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教学资料范本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编辑:时间:能力的重要渠道。
集体教学是集教师、幼儿的活动于一体的活动.其中包含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幼儿的“学”。
然而现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无效和低效的问题。
在集体活动组织时.经常我们老师说的眉飞色舞.但我的孩子呆板.木讷、没人回应.要么就是疯的不成样子.那么怎样使集体教育活动变得有效?一、选择好的内容是前提一个好的活动内容.首先应该考虑它的科学性.给幼儿的信息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其次要考虑它是否具有教育意义.能让幼儿懂得什么道理.培养幼儿什么品质;第三.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基础.即所选内容是否能被幼儿接受.跟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多大差异:第四.要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选用的内容能不能吸引幼儿.让幼儿有兴趣地学。
内容的选择只有考虑了本身的科学性、教育性、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点.才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才会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因此.选择好的内容是确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二、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是关键活动目标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向导•是对于幼儿在一定教学活动中学习任务和发展结果的预期性规定.具有明确的目标.是集体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形式的标志.它直接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质量。
三维目标的理解(目标的排序、要有所取舍)关于三维目标认知:知识的掌握、理解及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技能: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方面。
比如说艺术方面.很多表现也是属于技能这一维的情感: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等这三维大家一定要注意目标的排序.不能随便排.我们看三维目标的排序要有所取舍。
不能死套三维目标.有的老师说必须要有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在主题活动中目标要兼顾这三维目标.但是在一个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绝对不能只追求兼顾三维.一般情况下能够兼顾两维就不错了.比如大家想想小班15分钟的集体活动.可能有时候能够实现一维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千万不要把数量都定在三条.这是不适宜的.一定要关注把目标数量的定位和孩子经验的集合点。
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柳庄小学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环节的开展,而且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
具体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之间有着水平和层次的差异,他们的知识储备、心理和技能特点以及各自的学习需求,都会对学习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为指导教学实施的航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更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以此来制订符合学生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目标。
二、以教学反馈为手段一个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最终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通过教学效果来衡量。
如果学生学习经过学习后反馈良好,基本达到了目标的要求,说明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是有效的。
如果实施的结果与预先的设计相去甚远,那我们要回归到最初的目标,反思什么地方设计得还不合理,下一步应该如何去改进。
通过设计——实施——反馈——反思——再设计不断地循环操练,教师的目标设计的能力一定会日趋成熟。
三、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前提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未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往往适合某些学生,而不适合所有学生,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两极分化。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满足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2019年第6期学前教育研究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郭兰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机关幼儿园摘要:《指南》教育理念下,强调尊重幼儿个性发展,满足他们生存、发展、游戏、学习、受教育的需求。
本文就如何进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适宜性;有效性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智力、培养有益的兴趣与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集体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教育目标来设计与开展,才能更好地提高为幼儿的综合素质、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一、传统集体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向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形式,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劳动活动中引导幼儿达到活动目标。
但是,怎样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成为学前教育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还存在一定问题:第一,集体教学活动难易度把握不当。
集体教学活动中,适合的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而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多以走主题内容为标准,与幼儿需求脱节使得教学活动单一,幼儿参与积极性不高,属于被动学习。
第二,缺乏明确活动目标。
教师对幼儿性格喜好、兴趣目标、个性发展缺少了解,集体教学活动过于重视幼儿知识的掌握,缺乏明确目标、缺少幼儿德育、情感引导,这与《指南》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第三,集体教学活动缺乏多样化体现。
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幼儿只需听从教师指令即可,活动内容单调。
尽管现阶段很多幼儿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但对幼儿知识积累、教育引导缺少体现使得教学活动实施效果不高。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法(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结合幼儿个性特点展开教学是提高教学活动质量的有效方法。
根据《指南》教育要求,教学活动要能够满足幼儿集体、小组、个人开展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需要,使幼儿自信、自由、愉快地从事各种有益的活动。
精彩课堂活动方案
精彩课堂活动方案1. 引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设计精彩的课堂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可供教师参考的精彩课堂活动方案。
2. 活动一:互动问答2.1 活动目的通过互动问答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2 活动步骤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并邀请学生回答。
2.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鼓励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回答。
3.教师鼓励学生之间就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教师总结学生们的回答,提供正确的答案,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肯定。
2.3 学习效果通过互动问答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思考,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活动二:角色扮演3.1 活动目的通过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专注度。
3.2 活动步骤1.教师选定一个主题或内容,并分发给学生相应的角色扮演卡片。
2.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该角色的背景和知识,准备相应的表演。
3.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教师可以扮演评委或观众,评价学生们的表演,鼓励他们的参与和表现。
3.3 学习效果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情感投入。
4. 活动三:小组合作4.1 活动目的通过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活动步骤1.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领导者和组员。
2.教师提供一个问题或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3.学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4.每个小组向整个班级展示他们的成果或答案,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4.3 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可以学会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和分工合作能力。
5. 活动四:主题展览5.1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展览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幼儿活动教案的适宜性教学与个性发展
幼儿活动教案的适宜性教学与个性发展活动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幼儿提供有趣、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学习兴趣培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幼儿活动教案的适宜性教学与个性发展。
一、理解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幼儿个性发展是一个多元化、逐步完善的过程。
他们的情感、认知和社交能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明显差异。
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个性特点,制定合适的活动教案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
二、活动教案的灵活性活动教案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变化。
如果活动教案过于死板,无法顺应幼儿的需求,就会妨碍他们的个性发展。
三、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活动教案应该帮助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运用到教学中。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倾向和喜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
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活动教案应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探索,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可以提供不同的画笔和颜料,让幼儿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五、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小组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
活动教案应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进一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六、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活动教案的实施需要注意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通过观察和记录,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反应和反馈,发现他们的优势和困难,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七、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幼儿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在制定活动教案时应该注重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
例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亲子互动的元素,加强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
八、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活动教案应该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活动,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提升。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研究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研究作者:吴沙沙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33期摘 ;要: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期间,由于其所处发育阶段还在初级水平,独立意识薄弱,非常需要一定的陪伴,因此很适合集体教学活动。
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又很薄弱,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适宜性引言:在当前幼儿教育中,集体教学仍然是最为普遍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幼儿园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实践与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在一个相对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并且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这需要我们幼儿教师结合不同主题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
一、注重幼儿视角的换位思想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教学的时候,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大,很多教师还没有结婚生子,对幼儿不熟悉,很容易造成对幼儿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理解不到位。
虽然在具体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很积极地在努力付出,但是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以幼儿视角来试着分析问题,揣摩幼儿想法和心思,做好换位思考工作,多使用言语回应模式来和学生产生互动,让师生关系熟悉起来,亲切起来。
同时还要注意回应言语的有效性,对幼儿的问题要做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回应。
从而对幼儿产生正面的影响,这样的言语回应才是有效的。
否则会给幼儿带来挫败感和冷落感,从而影响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多向幼儿提问,提问的问题要难度适中,范围适宜,并积极鼓励幼儿回答,对答错的不要批评,要及时引导和鼓舞,对答对的要适当地奖励。
教师对幼儿园集体教学中进行言语回应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多换位思考,以幼儿视角来提出和回答问题,采用适当的方式来保证其有效性。
二、幼儿教师应加强游戏设计,保证集体活动的价值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幼儿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幼儿设计更多合理合情的游戏,以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让有效的教学适应和支持幼儿主动的学习
幼儿园教育论文之让有效的教学适应和支持幼儿主动的学习2、尊重幼儿自身的经验点——让幼儿的原有经验成为学习的起点从认知理论来看:学习是否发生不取决于外部刺激的数量与方式,而关键取决于内部的认知结构与经验。
“也就是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已知内容”。
了解幼儿的知道什么是教育的前提,帮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获得新的经验,从而建立已有经验与新经验的联系是教师指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如:建筑区孩子们已熟练掌握了“桥式建筑”,教师结合新词汇的学习,引导幼儿学习建造“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孩子们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把握“纵横交错”的特点,将已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在平式连接和斜式连接的基础上,探索出转向连接、交叉连接等各种连接方法及运用穿越的搭建方法,终于在自身的努力下搭建出“纵横交错”的立交桥。
这一过程不仅是幼儿主动学习、理解和表达自己对“纵横交错”这一词义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丰富新经验的过程,并将内部经验与思维过程进行外化的过程。
为此,教师把握了幼儿对桥的原有经验,通过搭建“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找到原有经验与新经验的结合点,在孩子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促使其内部的原有经验与需要获取的新经验的相互作用,让幼儿主动探索出新的搭建方法。
3、关注幼儿学习中的疑惑点——让问题情景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究,以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主动学习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引导的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的主动学习不仅需要可以操作的具体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够引发幼儿产生“问题”或“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学贵有疑,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把教材和知识当成一种载体,重要的是教给学习者自己去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提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习者自己去质疑,以疑促思、以思促行,从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从中学会观察和发现、假设和尝试、自我反思和调正。
例如,教师为了引导幼儿通过探索发现物之间的联系,在“筛豆子”的游戏中,教师投放了混放在一起的芸豆、黄豆、绿豆三种大小不一的豆子,同时投放了孔眼大小不等的自制筛子,并请幼儿想办法用工具将它们分离开。
教师如何更好地组织小班游戏活动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如何更好地组织小班游戏活动教案,提高教学效果?一、引言在教学实践中,游戏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
游戏活动既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又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游戏活动的教学设计和组织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游戏活动的理论基础、游戏活动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的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更好地组织小班游戏活动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二、游戏活动的理论基础游戏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卓越,受到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在游戏活动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中,教师需要了解游戏活动的理论基础。
游戏活动是一种体验、参与、学习的过程。
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是自由自在的、积极的、多样化的。
游戏活动的教育效果很好,比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易于理解和应用;并且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实际应用所需的相关技能。
同时,教育者不能忽视游戏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因素,即游戏活动的项目设计和组织需注意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
三、游戏活动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中,教师应该把握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小班儿童的游戏活动,让游戏活动成为教学的载体。
1. 把握教学目标游戏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不能脱离课程和教学目标。
在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学习。
2. 游戏活动的设计游戏活动的设计是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来源。
游戏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让孩子们面对挑战。
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时,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兴趣、发展阶段、能力等因素。
同时,也要注意游戏活动的安全问题,避免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受伤。
3. 游戏活动的组织游戏活动的组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师需要懂得适应小班儿童的身心发展、各自的兴趣、年龄和性别等因素。
教师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游戏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成效。
四、游戏活动的教学效果游戏活动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通过游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来源。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育管理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育管理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语文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育管理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育管理。
一、培养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自接触实际事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同时,可以开展实际应用活动,如模拟情景对话、口语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注重综合性素养综合性教育管理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综合应用教学中,可以通过项目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为了有效地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育管理,教师需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
其次,教师应该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提供各种资源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再次,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师生互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探究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探究作者:褚建萍来源:《江西教育C》2020年第02期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受年龄特点影响,幼儿阶段的孩子都比较活泼好动,部分幼儿不听从教师的安排,这样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保证有效性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给幼儿园集体教学提供一些启发。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研究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设置要贴近幼儿实际。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集体活动设置中,小学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且多数家长也建议幼儿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的一些知识。
但是,幼儿的成长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多处于3~6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已经具备了符号思维,但是逻辑思维的发展程度决定他们并不适合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而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主要任务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十分有限,好动是多数幼儿的主要特点,但是他们对待新事物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更喜欢在活动过程中学习。
因此,幼儿教师在设置集体教学活动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幼儿今后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内容设置要保证氛围和谐。
幼儿阶段的孩子往往喜欢在感兴趣的事物上投入大量的时间,且幼儿的学习状态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的学习热情往往更高。
因此,教師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之外,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十分必要。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小学阶段的教学通常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但是幼儿园的孩子普遍活泼好动,一味地进行乐理知识的讲解,幼儿会感到枯燥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尝试将音乐引入到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知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确定弹性目标,及时进行调整.如,小班区域活动——夹豆豆,教师通过让幼儿用筷子夹豆豆,发展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但在实际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夹不住,急于求成,出现了用手抓的现象,最后教师将夹豆豆改为“喂小猪":即用汤匙将豆豆放进小猪的嘴里,动作的难度下降,有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幼儿的活动兴趣大大提高。
教育活动中各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这种互动应该让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
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判断和反思,采用恰当的教育形式,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形式,争取教育的最优化。目前,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是集体、小组、区域活动,这三种形式各具特点,适合于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需要。
一、集体活动
二、小组活动
(一)小组活动的特点
小组活动是指将一个班级的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组由教师带领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再交换。分组教学能有效解决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的情况,使教师能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事实上小组活动只是小型化的集体活动.
(二)小组活动的指导要领:
小组教学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一样,除了要注意教学方法、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2、了解幼儿的认知情况。认知结构是存在儿童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1)针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准备深浅不一的问题与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活动要求,尽量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2)注意新知识的难度要适应幼儿原有的认识结构,让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3)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整体性,特别是数学,因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学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学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4)预见幼儿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进行相关的准备,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
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一、组织与实施的总体要求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落实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
幼儿园要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和游戏,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一)教育环境的创设环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幼儿园应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包括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
1、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依据教育目标,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一方面,体现安全性、教育性与审美性;另一方面,还需本着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从本园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然的、现有的资源,切忌高档装修、盲目模仿和互相攀比。
(1)活动室的设置设施设备的要求:●幼儿用的桌椅应适合其身材高度,不同年龄班的桌椅应有区别。
●玩具、材料的柜架或活动区间隔的高度,以不阻碍成人观察幼儿的视线为准。
●玩具、材料柜架的结构应便于物品分类和幼儿取放。
●幼儿的桌椅布置要防止小学化。
区域环境设置的要求:●区域设置应涵盖幼儿身心发展诸方面的需要,满足幼儿的游戏兴趣。
●根据课程目标设置活动区域,区域材料应及时更换,拿取方便。
●合理安排活动区域,做到动静分开,方便活动转换,避免相互干扰,减少行为问题。
农村幼儿园可充分利用农作物、干净安全的废旧物品、民间艺术品、民间游戏材料等,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材料,开设多种区域,引导幼儿主动、自主地学习。
(2)体能游戏场地的安排幼儿园应当安排适合幼儿身体锻炼或户外游戏的场地,要考虑设置雨天时能够让幼儿进行大肌肉运动的室内场地。
体能游戏场地的设备配置,以能够满足幼儿攀、爬、平衡、跳、投等大肌肉活动为主。
无论是活动室设施、设备还是体能游戏场地的设施与设备都要注意安全性:●园内的地面要平坦防滑,所有出口及通道、楼道要畅通无阻;●设施和器材不可有尖角、裂片或铁钉等露出;●供幼儿操作的玩具、物品不含铅等有毒成份;●应用绿色、环保、化学刺激气味小的材料装饰活动室;●经常检查幼儿使用的设施、玩具、物品等,损坏的东西及时修理、替换或丢弃;●保教人员具有基本的安全急救常识,安全急救设备充足,取用方便。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当代教育和社会所强调的重要思维,同时也是幼儿教育中需要重点培养的思维模式。
对幼儿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和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更对幼儿成长十分有利。
本文将浅析幼儿创造性思维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积极意义,并就如何激发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创造性思维一、幼儿创造性思维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积极意义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开展的难点在于幼儿自身经验缺乏、认知水平偏低,但在创造性思维的刺激和引导下,幼儿的思想能够摆脱认知与经验的约束和限制,通过幼儿的想象探索全新的知识内容。
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集教学活动,在实践探索中强化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促使幼儿快速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和相应的内容。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促使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适宜和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对实际教学效果的改善和幼儿成长十分有利。
二、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一)激发幼儿认知探索兴趣在幼儿教育中,兴趣是推动集体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幼儿本身心智不够成熟,不能理智地思考问题,幼儿的知识认知与生活经验都较为匮乏,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
只有充分激发幼儿认知探索兴趣,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基础,才能促进幼儿积极探索。
例如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幼儿展示用磁铁和不同小物件接触后的现象,并提问:“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磁铁可以吸住一些东西,但却不能吸住其它东西呢?”随后,教师将幼儿分为三人一组,并向每个组发放了磁铁等道具。
磁铁可以吸住东西的这个现象令幼儿十分感兴趣,他们纷纷用手中的磁铁去和不同小物件接触,希望可以将这些小物件吸住。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发现磁铁能够吸住哪些东西了吗?”幼儿听到提问后,开始观察哪些物体可以被磁铁吸住,并将这些物体挑了出来,包括钥匙、文具盒、玩具汽车小马达等。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是评价这类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对这两个方面的详细分析:1. 适宜性适宜性是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
一个适宜的集体教学活动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他们认知能力的教学活动,避免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任务。
(2)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任务和支持,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4)强调互动与合作。
教师应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有效性有效性是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明确的教育目标。
教师应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明确教育目标,确保活动有针对性和方向性。
(2)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使活动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3)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5)有效的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对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与反馈,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调整学习策略,促进持续发展。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设计出既符合幼儿特点又能达到教育目标的活动,才能真正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小有效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二小有效教学活动实施方案有效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本文将针对二小学生的需求,提出两个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案。
一、科学实验活动方案1. 活动名称:水的吸引力2. 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水的吸引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实施步骤:(1)教师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动的目标和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实验准备:教师准备好一些小纸片、塑料夹子、一个容器和水。
(3)实验过程:教师将容器里装满水,然后把一个小纸片放在水面上。
学生观察到小纸片被水吸引后,可以用塑料夹子捏住小纸片并提起来,然后放开夹子,小纸片会被水吸引回原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探讨什么力量使得小纸片被水吸引。
(4)实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然后解释水的吸引力。
4. 教学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分享等方式进行评价。
二、英语角活动方案1. 活动名称:唱歌比赛2. 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实施步骤:(1)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好一些简单的英文歌曲,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分组。
每个小组准备一首歌曲。
(2)团队排练: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排练歌曲,可以选择演唱、合唱或者配乐的形式,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3)比赛进行: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学生可以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师可以根据表演的内容、发音和表现评定每个小组的成绩,并给予奖励。
4. 教学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观察评价表演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参与度等方式进行评价。
这两个活动方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通过实验和表演,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来深入理解水的吸引力以及通过唱歌比赛来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和展示。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信心。
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60-01教师一定要尊重儿童,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兴趣需要、学习方式和风格,去点燃儿童的心智之火。
一、什么是教学只有通过以师幼互动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过程,课程才能焕发出它的生命力,是教学过程赋予了课程丰富多彩的特性,教学的基本问题中什么是教学,为什么要教学?我们国家对教学的传统解释,最典型的是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现代教学对教学的定义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以形成全面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思想活动。
二、为什么要教学教学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讲是需要教学的,是人类社会独特的文化传承的结构形态,从最早口耳相传,由年长的人对年轻的人,通过说和听这种方式来传递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经验。
随着人类社会经验的增多,出现了文字符号,所以出现了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专门教育机构。
从个体方向来讲也需要教学,不光是人类社会的文化传承需要,只要作为人,每个人的发展不能离开教学,因为人不是存粹的依靠自己的本能去适应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在主动学习,但是它和教学是不同的。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是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种精神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幼儿需要学习掌握社会感觉经验标准,才能适应社会生活。
社会感觉经验的标准,是人类创造的一套社会规则系统,它是以符号为中介,可传递交流的人类创造长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感知觉系统化体系,比如说形状知觉标准、颜色知觉标准、音乐知觉标准。
幼儿园里学前儿童是感知觉发展的重要阶段,高质量的感觉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这是绿颜色,这是正方形,还应该促进幼儿思维活动的发展。
三、有效性和适宜性是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往往是从学生学习的效益这个角度去分析的,从学生学习活动结果,教师遵循教学活的动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课堂活动安排
课堂活动安排一、活动规划及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合理安排课堂活动至关重要。
二、选择活动形式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选择。
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演示、问题解答、游戏竞赛等。
每种活动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效果,选择合适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活动内容与课程融合课堂活动的内容应与课程内容相结合,通过活动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活动内容也应该具有足够的挑战性,能够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充分利用教具和多媒体在课堂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和多媒体设备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投影仪、电脑、幻灯片、实物模型等都可以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五、活动设计的时长和次数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时长和次数,避免活动时间过长或者活动次数过多。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可以使学生专注于活动,增强学习效果。
六、组织活动的过程与方式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和方式直接关系到活动的开展效果。
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活动目标并向学生介绍活动规则和要求。
同时,要确保活动的流程和方式清晰明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七、活动的评价与反馈活动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评价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活动后的整合与延伸课堂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堂教学问题,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将活动与其他知识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实现知识的延伸和应用。
九、积极关注学生的意见和反馈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意见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活动设计。
学生的反馈是改进教学的有力依据,只有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活动设计的六大原则
教学活动设计的六大原则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和思考,并结合具体教学环境和资源,有目的地制定教学活动的过程。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有效传授。
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介绍教学活动设计的六大原则。
第一原则:目标明确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希望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后所达到的学习状态或能力水平。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能够使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应该学会什么。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确保教学目标具有可行性和适宜性,能够切实反映学科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二原则: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需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巩固性的教学活动,巩固他们的基础。
因材施教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原则:情感导入教学活动设计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情感的导入。
情感导入是指通过设计情感体验的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
例如,在国学课程中,可以通过戏曲或传统文化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情感导入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
第四原则:趣味性设计学习的过程应当是愉悦的,教学活动设计应该具备趣味性。
趣味性设计是指通过巧妙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趣味性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教学活动安排
教师教学活动安排教师的教学活动安排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安排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展开,探讨教师教学活动安排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教师教学活动的目标确定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教师教学活动安排的首要步骤。
教师应当明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科特点,设定合理的目标。
只有合理的目标才能够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活动安排的第二步。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同时,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关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师教学活动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有些学科适合采用直观教学法,有些学科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使教学更加灵活多样。
四、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资源的准备是教师教学活动安排的必要过程。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准备好所需教学资源,如教学PPT、教学视频等。
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创新,利用各类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环境的创设对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至关重要。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要求,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
教室氛围应该积极向上,课桌椅摆放整齐,文化墙内容丰富多彩,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六、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安排是教师教学活动安排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在教学安排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每一节课的时间分配,避免时间浪费或内容冗余,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应该勇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学培训、研究教学理论等方式,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教学实际,归纳主要问题。
3.目标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关注教材, 忘记学生。
【案例】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近年的发展,以自己的家庭为突破口体验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 极情感。 (2)通过调查、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获取信息的能力。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 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 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 坚持、追求等。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有正确的理解。 情感不仅指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重 要的是每个人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 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单从个人的价值观出发。
结合教学实际,归纳主要问题。
4 .目标表述行为动词不准。 [案例] 《诚实的我》 教学目标: (1)诚实或不诚实的经历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 但必须正面面对,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 (2)通过谈话,现场应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错 误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3)鼓励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快乐、诚实 的人。
结合教学实际,归纳主要问题。
结合教学实际,归纳主要问题。
1.目标定位不准确, 混淆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 标。 如: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初步掌握收集、 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 常识;(课程目标) 如: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发奋著作《史 记》的经过;学习司马迁追求理想,身处逆境 锲而不舍,奋斗不息的精神;知道 《史记》的 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实际,归纳主要问题。
5.教学目标制定后当“摆设”教学中根本不考虑如何 落实教学目标。 【案例】《屈辱的战争》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知道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史实及发生战争的原因。
该教学目标制定,不仅在行为动词上混乱,而且排 列顺序也与通常人们陈述教学目标的顺序不同,但是又 看不出有什么创新,或者有什么道理。
【案例】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时将教学 设计为两个部分: 一是户外教学(把学生带到社区博物馆上课),在 上课前有针对性的提出要求,然后去博物馆参观,整个 参观过程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的,有集中讲解, 有分组自由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反映家乡人过去生活和 居住情况的博物馆,拉近了学生与家乡人过去生活的距 离。第二部分是课堂教学。
二、如何理解和把握教学建议
(一)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强调:目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必面面 俱到、避免大而空。
原课标: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 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 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 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 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 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 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 难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 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 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 行设计,避免大而空。
结合教学实际,归纳主要问题。
2. 目标不清晰,三维目标单列,造成目标陈 述上的混乱。
【案例】养成好习惯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 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2)行为与习惯: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我检测、 讨论交流、制定计划、实践操作等活动,初步养成 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和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养 成好习惯的自觉性。 (4)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 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体验活动的成果。
结合教学实际,归纳主要问题。
[案例] 乡风乡俗——靓汤飘香 教学目标: (1)知道煲汤文化是广州地区文化中的风俗习 惯之一, 是家乡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初步懂得煲汤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喜爱家乡的煲汤文化,激发对家乡人煲靓 汤这种风俗的亲情感和自豪感,并产生继承 此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教学目标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根 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表现,特别是根据学 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调整目标。
正确理解和把握2011版课程标准 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
孟令永
一、理解和把握新版课程标准实施 建议中“教学建议”的意义
“实施建议”部分改动最大,着重细化了教 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改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课程标准如何更好地面 向教师、为教师服务。 新版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来过于理论化、概 念化的表述,增加了老师们易于理解、便于操 作的建议。这样的修改加强了对教学方向的引 导,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意识,丰富教师的教 学策略。
[案例] 《我最爱读的书》 教学目标: (1)知道读书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充实生 活、快乐心情。 (2)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养成爱读书、读好 书的良好习惯。 (3)感受读书的乐趣,体会读书有益,激发读 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体验读书有益、掌握读书方法;养成爱读书、 读好书的习惯。
目标的描述
结果性目标 (1)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二)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丰富和提 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强调:必须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 经验与认识。 原课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 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