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1000例(10)】名人创业感悟
真实的创业小故事
真实的创业小故事
【篇一:真实的创业小故事】
真实的创业小故事1:弯下腰更接近梦想
没钱,没人,没技术,一个大学生如何年入千万?26岁的锐锋网创
始人张晓真,却因此在2014年中国福克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名列榜首。
张晓真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困,就想自己赚钱。他在淘宝上
开设了自己的手机专卖店,虽然赚不了太多的钱,但够学费和生活费,也让他学会了自立。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就业的压力令张晓真寝食难安。张晓真自己创业,为了寻找,他在网上偶然看到了英国的一家公司,专门回收手机,市场越做越大。而此时,国内旧手机市场空缺,且消费者更换
手机的频率越来越快。张晓真决定做自己比较熟悉的手机市场。
有了目标,可是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张晓真想到了风投机构。要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人给投资就好了。同学们都说张晓真疯了,
简直是异想天开。
嘲笑反倒激发了张晓真的斗志:没有行动怎么会知道结果?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商业计划书,并做成了只有一页的中英文双版,简单
说明了自己的创业构想。
第一个月,他向100多家风投公司投去了自己的计划书,没一点回音,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他继续投,每个月都投出去100多份,
结果都是石沉大海。但他并没有灰心,继续投。
见面后,对方觉得旧手机市场前景可观,决定给他几十万元创业。
回来以后,张晓真就创办了锐锋网,租了一个车库作为办公场所,
还请了一名员工做内勤,负责在网上接单,自己则到处找业务。
随着二手手机回收量与日俱增,张晓真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可他
觉得靠转卖二手手机并非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就在这时,他看到
最经典创业故事案例
最经典创业故事案例
【篇一:最经典创业故事案例】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下面分享五个经典成功。黄恺
风行全国,中国最成功的桌游三国杀,其创始人黄恺正是一位标准的者。黄恺2004年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游戏设计专业,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不务正业,模仿国外桌游设计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人娱乐风格的桌游《三国杀》。2006年10月,大二的黄恺开始在淘宝网上贩卖《三国杀》,没想到大受欢送,而毕业后的黄恺并没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5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做起《三国杀》的生意,2009年6月底《三国杀》成为中国被移植至网游平台的一款桌上游戏,2010年《三国杀》正版桌游售出200多万套。
铁血网创始人蒋磊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16岁保送清华,创办铁血军事网,20岁保送硕博连读,中途退学创业。如今,铁血网稳居中国十大独立军事类网站榜首,铁血军品行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军品类电子商务网站,年营收破亿,利润破千万。
倒回2001年,16岁的蒋磊初入清华园,电脑还没有在这个普通宿舍出现,他只能去机房捣鼓他的网页,他想把自己喜欢的军事小说整合到自己的网页上,他的虚拟军事的网页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用户,第二天就到达了上百的浏览量。蒋磊很兴奋。他把虚拟军事更名为铁血军事网。
2004年4月,蒋磊和另一个创始人欧阳凑了十多万元,注册了铁血科技公司。期间蒋磊还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学习了一阵。2006年1月1日,蒋磊最终顶住了家庭已经学校的压力毅然决定辍学创业,以ceo的身份正式出现在铁血科技公司的办公室里。经过12年的努
创业人士的励志故事
创业人士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向来为人津津乐道,他们在创业时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困难时迸发的潜力令人侧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创业人士的励志故事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创业人士的励志故事(一):迈克尔·戴尔的逆袭
当全球其他的电脑制造厂商正在经历着销售低迷的痛苦时,戴尔电脑继续着繁荣。当它遍及世界的出货量在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18%时,其他厂商的出货量则下降了4%。37岁的迈克尔·戴尔至今已经在其创立的戴尔计算机公司里担任了将近20年的首席执行官。戴尔计算机在1984年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1000美元,而到了2001年,它的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3.6万名员工。2002年《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戴尔公司排名第131位。
戴尔公司为何能够保持如此快速的发展?直接面向顾客销售的“直接模式”和对顾客进行分类的“市场细分”方式是其两大法宝。但实际上,这都取自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少年时的偶发灵感。
当迈克尔·戴尔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在饭桌上谈论的都是通货膨胀、石油危机一类的话题,这使他从小就对生意场发生了兴趣。在他12岁那年,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险——为了省钱,他不想再从拍卖会上买邮票,而是通过说服邻居把邮票委托给他,然后在专业刊物上刊登卖邮票的广告。出乎意料地,他赚到了2000美元。这让迈克尔戴尔第一次感受到“直接接触”的力量及收获,即没有中间人的好处。同时他体会到,如果有好的点子,绝对值得采取一些行动。在尝到少年时直接销售的甜头后,迈克尔戴尔在稍大后的创业尝试中,把这一“直接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
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
成功企业家创业的故事(一)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18.740.32%]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
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经典
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经典
因为举步维艰,因为四处碰壁,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从苦涩中创造生活的经历。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经历,感受他们的精神,坚定自己的创业信念。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篇1
百万富翁变穷光蛋东山再起后竟爆料其赚钱秘诀靠养鸭
他有了百万元的身家
2005年,赵师傅夫妇在崇左市街头卖烧饼,之后又盘下一家餐馆,经营烧饼和羊肉汤,手头渐渐有了些积蓄。有一次,一位来餐馆吃饭的河南老乡,告诉他宁明县有一座水库,承包费很便宜,如果包下来养鸭子卖鸭蛋,比开餐馆挣钱容易得多。
听老乡这么一说,赵师傅动了心,便把餐馆转让了出去,带着全部身家来到宁明,承包了老乡说的水库。没想到,养鸭子这个行业挣钱那么容易,短短几年时间,赵师傅已经拥有百万元的身家。“最多时候,我同时养有上万只鸭子,每天县城来的客户开车赶来收购鸭蛋,全部都是当场现金结算。”
如果不是两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赵师傅的日子估计就一直这么富裕下去了。2011年和2014年的两次大规模禽流感,让赵师傅的养殖场遭受了重创。根据卫生部门要求,上万只鸭子被灭杀,填埋,赵师傅以及当地其他小养殖户,一个个血本无归。
从那以后,赵师傅整天唉声叹气,意志消沉。老婆也拿他没办法,只好打电话求助他远在河南的老父亲。80岁的老父亲一听说儿子的养殖场出了这么大的变故,便立即赶到广西,勉励赵师傅重新振作起来,还把3万元郑重地交给赵师傅,说:“我不能眼看着儿子就这么毁了”,让他还从卖烧饼、开餐馆做起,相信他一定还能东山再起。
从头来
创业故事1000字左右励志真实
创业故事1000字左右励志真实
创业故事主要是讲述创业者的经历,告诉大家创业当中的技巧和经验让后来者学习和借鉴。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创业故事1000字左右,希望能帮到你。
创业故事1000字左右篇一
在德国,有一名叫安格拉的小姑娘,从小身体协调性就很差,学走路、跑步都比同龄的孩子晚得多。5岁的时候,她下坡还会经常摔倒,甚至一度对下楼梯都有恐惧心理,根本没有生活的自信。
上小学后,安格拉最怕上体育课了,她总担心自己笨拙的动作会被同学讥笑,于是经常逃课。老师发现后,对她说:“你这样长期逃避,只会导致你更差啊!”
安格拉没法,只好硬着头皮练习,可是她总是拖延到快下课的时候再练。因为她认为,这个时间来练,同学们就很少有机会看她的笑话了。
12岁那年,体育老师教跳水。老师讲完跳水的动作要领后,同学们都急不可耐地冲上跳板,往泳池里跳。安格拉磨蹭地跟在最后,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完美入池,心里越发惶恐。身旁不断有同学擦肩而过,他们已往返跳板数次。有同学嘲讽她:“你怎么还不跳?准是被跳板吓破了胆吧!”安格拉故作平静地回答:“我正在努力领悟。”她足足站了45分钟,大家都以为她要放弃时,她径直冲上跳板,果敢地跃起,纵身跳入泳池深处。她的动作虽然算不上十分优美,但她的压轴一跳,还是吸引了众人,赢得了喝彩。
这一跳,让安格拉找回了自信。她这才明白,拖延到最后,其实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来平缓心情,并从他人身上汲取经验。谁也想不到的是,安格拉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从政,后来竟然成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也就是现在的安格拉·默克尔。
默克尔接受媒体采访,回忆起这个童年小插曲时说:“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气,后来遇到什么事都没有畏缩过。”她说自己是那种“需要很多准备时间,尽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创业案例的启示
创业案例的启示
(一)
陈慧超的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
他,198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湖州,本科学历,来澄创业初期,一个外乡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在此无依无靠,白手起家,面对人们的不信任,他用自己的坚毅和执着,渐渐感动着周围的人,并逐渐成长为一位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的标志者,他就是江阴市极地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超。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慧超所走过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充满了荆棘,但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一、艰苦童年,生活磨砺不屈性格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慧超的创业故事和他艰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十多岁时因为家庭经济的变故,便开始承担起生活的担子。大三那年,在一次野外生存训练中被户外拓展这个行业深深吸引,于是独自一人跑到了江西南昌拜师。同年下半年,正直大四的他放弃了中石化的实习机会,揣着从同学那借来的8000元钱去了北京,学习并考取了国家级拓展培训师(中级)证书,还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在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后,他带着满怀激情来澄创业。然而由于资金有限、经验不足,他到处碰壁,多次穷途末路,几乎到了饭都吃不上的境地。出于生活压力,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创业梦想从事销售工
作。靠着用心加勤奋,他的业绩经常是公司第一。当资金开始有所积累,社会经验也日益丰富,不屈的他在参加完江阴SYB创业培训后,毅然辞职,在租住的卧室里踏上了第二次创业征程。
二、踏实实干,辛苦付出崭露头角
创立公司之初,没有团队、资金不足、市场无序是他面临的三大问题。陈慧超透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所学和之前的工作经验,从基层、管理层等多方面为企业量身制定有效的拓展训练课程,获得了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并从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江阴拓展训练的新局面,在江阴不论是极地营品牌还是陈慧超本人都已成为行业新锐。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从无锡、常州,甚至是杭州、湖州、烟台等地慕名而来,加入到极地营的品牌旗下。目前,极地营品牌已有山东烟台和浙江湖州两地正式加盟,舟山极地营也正在积极地筹备中。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分享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分享
独自闯出一片事业天空,或者集结三五个好友的力量,合力创一番事业,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梦想。也有很多通过创业成为大家口中的成功人士。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业成功人士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创业成功人士故事1:刘永好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例子,从独木舟上翻下去,下去了就是下去了,再翻过来非常地难。”
“我们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企业家,不多了……”
刘永好在一个论坛上碰到鲁冠球,两人相对,发出如此慨叹。
在80后刘畅接刘永好接力棒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的文章里,我们讲了四川首富刘永好退休,80后女儿刘畅接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出生于1980年的刘畅,26岁时已成为中国最年轻女富豪,2006年胡润女富豪榜第九位。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刘永好的创业史,刘永好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刘永好开始出席一些论坛活动,到90年代,他留意到身边参会的人悄然发生了些变化。到现在,变化越来越大了,“原来跟我们一起开会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他说:“有的不干了,有的去世了,有的倒闭了,有的被抓了。”
1951年出生的刘永好,从1982年开始创业,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白手起家的传奇让位于中国首富的光环。在2010年的胡润川渝富豪榜上,刘永好以250亿的身家位列第一。
把希望做大
在做希望牌饲料之前,刘永好在孵鹌鹑蛋;在卖鹌鹑蛋之前,他是人民教师。
下班之余,刘永好和另外三个兄弟在自家阳台上养起鹌鹑,并售卖鹌鹑蛋。当时的他们没有想到四年后将会成为足以笑傲世界市场的鹌鹑大王。
到1986年专做猪饲料之前,他们在成都青石桥开了一个鹌鹑蛋批发门市部,后来又在东风农贸市场开了一家更大的店。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下面跟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励志创业故事吧!
名人创业小故事
名人创业小故事1.故事发生在日本,有一个23岁的小伙子赤手空拳和同伴们一起来到东京闯天下。到了东京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人们在水龙头上接凉水喝都必须付钱。同伴们失望地感叹道::“天哪!这个鬼地方连喝冷水都要钱,简直没办法呆下去了。”言罢都纷纷返回故乡了。
这个小伙子也看到了这幕情景,但他却想:这地方连冷水都能够卖钱,一定是挣钱的好地方嘛!于是他留在东京,开始了创业生涯。后来,他成为日本著名的水泥大王,他的名字叫浅田一郎。哲理赏析:
田一郎的成功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面对同样的情况,他与常人的看法和做法却大相径庭,他用积极的心态看到了隐藏的商机并因此而逐渐走向成功。所以,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地迎
接生活的挑战,才是明智之举、才具王者之风。相反,那些思想消极、意志薄弱的懦夫,就注定会一生平庸。
名人创业小故事2.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乞丐在地铁出口卖铅笔。这时过来了一位富商,他向乞丐的破瓷碗里投入了几枚硬币便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取铅笔,对乞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我们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谢并告知说,他就是当初卖铅笔的乞丐。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富商的那句话:你我都是商人。哲理赏析:
设想,如果乞丐一直没能遇到这样一位商人,自己一直未能觉醒,一直就甘心做一名乞丐,也许,他的人生就少了一份成功。因此,自己要能给自己定位:你认为自己只能做乞丐,当然你就只能做乞丐;你认为自己也可以成为富商,当然你就得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从而就具备了这种可能。朋友,这对你有何启发呢?(给自己定位)
名人创业的故事推荐
名人创业的故事推荐
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或创业的艰辛,或守业的困惑,或成长的烦恼,或成功的愉悦。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名人创业的故事推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名人创业故事篇一:普通80后白手创业故事5年成千万富豪现在这个社会的财富是属于敢于拼搏人的人,你如果没有钱只要肯拼白手起家创业照样可以打拼出属于你的一片天空。
大部份有钱人都不是富二代,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得来,看他们的创业故事,感觉每一个人的创业都有点传奇色彩,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述的是一个最普通的80后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李文5年前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的大四学生,现如今是拥有两家分公司的小老板。5年,一波三折,他的手绘T恤和手绘鞋,通过网络批发到中国香港和法国、美国,正在与风投谈生意的他自信地梦想着上市。
1983年出生,大学就读于江西财大财政专业。李文的开场白,像极了一个大学生面试时的自我介绍。他喜欢看书、旅行、交朋友,但对于大学里的数学课程却深恶痛绝,直接的后果就是拿不到毕业证书。对此,李文却从不在意。
“因为喜欢,所以选择。”李文这样回答自己创业的缘由。李文毕业后曾到上海工作过一年多的时间,在上海他看到有人穿”三英战吕布“线条画的T恤衫,觉得非常有意思,想买却买不到,觉得这是个商机。后来服装网上直销商PPG的广告给了李文创业的灵感,他觉得,”如果做一个专门定制和销售个性T恤的个性服饰网站,应该很有前途。“
李文用他积攒下来的6000块钱开启了创业之路。他找到了两个合作伙伴,分别是初中和高中同学,感情不错,相互了解。唯一让李文苦闷的是,他的父母对此并不支持,”他们不懂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觉得电脑就是玩游戏,是不务正业“,李文的父母希望他找到一份”铁饭碗“工作。
励志的创业故事案例
励志的创业故事案例
【篇一:励志的创业故事案例】
几个名人创业的和成功案例:
联想集团创始人的创业故事
20万,11个人,一间破传达室,当年的柳传志根本不知道为何要
成立公司,随大流下海创业。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拉过板车、在中关村摆过地摊,卖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运
动服、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被认定投机倒把罚款100万,被
认定走私罚款300万,40多岁的他,仍旧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
而如今的联想已经成为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柳传志说:我当时
打死都不会想到我和我的同事能把公司办成今天这个样子。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创业故事
在唯出身论的年代,宗庆后旧官僚后代的出身让他尝尽了人生的
艰辛。16岁那年,宗庆后便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滩,一呆就是15年。1987年,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
冰棒,他发现做儿童营养液有很大的市场。然而此时的他早已错过
了创业的最佳年龄,面对众多朋友善意的劝说,宗庆后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十多年之后,由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饮料
企业。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的创业故事
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犹豫地在报考志愿
表上赫然写下:北京大学。然而雄心万丈的他,高考的数学成绩只
得了1分。为了生计,他去应聘酒店服务生,因为长得歪瓜裂枣,
被婉言拒绝。无奈只好去当搬运工,蹬板车。大学毕业后,一次讨
债经历让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互联网,创业初期,他背着包四处忽悠,经常被人骂作疯子、骗子。他曾连续4次创业失败,最为窘迫的时
【创业故事1000例(10)】“小人物”的雄心壮志(二)
“小人物”的雄心壮志(二)
1、铁匠沈兴钟:负债百万 40岁创业年赚千万
深圳汤斯敦珠宝公司董事长沈兴钟年已花甲,今年却被评为阿里巴巴十大网商之一。从铁匠到网商教父,从负债170多万元到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从不懂英文字母到深谙电子商务,现年62岁的沈兴钟在花甲之年老骥伏枥,从销售钨金饰品起家,并把钨金饰品传播到世界各地,可谓“点钨成金”。这位花甲老人从中悟出一个经商的道理:铁匠互联网大学生,必定不会被未来世界淘汰。
40岁开始的创业人生
很难想象,这个老人40岁才开始创业,曾经还负债170万。
沈兴钟的父亲是名表匠,一辈子经营着小钟表作坊。“父亲一直想做钨钢手表,但由于材料坚硬,对工艺要求极高,必须要有精良的设备才可以制造,小作坊实现不了父亲的愿望。”沈兴钟说道。这个愿望随着父亲的逝世,传承到沈兴钟的心里。那年,他已在上海一家国营企业待了20年。
安顿好父亲的后事,沈兴钟决心冒险,但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一致反对。“辞去铁饭碗去经商下海,跟跳海没什么差别。”妻子紧守多年的积蓄,不支持沈兴钟突来的决定。但心意已决,没人可以阻拦。40岁的沈兴钟卖掉自己值钱的两件“私有财产”——一把猎枪和一辆小摩托车,总共筹集3000元人民币,毅然从上海南下到深圳。
一位香港商人看中了他的手艺,让他打磨一批12个棱面的玻璃饰品,酬劳是3万元。沈兴钟在郊外租了个20平米左右的小屋,买了锉刀、电焊机、贴板等设备,就这样开始了一个人的创业。“我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是没日没夜地磨。”他回忆道。他的加工坊逐渐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五个、八个……规模最大时达到400多人,也积累了上百万资金。这时,他能买得起制造钨钢手表的昂贵设备了。1996年,他引进钨钢设备,转型生产钨钢手表,为国际大品牌做代工。仅两年时间,他购置了自己的第一辆座驾——那时即使在深圳的大街上也鲜见的奔驰。但好景不长,随着香港、台湾企业陆续内迁,这些有实力的投资客也进入了钨钢手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沈兴钟的工厂开始步入衰退期。到2006年,工厂已负债170万人民币。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
篇一:名人创业故事1
赛马中会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继父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
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他和一个朋友运用数学原理开发出一套赛马中系统谁是赢家的挑选。
但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他们的企业被有关当局关闭。10岁的巴菲
特就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外汇
市场的痴迷有增无减,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图表。10岁那年,他开始在他父亲的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像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及
国债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组织工作。
三、巴菲特11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942年4月,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型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38
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三股受欢迎的买回城市服务股票,当时,这就是
他的资本净值。小巴菲特还说服他的姐姐多丽丝和他一起投资。他以
每股40美元的价格抛出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后,他赚了5美元。股
市巴菲特一直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计算维持有利的平均价格而买
进或卖出股票以维持高于平均的价格,并且,他已经意识到,他对股
票市场的据估计要敏锐比其他人敏锐、精明的多。1943年1月,他们
全家搬到了维吉尼亚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不过对巴菲特来说,他一
种其实是被连根拔起的感觉,心情非常郁闷。所以第二个月,巴菲特
就回到了内布拉斯加州,和爷爷、姑姑一起生活。跟不少小孩离家出
走不一样的是,他的离家出走是和商业有关。他跑到了赫尔宾夕法尼
亚州的赫尔梅,打算靠在高尔夫球场为球手找球、拾球赚点钱。同时,他还有个主意,那就是好心巡视好时巧克力工厂,并免费获取一块巧
【创业故事1000例(10)】“小人物”的雄心壮志(一)
“小人物”的雄心壮志(一)
1、刘勇明:放弃麻省理工开淘宝店
扑通一声,一个瘦小的小伙子跳进了西湖,岸上几个人跟着欢乐地喊起来了。
“在西湖游泳一直是我的一个小梦想,下次要找个机会横跨钱塘江。”刘勇明和几个老员工在西湖边上聊着这两年的变化,心里非常有感慨:2009年5月份,放弃了唾手可得的麻省理工海洋化学博士学位,一家人从美国到杭州,用仅有的3万人名币作为启动资金,在淘宝网开了一家小小的韩国化妆品专卖店。
“他像一个做数据魔方的外星人。” 淘宝金冠卖家七格格店主如此评价刘勇明。一张连胡子都没刮干净的娃娃脸,瘦瘦的脸上顶着蓬松的头发,随性而显得有些简陋的穿着。改行卖化妆品之后,他的个人风格还是固执地没有改变。
1年多过去了,刘勇明做到了5皇冠,50%的回头率,40%以上的毛利,日订单量接近2000单。NALASHOP成为淘宝网2009年成长速度最快的C店。
“每次喝酒后就话多,然后就想着到西湖边坐坐。这几年最大的遗憾是放弃了麻省理工的博士,放弃科学。”刘勇明偶尔很感慨。
相比较与一般的从商者来说,刘勇明身上还保留着研究科学者身上的理想化:说话直接,偶尔太直接让同行觉得他锋芒毕露;拥有纯粹的激情,喜欢全力以赴、疯狂地追求梦想的快乐。
放弃科学研究之后,这股纯粹和激情,被刘勇明全部都倾注在了NALASHOP上。不同寻常的知识背景,形成了与众不同做生意的方式。刘勇明,在淘宝大C成长史上抹上了“另类”的一笔。
“淘宝,不像你们说的那么难做”
实在是没办法,刘勇明才回国专门做淘宝店。
刘勇明是普通家庭里面认真读书的好孩子,西安交通大学毕业之后就出国留学。老老实实读完麻省理工的博士,找一份体体面面的工作,这是刘勇明身边的人对他的未来规划。
商界名人励志故事
商界名⼈励志故事
商界名⼈励志故事
创业是很多年轻⼈⼼中所想的。但是⼤家⼼中都明⽩,创业不单单只是资⾦的问题,更多的还要考虑创业内容,营销策略,经营⽬标……也正是创业的不容易,阻碍了很多⼈的创业步伐。那么,你想知道商界名⼈是如何成功的吗?下⾯我们⼀起来看看哪些商界名⼈的励志故事吧!
⼀、《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母⾛难,逃往⾹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庄静庵,可惜不久⽗亲因病去世。
⾝为长⼦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及不依赖别⼈,决定辍学,先在⼀家钟表公司打⼯,之后⼜到⼀塑胶⼚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显⾝⼿,年产出⼝额达1000万美元,为⾹港塑胶玩具出⼝业之冠。
1965年2⽉,⾹港发⽣了严重的银⾏信⽤危机,⼈⼼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港更发⽣反英暴动,进⼀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港⼯商业的前景,认为⾹港这个商机⼗⾜的殖民地,不会久乱。他反⾏其道,在⼈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却⼤量购⼊地⽪和旧楼。不出3年,风暴平息,⾹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的楼宇及地⽪。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积共630万平⽅英尺。
名人实现梦想创业故事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坚定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名人实现梦想创业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名人实现梦想创业故事一 汽车之家李想卸任总裁,盘点这位80后创业明星的那点事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他们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因而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作为一个身家过亿的“80后”CEO,李想最初创业的目标就是想赚钱,“当时觉得能赚上二、三百万就不得了,很满足了,但当钱越来越多的时候,钱反而变成次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带领团队去实现新的目标。” 高中就开始创业最早摸计算机的时候,李想还是石家庄的一个高中生。 “我是高一时开始上的网,当时上网还很贵,一个月要700、800块钱。”在此期间,李想迷上了个人网站,除了上学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计算机上,像许多电脑迷一样,他也建了一个个人网站, “一开始是自己做着玩,但我这个人喜欢争强好胜,别人做得好,我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他把自己喜欢的电脑硬件产品都放在网上,有很多人上网和他交流,慢慢地就有了访问量,3、5个月后访问量达到1万人次/天。这时候,广告商就找上门来。 “当时所有的网站只要做的好都有人给你投钱,而且他们什么要求都没有只要能显示出来就行了”,当时李想的网站每个月有6000、7000元的广告收入,这对一个学生来说,简直太奢侈了,“赚钱原来很容易嘛。” 但好景不长。1999年下半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李想的广告一个都没了。 虽然遭遇挫折,但李想并不气馁,因为做网站让他找到一个让自己全力以赴的事情,而且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因此高中毕业后李想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而是自己创业。“我觉得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早两年,没有这个机会,晚两年,这个机会可能又过去了。” 2000年,李想和一个朋友创办了PCPOP(电脑泡泡)网站,初始投资就是自己做网站淘到的第一桶金、将近10万元。新网站很快就有了访问量,但却见不着效益,因为在石家庄没有收入机会,李想决定移师北京。 2001年底,李想到了北京,一开始租了一间民房,半年后,网站访问量每天有3-5万人,广告商又找上门来,而且开出的价格比原先还高。 2002年,他们搬到写字楼,这一年网站的收入达到50万。迈出了第一步,以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创业感悟
1、罗永浩:理想主义创业者的几点启示
2011我的期待的名字,不是人民教师罗永浩,不是知名非专业相声演员罗永浩,不是畅销书作家罗永浩,而是“高龄”创业者罗永浩。
2008年创立的“老罗英语培训”如今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也成为一个像模像样的商业机构,这是一次理想主义者的创业。罗永浩是以“理想主义”而闻名,2008年老罗面对投资者询问他对于企业的愿景时,写下的是“通过干干净净赚钱,让人相信干干净净赚钱是可能的”。打着这样的口号创业,如果不是跟钱过不去,最起码在国内企业界也是个异数。创业后,他才明白,在商业里坚持理想主义比做教师、艺术家标榜理想主义要难一万倍。
罗永浩声称自己做了一家英语培训行业里最酷的机构,但达成了这个闪闪发光的“酷”造型的却是一些朴素的行为:在对人力成本依赖极强的前提下,他提供行业内最高的薪酬,全数付给员工加班费,五险一金和带薪年假,在亏损最严重的时候,他也为员工提供了年终双薪,所有的办公软件都是正版…,自己是苹果粉丝的罗永浩还掷地有声地说,等学校发达了,给每个老师单配一颗苹果笔记本。这仅仅是一家刚创业,规模很小的中小企业。
2008年5月落草创业之初,英语培训行业被认作是一个蛋糕巨大并且竞争激烈的行业,除巨头新东方外,还有数不尽的中小机构。罗永浩认为目前竞争白热化的是市场推广,而踏实做产品的还是少数。他分析了几点自己商业成功的经验:
1 勤奋。在罗永浩的新书《我的奋斗》,他用“像坏人一样勤奋”作为自己的序言,并这样做了。
2 找行业内最优秀的人一起工作。罗永浩开出了行业内最高的薪酬,这意味着哪怕每周上一节课,老罗英语培训的老师也可以年入近10万。这保证了他可以网罗到最优秀的从业者。
3性价比高的产品。为了推广知名度,罗永浩一反业内试听2节的常态而拍出了试听8节报名的推广,而为了让学生来的毫无心理负担,他采取了1元钱试听8节的推广。而他也成功地做到了寒暑假住宿班与走读班同样的价格,让报名由开业之初的“不温不火”升级为“打架报名”。
4 细节上偏执狂。因为找不到合格的美工,罗永浩以37岁的高龄开始自学平面设计,英语培训以张贴广告为主要宣传手段,在千篇一律的校园张贴栏里,老罗培训成功地做到了辨识度高的特点。“把东西设计得好玩,有助于它的传播。”
创立两年多,老罗培训每年的报名人数成倍增长,离一家成功的企业越来越近,在最艰难的时候,罗永浩都没有放弃过他的理想主义。11月份他在北京尽兴了名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有评论认为这是近几年最经典的演讲,没有之一。在演讲中罗永浩说,如果改天上市融资,他就要把愿景写得长一点:
“通过干干净净地赚钱让人相信干干净净赚钱是可能的
通过实现理想让人相信实现理想是可能的
通过改变世界让人相信改变世界是可能的”有些企业会引发人个性中恶的一面,有的企业则引发人向善的一面。他选择做后者。
以上内容都取自11月23日罗永浩在海淀剧场的主题演讲,作为一名商业记者,我显然会从罗永浩此起彼伏的包袱和温情脉脉的励志中找到更多这是一家好公司的证明。我也难免有些感动,也许这是因为我还年轻,也许这是因为他展示了了一个可能性,一个人,哪怕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