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王典喜
教科版科学三下4.2《磁铁有磁性》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4.2《磁铁有磁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磁铁有磁性》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掌握磁铁的两极,磁性的传递以及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等知识。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对磁铁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对磁铁有过一些接触,对磁铁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磁铁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掌握磁铁的两极,磁性的传递以及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等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磁铁的两极。
2.磁性的传递。
3.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交流,让学生主动探索磁铁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磁铁若干。
2.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
3.实验桌、实验架等实验器材。
4.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对磁铁的接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磁铁,让学生观察磁铁的两极,并用实验器材演示磁性的传递和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性质,验证磁性的传递和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总结磁铁的性质,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结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磁铁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磁铁的两极、磁性的传递以及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等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磁铁是什么,了解磁铁的磁性;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磁铁的特性;3.掌握磁铁的使用方法;4.培养学生探究、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磁铁、铁钉、线圈、钢球等实验器材;2.学生:观察用纸、铁磁物品。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1.教师通过用磁铁吸引铁钉等物品的实验,向学生引入本堂课的主题“磁铁有磁性”,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问题: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铁物品?实验1:磁铁的识别1.教师将不同的物品(石头、铜币、铁片、纸片、铁钉)放在桌上,请学生分辨哪些物品受到磁铁的吸引。
2.学生自行观察物品是否被吸引,然后将被吸引的物品贴在观察用纸上。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被吸引的物品都是铁磁物品。
实验2:磁性的方向1.教师利用磁铁的特性,将磁铁放在桌上,用一根线圈绕磁铁的不同部位。
2.学生观察线圈受到磁铁影响的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线圈受到磁铁影响最强的位置是磁铁两端。
实验3:磁铁的吸引力1.教师在桌上放一些铁钉和钢球,学生分别用两端带磁性的磁铁吸引铁钉和钢球,观察吸引力的大小,并记录结果。
2.学生分析吸引力大小的原因,并总结磁铁的磁性。
小结: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完成课堂小结。
2.学生针对本节课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第二课时引入:1.教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磁铁的使用方法”。
实验4:利用磁铁进行分类1.教师将一些物品(纸夹、铁钉、橡皮、玻璃球)放在桌上,请学生利用磁铁将物品分类。
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物品分为被吸引和不被吸引两类,并记录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磁铁的使用方法。
实验5:利用磁铁制作玩具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用磁铁制作的玩具,如磁铁翻钉、磁铁挂钩等。
2.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利用磁铁和铁钉自己制作玩具,并与同学分享。
实验6:利用磁铁进行吸铁石演示1.教师向学生展示磁铁吸附吸铁石的实验。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范文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范文《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玩磁铁的活动中,知道磁铁能吸铁制的物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让学生通过科学检测多种材料是否能被磁铁吸引和“隔开纸片的张数与磁铁吸引回形针的多少”的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猜测、实验、确认或修正原先的判断、得出结论,并能这样的方法对实验材料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磁铁能吸铁制的物体,还能隔着一些物体来吸铁”的概念。
3.让学生在玩磁铁的活动中,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科学使用磁铁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科学检测多种材料是否能被磁铁吸引和隔物吸铁的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猜测、实验、确认或修正原先的判断、得出结论,还学会对实验材料的整理分类,最终形成磁铁有磁性的概念。
难点:通过探究“隔开纸片的张数与磁铁吸引回形针的多少”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的概念,并通过“猜测、实验、确认或修正原先的判断、得出结论”这一科学探究模式的建构,能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科学的探究过程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硬币(一元2个、5角2个、一角2个)、14种检测材料、10个以上的磁铁、10份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1’1.老师手上拿着的是什么?(磁铁)是什么磁铁?(环形、条形、马蹄形) 2.想玩一玩磁铁吗?(想)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磁铁吧!二、小组活动,自主探究(一)摆一摆10’1.老师这里有这些材料,(媒体出示)大家看看,都认识吗?(认识)真的认识吗?再细细看看哦!你能不能将这些材料放到盖子里,怎么放?(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放在盒盖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放在盒底中)不能确定的就放在中间(媒体出示问号),听清楚了吗?学生领材料并摆材料。
2.哪位小组代表愿意用这样的形式(媒体出示)跟其他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的猜测?(小组代表讲,教师板贴物品名称在黑板上)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学生提出意见,教师移动相应的物品到中间)同学们,看来意见不统一呀!大家看,我们有不同意见的材料主要是(铜丝、铝条)他们好像都是(金属)幸好老师今天带了磁铁,下面我们就——(做实验/用磁铁来检测,学生领磁铁并检测)3.有结果了吗?谁愿意来修正我们原先的判断?(让学生到黑板上来修正)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没有)实验的作用可真大,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意见给统一了。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第二课《磁铁有磁性》,课本第66-68页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
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1、为小组探究准备:磁铁、铁制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木片、纸片、布片、钢珠、塑料尺、橡皮筋、玻璃珠、实验记录单等。
2、为演示实验准备:磁铁、一枚1元的钢币、一枚5角的铜币和一枚钢芯镀黄铜5角,二种不同的1角的硬币等。
3、为板书准备:磁铁、两张写有概念的纸条。
教学过程:一、魔术激疑,引入新课(3分钟)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小鸡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术,大家一定能喜欢!它那么喜欢蓝色的卡纸呢?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为什么粘在卡纸上不会掉下来呢?到底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磁铁的一些性质(板书:磁铁)这节课老师希望同学们做到会观察、会思考、敢发言、会合作、会倾听。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活动一:找朋友(12分钟)师:磁铁还喜欢什么呢?老师请大家帮着找一找磁铁还有哪些朋友。
(课件)预测同学们先猜一猜,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可能是磁铁的好朋友?要想知道我们预测得对不看一看,哪些硬币是铁制成的呢?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家族成员吗?(课件)2、动手实验从二号袋取出材料,学生分类3、汇报结果从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师: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请看大屏幕!(课件)教师课件演示各种硬币成分,并解读和解释。
4、明察秋毫辨一辨师:当然,生活当中,很多物品我们都可以用磁铁去吸吸看,也有部分物品不能去接触,比如说电视机、电脑、手机、硬盘、手表等等物品,磁铁接触后会损坏这些物品。
(3)探究活动三:隔物吸铁(10分钟)1、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回形针学生猜测,教师演示。
《磁铁有磁性》教案
《磁铁有磁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铁的两极以及磁性的强弱。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磁铁的基本性质2. 磁铁的两极3. 磁性的强弱4. 磁铁的用途5.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的两极、磁性的强弱难点:磁性的强弱判断方法、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四、教学方法:1. 实验观察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磁铁的性质。
2.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3. 案例分析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磁铁的用途。
五、教学准备:1. 磁铁2. 铁钉、铁片等磁性材料3. 实验记录表格4. 幻灯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活动1】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对铁钉的吸引情况。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讨论磁铁的性质。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磁铁的基本性质,指出磁铁有两极,即N极和S 极,以及磁性的强弱。
【探究活动2】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磁性强弱。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讨论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如磁铁的大小、形状等。
【探究活动3】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用途。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讨论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磁铁的用途,如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等,并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拓展与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磁性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铁具有磁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磁铁具有磁性。
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三、教学难点1. 磁铁的北极和南极。
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实验器材。
2. 学具:每人一个磁铁,一份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磁铁具有磁性。
3. 认识磁铁的北极和南极:学生用磁铁吸引铁屑,观察磁铁的极性,引导学生在磁铁的两端标出北极和南极。
4. 探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规律: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之间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磁铁的吸引和排斥规律。
5. 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等,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实验记录表,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磁铁制品,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实验操作等方面。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实验操作、知识掌握等方面。
4.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和自我反思,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八、课堂延伸1. 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和了解更多的磁铁制品,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磁铁实验,探索磁铁的更多性质和规律。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根据实验记录表和照片设计实验,体会随着条件的变化,磁铁隔物吸铁的本领是如何变化的。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掌握科学概念。
在指导下完成实验的设计并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能够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一、导入1、谈话引入,请学生理解物品。
出示易拉罐,铜导线。
猜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回答(铁或铝),教师出示“铝”字标签,并让学生观察铝罐内部形态。
2、请学生猜一猜铝罐和铜导线能否被磁铁吸引,出示课题。
二、组织实验(一)、做实验投影出示各个物品名称,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其他物品,提问哪些物体能能够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
1、出示实验内容(1)、请各小组用磁铁验证哪些能被磁铁吸引。
(2)、想一想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强调实验要求,保持安静,请每位同学轮流测试材料。
实验完成,材料要放回实验袋。
由小组长领取材料和记录单。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2、汇报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通过实验,你发现了哪些物体能够被磁铁吸引呢?请个别小组回答结论。
并将所讲材料一一放入实物投影。
反问是否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有,请学生再次操作验证。
(2)提出磁铁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都是铁制的,都含铁)板书。
磁铁能吸引铁。
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做磁性。
(二)辨别铁材料1、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就能够用它来判断物体是否含有铁。
老师这里有1个调羹刀叉,我只知道其中有一个是用铁做的,你能帮我辨认出来吗。
看不出来。
摸摸看,能摸出来吗?请学生摸摸,感觉是一样的。
你有什么办法能够判断吗(用磁铁)请学生演示。
2、辨别硬币出示硬币,请看屏幕。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概念,知道磁铁有磁性。
培养学生使用磁铁进行简单操作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观察磁铁的性质,通过实践操作,探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磁铁的磁性特点。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磁铁的概念:介绍磁铁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磁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物质。
2.2 磁铁的性质:讲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磁铁的性质。
2.3 磁铁的极性:介绍磁铁的南极和北极,让学生学会使用磁铁时辨别极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磁铁实验,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探究磁铁的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3 讲解磁铁的极性: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磁铁,讲解磁铁的南极和北极,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磁铁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4.2 实验报告: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合作意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具:磁铁、铁钉、铁片等。
5.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实验记录本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让学生清晰地观察磁铁的磁性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磁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6.3 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磁铁的磁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磁铁实验,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磁铁有磁性》教案1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对磁铁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
本课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磁铁能吸住铁制成的物体来辨别一些物体是不是铁制成的;第三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只安排学生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重视学生预测、实验设计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养成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习惯。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1、教师用的材料:演示材料、自制课件。
2、为小组准备的第一份材料: 竹片、木块、纸片11张,布片、塑料片、铜丝、铝片(丝)、小铁夹、铁钉、玻璃珠、玻璃片等物体,几枚曲别针,一小杯水,2块磁铁。
3、为小组准备的第二份材料:2块磁铁和7种类型的硬币。
4、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小刀、中性笔等。
【教学策略】通过魔术、猜测、实验、讨论、合作等方法让学生感知磁铁的性质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设计过程中,着力体现科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探究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要求──“启蒙性”、“探求性”、“应用性”。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磁性的概念和特性;2.探索磁铁的吸引力;3.认识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场;4.学习如何制作临时磁铁。
教学重点:1.磁性的概念和特性;2.磁铁的吸引力和极性。
教学准备:1.板书:磁性的概念和特性;2.实验器材:磁铁、铁钉、硬币等;3.实验举例:如何制作临时磁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磁性的概念:请学生回忆磁铁的特点,例如吸引铁物等;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磁铁会有吸引力?二、知识讲解(10分钟)1.板书呈现磁性的定义和特性;2.解释磁铁的吸引力:磁铁吸引铁物的原因是由于它产生了磁力场;3.概念解释:什么是磁力场?什么是磁极?三、实验探究(25分钟)1.实验一:使用磁铁吸引铁钉;2.实验二:使用磁铁吸引硬币;3.实验记录: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4.实验结果分析: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物和硬币?四、夯实知识(15分钟)1.复习磁铁的吸引力和磁力场的概念;2.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磁铁的吸引力是否存在范围限制?五、拓展应用(20分钟)1.实验三:如何制作临时磁铁;2.学生操作实验并记录结果;3.讨论实验结果和解释成因。
六、归纳总结(10分钟)1.整理学生的实验记录,总结磁铁的吸引力;2.温习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场。
七、课堂练习(15分钟)1.以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进行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磁铁和磁性概念的掌握情况;2.对答案并订正错误。
八、课堂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2.提问学生:你觉得磁铁有什么应用?教学延伸:1.学生可自行寻找关于磁铁应用的实例,并进行展示;2.学生可进行磁铁实验观测其他磁性材料。
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记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估他们对磁性概念和磁铁吸引力的理解程度。
此外,通过课堂小测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磁铁有磁性教案
《磁铁有磁性》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磁铁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简单认识了我们所知道的磁铁之后对它的性质进行的进一步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由“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两个部分组成。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第一个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对一些材料的猜测,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进而,让学生用磁铁辨别一些物体是否是铁材料制作的,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
第二个探究活动其实也指向了磁力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系等。
对于磁铁,学生已有了一些生活经验,这是学生进行本课研究的知识基础。
本课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容易操作与观察,同时希望学生在实验中能积极与同伴协作,能认真观察,如实记录,逐步养成“大胆猜测—认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研究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学生两份材料袋(1号材料袋为各种被测试是否能被磁铁吸引物品,如:铜钥匙、橡皮筋、纸片、回形针等;2号材料袋为测试磁铁是否能隔物吸铁的物品,如:纸片、布、塑料块等。
)每人一块磁铁。
教师:茶叶盒、磁铁、装水的烧杯、回形针、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同学们,老师不小心把大头针撒在了地面上,用什么办法能很快在把撒落在地面上的大头针捡起来2、学生回答。
3、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磁铁吸引物体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磁铁的秘密。
《磁铁有磁性》教案
《磁铁有磁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铁具有磁性。
2. 让学生掌握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磁铁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教学难点:磁铁的磁性产生的原因、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小铁钉、直尺、玻璃板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块磁铁、一些铁屑、小铁钉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磁铁的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探讨磁铁的性质。
3. 认识磁铁的两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并讲解磁极的定义。
4.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磁铁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磁铁的性质。
2. 学生思考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学生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1. 开展磁铁创意作品比赛,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有趣的作品,展示磁铁的磁性特点。
2. 组织学生参观磁铁生产厂家,了解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应用领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磁铁相关科普书籍、视频资料,方便学生课后进一步了解磁铁的知识。
2. 教师建立磁铁知识分享平台,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教师对后续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学生的需求。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讲义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讲义第一章:磁铁的基本概念1.1 磁铁的定义引入磁铁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磁铁是什么。
讲解磁铁的常见类型,如条形磁铁、磁针等。
1.2 磁铁的性质介绍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性质,让学生了解磁铁如何作用。
解释磁铁的两极,即北极和南极,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磁铁的极性2.1 磁铁的极性定义讲解磁铁两极的定义,北极和南极。
让学生了解磁铁极性的表示方法。
2.2 磁铁极性的判定教授如何判定磁铁的极性,使用磁性指示器或指南针。
练习判定不同磁铁的极性,让学生掌握判断技巧。
第三章:磁铁的磁力线3.1 磁铁磁力线的概念引入磁铁磁力线的概念,解释磁力线是如何表示磁铁的磁场分布的。
让学生了解磁力线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3.2 磁铁磁力线的绘制教授如何绘制磁铁磁力线,讲解绘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练习绘制不同磁铁的磁力线,让学生掌握绘制技巧。
第四章:磁铁的磁性强度4.1 磁铁磁性强度的定义讲解磁铁磁性强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磁铁磁性的强弱。
解释磁铁磁性强度的表示方法,如磁通量密度和磁场强度。
4.2 影响磁铁磁性强度因素介绍影响磁铁磁性强度的因素,如温度、材料和磁化方向。
让学生了解如何改变磁铁的磁性强度,以及磁铁的饱和磁性。
第五章:磁铁的应用5.1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等。
让学生了解磁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电子、医疗和能源。
5.2 磁铁的应用实例介绍一些磁铁的应用实例,如磁性传感器、磁性电机等。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性。
这五个章节构成了“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讲义”的前半部分,介绍了磁铁的基本概念、极性、磁力线、磁性强度和应用。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六章:磁铁的磁化与去磁6.1 磁铁的磁化过程讲解磁铁磁化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磁铁如何获得磁性。
解释磁铁磁化的方法,如直流电磁化和热磁化。
6.2 磁铁的去磁过程介绍磁铁去磁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磁铁磁性如何消失。
讲解磁铁去磁的方法,如高温去磁和交流电去磁。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培养学生使用磁铁进行简单操作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运用磁铁的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磁铁的磁性。
利用磁铁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磁铁的磁性进行探究和分析。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磁铁的磁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2 教学难点磁铁磁性的产生和作用机理。
磁铁的极性和磁场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磁铁铁钉、铁片等磁性材料实验桌、实验架指示剂(如红色粉笔)3.2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套磁铁、磁性材料、实验工具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探究磁铁的性质让学生观察磁铁的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发现磁铁的两极。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和排斥磁性材料的现象。
4.3 磁铁的应用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等。
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应用原理和优点。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磁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5.2 作业布置设计一些有关磁铁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磁铁性质的理解。
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磁铁在不同环境下的磁性变化。
第六章:教学反思6.1 教学效果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了解学生对磁铁磁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6.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铁具有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的磁性。
2. 教学难点:磁铁磁性的产生原因,磁铁的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
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磁铁的磁性。
3. 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磁铁若干个。
2. 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
3. 实验桌、实验架。
4. 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磁铁,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外观,激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
2. 探究磁铁的性质问题1:你们知道磁铁有什么特点吗?问题2:磁铁为什么会吸引铁钉呢?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磁铁的性质,得出磁铁具有磁性的结论。
3. 实验观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磁性。
实验1:磁铁能否吸引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
实验2:磁铁的两极是否具有不同的性质。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总结磁铁的磁性特点。
4. 讲解与总结教师讲解磁铁磁性的产生原因,解释磁铁的两极性质。
学生总结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具有磁性,有两极。
5.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查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磁铁的磁性。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磁铁磁性的认识。
7.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磁铁的磁性知识。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磁铁磁性的理解,实验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学生自评互评。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对磁铁磁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培养学生使用磁铁进行简单操作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解释磁铁吸引和排斥物体的原因。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磁铁的磁性。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主要介绍磁铁的磁性和磁极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2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于磁铁的初步了解,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进一步理解磁铁的磁性特点。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磁铁的磁性。
培养学生使用磁铁进行简单操作的能力,如用磁铁寻找铁物质。
3.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磁铁的磁性是由于磁铁内部的微观结构所决定的。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解释磁铁吸引和排斥物体的原因。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磁铁的磁性。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磁铁教具、铁物质等实验材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运用科学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身体验磁铁的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物质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磁铁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2 探究磁铁的磁性: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和排斥铁物质的规律。
《磁铁有磁性》教案
《磁铁有磁性》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磁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磁铁的性质。
教学内容:1. 引入磁铁的概念,展示磁铁的图片或实物。
2. 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
3. 引导学生观察磁铁与铁钉等物体的相互作用。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磁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磁铁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两极,并用箭头表示N极和S极。
3. 让学生尝试将磁铁靠近铁钉等物体,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磁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评估学生对磁铁两极的理解。
3. 评估学生对磁铁与铁钉等物体相互作用的认识。
第二章:磁铁的极性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及其相互作用。
2. 培养学生使用磁铁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极性。
教学活动:1. 复习磁铁的两极,并用箭头表示N极和S极。
2. 让学生进行实验,将磁铁的两极分别靠近铁钉或其他磁铁。
3. 观察并描述磁铁的极性相互作用,如同名极相互排斥,异名极相互吸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磁铁极性的理解。
2. 评估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第三章: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磁铁对铁磁性物质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2. 培养学生使用磁铁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磁铁对铁磁性物质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磁铁与不同物体的相互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磁铁对铁磁性物质的吸引和排斥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排斥同名极的磁铁。
2. 让学生进行实验,将磁铁靠近不同物体,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磁铁吸引和排斥作用的理解。
2. 评估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第四章:磁铁的保存和使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磁铁的保存和使用注意事项。
磁铁有磁性教案
磁铁有磁性教案教案标题:磁铁有磁性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磁性的概念及磁铁的基本特性;2. 能够区分物质的磁性和非磁性;3. 了解磁铁的两极(北极和南极)及其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1. 磁铁的磁性及其基本特性;2. 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1. 磁铁、钉子、图钉等常见磁性物品;2. 非磁性物品,如塑料、纸张、玻璃等;3. 展示板或白板;4. 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入磁性的概念:让学生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能够被吸附的物体,提问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引导探究(10分钟):1. 准备磁铁、钉子、图钉等常见磁性物品,让学生用磁铁吸附这些物品,并观察各物品之间的吸引力。
帮助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并引导他们发现这些物品是磁性物质。
2. 准备塑料、纸张、玻璃等非磁性物品,让学生用磁铁尝试吸附这些物品,并观察结果。
帮助学生理解非磁性物品与磁铁之间没有吸引力的原因,并明确非磁性物质的特点。
3. 示意磁铁的两极: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磁铁的两极(北极和南极),并解释两极间的相互作用。
知识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中总结磁铁的基本特性,如吸引物体、两极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等。
2. 让学生思考磁铁内部结构,明确磁铁的磁场形成原理。
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或实验题,以巩固对磁性的理解。
展示与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或解答题目,在全班讨论中纠正错误并加深理解。
拓展活动(5分钟):1.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并找出其中的磁性物品,或者尝试使用磁铁测试其他物品的磁性。
评价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展示的实验结果以及完成的练习来评价学生对磁铁的磁性的理解情况。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对于磁铁两极的理解,以及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延伸:1. 对于高年级学生可引入更多关于磁场的知识,如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六坝学区王官小学王典喜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对磁铁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
本课设计了3个探究后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磁铁能吸住铁制成的物体来辨别一些物体是不是铁制成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重视猜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概括能的,培养尊重事实,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习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四、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五、教学准备
1、教师用的材料:演示材料、自制课件。
2、为各小组准备的第一份材料: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流程设计】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你们看,老师能让这个玩具自己挂在我的棍子上。
师表演魔术:用铁制玩具靠近裹着白纸的磁铁,玩具挂住了。
学生兴趣盎然。
2、谁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学生猜测是磁铁的原因
3、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磁铁吸引物体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磁铁的秘密。
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板书课题: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学生猜测
①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游戏材料,希望小朋友们在做游戏之前,先猜测一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然后把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一堆,把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另一堆;最后记录员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现在请材料员把抽屉里的材料拿出来进行猜测。
注意:材料中的铁钉、铝片比较锋利,请注意安全!
材料员拿出材料,小组所有成员进行猜测。
教师板贴材料:把材料名称贴在“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与“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中间。
②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猜测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猜测结果。
教师根据汇报结果移动材料名称,把不能确定的、有歧义的材料放在中间。
③这些只是我们小朋友的猜测,那到底正不正确呢?我们该怎样验证?
学生指出: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猜测的结果。
教师表扬。
2、学生实验
①现在请材料员上台领取磁铁。
做完实验后,材料员收拾好材料,记录员要做好记录。
材料员领取磁铁,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之中
②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根据汇报的实验结果移动黑板上的材料名称。
3、探究结论
①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黑板,小组讨论一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②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
学生汇报结论,教师板书:磁铁能吸引铁制成的物体。
③科学家就把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
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实验、结论等步骤得出磁铁有磁性这一科学概念,符合小学科学特点,也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二: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那么,如果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
教师出示课件: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
学生猜测。
2、现在请材料员在你们的材料袋里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物体做实验,记录员做好记录。
材料员拿出材料,小组成员开始实验。
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3、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学生充分汇报
4、根据刚才的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学生充分汇报,教师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住铁。
5、这里的“一些物体”指一的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
因为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的。
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家做一做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告诉给老师,好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地悬着喜欢的物体进行实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活动三: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美丽可爱的小兔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你们看:这里有那么多的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
教师出示课件:硬币实物图,学生猜测。
2、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
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3、请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
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一块磁铁和7枚硬币,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其中。
4、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呢?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请看大屏幕!
教师出示课件: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来辨别一些铁制成的物体,这是从探究和应用方面来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同时也教育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2、现在老师也遇到一个难题:老师不小心将一枚回形针掉进了装满水的塑料杯子里,要想不碰到水,该怎么办才能把回形针取出来?
学生汇报并演示:用磁铁紧贴着杯壁往上移动。
3、其实,磁铁里面还蕴藏着很多的秘密,希望小朋友们课下继续探究!
四、布置作业:
思考:一位老奶奶不小心将大头针掉到了小米中,请你想个办法帮老奶奶将米和大头针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