。总共有160道考题,全部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中国区的试卷采用中英文双语卷面,以英文为准,中文因翻译可能存在不准确性,所以仅供参考。不过总的来讲,大部分翻译还是准确的,英文也是容易理解的;个别翻译得不够清楚的,往往其英文也是不容易理解的。本次考试中只有两三道题的英文理解有点难。所以,一般答卷时为保证速度,先看中文,再速读英文确认翻译没有错误即可。

考试题目的范围基本来自于CQE知识大纲(BOK)的要求,但有几个考题似乎稍微超出了大纲的要求范围,如:贝叶斯抽样、通过测量精度比率(TAR: Test Accuracy Ratio)来确定测量不确定度、以及计算给定置信水平下MTBF的置信上限和下限等。

考试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实际上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少能从参考书中直接得到问题的答案,但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如:流程图的结束符号是哪一种?公差标注中M代表什么?某个形位公差的符号代表什么?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可以从ASQ质量工程师手册中直接查找到的。

我认为ASQ-CQE考试的最大特色在于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原则的掌握程度,而其考察的着眼点是检验考生是否融会贯通相应的知识点。如:在计算可靠度时,融入指数分布的寿命模型和正态分布的寿命模型,考生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两种分布的性质,才可正确回答这个考题;再比如,对于各种质量工具,考卷中以多道考题穿插列出这些质量工具,让考生判断不同情况时所选择的质量工具是否正确,或这些工具的应用场合是否正确。在考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原则的基础之上,考试还突出强调了质量工程方面的实践经验,如:构造直方图时数据的合理分组应遵循数据个数开平方经验原则;量具至少每年校验一次;碰到产品出现安全问题时被设计工程师强行放行的情况,作为质量工程师的处置原则要遵循ASQ质量工程师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即“防止负面结果发生时要及时将关键

的信息告知适当的决策者”;材料评审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包含决定处置不合格材料,材料评审委员会的不合格评审决议应一致同意,而不是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同意。

本次考试中,围绕指数模型、MTBF和故障率的可靠度计算题目比较多,还有串并联系统可靠度的计算。实际上只要掌握指数模型的可靠度计算方法,以及可靠度实际是指系统可靠工作的概率这两个要点,就可轻松解答这些涉及可靠性的问题。抽样检验相关的概念和抽样方案的确定也是必考的,这部分有多道题目涉及。回归分析、相关系数计算、方差分析、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和自由度的确定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本次考试都有涉及。质量成本是ASQ强调比较多的,本次考试也涉及到好几道题。针对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方面,给定设备偏差、操作者偏差和产品公差要求计算%GR&R。质量技能展开(QFD)方面将质量工程师手册中“某文件处理过程的质量屋”进行了简化,分别列出了三项顾客需求和三项质量特性,要求确定顾客需求和质量特性关键矩阵在所指的被选区域中是哪一个,另外还要求确定一个重要的顾客需求和一个重要的质量特性。对于防错(Poka-yoke)和改善(Kaizen),本次考试中强调比较多,特别是防错,涉及了好几道题。FMEA方面的考题较少,好像仅涉及一到两题。概率方面的几道题比较简单,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分布都有涉及。有印象的一道结合二项分布与可靠性方面的题目大意是:卫星发射时,共有五台计算机监控数据,如果只有一台数据不一致或数据都一致则卫星可发射;如果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数据不一致,卫星不能发射。已知每台计算机的可靠度都一样为0.9975,求卫星能正常发射的概率。在控制图方面,涉及到的考题有计算过程能力Cpk、通过R图估计过程标准差、确定预控制图的控制限、短期SPC控制的应用场合、累积和控制图(CUSUM)探测过程变动的灵敏性特点;这次考试偏重于计量型的X-bar R控制图,涉及的考题也多,而对计数型的控制图不太强调,涉及计数型控制图的考题好像极少,以至于我几乎没有这方面考题的印象。另外,这次考试好像格外青睐计算样本均值的标准差,多道考题以不同的方式来考察考生,如果稍不留神,就可能计算的是样本的标准差。中心极限定理的性质在考题中也有考察。

有几个问题比较有趣,如PDCA的目的是什么?是“零缺陷”还是“学习和改进”(另外两个答案肯定不对,没记住)?我没有把握,但选择了“零缺陷”,因为我觉得“学习和改进”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最终的结果还是希望达到零缺陷。

还有,对于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区别,有几道考题都涉及到了,考生若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把纠正措施中的预防再发生的措施错当成预防措施了,实际根据ISO9001标准,预防措施是针对潜在的不合格的,防错(Poka-yoke)就是一种典型的预防措施。

总的感觉,这次考试的题目相对于我在考前做的模拟试卷要简单一些,涉及计算的题目运算量都不大,但考察的内容注重知识点的融合和实践应用,对于考察考生的质量专业知识能力具有很强的客观评价功效。另外,开卷限时考试的目的是考察考生在借助参考工具书的前提下熟练运用质量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要会查抽样方案、查正态分布表、卡方(Chi-square)分布表等。考试时限定不能带有模拟考题、习题类的书籍,但质量工程师手册等参考书可带入考场。

考试时间安排为5个小时还是比较充裕的,正常情况下,一定要保证至少在四个半小时内完成答题。一般三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之间可完成答题。一定要留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来涂写答题卡(涂写一定要仔细,否则全功尽弃),这样还可以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检查时间。我答题的速度比较慢,但完成答题也只用了三个半小时,花了一个小时检查。其实检查很重要,有些模凌两可的题目在答题时做好标记,在检查时再认真考虑还真是豁然开朗。考试时,需要注意的是,读题一定要读准题目要求,不然要你计算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你却算的是样本标准差,那就错了。看考题,我的经验是先看中文,但一定要扫读英文,避免中文翻译中出现的错误,本次考试的题目中就有几处中文翻译有误。

如果本小结能起到一点点帮助同仁准备质量工程师考试的作用,本人将倍感荣欣。

特别说明:戴明所强调的PDCA其目的确实是“学习和改进”,戴明与克劳士比对零缺陷的理解是有区别的:克劳士比是将“零缺陷”作为质量管理的工作标准(即不是“差不多就好”),日本人倡导的改善(Kaizen)来源于戴明的理念,也就是即使已达到零缺陷的目标,也应通过PDCA持续改进以使质量、成本和交期(QCD)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