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答案2
青书学堂系统大连工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2所有答案
![青书学堂系统大连工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2所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0236ceee06eff9aff807b8.png)
青书学堂系统大连工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2所有答案判断题沉淀滴定法中的反应也适用于重量分析。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B判断题沉淀滴定法不存在滴定突跃,只要有沉淀就可以。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B判断题高锰酸钾滴定中不需要加入指示剂。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A判断题重复性与重现性是相同意思。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B判断题系统误差是用来表示精密度的。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B判断题 t检验是检测两组数据的均值是否有系统误差。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A判断题 F检验是保证精密度的先决条件。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B判断题质子条件式中应包括质子参考水准。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B判断题真值是不存在的。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B判断题滴定度是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或mg,用TT/B 表示。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A判断题按照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反应。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A判断题由于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的不一致所造成的误差,称为滴定终点误差。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A判断题常量组分分析要求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大于01%。
本题20分A、正确B、错误答案是:标准答案:B多选题满足重量分析法的反应需要本题20分A、沉淀为无定型B、反应快C、有明确的计量关系D、沉淀易洗涤答案是:标准答案:BCD多选题以下关于分光光度计的叙述错误的是。
本题20分A、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包括了光源、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B、分光光度计是所有光学分析法所使用的仪器C、分光光度计适用于测定吸收或发射答案是:标准答案:BD多选题置换碘量法中为了防止 I 2 的挥发,可采取的措施有。
分析化学第五版答案2
![分析化学第五版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2e452e7301f69e3143329440.png)
解:
(1)
(2)
(3)
11.称取含Fe2O3和Al2O3试样0.2015g,溶解后,在pH=2.0时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加热至50℃左右,以0.02008 mol•L-1的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EDTA15.20mL。然后加入上述EDTA标准溶液25.00mL,加热煮沸,调节pH= 4.5,以PAN为指示剂,趁热用0.02112 mol•L-1 Cu2+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8.16mL。计算试样中Fe2O3和Al2O3的质量分数。
n1= n2 =2, lgK≥3(1+1)≥6, E10’- E20’≥0.18V (E0’=)
(2) 不一定。虽然K’很大,但如果反应不能以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或反应的速率很慢,都不能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
4.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加速反应的进行?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 温度, 催化剂, 诱导作用;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升高溶液的温度,或加入正催化剂,或有诱导反应存在等都可加速反应的完成。
解:(1)查表5-2: 当pH = 6.0时,lgαY(H) = 4.65,lgK’= lgK稳-lgαY(H) = 8.69-4.65 = 4.04,lgK’<8, ∴不能准确滴定
(2)lgαY(H) = lgK稳-8 = 0.69,查表5-2或114页林邦曲线得pH ≈ 9.6。
4.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0.01 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解:
(1)
(2)
12.分析含铅、铋和镉的合金试样时,称取试样1.936g,溶于HNO3溶液后,用容量瓶配成100.0mL试液。吸取该试液25.00mL,调至pH为1,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479 mol•L-1 EDTA溶液滴定,消耗25.67mL,然后加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调节pH=5.0,继续用上述EDTA滴定,又消耗EDTA24.76mL。加入邻二氮菲,置换出EDTA配合物中的Cd2+,然后用0.02174mol•L-1 Pb(NO3)2标准溶液滴定游离EDTA,消耗6.76mL。计算合金中铅、铋和镉的质量分数。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2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ebe4697f121dd36a32d82c6.png)
一、填空题(10分)1、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后一种效应比前一种小得多。
2、K2Cr2O7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000mol·dm-3,则它对Fe,Fe2O3,FeSO4·7H2O的滴定度分别为 g·cm-3, g·cm-3, g·cm-3。
3、已标定的Na2S2O3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不少的CO2,影响了浓度。
若用该“标准”溶液滴定I2,则在实际滴定中,消耗的NaS2O3的量将(偏高、偏低),使得I2的浓度产生(正、负)误差。
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可加入少量,使溶液呈弱碱性。
4、在少数次的分析测定中,可疑数据的取舍常用检验法。
5、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
6、反应N2O4(g)== 2NO2(g)是一个熵的反应。
在恒温恒压下平衡,各使n(N2O4):n(NO2)增大,平衡向移动;n(NO2)将;若向该系统中加入Ar(g),n(NO2)将;α(N2O4)将。
7、PH=4.0与PH=10.0的两强电强电解质溶液等体积混和后PH为。
8、以HCl标准溶液滴定NH3. H2O时,分别以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耗用HCl 的容积分别为V甲V酚表示,则V甲V酚的关系是。
9、向浓度均为0.01mol·dm-3的KBr、KCl、K2Cr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入0.01mol·dm-3AgNO3水溶液,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二、选择题(30分)1、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少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校正仪器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2、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的是()。
A、干燥过的分析纯CaOB、分析纯 SnCl2.2H2OC、光谱纯三氧化二铁D、99.99%金属铜3、MnO4—与Fe2+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已知Eθ(MnO4—/Mn2+)==1.51V,Eθ(Fe3+/Fe2+)=0.77V ) ( )A、320.0B、3.4×1012C、5.2×1062D、4.2×10534、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于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
分析化学试题二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a45240ff00bed5b9f31ddc.png)
分析化学试题二及答案一、填空:1、一元弱酸可用强碱直接滴定的条件为。
2、摩尔法的指示剂是,佛尔哈德法指示剂是。
3、在测定混合碱(双指示剂法)时,若V酚>V甲>0,则为。
若V甲>0,V酚=0, 则为。
4、电势分析法测氟离子浓度时采用的TISAB的全称是,其组成及作用有三类,分别为:(1) ;(2) ;(3) 。
5、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3+Al时,不能用直接法测定,其原因主要有、。
6、为了掩蔽干扰离子,可考虑,,等掩蔽方法。
7、分子的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选择性的了某些波长的光而产生的。
8、按分离组份的机理不同,液相色谱可分为(任意说出4个)色谱,色谱,色谱和色谱。
9、在比色分析时,如被测样有吸收,则应用作参比溶液。
10、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原因有、。
二、选择填空:1、下列原因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1)EDTA法测水的硬度时,PH=9 ()(2)用K2Cr2O7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时,淀粉液加入过早()(3)重量分析时,用定性滤纸过滤沉淀()(4)用法扬司法测定氯化物时,未加硝基苯()(5)用0.1000mol/LNaOH滴定Ka=1.0×10 –7的弱酸()A.正误差B. 负误差C.无影响D.平行结果混乱2、应用于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的跃迁一般为()A.σ→σ* B。
n→σ* C。
n→π* D。
π→π*3、色谱分析中,与样品组成无关的是:()A.保留时间;B.死时间;C.相对保留值;D.质量校正因子4、液相色谱较气相色谱的分离效果更好,是因为它()A.可供选择的流动相更多;B.可进行梯度洗脱;C.可供选择的检测器更多;D.样品无需气化。
5、在紫外吸光光度法中,测得T=30%,则A= ()A. 0.30B. 0.42C. 0.48D. 0.526、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能量;B、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射连续光谱;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辐射;D、产生具有足够能量的散射光。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2)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12dd6e30975f46527d3e1cd.png)
一.单项选择1.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B. 反应必须完全C. 反应速度要快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2. 重量分析法测定0.5126 g Pb3O4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0.4657 g PbSO4沉淀,则样品中Pb的百分含量为( C )。
(已知Pb3O4=685.6,PbSO4=303.26,Pb=207.2)。
A. 82.4%B. 93.1%C. 62.07%D. 90.8%3. 用含少量NaHCO3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pH5.1),结果将( D )。
A. 偏低B. 不确定C. 无误差D. 偏高分析:m不变,但消耗盐酸的V减小,由m/M =CV,则C增大4. 用K2Cr2O7基准物以置换碘量法标定Na2S2O3溶液浓度,常以淀粉液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若滴定开始时加入则会发生( B )。
A. 标定结果偏高B. 标定结果偏低C. 对标定结果无影响D. 指示剂不变色,无法指示滴定终点。
5.下列操作中,产生负误差的是( D )。
A.铬酸钾法测Cl-,控制溶液pH=4.0B.吸附指示剂法测I-,使用二甲基二碘荧光黄为指示剂C.铁铵矾法测Br-,未滤过沉淀,亦未加有机溶剂保护沉淀D.铁铵矾法测Cl-,未滤过沉淀,亦未加有机溶剂保护沉淀6.下列叙述中,哪个不是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C )。
A. 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B. 称量形式必须稳定C. 称量形式的颗粒要大D. 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7.对滴定突跃没有影响的常数或变量是( A )。
A.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C Red或C OxB. 沉淀滴定法中溶度积常数K spC. 配位滴定法中的K MY,D. 酸碱滴定法中的K a和C a二.填空题1.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减小,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大,后一种效应比前一种小得多。
兰大《分析化学》15春在线作业2 答案
![兰大《分析化学》15春在线作业2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99960e02020740be1e9bce.png)
《分析化学》15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
1. 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滴定的是( )
A.
苯酚
B.
水杨酸钠
C.
磺胺嘧啶
D. 邻苯二甲酸氢甲
正确答案:A
2. 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光区出现2个吸收带的是( )
A.
乙烯
B.
1,4-戊二烯
C.
1,3-丁二烯
D. 丙烯醛
正确答案:D
3. 因为在测定时溶液中的( )才产生了pH玻璃电极的膜电位。
A.
分子穿过了玻璃膜
B.
H+与溶胀水化层中的H+交换作用
C.
Na+与溶胀水化层中的Na+交换作用
D. 电子穿过了玻璃膜
正确答案:B
4. 用平面色谱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据是( )
A.
分配系数
B.
分配比
C.
组分移动的距离。
分析化学答案2 (1)
![分析化学答案2 (1)](https://img.taocdn.com/s3/m/f68b6dcd852458fb770b56e6.png)
分析化学答案。
1. 盐酸滴定硼砂溶液时,下列指示剂确定终点误差最小的是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百里酚蓝 E.甲基黄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2. 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A.中性 B.碱性 C.酸性 D.不定 E.以上都不对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3. 为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A.NaOH B.硼砂 C.Na2SO3 D.Na2S2O3 E.NaHSO3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4. 下列属于惰性溶剂的是A.乙二胺 B.乙醇 C.苯 D.乙酸 E.乙醛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5. 除去高氯酸和冰醋酸中少量的水,常用的方法是A.加热 B.加干燥剂 C.蒸馏 D.加入醋酐 E.以上都可以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6. 分析化学按任务分类可分为()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C.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E.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7. ()的任务是鉴定试样由哪些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组成。
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无机分析E.有机分析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8. ()的任务是测定试样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无机分析E.有机分析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9. ()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无机分析E.有机分析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10. 分析化学按分析对象可分为()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C.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E.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11. ()的对象为有机物,其主要任务不仅需要鉴定试样的元素组成,还需要进行官能团分析机器分子的结构分析。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70a28f240c844769eaee77.png)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10、进行下述运算,并给出适当位数的有效数字。
解:(1)34102.54106.1615.144.102.52-⨯=⨯⨯⨯ (2)6102.900.00011205.1021.143.01⨯=⨯⨯(3)4.020.0020342.512104.0351.04=⨯⨯⨯- (4)53.01.050102.128.10.03242=⨯⨯⨯(5)3.193.5462107.501.89405.422.512.28563=⨯⨯-+⨯- (6)pH=2.10,求[H +]=?。
[H +]=10-2.10=7.9×10-3。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12i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吉大15春学期《分析化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吉大15春学期《分析化学》在线作业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07293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1.png)
吉大15春学期《分析化学》在线作业二答案XXX15春学期《分析化学》在线作业二标准答案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络合滴定时,用铬黑T作指示剂,溶液的酸度用什么调节()A.硝酸B.盐酸C.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D.氨-氯化铵缓冲溶液正确答案:D2.用0.1000mol/LAgNO3溶液滴定KBr,终点时溶液中CrO4^(2-)浓度为0.0050mol/L。
1L溶液中还剩下()Br- A。
0.0027mgB。
0.mgC。
0.0054mgD。
0.054mg正确答案:C3.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A。
10%B。
10.1%C。
10.08%D。
10.077正确答案:C4.假如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大概形成()A.表面吸附B.机械吸留C.包藏D.混晶正确答案:D5.用EDTA滴定Bi3+时,消除Fe3+干扰宜采用()A.加NaOHB.加抗坏血酸C.加三乙醇胺D.加氰化钾正确答案:B6.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进行仪器校订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坚持环境的湿度一致精确答案:A7.下列各项界说中不精确的是()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精确答案:D8.以BaSO4重量法测定Ba时,沉淀剂H2SO4加入量不足,则结果产生()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下降灵敏度精确答案:B9.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精确答案:B10.Volhard法测定下列离子时,发生沉淀转化而引起滴定误差的是()A。
Cl-B。
分析化学 课后答案 第二章
![分析化学 课后答案 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801b998b680203d8ce2f24fb.png)
第二章:思考题1.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是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精密度是指在确定条件下,将测试方法实施多次,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来表示。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差,其大小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其大小可用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表示,也可以用标准偏差表示。
2.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2)天平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1)引起系统误差,校正砝码;(2)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3)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4)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5)引起偶然误差;(6)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或提纯试剂。
3.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种更合理?答:用标准偏差表示更合理。
因为将单次测定值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以消除。
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
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
5.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得结果为39.12%,39.15%和39.18%,乙分析得39.19%,39.24%和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解: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由绝对误差E可以看出,甲的准确度高,由平均偏差d和标准偏差s可以看出,甲的精密度比乙高。
分析化学第2-3章部分习题标准答案
![分析化学第2-3章部分习题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276cb7102de2bd96058868.png)
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某种物料,如各个采样单元间标准偏差的估计值为0.61%,允许的误差为0.48%,测定8次,置信水平选定为90%,则采样单元数应为多少?解:f=7 P=90% 查表可知t=1.90 221.900.61()() 5.860.48t n E σ⨯===≈ 2.某物料取得8份试样,经分别处理后测得其中硫酸钙量分别为81.65%、81.48%、81.34%、81.40%、80.98%、81.08%、81.17%、81.24%,求各个采样单元间的标准偏差.如果允许的误差为0.20%,置信水平选定为95%,则在分析同样的物料时,应选取多少个采样单元?解:f=7 P=85% 查表可知 t=2.36222.360.13()() 2.430.20t n E σ⨯===≈4.已知铅锌矿的K 值为0.1,若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30 m m,问最少应采取试样多少千克才有代表性?解:220.13090()Q Kd kg ≥=⨯= 5.采取锰矿试样15 kg ,经粉碎后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2 mm,设K 值为0.3,问可缩分至多少克?解:220.32 1.2()Q Kd kg ≥=⨯= 设缩分n 次,则1() 1.2()2n Q kg ⨯≥, 115() 1.2()2n kg ⨯≥, 1ln15ln ln1.22n +≥解得 3.6n ≤,所以n =3 ,m =3115() 1.875()2kg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1)19.469+1.537-0.0386+2.54 (2) 3.60.032320.59 2.12345(3)10000000.11245.0)32.100.24(00.45⨯⨯-⨯ (4) pH =0.06,求[H+]=?解:a. 原式=19.47+1.54-0.04+2.54=23.51 b. 原式=3.6×0.032×21×2.1=5.1c. 原式=45.0022.680.1245=0.12711.0001000⨯⨯⨯d. [H +]=10-0.06=0.87( m ol/L )3.设某痕量组分按下式计算分析结果:m C A -=χ,A 为测量值,C为空白值,m为试样质量。
分析化学第2章答案
![分析化学第2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69d3e3336c1eb91a375dbe.png)
=0.09837
与表中 γ 值比较: 95%置信度时: n=6, γ0.95, 6 = 0.811 99%置信度时: n=6, γ0.99, 6 = 0.917
<γ 计 <γ 计
有意义。 有意义。
0.040 0.140
0.050 0.180
`
24.用所给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数据,作 x R 控制图,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54.46% 54.26%
解: t 计
0.05
4
8
>
t
。
表
(3.18)
说明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有系统误差存在。
17.某汽车有车祸嫌疑,在事故现场发现有剥落的汽车油漆,对此进行了油漆中含 Ti 量 的分析,结果为 Ti%:4.5,5.3,5.5,5.0,4.9。调查了该汽车生产厂,了解到该汽车油漆的含 Ti%量 为 4.3%,从含 Ti 量判断两油漆是否属同一样品,以此能否消除对该汽车肇事的嫌疑?
为了鉴定一个新光度法的精密度通过多次测定的数据求得其透光度的标准偏差为015t试考虑由于仪器变动性的误差需进行多少次的读数来求平均值才能达到下面的要求
第二章 分析数据的处理和质量保证
1.有一标准试样,已知含水分为 1.31%,发给学生 A,其报告为 1.28%,1.26%和 1.29%;另一
标准试样,已知含水分为 8.67%,发给学生 B,其报告为 8.48%,8.55%和 8.53%。请按下表要
解一: 次测定, n=1 9.56 1.96 0.12 9.56 0.24 四次测定,n=4 9.56 1.96 0.12 4 9.56 0.12 九次测定,n=9 9.56 1.96 0.12 9 9.56 0.08
说明测定次数越多,置信区间越窄
智慧树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2(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2(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bb22c1c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44.png)
第一章1.为测定某盐酸溶液的浓度,利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操作,然后根据二者化学计量关系及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求算出盐酸溶液的浓度,这一测定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答案:对2.按照分析对象分类,分析方法可分为无机分析法和有机分析法。
答案:对3.在分析化学中,超微量分析就是痕量成分分析。
答案:错4.分析化学的任务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当我们要测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或者空间分布信息,这属于答案:结构分析5.测定一铁矿石中的铁含量,称取铁矿石100克,分解后测得其中含铁量为0.05%,该分析过程为答案:常量分析;微量成分分析第二章1.有效数字是指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每一位都是准确的。
答案:错2.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系统误差小。
答案:对3.系统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答案:错4.系统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和可测性。
答案:对5.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答案:5.0000(1位)6.pH=12.00有效数字位数是答案:2位7.分析某样品得到四个分析数据,为了衡量其精密度的优劣,可用()表示答案:平均偏差8.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答案: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9.可用以减少测定过程中的随机误差的方法是答案: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0.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答案:0.2g11.关于可用于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错误的是答案: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2.空白试验所得的空白值是指答案:不加试样,按照分析试样时同样的手续进行分析,所得的测定值;13.下列测定过程造成的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答案:配制溶液过程中,称量样品时,少量样品洒落到天平内;14.下列有关精密度和偏差的论述中正确的是答案:标准偏差比平均偏差表示分析结果更可靠第三章1.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之间的差值称为终点误差。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分析化学Z》作业2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分析化学Z》作业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44f0c3bb4cf7ec4afed07a.png)
说明:本次作业发布时间为2012-10-6,您从此时到2012-12-14前提交均有效。
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刚好完全反应的那一点称为: [1分]A.突跃点B.化学计量点C.等电点D.滴定终点E.理论终点2. 用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 [1分]A.水B.二乙胺C.甲酸D.石油醚E.正己烷3. 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不同弱酸时,如果弱酸Ka值越大,则: [1分]A.终点时,指示剂颜色变化越不明显B.消耗NaOH 的量越多C.消耗NaOH 的量越小D.滴定突跃范围越大E.滴定突跃范围越小4.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减小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1分]A.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增大,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减小B.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减小,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增大C.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值均减小D.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值均增大E.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不变,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增大5.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 [1分]A.乙醚B.正己烷C.甲醇D.乙酸乙酯E.二氯甲烷6. 以下除那项以外都是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 [1分]A.分子量要较大B.物质的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相等C.纯度要高D.性质稳定E.不含有结晶水7. 关于铬黑T指示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1分]A.在pH7-11时,游离铬黑T呈蓝色B.铬黑T是氧化还原的指示剂C.在水硬度的测定时可用于指示终点D.铬黑T应在pH7-11范围内使用E.用作EDTA测定自来水硬度的指示剂,终点时铬黑T从红色变为蓝色8. 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条件是: [1分]A.湿度B.指示剂的用量C.温度D.溶液离子强度E.溶剂9. 以下与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无关的是: [1分]A.反应平衡常数B.氧化剂、还原剂本身的性质C.反应物的浓度D.反应温度E.催化剂10. 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标定法配制的是: [1分]A.重铬酸钾标准溶液B.草酸标准溶液C.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D.EDTA标准溶液E.碳酸钠标准溶液11. 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反应进行完全,对不易挥发的沉淀剂来说,加入量最好: [1分]A.过量就行B.按计量关系加入C.过量20%~30%D.过量50%~100%E.沉淀剂达到近饱和12. 以下不是滴定分析的特点的是: [1分]A.分析结果精密度、准确度较高B.适用于测定微量或痕量组分的含量C.适用于测定常量组分的含量D.与重量法比较,操作简便、快速E.与仪器分析方法比较,设备简单,价廉13.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以下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1分]A.色谱分析B.电化学学分析C.光学分析D.重量分析E.质谱分析14. 色谱图中,两峰间的距离取决于: [1分]A.色谱峰的峰宽B.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C.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速度D.色谱柱的死体积E.色谱峰的半峰宽15. 以下为共轭酸碱对的是 [1分]A.H2PO4-——PO43-B.H3O+——OH-C.NH4+——NH 3D.H3AsO4——HAsO42-E.H2CO3——CO32-16. 如果杂离子与构晶离子的电荷相同、离子半径相近,则易于产生下列那种后沉淀? [1分]A.后沉淀B.表面吸附C.混晶D.吸留E.包藏17. 在色谱分离中,要使两组份完全分离,其分离度应是: [1分]A.0.7B.0.1C.0.9D.1.0E.>1.518. 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 [1分]A.色谱柱的长度B.流动相总体积C.填料的体积D.填料孔隙的体积E.总体积19. 为测定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图,试样制备的方法中不包括: [1分]A.压片法B.粉末法C.糊状法D.薄膜法E.气体池法20. 32.650-1.5正确的答案是: [1分]A.31.2B.31.1C.31.14D.31E.31.14021.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1分]A.式中γ≤1B.还原型发生副反应,条件电位升高C.氧化型发生副反应,条件电位降低D.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条件电位没有影响E.式中α≥122.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s、m m(g),浓度为C s、C m(g/ml),摩尔数为n s、n m(mol),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为V s、V m(ml),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1分]A.C m/C sB.m s/m mC.(C s V s)/(C m V m)D.n s/n mE.C s/C m23.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 [1分]A.B.C.D.E.24. 气相色谱中选作定量的参数是: [1分]A.半峰宽B.保留时间C.相对保留时间D.峰面积E.调整保留时间25. 在HPLC操作时,为了避免压力变化,使流动相产生气泡影响检测或降低柱效,要对流动相进行“脱气”,以下不是“脱气”方法的是: [1分]A.加热B.超声C.减压过滤D.通入惰性气体E.在线膜脱气26. 红外光谱法中所说的特征频率区是指4000 cm-1-1250 cm-1的区间,以下对该区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1分]A.该区吸收峰不易辨认B.该区又称指纹区C.该区处于红外光谱的低频区D.该区的吸收能反映精细结构E.该区特征性很强故称特征区27. 样品中各组分出柱的顺序与流动相性质无关的是: [1分]A.正相色谱B.离子交换色谱C.液-液分配柱色谱D.吸附柱色谱E.凝胶柱色谱28. 薄层色谱中对两个斑点间距离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1分]A.展开距离B.固定相的种类C.流动相的极性D.展开温度E.薄层板的宽窄29. 化学键合固定相的优点不包括: [1分]A.固定相粒度小B.无固定液流失C.传质速度快D.热稳定性好E.柱效高30. 物质的量、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 [1分]A.C1:V1=C2:V2B.C1V1=C2V2C.C=n/VD.n=m/ME.CV=n/m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1.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A B C D E2.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A B C D E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B.硅胶的活度增大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D.固定相填充得更加紧密E.色谱柱的长度减小3. 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减小: [1分]A B C D E4. 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不变,但保留时间增大: [1分]A B C D EA.4B.12C.7D.6E.55. 乙炔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1分]A B C D E6.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6其不饱和度为: [1分]A B C D EA.ArB.R’C.ClD.HE.R7. 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低波数者为: [1分]A B C D E8. 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波数者为: [1分]A B C D E。
分析化学试卷2
![分析化学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f3e55531763231126edb1161.png)
Fe2+后,用c(K2Cr2O7)=
0.02000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用去
31.08mL,求铁矿石试样中的总铁量,用w(Fe3O4)表示。 M(Fe3O4)=231.5g/mol(4分)
05.称取胆矾试样0.8600g,溶解后加入过量的KI,生成的I2, 用c(Na2S2O3)= 0.1022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用去36.89mL,求胆 矾试样中CuSO4·5H2O的质量百分数。 M(CuSO4·5H2O)=159.6g/mol(4分)
=-0.764V,锌在[Zn2+]=0.001mol/L盐溶液中的电极电位是(
)。
A、0.852V
B、-0.416V C、0.416V
D、-0.852V
09.以c(K2Cr2O7)=0.01mol/LK2Cr2O7溶液滴定25.00mLFe2+溶液耗去 K2Cr2O725.00mL,每mLFe2+溶液含Fe的毫克数为( )。M(Fe)=55.85g/mol
分析化学试卷2 参考答案
1、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C 2、B 3、B 4、 A 5、A 6、B 7、D 8、D 9、A 10、A 11、D 12、B 13、C 14、B 15、B 16、C 17、D 18、D 19、C 20、B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6分) 01、 离子浓度;副反应;离子强度;形成沉淀;生成配合物;酸 度。 02、 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诱导作用;提高温度的方 法。 03、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态;还原态;指 示剂变色点的电位与化学计量点电位越接近越好。 04、 新煮沸并冷却;除去还原性杂质;加速KMnO4与还原性杂质的 反应;使KMnO4与还原性杂质反应完全;玻璃棉;微孔玻璃坩埚; MnO2;棕色。 05、 趁热滴;加速SnCl2与Fe3+的反应,使Fe3+黄色褪去明显,SnCl2 过量不会太多;一次性加入;慢慢加入会使Hg2Cl2生成Hg。 06、 Fe3+;I–;I2;Na2S2O3;偏高;氟化物。 07、 I3–;I3–+Cr3+;I2+淀粉;Cr3+。 08、 长颈;15~20;60;3~5;定量滤纸;微孔玻璃坩埚。 09、 少量多次,尽量沥干。 010、 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选择性;吸附指示剂;广。
分析化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b61c705087632311212f0.png)
(2)方程式说明,k值增大也对分离有利,但k值太大会延长分离时间,增加分析成 本.
(3)提高柱选择性,可以提高分离度,分离效果越好,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 固定相,增大不同组分的分配系数差异,从而实现分离.
11.对担体和固定液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答:对担体的要求; (1)表面化学惰性,即表面没有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更不能与被测物质起化学 反应. (2)多孔性,即表面积大,使固定液与试样的接触面积较大.
(2) 分子扩散项 B/u 由于试样组分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后,是以“塞子”的形式存 在于柱的很小一段空间中,在“塞子”的前后 ( 纵向 ) 存在着浓差而形成浓度梯 度,因此使运动着的分子产生纵向扩散。而 B=2rDg r 是因载体填充在柱内而引起气体扩散路径弯曲的因数 ( 弯曲因子 ) , D g 为组 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分子扩散项与 D g 的大小成正比,而 D g 与组分及载气 的性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组分,其 D g 小 , 反比于载气密度的平方根或载 气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所以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 ( 如氮气 ) ,可使 B 项降低, D g 随柱温增高而增加,但反比于柱压。弯曲因子 r 为与填充物有关 的因素。 (3) 传质项系数 Cu C 包括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C g 和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 1 两项。 所谓气相传质过程是指试样组分从移动到相表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试样组分 将在两相间进行质量交换,即进行浓度分配。这种过程若进行缓慢,表示气相传 质阻力大,就引起色谱峰扩张。对于填充柱: 液相传质过程是指试样组分从固定相的气液界面移动到液相内部,并发生质量交 换,达到分配平衡,然后以返回气液界面 的传质过程。这个过程也需要一定时 间,在此时间,组分的其它分子仍随载气不断地向柱口运动,这也造成峰形的扩 张。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 1 为:
最新分析化学试题(二)参考答案
![最新分析化学试题(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0da6df81c758f5f71f6708.png)
分析化学试题(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预测某水泥熟料中的SO3含量,由4人分别进行测定。
试样质量均为2.2g,4人获得4份报告如下。
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D)A 2.0852%;B 2.085%;C 2.09%;D 2.1%;2 某人用EDTA直接滴定法测出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由计数器算得结果为7.628195%,你认为此时应取几位有效数字(A)A 3;B 5;C 4;D 23 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B)。
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相对偏差;D 绝对偏差4 Ag2CrO4在0.0010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mol•L-1K2CrO4中的溶解度(A) Ag2CrO4的Ksp=2.0×10-12A 小B 相等C 可能大可能小D 大5 使用EDTA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标定EDTA浓度应使用的基准物质为(C)。
A 邻苯二甲酸氢钾;B 硼砂;C 碳酸钙;D 草酸钙6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为(B)A 0.1g;B 0.2g;C 0.3g;D 0.4g7 摩尔法的指示剂是(B)。
A K2Cr2O7;B K2CrO4;C Fe3+;D SCN-8 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C)。
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D 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
9 BaSO4沉淀在0.1mol·L-1 KN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B)A 酸效应;B 盐效应;C 配位效应;D 形成过饱和溶液10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C)A 浓、冷、慢、搅、陈B 稀、热、快、搅、陈C 稀、热、慢、搅、陈D 稀、冷、慢、搅、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误差。
分析化学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dedc230b4c2e3f572763d3.png)
分析化学参考答案第二次单选题1欲将两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看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B:先用F检验,后用t检验2.若已知一组测量数据的总体标准偏差,要检验该组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则应D:u检验3.有限次测量结果的偶然误差是服从B:t分布4.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差异,则应用B:F检验5.在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C: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95%6.用含有水份的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浓度时,将使结果A:偏高7.常量分析的试样质量范围是A:>1.0g 8.将0.0089gBaSO4,其下列换算因数中,表达应为A:0.59多选题9.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是A:基准Na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10.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是B:二水合草酸(H2C2O4•2H2O)C:邻苯二甲酸氢钾论述题1.称2.000g含Mn0.56%的钢样,溶解,在一定条件下用Na2AsO3-NaNO2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36毫升,求Na3AsO3-NaNO2对Mn的滴定度T。
答:2.沉淀玷污的原因有那些答: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吸留和包藏,后沉淀等。
3.简述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条件答:沉淀的类型可分为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两种.前者的沉淀条件可以简述为:稀,热,搅.慢,陈.后者可以简述为:热,浓,搅.电解质,不必陈化.4.什么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那些? 答: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标定法).5.计算BaSO4在pH=10.0,含有0.01mol/L EDTA溶液中溶解度(pKsp(BaSO4)=9.96,lgKBaY=7.86,pH=10时,lgαY(H)=0.45)。
答:S=4.1 10-3mol/L。
6.什么是基准物质?作为基准物质的条件是什么? 答:可以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就是基准物质.基准物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有确定的组成;2.纯度高(大于99.9%);3.性质稳定;4.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无副反应.第四次单选题 1..作业附件D11.3 2. 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D lgαY(H)-pH曲线3.用含有少量Ca2+、Mg2+离子的蒸馏水配制EDTA溶液,然后于pH=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有人试图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NaAc的含量,先加入一定量过量标准HCl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HCl。上述操作是否正确?试述其理由。
答:上述操作不正确。因为NaOH返滴定过量的HCl时,NaAc的中和产物HAc也能与NaOH作用。(CKAc-=C10-9.26<10-8)
8、用HCl中和Na2CO3溶液至pH=10.50和pH=6.00时,溶液中各有哪些组分?其中主要组分是什么?当中和至pH<4.0时,主要组分是什么?
答:pH=10.50时 有CO3 2-、HCO3 -, 主要组分为CO3 2-
pH=6.00时 有HCO3 – 和H2CO3 , 主要组分HCO3 -
2、于草酸溶液中加入大量强电解质,草酸的浓度常数Kca1和Kca2之间的差别是增大还是减少?对其h活度常数K0a1和K0a2的影响又是怎样?
答:
当加入大量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时,离子的活度系数均减小离子的价奋越高,减小的程度越大,所以这时Kca1和Kca2均增大。由于r < < ,所以Kca1增加幅度大,Kca2增加幅度小,所以Kca1和Kca2之间的差别是增大了,由于浓度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离子强度无关,所以K0a1和K0a2不受影响。
5)Na2CO3+Na2HPO4 (Na2CO3 Kb1’=10-3.75 Kb2’=10-7.62) 1个突跃
6)Na2HPO4+NaH2PO4 1个突跃
11、有一碱液,可能为NaOH、Na2CO3或NaHCO3,或者其中两者的混合物。今用HCl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HCl体积为V1,继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再用HCl溶液滴定,又消耗HCl体积为V2。在下列情况时,溶液各由哪些物质组成。
答: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无影响
(CO2+2NaOH=CO32-+2Na++H2O
CO32-+2H3PO4=CO2+H2O+2H2PO4-
NaOH+H3PO4=NaH2PO4+H2O)
第二化学计量点时,结果偏高
(CO2+2NaOH=CO32-+2Na++H2O
2CO32-+ H3PO4=2HCO3-+HPO42-
(7)
(8) +
(9)
(10)
4、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
(1) — 不是
(2) — 不是
(3) — 不是
a. HCl+H3BO3
答:因为的H3BO3的KaC<10-8,所以可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标液滴定HCl。终点后向溶液中加入甘露醇。由于甘露醇可与H3BO3作用生成Ka值为106左右的较强酸,所以可用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液准确滴定,间接测得H3BO3的含量。
b. H2SO4+H3PO4
H2PO4-+OH-=HPO42-+H2O)
相当于使NaOH浓度变稀,消耗体积增大。
( )
(3)已知某NaOH溶液吸收了CO2,有0.4%的NaOH转变成Na2CO3,用此NaOH溶液测定HAc的含量时,会对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
答:偏高。
6、与大气平衡的纯水的pH值,等于、大于或小于7.0?
答: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液滴定,使H2SO4→Na2SO4,H3PO4→HPO42-。由于H3PO4 的Ka3很小,所以不能直接用NaOH滴定,但可加入CaCl2使HPO42-→Ca3(PO4)2↓,而释放出H+,用NaOH继续滴定至酚酞变红,由后一次滴定消耗NaOH的体积计算出H3PO4的含量。从第一次滴定测出的含量中减去H3PO4的量,即得H2SO4的含量。
pH<4.0时 主要组分H2CO3
9、增加电解质的浓度,会使酸碱指示剂 的理论变色点的pH变大或是变小?
答:
理论变色点时
( )
=
=
理论变色点的pH值变小。
10、下列溶液以NaOH溶液或HCl溶液滴定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突跃
1)H2SO4+H3PO4 K2SO4的Ka1>103 Ka2=1.0×10-2 H3PO4 Ka1=7.6×10-3
e. Na3PO4+ NaOH
答: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液滴定至酚酞褪色这时H3PO4→HPO42- ,NaOH→NaCl可计算出二者含量,再加入指示剂甲基橙,用HCl标液滴定至甲基橙显橙色,这时HPO42-→H2PO4-,据此可计算出Na3PO4的含量,从含量中减去Na3PO4的量即可得NaOH的含量。
c. HCl+NH4Cl
答: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标液滴定,测出HCl的含量后,再加入中性甲醛,使NH4+转化为酸性较强的(CH2)6N4H+(Ka≈10-6)。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液滴定测NH4Cl的含量。
d. Na3PO4+ Na2HPO4
答: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液滴至酚酞褪色,测Na3PO4的含量,再加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液滴至甲基橙显橙色测得Na3PO4与Na2HPO4的含量,从其中减去Na3PO4的量,即可得Na2HPO4的含量。
(2)
PBE: [H+]=[OH-]+[NH3]-[HF]
(3)
(4)
(5) (6) 源自f. NaHSO4+ NaH2PO4
NaHSO4+ NaH2PO4
酚酞 NaOH V1
酚酞变红Na2SO4+ Na2HPO4
加CaCl2
酚酞褪色HCl + Ca3(PO4)2↓
NaOH V2
酚酞变红NaCl+ H2O
a. V1 >V2>0 (NaOH+Na2CO3)
b. V2 >V1>0 (Na2CO3+NaHCO3)
c. V1 =V2 (Na2CO3)
d. V1 =0 V2>0 (NaHCO3)
e. V1 >0 V2=0 (NaOH)
12、设计测定下列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并简述其理由。
3、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
(1)C(mol?L-1)NH4HCO3
MBE:[NH3]+[NH4+]=C CBE:[NH4+]+[H+]=[OH-]+[HCO3-]+2[CO32-]]
[H2CO3] + [HCO3-]+[CO32-]=C PBE: [H+]=[OH-]+[NH3]+[CO32-]-[H2CO3]
(4) 不是
(5) — 不是
(6) — 是
5、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标定NaOH溶液时,若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
答:偏低。因其将使NaOH溶液的体积消耗增大。
( )
(2)用吸收了二氧化碳的NaOH溶液滴定H3PO4至第一化学计量点;若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情况又怎样?
Ka2=6.3×10-8 Ka3=4.4×10-13 2个突跃
2)HCl+H3BO3(Ka=5.8×10-10) 1个突跃
3)HF+HAC (KHF=6.6×10-4 KHAc=1.8×10-5) 1个突跃
4)NaOH+Na3PO4(Kb1’=10-1.64 Kb2’=10-6.80 Kb3’=10-11.88) 2个突跃
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
1、在硫酸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的大小次序为: 试加以说明。
答:离子强度对活度系数的影响是与离子的电荷和离子的体积有关,电荷越高,影响越大,体积越大,影响越大,而受电荷的影响程度大于体积的影响程度,而上述三种离子的体积大小为H+<SO42-<HSO4-,但SO42-是2价离子,所以三种离子的浓度系数的大小顺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