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版马原

合集下载

简化版马原概论总汇

简化版马原概论总汇




40年代后半期马、恩创建“共产主义同盟” 60年代中期马、恩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90年代恩格斯晚年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
思想来源

三大理论来源(对应三个组成部分)P7~9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间接来源:

继承和吸取全部人类文明成果、人类优秀 文化遗产。
附录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详解提要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 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 产阶级的科学世界与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 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 治立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认识成果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 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阶级属性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 法论,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 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 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 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原知识点分章总结

马原知识点分章总结

马原知识点分章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第二章辩证法辩证法的哲学根源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法的发展规律辩证法的方法论第三章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起源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基本范畴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活动第四章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物质的范畴物质运动的规律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与实践第五章人的实践和社会历史人的实践的哲学范畴社会历史的起源和发展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第六章根本问题和非根本问题哲学范畴的根本问题和非根本问题关于哲学问题的原则性问题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第七章人的自由和解放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哲学根源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基本范畴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哲学路径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实践活动第八章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哲学起源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本质和基本范畴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规律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实践活动第九章真理和认识真理和认识的哲学根源真理的本质和基本范畴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真理和认识的实践活动第十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和实践与真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哲学范畴实践与真理的关系的哲学范畴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和实践与真理的关系的实践活动第十一章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哲学基础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本质和基本范畴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规律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实践活动第十二章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哲学起源唯物史观的本质和基本范畴唯物史观的运动规律唯物史观与实践活动第十三章辨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的关系第十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实践活动结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推动社会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发展哲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构建哲学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推进哲学科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培养哲学专门人才以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主要知识点所做的分章总结。

马原演讲稿精简版

马原演讲稿精简版

马原演讲稿精简版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篇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演讲稿。

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经济社会体系、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政治、文化等方面则是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财富、权力、地位等往往差距巨大,社会公正和平等则越来越难以实现。

因此,马克思主义重视阶级分析,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

只有通过消除阶级差别,建立真正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面繁荣。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注重人的自由和解放。

在他看来,摆脱经济奴役和政治压制,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很重要。

只有在所有人都能够自由地、平等地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总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分析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和观点。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努力实现社会的公正、平等和自由。

谢谢大家!。

马原资料完全精简版

马原资料完全精简版

复习五类题型:1.单项选择(无多项);2.简答题;3.论述题;4.材料分析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不止一个原理) 5.判断分析题(8…)(答题格式:正确\错误(只有这两种,2分)+理由(首先就提出这个符合或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XX原理,然后分析......),判断错误0分,不论后面的论述怎么好)另一些大题中会明确提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XX原理解释.....”,注意看题,错了0分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之外,还包括所有的后继者在不同的时代、针对不同的民族、国家的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立场和方法对其进行探讨所形成的全部理论谱系。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P28(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二个方面。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

或者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义的唯一标准。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唯物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P29(1)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其历史形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很重要的理论课程,但其理论内容极为丰富,所以也是不少同学门对其有不少的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于是,本文就来一篇较为详细的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1. 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基本范畴:矛盾、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矛盾即存在于事物中的对立面和斗争。

对立统一强调对立方面不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而且是两个方面的内在统一。

质量互变指随着内因外因的变化,一事物的质缘会发生变化。

否定之否定强调矛盾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在否定中又包含着肯定,新的事物在旧的事物的基础上而发展出来。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四选一。

2.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是世界的本原。

人们的思想反映着物质世界,但思想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人的思想是物质的反映。

否定了心灵,肯定物质,肯定物质世界的发展是合乎规律的,并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3.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经济基础的发展会促使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改变。

历史的本质是阶级斗争,这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4. 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在阶级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

历史上从来不存在过毫无阶级斗争的社会。

阶级斗争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也是抵制社会退步和反动的力量。

5.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6. 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已经完全社会化,按需分配已经成为分配的原则。

共产主义是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

以上就是马原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摘要,期望对大家学习该门课程时有所帮助。

当然,这些知识点并不是马原的全部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只是学习这门理论课程的一个开始,我们仍应钻研、探究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完整版)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完整版)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绪论1。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基精神实质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事物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5.矛盾的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第一、任何事物的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普遍寓于特殊性之中.第二、认识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第三、矛盾有普遍与特殊是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

马原知识点和总结

马原知识点和总结

马原知识点和总结一、唯物论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第一性质。

唯物论包括自然界的唯物论和社会的唯物论两个方面。

1. 自然界的唯物论自然界的唯物论强调物质的本原性和绝对性,认为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关于物质世界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这是自然界唯物论的核心思想。

2. 社会的唯物论社会的唯物论是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以劳动为原理,实践性和社会性的认识论。

从而形成社会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社会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运动是社会实践的唯一的转移动力,人的实践活动直接决定人的观念和认识。

这就坚定了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

它主要包括辩证法的联系性观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辩证法的转化规律。

1. 辩证法的联系性观点辩证法的联系性观点认为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联系着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所以达尔政策直接引向格局、认识问题的联系性观点。

2. 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规律。

它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对立面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它们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而对立统一观察辩证,抓住事物发展矛盾的矛盾性,就能掌握事物的运行规律。

3. 辩证法的转化规律辩证法的转化规律是指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旧的转变为新的,由量变转变为质变,由低级阶段转变为高级阶段。

所以我们应该抓住事物转化规律的实质,从整体和全面的高度来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

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主要包括社会的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规律两个方面。

1. 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指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社会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的发展规律。

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社会发展是有着一定规律性的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表现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关系形式变化规律,社会历史发展不等,不可逆。

马原知识点总结范文

马原知识点总结范文

马原知识点总结范文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课程,是培养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的基本理论基础。

下面是对马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马原的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以及其他被压迫阶级进行革命的科学2.无产阶级:储备冠军,共产主义实现的基本力量3.前提条件: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阶级斗争: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历史进步5.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专政的革命胜利后的初级形态6.马克思主义的培养对象:无产阶级领导核心、广大干部以及广泛的人民群众7.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二、马原的基本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社会历史的具体发展为基点,态度要实事求是,方法要科学2.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3.全面发展规律:事物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4.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劳动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其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三、马原的基本观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决定了其思想观念,社会意识以及各种人类精神活动都是社会存在的产物2.法则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发展过程是辩证运动的3.实践性和理论性的辩证关系:实践和理论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创造的关系4.自由是为追求和实现自由而存在的:人的解放不能仅停留在消灭剥削的程度上,还要追求全面的人的解放四、马原的学习方法1.集中时间学,坚持阅读3.批判学,善于分析和批判思考4.实践学,学以致用,坚持实践与理论结合5.长期学,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深入学习以上是对马原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掌握马原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学习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是至关重要的。

20个马原基本原理

20个马原基本原理

20个马原基本原理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原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

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主体,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行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关键。

2. 革命是自觉的马原认为,革命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人民群众在深刻的社会矛盾和压迫下自觉选择的推翻旧制度、实现社会变革的行动。

3. 革命斗争是持续的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原认为,革命是一场长期的斗争,需要经历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断的发展。

4. 革命的原动力是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是推动革命发生的原动力。

马原认为,社会矛盾的激化将引发人民群众的反抗和斗争,进而推动革命的发展。

5. 共产主义是最终目标共产主义是马原的最终目标,马原认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解决社会矛盾,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6. 社会制度是基础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马原强调,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先推翻旧的剥削制度,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7. 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马原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8.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原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要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不能脱离具体国情和具体时代条件进行机械的照搬。

9. 实事求是的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原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马原认为,只有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

10.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马原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根本宗旨。

11. 开展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马原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强调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不能懈怠,要继续进行革命斗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2. 重视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实现社会变革和人民幸福的基础。

马原认为,要注重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13. 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原的重要原则,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马原知识点总结文档

马原知识点总结文档

马原知识点总结文档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和根本特征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的科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是统一的科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科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分析问题的方法论- 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 价值的含义和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含义和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和实现途径2. 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规律- 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 资本主义政治的规律3.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 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 社会主义政治的规律4.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 阶级斗争和生产力的定律- 社会发展的规律5.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分配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7.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 国际主义的含义和原则- 国际主义的历史渊源- 国际主义的现实意义8. 马克思主义的对外关系- 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 对外政策的基本策略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和实践基础1.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和统一性2.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基础以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知识点总结,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原知识点笔记大纲

马原知识点笔记大纲

马原知识点笔记大纲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起源•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社会形态理论3. 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区别•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2. 中国革命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革命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实践3.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历程•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理论热点问题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实践路径3. 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理论思考四、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1. 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和思想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比与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哲学发展的影响2. 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对比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的对比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当代社会学发展的启示五、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实践探索1.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现实应用2. 马克思主义实践探索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实践探索的路径和成果•马克思主义实践对社会变革的引领作用结语以上是《马原知识点笔记大纲》的内容概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实践探索等不同方面的阐述,希望能够对读者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马原知识点总结手写

马原知识点总结手写

马原知识点总结手写一、辩证唯物主义1.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它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中的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和社会世界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反映论、发展论、矛盾论和对立统一规律二、历史唯物主义1.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基本原理。

它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和阶级关系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化所决定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3.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社会变革的必然性三、阶级斗争和革命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矛盾和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2. 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改变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决定了它必然的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社会的必然发展方向2.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制度变革,是为了消灭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过渡3. 共产主义是一个没有阶级和国家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实现社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具有历史性和规律性,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实践的结果2. 社会历史观中强调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方法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自由的关键2.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倡以改造世界的实践为基础,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为奋斗目标以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所帮助。

马原基本原理概括

马原基本原理概括

马原基本原理概括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之一,也是世界上产生最为广泛和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变化、矛盾存在和解决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对抗和斗争引起的;事物的发展既是量变的连续性,也是质变的突变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基础,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矛盾的推动。

二、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人类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原理包括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远景。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意味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通过国家代表人民集体所有和管理,确保劳动者利益的最大化。

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二。

它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对剥削阶级实行专政,并逐渐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最终的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远景和目标。

共产主义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自由的社会制度,消除阶级差别、私有制和国家形式。

共产主义的实现将意味着人类的彻底解放和社会的最高发展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国际性和科学性的思想体系。

它具有国际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和规律,能够指导各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性体现在其对全球革命运动的影响,以及对国际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和联合的价值重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因为它坚持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追求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和科学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现象的科学理论,可以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发展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史观,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

以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解释。

一、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唯物论和唯心论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立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是物质的二级属性;唯心论则主张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物质是意识的二级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论的立场,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一切,意识具有依赖于物质的属性。

二、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是物质活动的产物。

意识的发展是在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决定意识,反映物质世界是意识的根本属性。

三、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方法论基础,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

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揭示了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四、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历史是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意识对它的反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的推动。

五、人的融入和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又是自然界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六、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斗争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历史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阶级斗争将消亡。

七、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和全体人民的共同繁荣。

1马原极简知识要点

1马原极简知识要点

导论: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变化发展,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实践的本质,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价值的内涵及基本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资本的原始积累,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生产集中与垄断,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马原各章节知识点简化版

马原各章节知识点简化版

马原各章节知识点简化版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原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在后来的理论家和实践者的不断探索中不断发展。

本文将对马原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简化,帮助读者快速了解马原的核心思想。

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性贡献马原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是人类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

它包含三个基本特点:1.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运行方式。

2.革命性: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产生的理论,它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3.国际性:科学社会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理论,它超越国界和民族,将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目标。

第二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指人类在物质生活中所处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是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的总和。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存在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所决定的。

这意味着社会变革必然要从变革社会存在入手,改变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制度,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第三章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原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自身规律的。

这些规律包括: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是指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发展水平,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会与旧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2.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文化等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组织形式。

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引起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革。

3.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社会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经历着一系列的阶段性变革。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到社会主义社会,每个社会形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马原演讲稿精简版

马原演讲稿精简版

马原演讲稿精简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学们: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对马原精神的理解和思考。

作为马原精神的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道理,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源。

马原精神是指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

它的核心思想是阶级斗争,以及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的规律。

其主张要求每个人要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上,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最重要精神是对人民和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和全面实现。

通过我们在人民中间的学习和理解,有效的大力发扬社会主义的强大基础,对我们今后发展和前进的意义至关重要。

鉴于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马原精神作为我们的行动准则和生命之源,站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迎接国家现代化的全球挑战和机遇。

事实上,当我们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时,本身就在实现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和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做
贡献。

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和协作合作关系,把马原精神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工作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最后,马原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我们民族无限,进步和繁荣的基石。

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践行、传承和发扬马原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做出我们的努力和奉献!谢谢大家!。

马原简答题复习题必考

马原简答题复习题必考

⻢原⼤题精简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于物质意识是⾃然界⻓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活动具有⽬的性,创造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意识具有调控⼈的⾏为和⽣理活动的作⽤意识具有调控⼈的⾏为和⽣理活动的作⽤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也有相对独⽴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于物质主观性和客观规律的统⼀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规律,承认规律性的客观相,并不是说⼈在规律⾯前⽆能为⼒,⽆所作为,⼈能够通过⾃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去改造它世界,以满⾜⾃身的需要实践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统⼀的基础正确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实践是正确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还要依赖于⼀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段对⽴统⼀规律(⽭盾)对⽴统⼀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对⽴统⼀规律提供了⼈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法➡⽭盾分析法⽭盾的基本属性同⼀性(相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争性(绝对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同⼀性⽃争性辩证关系关系原理⽃争性寓于同⼀性之中⽃争性是同⼀性的前提,同⼀性制约⽃争性⽃争性(⽆条件,绝对的)同⼀性(有条件,相对的)⽅法论:看问题要⼀分为⼆,求同存异,批判的继承事物之间的联系并相互转化⽭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普遍性:⽆处不在,⽆时不有,存在于⼀切事物发展始终,⽭盾是客观的,要正视⽭盾并解决特殊性:事物的⽭盾由其主要⽅⾯决定,各有其特别⽅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主要⽭盾:处于⽀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次要⽭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法论:评论物体的“好坏”、“主流⽀流”、要把主要⽭盾的主要⽅⾯和次要⽭盾的次要⽅⾯的辩证关系运营到实际⼯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所以我们既要全⾯的看待问题同时也要抓重点、关键、主流共性与个性⽭盾的普遍性➡共性(⽆条件绝对的⽭盾的特殊性➡个性(有条件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盾问题的精髓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法论: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掌握适度原则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跃性的统⼀⽅法论:⼀⽅⾯,当事物的发展处于量变阶段时,要踏踏实实做好⽇常⼯作,为未来重⼤改变做准备,另⼀⽅⾯,当质变来临时,要果断的、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使⼯作迈上新台阶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是要揭示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及本质否定是事物的⾃我否定辩证否定地实质是扬弃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法论: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客观实在性(强调实践⾼于认识)⾃觉能动性(⽬的,计划)社会历史性实践的本质:实践是⼈类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实践的三项基本要素主体(农夫)客体(⼩⻨)⼯具(镰⼑)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物质⽣产实践(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实践科学⽂化实践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实践是认识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标准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标准,是由真理本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和实践特点(直接现实性)决定的实践的缺点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检验⼀切认识不确定性:⼀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个过程,不是⼀次完成的,已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产⽅式(决定,基础,⾸要前提)物质⽣产⽅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物质⽣产⽅式是⼈类其他⼀切活动的⾸要前提物质⽣产⽅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并反映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们进⾏社会物质交往产物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性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化是社会意识地重要组成部分⽂化对社会的作⽤主要表现为⽂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持⽂化⽽社会发展提供凝聚⼒量,⽂化地核⼼是价值观社会基本⽭盾及其运动规律⽣产⼒⽣产⼒是⼈类社会⽣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产⼒的特征: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产⼒三个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产中最活跃的因素)eg:⼈种⽥科学技术是⽣产⼒中的重要因素,是先进⽣产⼒的集中体现⽣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两者关系⽣产关系对⽣产⼒具有能动的反作⽤⽣产⼒状况决定⽣产关系的性质⽣产⼒的发展决定⽣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由社会⼀定发展阶段的⽣产⼒所决定的⽣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在⼀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变更必将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并决定其改⾰⽅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群众创造历史的作⽤是同社会基本⽭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致的⼈⺠群众的总体意愿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群众是社会变⾰的决定⼒量历史是⼈⺠群众创造的,但并不是随⼼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命线和根本⼯作路线价值规律及运⽤价值规律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发的调节⽣产资料和劳动⼒在社会各⽣产部⻔之间的分配⽐例⾃发的刺激社会⽣产⼒得发展⾃发的调节社会收⼊的分配价值规律对经济⽣活进⾏⾃我调节时出现的问题导致社会资源浪费阻碍技术进步导致收⼊两极分化科学认识⻢克思劳动价值论⻢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价值论的创⽴奠定了基础⻢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盾⻢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产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产的直接⽬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休⽌地获取更多地剩余价值,这种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马原知识点总结全书

马原知识点总结全书

马原知识点总结全书第一章: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灵魂。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个根本的理论观点,它要我们看事物的发展,不是片面地观察它的表面现象,而是要观察它的本质和规律,懂得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善于分析问题,善于看事物的全体和全局。

这样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其次,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主要内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历史是在生产斗争中产生的,而生产斗争的发展是规定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道路。

只有生产斗争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才会变革。

最后,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混沌而复杂的过程,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不可抗拒的规律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宝贵理论内容。

第二章: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基本分析,首先要证明社会是历史过程中产生的人类创造物,是社会运动的产物。

其次,社会是一个由阶级组成的社会。

各种不同的社会阶级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进行着不断的斗争。

最后,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和认识社会运动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一章节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首先,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在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产,而阶级斗争是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推动力。

其次,阶级斗争决定了社会的制度性质和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的根本动力。

最后,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可以实现各种国家制度的经济,是不稳定和不可持久的。

第四章:社会思想史基本观点第五章:国际风云演变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上就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工业大学2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提纲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答: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基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精神和物质的关系2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

意识的作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物质、运动及相互关系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是在基础和承担者唯物辩证法包括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总特征: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3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性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时间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4联系与发展,如何理解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联系特征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2)发展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5. 如何理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儿向前发展的,世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实践上的持续性和在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6.何谓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相对性。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矛盾的普遍性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第二章1.什么是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摹写性和创造性。

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离开的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条件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第一: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有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具备的两个基本的条件是: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费感性材料。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二,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实现有理论到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到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4.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第三章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问题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有时不同步。

与经济发展有时不平衡。

和宗教等相互作用。

历史继承性。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历史唯心主义有两个根本缺陷:第一,只看到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物质根源;第二,不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础)(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四章1.商品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⑴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及其作用⑵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⑶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⑷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5.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具有五项基本职能:价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怎样实现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的,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要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通过改进生产技术等手段,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它的社会价值。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

其他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也必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于是超额剩余价值消失,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也便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