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心理健康浅谈论文
教师心理健康浅谈论文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身体健康、有利于智力的正常发挥、工作生活情绪十分和谐;适应环境能力强;有愉快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教师心理健康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教师心理健康浅谈论文篇一《试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摘要】心理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身体健康、有利于智力的正常发挥、工作生活情绪十分和谐;适应环境能力强;有愉快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心理健康的维护办法是: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有愉快的心境,做到工作、生活、家庭和谐发展;要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和养身之道,增强自身体质;领导要关心教师的成长,做教师的良师益友,创造一个适合教师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调节和维护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地位使人类的“健康”概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的和谐,标志: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和谐;第二、适应环境能力强;第三、有幸福感;第四、热爱自己的职业,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也就是说人的内心世界要保持安定、乐观和充满活力,能保障高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高尚的情操,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以良好的方式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心态。
心理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也就是说是人类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本条件。
一个人只有发挥正常、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心胸欲达开朗和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一心一意地致力于生活和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增加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有利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
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例(共5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例(共5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素质教育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必要环节。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1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关键在于把语文课程中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教给学生,并使之有所感悟、有所认知、有所升华,既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更要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理解。
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多年来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把小学语文的直接教育转变为对学生心灵和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研究中较好地实现了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
一、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的是通过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小学生不断、悦纳自己,逐步提高他们对研究、生活的适应能力,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正确的研究态度,以及开朗、向上、乐学、XXX、自信、独立的健康人格。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程总目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态度和持久的研究热情,树立研究信心,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在语文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小我的体验与发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头脑感情”。
在语文教材中也到处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只要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就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
譬喻,在《瑞恩的井》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讲话、学生讨论等体式格局,让学生发现XXX的善良和真挚的爱心,从而变得更有同情心;《寻找幸运花瓣》一文让学生感受到,心中充溢美好的希望并为之努力,是人生中一件幸福的事;《无言的爱》让学生在感受植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的同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更应当和谐相处。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篇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标题: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对策第一篇: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本篇论文将探讨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背景:教师职业具有较高的压力和挑战性,常常需要面临学生的学习问题、家长的期望以及学校的考核压力等。
同时,教师的工作时间不规律、假期较少等因素也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 学生学习与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养密切相关。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教学质量:心理健康良好的教师更能够保持积极的教育态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职业满意度和保持力: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专业发展的动力,增加职业满意度,并减少离职率。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1. 压力和焦虑:来自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常常导致教师的焦虑情绪增加,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状况。
2. 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教师在学校中常常感到孤独和缺乏支持,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心理支持。
3. 抑郁和情绪波动:长期的工作压力和频繁的情绪波动容易导致教师出现抑郁和情绪疲劳等问题。
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1. 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机制: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教师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和压力。
2. 增加职业发展机会:提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进修机会,增加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满意度。
3. 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学校应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假期安排,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效率。
结论:教师心理健康是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通过建立心理支持机制、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优化工作制度,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教学质量。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500字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500字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只有教师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和学校的心理氛围,进而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500字篇一《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摘要: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全社会都应积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一、教师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教者。
教师心理不健康,势必产生不健康的教育行为,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在学校是对一部分人的伤害,在家庭是对孩子百分之百的伤害。
只有教师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和学校的心理氛围,进而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把学校变成真正的育人摇篮。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全社会都应该积极重视、提高、优化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几种表现形式(一)生理心理症状据问卷调查,约有24%的教师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对学生漠然冷淡;焦虑,担心和过分忧虑;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无法正常入睡等。
在抑郁和焦虑心态中,常常还会出现身体不适,如失眠、恶心、心动过速、疼眩晕等。
(二)教师的职业倦怠约30%的教师认为教师在教书生涯中做着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教学中缺乏新意,讲课乏味;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小题大做,易出现过激反应,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学生,有的教师则出现缺乏责任感,工作中马虎、拖沓,对生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三)人际关系症状约15%的教师人际关系紧张。
有的教师则表现为攻击性行为,如冲家人发脾气、无故迁怒、挖苦、讥讽学生,侮辱学生的人格,与领导、教师、学生关系紧张。
三、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转轨、高科技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从客观现实看,学校竞争的激烈、下岗的威胁、家庭的不稳定、冲突和失败的体验日益增加等,都会给教师造成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五篇)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五篇)第一篇: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现在心理问题逐渐不再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领域,任何人,从事何种职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心理问题。
教师由于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某种意义上显得有些复杂,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教育体制给我们带来了心理压力。
而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师肩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
但教师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人们或许有理由要求我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我们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
在学校对学生关爱负责,在家庭中充当各种角色,要应付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多种人际交往。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
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
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外界要创设良好环境,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
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教师也一样,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样希望得到校领导的肯定、鼓励。
我们应善待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
相信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
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
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还要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不断学习,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
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够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_共10篇.doc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_共10篇范文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俗话说得好:三岁定终身,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其品德、人格、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虽然当今小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丰富了,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在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很容易走向歧途。
我在平时工作中总结了小学生常见的几方面问题:一、学校内外表现的两面性。
有些学生在学校里面表现得非常乖,学习积极、听话,但是一出到校门或者回到家里,就如同小霸王一样,变得暴戾。
我分析这些小学生的情况,应该是家长教育走进“唯成绩论”的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小孩子在学校听话、成绩好就行,从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甚至是纵容,这就对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因为很多学生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小学阶段可以轻松取得好成绩,而这个阶段往往是一个人品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小学这个阶段形成了不健全的品德、人格,在中学的叛逆阶段就表现出来了,因为家长在他们从小就纵容,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已经不再怕大人,如果受不了外界的诱惑,非常容易走上不正确的道路,从而影响一生。
因此,我认为,老师与家长的积极沟通非常必要,不能因为成绩表现好就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抓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重视平时的思想教育课,用身边好的事例来教育学生,使得他们容易接受。
二、不尊重长辈。
留守儿童不单单出现在农村基层,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里面也非常普遍了,即使不是完全的留守儿童,我也认为有一部分是半留守儿童,因为有很多的家长平时没空接送小孩子,甚至没空教育或者检查小孩作业的,跟小孩子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委托某些机构,平时的爷爷奶奶非常纵容他们,对于他们的所有要求都尽量满足,这部分的小学生往往就表现出骄横任性,即使他们在学校里面表现得很好,但是在爷爷奶奶面前就完全变个样。
对于这类小学生,我们一定要及时纠正他们的行为,否则他们长大后很容易形成缺乏爱心、公德心的人,我认为,平时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小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积极与家长沟通,针对性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一定努力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一方面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教师的心理健康又是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篇一《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职业压力1 问题的提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一系列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面前,普遍承受着相当程度的工作和精神压力。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关注教育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首先必须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1)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又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2)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3)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和世界观的形成。
因此,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卫生与保健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很有必要的。
2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意蕴2.1 心理健康定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得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状态”。
我国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及他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能够妥善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总之,心理健康既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是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
2.2 教师心理健康的界定及评价标准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觉实践中形成的心理品质。
浙江教育学院的骆伯巍认为,心理健康的教师必须具备五条标准:1)广泛的兴趣;2)融洽的人际关系;3)健康的情绪体验;4)积极的进取精神;5)稳定的工作热情。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所以,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要求除了应该与其他人群遵循同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标准外,应适当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引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
然而,近年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教师个人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还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第一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存在(1) 教师职业压力的加剧(2) 工作环境的负面影响(3) 缺乏自我调节和心理应对的能力2.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1) 忽视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3) 缺乏有效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二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倡导(1) 提高学校和社会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2) 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倡导机制2. 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体系(1) 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和机构(2)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辅导服务3. 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1)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知识水平(2) 培养教师积极的心理应对和调节能力第三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1. 设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指标体系(1) 量化评估指标的建立(2) 考虑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多维度评估2.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改进(1) 监测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变化趋势(2) 针对性地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方法结论: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教师幸福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可以有效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坚持“多元参与、全员关注、科学管理、分阶段”的原则,切实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教师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析论文(2)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析论文(2)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析论文篇二《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摘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心理健康比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显得更为重要。
概括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分析了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影响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职责。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者。
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素质指的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
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产生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个体有健康的心理,且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心理素质也越好。
所以,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心理健康者能够主动、直接从事不同的活动,他们的兴趣广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能参与多项活动者的心理更健康。
二是与他人、与社会建立融洽的关系。
三是教师要善于与他人交往,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与别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大于反面的态度。
在集体中,有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关心集体荣誉,有勇于牺牲个人的利益,为集体着想,为他人求幸福的思想。
四是要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对于心理健康的人来说,具有抗挫折、抗恐惧能力,当发生不安全问题和意外事故时,有较强的忍耐力。
也就是具有坚定、果断的顽强毅力。
五是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及接受现实生活挑战的欲望,能接受生活的挑战,也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及价值,并能发挥自身的潜能,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六是要对自己的工作投入精力,平时注重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当一个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及学习时,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成功,在成功感满足了自己的生活欲望时,这又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这种做事有目标,有工作热情的人,头脑也是清晰的,有坚强的毅力,做事循序渐进。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篇一:教师心理健康论文学校教育论文教师心理健康论文摘要: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
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个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很难想象,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开朗活泼的学生。
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境,又怎么能帮助学生去获得快乐?所以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运用教学行为去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引言:教师心理健康就是教师必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在自我发展上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试,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
它的标准有: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高于普通人的标准,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1.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理发挥成最佳状态。
在篇二:福建省教师心理健康通识培训期末论文姓名:所在班级:所在学校:期末论文要求:请分享学习之后的感悟、收获与成长。
字数800字以上,不得抄袭学习《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通识培训》的体会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知道了什么是心理学以及它的作用。
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
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
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六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六篇【篇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发现班级中最受宠是那些品学兼优的优等生,因为他们代表着一个班级的水平和荣耀,象征着一位教师教育教学的成功,这些优等生沐浴在老师的青睐和同学的羡慕里,享受着老师的“厚爱”;而那些曾一度被冷落,甚至被遗弃的“差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用爱心、平等和尊重把他们“呼唤”和“拯救”了回来,老师已不再歧视他们,而把他们作为实施“爱心和耐心教育”的对象,小心翼翼地呵护,细心耐心地启发,把“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他们。
那些中等的学生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一族。
这里的中等生暂且给它界定为那些属于学习成绩一般,排名在班级的21—40名(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在50—55人)的学生,平时他们在学习上也能做到努力刻苦,在思想行为上基本也没有越轨,属于那种循规蹈矩,不需要老师操心的一类,尽管教师在平时也常实行“爱每一个学生”和“抓两头,促中间”的教育教学原则,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似乎很容易忽略这“中间”,其实这些中间生学得很不容易,他们受到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他们要随时提防下面“差生”的“追赶”,有一种被超过的惧怕感;另一方面又被上面的优秀生压着,想超越有时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一种永无出头的被压抑感,而老师认为他们很“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很少关注他们。
所以我们每一个老师也许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吧:每当一届学生毕业后事隔几年,老师和学生记得的总是其班级中最优秀的和最差的学生,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也许你会发现其中一个你以前从不认为是原因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给了这些中等生太少的关爱,忽略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很少去注意,去发现,去了解,去挖掘他们。
下面我想谈谈这些中等生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一些问题。
他们的心里到底渴望什么?而其表现出来的相应的行为又是什么?老师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处理?我班的A同学,进班时排名三十几,不爱多说话,对老师有礼,碰见老师总是以微笑和一声“老师好”打招呼。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六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六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六篇【篇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发现班级中最受宠是那些品学兼优的优等生,因为他们代表着一个班级的水平和荣耀,象征着一位教师教育教学的成功,这些优等生沐浴在老师的青睐和同学的羡慕里,享受着老师的“厚爱”;而那些曾一度被冷落,甚至被遗弃的“差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用爱心、平等和尊重把他们“呼唤”和“拯救”了回来,老师已不再歧视他们,而把他们作为实施“爱心和耐心教育”的对象,小心翼翼地呵护,细心耐心地启发,把“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他们。
那些中等的学生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一族。
这里的中等生暂且给它界定为那些属于学习成绩一般,排名在班级的21—40名(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在50—55人)的学生,平时他们在学习上也能做到努力刻苦,在思想行为上基本也没有越轨,属于那种循规蹈矩,不需要老师操心的一类,尽管教师在平时也常实行“爱每一个学生”和“抓两头,促中间”的教育教学原则,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似乎很容易忽略这“中间”,其实这些中间生学得很不容易,他们受到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他们要随时提防下面“差生”的“追赶”,有一种被超过的惧怕感;另一方面又被上面的优秀生压着,想超越有时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一种永无出头的被压抑感,而老师认为他们很“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很少关注他们。
所以我们每一个老师也许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吧:每当一届学生毕业后事隔几年,老师和学生记得的总是其班级中最优秀的和最差的学生,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也许你会发现其中一个你以前从不认为是原因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给了这些中等生太少的关爱,忽略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很少去注意,去发现,去了解,去挖掘他们。
下面我想谈谈这些中等生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一些问题。
他们的心里到底渴望什么?而其表现出来的相应的行为又是什么?老师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处理?我班的A同学,进班时排名三十几,不爱多说话,对老师有礼,碰见老师总是以微笑和一声“老师好”打招呼。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和引导者,他们肩负着培育未来和传承文明的重任。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个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家长的压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等各种各样的挑战。
在这些压力下,教师们常常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教师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关心教师自身的健康,更是关心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建立健全的支持体系。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服务。
学校还应该设立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和干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帮助教师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学校管理者应该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公正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焦虑感。
学校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建立起师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使教师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让教师了解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
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可以促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及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健全的支持体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努力保障教师的心理健康。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论文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论文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各种各样的负面因素导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响,出现心理健康水平向下的倾向,这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更将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危害。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论文篇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实施策略》摘要: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各种各样的负面因素导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响,出现心理健康水平向下的倾向,这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更将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危害。
关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关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策略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关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关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心理健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三个方面的状态都达到良好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
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学术界针对不同的研究侧面和角度,有不同的定义。
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
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
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普通人群有类似之处,但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与普通大众也有不同之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不仅要应对教学工作的挑战,还需要处理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管理层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小学教师要有足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分析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压力来源,找到合适的方式来释放和管理情绪。
有时候,适当的放松和调节会让教师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小学教师需要学会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变化,及时与学生以及其家长进行沟通。
良好的沟通关系可以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小学教师还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和维护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的运动和适量的休息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教师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健身运动或者旅游活动,放松自己的身心,及时调整工作状态。
最后,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予小学教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并且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而社会可以鼓励小学教师积
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
因此,开展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小学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2)
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2)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篇二《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亦越来越激烈,现代人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当职业压力超出个人所能承受的范围时,职业倦怠感就出现了。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服务性、助人性行业的职业,是经手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因此,教师群体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1961年,美国著名作家格林尼(Greene),曾出版小说《一个枯竭的案例》(A Burn-out Case),小说中讲述的是一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在其功成名就后,却突然发现自己再无工作热情,工作带给他的是难以忍受的压力。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精神折磨之后,他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逃往非洲的原始丛林,开始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这部小说第一次反应了人长时期的紧张工作以及在巨大的压力下生活,容易患上一种近乎竭斯底里的病症。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1975)和社会心理学家马诗勒(Maslach,1976)最早正式提出了倦怠这一术语,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并将其引入心理健康领域,从此,职业倦怠的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紧张的与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那些人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了对顾客的消极心态和情绪上的疲惫感,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折感。
广义而言,事业倦怠就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一、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带来的职业压力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复杂而艰辛的,当今,社会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快速的社会变化,高校教师的生活到处充斥着压力。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校相比,既要教学,同时也要科研,高校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必然更多。
与中学校教师的评价方式——考试和升学率不同的是,高校教师的评价方式更加客观和细致,例如,每年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有多少篇是CSSCI或是SSCI论文?每年申请了多少项校级课题、省级课题、部级甚至是国家级课题?这些成果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高校教师为了能够完成这些成果,高校教师承受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2)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2)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篇二《如何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摘要: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青少年一代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心理健康不仅仅能对自身的发展和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还将会直接影响我们教授的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因此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尤为重要,如何修炼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是我们所有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课题!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素养前些日和女儿在家,宝贝女儿拿着她母亲给她推荐的书在沙发上看书,由于刚刚六岁,还有一些字不认识,不时地问笔者这个父亲――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难得的假期可以陪伴她,笔者没有打开电视怕打破这份自然。
于是从书房里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作者是邹斌先生,书名为《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于是乎父女二人跟书本较上了劲。
女儿秋后就小学一年级了,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一位母亲或父亲,可能他们身上有更多的爱和欣赏。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青少年一代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心理健康不仅仅能对自身的发展和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还将会直接影响我们教授的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前不久,海南一小学校长带小学生开房事件在新闻媒体上炒得沸沸洋洋,笔者想作为一名教师怎么可以做出如此下流的行径来(校长也是从普通教师提拔出来的),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百科首页解释到: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
中国全民健康网负责人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健康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其中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对外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
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衡量。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论文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论文教师心理是支撑教师从事教学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由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不完善,大多数高校对人才存在重引进、轻培养的现象,导致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全文如下: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健康的重要,它是事业成功、生活美满的前提条件。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主要是指具有的体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同时也与科学的饮食方法、良好的口腔卫生、足够时间的休息和放松等有关。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具有正常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以下一些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对人有敌意、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等。
按理说我们物理教师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具有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加上豁达、开朗的个性,一般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但教师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会有各种各样心理失衡问题,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师职业本身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压力,教师面临着社会舆论与学校、家长的多重压力,加上职称评定,竞聘上岗、末位淘汰,绩效工资等新的考评模式,使教师不再有“象牙塔”中的安稳之感,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工作上的机械性重复与生活上的单调乏味,一旦有什么心理压力,很少能找到排遣或化解的渠道。
教师的职业同其他社会职业不同,从事其他职业的工作者当然也需要心理健康,否则无法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但与教师相比,这些职业的工作者如果心理不健康,其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局部的、个人的,而一个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它的影响则是总体的、社会的、长远的。
由于教师不仅是社会活动者,而且是学生的表率,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于是在双方的协同努力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令人乐而忘忧、如沐春风。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篇一《做心理健康的快乐教师》摘要: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面对心理问题,教师要掌握调适的方法,正确认识自我,调整积极心态,学会心理减压,充分挖掘潜能,争做心理健康的快乐教师。
关键词:快乐教师心理健康心理调适教育部2002年14号文件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因为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仅影响自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可能“造就”一大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2992名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有51.2%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的不安感和无法入睡等,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1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部分教师的确存在着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问题,这与教师职业和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力争成长为心理健康的快乐教师。
一、认识自我,找准人生坐标苏轼曾说:“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
”知人难,知己更难。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是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之一。
浅谈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论文
浅谈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论文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全社会都应积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摘要】教师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由是教师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
解决教师心理困境的关键就是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
学校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主力,同时教师自己要注意心理健康的调试。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困境教师的心理困境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教师的调查层出不穷。
各类调查表明存在心理困境的教师在教师队伍已占相当一部分。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也提了一个又一个,但这么多年下来,问题没有解决不说,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到底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是教师个人的因素还是社会的因素?存在心理困境的表现是什么?有没有解决的途径?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有一个落脚点。
教师的职业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正如人们存有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存有社会属性一样,教师的心理困境既有其职业的因素,也离不开社会这一大环境,教师是人不是神,做不到“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
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投入到经济大潮之中,可以说,先前的神圣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现实的生活观念在建立。
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这一基础上,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无一不是这一问题的产物。
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都主要有哪些表现?产生的因由是什么?(一)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劳动的艰巨性、复杂性,教师的工资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还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利益回报率并不高,除了一部分热门专业的教师可以在社会上有兼职外,相当多的教师没有其他的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有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大、不快乐;时常感到焦虑、紧张、脾气暴躁、失眠、心理压抑、对工作失去热情、挫败感强烈,甚至是不愿去上班。
班主任这方面的感受更是突出,压力明显大于科任教师,而大部分教师在周末晚上,即上班前一天这种表现尤为明显。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l. 追求成绩。
现在评价教师最主要的标准是成绩,成绩与工作能力、评优等直接相关。
有的学校每次考试都把成绩分析得特别详细,及格率、优秀率;各大联考中教师排名都会在教师大会上公布。
成绩好,将代表你是优秀教师,是尖子班教师;而成绩差的,将有可能会每年都带差班,前途也黯淡了,学校领导也会找其谈话,家长也会打电话指责,这无形中给了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于是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学生成绩。
2. 繁重的教学任务。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教师要付出更多。
教师要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包括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有时还要找学生谈心、准备公开课、写论文、开大小会议、进行各种培训、参加比赛等。
教师也是人,也需要休息,长期繁重的工作让教师不堪重负,心理明显感到压抑,脾气也会变得暴躁,工作也缺乏热情。
3. 成就感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的长期性使得教师的工作成果得5年甚至是10年后才能得到体现,使教师没有
成就感,施行时由于学生小、不懂事,对教师也不够理解,甚至是“不领情”,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满足,成就感小。
4. 现在的学生难教。
有人说过,教师是多方面的人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谋略家,是社交人才,得有勇有谋。
学生有各种类型,会发生各种事情,要学会灵活处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个性强、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必须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令他们信服,但教师是人不是神,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处理不好师生关系,没有威信,心理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5. 不公平性。
现在存在这样—种现象:课多课少工资一样,科任教师一周6节课,主科教师一周至少12节课,但工资一样。
虽然教师是要甘于奉献,要两袖清风,但教师也要养家糊口,指望工资生活,不公平性会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所以“绩效工资”的口号喊了好几年,大家也都期盼着它的真正落实。
6. 社会对教师期望值过高。
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但现在家长往往认为交了钱,把孩子送到学校,教师就应该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不可以犯任何错误。
与其他行业的工作一样,这是难以做到的。
7. 教师自身追求完美。
有的教师好胜心强烈,事事追求完美,对自己过分苛责,当达不到自己预期目标时会感到沮丧,钻进牛角尖不能自拔。
对学生也同样追求完美,结果可想而知,当学生达不到要求时,会感到愤怒、焦虑,甚至会引起心理问题,导致身体上的反应。
比如一位老师长期胃痛,查不到原因,经过心理学家疏导,
原来病因来自于心理问题,长期的压力导致了身体上的反应。
8. 竞争压力。
在私立学校表现尤为明显。
竞聘上岗,表现不好的有可能被炒鱿鱼,晋级也存在竞争。
有的学校分火箭班、一类班、二类班,教师之间存在竞争,为了那份名誉,压力随之而来,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也会产生。
9. 家庭压力。
教师是繁忙的,忽略了家庭,把别人的孩子教好了,自己却很少有时间、精力去管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出现问题、家庭出现矛盾时,心理压力也会过大,产生心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根本上还是教育体制的改革。
现在我们虽然倡导素质教育,但还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工作、追求成绩。
而法律规定的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但实际上却要低很多,绩效工资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也不出来。
2. 教师加强自身素养,学校重视心理健康。
教师自身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学会自我疏导。
如,一位教师过分严格要求学生,追求完美,学生很累,她也很累,后来她阅读书籍,懂得了人不是完美的,人是有差别的,要学会接受学生的差异,只要他们尽力就好,这样想来,她就轻松多了。
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要记业务笔记,还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可设立心理问题资讯室,开设心灵信箱,订阅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书籍等,有条件的可请专业人士定期为教师们展开心理辅导。
如,在长春市有位叫做北
辰的心理咨询师,为郑州某部官兵疏导心理问题、缓解压力,取得了好的效果。
3. 教师可积极拓展社交圈子。
教师交友不再局限于同事,所思所想不再完全是学生,拓展交际范围,适当转移注意力,可缓解情绪。
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让自己开朗快乐起来,自己快乐了,心理也就晴朗了。
4. 学校管理人性化。
学校应给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管理应趋于人性化,这样会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