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氧缺血损伤过程中环氧合酶2的作用及机制

合集下载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
作为目前临床应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产生活性主要抑制的环氧合酶有两种亚型COX-1和COX-2。

COX-1是原生酶,其功能是促进胃黏膜PGS的合成,具有细胞生理调节功能,对消化道黏膜起保护作用。

而COX-2则是诱导酶,接受刺激诱导而使其水平快速增加,进而在炎症部位促进致炎PGS大量生成,导致炎症的发生。

目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由于对COX-1和COX-2缺乏选择性,久用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

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开发具有强大抗炎作用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的COX-2选择性抑制药。

如20世纪90年代末上市的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大量的药物尚在进一步研制之中。

但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均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使死亡率增高。

环氧合酶2

环氧合酶2
0.7 h,静脉注射与肌内注射相比,峰浓度更高,达峰
时间更短分别为0.5 h和1.5 h,血浆中药物曲线下
面积和峰浓度与剂量成正比,并与止痛作用起效和
维持时间密切相关。临床常用剂量为40 rag/次,静
脉给药。
罗非昔布主要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症状和体
征,缓解疼痛及原发性痛经[2 2】,对COX一2的选择性
术期镇痛满意度,提高围术期镇痛质量。虽然治疗
浓度的帕瑞昔布钠可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血
小板介导的正常凝血状
态,但仍应避免长时间治疗。
给予本品可能使过敏反应增加,应慎用于磺胺类药
物过敏史的患者心¨。该药半衰期短仅为为0.3~
NSAIDs明显减少,从而丰富了临床治疗的手段。
但个别COX一2抑制剂如万洛(Vioxx)在使用过程
中曾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等不良反应,因此COX一2抑
制剂在临床应用时,应加强其上市后特别是不良反
应等安全性再评价口]。本文据此对该类药物的临床
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用机理
在病理条件下,各种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
抑制作用很高,胃镜下消化道溃疡发生率与安慰剂
组相似啪]。Langman MJ等研究提示,罗非昔布所
致的胃肠道出血不良反应率很低,较非选择性环氧
合酶抑制药具有更高的胃肠安全性[z 4|。但近年来
研究表明该药可增加栓塞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004年9月美国默克公司主动将其撤出全球市场。
口服给药,骨关节炎起始剂量为12.5 mg/d,可增加
速转变成活性物伐地昔布,伐地昔布是高选择性
COX-2抑制剂,人源化COX重组酶试验显示,对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组织环氧合酶-2的表达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组织环氧合酶-2的表达

环 氧 合 酶 一2 cc oye ae一2, O 一2 是 ( yl xg ns o CX ) 催 化花 生 四烯 酸 生成前 列 腺素 和血 栓 素 A 2的关键 酶 , 炎 症 导 致 细 胞 毒 性 的关 键 因子 _ , 以介 导 是 可 许 多病 理生 理过 程 , 在生 理 状 态下 以极 低 拷 贝数 表 达 。各 种损 伤 因素 ( I 如 L一1 I 6、 、 L一 I L一8 T 、N—F ) 均可诱 导 C X一 O 2表 达 , 成 前 列 腺 素及 各 种 炎 症 生 介质 , 引起 炎症 反 应 。C X一2的作 用 在 脑 梗 死 及 O 脑缺 血 再 灌 注 中研 究 较 多 , 出 血 中 研 究很 少 , 在 本
髓 ,y fn I u. Dp r eto erl y h itH si lo in U &  ̄t。C agh n n— e ,LU Q n eat n f N uo g ,Te Fr o t J i n e i m o s pa f l y hn cu
102 ,C ia YN P 30 1 h ; I n Dp r n o’erl y Hi n in r i il o i l H ri 102 , hn eat tJN uo g , eog agPo n a s t , ab 506 C i e m o l j v c H pa n a
魏 亚芬 , 殷 萍, 刘 群
【 摘要 】 目的
义。方法
探讨实验性大 鼠脑出血后出血灶周脑 组织环氧合酶 一 ( O 2 的表达 及其意 2 C X一 )
正常对照组及出血对侧组脑组织几 乎无 C X一 O 2表 达 , 脑 出 血 灶 周 的 脑 组 在
采用 自体注血法制作脑 出血模型 , 免疫 组织 化学染 色检测 脑出血后不 同时间点 出血灶周组 脑出

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提高心血管安全性的抗炎机制探讨

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提高心血管安全性的抗炎机制探讨

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提高心血管安全性的抗炎机制探讨新一代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降低了NSAIDs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但由于选择性抑制COX-2导致PGI2与TXA2之间的失衡以及舒张血管作用NO的减少,最终提高了心血管风险。

在病理条件下,活性氧(O-·2等)诱导血管内皮功能障碍O-·2激活NF-κB诱导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增加收缩血管作用的ET-1,TXA2等,减少舒张血管作用的PGI2,NO等,而O-·2与NO 生成ONOO-进一步氧化损伤,并降低NO的生物利用度。

NO-NSAIDs和NO-Coxibs药物通过引入NO供体(-ONO2)提高NO的水平,NSAIDs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COX-2增强抗炎活性以及降低胃肠道副作用,如果引入中药活性成分的抗氧化结构提高NSAIDs药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清除活性氧保护血管内皮正常功能,提高NO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提高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的心血管安全性。

标签: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环氧合酶-2(COX-2);一氧化氮(NO);内皮功能障碍;抗氧化活性;心血管安全性非甾体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治疗炎症、疼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方面具有确定的抗炎镇痛作用,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胃溃疡和胃出血等严重副作用。

新一代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可明显降低胃肠道副作用,但又提高了心血管方面的危险[1]。

我国有着深厚的中医药用药经验,从中药活性成分中筛选结构进行修饰来解决问题,已成为我国新药研究的优势和特色。

1 环氧合酶抑制剂提高NSAIDs药物的心血管风险1.1 NSAIDs药物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都具有较高的心血管风险2004年,美国默克公司将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商品名:万络)从全球市场召回,引发了昔布类药物具有心血管风险的“类效应”争论[2],选择性COX-2抑制剂虽然有良好的胃肠道安全性,但比传统的NSAIDs药物有更高的心血管风险[3-5]。

环氧合酶在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元进行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环氧合酶在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元进行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环氧合酶在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元进行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高俊鹏;孙珊;李文伟;赵虹;蔡定芳【期刊名称】《生理科学进展》【年(卷),期】2008(039)003【摘要】环氧合酶(COX)是非甾体抗炎药的主要作用靶点.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被发现至今,COX已被证实广泛参与炎性反应过程.小胶质细胞是介导"神经炎性反应"的主要细胞类型,过去十年中,COX通路参与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神经变性过程的机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该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予以论述,并以三大神经变性疾病,即阿尔采末病(AD)、帕金森病(P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为例,对COX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加以阐释,突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总页数】7页(P214-220)【作者】高俊鹏;孙珊;李文伟;赵虹;蔡定芳【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室,上海200032;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437;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室,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2【相关文献】1.环氧合酶-2在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J], 易辉;王新;苗继延;樊代明2.气管切开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J], 王鑫;马楠3.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J], 张爱萍; 吕进; 张莹莹; 姜卫剑4.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MMP-9的表达与神经元损伤 [J], 宋林杰;张秀萍;王翀;董亚南;姜勇;赵洪洋;朱贤立5.进行性延髓麻痹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测定的意义 [J], 高奎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氧合酶2的作用

环氧合酶2的作用

环氧合酶2的作用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一种与炎症和生理调节有关的酶,主要参与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的代谢。

它与另一种同属于环氧合酶家族的COX-1有一些不同,主要在于它的表达受到炎症和刺激的调控,而COX-1则是一种常规表达的酶。

COX-2主要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1.炎症调节: COX-2在炎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炎症是一种生理反应,通常伴随着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COX-2的表达在炎症反应中被上调,它参与合成一种称为前列腺素的类脂质化合物。

前列腺素在炎症中起到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

2.生理调节: COX-2还参与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如维持正常肾功能、卵巢周期和对神经系统的调控。

在这些生理情境下,COX-2的表达是受到精密调控的。

3.肿瘤和癌症: COX-2的过度表达与一些肿瘤和癌症的发展有关。

实验研究表明,COX-2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使新血管生成等机制,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生长。

因此,COX-2抑制剂被研究作为一种潜在的抗肿瘤治疗策略。

总体而言,COX-2是一个重要的调控酶,其在炎症、生理调节和一些疾病状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它的作用广泛,COX-2的调控和抑制机制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抗炎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一些选择性COX-2抑制剂,已被广
泛用于治疗炎症和疼痛等症状。

环氧合酶-2基因-1195〉A多态性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

环氧合酶-2基因-1195〉A多态性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
Z h i — we i ,Y ANG Xu .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l o g y , Ae r o s p a c e Ce n t e rHo s p i t a l , Ae r o s p a c e C l i n i c a l Me &' c a l C o l l e g法 : 纳人 中 国北方汉 族 I S患者 2 1 0例 , 根据血小板 聚集率 分为 阿司匹林敏 感 ( AS ) 组 航天中心医院 ( 北京 1 4 7 例, 非A s 组6 3 例 。采用扩增阻碍突变 系统( A R MS ) 结合 T a q Ma n 探针 的实 时荧光定量 P C R方法检 测 大学 航 天 临 床 医 学 1 1 9 5 G> A多态性 。 结果 : 一 1 1 9 5 G> A位点基 因型 、 显性模型分布频率在 AS组及非 AS组中差异均无统计 院) 神经内科 学意义( P >0 . 0 5 ) ; 非 AS组 中 . 1 1 9 5 G > A位点 ( G A+ A A) 基 因型频率及 A 等位基 因频率 高于 A S组 , 差异 均 北 京 1 0 0 0 4 9 有统计学 意义 ( 2 = 4 . 9 6 , P - = 0 . 0 3 ; x Z - = 5 . 5 0 , P - = 0 . 0 2 ) ; 多 因素分析提示 , 与G G基 因型相 比 , C O X. 2的 一 l 1 9 5 G> A 收稿日期 位点 ( G A+ A A)基因型发生 A R可能性更 大 ( O R = 2 . 4 1 , 9 5 %( 7 1 为 1 . 0 9  ̄ 5 . 3 7 , P - = 0 . 0 3 ) 。结论 : C O X 一 2基 因
nm
a f f i l i a t e d t o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9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s i n g l e n u c l e o t i d e p o l y mo r p h i s ms( S N P s ) o f - 1 1 9 5 G > A o f c y c l o o x y g e n a s e 一 2 ( C O X一 2 ) g e n e a n d A s p i r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A R )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s c h e mi c s  ̄ o k e( I S ) . Me t h o d s :

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_概述及解释说明

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_概述及解释说明

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环氧合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催化一系列重要的反应,从而参与细胞代谢和调控系统平衡,并在免疫调控和心血管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深入了解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对于我们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机制以及研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概述环氧合酶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生物代谢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环氧合酶在免疫调控领域的作用,包括免疫反应调节机制、在炎症过程中表达和活性变化以及环氧合酶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随后,文章将着重介绍环氧合酶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包括其在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调节中的作用,以及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发展的关联角色。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内容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和环氧合酶作为潜在心血管药物治疗靶点的展望进行讨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概述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并详细解释其在免疫调控和心血管健康中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重要酶类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见。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目前存在的知识空白,并对未来环氧合酶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推测,以期为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深入探索提供参考。

2. 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2.1 定义与特点环氧合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它在生物体内起着关键的生理功能。

环氧合酶属于氧化还原酶家族,其主要功能是将底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稳定可逆的环氧化物。

它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多样性,包括多种亚型,如环氧合酶1(COX-1)和环氧合酶2(COX-2)。

2.2 参与生物代谢过程环氧合酶参与调节多种生物代谢过程。

其中,COX-1主要在维持正常生理状态下发挥作用,如通过产生前列腺素维持胃肠道黏膜完整性、调节血小板聚集和保护肾脏功能等。

而COX-2因其诱导表达特点,在炎症和损伤等异常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

环氧酶2的药理作用

环氧酶2的药理作用

环氧酶2的‎药理作用炎症:各种损伤性‎化学、物理和生物‎因子激活磷‎脂酶A2,水解细胞膜‎磷脂,生成花生四‎烯酸,COX-2催化加氧‎其生成前列‎腺素(PG)。

损伤因子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合成,如IL-1、IL-6、IL-8等,这些细胞因‎子又能诱导‎C O X-2表达,增加PG合‎成。

PG是炎症‎反应中一类‎活性较强的‎炎症介质,可扩张小血‎管,增加微血管‎通透性致组‎织水肿,与缓激肽等‎协同产生致‎炎作用,还可募集中‎性粒细胞,致热。

而环氧酶2‎抑制剂通过‎抑制COX‎活性而减少‎局部组织前‎列腺素的合‎成,同时抑制某‎些炎症关键‎因子的的表‎达,达到抗炎的‎作用。

神经系统:环氧酶 2 除参与外周‎炎症反应外‎,还可表达与‎内皮质、海马、杏仁核、下丘脑和脊‎髓等部位。

它参与神经‎系统的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如兴奋性神‎经元的突触‎传递、炎性过程、痛觉过敏和‎各种脑损伤‎(创伤性脑损‎伤、脑血管病和‎癫痫)过程,也参与神经‎交性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病理过程‎等。

其机制可能‎涉及增加前‎列腺素释放‎、增加氧化应‎激损伤、增强神经炎‎性反应、加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肿瘤:COX-2具有环氧‎化和过氧化‎酶活性,它通过过氧‎化反应,激活环境及‎食物中的多‎种前致癌物‎,从而直接激‎活癌基因或‎引起抑癌基‎因突变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刺激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肿瘤的‎发生。

前列腺素对‎于肿瘤的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及血‎管依赖性的‎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重要作用‎,而环氧酶一‎2抑制药可‎阻断它,抑制血管生‎成。

再者环氧酶‎一2的过高‎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环氧酶一‎2抑制药通‎过抑制环氧‎酶一2的过‎度表达,降低肿瘤组‎织中的BC ‎L-2蛋白含量‎而诱导细胞‎凋亡。

最后环氧酶‎.2抑制药可‎通过破坏白‎介素一10‎和白介素一‎12的平衡‎,对肿瘤的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临床应用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临床应用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临床应用作者:张微微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09期◎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临床应用血塞通的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PNs)。

PNS主要含有人参皂苷Rgt、人参皂苷Rb、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和三七皂苷R1,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功效,主要用于脑路瘀阻、脑卒中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均属上述症候。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NS进行了广泛的临床试验及药理学研究,使PNS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拓展。

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新生对促进恢复有重要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促进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

一项关于急性脑梗死的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

血塞通组患者加用血塞通500 mg/1次/日,静滴共2周。

结果显示,该组患者血清VEGF上升,治疗率和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炎症在急性缺血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升高与严重的血管事件发生及预后有关。

张习红和沈鸣九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胞二磷胆碱750 mg,维脑路通1.0g,静滴,1次/日;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400 mg,静滴,1次/日,疗程均为2周。

测定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并进行中国脑卒中量表评分。

结果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而治疗组治疗2周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中国脑卒中量表评分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血塞通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 水平,可能通过减轻炎性反应,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卒中评分的效果。

脑组织在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情况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上调,促使中性粒细胞进入缺血区脑组织,引起炎性反应。

促发脑水肿和组织坏死。

因此,ICAM-1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与诱 导 型 N [ i uie 6 iK8 产 生 的 N 与神经 损伤 有 关 , ( n c lN0 ,' 3  ̄ d b 1 ) , 0 内皮 型 r (noh i 0 ,l 3) 、 edtda N 6e, 8 产生 的 N l _ ' K O有 神经 保 护作 用 。 n OS eK8统 称 为 结 构 型 N0 (o s tt e 0 ,N S 。 N 及 b3 S cntui l N S c O ) i vy I3 ' 8抑制 剂分 为选 择 性 与 非 选 择 性 。7一硝 基 吲 唑 ( NI是 一 , K 7一 )
体 内 自由基 的生 成 。 2 12 兴奋性氨基酸 ( A 受体阻滞 剂 .. E A) E AA尤其 是谷氨 酸在 HID时大量释 放 , B 清除减少 , 从轴 突末端 释放 至轴 突 间
关键词
脑 缺氧 ; 缺血 ; 脑 围生期 ; 治疗进展
R 7 2 1 2 . 2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8 ( 0 7 0 0 4— 1 8 2 0 ) 4—0 0 56—0 3
中图分类号
围生 期 缺 氧 缺血 性 脑 损 伤 ( yo i—sh iba a a e h p x i ma ri dm g , c c c n HID) 新 生 儿 窒 息 的 严 重 并 发 症 , 1% ~ 2 % 的 HID 患 B 是 约 5 O B
由基 的 生 成 ; 已 从 牛 红 细 胞 中 提 取 出 过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现
(OD , S ) 其结晶重组人铜锌 S OD、 S D、 乙二 烯 S D及脂 镁 O 聚 O 质体包裹 的 S OD已开始用于临床 ; 年来 中药 的抗氧化 作用 近
研究十分活跃 , 许多 中药 诸如人 参 、 参、 芎 嗪等 均能 减少 丹 川

脑缺血_再灌注损伤级联反应研究进展

脑缺血_再灌注损伤级联反应研究进展

[17]
Cheh G,Bridwell KH,Lenke LGnglumbar/thoracolumbar fusion with pedicle screw instm-
mentation:a minimum 5-year follow—up[J].Spine,2007,32(20):
Abstract: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s a rapid cascade process。including increase of gene ex· pression of energy/three carboxylic acid cycle,intracellular calcium overload,excessive release,of excitatory amino acids,oxygen free radicals,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adhesion molecules and activation of apoptosis. These closely linked to each other cause and effect,overlapping each other,form a vicious cycle leading to brain cell apeptosis or necrosi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ascade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Eur Spine,2002.1l(5):504-506.
[13]Gaine WJ,Andrew SM,Chadwick P,et a1.Late operative site pain

缺氧环境下大脑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

缺氧环境下大脑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

缺氧环境下大脑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缺氧是指细胞摄取或运输氧气的速度不足,导致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这种情况在一些病理状态下非常常见,如高原反应、心脑血管疾病、窒息、中毒等。

对于大脑神经元而言,缺氧状态下会引起神经元的死亡,加速神经元衰老和退行性病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缺氧环境下大脑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

一、缺氧环境下毒性物质的积累在缺氧环境下,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导致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细胞内环境的平衡,细胞内氧化应激增加,细胞内可溶性无机盐、有机物污染物等毒性物质的积累也会随之增加。

当这些毒性物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则会引发细胞的死亡。

在大脑神经元内,这些毒性物质包括: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氮(NO)等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增加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导致神经元的死亡。

二、缺氧环境下电解质失衡当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时,通常会导致神经元内电解质平衡失调。

特别是缺氧状态下,大脑神经元内细胞外液(ECF)中鈉(Na+)和鈣(Ca2+)的浓度会大大增加,镁(Mg2+)的浓度会减少。

这种电解质平衡失调会导致细胞内钙释放增加,细胞内酸碱平衡失调、ATP不足等现象,则会引发细胞凋亡和神经元死亡。

三、炎症反应的介导在缺氧状态下,大脑神经元中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引发神经元的死亡。

当触发缺氧时,神经元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IL-1β,这些炎症介质进而刺激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会引发细胞因子增加、细胞凋亡等现象,进而导致神经元的死亡。

四、缺氧状态下氧化磷酸化损伤在缺氧状态下,细胞内的能量荒草将会导致大量的ATP降解自由基的产生,导致神经元内氧化磷酸化损伤加重。

这种氧化磷酸化损伤会引发细胞核酸、膜脂等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磷酸化损伤,导致细胞内浓度不平衡,而这些也是导致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缺氧环境下的神经元死亡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包括毒性物质的积累、电解质失衡、炎症反应的介导、氧化磷酸化损伤等等。

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和研究进展

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和研究进展

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和研究进展脑缺氧缺血损伤是指由于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导致脑细胞死亡的一种病理过程。

这种病理过程在许多疾病中都会出现,例如中风、心脏病、肺病、脑外伤等。

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疾病治疗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这种病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和研究进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

一、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在脑缺氧缺血损伤的过程中,一系列分子机制被引发并协同作用,从而导致神经细胞死亡。

目前,研究表明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氧自由基、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损伤等。

1. 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是由于缺氧和缺血导致的缺氧再灌注损伤中的关键分子。

在缺氧状态下,各种代谢产品积聚,能量代谢的功能受到抑制,这些因素加速了自由基的生成。

氧自由基的超氧化物离子、过氧化氢等会引发大量自由基的产生,导致大量氧自由基的产生使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损伤。

2.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脑缺氧缺血损伤的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分子机制。

凋亡是指细胞主动从外部激发下死亡的一种程序性死亡。

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由于各种分子机制的引发,细胞开始出现凋亡现象。

细胞凋亡与神经细胞死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细胞无法通过其他机制维持存活时,细胞就会通过凋亡死亡。

3.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脑缺氧缺血损伤不可避免的一个分子机制。

在损伤过程中,炎症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蛋白酶等,这些物质刺激了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导致了炎症反应的发生。

当炎症反应过于强烈时,细胞可能会被摧毁,从而导致神经细胞死亡。

4. 线粒体功能损伤线粒体是维持身体能量代谢、合成和分解的基本结构,而在脑缺氧缺血损伤的过程中,线粒体的功能往往会受到影响。

当线粒体功能不能正常工作时,细胞摄取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细胞死亡。

同时,线粒体所释放的细胞色素c也可能会引起大范围的细胞死亡。

二、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和治疗方法得到了不断地研究和改进。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缺血状态下,组织或器官再次得到血液供应后发生的损伤。

这种损伤常见于心脏、肾脏、肝脏和脑等重要器官。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非常复杂,包括多种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

以下将详细介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一、氧自由基产生在缺血状态下,组织或器官受到氧供应不足,导致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被破坏。

当再次进行灌注时,氧气与组织内积聚的还原性物质相遇,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

这些氧自由基具有高度活性,可以攻击细胞膜、核酸和蛋白质等重要分子结构,导致细胞功能受损。

二、钙离子内流缺血状态下,由于能量供应不足,ATP合成减少,导致钙泵活性下降。

当再次进行灌注时,ATP合成恢复正常,并且大量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

这些钙离子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导致蛋白质构象变化,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三、炎症反应激活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炎症反应的激活。

在缺血状态下,组织或器官释放一系列的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等。

当再次进行灌注时,这些炎症介质会引起免疫细胞的激活和聚集,进一步加剧组织损伤。

四、线粒体功能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还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生产中心,当缺血发生时,线粒体受到严重的能量供应不足。

再次进行灌注后,氧气供应恢复,并且大量氧自由基产生,进一步损害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ATP合成减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细胞死亡。

五、细胞凋亡和坏死缺血再灌注损伤还会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

在缺血状态下,细胞受到严重的氧供应不足和能量供应不足,导致细胞内的代谢紊乱。

当再次进行灌注时,氧气供应恢复,但由于前述机制的作用,细胞受到进一步损伤。

一部分细胞会发生凋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另一部分则会发生坏死,即非程序性细胞死亡。

六、血管功能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还会引起血管功能障碍。

在缺血状态下,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导致内皮层的通透性增加。

环氧合酶—2与手足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2与手足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2与手足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是由化疗药物所引起的一系列以四肢末端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

严重者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减量或停药,从而影响患者的疗效。

临床研究发现,HFS的发生与环氧合酶-2关系密切,但研究二者相关性的文献较早也比较少,本文通过数据库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将论及二者关系的文献作了汇总、分析,现综述如下。

1环氧合酶-2与炎症相关性环氧合酶(Cylooxygenase,COX)又称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成酶,于20世纪70年代被首次纯化,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类物质(GPs)的限速酶,参与了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其可将花生四烯酸有效转化为血管活性的前列腺素前体物质,使氧自由基明显增多,从而使得脂质过氧化,DNA损伤和细胞膜破坏加剧,减弱了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舒张反应性,造成了细胞损伤、代谢紊乱和血管机能障碍。

由于其作用的重要性,目前许多领域都将COX作为研究的对象,比较突出的如炎症和肿瘤[1]。

COX-2在多数情况下处于静息状态或低表达,正常情况下仅在个别器官如脑和肾脏有低水平表达,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表达,人称”快速反应基因”[2]。

在病理状态下,COX-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如组织损伤、炎症或细胞转化时,在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促进因子、生长因子、细菌脂多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诱导下其表达水平可以急剧升高[3],而抗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及糖皮质激素则可抑制COX-2产生。

内源性调节因素如5-羟色胺、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激活因子、甲状旁腺激素等也可诱导COX-2的表达增加[4]。

COX-2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作用非常复杂。

在外界刺激下组织细胞经诱导可产生大量的COX-2,促进组织大量合成致炎性PGs,尤其是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介导炎症、疼痛、发热等病理生理过程[5]。

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

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

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
环氧合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首先,环氧合酶参与了芳香族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包括多种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毒素的代谢。

其次,环氧合酶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起着调节血管张力和血压的作用,通过合成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舒张和收缩。

此外,环氧合酶还参与了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对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以及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环氧合酶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维持生物体内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分子水平来看,环氧合酶通过催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环氧化反应,将这些化合物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从而参与了多种代谢途径。

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环氧合酶催化的代谢产物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和血压的作用,对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另外,环氧合酶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参与了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对于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环氧合酶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涉及到代谢途径、血管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多个方面。

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稳态和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ptgs2氧化应激

ptgs2氧化应激

ptgs2氧化应激PTGS2氧化应激引言:氧化应激是生物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氧化物质与抗氧化防御系统之间的失衡,从而导致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一种状态。

氧化应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中PTGS2是氧化应激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PTGS2的功能及其在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一、PTGS2的基本概述PTGS2,又称环氧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是一种酶类蛋白,通过催化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转化为前列腺素H2(prostaglandin H2),从而参与炎症反应和其他生理过程。

PTGS2主要存在于炎症细胞、肿瘤细胞以及损伤组织中。

二、PTGS2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1. 氧化应激引发PTGS2的表达增加氧化应激会引起PTGS2的表达增加,进而导致前列腺素产生增加。

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可以通过激活转录因子NF-κB等途径,促使PTGS2的基因转录和翻译。

这使得PTGS2在氧化应激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 PTGS2介导氧化应激引起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引发的炎症反应是氧化应激损伤的重要表现之一。

PTGS2作为炎症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之一,通过合成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和传导。

研究表明,PTGS2介导的炎症反应在氧化应激损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PTGS2参与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可引起细胞内氧自由基的增加,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PTGS2在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PTGS2通过合成前列腺素等信号分子,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和传导。

4. PTGS2与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关系PTGS2在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炎症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而PTGS2作为炎症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缺氧_复氧HK_2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_邹礼乐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缺氧_复氧HK_2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_邹礼乐

TNF -α作用浓度和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经4ng 的TNF -α干预细胞24h 后,能明显抑制HUVEC 活性,表明细胞损伤模型复制成功;给与痰瘀通胶囊普通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干预后,细胞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20%和25%的普通含药血清组提高最为显著,与TNF -α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30%的普通含药血清却不能抑制TNF -α引起的细胞活性下降,这说明并不是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

因此临床用药,要控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4.2含药血清对TNF -α诱导后HUVEC COX -2表达水平的影响环氧合酶(COX )是花生四烯酸(AA )合成前列腺素(PG )和血栓素(TXA2)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限速酶,现已发现存在两种形式的COX :组成型的环氧合酶-1(COX -1)和诱导型的环氧合酶-2(COX -2)。

COX -2在生理状态下一般不表达,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高表达是由于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脂多糖、肿瘤诱导剂(如佛波酯等)等多种致炎因子的刺激导致的。

这表明它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病理过程。

COX -2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于COX -2及其代谢产物参与炎性反应过程所致。

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炎症过程中,COX -2表达显著升高,提示二者间存在相关关系[10]。

实验结果表明,经TNF -α干预24h 后,内皮细胞高表达COX -2,提示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复制成功,内皮细胞存在粥样硬化病变;给与各实验组含药血清干预后,COX -2蛋白表达水平呈现降低趋势,其中以血脂康胶囊血清组、痰瘀通胶囊实验血清组、痰瘀通胶囊普通含药血清组下调最明显;这说明痰瘀通胶囊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内皮细胞COX -2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炎症反应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01$* #*2 3)/"#*143 $5 /6/7$$869)*#4):; 1* "6<$8: 1/:14/")31/ =>#1* 1*?@>6- !"#$%%&# ’($)"&*$% +*$%,& ;AABC D E F G H IJ;D K L E %"1*# G 赵聪敏 ’ 温恩懿 - 脑缺氧缺血损伤过程中环氧合酶 ; 的作用及机制 M N O - 中国临 床康复, ;AAB , DEFG : IJ;D K L 34456 0 0 7778 9:;<=>8 <?@ 0 +--#@; 0 -# ( -"9A8 5B>
!
引言 环氧合酶 " # $%$&’’(%)*+,-*."! /01." 2 , 为诱导型环氧合酶,
缺血模型中,缺血后 AV C:+,/01." CME? 在半暗带和未受损的 脑 扣带回表达增强, "P ; 时仍维持较高水平 ", $ 。 E’),[, 等 "#- $ 发现, 缺血后 /01." CME?、蛋白质和反应产物表达明显增强,同时 /01." 蛋白表达增多的细胞多位于梗死边缘。而 F,-*$’&, 等的研 究发现 /01." 的表达均位于神经元突起内, 而这些神经元位于正 常和梗死组织的交界区。其急性期表达也可以位于小胶质以及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中 "##( #! $ 。
万方数据
!""# $%&$ ’ ()*% +# *$ ’ $,&- . / !!!" #$%&’(" &)* !"#$$%&’%$( +,-." &)*
赵聪敏 > 等 M 脑缺氧缺血损伤过程中环氧合酶 ’ 的作用及机制
! "#$
!"#$% 基因缺陷鼠的研究发现其对抗中枢神经损伤的能力增 强, 同样提示 !"#$% 于脑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 "#$
中国临床康复 第 ! 卷第 " 期 +--#C-$C-) 出版 -"($./. 0#&1$*2 #, -2($()*2 3."*4(2(5*5(#$6 7*1)" 8 9::; <#2= > ?#= @
・综述・
脑缺氧缺血损伤过程中环氧合酶 ! 的作用及机制!
赵聪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温恩懿
赵聪敏 ! 温恩懿,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 重庆市 "###$% 赵聪敏 ! , 男, 汉族, 河南镇平县人, &’(" 年生, &’)’ 年解放军第三军医 大学硕士毕业,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从事小儿脑损伤治疗与康复研 究。 *+,- .("/ &0$1 2-3 电话: 4 )056$50(6&&&)6
"# $
目前已经证明了在脑缺氧
缺血损伤中存在许多重要的细胞及分子方面的损伤因素,如兴奋 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及自由基的毒性作用、一氧化氮以及氧自由 基等 "#% . #’ $ 。近期许多研究认为 /01." 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 等 "#) $ 通过将建立的人类 ; # /01 2 ." 转基因鼠给予神经 兴奋性过表达刺激后,神经的 ; # /01 2 ." 过表达增强了兴奋性氨 基酸兴奋毒性的强度以及破坏性,并与早期快反应基因 $.B’- 及 在体外神经细胞 ]:B."HS 增强表达相一致。=87,D-- 等 "#! $ 研究发现, (^,:+,8*) 浓度诱 培养实验中, 通过调高谷氨酸盐以及海人草酸盐 导了 /01." CME? 产生并伴以活性前列腺素的生成, 并在中毒剂 量时 /01." 产生达到峰值; 使用谷氨酸盐抑制剂可以完全抑制海 人草酸盐诱导的 /01." 的表达,部分的抑制谷氨酸盐诱导的 /01." 的表达;使用 /01." 抑制剂 GU_ 可以完全抑制谷氨酸盐 对培养的神经细胞的神经毒性,并阻止约 OVI E L 甲基 L G L 天 门冬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提示 /01." 与兴奋中毒密切相关, 有 可能是为谷氨酸盐兴奋中毒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或途径。 /01." 催化产物为有活性的前列腺素类化合物,有认为 /01." 可能是脑缺血后氧自由基产生的主要机制 ! 通过引起
#" # $%&’# 与脑缺氧缺血损伤的相关性
目前研究提示其广泛参与了缺氧缺血致严重脑损伤过程,本文 重 点 综 述 了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损 伤 的 /01." 机 制 的 研 究 进 展 和 /01." 选择性抑制剂可能的治疗前景。 "
!" !
环氧合酶概述
环氧合酶
环氧合酶 # $%$&’’(%)*+,-*! /01 2 , 又称前列腺素
1 线晶体衍射衍射发现 /01 分子结构中含 A 个折叠型单 元:! 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主要参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 的启动与维持。 含血红素 " 细胞跨膜连接部分。 # 酶催化区域, 依赖环氧合酶和过氧化酶活性基团。其中环氧合酶形成长疏水 性 的 管 道 型 结 构 中 含 有 非 甾 体 类 抗 炎 药 物 (+’+.-8*7’:9 ,+. 的作用位点。 /01." 与 /01.> 相 E=?FG-) 8:.:+B&,CC,8’7% 97D)-, 比有 H>I 同源性,其酶的活性部位结构也不同,因此药物对两 类异构体存在选择性的差异 " ! $ 。
!" # 环氧合酶 #
>J "J >
环氧合酶 " 的一般特性
/01." 最初是通过分子差异
GE? 氧化损伤导致神经细胞死亡 " #- $ 。 Y’7:’^, 等 " #* $ 的实验证明 /01." 机 制 亦 与 一 氧 化 氮 介 导 的 神 经 损 伤 相 关 。 通 过 对
筛选从 =AKA 成纤维细胞基因库中分离出来 ! 之后又从其他多
3 4 5 合 成 酶 # 67’-8,)&,+9:+ -%+8;,-*! <3= 2 。 分 为 : 结 构 型 (/01.> ) ,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不受诱导剂或类固醇激素影 (/01." ) 响; 诱导型 , 受配体诱导或受糖皮质激素抑制, 在大多 数组织中以极低拷贝数表达。 /01 是催化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 腺素以及血栓素的限速酶 ! 其活性对控制前列腺素类物质的合 成 ! 有着重要作用。 其催化步骤为: ! 花生四烯酸在 /01 催化下 生成前列腺素 3! 。 " 前列腺素 3! 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进一步 生成为前列腺素 5! 。 # 前列腺素 5! 受下游细胞特异性酶作用 下生成不同终产物, 如血栓素 ?! 、 前列腺素 @! 等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收稿日期: +--$ ( && ( +# 修回日期: +--$ ( &+ ( +$ , -) 0 12 .
白细胞介素 L >、 肿瘤坏死 种组织中克隆出 /01." 基因。脂多糖、 因子等许多炎症刺激因子均可诱导 /01." 的基因表达, 而 /01.> CME? 刺激前后表达均不变。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从转录及翻译 但不会影响 /01.> "% $ 。说明 /01." 作为一种重 水平抑制 /01.", 要酶, 存在与机体损伤及炎症的密切关系。 >J "J " 环氧合酶 " 分子生物学特性 /01." 在细胞内主要分布 于枢纽位置 L 核孔复合体周围,可以调节主要信息物质出入细胞 核。人和大鼠的 /01." 基因分别位于 &N "O! ".&N "OJ A 和 &N "P.&N 人和鼠的同源性为 HAI 。于鼠 O Q 端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序列分 "O; 析出 A 处可能与炎症、 细胞凋亡等过程启动有关的序列结构 "& $ , 分 别为: 与 ?KU !于 L OH R L PS T6 含有重叠的 /M@ 元件和 @.T’(, 和 C%$ 转录因子家族密切相关。 "于 L PV> R L AWA T6 含有 EU.X (Y’8:B) 核转录因子的机序或模体 。由于 EU.X 激活不需蛋白质合 成,所以 /01." 能够快速有效的转录。#于 L >P" R L >AP T6 含 已证实 /01." CME? 的转录是非环己酰亚胺依 EU.FZ.H 位点 "’( ) $ 。 赖性, 追加丝裂原并不会增加 /01." CME? 的表达, 说明 /01." CME? 的转录启动是典型的即早基因模式 "*( + $ 。 # 环氧合酶 # 与脑缺氧缺血损伤 研究发现, 在大鼠缺氧
! "# $

既往的大多数的非选择性 !"# 抑制剂对 !"#$% 的亲和力 较低 & 导致吲哚美辛和阿司匹林等在一些脑缺血研究中出现阴 性结果 ! "%& ’( $ 。目前, 已有多种 !"#$% 选择性抑制剂已经应用于 临床中如类风湿关节炎等 ! ’" $ , 而对于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尚待开 展,已有实验证实, 应用 !"#$% 选择性抑制剂 ’()*+ 可以使梗 (%* , - ) 死面积明显缩小, 其中脑皮质面积缩小达 并可减轻 ., 缺血后 /01% 的增加, 说明可以明显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 "( $ 。 而另 一种 !"#$% 选择性抑制剂 (!2+3%2 同样可以减少梗死面积, 并 可以抑制海马 !43 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以及可显著抑制缺血 后 5’4 单链损伤 ! ’’ $ 。实验并证明 !"#$% 选择性抑制剂在缺血 后 - 6 延迟用药时仍有脑保护作用 ! 小结 其具 !"#$% 是与脑缺氧缺血损伤关系密切的一种重要的酶, 体机制尚未阐明。 !"#$% 是否是为脑缺氧缺血损伤中的一个重要 的中间环节或分支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新近的研究提示 因此对于 !"#$% 以 !"#$% 密切参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过程, 及其选择性抑制剂的研究, 可以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