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田家四季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田家四季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田家四季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掌握“场、了"多音字的不同读音与用法。

2.认识“蝴、蝶”等12个生字,会写“季、戴"两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春、夏”田家的不同特点。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多音字,会写难写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能在不同语境中正确读准多音字的读音,了解其含义。

2.通过学习第一、二小结,能了解不同季节田家的不同,感受田家的美丽与农民辛勤的劳动。

四、教学准备。

1.板书田家四()歌。

2.副板书写好“肥"“农”字。

五、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解题释题。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描写了他的好朋友邀请他去家里作客。

2.你知道这首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吗?【农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农家有关的课文——《田家四季歌》。

田家就是农家的意思,你能从题目里得到什么信息吗?【这首诗歌颂了农家一年四季的景色。

】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田家四季歌》。

4.“季”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你瞧,这是这个字的甲骨文,你发现了什么?【上面是一个小禾苗,下边是一个小孩子。

】是的,一个小孩子,头上顶了一棵小禾苗,表示每个季节都有新的生命出现。

这个字也要求我们会写,让我们一起把他写规范。

注意横撇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子"的横要写平,写的要长一些,这样才好看。

5.描红,练写两遍。

6.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田家的四季都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活动一、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边读边想,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写了什么季节。

【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了春季,第二小节写了夏季,第三小节写了秋季,第四小节写了冬季。

】活动二、重点字正音,交流字音。

《四季之美》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四季之美》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四季之美》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四季之美人教部编版22 四季之美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季”的美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感悟美的兴趣。

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感受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

把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走近四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美。

2.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诵读、感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细腻的笔法。

3.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4.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1.预习提纲(1)教师结合文章内容设计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收集与四季有关的好词佳句或音乐。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再读课文,想想四季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四季的美,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张扬个性。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出自一位日本作家之手。

本文的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

她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清”字。

她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官职,便取而为名,她是当时日本的皇后身边的女官。

音乐与朗诵结合起来,感染力很强,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气氛,而且与课文内容高度契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阅读欲望,能马上带领同学们进入课文中。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设计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设计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田家四季歌》。

课文描绘了农家的四季生活,通过简洁生动的词语描绘出农家的辛勤劳作和美好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农家的生活乐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季”等9个生字,会写“农”等13个字,理解词语“辛苦”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默读,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家四季劳作的辛苦和快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农家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识字、写字、读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家四季劳作的辛苦和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生字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农田景象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引出农家四季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用手指着字读,巩固拼音。

3. 讲解字词(10分钟)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辛苦”、“丰收”等。

4. 分析课文(10分钟)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农家四季的特点。

5. 实践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季节,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该季节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季节特点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丰收冬天休息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选择一个季节,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段话,描述该季节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刻,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邀请农民家长到课堂,分享农家四季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农家劳作的辛苦和快乐。

组织学生参观农场,亲身体验农耕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教材章节与内容:《田家四季歌》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4 田家四季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4 田家四季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4 田家四季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流利阅读短文,并对文中信息进行简单提取。

他们对于四季的变化和农业活动有着基础的认识,但可能对具体的农业劳动和农作物生长过程不够了解。

此外,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通过学习,了解田家四季的主要活动,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收获的喜悦。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感受四季的特点和农民的劳动场景。

- 培养学生的通过阅读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农业劳动和农民的尊敬。

- 培养学生的勤劳、节俭、珍惜粮食的美德。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农事活动。

- 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体会收获的喜悦。

2.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激发学生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

- 背诵课文,积累有关农事的谚语和俗语。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四季的田园风光图片、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2. 课文录音,用于朗读示范。

3. 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四季田园风光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四季美景的兴趣。

-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风景和丰收的场景背后,是农民们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绘农民四季劳作的诗歌——《田家四季歌》。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语调和停顿。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教师提问:“课文中描述了哪四个季节的农事活动?每个季节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田家四季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4田家四季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4田家四季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正确认读“季、蝴"等1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季、吹"等10 个字,会写“四季、春季”等9 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对大自然和劳动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感受儿歌的韵律美,仿照课文创编儿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相关农事活动的图片或视频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师精心挑选并播放一段精彩纷呈的四季田园风光视频。

视频中,春天的田野里,鲜花盛开,绿草如茵,蝴蝶翩翩起舞;夏天的农田中,稻苗茁壮成长,农民们辛勤劳作;秋天的果园里,果实累累,一片金黄;冬天的村庄,银装素裹,宁静祥和。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充满激情地引导学生交流:“孩子们,刚刚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四季田园风光,在这段精彩的视频中,你们都看到了哪些不同季节的迷人景色呢?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看到了春天五彩斑斓的花朵,有的说看到了夏天绿油油的稻田,还有的说看到了秋天金黄的麦浪和冬天洁白的雪花。

教师接着提问:“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不同的季节里,农民伯伯们都在进行着哪些重要的农事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一首充满趣味的儿歌——《田家四季歌》,去探索田家四季的农事奥秘。

”(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倾听,边听边思考:课文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季节的农事?学生们带着好奇与期待,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2019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9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9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公开课教学设计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方面,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设计说明:“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写景文章的研究,强调:重在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那就要通过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来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本着这样的出发点,本设计依题导入,抓住“四季”和“美”两个关键词展开语文研究活动,引领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中,通过了解作者,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通过研读感悟,感受作品语言的温度;通过情境感染,引领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读写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四季不同的美。

3、理解课文内容,体味景物的动态美。

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体味景物描写的动态美以及文章语言的优美。

2、领悟写作方法,运用总起句的方法和“总—分”结构练笔写作。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抓住题目,破题引入【课件出示词语:四季】同学们,你想到了什么?(春夏秋冬,大自然,雨雪霜雾……)【课件补充“之美”】此时你又想到了什么样的情境?预设:春天美得生机盎然,夏天美得郁郁葱葱,秋天美得天高云淡,冬天美得银装素裹……同砚们,请齐读课题。

同砚们,猜猜看,课文首要描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课件出示作者清少纳言的资料】同学们,这是一位怎样的女作家?她的作品语言有什么特色?设计意图:从文章题目入手,由“四季”到“之美”逐渐构建清晰的自然景色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想象画面和依题猜想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将要研究的内容,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紧紧围绕文章内容,使学生经历语言重组的简单实践运用,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文研究方法。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教学背景《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是一本儿童绘本,讲述了四个季节的代表人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故事。

适合3-5岁儿童阅读,是教育孩子认识四季、感受四季之美的好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四季,了解四季的特点;2.掌握描述季节和季节特征的语言表达;3.认识四季代表的人物及他们的故事。

能力目标1.通过观看绘本,能简单描述四季的特点;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四季代表人物的特征和故事;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标1.培养对四季的喜爱和感受;2.引导儿童去探索自然,关注身边的环境和自然。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向孩子们介绍四季代表人物的形象和特点,提问了解季节的变化和对应的天气特征。

第二步:绘本阅读通过教师朗读、视频播放等方式,呈现绘本《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

在听、看、思考后,进行简单讨论。

第三步:活动实践•观察四季下的天气和自然环境,搜集四季下的自然景观,拍摄照片;•学生独立完成“我的四季”作文或画画。

第四步:总结与评价在课堂结束前,与学生共同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并给学生反馈和评价。

教学反思教学亮点1.组织生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绘本故事,让学生学会观看,思考和感知自然;3.活动设计贴近生活,让学生通过全方位实践,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教学不足1.学生年龄跨度大,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当更注重反馈不同兴趣的学生;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笼统,没有给出具体的学习成果评价。

教学改进1.积极思考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2.在教学结束时,通过作品展示、表现评价等方式给学生有具体的学习成果反馈。

以上是本次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的内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教学参考。

4田家四季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4田家四季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4田家四季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他们的词汇量正在快速积累,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逐渐增强。

大多数学生对四季的变化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农事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感受不深。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参与和体验来学习新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如图片、视频、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田家四季歌》中描绘的四季农事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同情心。

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学生能认读并正确书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如“春"忙”“稻"等,提高识字能力。

(2)理解内容:学生能理解四季农事活动的描述,感受农民的辛勤与喜悦。

三、教学重点理解并描绘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农田景象,掌握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词汇。

四、教学难点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感,理解“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的深层含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①展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四季农田的动画,展示春天的嫩绿、夏天的繁忙、秋天的金黄和冬天的宁静。

②老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看,这美丽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农田呢?谁能描述一下?(2)学生分享①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季农田的印象,或者讲述自己在农村看到的农事活动。

②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农民伯伯在四季中的辛勤劳作,如“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

(一)二级标题(一)的全部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四季农田的生动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学生分享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初步感知课文中的季节变化和农事活动。

教师的总结既是对学生回答的肯定,也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了铺垫,让学生对农民的辛勤工作有了初步认识。

(二)课文学习(1)分组朗读与角色扮演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季节的诗句进行朗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动作理解“挺”。
7、换词体会“顽皮”的意思。
8、作诗
三、配乐表演
四、写字“是”
板书
设计
春夏
四季Biblioteka 秋冬7、模仿作诗(课件出示)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听,夏天来了,这是谁在唱歌?(播放声音)唱给谁听?他们在干什么呢?
1、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荷叶?圆圆的,诗人写道:荷叶圆圆,圆圆的荷叶像什么?
3、你猜猜那只停在荷叶上的小青蛙,把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当作什么呢?
4、指导读
5、提问:为什么荷叶说自己是夏天呢?
6、欣赏荷叶图片
练习:夏天的荷叶真啊。
夏天的荷叶真啊。
夏天的荷叶真啊。
7、再来读一读。
8、模仿作诗(课件出示)
(三)学习第三四小节
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找一找秋天和冬天的代表是谁?为什么谷穗说他是秋天?雪人说他是冬天呢?
1、教师范读
2、指名回答
3、认识弯弯
4、理解“鞠躬”
5、想一想他为什么说自己是秋天呢?
2、认识叠词
出示草芽尖尖,指名读
尖尖是一个词,你发现它与我们学过的词有什么不同?(两字相同)这样的词我们叫叠词。
3、你还见过哪些叠词吗?这些叠词在读的时候要轻一些,教师范读。谁来试一试。
4、换叠词:大家看,小草的颜色绿绿的,我们还可心说(小草绿绿)摸一摸,它们软软的,放进去(小草软软)
5、体会春天
提问:它怎么就可以说自己是春天呢?(春天是小草发芽的季节)
6、读文
读一读,他还会怎样跟小鸟打招呼呢?情境读:一个冬天过去了,春天终于来了,草芽尖尖,他扭动着身子,跟老师一起做,他扭啊扭,扭啊扭,终于一棵发芽了,两棵发芽了,接着这一片小草发芽了,大家全都发芽了,他们挥着小手高兴的对小鸟说“我是春天。”他们扭着腰开心的对小草说“我是春天”他们拍拍胸脯骄傲的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教案
学校
桦甸市第二中心小学
教者
李红
年级
一年级
教学
内容
《四季》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借助拼音学会“对、说、是”等11个生字,理解“草芽”。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课文中的句式初步学习模仿说话。
3、结合图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感受这四季的美丽。
重点
能借助课文中的句式初步学习模仿说话。
难点
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去爱护大自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一、导入:猜一猜
1、师: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大家立起耳朵仔细听
禾苗成熟了,像金色的火一样,等待农民伯伯来收呢?这是什么季节?卡片认识秋字。太阳火辣辣的,小朋友喜欢光着脚去水里玩耍?杨柳依依,河水清清,这又是什么季节?认识“春”它是一个卷舌音。下雪了,冻冰了,什么季节来到了呢?“冬”,这是一后鼻音。请大家按照顺序读一读。它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写“天”“是”。
模仿课文选择喜欢的季节写诗。
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四季不同的美。
二、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认识草芽
师:瞧,春天来了,小鸟飞来了,地上的小草也钻出来了,同学们你知道,刚长出来的小草叫什么吗?(草芽)大家快看看,这就是春天的草芽,它长的什么样呢?用小手表示一下。所以我们说它尖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