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到底有无影响,外汇储备的规模到底是否适宜,经济界仍未达成共识,观点各异。在此,有必要作深层次、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以利于国家政策措施的正确制定和实施。

一、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有无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外汇储备增加引起外汇占款增加并不构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理由如下:(1 )对外汇储备的增加而引起的人民币占款增加,可以由中央银行采取补偿性的削减供应来部分抵消货币总量的增加。(2)外汇储备是我国对国外资产所拥有的债权,这些债权同资产负债表资产结构一样,有一个期限结构,相应地,对应这些外汇储备的人民币占款是我国政府对国内的金融负债,同债权结构一样,这些金融负债也有一个期限的结构,只是这一结构中具有最大流动性的负债部分才构成现时的通货膨胀压力。(3)外贸顺差和外汇底存的增加,会使人民币相对于外汇升值,这样用人民币汇价购买外国商品和服务时,就相对便宜,有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4)从时间上看,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是1994年下半年以后的事,由此引起的货币增量即使带动物价水平上升,其效应也要到1995年下半年甚至1996年初才能显现出来。因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到物价上涨,其间约有一年到一年半的时滞。而实际情况则是通货膨胀在先,然后才是通胀与外汇储备增长并行。因而把近年来的通胀与外汇储备增长联系起来缺乏理论依据。(5 )从国际经验看,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省外汇储备多,但其通胀水平却很低,这是因为由于外汇储备增加而投放的货币量被经济增长所吸纳或被资本输出,而且在货币管理理论及操作中已充分考虑了货币发行中的外汇储备因素,把外汇储备视作货币发行的依据之一,从根源上割断了外汇储备与通胀的关系。

果真象上述分析那样,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没有产生压力吗?笔者持怀疑态度。

1.外汇占款成为央行基础货币主渠道,对通胀造成很大压力。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体制改革,建立了银行结售汇制度,国际收支发生大量顺差,年底外汇储备达51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304亿美元。1994年外汇占款为4503.88亿元,比上年末净增3628.34亿元,增幅高达414.41%。1994 年外汇占款占其基础货币供应的比重由上年的7%上升到75.1%。1995年9 月底外汇储备增高到698亿美元,比1994年底净增182亿美元,外汇储备占用的人民币资金已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31.6%,经过乘数效用,货币供给倍增。由此可见,外汇储备已成为影响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是以规模控制为主,具有一定的刚性,外汇储备激增引起了货币供给量的扩大,自然给通货膨胀造成一定的压力。

2.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及基础货币供给结构的变化,对物价上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正是由于人民币供应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货币供给机制基本上是从中央银行到专业银行,再由专业银行分配到全社会。而1994年的情况则从央行到外汇持有者,再由外汇持有者到全社会。这样,沉淀在企业手中的大量外汇占款,企业拥有完全的支配权,使用时不受国家信贷政策等调控手段的制约。尽管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已强调要管好结售汇企业的人民币占款,想努力使企业手中人民币占款纳入“体内循环”轨道,但一些企业用多头开户方式使银行无法掌握其总体情况,也不能保证这些资金全部或部分用于生产。资金体外循环极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炒房地产、炒股票等,对通货膨胀造成潜在压力。

从供给方面来分析,1995年9月底国家外汇储备达698亿美元,大部分是国外资本流入和等值货物出口形成的,尚未用于进口,而所对应的商品已经以实物或劳务方式流出国内,造成总供给减少。而企业通过结售汇增加了收入,对市场需求就会相应增加。这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无疑对物价造成压力。

3.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影响存在时滞效应,对后期通胀形成隐性压力。有人认为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的年份,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国债的方法回笼一定量的通过外汇占款发行出去的货币,从而使当年外汇占款不致构成对物价上升的推动作用存在一个时滞效应,即随着国债到期日的到来,这种物价上升的压力必然会释放出来。台湾在80年代中后期就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从我国外汇占款来看,1994年沉淀在企业手中的外汇占款在年内未被企业完全消化、用光对1995年通货膨胀肯定是有影响的。这种影响程度取决于1994年未被使用的那部分外汇占款在1995年何时使用、使用多少和人民币乘数大小等因素。

4.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还可以从其对通胀的作用系数看出来。1993年,我国的M[,2]年末余额为35025亿元,1994年则达46933亿元,1994年比1993年净增11930亿元,增长了34%。1994 年公布的外汇占款增加额2843.3 亿元,在新增的M[,2]增加额11930亿元中所占的比重为24%,即

M[,2]增加的34%中有1/4的因素来自外汇占款影响,而M[,2]对物价的影响是有相关性的。从而可以看出,外汇占款对通胀的影响比重相当大。

二、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吗

与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并不构成压力并行的观点是: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理由是,外汇储备多说明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强,国力强盛可以维持并逐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可以应付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吗?笔者持相异观点。这需要作深层次分析。

1.与国际惯例不符。根据世界各国经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观点,一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应维持在满足3—4个月正常进口用汇标准,或外汇储备维持在当年国家对外债务总额的40%左右。按1995年我国计划进口总额1200亿美元和外债总额930亿美元计算,我国有350—40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水平较为适度。而我国1995年9月底,有近3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是超额储备,这必然对通货膨胀造成压力。

2.外汇储备过多,使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灵活性下降。1994年我国实行银行结售汇制,企业向外汇指定银行结汇,外汇指定银行必须将超过央行核定持有限额外汇的部分卖给央行或其他外汇银行,央行通过投放基础货币来购汇。若结汇大于售汇所形成的差额(即外汇储备),由央行的基础货币来支付,储备越多,投放的基础货币越多,那么在基础货币一定条件下,央行对基础货币调控空间越小,国家对货币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外汇绝对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反而可能造成通货紧缩,原因就是外汇是商品,而不是货币。因为外汇本职上就是本国商品的外国表示形式,外汇是不可能在国内大规模流通的,更不可能作为商品媒介广泛流通!就算有人炒汇,试问下,全国的储蓄总额能炒动一年的外汇总额不?

所以说,高鸿业那伙人纯属扯淡,外汇当然是越多越好!而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另外,中央政府头疼外汇过多,其实是在担心“外汇通货膨胀”,相对于国内其实属于通货紧缩。因为在地球范围内,短期财富和商品总额是一定的,如果中国的外汇持有大于资本输出和资本买入总和,中国的经济状况相对于世界经济就会上升(名义额度而已,实际上短期之内不可能上升),人民币就会升值,相对于国内来说,外汇就会贬值。但是相对国际来讲,中国持有的外汇并没有贬值,只是国内物品增值而已。但是会影响到出口贸易。

从我国货币供给机制来看,目前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通过4条渠道:一是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和再贷款;二是外汇占款;三是对财政贷款或透支;四是央行的直接贷款。我国近年来连续呈现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加,使外汇占款逐渐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这一点可从1995年汇率改革以后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可以看出,如表4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