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园林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园区的美观程度、生态环境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下面是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说明:一、植物选材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适应性、观赏效果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生态习性:考虑植物的水分需求、耐寒、耐旱、适应性等,以便选择生长适宜的植物。

2.观赏效果:从树形、花型、枝叶颜色等方面考虑,以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魅力的景观。

3.文化内涵:根据园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植物,以彰显园区的文化价值。

二、种植布局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高低、密度、间距等因素,设计出优美和谐、生态适宜的植物布局。

具体来讲:1.高低搭配:在植物的高度上进行巧妙的搭配,以创造出高低层次分明、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

2.密度适宜: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创造出井然有序、生态良好的园林环境。

3.间距合理:在植物种植的间距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以保证植物生长的空间,营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

三、植物维护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后期维护问题,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效果的持久性。

具体来讲:1.浇灌管理:根据植物的生态需求和季节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浇水管理计划,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2.施肥管理: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以保证植物的健康和繁茂。

3.病虫害防治: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植物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虫害的影响。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园区规划和设计中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环,需要多方面考虑,细致入微地设计和施工,以营造出优美、生态和文化内涵相融合的园林环境。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合理的 处理好植物个体和个体之间, 个体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 之间以及个体、群体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个植物 的作用,维持稳定的植物景观。
因地制宜,适地适物。考虑 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使其 正常发展。
种类多样,季相变化。大多 数的景观随着季节的更替而 变化。应使用教多的植物种 类,使每个季节都有代表性 或者特色景观。
任务一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01
理论讲解
02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 满足功能要求 2. 同环境条件协调 3. 满足艺术要求 4. 经济原则
种植设计的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在保 护和利用自然植被与地形生 境的条件下,创造自然,和 谐,优美的园林。
合理布局,满足功能。从绿 地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对不 同植物合理布局。如综合性 公园因观赏,活动,休息等 功能不同,而相应的该设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花坛,草坪,丛林而不同。
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 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 要求,一般乔木间距3-8 米,灌木间距1-5米。
树种选择:具有整齐、严 谨、韵律、动势等景观效 果,所以要选择树冠较整 齐、耐修剪的树种。混合 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 超过三种,数列延伸线较 短时,多选一种,若两种 就采用乔灌间植,一高一 地
行道树的设计
通常分三种情况:
自然式为主,结合规则式。 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 规则与自然并重。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类型
应用类型分:
树木种植设计:对各种树木包括乔木、灌木以及木 质藤本植物等的景观进行设计。 ○ 按景观形态和组合方式分为: ○ 孤景树、对植树、树列、树丛、树群、树林。
花草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有哪些植物植物种植设计遵照的基本原则一、遵循艺术构图的基本市场导向1、盆栽对比与和谐原则植物造景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等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职务的多样性;又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

2、均衡与稳重原则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的则为稳定。

3、韵律和节奏原则植物复合配置的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间隙地变化,在序列重复中触发节奏,在曲式变化中产生韵律。

4、比例比例尺度原则与是指园林中景物在体型上具有适当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外在既有个部分之间长、宽、高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彼此间关系。

二、符合园林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选择植物种类以及合适的种植形式。

三、符合园林当前规则形式园林的植物景观必须符合园林的总体规划,体现园林绿地的园林设计药用植物景观体色,处理好职务同山、水、建筑、道路等园林要素之间隔阂的关系,或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四、四季景色的变化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能给以明显的气候变化感受,充分体现园林的时令变化,表现出该园林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五、短瓣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在植物设计时,有着应根据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全面考虑各种欣赏效果,合理配置。

六、满足棒果的生态要求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的生态条件统一。

七、合理种植密度和搭配在成功进行植物搭配时,要兼顾速生树与慢生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草坪与地将等植物的搭配,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

八、经济原则除耕作成本以外还要考虑栽植以后的养护费用。

第5章-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程序及图纸表现

第5章-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程序及图纸表现

1 PG1 2 PD1
片状种植苗木名录表
5.2.2种植设计图的类型
序号
编号
植物名称
学名
Hale Waihona Puke 种植 形式出圃 规格面积(m2) 备注
1
C1
2
C2
草坪或地被植物名录表
5.2.2种植设计图的类型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书
种植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述种植设计构思和苗木总体质量要求。 (2)种植土壤条件及地形的要求,包括土壤的pH值、土壤
树木的固定方法详图
5.2.2种植设计图的类型
植物名录表
1、植物名录表中应包括与图中一致的编号或代号、 中文名称、拉丁学名、规格造型要求、种植面积 (密度和数量)以及备注。
2、可按植物的种植形式分为三大类:
①点状种植苗木名录表 ②片状种植苗木名录表 ③草坪或地被植物名录表
5.2.2种植设计图的类型
此类绿篱外形较为自 然。
在外形轮廓内可填充不 同的图案表示不同的植 物种类。
3
镶边植物
5.3.1植物平面符号表达
花卉色块的平面表示
蔓生类植物的平面表示 草地的表示方法
5.3.2植物立面表现
植物的立面图例是以植物的正立面进行投影,以 表现植物的立面轮廓特征为主。
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圆锥形、圆柱形、伞形、圆球 形、垂枝形等几种基本的几何形式,在表现方式 上可综合运用轮廓法、分枝法、质感法等表示。
同一植物在平面图、立面图中,应尽量做到风格
1号
594mm×841mm
2号
420mm×592mm
3号
297mm×420 mm
4号
210mm×297 mm
图纸上要注明图头、图例、指北针、比例尺、标题栏及简要的图纸设计内容 的说明。各种图例符号应符合国家《CJJ 67-95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简述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

简述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

简述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摘要:一、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概述二、园林种植设计的美学原则1.统一与协调2.对比与对称3.比例与尺度4.节奏与韵律三、园林种植设计的生态原则1.适地适树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平衡四、园林种植设计的实用原则1.功能性与实用性2.人体工程学3.场地适应性五、总结与展望正文:园林种植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体现了美学价值,又注重生态环保和实用功能。

在园林种植设计中,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一、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概述园林种植设计是在一定的场地范围内,根据设计目标和要求,有计划地配置植物,形成优美的景观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实现美学、生态和实用性的统一。

二、园林种植设计的美学原则1.统一与协调:在园林种植设计中,要使各种植物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避免杂乱无章的搭配。

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等特征,创造出协调的景观效果。

2.对比与对称:对比和对称是园林种植设计中常用的手法。

通过植物的高低、大小、形状等对比,可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对称布局则能营造出庄重、严肃的气氛。

3.比例与尺度:在园林种植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比例和尺度关系,使景观具有和谐、均衡的效果。

避免过大或过小的植物造成视觉不适。

4.节奏与韵律:通过植物的有序排列和变化,创造出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景观。

节奏和韵律的运用可以使园林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园林种植设计的生态原则1.适地适树: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

这样可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提高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

2.物种多样性:在园林种植设计中,要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同时,物种多样性也有助于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3.生态系统平衡:通过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避免单一物种过度繁殖,导致生态失衡和病虫害的发生。

四、园林种植设计的实用原则1.功能性与实用性:在园林种植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如防护、观赏、休闲等功能。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第1章绪论1.1 园林种植设计概念园林种植设计是在园林中安排、搭配植物材料,由园林植物和种植设计两个词组组成。

园林植物的概念很明确,指栽植、应用于园林绿地中,具有防护、美化功能,或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

包括木本的乔木、灌木、藤木、竹类及草本的花卉、地被、草坪。

种植设计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的概念,而与其相关的名词很多,如植物配置、植物配植、植物造景等,虽然内容都与种植设计有关,但还是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侧重点不同。

梁永基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中指出:“观赏植物配植即是按园林植物形态、习性、物候期和布局要求等进行合理搭配、种植的措施。

”朱钧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指出:“园林植物配置是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苏雪痕在《植物造景》中指出:“植物造景,顾名思义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这三个概念的共同点都是把植物材料进行安排、搭配,创造植物景观。

教材中出现的植物配植是各类植物之间的安排、搭配,突出的是植、栽植;而植物配置是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之间的安排、搭配,突出的是置、放置。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设,意为布置、筹划。

计,意为主意、策略、计划。

设计,意为在正式作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这就是说,设计即是为达到目的前的一个过程、措施、方法,是动态的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结果。

园林种植设计是根据园林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运用不同种类及不同品种的园林植物,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安排各种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

简单地说,即是营造、创建植物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

完美的园林种植设计,既要考虑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特性、植物与生境及其他植物间的生态关系,又要满足景观功能需要,符合艺术审美及视觉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营造优美舒适的园林植物景观及植物空间环境,供人们欣赏、游憩。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植篱造景设计:
几何型:
呈几何形状,其断面为矩形、梯形等,是最常见的 形式,需定期修剪。
建筑型:
设计成城墙、拱门等式样,用于中、高篱和树墙中。 选择常绿树种,定期修剪。
自然型:
多用于花篱、彩叶篱、果篱和刺篱中。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第三节 草本花卉植物造景设计
整理课件
一、花池
定义:
由草皮、花卉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图案画 面的地块称花池。
整理课件
2、组合花坛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3、综合花池
整理课件
二、花坛
定义:
外部平面轮廓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种以各 种低矮的观赏植物,配置成各种图案的花池, 称为花坛。
中心部分高,四周逐渐降低,倾斜面在5-10 度之间,边缘用砖、水泥等做几何矮边。
整理课件
1、独立花坛
定义:
内部种植观赏植物,外部平面具有一定几何形状 的花坛,可作局部构图主体,外形轮廓一般为几何形。
整理课件
1、密林的设计应用
指郁闭度高的树林景观,(70%-100%)。
单纯密林: 简洁、壮观,但层次单一,缺乏季相景观。
如水杉林、枫香林、桂花林、竹林等。 混交密林:
多层结构,不同树种以片状、块状混交组合。
整理课件
2、疏林的设计
郁闭度在40%-60%。多为单纯乔木 林。
根据景观功能和人为活动使用情况不同 分为: 疏林草地、疏林花地、疏林广场。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B、模纹花坛:
又称毛毡花坛、图案式花坛等,是采用不同色 彩的观叶或花叶兼美的植物组成,以精美图案纹样 为表现主题的花坛。
常用的植物种类:
植株矮小,萌蘖性强,枝叶细密,耐修剪。 小叶红、小叶绿、五色苋等。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一、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例如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荫,在解决蔽荫的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和市容美观的问题。

针对点不同,景观成形的效果就不相同。

二、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2.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人们欣赏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发挥每种园林植物的特点,则应根据园林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进行设计。

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种植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注意开辟透景线。

三、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按照园林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能够得到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四、要有合理的搭配和种植密度植物种植的密度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

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

如想在短期就取得好的绿化效果,种植距离可近些。

一般常用速生树和长寿树适当配植的办法来解决远近期过渡的问题。

植物种植设计应该注意植物相互之间的和谐,要渐次过渡,避免生硬。

还要考虑保留、利用原有树木,尤其是名木古树,可在原有树木基础上搭配别的植物。

五、全面考虑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香、形的统一、对比植物造景要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的不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使园林绿地的各个分区地段突出一个季节的植物景观。

在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段四季要有景可赏。

植物景观组合的色彩、芳香、植株、叶、花、果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主次分明,从功能出发,突出一个方面,以免产生杂乱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远期和近期的关系。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7
三、园林种植艺术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应使立地条件与植物生态习性相接近,做到 “适地适树”,
符合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2.艺术性:植物的形、色、姿态的搭配应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能够 做到植物形象优美,色彩协调,景观效果良好。
3.经济性: 苗木规格、价格档次与实际需要相吻合,量大的植物采用
5.结合性: 种植设计也要照顾到各方面的条件及要求,加强下 述几方面绿化的结合处理: ⑴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根据地方植物区划情况而定。 ⑵速生树与慢长树结合;即远近期效果的结合。
⑶“乔木、灌木、花卉、草坪、藤本”结合;
⑷地面、墙面、棚架、阳台、屋顶绿化结合。
( 两个 “五结合” )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9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23
一、树木配植形式与设计
5、群植:是指由 1个以上树种的多株树木栽植成混交风景树群的栽植方式。 (1)作用 :作园林主景或背景。表现树木群体美。 (2)选材: 要求树木形象多变化。 一般选用5-10个树种。
树木株数20-60株(不含矮小灌木) 。
(3)群植方式:单纯树群;混交树群。 (4)设计要点 按不等边三角形配植; 采用小块状混交方式; 要照顾到树种的光照习性。
3
第一节 概述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4
第一节 概述
一、园林植物种植的概念:
园林植物种植——也称植物造景、景观种植或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环
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
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 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尤其是生态效益,使自然环境得以改善。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5
第一节 概述
二、园林植物的美化功能: 1.隐蔽园界:使园景无边际,从而扩大园景空间。 2.空间分隔:分隔与联系并重,增加景深。 3.衬托景观:作山水、建筑景观的陪衬、烘托。 4.渲染色彩:以花色、叶色增加环境色彩效果。
5.香化环境:花香使环境芬芳迷人。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12
第二节 园林植物种植类型
一、树木配植形式与设计
二、绿篱与树木几何体设计
三、垂直绿化植物配植
四、花卉的种植设计
五、草坪的种植设计 六、水景植物种植设计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14
第二节 园林植物种植类型
一、树木配植形式与设计
园林树木的配植形式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和林植。
其中,孤植、丛植和群植主要用于配植自然式树木景观,列植主要用于
价格档次较低的,量少的重点植物用价格档次较高的。苗木数量的统 计要准确,做到 “花钱少,效果好” 。 4.实用性: 设计的植物种类来源有保证,最好在本地能直接采购到; 选用的植物种类能够适应本地的气候与水土条件;这样,设计成果容 易实,实用性强。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8
三、园林种植艺术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11
四、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3.混合式: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形式。它吸取规则式和自然式的
优点,既整洁清新、色彩明快的整体效果,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的自然景色;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其类型有: 自然式为主,结合规则式 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 规则与自然并重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c.树种混交方法:点状混交、块状混交与复层混交结合。 d.设计要点: 林缘:密闭与疏透结合,使林冠垂直成层,林缘线保持曲折。 林内:疏密结合,有林中空地。
林道处理:空间开合变化;道路自29
二、绿篱与树木几何体设计
绿篱、树墙是由树木密集栽种成长带状的种植形式,树木几何体则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35
(四)树木几何体设计
1.结构方式 修剪型 骨架加修剪型
束缚型
2.骨架型制作步骤 ⑴做骨架
⑵密植灌木
⑶编扎成型
⑷修剪平齐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37
三、垂直绿化植物配植
利用棚架、墙垣、阳台等竖向空间作为植物生长主要
空间的绿化形式,就叫垂直绿化。
(一)垂直绿化主要形式 1.棚架绿化 ⑴花架栽植:设计建造各类花架。 ⑵棚顶栽植:利用瓜果棚、车棚。 2.墙垣绿化 ⑴墙面绿化:栽植附壁的植物。 ⑵墙头绿化:植物搭在墙顶生长。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园林植物种植类型 第三节 植物造景艺术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1
第一节 概述
一、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二、园林植物的美化功能
三、园林种植艺术的基本原则
四、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2
第一节 概述
一、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27
风景林与园林草地的树木密度特征
类 别 密 疏 林 林 树木郁闭度 0.7 - 1.0 0.4 - 0.6 0.1 - 0.3 0.0 - 0.1 道路场地密度(%) 5 - 10 < 5 < 5 < 5
风景林
草 地
稀树草地 空旷草地
(4)单纯林设计:
a.造景特点 较雄伟壮观, 但也常显得单调,抗逆性稍差。 b.选材:应选树干直、观赏性强、生性强健、病虫害少的树种。 c.设计要点 使林内疏密变化,林缘线曲折; 使地面起伏,林冠线起伏;大苗高栽,小苗低栽,增大起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16
一、树木配植形式与设计
2、对植
两株树或两丛树布置在相对位置上成对应景观,就叫对植。对植树既 可以对称,也可以不对称。 (1)作用 作配景或夹景; 陪衬、烘托主景。
(2)选材:选形态有对应性的树种相同的植株。
(3)设计要点: 配植位置:大门、路口、主景两侧。 配植方法 规则式对植:对称方式。 自然式对植:不对称方式。
6
三、园林种植艺术的基本原则
1.园林种植要充分满足园林的性质和功能要求,与园林总体布
局相一致。
2.尽量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当植物种类。 3.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艺术文化,反映民族风格和地方放特色。 效法自然,小中见大 植物特征性格化,比拟与联想,创造意境
人的生活情趣和观赏要求
植物生态习性和风韵美 4.吸取西方园林植物造景的长处,发展我国的园林种植艺术。

双 双
120—160
120—160
50—80
80—100
50—75
行距40-60 100—150 32
150—200 >160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2.按观赏性分:
⑴常绿篱:用柏树类常绿针叶树或常绿阔叶灌木。 ⑵落叶篱:用落叶阔叶灌木如榆树、雪柳、水蜡树。 ⑶针叶篱:以针叶树木如桧柏、千头柏等做绿篱。 ⑷彩叶篱:用色叶灌木如紫叶小檗、金叶女贞、变叶木。 ⑸图案篱:用矮绿篱在草坪上做成图案。 ⑹花篱:用花灌木,如麻叶绣球、木槿、四季桂等。
(二)绿篱类别及其植物选择 绿篱树墙类别的划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按下列两种方法进行。
1.按高度分:见下列表。
绿篱类型及其特征 类型 单双行栽种

单 双
高(cm)
10—50
50—120 50—120
宽(cm)
15—40
40—70 50—100
株距(cm)
15—30
30—50 行距25-50
矮篱
中篱 高篱 树墙
三、垂直绿化植物配植
(三)墙垣绿化栽植
1.植物选择:
⑴墙头:藤本与攀援、蔓性灌木;如常春油麻藤、金银花、
岩爬藤、凌霄、蔷薇、木香、迎春(下垂)、天门冬(下垂)
⑵墙面:用附壁藤本植物。如爬墙虎、岩爬藤、常春藤、络石等。
2.种植槽设计:宽>0.45 m 、深>0.60 m 。 3.栽植株距 ⑴墙头:2-4 m 。 ⑵墙面:0.3-1.0 m 。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18
一、树木配植形式与设计
3、列植 按相等株距栽植树木成行列状,就是列植。 (1)作用 行道树栽植 栽植林带 作环境装饰 (2)选材: 选树形紧凑整齐的植株 要求植株大小一致 可选1-2个树种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20
一、树木配植形式与设计
3、列植 (3)列植的方式 单行列植 环状列植 顺行列植
⑶自由式整形绿篱(不规则地整形) ⑷造型绿墙(做骨架并修剪造型)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34
(三)绿篱树墙的设计
2.断面设计形式: ⑴横断面 标准断面:梯形、矩形、半圆形 变化断面:截角形、台层形、组合形 不正确断面:倒梯形、三角形 ⑵纵断面 标准断面:直条形、波浪形、城垛形 变化断面:折板形、锯齿形、组合形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39
三、垂直绿化植物配植
(二)棚架植物栽植
1.植物选择 ⑴木质藤本植物:如紫藤、常春油麻藤、
葡萄、岩爬藤、凌霄
⑵攀援状灌木:如木香、蔷薇、七姊妹
2.配植方法 ⑴栽植形式 a.单边列植
b.双边错行列植
⑵栽植株距:按棚架的柱距。一般为3.0-4.2m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40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25
一、树木配植形式与设计
5、林植:指园林树木按照较大的郁闭度要求,在较大面积地域中配 植成风景片林的栽植方式,即指风景林的栽植。 (1)作用 : 构成植物景区 作为园林背景
提供安静休息环境
(2)风景林的密度特征:根据风景林内部树木的郁闭度(密度), 可将风景林分为密林与树林两类,其具体的密度特征如下表。 (3)林植的方式 单纯林:单一树种构成片林。 混交林:2个以上树种混交成林。
体大、形美;如:雪松、香樟、榕树、七叶树。 季相色叶树;如银杏、黄连木、枫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