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小鼠模型详细步骤及说明
HIE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26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 引起HIE的原因有哪些? 3 什么是脑组织的易损性? 4 关于HIE的发病机制有哪些理论? 5 HIE的临床分期? 6 HIE有哪些后遗症? 7 HIE治疗中的三项支持和三项对症治 疗是什么? 8 HIE的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 出生时有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如Apgar评分1分钟≤3 分,5分钟≤6分;或经抢救10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或有 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2分钟以上。
• 生后12小时内有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及原始反射异常。
• 有惊厥或频繁发作的惊厥,因脑水肿而囟门张力增高。
• 重症可有脑干症状:呼吸节律不整、呼吸减慢、呼吸暂停、
学习交流PPT
5
HIE的病生理变化 能量代谢障碍理论(近代)
• 缺氧数分钟内,糖的无氧酵解↑→乳酸性酸中毒 →ATP合成↓→细胞膜泵功能受损→细胞水肿。
• 缺氧1~2小时,膜磷脂分解→自由基生成↑→膜 功能受损→Ca++内流,花生四烯酸产生 TXA2、 PGI2→神经细胞损伤。
• 缺氧2小时后,DNA合成停止,蛋白质分解→兴 奋性氨基酸释放→细胞器受损→细胞分裂停止 (凋亡)。
10
学习交流PPT
11
学习交流PPT
12
学习交流PPT
13
学习交流PPT
14
学习交流PPT
15
学习交流PPT
16
学习交流PPT
17
HIE的临床表现
意识 肌 张力 原始反射 呼吸异常
小鼠缺血再灌注
小鼠缺血再灌注(实用版)目录1.小鼠缺血再灌注的背景和意义2.小鼠缺血再灌注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3.小鼠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结果和分析4.小鼠缺血再灌注的结论和展望正文一、小鼠缺血再灌注的背景和意义小鼠缺血再灌注是指在小鼠体内某一部位发生缺血后,再通过灌注使其恢复血流。
这一过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可以模拟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过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通过研究小鼠缺血再灌注,可以深入了解缺血后再灌注对组织和器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小鼠缺血再灌注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1.实验动物选择:选用健康成年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制备缺血模型:将实验组小鼠放入灌注装置中,通过调整灌注流量和时间,使小鼠某一部位(如心肌、脑组织等)发生缺血。
3.观察缺血程度:通过检测相关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评估小鼠缺血程度。
4.再灌注操作:在观察到缺血程度达到预设值后,恢复灌注流量,使缺血部位重新获得血流。
5.观察再灌注效果:通过检测生理指标,评估再灌注对小鼠的影响。
三、小鼠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缺血发生后,小鼠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
再灌注后,这些指标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不同缺血时间和程度的小鼠,再灌注后的恢复情况有所不同。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缺血再灌注对小鼠的组织和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缺血带来的损伤。
2.缺血时间和程度的不同,再灌注的效果有所差异,提示再灌注治疗需要个体化。
四、小鼠缺血再灌注的结论和展望总之,小鼠缺血再灌注实验为研究缺血后再灌注的生物学效应提供了一个有效模型。
通过对这一模型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引言全脑缺血再灌注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常见于心脏骤停、溺水等情况下,出现全脑缺血缺氧,随后通过复苏措施进行再灌注。
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动物模型选择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时,主要选择小鼠或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一般情况下,小鼠更为常用,因其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且其脑血管结构与人类相似,因此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对于大鼠,其相对较大的体积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情况,但操作相对较为复杂。
手术操作准备在进行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前,需要进行手术操作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动物的麻醉和固定,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其次需要准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导管、监测仪器等。
在手术操作前,还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术前处理,包括禁食、定时给予抗生素等。
手术操作步骤1. 麻醉和固定:将实验动物置于麻醉箱内,使用合适的麻醉药物使其达到麻醉状态。
随后将其固定在手术台上,以确保手术操作的稳定性。
2. 手术部位暴露:在麻醉状态下,对实验动物进行皮肤消毒,随后进行手术部位的切开,暴露出颅骨表面。
3. 血管结扎: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操作,对实验动物的颅骨表面的动脉和静脉进行结扎,以模拟全脑缺血的状态。
4. 缺血时间控制: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控制全脑缺血的时间,一般为15至20分钟。
5. 再灌注:在全脑缺血一定时间后,通过解开血管结扎,使血液重新灌注至大脑。
6. 术后处理:对实验动物进行术后处理,包括给予液体、保暖、饲养等。
检测指标和评价方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评价,以评估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病理学检测、神经元凋亡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检测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和评价,可以全面地评估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效果,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因缺氧缺血造成的新生儿脑组织缺损。
该病常常由于缺氧缺血、低血糖或其他原因导致,可能导致婴儿的神经系统障碍、脑瘫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本文主要介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一、诊断标准1. 根据分娩及新生儿状况分为预期HIE和突发HIE,病情分为轻、中、重度。
2. 采用SGA评分法确定HIE程度,分别为轻度(1-3级)、中度(4-6级)和重度(7-9级)。
二、治疗方法1. 改善氧供(1)肺保护通气、机械通气(2)提高血氧饱和度(3)利用ECMO,透析连续肝替代治疗等措施促进并维持患儿全身氧供2. 血流动力学支持(1)补充血容量(2)控制血压(3)防治低血糖等3. 治疗惊厥(1)苯巴比妥钠:按3~5mg/kg给药,缓慢静脉注射;(2)丙泊酚:治疗惊厥的首选药物,按1-2.5mg/kg/d定量输注。
4. 防止颅内压升高(1)控制CO2水平(2)保证水盐平衡(3)使用低渗凝胶体5. 营养支持(1)高热量、低蛋白、低钠、低脂肪的膳食(2)控制水盐平衡6. 康复训练(1)康复评估(2)针对不同病情情况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方式和方法,如装具调整、言语训练、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
三、HIE抢救的操作规范1. 诊断HIE并立即通知新生儿科主任及相应科室人员,并启动抢救流程。
2. 保证新生儿的呼吸道畅通,并给予肺保护通气。
3. 定期观察新生儿的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
4. 孕期出现危险因素时,及时进行引产;产程监测、产前胎心监测等,及时诊断HIE。
5. 采取有效措施,监测气管内气体监测值、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数据,以制定治疗方案。
6. 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等治疗。
7. 根据SGA评分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8. 对于严重HIE患儿,应用超声等治疗措施,大脑浆液引流,以减轻颅内压。
9. 营养方案应进行个体化考虑,对于需要输注的患儿,应注意水盐平衡。
小鼠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探讨其干预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体重18-22g,由本实验室动物中心提供。
2. 药物低分子肝素钙(依诺肝素):购自深圳赛保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 实验仪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仪:购自北京科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4. 实验方法(1)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分子肝素钙干预组和高分子肝素钠干预组。
(2)模型制备:采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3)药物干预:低分子肝素钙干预组和高分子肝素钠干预组在模型制备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
(4)观察指标: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脑组织神经功能评分。
三、实验结果1. 行为学观察正常组小鼠行为学表现正常,活动自如。
模型组小鼠表现为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
低分子肝素钙干预组和高分子肝素钠干预组小鼠行为学改善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活动能力、反应速度和兴奋度均有所提高。
2. 脑组织病理学观察正常组小鼠脑组织结构完整,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核形态正常。
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神经元变性、坏死,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低分子肝素钙干预组和高分子肝素钠干预组小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善明显,与模型组相比,神经元变性、坏死程度减轻,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
3. 脑组织神经功能评分正常组小鼠脑组织神经功能评分最高,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神经功能评分最低。
低分子肝素钙干预组和高分子肝素钠干预组小鼠脑组织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与模型组相比,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四、讨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探讨了低分子肝素钙和高分子肝素钠对其干预作用。
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和高分子肝素钠能够改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学和神经功能评分。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大鼠模型的制备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大鼠模型的制备庞炜;曹帅帅;李树祎;田雨光;顾为望【摘要】目的:在高原低压环境模拟仓内,模拟新生儿在高原环境下缺氧缺血脑损伤的过程,制备不同海拔高度下高原脑损伤大鼠模型。
方法10日龄的SD新生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A组(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B组(2000 m 组)、C组(4000 m组)、D组(6000 m组)。
对照组大鼠在屏障环境中饲养,实验组大鼠置于高原低压环境模拟仓结合运动的方法制作新生儿高原脑缺氧缺血模型,运动方式为在舱内游泳槽进行60 min/d的游泳运动,且在高原低压环境模拟仓内生活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0 h。
每组大鼠分别在第3、7、11、15天用Zea Longa 5分制评分标准进行行为学评分并且于第15天采集静脉血,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
每组处死后取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TTC染色。
结果(1)神经病学评分:实验组B组、C组、D组行为学评分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行为学评分差异显著(P<0�05),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
(2)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均有炎症细胞浸润,且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与海拔高度成正相关。
(3) TTC染色表明:在高原环境下大鼠的大脑皮质缺血明显。
(4)电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显示:实验组B组呈帽状结构;C组呈不规则形;D组呈锯齿状。
结论本研究采用高原低压环境模拟仓结合运动模拟高原环境制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比其他方法更符合缺血缺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贴近,可用于相关研究。
%Objective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at high altitude in a simulated cabin with plateau low pressure environment, and to prepare a rat model of cerebral injuries at different high altitudes. Method Thirty⁃two 0⁃day⁃old neonatal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groups, namely group A ( control group) and three test groups:group B (2000 m group), group C (4000 m group), and group D (6000 m group). The rats of control group were reared in a barrier environment. The rats of test groups were placed in a simulated cabin with plateau low pressure environment, and to prepare neonatal cerebral ischemia⁃hypoxia model by sport activities. The sport mov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cabin in a swimming groove 60 min/d, and not less than 20 hours a day at high altitude low pressure environment. Zea Longa 5 point scale standar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behavioral scores at the 3 th 7 th 11 th 15 th days, an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the 15th day to observe red blood cell morphology using HE and 2, 3, 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 TTC ) staining and ultrastructure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 ( 1 ) The neurological scores of the test groups A, B, C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scores of test group D and control group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 P <0�01 ) . ( 2 ) Th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using HE staining showe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n all rats of the test groups, and the extent of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 3 ) The histopathology with TTC staining revealed prominent ischemia in the cerebral cortex of rats in the plateau hypoxic environment. ( 4 )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the rat erythrocytes were cap⁃like in the group B, irregular in the group C, and zigzag shape in the group D. Conclusions In this study, a rat model of neonatal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 HIE) i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byhypoxic cabin combined with sport activity. This model is stable, reliable, more closely mimicking the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neonatal HIE than models pre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therefore, may be used in related research.【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26)006【总页数】7页(P61-66,74)【关键词】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性脑病;TTC染色;扫描电镜;大鼠【作者】庞炜;曹帅帅;李树祎;田雨光;顾为望【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广州 510515;广州医科大学口腔教研室,广州 510182;广州医科大学口腔教研室,广州 510182;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广州 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因脑组织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导致的脑损伤,最终可造成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
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张彩华授课章节:缺氧与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授课专业和年级:2005级医疗授课学时:8学时授课时间:2007年3-7月实验题目:缺氧实验目的: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根据大纲要求: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
熟悉并理解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熟悉氧代谢的四个环节(摄取、携带、运输和利用)及反映血氧情况的一些指标(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掌握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发病机制,掌握各型缺氧的特征(血氧变化的特点和皮肤黏膜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1.现代病因学认为,疾病是由于原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原因是引起疾病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往往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它与相应的疾病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条件则不是疾病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往往是通过作用于致病因子或改变机体反应性,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2.缺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以把缺氧分为四种类型: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不同类型的缺氧具有不同的病因以及不同的血液颜色和血氧变化特点。
实验对象:小鼠实验器械和药品:电子秤、注射器、钠石灰、小鼠缺氧瓶、测耗氧量装置、剪刀、镊子、滤纸、苦味酸、一氧化碳包;生理盐水、1.25%尼可刹米、2%水合氯醛、5%亚硝酸钠、0.1%氰化钾实验方法:一、原因和条件作用的分析1.取3只小鼠称重,编号1、2、3,用苦味酸做好标记2.注射及处理:1号:生理盐水,0.2ml/10g ,腹腔注射2号:1.25%尼可刹米,0.2ml/10g ,腹腔注射3号:2%水合氯醛,0.2ml/10g ,腹腔注射给药后分别放入三个缺氧瓶中,密闭计时,观察动物活动情况至死亡。
新生大鼠缺氧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新生大鼠缺氧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李玉宇;徐剑文【摘要】目的模拟新生儿出生窒息,建立新生大鼠缺氧性脑损伤模型.方法将新生大鼠短暂置于100%氮气环境中,建立出生窒息的模型.18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10 min组、缺氧20 min组,采用神经行为学观察、Nissl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等方法,评价动物模型的可靠性.结果缺氧过程新生大鼠均出现全身紫绀、意识障碍等精神行为的异常.Nissl染色可见缺氧10 min海马CA1区部分神经元肿胀,缺氧20 min神经元损伤加重.尼氏染色阳性细胞数量缺氧10 min组低于对照组(P<0.05),缺氧20 min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超微结构显示:缺氧10 min神经元出现染色质边集,微血管内皮细胞空泡变性;缺氧20 min神经元坏死,核溶解,细胞器模糊不清.微血管周围星胶细胞脚板、细胞突起均肿胀.结论新生大鼠短暂置于100%氮气中,可建立简便可靠的新生鼠缺氧性脑损伤模型.%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t model mimicking the brain injury caused by neonatal hypoxia.Methods Neonatal rats were transiently exposed to 100% nitrogen gas.Eighteen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10 min hypoxia group and 20 min hypoxia group.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was evaluated by behavior analysis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brain tissues by means of Nissl stai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Results Transient hypoxia in neonatal rats resulted in systemic cyanosis,abnormal mental behavior and conscious disturbance.Nissl staining showed that hypoxia for 10 min led to the swelling of the partial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 and that hypoxia for 20 min caused the neuron injury more pared withnormal control group,the number of Nissl staining positive cells was decreased in 10 min hypoxia group(P < 0.05) and 20 min hypoxia group (P < 0.01).Ultrastructure of the neurons revealed the margination of chromatin and the vacuolar degeneration of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during 10 min of hypoxia.Also the neuron necrosis was observed in 20 min hypoxia group,featured by dissolved nuclei,indistinct organelles,and the swelling of both baseboard and processes of astrocytes.Conclusion A simple and reliable animal model of hypoxic brain injury i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by transient exposure of neonatal rats to 100% nitrogen gas.【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48)008【总页数】5页(P795-799)【关键词】缺氧;动物模型;脑损伤;Nissl染色;透射电镜;大鼠【作者】李玉宇;徐剑文【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神经生物中心,福州350108;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解剖生理教研室;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神经生物中心,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缺氧性脑损伤的主要因素,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可造成新生儿学习能力降低、运动障碍和智能低下等永久性神经功能的损害[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方法
- 182 -及免疫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3,35(1):19-24.[19] ZHENG L,FANG S,WU F,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cecombined with sorafenib plus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TACE-refracto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retrospective study[J].Front Mol Biosci,2020,7:609332.[20] XU L,ZHANG Y,WANG X,et al.Transarterial infusionchemotherapy(TAI) combined with Sintilimab in locally advanced, potentially 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J/OL].J Clin Oncol,2020,38(s15):e16593. https:///doi/abs/10.1200/JCO.2020.38.15_suppl.e16593.[21]任孟先,钱立庭,刘艳,等.调强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J].安徽医药,2020,24(5):951-954.[22]郭萍,袁志平.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 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早期疗效[J].肝脏,2020,25(12):1269-1271,1285.[23]蒋富强,杜鹏,张嘉诚.FOLFOX4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125I 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2,45(5):415-421.(收稿日期:2023-03-07) (本文编辑:郝天煜)*基金项目:安徽医科大学2020年度校科研基金项目(2020xkj253);安徽省儿童医院2020年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培养项目(20etyy002);山南市2023年本级科技计划项目(SNSBJKJJHXM2023014)①安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安徽省儿童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通信作者:黄会芝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方法*邓璐瑶① 黄会芝① 【摘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大脑缺氧所致的脑病,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神经后遗症。
脑缺血模型的建立及预算
脑缺血模型实验的建立1.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的建立[1,2]1.1方法: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分成6组每组10只。
分别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受试药高、中、低剂量组。
阳性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舒血宁注射液5.2ml/kg,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受试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的相应药物,连续给药5d。
于末次给药30min后.各组小鼠用乙醚麻醉,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并用细手术线结扎该动脉及神经.缝合皮肤.假手术组除不结扎血管神经外均同于受试药组。
小鼠结扎10min后立即断头取脑(保留大脑及间脑),称重。
用4℃生理盐水冲洗.并用4℃生理盐水制成10%的脑组织匀浆(约取0.1或0.3g)。
此匀浆液4℃3000r/min离心10min,取其上清液。
1.2观察指标:(脑指数=脑湿重/体重×100%)、小鼠脑组织匀浆中LDH、SOD、MDA活性和Ca2=-ATPase、Na=-K=- ATPase的含量。
2.线栓法建立MCAO脑缺血模型的建立[3,4]2.1方法:SD大鼠120只,雄性,分成6组每组20只。
分别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受试药高、中、低剂量组。
阳性药物组及受试药物组每天腹腔注射(ip)给药1次.连续给药3d,术后持续给药3d后处死。
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术前3d及术后3d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MCAO 脑缺血模型制备:各组大鼠用10%水合氯醛(0.4-0.5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正中作2cm长切口,逐层暴露左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
在ECA深面穿二条细线,近心端打一活结,并推向ECA根部,远心端结扎ECA及其分支,分离ICA主干至翼腭动脉(PPA),并在其根部小心结扎PPA,同时夹闭CCA,在ECA残端剪0.2mm小口,然后将用浓度为2.4×106/L肝素钠溶液浸泡好的栓线(4-0尼龙线)插入,轻推尼龙线尾端经CCA分叉部沿ICA入颅,至大脑前动脉(ACA)(约19~20mm),再往回拉约2mm 即至大脑中动脉口,以阻断大脑中动脉(MCA)及颅内反流来源的血流。
脑缺血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详细方法
脑缺血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详细方法原型物种人来源脑缺血再灌注(MCAO线栓法)模式动物品系Balb/c 小鼠,SPF级,雄性,健康,体重25g~30g实验分组随机分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药物组,每组15只实验周期24 hours, 3 days or 7 days建模方法1. 3%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颈部备皮,消毒,插入肛温探头,保持体温在37±0.5℃。
2. 颈部正中切口,暴露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使用7-0丝线在距离颈总动脉分叉2mm处结扎颈外动脉远心端,在颈外动脉穿入另一根7-0丝线,在靠近颈总动脉分叉处打一个活结。
3. 使用动脉夹夹闭颈总动脉。
在距离颈总动脉分叉处1.5mm处的颈外动脉上剪一个小口,将一根头端处理过的0.18mm直径的尼龙线从小口中插入,进入颈内动脉,并向内插入大脑中动脉,尼龙线的插入深度距离颈总动脉分叉处约9±1mm。
4. 缺血后60min拔掉线栓,用7-0丝线结扎外动脉近心端,用5-0丝线缝合颈部伤口,活力碘消毒伤口,将小鼠放在加热垫上,待清醒后放入恒温抚养箱饲养。
5. 术后24h,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麻醉小鼠,取大脑进行TTC染色和病理染色。
应用疾病模型1.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参考Longa及Bederson的5分制法在动物麻醉清醒后24h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说明动物行为障碍越严重。
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2分:向对侧转圈3分:向对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2.TTC染色麻醉小鼠后,取小鼠脑组织,放入-20℃冰箱冷冻30min。
用PBS配置1% TTC(W/V),37℃水浴至TTC溶解,将冻好的脑组织切片,置于10ml TTC 溶液中,37℃恒温孵育10min。
不时翻动脑片,使组织均匀染色。
正常脑组织染色后呈鲜红色,而梗死区呈苍白色。
取脑后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蔗糖溶液脱水后,经OCT包埋做冰冻切片,切片10um,做尼氏染色,可做梗死面积的评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饱满或紧张
死亡率高,症状72小 时内明显,大部分1周 内死亡,存活者常有 后遗症(症状持续数 周)
选择性脑损伤临床出现两种不同的综合 征: 1.病变在两侧大脑半球:特点为惊厥发 作常在生后第1天内出现,止惊药不敏感, 有前囟隆起,颅缝分裂等脑水肿症状。 2.病变在丘脑、脑干核等处:特点为惊 厥持久,肌张力减低,有脑干损伤症候 群。如瞳孔固定,无吸吮和吞咽反射等, 但无脑水肿症。 3.亦有两种临床综合征重叠出现者。
中 迟钝(嗜睡)(II)
重 昏迷(III) 松软 消失 消失、
通常伴有肌阵挛,下 多见或持续 颏抖动
中枢性呼吸衰 竭
瞳孔改变
无
无(扩大)
无或轻度
缩小
常有
不对称,扩大或光反 射消失
前囟张力
病程及预后
正常
症状持续24小 时,3天后完 全消失,预后 好
正常或稍饱满
症状持续通常在1周 后消失(24-72小时 较明显)持续10天者 可能有后遗症
2.出生后疾病:10%
如:肺透明膜病、严重肺炎、先天性心
氧浓度降低的因素均可造
成窒息。
三、 发病机制: (一)脑血流改变: 缺氧 首先器官血流重新分布 肺、肾、 胃肠血流↓;心、脑、肾上腺血流↑ 器官 受累不同而脑血流正常 持续缺氧 失代偿 第二次血流重新分布 大脑半 球血流↓;丘脑、脑干、小脑血流正常 大脑 皮层矢状区及其下的白质(大脑前、中、后 动脉灌注边缘带)最易受损。 急性完全缺氧 代偿无效 丘脑、脑干、小脑血流 ↓,脑皮层血流正常 丘脑、脑干受损而无 脑水肿(选择性易损性)。 缺氧、酸中毒 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压力被动性脑血流 低血压 脑血流↓,缺 血损伤。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诊疗指南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诊疗指南【概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病例的存活者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缺氧是脑损害发生的基础。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是诊断HIE的主要依据,同时具备以下4条者可确诊,第4条不能确定可作为疑诊病例。
1)有明确的可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小于100次/分,持续时间大于5分钟,和或羊水III度浑浊.)或者在分娩过程有明显窒息史。
2)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分钟小于3分钟,并延续至5分钟扔5分,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小于等于7.0。
3)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延续至24小时以上,如有意识改变(过度兴奋、嗜睡、昏迷),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异常,惊厥,脑干征(呼吸节律改变、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和前囟张力增高。
4)排除电解质紊乱,非窒息所致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辅助检查】(1)窒息程度的评价:血气、血糖、乳酸及电解质分析,心肝肾、凝血功能的检查;(2)头部影像学检查;1)CT对早期出血比较敏感。
2)B超对脑室内出血及部分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检出率较高。
3)MRI可明确损伤类型及提供脑发育的情况。
【治疗要点】(1)维持血气、血糖、电解质、血压及血液的稀释浓度正常。
(2)限制控制入液,60ml/kg/d,有急性颅高压表现可应用,呋塞米1-2mg/kg,甘露醇0.25-0.5g/kg。
(3)止惊:首先苯巴比妥钠,负荷量20mg/kg,最大可增至30-40mg/kg,缓慢静脉注射,可先静脉注射10mg/kg,1小时后在重复1次,12-24小时后可给维持量4-5mg/kg/d,分2次注射,无效可用咪达唑仑,0.15mg/kg,安定0.1-0.15mg/kg,缓慢静推。
小鼠MCAO总结
小鼠MCAO总结小鼠MCAO(大脑中动脉结扎)是一种常用的动脉结扎模型,用于研究缺血性脑卒中。
在该模型中,通过结扎小鼠颈部的大脑中动脉,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脑组织缺血和神经细胞死亡。
本文将对小鼠MCAO的实验步骤、方法以及该模型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进行小鼠MCAO实验的前提是具备动物实验的合理伦理和实验条件。
对于伦理问题,需要获得相关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指导原则。
对于实验条件,需要具备适当的动物设施,例如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动物房、合适的饲养和免疫条件等。
接下来是小鼠MCAO的实验步骤。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小鼠品系和年龄。
常用的小鼠品系包括C57BL/6和Wistar。
选择小鼠的年龄一般在8-12周之间,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小鼠的大脑动脉易于结扎。
然后,对小鼠进行术前准备,例如麻醉、剃毛和消毒等。
麻醉可以选择使用异氟醚、氯胺酮等。
在实施术中,首先需要进行颈部的切开,然后定位大脑中动脉。
一般通过显微镜或放大镜来观察和定位。
之后,使用一根丝线或者闭夹器进行结扎,以阻断大脑中动脉的血流。
结扎的位置一般选择在颈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的分叉处。
结扎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可以根据实验需求来决定。
至于恢复期,可以选择24小时、72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MCAO模型的评价标准主要有神经行为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神经行为学评价包括笼中循环、运动协调、行动能力评估等。
组织学评价主要是通过HE染色或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和统计脑组织的损伤程度、核染色和胶质增生等指标。
分子生物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检测相关蛋白或基因的表达水平来评价大脑组织的病理改变。
小鼠MCAO模型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模型,具有较好的再现性和可操作性。
其主要应用包括:研究病理生理机制,例如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炎症反应、胶质增生等;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法,例如药物和干细胞治疗等;评估神经保护剂或治疗方式的效果,例如针刺、脉冲电磁场等;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方法,例如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等。
小鼠MCAO模型实验造模方法
小鼠MCAO模型实验造模方法MCAO模型MCAO即大脑中动脉闭塞,该模型阻断颈外动脉及其分支,且阻断翼腭动脉,以切断颅外来源的侧副循环血流。
从颈外动脉插入栓线,经颈内动脉到大脑前动脉,机械性阻断大脑中动脉发出处的血供来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No.1小鼠麻醉剂量戊巴比妥现在买不到,氯胺酮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血管扩张,所以推荐使用水合氯醛麻醉或者异氟烷气体麻醉(需要仪器)。
No.2剔除颈部的背毛剃毛法:先用刷子蘸温肥皂水将需剃毛部位的被毛充分浸润透,然后用剃毛刀顺被毛方向进行剃毛。
若采用电动剃刀,则逆被毛方向剃毛。
脱毛剂法:此种方法常用于作大动物无菌手术,局部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动物局部血液循环或其他各种病理变化。
常用的脱毛化学药品有:硫化钠、硫化碱、硫化钙、硫化钡、三硫化二砷等。
No.3手术仰卧位固定,可在小鼠背后垫试管使头部后仰,60W白炙灯照射或者放置于保温垫上,使体温保持在37 ℃,温度对梗死大小影响非常显著(温度越低,梗死越小)。
颈正中线切口,分离肌肉和筋膜,钝性分离后用棉签搓粗血管,见到颈动脉鞘了则要注意细致分离迷走神经,若损伤则可能影响其呼吸而死亡。
分离左侧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和颈内动脉(ICA),在CCA远心端和近心端及ECA处挂线备用。
用微动脉夹暂时夹闭ICA,然后近心端结扎CCA、ECA。
然后在距CCA分叉部4mm处剪一小口(剪一个斜行的切口,眼科剪与血管约成45度),插入拴线,这时用绕在CCA远心端的细线轻轻系牢拴线。
(不可不扎,否则出血较多。
但不可过紧,否则插线困难),松开ICA上的动脉夹,用眼科镊轻推拴线一点一点推进去,直到遇到轻微阻力停止插线,紧紧系牢CCA远心端的细线(栓线不能在血管里反复进退,否则很容易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解为模型成功,因为这时的神经功能改变也很明显,但并不是由于栓塞引起的)。
血管外的栓线不要留得过长,避免小鼠醒来后会自己拔出。
缝合伤口,单笼饲养观察(单笼饲养可避免动物间相互踩踏,提高存活率)。
小鼠急性全脑缺血实验设计
小鼠急性全脑缺血实验设计设计者:吴叶鸣一、实验目的:用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建立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二、实验原理:MCAO模型的意义:大脑中动脉(MCA)是人类脑梗塞的多发部位,由于人类脑卒中的病因,临床表现,解剖部位很不一致,不便于精确分析脑缺血的病理生理特点和药物疗效,而临上严格的生化和形态学观察,很多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取脑研究,这样使研究大大受限,因此,建立可靠的脑缺血模型是研究脑血管疾病的基础。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建立方法。
2.1两血管闭塞法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合并低血压以减少脑血流量,造成急性脑缺血。
脑组织缺血程度可以通过测定脑血流量(CBF)反映出来。
啮齿动物(沙土鼠除外)脑血液循环有较人类丰富的侧支循环,仅结扎双侧CCA不足以明显降低CBF,必须结合降压药三甲噻吩、酚妥拉明等降低动脉血压至6.7 kPa,使CBF降低至正常的5%~15%。
采用这种方法复制的模型,能进行缺血再灌流损伤的研究,模拟了临床上休克、心功能不全、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阻塞合并血液低灌流引起的脑循环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缺血损伤。
因而,对于探讨人类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规律,评价抗脑缺血药物的疗效等有价值。
缺点是:(1) 模型不能在清醒动物上复制,无法研究血管狭窄后行为学的变化;(2) 脑缺血时限长,有时导致脑缺血后抽搐、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四血管闭塞法Pulsinelli 等[2]在1979年通过阻断双侧CCA及椎动脉血流成功建立了四血管闭塞法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手术分两个阶段:麻醉动物,颈前正中切口,分离CCA,将无损动脉夹轻放于双侧CCA周;同时枕部切口暴露第一颈椎翼小孔,电凝双侧椎动脉,造成永久性闭塞。
24 h后夹闭双侧CCA,造成明显的脑缺血。
以大脑皮层、纹状体、海马缺血最为明显。
解除动脉夹可进行脑缺血再灌流研究。
1983年,作者又改进这一模型,即在气管、食管、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后,颈部肌肉前置一手术丝线,夹闭CCA同时,在气管后扎紧这根丝线,以减少颈部皮下组织、肌肉血液对脑部的供应[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小鼠模型详细步骤及说明原型物种人
来源低氧导致的脑损伤
模式动物品系SPF级Balb/c 小鼠,雄性,6~8周
实验分组随机分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药物组,每组15只实验周期4~6w
建模方法将实验动物置于可视恒压舱内,并持续注入流量为5L/min的低氧气体(8%O2及92%N2),每次90min。
每周干预1~3次,干预周期为3周。
应用疾病模型
模型评价
Morris水迷宫实验所有组别,于12周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试验分为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
1. 定位航行实验:小鼠连续接受5天的训练,每天4次,每次时间间隔
30min,记录下小鼠从4个入水点和入水并找到平台所需要的时间,即逃避潜伏期。
4次潜伏期的平均成绩作为当日的最终结果进入到最后统计。
2. 空间探索实验:实验的第6天,撤去平台,从距离平台的最远端入水后,将小鼠放入水中,记录下30s内小鼠的游泳轨迹,并观察分析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以及它的穿越平台的次数。
行为学结束后,将各组小鼠摘取全脑,冰上剥去小脑,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病理学检测。
1. 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海马区和皮层去Aβ淀粉样斑块染色情况。
光学显微镜下,计数6个视野下每组小鼠同一部位的阳性斑块数量,作统计分析。
2. Thiolain S染色
石蜡白片用Tholain S荧光染料染色,染色检测海马区以及皮层区Aβ淀粉样斑块(绿色荧光)的表达。
荧光显微镜下,计数6个视野下每组小鼠同一部位的阳性斑块数量,作统计分析。
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