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污水系统异常处理措施
附1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生物处理系统在运行时会因进水水质、水量或运行参数的变化使微生物类群发生变化,并导致污泥性状恶化;处理设备也会因人为或自然因素而损坏。
我们在运行管理中要及时发现运行中的种种异常现象,迅速予以解决,使之长期达标运行。
1.污泥性状异常及解决对策(见附表1)活性污泥及生物膜是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降解有机污染的主体,正常的活性污泥应以菌胶团细菌为主所组成,并含有以钟虫类为主的多种微型生物,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当进入二沉池后沉降凝聚性能良好,能很快进行泥水分离。
2.水质测定中异常现象及解决对策(见附表2)在平时的日常运行管理中,我们应定时对进水的水质及活性污泥的性状测定,当发现异常现象时要及时调整,使之早日恢复正常运行3.工业废水处理中生产不正常时的运行对策生物处理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废水中不稳定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稳定的无机物。
为了保持微生物的活力,必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在连续、均衡的进水和充氧条件下,微生物可具有最大的活力,保持最隹的处理效果。
由于废水处理装置常常会受到市场问题、原材料问题、厂里设备检修问题、厂休或节假日停产等问题造成不定期、不规则的指令性停工,与之相应,造成了废水处理不正常。
较长时间的断水(废水)和较长时间的不曝气,会使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异氧微生物不断死亡。
如果恢复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开车时曝气池内会发黑发臭,1—2d内处理效率呈规律性下降。
如果采用断废水后继续曝气的措施,虽然污泥不再发黑发嗅,但污泥中微生物因内源代谢而下断减少,一旦恢复进水,处理效果同样不隹。
为此,需寻找在停工断水或水量不足时合适的运行方法。
⑴间歇曝气法利用调节池间断进水、间歇曝气,转转停停,交替运行。
根据调节池中贮水量及断水时间,确定间歇进水次数和进水量,按设计要求(进水量及曝气量),间歇运行。
这样不会因过曝气而破坏污泥结构;而当溶解氧和营养物质消耗到临界状态时,下一曝气周期又开始,又不因停止曝气而出现厌氧状态。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活性污泥是一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它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然而,随着活性污泥运行时间的延长,污泥中的微生物会逐渐老化,影响处理效果,这就需要对活性污泥老化进行分析判断和控制。
一、活性污泥老化的表现1. 污泥结构松散: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越来越少,污泥变得松散,容易被气泡带走,从而影响沉降性能。
2. 污泥颜色变暗:老化的活性污泥会表现出颜色变暗的特点,说明其中的微生物活性降低。
3. 污泥比容增大:由于老化微生物的死亡和溶解,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下降,污泥比容增大。
二、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1. 长期运行:活性污泥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影响其除污性能。
2. 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活性污泥系统中,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也会导致微生物老化。
3. 毒性物质的影响:废水中的毒性物质会抑制活性污泥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加速其老化。
三、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方法1. 污泥理化性质检测:包括污泥的比容、颜色、颗粒度等参数检测,从而判断污泥的老化程度。
2. 水质分析:监测活性污泥出水的水质参数,如COD、NH3-N、TP等,分析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
3.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评估活性污泥的新陈代谢能力。
四、活性污泥老化的控制方法1. 混能搅拌:采用混能搅拌设备,加强对活性污泥的混合和悬浮,促进微生物代谢活动。
2. 曝气系统改造:提高曝气系统的氧气输送效率,增加氧气的溶解量,促进微生物的氧化代谢。
3. 排泥系统优化:优化活性污泥的排泥系统,及时去除老化污泥,减少对系统的影响。
通过对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活性污泥老化的监测和控制是污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活性污泥中毒的处理措施
活性污泥中毒的处理措施
在生物处理系统出现中毒症状后,首先应通过现象观察,借助理化分析手段,判明中毒的原因是由进水重金属超标导致,应对症下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污水处理厂一般采取外部和内部两项措施予以应对,具体如下。
1.外部措施
1)向上级报告水质异常情况
污水处理厂发现进水异常后,启动水质异常应急预案,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辖区环保部门。
2)辖区污染源调查
污水处理厂向上级报告水质异常情况后,应立即安排人员对厂外泵站的进水和厂内进、出水进行24h 留样。
组织管线人员对厂外管网的污水进行多次采样,并根据进水异常的特点对辖区污染源尤其是排污大户企业的污水进行重点排查、采样,以确定具体的污染源,掌握
第一手资料,为厂内生产调控提供依据。
3)配合环保局督查
污水处理厂应积极争取辖区环保局的支持,并提供力量配合其开展督查工作,制止企业超标排污行为,尽快在最短时间使污水处理厂进水恢复正常,符合相关标准,为污水处理厂内部工艺调控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内部措施
污水处理厂在采取外部措施的同时,应根据进水水质异常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对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控制,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1)进水量调整
在进水异常事件发生后,控制进水泵房的进水,根据异常程度采用少进水或间歇进水,在保证管道污水不溢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进水量,以防止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进一步毒害生化系统中的微生物,加长生物系统恢复进程。
2)增加水质化验频次。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故障解答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故障解答(一) 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市政污水,发生污泥膨胀,SVI>400,决定在曝气池前端分隔设厌氧选择器。
由于这方面的经验少,想搞清楚,如果把选择器设大一些,会有什么不好的吗? 我们现在设厌氧选择器站总生化池体积所谓25%, 回流污泥与污水的接触时间大约为1小时。
解答:1.市政污水发生丝状均膨胀,不太多见,因为市政污水成分合理,不像工业废水成分单一而更易发生膨胀。
2.增设前段厌氧池,的确是比较好的控制丝状菌的方法。
3.单从工艺上谈,自然设置大一点为好!从您提供的资料来看,生化池停留时间是4小时,好像短了点,如果污泥负荷较高的话,建议放大该厌氧选择器。
(二) 污水处理中,为什么沉淀池出水会带绿色?池塘的水也是带绿色。
原因应该差不多吧!解答:我想池塘水带绿色,绝大部分情况下是藻类所致。
废水的话,处理水达标排放,也会有诸如小球藻等游动型藻类滋生,使出水带色,当然,由于源水带色,而使出水带色的情况也很常见,如印染厂废水、纸厂涂布废水等带色废水。
(三) 我们现在的污水暂时能达标,但是这是因为我们的管网还在建设,现在的进水很大部分都是修管网排过来的地下水,一小部分生活污水只来源于一所大学,所以进水的BOD很底。
我们的设计进水是2.5万吨/日,现在的进水量根本不能满足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工艺要求,日进水量大概就在8000方,现在如果不看SV30,水是能达标,但是曝气池里好象没污泥,想到3月份或4月份管网建设完成,城市大部分污水进来,没有污泥,担心达不到标,如果SV30能有个10% ,我也没那么担心,但是现在2个月过去了,还是只有2%,而且用马铁炉烘后发现,有机成分只占做SV30污泥的20%左右,剩余的全是无机物质或惰性物质,这样的污泥对于3或4月份进来的污水能否有效,真是让人怀疑啊。
解答:1.有的调查工作还是需要的,比如您的外围管网建成后进水量、水质,需要有第一手参考资料,这样您才能调控好您的生化系统来迎接进水。
污水处理厂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解析
污水处理厂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解析一、活性污泥部分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
当活性污泥变质时,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增高,污泥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稀少,颜色也有异变。
此即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主要是由于大量丝状细菌(特别是球衣细菌)在污泥内繁殖,使泥块松散,密度降低所致;也有由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的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不但发生率高,发生普遍,而且一旦发生难以控制,通常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
针对污泥膨胀,各方面的理论很多,但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多相互矛盾,这给污水处理工作者造成很大的麻烦。
污水中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营养物,水温高,pH 值较低等都易引起污泥膨胀。
为防止污泥膨胀,首先应加强操作管理,经常检测污水水质、曝气池内溶解氧、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进行显微镜观察等。
结合我们自主研发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智能分析工作站(见附件),将从污泥膨胀的内在因素着手,整理出几种较为成熟且有普遍意义的观点,并归纳一下污泥膨胀控制的一般方法。
总结以下几点:1、污泥负荷(F/M)对污泥膨胀的影响2、溶解氧浓度对污泥膨胀的影响3、其它方面对污泥膨胀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方式:1、缺氧、水温较高可加大曝气量,或者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亦可降低MLSS 值使得需氧量减少等2、F/M污泥负荷率过高,可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可停止进水。
3、缺乏氮、磷等营养物,可投加硝化污泥液,或氮磷等成份。
4、保持池内足够的溶解氧对于高负荷的生化系统特别重要, 一般至少应控制DO>2mg/L。
5、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帮助凝聚,刺激菌胶团的生长。
6、应急措施主要方法是投加药物增强污泥沉降性能或是直接杀死丝状菌。
投加铁盐铝盐等混凝剂可以直接提高污泥的压密性保证沉淀出水。
另外,投加一些化学药剂,如氯气,加在回流污泥中也可以达到消除污泥膨胀现象。
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相关推荐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种种异常情况,造成处理效果降低,污泥流失,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异常现象和解决措施。
1、混合液溶解氧不足现象:活性污泥呈灰黑色,污泥发生厌氧反应,污泥中出现硫细菌,出水水质恶化。
原因:①负荷量增高;②曝气不足;③工业废水的流入等。
对策:①控制负荷量;②增大曝气量;③切断或控制工业废水的流人。
2、SV值异常(1)污泥沉淀30~60min后呈层状上浮(污泥上浮),多发生在夏季。
原因:硝化作用导致在二沉池中被还原成N2,引起污泥上浮。
对策: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HRT;减少曝气量。
(2)在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微小絮体,出水透明度下降。
原因:污泥解体,曝气过度;负荷下降,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
对策:减少曝气;增大负荷量。
(3)泥水界面不明显。
原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流入,使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污泥形成的絮体性能较差。
对策:降低负荷;增大回流量以提高曝气池中的.MLSS,降低F/M值。
3、SVI值异常原废水水质的变化和运行管理不善都会使SVI异常。
4、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在二沉池中不能正常沉淀下来,SVI异常增高,可达400以上。
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两种。
(1)因丝状菌异常增殖而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
主要的丝状菌有球衣菌属、贝氏硫细菌、以及正常活性污泥中的某些丝状菌如芽孢杆菌属、某些霉菌等。
(2)因黏性物质大量积累而导致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当出现污泥膨胀时,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1)杀灭丝状菌,如投加氯、臭氧、过氧化氢等的药剂。
(2)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投加絮凝剂如硫酸铝等。
(3)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实性,投加黏土、消石灰等。
(4)加大回流污泥量并在其回流前进行再生性曝气。
(5)使废水经常处于好氧状态,防止厌氧反应的发生,如预曝气。
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解决方案
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的问题解决方案在污水处理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或是希望污泥浓度能有所提升,但往往效果不佳。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呢?一般活性污泥浓度MLSS提升困难有以下两种情况:1、污泥没有达到各项控制指标的情况下,提升困难即主要是针对活性污泥控制指标中的SV30,食微比、MLSS。
以传统活性污泥法来看,通常控制SV3015%,MLSS值在1100-2500mg/L,F/M值在0.08以上。
如果没有能够达到指标的控制参考值,可认为其是有调整提升能力的,也有必要提升浓度。
2、在符合各项控制值的条件下,提升困难对于污泥符合工艺参考值要求的,如若污泥浓度提升困难,需重点分析是否有必要进行提升。
提升困难原因及应对方法1、曝气过度,溶氧值控制过高曝气过度对活性污泥浓度提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活性污泥提升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细菌容易被过量的曝气所氧化,使得浓度无法进一步提升。
2、营养剂投加不足保证营养剂的合理量投加,通过对出水水质的营养剂残余检测来判断营养剂投加是否充足比较有效。
3、进水底物浓度太低4、进流水中含有过量的有毒或抑制类物质应对这一情况,需要对蓄积在污泥内的有毒或惰性物质通过排泥及时排出。
对应各工艺参数表现1、溶氧值在污泥浓度提升困难时,需考虑溶氧值,当溶解氧值超过6mg/L时,可认为这样的溶氧长期存在会抑制活性污泥的进一步增长。
2、食微比在提升困难时,需要第一个进行确认的就是该项指标。
如果F/M值低于0.03,会发现即使不排泥也很难提升污泥浓度。
3、营养剂不足是否充足,可通过检测生化池出水氮磷含量予以确认。
控制出水含磷0.4mg/L,氨氮4mg/L 即可。
但当检测的含磷低于0.1mg/L,氨氮低于1mg/L,就不支持活性污泥浓度进一步提升。
问答交流实例问题1:加营养剂能否加快提高MLSS。
回答:营养剂一般指的是氮、磷的补充,因为不是微生物的主食(BOD),所以,不会加快提高MLSS,当然如果处理水主食充裕,但是,氮和磷不足的话(通常出现在工业废水),可以通过补充营养剂来间接加快提高MLSS。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系统常见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详解
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污泥性状异常、污泥膨胀及其异常出水中悬浮固体(ESS)的多少会极大地影响到处理的效果。
由于进水中SS大部分已通过格栅、沉砂、初沉等预处理工艺而被去除,残留的少量SS在进入曝气池后被活性污泥所吸附并构成了污泥的组成部分,因此ESS实际上系由外漂的污泥所组成,ESS的多寡与活性污泥的沉降凝聚性能以及二沉池的运行工况有关。
对正常的处理系统,ESS应小于30mg/L或仅占活性污泥浓度的0.5%以下,即曝气池中污泥质量浓度为2~4g/L时,ESS应为10—20mg/L。
若超过这一限度,即说明污泥性状不良,其往往是因大块或小颗粒污泥上浮及污泥膨胀所致。
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断断续续见有拳头大小污泥上浮。
引起大块污泥上浮有两种情况:a.反硝化污泥上浮污泥色泽较淡,有时带铁锈色。
造成原因是曝气池内硝化程度较高,含氮化合物经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被转化成硝酸盐,N03-—N浓度较高,此时若沉淀池因回流比过小或回流不畅等原因使泥面升高,污泥长期得不到更新,沉淀池底部污泥可因缺氧而使硝酸盐反硝化,产生的氮气呈小气泡集结于污泥上,最终污泥大块上浮。
改进办法:加大回流比,使沉淀池污泥更新并降低污泥池泥层;减少泥龄,多排泥以降低污泥浓度;还可适当降低曝气池的DO水平。
上述措施可降低硝化作用,以减少硝酸盐的来源。
b.腐化污泥腐化污泥与反硝化污泥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泥色黑,并有强烈恶臭。
产生原因为二沉池有死角,造成积泥,时间长后,即厌氧腐化,产生H2S,C02,H2等气体,最终使污泥向上浮。
解决办法为消除死角区的积泥,例如经常用压缩空气在死角区充气,增加污泥回流等。
对容易积泥的区域,应在设计中设法予以改进。
②小颗粒污泥上浮小颗粒污泥不断随出水带出,俗称漂泥。
引起漂泥的原因大致可分如下几种:a.进水水质,如pH值、毒物等突变,使污泥无法适应或中毒,造成解絮。
b.污泥因缺乏营养或充氧过度造成老化。
c.进水氨氮过高、C/N过低,使污泥胶体基质解体而解絮。
遇到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有什么解决方法
遇到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有什么解决方法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处理过程出现了问题,可能导致废水的处理效果下降或者系统运行出现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活性污泥系统异常以及解决方法:1.污泥沉降异常:污泥沉降异常是指污泥在系统中沉降速度变慢或者完全不沉降。
这可能是由于过度拔节、过度膨胀、污泥浓度过高或者污泥细菌活性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适当增加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氧气供应,减少污泥的负荷,加强污泥的曝气以增加氧气供应,或者添加剂来改善污泥细菌的活性。
2.污泥脱水异常:污泥脱水异常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泥脱水效果下降或者存在脱水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污泥浓度过高、污泥成分变化、污泥颗粒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增加或调整污泥的絮凝剂投加量,调整污泥浓度、颗粒大小,或者使用机械加工方法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3.污泥气味异常:污泥气味异常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产生了刺鼻、难闻的气味。
这可能是由于污泥中存在硫化物、硝化物、氨或者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产生的。
解决方法包括添加氧化剂来降解有机物,添加酸或碱来调节污泥的pH值,消除硫化物和硝化物的产生,以及适当控制污泥的温度和湿度等,以减少气味的产生。
4.污泥损耗异常:污泥损耗异常是指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泥的浓度和数量出现快速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污泥中损失了一部分固体物质,或者系统中有异常的流量导致了污泥的损耗。
解决方法包括审查系统中的流量平衡和化学物质利用情况,修复任何产生污泥损耗的问题,并适当调整废水的进水流量和负荷,以保持污泥的稳定性。
5.活性污泥系统厌氧状态异常:活性污泥系统需要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交替进行,以完成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如果系统中厌氧状态异常,可能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下降,甚至出现系统堵塞现象。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系统中的氧气供应是否足够,适当调整污水的进水流量和负荷,以及优化污泥的曝气和搅拌等设备,以确保厌氧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活性污泥慢性中毒及其应对措施
活性污泥慢性中毒及其应对措施一、活性污泥慢性中毒概述活性污泥是生物处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的效果。
然而,在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可能会受到各种有害物质的影响,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慢性中毒现象。
本文将重点探讨活性污泥慢性中毒的现象、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解救措施。
二、活性污泥慢性中毒现象活性污泥慢性中毒的主要表现包括:活性污泥的沉降比降低,原后生动物死亡。
活性污泥粗大的菌胶团发生解体,变细变小。
水中有不少无法沉降的细小颗粒。
溶解氧DO逐渐上升,有机物的除去率逐渐下降。
出水检测发现COD浓度不断升高,这是因为水中混合了大量解体了的活性污泥,导致出水浑浊。
三、活性污泥慢性中毒影响因素活性污泥慢性中毒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1.有毒物质种类和浓度: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浓度直接影响到活性污泥的性能。
常见的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硫化物等。
2.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有毒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同时微生物的数量也会影响其对有毒物质的吸附和降解能力。
水温、pH值、溶解氧等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其对有毒物质的吸附和降解能力。
3.进水流量和负荷:进水流量和负荷过高会导致有毒物质在活性污泥中快速积累,从而对其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四、活性污泥慢性中毒的解救措施针对活性污泥慢性中毒的现象和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解救措施:1.降低进水中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物质的浓度:通过预处理或改变进水方式等措施,降低进水中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物质的浓度,减轻对活性污泥的毒性影响。
2.降低进水量:通过降低进水流量,减少有毒物质在活性污泥中的积累速度,从而减轻对活性污泥的毒性影响。
3.优化运行参数:通过调整曝气量、搅拌强度等运行参数,改善活性污泥的吸附和降解能力,从而减轻对活性污泥的毒性影响。
4.添加外源性电子供体:对于一些难降解有毒物质,添加外源性电子供体可以加速其降解速率,从而减轻对活性污泥的毒性影响。
微生物系统异常及解决对策
污泥过滤困难
污泥解絮
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置
污泥脱水后泥饼松
有机物腐败
及时处置污泥
凝聚剂加量不足
增加剂量
生化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
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
加消泡剂
生化池泡沫茶色或灰色
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提高进水pH值
生化池水样上清液浑浊,出水水质差
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生化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表面
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发菌过量生长,进水中洗涤剂含量过高
清楚浮渣,避免浮渣继续留在系统内循环,增加排泥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浑浊,水质差;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
水质成分及浓度变化过大;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废水中含毒物或PH值不适
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一览表
异常现象症状
分析及诊断
解决对策
生化池有臭味
供氧不足,DO值低,出水氨氮有时候较高
增加供氧,使DO值高于2mg/L
污泥发黑
DO,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
增加供氧或加大回流污泥量
污泥发白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
如有污泥膨胀,参照膨胀对策
进水pH值过低,pH<6,丝状霉菌大量生成
增加排泥
微生物系统异常及解决对策
正常的活性污泥应以菌胶团细菌为主所组成,并含有以钟虫类为主的多种微型生物,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沉降凝聚性能良好,在沉淀的过程中能很快的进行泥水分离。下表列出了运行时出现异常现象的症状、原因及解决对策,改造期间若出现下述问题,运行人员将第一时间调整工艺参数,保证出力能力和出水水质。
活性污泥常见问题-重点
1.平常,在课本中讲到活性污泥法MLSS时说应该控制在2000~3000mg/L。
但是工程上好像有时要远小于课本上说的,这是源于什么呢?答: MLSS具体定多少,完全取决于F/M值;所以,MLSS值不应该是固定的,与入流污废水底物浓度及系统调整(指进水含有难降解、高SS值等情况的事前应对)有关;同时,需要考虑MLSS值中的有效成分,从而能够综合评估。
2.为了观测污水处理状况,镜检是必须的!那么,在检测时,lml液体里观测到多少个微生物(鞭毛虫、线虫、钟虫、轮虫)才能说明运行效果好?或运行效果差呢?答:个数不是关键,因为它会随MLSS值、气温、进水成分而波动;重点是种群比例是否协调,另水质处理好坏不是单个指标决定的,需要综合其他指标考虑,从而增强判断的准确性。
3.在生化处理时,对于一些无机离子比如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答:具体数据不详,由于微生物具备被驯化作用,故无机盐进水浓度是否会对活性污泥造成冲击,尚要考虑活性污泥被驯化程度、MLSS浓度、接触时间等;为此通过出水效果来判断单套系统对无机盐的承受能力比较可行。
4.工业废水在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时,应该不应该控制进入的有机物浓度,大概在那个范围?答:完全取决于你对出水的要求,如果接触氧化后直接排放,应该要控制进水有机物浓度的,此浓度控制多少取决于你的接触氧化池去除效率,可以在运行中积累数据得出你的接触氧化池处理效率,以此判断其可能的最大抗有机负荷能力。
5.我现在进水量3.5方每小时,UASB出水不稳定,在1000~1800间,氯离子在9000mg/L左右,进好氧池后,每小时加自来水2.5方,同时加面粉75kg,好氧池两个,每个池子有效容积100方,生物可以见少量钟虫,好氧A池sv32%(厌氧出水带泥)好氧B池sv20%出水在650左右,我感觉就是培养不起来,去除率不高,怎么回事? 答:1、既然UASB出水已经很高了,就不要在好氧区投加面粉了。
活性污泥异常问题及解决办法
活性污泥异常问题及解决办法
1、污泥不增长或减少的现象
污泥量长期不增加或增加后很快又减少了,主要原因有:
(1)污泥所需养料不足或严重不平;
(2)污泥絮凝性差随出水流失;
(3)过度曝气,污泥自身氧化。
解决办法:
(1)提高沉淀效果,防止污泥流失,如污泥直接在曝气池静止沉淀,或投加少量絮凝剂。
(2)投入足够的营养,或提高进水量,或外加营养(补充C、N或P),或高浓度易代谢废水;
(3)合理控制曝气量,应根据污泥量、曝气池溶解氧浓度来调整。
2、溶解氧过高或过低
(1)DO过高,可能是因为污泥中毒,或培训初期污泥浓度和污泥负荷低;
(2)DO过低,可能是排泥量少曝气池污泥浓度过高,或污泥负荷过高需氧量大。
解决办法:
遇到此类问题应调节进水水质、排泥量、曝气量等。
3、污泥解体
水质浑浊、絮体解散、处理效果降低即是污泥解体现象,运行中出
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1)污泥中毒,微生物代谢功能收到损害或消失,污泥失去净化活性和絮凝活性。
(2)多数情况下为污水事故性排放造成,应在生产中予以克服,或局部进行预处理;
(3)正常运行时,处理水量或浓度长期偏低,而曝气量仍为正常值,出现过度曝气,引起污泥多度自身氧化,菌胶团絮凝性能下降,污泥解体,进一步污泥可能会部分或完全失去活性。
解决办法:
应调整曝气量或运行部分曝气池。
污水处理系统故障的紧急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系统故障的紧急解决方案
问题描述
污水处理系统故障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因此需要紧急解决方案来处理这些问题。
解决方案
针对污水处理系统故障,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紧急解决方案:
1.立即停止系统运行:如果系统出现故障,首先应立即停止系统运行,以防止进一步的问题和损坏。
2.检查并修复故障设备:仔细检查系统中的设备,确定哪些设备出现了故障。
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清理管道和滤网: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管道和滤网可能会堵塞,导致水流受阻。
定期清理和维护这些部件,以确保水流畅通。
4.加强监控系统:安装有效的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污水处理系
统的运行状况。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修复。
5.定期维护: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洗设备、更换滤网和检查管道连接。
这样可以预防潜在的故障和问题。
6.备用设备和备件:为污水处理系统准备备用设备和备件,以备不时之需。
这样可以在设备故障时快速替换,减少停机时间。
7.培训员工: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故障排除的效率和准确性。
8.与专业公司合作:如果故障无法自行解决,建议与专业的污水处理公司合作。
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总结
污水处理系统故障可能对环境和卫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的紧急解决方案。
通过停止系统运行、修复设备、清理管道和滤网、加强监控系统、定期维护、备用设备和备件、员工培训以及与专业公司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污水处理系统故障并预防未来的问题。
活性污泥异常问题及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异常问题及处理⽅法1、物理性质异常的分析控制⽅法1)在运⾏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产⽣原因:1.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量繁殖,菌胶团⽣长不良;2.PH值⾼或过低,引起丝状菌⼤量⽣长,污泥松散,体积偏⼤;解决办法:1.按营养配⽐调整进⽔负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数⽇污泥颜⾊可以恢复。
2.调整进⽔pH值,保持曝⽓池pH值在6~8之间,长期保持PH值范围才能有效防⽌污泥膨胀。
2)在运⾏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产⽣原因:曝⽓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成FeS解决办法:增加供氧量或加⼤回流污泥,只要提⾼曝⽓池溶解氧,10多⼩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3)化验过程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度升⾼产⽣原因:缺乏营养或⽔温过低,污泥⽣长不良,⼤量污泥解絮解决办法:增加负荷均衡营养,提⾼⽔温,改善污泥⽣长环境。
4)曝⽓池内产⽣⼤量⽓泡产⽣原因:进⽔负荷过⾼,冲击负荷较⼤,造成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泡上使⽓泡发粘不易碎,因此⽔⾯积存⼤量⽓泡。
解决办法:减少进⽔,稍微加⼤回流污泥量,稳定⼀段时间后⽓泡减少系统逐渐正常。
5)曝⽓池产⽣茶⾊或灰⾊泡沫产⽣原因:污泥⽼化,泥龄过⾼,解絮后的污泥附于泡沫上解决办法:增加排泥,逐渐更新系统中的新⽣污泥,污泥的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天时间,期间要控制好运⾏环境,保证新⽣污泥有较强的活性(保证溶解氧在1.0~3.0内的稳定⽔平,营养物质⽐例要均衡,适当投加营养盐)。
6)沉淀池有⼤块⿊⾊污泥上浮产⽣原因:1.沉淀池有死⾓,局部积泥厌氧,产⽣CH4、CO2,⽓泡附于污泥粒使之上浮,出⽔氨氮往往较⾼;2.回流⽐过⼩,污泥回流不及时使之厌氧解决办法:1.若沉淀池有死⾓,可以保持系统处于较⾼的溶解氧状态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根本解决需要对死⾓进⾏构造上的改造才能实现。
2.加⼤回流⽐,防⽌污泥在沉淀池停留时间太长。
7)沉淀池泥⾯过⾼,并且出⽔悬浮物升⾼产⽣原因:1、负荷过⾼,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影响污泥沉淀性能,沉降效果变差。
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对策
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对策由于工艺控制不当,进水水质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变化等原因会导致污泥膨胀、生物相异常、污泥上浮、生物泡沫出现等生物异常现象,这些问题如不立即解决,最终都会导致出水质量的降低。
1.污泥膨胀及其控制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常见的一种异常现象,系指活性污泥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产生沉降性能恶化,不能在二沉池内进行正常的泥水分离,污泥随出水流失。
发生污泥膨胀以后,流出的污泥会使出水SS 超标,如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污泥继续流失会使曝气池的微生物量锐减,不能满足分解污染物的需要,从而最终导致出水BOD5也超标。
活性污泥的SVI值在100左右时,其沉降性能最佳,当SVI超过150时,预示着活性污泥即将或已经处于膨胀状态,应立即予以重视。
在沉降试验中,如发现区域沉降速度低于0.6m/h,也应引起重视。
在活性污泥镜检中,如发现丝状菌的丰度逐渐增大,至(d)级时,应予以重视,至(e)级时,污泥处于膨胀状态。
丝状菌丰度至(f)级,说明污泥处于严重膨胀状态。
污泥膨胀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
前者系活性污泥续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的膨胀;后者系菌胶团细菌本身生理活动异常产生的膨胀。
(1)丝状菌膨胀的存在条件及成因正常的活性污泥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丝状菌,它是形成活性污泥絮体的骨架材料。
活性污泥中丝状菌数量太少或没有,则形不成大的絮体,沉降性能不好;丝状菌过度繁殖,则形成丝状菌污泥膨胀。
在正常的环境中,菌胶团的生长速率大于丝状菌,不会出现丝状菌过度繁殖;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丝状菌由于其表面积较大,抵抗环境变化的能力比菌胶团细菌强,其数量超过菌胶团细菌,从而过度繁殖导致丝状菌污泥膨胀。
引起环境条件变化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 进水中有机物质太少,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污水处理厂运行异常时的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厂运行异常时的处理方法
1.首先,应及时发现和分析异常情况。
定期进行巡检和监测,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水质指标等,有问题应及时报告。
2.根据异常情况的不同,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当出现设备故障时,应迅速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当处理效果降低时,应进行处理工艺的调整。
可以适当增加药剂投加量、延长处理时间、增加曝气设备运行时间等,以提高处理效果。
4.对于污泥处理方面的异常情况,应及时清理和处理污泥,确保污泥处理设备正常运行。
可以采取增加污泥的浓缩、脱水等措施,以减少污泥的处理量。
5.针对水质指标的异常情况,应优化处理工艺。
例如,当出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时,可以增加沉淀池的容积,增加悬浮物的沉淀时间。
6.在异常情况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护措施。
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人身伤害或环境污染。
7.同时,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8.在处理异常情况时,应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沟通和合作。
向相关部门报告异常情况,并及时获得专业意见和支持。
9.异常情况的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记录和总结。
将异常情况和处理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查阅和参考。
在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异常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但只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恢复正常运营并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以应对各种异常情况。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它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但同时,活性污泥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问题一:负荷波动导致处理效率降低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效率与负荷有关,当负荷波动较大时,微生物无法适应,并可能引起系统崩溃,从而导致处理效率降低。
解决措施:为了避免负荷波动对处理效率的影响,可以增加反应器的容量,提高系统的缓冲能力,同时可以采用控制进水水质、保持进水水质稳定等手段,减少负荷波动。
问题二:微生物过多或过少导致污泥沉降难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关键在于微生物,微生物生长不平衡或死亡过多会使污泥产生过多的胶质物,从而导致污泥沉降难。
解决措施:为了保持微生物数量的平衡,可以采用完善的操作控制、定期清洗曝气器、控制进水水质平衡等方法,同时可以引入一些支持菌种,维持好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的平衡。
问题三: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氧气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所必需的,缺乏氧气会导致微生物无法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从而影响处理效率。
解决措施:为了保证氧气供应的充足性,可以增加曝气器的数量和体积,改进气体配送系统等手段,提高供氧效果,同时要注意调节曝气泡的大小和频率,使氧气均匀地分布在反应器内。
问题四:pH值过高或过低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污水的pH值对微生物代谢活动影响很大,pH值过高或过低会使微生物活性降低,从而影响处理效率。
解决措施:为了避免pH值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可以采用控制进水pH值的方法,如在进水前加入中和剂或酸碱调节剂,同时建立pH值监测系统,及时调节pH值。
问题五:异物进入反应器导致故障异物的进入会导致反应器内部的运转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处理效率,甚至引起系统崩溃。
解决措施:为了避免异物进入反应器,可以设置一些安全措施,例如设置网状过滤装置、安装闸门等,同时人员操作也应严格遵循操作要求,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操作失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污泥性状异常、污泥膨胀及其异常
出水中悬浮固体(ESS)的多少会极大地影响到处理的效果。
由于进水中SS大部分已通过格栅、沉砂、初沉等预处理工艺而被去除,残留的少量SS在进入曝气池后被活性污泥所吸附并构成了污泥的组成部分,因此ESS实际上系由外漂的污泥所组成,ESS的多寡与活性污泥的沉降凝聚性能以及二沉池的运行工况有关。
对正常的处理系统,ESS应小于30mg/L或仅占活性污泥浓度的0.5%以下,即曝气池中污泥质量浓度为2~4g/L时,ESS应为10—20mg/L。
若超过这一限度,即说明污泥性状不良,其往往是因大块或小颗粒污泥上浮及污泥膨胀所致。
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断断续续见有拳头大小污泥上浮。
引起大块污泥上浮有两种情况。
a.反硝化污泥上浮污泥色泽较淡,有时带铁锈色。
造成原因是曝气池内硝化程度较高,含氮化合物经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被转化成硝酸盐,N03-—N浓度较高,此时若沉淀池因回流比过小或回流不畅等原因使泥面升高,污泥长期得不到更新,沉淀池底部污泥可因缺氧而使硝酸盐反硝化,产生的氮气呈小气泡集结于污泥上,最终污泥大块上浮。
改进办法是:加大回流比,使沉淀池污泥更新并降低污泥池泥层;减少泥龄,多排泥以降低污泥浓度;还可适当降低曝气池的DO水平。
上述措施可降低硝化作用,以减少硝酸盐的来源。
b.腐化污泥腐化污泥与反硝化污泥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泥色黑,并有强烈恶臭。
产生原因为二沉池有死角,造成积泥,时间长后,即厌氧腐化,产生H2S,C02,H2等气体,最终使污泥向上浮。
解决办法为消除死角区的积泥,例如经常用压缩空气在死角区充气,增加污泥回流等。
对容易积泥的区域,应在设计中设法予以改进。
②小颗粒污泥上浮小颗粒污泥不断随出水带出,俗称漂泥。
引起漂泥的原因大致可分如下几种。
a.进水水质,如pH值、毒物等突变,使污泥无法适应或中毒,造成解絮。
b.污泥因缺乏营养或充氧过度造成老化。
c.进水氨氮过高、C/N过低,使污泥胶体基质解体而解絮。
d.池温过高,往往超过40℃。
e.机械曝气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
解决办法为弄清原因,分别对待。
在污泥中毒时,应停止有毒废水的进入;对缺乏营养、污泥老化和解絮污泥,需适当投加营养,采取复壮措施。
③污泥膨胀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时污泥的沉降性能转差、密度减轻、SVI值上升,污泥在二沉池沉降困难、泥面上升,严重时污泥外溢、流失,处理效果急剧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污泥膨胀。
它是活性污泥法工艺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a.丝状细菌的生理特点
比表面积大、沉降压缩性能差;耐低营养;耐低氧;适合于高CAN的废水;某些丝状菌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如贝氏细菌、发硫细菌必须在废水含有还原性硫化物时才能大量生长。
b.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方法
采用化学药剂杀灭丝状菌丝状菌因与环境接触表面积大,故对药物较为敏感,在加药剂量合适时,可做到既杀灭丝状细菌,又不至于过多地损伤菌胶团细菌,在丝状菌明显受到抑制后,即可停止加药,并投加营养,采取适当复壮措施。
常用的药物及剂量如下:
漂白粉量按有效氯为MLSS的0.5%-0.8%投加;
投加液氯或漂白粉,使余氯为lmg/L时球衣菌经30min死亡;余氯为5mg/L时,球衣菌经120min 死亡;
加废碱液使曝气池pH值上升至8.5-9.0,维持一段时间后,镜检可见丝状菌萎缩、断裂。
上述方法在生产中应用时,最好先通过小样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投加量。
由于微生物具有较强
的变异能力,在多次使用同一药物后,丝状菌往往会产生适应性,并导致方法的失败。
改变进水方式及流态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CMAS)处理废水容易引起污泥膨胀。
经研究,采用推流式(PFR)或序批式(SBR)活性污泥法对抑制污泥膨胀有良好的效果。
控制曝气池的DO 采用推流式(PFR)或序批式(SBR)活性污泥法,使污泥交替经过厌氧、好氧状态。
菌胶团细菌能在厌氧、好氧交替的条件下摄取、转化和贮藏基质,从而竞争性地排斥了这一条件下该能力差的丝状菌。
调节废水的营养配比对因缺乏N、P而引起SVI值上升、造成污泥膨胀的处理系统,需在进水中追加N/P。
综合上述,在污泥发生膨胀时,应及时改变曝气池中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在有两大类微生物——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共存并相互竞争的污泥体系中,创造适合于菌胶团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丝状菌得不到优势生长,以达到改善污泥沉降压缩性能、控制或预防污泥膨胀的目的。
下表为污泥性状异常及分析。
(2)生物泡沫及其控制泡沫是活性污泥法运行中常见的现象。
泡沫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泡沫,另一种是生物泡沫。
化学泡沫是由污水中的洗涤剂以及一些工业用表面活性物质在曝气的搅拌和吹脱作用下形成的。
在活性污泥培养初期,化学泡沫较多,有时在曝气池表面会形成高达几米的泡沫山。
这主要是因为初期活性污泥尚未形成,所有产生泡沫的物质在曝气作用下都形成了泡沫。
随着活性污泥的增多,大量洗涤剂或表面物质会被微生物吸收分解掉,泡沫也会逐渐消失。
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污泥大量流失,导致F/M剧增,也会产生化学泡沫。
化学泡沫处理较容易,可以用水冲消泡,也可以加消泡剂。
较难处理的是生物泡沫,它是由称作诺卡氏菌的一类丝状菌形成的。
化学泡沫呈乳白色,而生物泡沫呈褐色,可在曝气池上堆积很高,并进入二沉池随水流走,产生一系列问题。
首先,生物泡沫蔓延至走道板上,使操作人员无法正常维护。
另外,生物泡沫在冬天能结冰,清理起来异常困难。
夏天生物泡沫会随风飘荡,形成不良气味。
诺卡氏菌极有可能成为人类的病原菌。
如果采用表曝设备,生物泡沫还能阻止正常的曝气充氧,使混合液D0降低。
生物泡沫还能随排泥进入泥区,干扰浓缩池及消化池的运行。
用水冲无法冲散生物泡沫,消泡剂作用也不大。
因为诺卡氏菌产生于活性污泥絮体内部,尝试用氯解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增大排泥,降低SRT,有时稍有效果,但只能去除世代期长的那部分诺卡氏菌。
生物泡沫控制的根本措施是从根源上人手,以防为主。
①生物泡沫的产生条件诺卡氏菌是形成生物泡沫的主要原因。
这种丝状菌为树枝状丝体,其细胞中蜡质的类脂化合物含量高达11%,细胞质和细胞壁中都含有大量类脂物质,有极强的疏水性,密度小。
诺卡氏菌在温度较高(高于20C)、富油脂类物质的环境中易大量繁殖。
含油及脂类物质较多或初沉池浮渣去除不彻底的人流污水,易产生生物泡沫。
夏天比冬天易产生生物泡沫。
大部分诺卡氏菌世代期都在9d以上,故超低负荷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更易产生生物泡沫。
②泡沫问题的诊断和控制与污泥膨胀一样,当出现泡沫时,应认真观察分析,确认泡沫种类及产生原因,对症下药,否则起不到控制泡沫的作用。
现象一在曝气池表面产生白色的、黏稠的空气泡沫,有时出现较大的浪花。
诊断程序如下:
如果在污泥培养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则系正常情况,不必注意。
随着污泥的增多,泡沫会自然消失。
在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中,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应首先检查MLVSS是否降低了。
如果由于二沉池出水造成污泥流失,导致MLVSS降低,则应分析流失原因并予以处理。
如果由于排泥过量导致MLVSS降低,则应减少排泥。
如果MLVSS未降低,则进行下述步骤。
检查污泥的耗氧速率SOUR。
如果SOUR降低了,则说明污泥中毒,应分析中毒原因并采取处理措施。
如果某些曝气池中有泡沫而其余池子没有,则应检查各池之间的配水是否均匀,进入各池的回流污泥分配是否均匀。
如果某一曝气池进入的污水多,而分配进去的回流污泥少,则该池易出泡沫。
现象二在曝气池表面形成细微的暗褐色泡沫。
诊断程序如下:
检查系统的负荷是否太低,泥龄是否太长,排泥是否不足。
该种泡沫一般系由污泥过氧化所致,一般不会发展到特别严重的程度,只有适当增大排泥,泡沫即可消失。
现象三脂状,暗褐色泡沫异常强烈,并随混合液进入二沉池。
诊断程序如下:
检查混合液种是否有丝状菌。
如果存在,多为由诺卡氏菌导致的生物泡沫。
如果有条件,也可进一步辨认诺卡氏菌。
此时,可以对产生的泡沫进行简单的清理,但主要精力应放在根源上。
首先对上游油脂类废水的排放要加强管理,其次要加强初沉池浮渣的清除,特别是乳状浮渣。
初沉池除去SS的功能以外,去除油脂类漂浮物质的功能应予以强化。
另外,还应重视沉砂池的除油功能,适当调节曝气量,以利于油水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