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重阳节
以重阳节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
以重阳节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日子。
这个节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习俗,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下面是一份以重阳节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供您参考:1. 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重阳节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人们就有在九月九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习俗。
据传说,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义后,因遭到秦朝官吏的追捕,被迫躲进野外的湖泊中。
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他通过芦苇漂浮到对岸,逃脱了秦军的追捕。
后来,每逢九月九日,人们就会登高远望,以求平安吉祥。
2.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远眺:重阳节期间,人们会选择山川秀美的地方登高远眺,寓意着步步高升、健康长寿。
赏菊: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人们会相约赏菊,欣赏菊花的美丽和芬芳。
喝菊花酒:人们会在重阳节喝菊花酒,据说能够治疗头痛、明目、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为“花糕”或“菊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
它以糯米粉为主料,加上豆沙、枣泥、核桃仁等食材制成,寓意着步步高升、甜蜜幸福。
3.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重阳节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
它不仅是一个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还蕴含着尊重老人、珍爱生命的意义。
在重阳节期间,人们会陪伴老人登高赏菊,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此外,重阳节还与一些传统文化活动相关联,如荡秋千、射箭等,这些活动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追求。
4. 重阳节的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中,重阳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陪伴他们度过晚年时光。
此外,重阳节还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敬老爱老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5. 结语重阳节是一个承载着尊重老人、珍爱生命等重要意义的节日。
通过参与各种传统习俗和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精髓。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爱老人、尊重生命,为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一、什么是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因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而得名。
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民间习俗,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文化。
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1. 登高祈福:重阳节是登高祈福的日子,人们会选择高山或高塔登高,以示祈福和追求更高的目标。
2. 赏菊:重阳节赏菊是非常重要的习俗之一。
人们会前往花园、公园等地,欣赏各种各样的菊花,乐在其中。
3. 饮菊花酒:重阳节人们喜欢饮用菊花酒,即用黄酒泡菊花,寓意吉祥如意。
4. 吃重阳糕:重阳节必备传统美食是重阳糕,有着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
5. 养生: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注意养生,如晒太阳、散步、草地瑜伽等,以增强身体健康。
三、重阳节的文化内涵1. 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的节日。
九月九日有两个“九”,象征长寿,人们会走访长辈,表达对长者的敬意。
2. 重阳节是感恩的节日。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重阳节是感恩的时刻,人们会表达对亲人、朋友和社会各界的感激之情。
3. 重阳节是团圆的节日。
与中秋节一样,重阳节也是重视家庭团聚的日子。
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共聚一堂,共同庆祝。
四、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和歌曲1. 《重阳》(唐代孟浩然)皎月轻霜浓,浮云卷御风。
紫菊开嘉树,黄花发金丛。
山中人忆茂,江上日参蓬。
有酒还且醉,且莫问征程。
2. 《重阳怨》(唐代杜牧)陪女移时节,思琴幽思长。
残阳下门去,傍竹破藤牀。
疏帘朝雨破,群草暮蝉凉。
终日不登楼,吟维下永昌。
五、重阳节的寓意与祝福1. 祈愿长寿健康:重阳节习俗中,登高的寓意是追求长寿和健康,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
2. 祝福家庭团圆:重阳节是团聚的日子,祝福每个家庭都能和和美美,幸福团圆。
3. 感恩天地:重阳节是感恩的时刻,祝愿人们心存感激之情,感恩身边的人和事,珍惜美好生活。
总结: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重阳节来历简短介绍手抄报
重阳节来历简短介绍手抄报1. 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又称为踏秋节、登高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祭祖仪式。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2. 重阳节的传说2.1 登高插茱萸重阳节最有名的传说是关于鬼门开的故事。
相传,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阴气最重,百鬼出没。
为了防止鬼魂袭扰,人们开始在这一天登高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被认为可以驱鬼辟邪、祈求平安。
因此,人们在登高的同时也会将茱萸绑在帽子、衣服或者手腕上。
2.2 重阳节的养生习俗重阳节也是一个养生的好时机。
相传,农历九月初九,阳气最旺盛,人体的阳气也最旺盛。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远离阴雨潮湿的地方,多在阳光明媚的地方活动,使身体得到阳气的滋养。
另外,人们还会采摘菊花,饮用菊花酒,以增强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3. 重阳节的庆祝活动3.1 登高远足登高是重阳节最为常见的庆祝活动之一。
人们会选择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登高远足既能增强体质,又能放松身心,成为丰富重阳节活动的一部分。
3.2 赏菊观花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会前往公园、花坛等地欣赏菊花的美丽。
赏菊观花不仅能体验秋天的韵味,还有助于舒缓压力,提高情绪,为节日增添愉快的氛围。
3.3 举行祭祖仪式重阳节也是扫墓祭祖的时候,许多家庭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献上鲜花、食物、烧纸等。
这是一种表达对祖先敬意和怀念的传统仪式,也是重阳节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4. 重阳节的文化意义4.1 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人们通过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使年轻一代更加了解和认同这一传统节日,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4.2 家庭团聚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
人们会抽出时间与家人一起欢度这个节日,共同品味秋天的美好,让亲情更加深厚。
这也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情关怀的节日。
4.3 重视健康养生重阳节提醒人们注重健康养生,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
重阳节电子手抄报
重阳节电子手抄报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来历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七年级一班王子新重阳节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重阳诗篇: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精选
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精选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起源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同时,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取九月九日有“久久”长寿之意。
2006年国务院又将“重阳节”确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重阳正式被定为节日是始于唐代。
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
咏唱重阳节的诗章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其一,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
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求寿的习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
20xx年重阳节手抄报、黑板报资料素材
20xx年重阳节手抄报、黑板报资料素材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具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
是农历九月九日。
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如今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
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重阳节来源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具快乐的生活。
古人将乾坤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九是奇数,所以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服胸怀的好时光。
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寒冷的冬关即将落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别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
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庆祝方式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具纪念祖先的家人。
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能够在这一天挑选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体面,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
重阳节作为一具以娱乐为主的节日,要紧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2023六年级重阳节手抄报模板
2023六年级重阳节手抄报模板六年级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韶关矿山公园绿草茵茵、依山而建,是人们休闲、登山的好地方。
重阳节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妈妈带着我一起去矿山公园爬芙蓉山。
下午四点多,我们来到了矿山公园,只见公园门前的公路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轿车、摩托车。
公园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草坪上、石凳上到处坐满了人。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花枝招展的姑娘,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有活泼可爱的小孩子。
有的手拉着手在散步,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还有的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听着音乐……我和妈妈沿着石阶慢慢地走着,忽然听见有人远远地叫着我的.名字:"晖晖!晖晖!"我抬头一看,哎呦,竟然是我最最亲爱的表哥。
我俩又惊又喜,相互抱在一起,妈妈和舅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聊了一会,哥哥就和舅妈走了。
告别了哥哥,我和妈妈就开始爬山了。
我们有说有笑地往上走,一路上登山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正拾级而上,忽然,我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噢,可不是,那不是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吗?我惊讶地说:"杨老师,你也来爬山呀?""是呀,真巧呦。
"妈妈和杨老师又热烈地聊了起来。
过了一会,我们告别杨老师,继续我们的爬山之行。
我们穿过一片竹林,就到了芙蓉山的半山腰,我和妈妈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软。
妈妈眨眨眼睛,故意逗我说:"儿子,我们还要往上爬吗?"我抹了一把汗,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我们不能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妈妈说:"好!我们一定要爬到山顶!"我嘴里喊着:"GO!GO!GO!"于是,我们吃力地往上爬,越到山顶,道路就越陡,正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山路两旁长着一些郁郁葱葱的松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以及许多高高的芦苇。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爬上了芙蓉山顶,看到了山顶的气象站。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一、重阳节简介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踏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汉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重阳的习俗,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庆祝这一节日。
重阳节是提倡敬老、尊老的节日,也是报恩孝敬父母的日子。
二、重阳节传统习俗1. 登高远足: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许多人会选择登高远足,既能欣赏秋天的美景,又能锻炼身体。
2. 佩戴茱萸:茱萸又称为“重阳果”,被认为具有驱邪、招福的作用,人们在重阳节会佩戴茱萸,以祈求福运。
3. 喝菊花酒:重阳节期间,人们会饮茶、品菊花酒,菊花寓意着坚贞和顽强。
4. 吃重阳糕:重阳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香甜的重阳糕,象征团圆和幸福。
5. 赛龙舟:重阳节也是赛龙舟的重要时节,各地会举办盛大的龙舟比赛,吸引着众多观众。
三、重阳节的意义1. 传承文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九月初九都会开展各种庆祝活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2. 提倡孝道:重阳节是尊老、敬老、孝敬父母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更加关注和照顾老人,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3. 爱护大自然:重阳节正值秋天,人们通过登高远足的活动,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伟力,也提醒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4. 团圆和祈福:重阳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共度欢乐时光,也会祈求家人平安、健康和幸福。
四、重阳节与九九重阳九九重阳是对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的称呼,中国古代将九这个数字视为吉利之数,所以重阳节也被赋予祛病健身的寓意。
人们在九九重阳这一天会有不同的活动和习俗,如登高避邪、佩戴茱萸、饮茶、品菊花酒等。
五、了解杜鹃花重阳节也是杜鹃花开放的季节,杜鹃花花期以每年的十月九月九号左右为主,花朵鲜艳娇嫩,被誉为“山中之王”,与重阳节氛围互相辉映。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到此结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祝大家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重阳节来历(一)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国际风俗(三)韩国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
日本吃茄子,吃栗子饭祭菊。
重阳节古诗(四)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
以下是为您准备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一、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据《吕氏春秋》记载,当时已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祀、感恩天地和祖先的活动。
到了汉代,重阳节逐渐成为民间的节日。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其侍女贾某被逐出宫,将重阳的习俗传入民间。
在古代,数字“九”被视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二、重阳节的习俗1、登高远眺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登上高山或高塔,寓意步步高升,同时也能欣赏到秋天的美景,心旷神怡。
2、赏菊饮酒金秋时节,菊花盛开。
重阳节赏菊的习俗由来已久,菊花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人们在赏菊的同时,还会品尝菊花酒,据说菊花酒有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的功效。
3、佩戴茱萸茱萸是一种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的植物。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佩戴茱萸可以辟邪消灾,保佑平安。
4、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作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5、敬老爱老重阳节也是敬老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向长辈表达敬意和关爱,为他们送上祝福和礼物,陪伴他们共度佳节。
三、重阳节的诗词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文情感。
在制作重阳节手抄报时,以下这些内容可以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一、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据《吕氏春秋》记载,当时已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祀和祭天、祭祖的活动。
到了汉代,《西京杂记》中就有了关于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
而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则是在唐代。
此后,历代沿袭至今。
二、重阳节的传说重阳节有不少动人的传说。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桓景剑刺瘟魔的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
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
他历经艰险,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强的仙人。
仙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教给他降妖剑术,并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桓景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
但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
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三、重阳节的习俗1、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2、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3、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好画8张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好画8张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重阳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以及手抄报制作的相关知识和具体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了解这个传统民俗节日。
一、重阳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阳历九月九日庆祝。
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古人认为,阳气在九月初九达到最高峰,在这一天重阳,是阳气倍至的吉祥日子。
重阳节庆祝方式多种多样,如登高赏秋、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重阳糕是重阳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其制作工艺独特,口感清爽,寓意吉祥。
此外,重阳节还是祭祀祖先、敬老尊老的日子,许多人会带上香烛、水果、糕点等物品,前往祭祖墓和老人院,表达对祖先和老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手抄报制作的相关知识和具体内容手抄报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制作方式,它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和记忆节日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重阳节的手抄报制作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节日来历手抄报的中心可以是一个大标题,如“重阳节的由来”。
接着,可以简要介绍重阳节的历史和由来,如古代百姓在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食重阳糕,以庆祝秋季丰收和祈求平安。
2.节日习俗除了简介重阳节的起源,我们还可以介绍重阳节的一些传统习俗。
例如,在手抄报上可以画一些登高的人,或是赏秋景的景象,以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的图案。
这些图案可以和文字内容搭配,加深理解和记忆。
3.文化内涵除了节日来历和习俗,我们还可以从文化层面来为手抄报增色。
例如,我们可以介绍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如祭祖尊老、节气感恩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和了解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
三、重阳节手抄报具体内容简短好画8张1、查节气(“挂历”):阳历9月9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
2、九九重阳,祭祀祖先。
3、登高赏秋:重阳是登高的日子,也是赏秋的好时节。
4、喝菊花酒,有益健康:菊花酒有清热解毒、降压降血脂等功效,非常适合秋天饮用。
5、重阳糕,美味可口:重阳糕是重阳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之一,它有着清香的菊花味和松软的口感,寓意吉祥。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短句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短句1、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
2、重阳节,祝你快乐永远!3、祝重阳快乐,合家康泰!4、九九重阳节,幸福永长久。
5、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6、举起酒杯,为你驱走疲惫。
7、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8、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
9、愿你安康久久幸福到永久!10、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11、祝你:永被关怀,暖阳阳。
12、今天桓公座,不愧为孟嘉才。
13、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14、九月初九,好运跟你手牵手。
15、愿你安康久久、幸福到永久!16、重阳九九,快乐随你到久久。
17、插一枝茱萸,株株都是思念心。
18、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19、品一杯美酒,重阳佳节倍思亲。
20、强行整理帽檐,曾经刮过天涯。
21、赏一片美景,菊花朵朵开我心。
22、送一块重阳糕,愿你永远高兴。
23、送一支山茱萸,愿你永远愉快。
24、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25、寻一份心情,登到高处想亲人。
26、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27、愿你容颜更美丽,青春永相依。
28、重阳糕,酒润肠,祝福手余香。
29、祝你生活步步高,幸运又安康。
30、祝我最敬仰的人,重阳节快乐!31、喝醉了看风落帽,跳舞爱月留人。
32、九九重阳节,祝您家庭和和美美!33、九月九去登高,事业发展步步高。
34、九月九赏菊花,开心快乐笑哈哈。
35、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缘入鬓。
36、愿你把快乐永享,幸福长伴身旁。
37、祝福老年人身体健康,过的幸福。
38、祝你激情久久幸福久久快乐久久!39、岑生了很多新诗,性也喜欢酒精山。
40、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41、登高遥望品甜糕,心寄悠悠祝福情。
42、登一登高山,心情舒畅,健康久久。
43、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44、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45、九九归一齐祝愿,愿君生活美如画。
46、九九归一是重阳,步步登高人吉祥。
47、九九相伴是重阳,好事成双不可挡。
48、九九相逢是重阳,秋高气爽菊花香。
关于重阳节的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重阳节的的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又称重阳节、踏秋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据说起源于古代的故事传说。
2. 重阳节的庆祝方式:重阳节是秋季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踏秋、插茱萸、饮菊花酒等庆祝活动。
3.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人们在重阳节会佩戴茱萸,认为它能辟邪、驱毒、祛病、延寿,也会爬山、采菊、饮菊花酒,以尊重老人和追求健康长寿。
4. 茱萸的寓意:茱萸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它寓意着病魔消除、疾病随之去除,人们通过佩戴茱萸,希望能够得到健康和长寿。
5. 重阳节的美食:重阳节有许多特色美食,如重阳糕、菊花酒、菊花糕等,这些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庆祝意义。
6. 重阳节的诗词和歌谣:在重阳节,人们会吟唱有关秋天和长寿的诗词和歌谣,以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欢乐。
手抄报可以使用五彩纸、画册、贴画等材料,配上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以美观、简洁的方式呈现重阳节的文化传统和庆祝方式。
重阳节的手抄报精致好画5张
重阳节的手抄报精致好画5张秋风瑟瑟,九九重阳,登高遥望远他乡,明月圆缺人圆难,但愿朋友人久长。
拿起手机来几行,发给朋友看一看,祝福朋友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的手抄报1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清楚记得初中时政治老师在课堂上讲:"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无私的."直到现在才明白,那是一种不含一丁点儿杂质的纯净物。
它不需要经过过滤和提纯,它是自我出生起就产生的无微不至的疼爱。
我是个任性又急躁的孩子,我不知道父母是怎样一次又一次丢掉伤痛继续来爱我,疼我,包容我。
有时我会对他们的建议嗤之以鼻,有时我会忽略他们的倾诉和渴求理解的眼神,更有时我会冲他们发脾气,说他们跟不上时代……我真的错了,我的心充满了内疚。
我感觉对不起自己的父母,我欠他们太多,真的太多。
每当我走进家门,父母亲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当我坐下吃饭,父母就兴致勃勃的向我讲述一天以来的趣事;当我露出笑容,父母的脸上就绽开了一朵花……当我拖着一身疲惫,披星戴月下晚自习回家时,父母总会坐在客厅等我,温好牛奶,削好水果,把平时我喜欢做的棕色小椅子摆在桌前。
这种场景一天天重复着,每天却给我更深的感动……我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笔调来叙写这并不平凡的平常。
我只知道,他们是多么爱我,无私的关心我。
而我给了他们什么!? 今天班会课的主题是感恩父母,而当我看见其他同学在作文上写的“倒一杯水,洗一次脚”之类的活动,我觉得非常愧疚和悔恨,我对父母的关怀太少了,我总是在索取,而父母总是在无怨无悔的给予。
现在父母那无休止的辛劳都源于我。
我感谢父母,但我同时又觉得愧对父母。
这份爱,触动我心中最柔软的情愫。
生活的点点滴滴,凝成的,是最朴素却最美丽的感动!重阳节的手抄报2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来了。
“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这时的我比“六一”儿童节来了还高兴,因为这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啊!今天我打算送他们一个节日礼物,儿童节时爷爷奶奶就送了我许多礼物,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我也要送一个大礼给他们。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重阳节的来历其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
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
”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场景。
其二: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
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
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关于重阳节的优秀手抄报
关于重阳节的优秀手抄报“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
”吃花糕是老北京重阳节时必不可少的。
花糕,又称菊花糕、重阳糕,吃花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之寓意。
旧时老北京花糕种类繁多,一类是饽饽铺里卖的烤制好的酥饼糕点,如糟子糕、桃酥、碗糕、蛋糕、萨其马等;一类是四合院里主妇们、农村妇女用黄白米面蒸的金银蜂糕,糕上码有花生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瓜子仁五仁;还有的是用油脂和面的蒸糕;将米粉染成五色的五色糕;还有的糕中夹铺着枣、糖、葡萄干、果脯,或在糕上撒些肉丝、鸡鸭肉丝,再贴上“吉祥”或“福寿禄禧”字样,并插上五彩花旗。
花糕那时也像月饼一样用于馈赠亲友。
不仅民间风行制作吃食花糕,在清代宫廷里,重阳节时也要举行“花糕宴”。
周密写的《武林旧事》一书中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节,都人是月饮新酒,汎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
”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上也说:“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
”要吃花糕哪里买:“北京清真小吃第一店”护国寺小吃店今年推出了“登高小吃礼盒”,包括切糕、芝麻糕、紫米糕、豆面糕等绵软小吃,取其谐音“高”,祝福老年人高寿,家人“步步高升”。
护国寺小吃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为节日推出了“寿桃提篮”,包括9根9.9米长的寿面、9个寿桃和9个寿饼,寓意长寿,合家团圆。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